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文教案集錦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構(gòu)想】
本文屬于學者型散文,其知識含量的豐富,思維方式的獨特體現(xiàn)著智慧的魅力,鄂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集第七課《海思》。
文章通過對海的博大、壯闊的描述,引出有關(guān)海的種種聯(lián)想,進而引出海與人類的關(guān)系,作者縱情贊揚了海的壯闊之美,讓我們感受人類在大海面前的渺小。從作者深邃的思考中,我們懂得了大海是人類生命的搖籃,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是^類心靈的家園。
本文的教學應(yīng)注重以下三點:
首先,弄清文本的基本內(nèi)容,學會編寫閱讀提要是學習本文的主要任務(wù)。
其次,在文學欣賞上,不要忽視語言的魅力。本文寫景語言生動形象,在聯(lián)想與想象中不失磅礴的氣勢。如何讓學生深切地體會到這些美旬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用朗讀激發(fā)學生深人理解文本的內(nèi)涵也是本文教學的重點。
第三,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chǔ)上,應(yīng)著力引導學生探究作者由眼前的海而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與沉思。海思的“思”是全文的核心,“思”的引發(fā),“思”的方向,“思”的廣度,“思”的深度,處處體現(xiàn)著作者的智慧。教學中應(yīng)注意引導學生關(guān)注作者的獨特思路,研究這種奇特的聯(lián)想中闡發(fā)的主題,探討作者思想的深度。這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的]
1.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學會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理解作者由海而產(chǎn)生的獨特的聯(lián)想和深邃的思考。
3.體會文中富有哲理的語言。
4.探究作者思想的廣度和深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編寫閱讀提要。品讀語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作者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教學安排]兩課時
1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學會編寫閱讀提要。
2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品讀富有哲理的語言。
4關(guān)注作者獨特的行文思路。
5拓展挖掘,歸納提高寫作水平的方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課件展示幾組海水翻騰的畫面,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談自己的感受。
。ń栌脠D片這一直觀教學用具,能使學生很輕松地進入學習境界,激發(fā)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展開想象,喚起學生對課文中所描繪景象的主動體驗。)
2、教師小結(jié),引入文本。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疏通生字、生詞。
2、再讀課文,梳理文章結(jié)構(gòu)層次,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鄂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集第七課《海思》》。
在學生仔細閱讀課文之后,要求他們著重思考幾個問題:
、傥闹杏心男┚渥幼匀煌瓿闪藘(nèi)容間的轉(zhuǎn)換?
②作者眼前的海是怎樣的?作者心中的海是怎樣的?
、圩髡邍@海所做的思考是為了表達什么感情?
學情預測:在回答這三個問題的時候,過渡句的選擇可能會比較容易,但對“眼前的!焙汀靶闹械暮!钡膶Ρ壤斫饪赡軙行├щy,教師應(yīng)該作適當?shù)闹笇А?/p>
學情反饋:關(guān)于第一個問題,學生能夠從第3自然段找到句子“被織進一張藍色的大網(wǎng)中”,“這種可見而不可觸的蔚藍色,似有似無,給人一種遐想,一種飄渺,一種思想的馳騁”,從而弄清作者由眼前的大海過渡到寫心中的大海。
對于第二個問題“作者心中的海是怎樣的?”學生的回答有時會偏離文本的內(nèi)容,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明確作者聯(lián)想的觸發(fā)點——“海的深和廣”以及乘船返回,在海浪的搖動中產(chǎn)生新的思考。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明白作者心中的'海的形象。
對于作者情感的把握,教師應(yīng)依據(jù)文本內(nèi)容作適當提示,如引導學生看議論抒情句,讓學生全面把握作者愛海的博大精深,愛海的包容一切,愛海給人類心靈的慰藉。
(這三個問題的設(shè)計由表及里,從理清文本結(jié)構(gòu)入手,盡量激發(fā)學生自己歸納總結(jié)的意識,基礎(chǔ)的內(nèi)容弄清楚了,再去探究作者的情感就不會使學生泛泛而談。)
全班交流各自編寫的閱讀提要,并要求學生進行板書設(shè)計。
學情反饋:實踐證明,這一過程的設(shè)計,既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又能檢驗他們對文章內(nèi)容的把握程度。
三、細品文本。
品讀課文第2自然段,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作者“眼前的大海”,并設(shè)計朗讀方案。
