實用的美術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材分析:
《中國龍》一課是以欣賞?評述為主,融設計?應用、造型?表現(xiàn)于一體的一節(jié)美術課。它是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激勵學生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良好契機。
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通過本課學習初步了解中國龍的文化、歷史。通過觀察,認識龍造型上的變化,以及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中龍的特殊地位,知道龍的各部位的動物原型與象征意義,體會龍的精神。
應會:會講出籠各部位的象征,能創(chuàng)作出一幅龍的繪畫作品,能夠抓住龍的頭、身、尾三部分特點進行創(chuàng)作。
2.隱性內容與目標:
都說中國是龍的故鄉(xiāng),我們是龍的傳人,這中間包含人們對龍的尊重、崇拜,人們借龍的精神來樹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收集有關中國龍的資料,初步了解中國龍的歷史。
了解龍的象征意義,欣賞其造型。
抓住龍的特點,畫一條龍。
難點:在繪畫中表現(xiàn)龍的精神、氣勢,抓住龍的特點、造型及動態(tài)。
在欣賞?評述中讓學生講述龍的象征意義并體會龍的精神。
學習材料:
有關龍的資料、彩筆、蠟筆……
教學過程:
一、說龍:
1.收集關于龍的資料。
2.說說你對龍的了解。
教學意圖: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初步感受龍的'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看龍:
1.欣賞龍的演變:
a、玉龍豬——新石器時代
b、瓦當上的行龍——漢代
c、趙州橋欄板上的雙龍——隋代
d、通經(jīng)北面上的云龍——唐代
e、高足杯上的云龍——元代
f、金冠上的升龍——明代
g、黃帝玉璽上的蟠龍——清代
2.了解龍的組合形象:駱駝頭、鹿角(風華穩(wěn)重)、馬齒、牛耳、蛇身(靈敏矯。、鯉魚鱗(條理有序)、鷹爪(扎實氣魄)、泥鰍尾。
教學意圖:了解龍的演變過程,如商周粗狂抽象;春秋戰(zhàn)國秀麗灑脫;秦漢雄建豪放;隋唐健壯圓潤;宋代成熟穩(wěn)健;明清繁復華麗等。龍是攝取了最精華、最完美的部位,是萬物之靈,同時
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
三、畫龍:
1.欣賞書中學生作品。
2.畫龍的口訣:昂首、張口、露齒、睜眼。
3.提出作業(yè)要求:畫一條龍。
教學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繪畫技能,激發(fā)學生對繪畫的興趣。
四、賞龍:
1.欣賞作品。
2.談談創(chuàng)作體會。
教學意圖:體驗成功感。
五、做龍:
1.我們是龍的傳人。
2.怎樣做一個龍的傳人
教學意圖:樹立民族精神。
美術教案 篇2
一、認識中國畫
教學目的:
第二課時
一、學生展示上課時的作業(yè),進行自評互評。
二、學生嘗試運用六面體平行透視規(guī)律畫一兩個方形物體。
三、學生展示作品,自評互評,促進發(fā)展。
六、鐵絲造型
教學目的:
1、認識造型藝術新樣式,使學生學會利用鐵絲扭制各種獨特的線條造型。
2、利用鐵絲造型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立體造型能力,工藝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學生獨立的自我表現(xiàn)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制作各種鐵絲造型。
教學難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鐵絲造型作品、鐵藝作品,激發(fā)學生興趣,開拓視野。
三、學生自主設計制作鐵絲造型。
四、展示作品,學生自評互評,交流互動。
五、完善造型。
七、兒童頭部比例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人物頭部的基本結構比例,積累人物畫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xiàn)能力。
2、嘗試運用兒童頭部比例知識來描繪兒童頭像。
教學重點:
自主發(fā)現(xiàn)兒童頭部比例的知識。
教學難點:
嘗試運用頭部比例的知識描繪兒童頭像。
學具準備:
尺子、鏡子、鉛筆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有關頭像的美術作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欣賞優(yōu)秀的頭像作品,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對作品品頭論足,從兒童的角度來說說。
2、因勢利導,導入新課。
三、學生自主探究兒童頭部的比例知識。
1、學習正確測量頭部及五官的方法。
2、學生同桌間協(xié)作測量頭部及五官。
3、根據(jù)測量的數(shù)值說說兒童頭部有怎樣的比例。
4、說說書上“三停五眼”的含義。
四、嘗試用新學的知識臨摹教材上的頭像作品。
第二課時
一、學生展示上課時的練習,并相互評點,促進發(fā)展。
二、運用比例知識描繪最要好的同學的頭像。
三、師生共同評點,促進發(fā)展。
八、瓶花寫生
教學目的:
1、初步學習寫生的基本技法,抓住整體,把握基本形,體現(xiàn)對象大的特征。
2、通過瓶花寫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對美的感受力,造型能力,表現(xiàn)力及美術綜合運用能力。
教學重點:
認真觀察,畫一幅瓶花寫生畫。
教學難點:
整體感受,大膽表現(xiàn)。
學具準備:
鉛筆、蠟筆、水彩或水粉、水粉紙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教材范例,激發(fā)學生興趣。
三、初步嘗試瓶花寫生。
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大膽嘗試,大膽表現(xiàn)。
第二課時
一、展示上課時的習作,師生交流互動。
二、提高認識,進一步大膽嘗試,要求能夠抓住瓶花的總體特征,大膽表現(xiàn),各顯特色,畫出自己最強烈的感受。
三、展示作品,交流互動,促進發(fā)展。
九、印制花布圖案
教學目的:
通過印制花布圖案,了解美術的設計及應用。
學習美術圖案設計的一些學常用的方法和簡單的圖案印制方法。
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通過印制花布圖案,學習美術設計的簡單的知識,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學具準備:
地瓜、蘿卜、小刀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大家觀察一下,我們班上同學身上穿的衣服的布料誰的更好看?
2、說說各自的理由。
三、欣賞激趣。
1、欣賞一些花布圖片,直觀感受花布的美感。
2、理性認識:探究花布的圖案設計規(guī)律。
四、學生設計單位圖案。
五、按一定規(guī)律印制花布。
六、展示交流,互動發(fā)展。
七、學習拓展。
嘗試探究如何印制文字和畫。
十、天冷了(命題畫)
教學目的:
認識冬天的色彩及景物特征。
通過這一命題畫促進學生觀察自然、觀察生活,培養(yǎng)形象思維。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表現(xiàn)力和美術綜合運用能力。
教學重點:
認真觀察大膽想象,畫一幅冬日活動圖。
教學難點:
了解并表現(xiàn)南方冬天的特點,人物的衣著活動要與季節(jié)相符,構圖適宜。
學具準備:
蠟筆、水粉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三、認識大自然。
引導學生觀察窗外景物,聯(lián)系其它季節(jié)的景物印象,把握冬天的季節(jié)特征。
四、品味生活。
說說這些天來,大家都在做哪些活動?以前做什么?要揀有趣的事來說。
說說到了冬天,人會發(fā)生哪些變化?
五、精心構思,大膽表現(xiàn),完成鉛筆底稿。
第二課時
一、同學間交流交流,互相啟迪,修正定稿。
二、嘗試運用幾種不同的色彩顏料大膽表現(xiàn)。
三、展示觀摩,交流互動。
十一、導游圖設計
教學目的:
初步認識導游圖,培養(yǎng)學生方位感和觀察生活、分析事物的能力。
通過認識認識自然環(huán)境及景物特征,提高審美能力,提高形象記憶、設計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鄉(xiāng)的感情,進行跨學科學習,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
教學重點:
認識導游圖,學習簡單設計導游圖。
教學難點:
學會測定真實方位,了解地圖的固定方位,弄清兩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激趣導入。
1、說說你們去過哪些好玩的地方,簡單地向同學介紹那里的景色和趣聞。
2、說說在我們這什么地方很好玩?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更多的人去那玩。
三、探究導游圖的設計制作。
1、學習測定方向的簡單方法,和怎樣描述路線方向。
2、了解地圖的方位設定,和怎樣體現(xiàn)路線方向。
3、弄清兩者間的聯(lián)系及轉換。
四、初步嘗試設計導游圖。
1、學生調查從學校到村部的路線方向。
2、嘗試畫出導游圖。
第二課時
一、展示初步嘗試的結果,師生共同評點,進行互動學習。
二、考查上學路線,對路線方向及標志性景物進行必要的記錄。
第三課時
一、根據(jù)自己的調查記錄,設計出上學路線圖。
二、展示交流,說說學習體會。
十二、我造的車(利廢工藝)
教學目的:
培養(yǎng)學生對造型藝術的欣賞能力。
利用廢品進行工藝制作,培養(yǎng)學生利廢的環(huán)保意識。
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協(xié)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立體造型能力。
教學重點:
利用廢棄物制作車子。
教學難點:
適當?shù)乩檬掷锏膹U棄物設計車子。
學具準備:
各種可利用的廢棄物。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激趣。
1、欣賞教材范例與實物教具,激發(fā)學生興趣。
2、探究范例的材料運用和制作方法。
三、學生根據(jù)手里的材料制作車子。
四、展示交流,互相欣賞。
五、總結學習體會。
十三、假山(泡塑工藝)
教學目的:
初步認識盆景制作工藝,接觸傳統(tǒng)藝術,陶冶藝術情操。
培養(yǎng)學生立體造型能力,動腦動手能力,豐富學生的表現(xiàn)語言。
學習利用泡沫塑料制作盆景。
教學重點:
利用泡塑制作假山。
教學難點:
充分利用泡塑的自然形狀和肌理效果,粘接制作奇特怪異、錯落有致的假山造型。