學情預測:學生的回答可能會架空,教師要提出明確細致的要求,比如:這里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從哪個角度寫的?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才達到了這樣的效果?哪個詞用得最好?用細化的問題幫助學生將朗讀設(shè)計落到實處。
學情反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明確細致的要求,確實能夠讓學生走進課文。如果能配以音樂朗讀,教學效果會更好。
(這一過程的設(shè)計既完成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熟悉,又鍛煉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還讓學生通過品味朗讀深入探究描寫海的壯麗圖景所用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對課文深入的理解。)
四、自主研讀
選擇文章中富于哲理的句子或含蓄的句子進行品評,在深入探尋句子含義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學情預測:學生可能對“于是,我明凈的心頭又涌上一汪藍色的沉思”“海啊,你在我的心里”這兩個句子難以理解,教師要在此作適當點撥。
五、積累佳詞美句
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和段落。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
2、了解課文的大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請大家回憶我們曾經(jīng)學習過哪些描寫紅軍的文章?你能談?wù)勛约旱母惺軉幔?/p>
2、在我國的革命歷程中,有一次偉大的壯舉,有一座不朽的豐碑,那就是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
3、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
二、解題,補充課外資料。
1、讀了課題,你查找了哪些與有關(guān)的資料?
。1)介紹有關(guān)二萬五千里的資料。1934年,由于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錯誤,導致了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紅軍不得不離開中央蘇區(qū)根據(jù)地,開始二萬五千里,北上抗日。在的途中,黨中央召開了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lǐng)導地位,結(jié)束了王明錯誤路線的統(tǒng)治,使中國革命轉(zhuǎn)危為安。
(2)介紹紅軍二萬五千里的路線。教師投影出示紅軍的地形圖。
紅軍第一方面軍在1934年10月從福建西部的長汀、寧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發(fā),經(jīng)過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肅、陜西等十一個省。在整個的途中,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歷盡了千辛萬苦,擊敗了敵人的多次圍追堵截,連續(xù)行軍二萬五千里。終于在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陜北根據(jù)地。1936年10月,紅軍第二、四方面軍也到達陜北與紅一方面軍會師。這首詩就是毛澤東同志在1935年10月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qū)懙摹?/p>
。3)有關(guān)作者毛澤東的資料。
。4)介紹這首詩的.體裁。
這是一首七言詩。所謂的七言詩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個字,一共有八句話。就是七律。七律詩中間四句兩兩相對應(yīng),而且朗讀的時候還有和諧的韻律與鮮明的節(jié)奏。
2、教師小結(jié):非常感謝同學們給大家?guī)淼倪@些資料。通過同學的介紹,我們知道這是一首七言律詩,那么,現(xiàn)在我們自由讀讀這首詩,體會舒適的韻律與節(jié)奏。
3、學生自由朗讀這首詩。
4、教師小結(jié):這首詩一共有八句話,每兩句子為一聯(lián),分別被稱作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
三、再讀詩句,質(zhì)疑解疑。
1、讀讀全詩,找出不理解的詞語,標畫在書上,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2、學生質(zhì)疑。(字詞)
3、根據(jù)大家的提問,運用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進行自學。
4、學生匯報交流,集體解疑。
遠征:指兩萬五千里。
只等閑:等閑是平平常常的意思。只等閑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不怕艱難險阻、一往無前的精神。
萬水千山:“萬”和“千”都不是實數(shù),在課文里是指無數(shù)的山、無數(shù)的水。
逶迤:彎彎曲曲連綿不斷的樣子。
騰:向上跳躍,起伏跳躍。
細浪:翻著浪花的細流。
云崖:高聳入云的山崖。
磅礴:氣勢雄偉。
開顏:臉上露出笑容,內(nèi)心充滿喜悅。
5、交流解疑后的感受。
四、指導朗讀,教學生演唱《》。
五、布置作業(yè)
1、思考每句詩的意思。
2、把不理解的地方標畫在書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讀全詩,領(lǐng)會詩句的意思。
1、自由朗讀全詩,想想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2、作者在怎樣的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這首詩?