學具準備:
小刀、膠水、泡塑。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園林、盆景圖片,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
1、欣賞精美圖片。
2、說說觀后感。
3、說說圖片中的假山的特點。
三、學生自主嘗試利用泡塑制作假山。
四、為假山配上底盤和自然景物及人工建筑,完善盆景制作。
五、展示交流,培養(yǎng)審美情趣。
六、交流體會。
十四、班標設計
教學目的:
應用學過的圖案及色彩知識,進行簡單的設計制作練習。
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制作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運用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美化生活、美化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利用已有的知識設計一個漂亮的班標。
教學難點:
能夠利用已有的圖案設計知識設計一個既簡潔又富有個性的班標。
學具準備:
繪圖工具和色彩顏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本班班標的滿意度調查,說說所見過的小牌子,什么樣子的更漂亮。
三、欣賞教材范例,說說喜歡什么樣子的班標。
四、說說曾經(jīng)學過圖案設計有哪些設計技巧。
五、自主嘗試制作班標。
六、展示交流,評選出更好的作品設計。
七、學習拓展:嘗試為一些小商品設計包裝。
十五、兒童讀物封面設計
教學目的:
初步了解書籍裝幀設計藝術,開拓學生審美視野。
學習簡單的封面設計知識。
培養(yǎng)學生美術綜合運用能力。
學具準備:
彩色卡紙、水彩筆、水粉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范例,導入新課。
三、引導學生探究封面設計的基本要素。
1、封面的構成。
2、內容與畫面的關系。
3、文字與畫面的組合關系。
4、封面的整體效果與兒童讀物這一特色的關系。
四、嘗試構思設計一張封面。
第二課時
一、繼續(xù)完成封面設計。
二、展示作品,評論互動。
三、說說學習心得。
十六、動物(紙雕)
教學目的:
了解紙雕這一藝術表現(xiàn)形式,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學習紙雕的制作。
培養(yǎng)學生立體造型能力,提高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學具準備:
彩色卡紙、剪刀、雙面膠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激趣,導入新課。
三、學生自主探究紙雕的制作方式方法。
1、分組選擇一個探究目標,先小組成員自主探究制作方法,再在小組間交流互動。
2、小組間合作嘗試完成制作一款立體紙雕。
3、展示小組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紹探究成果。
四、大家說說本節(jié)課的學習心得。
第二課時
一、自主嘗試制作一款立體紙雕。
二、展示作品,評論互動。
十七、中國結
教學目的:
認識了解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中國結的藝術特色及文化淵源和嶺南版美術第九冊http://anxue.c它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學習編結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藝術的思想情操。
學具準備:
細繩、粗紗線、小飾物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中國結,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分小組嘗試研讀教材示意圖,制作簡單的吉祥結
四、展示探究結果,交流互動。
第二課時
一、分小組嘗試制作其它幾款中國結的制作方法。
二、展示嘗試成果,交流互動。
三、大家談談學習心得。
十八、兒歌配畫
教學目的:
初步認識學習插圖藝術形式,提高學生審美水平。
培養(yǎng)學生美術綜合運用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
學具準備:
作畫工具材料。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兒歌,誦讀兒歌,說說兒歌的意思。
三、欣賞例畫,結合兒歌的意思說說自己的感受。
四、引導學生探究給兒歌配畫怎樣做更好。
1、畫面內容與兒歌意思的關系。
2、畫面的藝術特色與兒歌的關系。
第二課時
一、選擇一首兒歌,嘗試配上一幅插圖。
二、展示作品,評論互動。
十九、人物表情(美術知識)
教學目的:
初步認識人物面部表情的變化特點,積累人物畫的知識。
學習淺顯的人物面部表情的畫法,嶺南版美術第九冊http://anxue.c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xiàn)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淺顯的人物面部表情的畫法。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同學間互相觀察,嘗試說說人物表情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器官的變化上,說說不同的表情會引起面部器官怎樣的變化?
三、嘗試選擇畫出一種表情。
四、展示習作,大家互相評論評論。
第二課時
一、說說兒童頭部的結構比例,畫一畫兒童兒童頭像比例示意圖。
二、嘗試按結構比例畫一幅同學的頭像,要求富有表情。
三、展示交流,評論互動。
二十、開心一刻(漫畫)
教學目的:
在學習人物面部表情的基礎上,學習漫畫的畫法。
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繪畫表現(xiàn)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人物表情的漫畫畫法。
教學難點:
抓住喜悅表情的特征,配上身體動作,使表達更生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說說自己最感開心的事情。
三、欣賞漫畫作品,激發(fā)學習興趣。
四、嘗試以漫畫的形式畫一畫開心的事。
五、展示交流,評論互動。
二十一、欣賞(中國現(xiàn)代雕塑作品)
教學目的:
欣賞雕塑藝術作品,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了解祖國現(xiàn)代雕塑的發(fā)展與成就,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學習準備:
搜集有關雕塑作品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學生介紹課前準備的有關資料,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三、學生說說對教材中的范例的理解。
四、教師介紹教材范例的相關資料。
五、大家談談學習感受。
美術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三原色,三間色的基本概念。
2、進行用三原色調配的三間色的練習。
3、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三原色和三間色。
三、教學難點:
如何調配出漂亮的色彩,并進行應用。
四、課前準備:
教師:著三原色的圓紙片(每色各兩張),涂上三間色的'圓紙片(每色各一張),液體三原色,玻璃杯三個。
學生:常規(guī)水彩畫用具,油畫棒。
五、教學過程:
1、引入談話,揭示課題:
學生在以往的作畫過程中,肯定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將一種顏色涂到另一種顏色上,顏色會起變化,教師可提出這一問題,激起學生的興趣。
2、講解實驗:
。1)在五顏六色的色彩中,有三種顏色是最基本的,它們不能用調出來,卻能調出其他許多的顏色,這三種顏色是“紅、黃、藍”,合稱三原色。
。ㄒ来螌ⅰ凹t黃藍”紙片貼于黑板,請學生找出相應的顏料)
。2)將其中的兩種混合,就可以得出另外三種顏色了。教師用液體三原色在玻璃杯中調配,并用圓色片在黑板上貼出相應的關系式。
紅+黃=橙
黃+藍=綠
藍+紅=紫
所調出的橙、綠、紫三種顏色,合稱“三間色”。
3、學生作業(yè):
(1)用“油畫棒”畫出“吹泡泡”的樣子。要求人畫小些,泡泡相應地夸張畫大,并要求有泡泡兩兩相交?蓞⒄諘系姆秷D。
。2)用顏色對“泡泡”涂色:先用三原色涂不相交處,如是相交的兩個泡泡,這們的顏色要有區(qū)別;再在相交處涂上相應的三間色。色彩要“均勻、鮮艷”(三間色要三原色調配)。
4、作業(yè)評講:
對學生的作業(yè)博覽進行討論分析,教師歸納小結。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根據(jù)記憶活想象,表現(xiàn)心中的風景。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課前準備:教師與學生搜集一些具有當?shù)靥厣娘L景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導。
1、引導學生回憶曾經(jīng)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風景。
2、引導學生回憶語文課上曾經(jīng)學過的描寫優(yōu)美風景的課文片斷。
3、引導學生曾經(jīng)聽過的旋律優(yōu)美的音樂,產生的聯(lián)想。
4、引導學生想象:你理想中的家鄉(xiāng)美景或理想中的生活環(huán)境。
二、指導學生作畫。
1、根據(jù)上面的提示,選擇你喜歡的進行作畫。
2、作畫形式、要求:
。1)可以用中國畫、水彩畫、水粉畫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2)也可以用鋼筆、圓珠筆、鉛筆等線描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
3、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展示學生中的優(yōu)秀作品。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學生自帶自己拍攝的風景照片。
教學過程:
1、 揭示內容:利用自己拍攝的風景照片,進行添畫、擴展,創(chuàng)造風景畫。
2、 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教材上的范圖懂得創(chuàng)作方法:利用我們自己拍攝的風景照,粘在白紙上,延伸、擴展出一幅風景畫。
3、 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教師巡回指導。
4、 展示優(yōu)秀作品。
5、 未完成的學生可以課后繼續(xù)創(chuàng)作。
課后反思:
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自主組織課堂討論,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分析,感悟風景繪畫的魅力及風景畫創(chuàng)作的`方法。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教師只是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造者,活動過程的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單純是對美術知識的傳遞,而是組織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的資源,更多地關注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鼓勵學生對跨學科知識進行融合,幫助他們用已有的知識去理解繪畫藝術的人文內涵。
美術教案 篇5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
教材簡析:
本課與上學期所學的“大家一起做”有些相似,但本課主要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材料進行造型。
教學目標:
。、能夠利用自然界中垂手可得的材料進行造型游戲。
2、同學之間團結、協(xié)作,共同完成作品。
。场⒆哌M自然,更加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難點:
。薄⑹欠衲芊e極參與這次活動的全過程。是否能與學生團結合作。
。、是否能對自己所選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進一步領略大自然的美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幅欣賞圖片、有關錄像資料、電教設備。
學生:收集各種廢舊瓶子、彩色紙、繩子、竹竿等,帶小碗或小盤子。。
教與學活動的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通過錄像、實物投影設備觀看巖畫、沙雕等裝飾大自然的造型活動的錄像。欣賞大地藝術作品的圖片。
請學生談一下觀看的感受,說一說這種藝術形式與自己以前接觸過的藝術形式有何不同。
活動二:
出示教師制作的小冰花,請學生看一看、摸一摸,引起學生興趣。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說一說它是怎樣做成的。
活動三:
看看自己帶的材料哪一些直接就可以用來制作小冰花,哪一些還需要進行改造再做。
2-3人一組,制作小冰花的胚子。
活動四:
將冰花胚放到小碗或小盤里,拿到操場上使其上凍。
在等待冰花上凍的時間里,學生觀察自己學校的校院里哪一個地方、適合進行什么樣的大地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并根據(jù)各組討論結果分配各組下節(jié)要準備的工具材料。
活動五:
將凍好的小冰花小心的取出,大家一起玩一玩,并把它吊到學校里的松樹上,再運用帶來的其它材料,把松樹打扮成圣誕樹。
活動六:
收拾整理,整隊回班。
第二課時
活動一:
帶隊來到校園里。將材料工具放好。
回憶曾經(jīng)學過的課文“雪地里的小畫家”中小動物是怎樣在雪地里作畫的。利用帶來的工具在沙地上仿造一下各種小動物的腳印。體會造型的快樂。
活動二:
各組派代表交流自己組上節(jié)課討論得要進行的藝術活動的'創(chuàng)作思路,教師和其他同學可以提出建議,使其思路更趨合理?梢愿鶕(jù)造型內容交換各組需要的工具、材料。
活動三:
小組合作完成作品。教師要指導組長分配任務,鼓勵每個人都要發(fā)揚合作精神,還要注意安全。
活動四:
“大地藝術展”,互相參觀。
活動五:
收拾與整理。
教學評價:
1、是否能積極參與這次活動的全過程。是否能與學生團結合作。
2、是否能對自己所選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進一步領略大自然的美麗。
札記:
在上這一課的頭一個星期五下了一場罕見的冬雪,但星期一上課時,雪卻化的干干凈凈。這讓我懊悔極了:為什么不能靈活的請教導處調整課時,充分利用最適宜上這一課的時間?!卻讓孩子們只能用沙子假裝堆雪人!好懊悔,好懊悔!如果再這樣抓不住機會,孩子們也會對美術課失去興趣了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美術教案-美術教案--設計郵票01-24
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1-24
美術教案-美術概說01-24
美術教案-美術:螃蟹01-24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2-23
美術的教案06-20
《美術》教案02-17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3-05
美術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