二、抓字眼、明詩意;想詩境,悟詩情。
1、學習首聯(lián)。
。1)請同學們讀讀首聯(lián),有哪些語句不理解?
。2)學生質(zhì)疑。
。3)師生共同解疑。
理解“等閑”
表面的意思:等:等于、等同;閑:空閑、閑置;等閑:如同空閑、等于閑置。
引申的意思:把這個詞帶入詩句中,聯(lián)系上文說說“等閑”的意思。(平常、算不了什么,無足重輕。)
理解“只”。
投影出示:
。4)讀首聯(lián),讀出語氣。
。5)同學之間評讀。
。6)紅軍戰(zhàn)士把什么看作平常的事?
。7)時,戰(zhàn)士們遇到了哪些困難?從這句詩中的哪些詞可以體會出來?(理解“千、萬”的含義。)
。8)紅軍戰(zhàn)士面對困難,有怎樣的態(tài)度呢?從哪些詞與中可以看出不怕困難?
(9)用自己的話說說首聯(lián)的含義。
。10)再次朗讀首聯(lián),想想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什么樣的精神?(不畏艱險的大無畏精神)
2、學習頷聯(lián)。
。1)讀讀這一聯(lián),找出哪些是難以理解的詞語?(五嶺逶迤、烏蒙磅礴)
。2)哪些詞是說明紅軍戰(zhàn)士不怕困難的?
。3)你是怎樣理解“騰細浪”“走泥丸”的?
。v:翻;細浪:細小的浪花。騰細浪:翻著浪花的細流。走:滾動;泥丸,泥球。走泥丸:小泥球在腳下滾動。)
。4)投影練習:
把( )比作翻著的細小的浪花。
把( )比作( )。
。5)再讀這一聯(lián)。
A.用“不僅……而且”回答。(不僅寫出了的艱難,而且表現(xiàn)了紅軍藐視困難的英雄形象和高大的形象。)
B.朗讀頷聯(lián)。
3、學習頸聯(lián)。
(1)如果說頷聯(lián)是千山的寫照,那么頸聯(lián)就是萬水的說明。
(2)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ㄔ蒲拢焊呗柸朐频纳窖隆hF索:大渡河上的13根鐵索。暖:暖的感覺;寒:寒氣逼人的感覺。)
。3)說說這兩句的大意。
(4)質(zhì)疑:為什么說暖、寒?
。5)討論歸納:
暖——1935年5月,紅軍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形勢險要,敵人控制得很嚴。但是紅軍在渡口俘虜了過江偵查的兩只敵船,活捉了守衛(wèi)在對岸的敵兵。不費一槍一彈,奪取了對岸的陣地,使大部隊巧渡成功。
寒——瀘定橋高懸在大渡河上,當時橋上的木板已經(jīng)被敵人抽掉,渡河的勇士們手攀鐵索,冒著對岸敵人密集的槍林彈雨前進。不怕流血犧牲,終于奪下了瀘定橋!昂北憩F(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飛奪瀘定橋的驚險悲壯。
。6)再讀這一段。體會思想感情。
4、頷聯(lián)、頸聯(lián)的小結(jié)
從這兩聯(lián)的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紅軍不怕遠征難”?是怎樣看出來的?
。1)討論后回答。
。2)這里所說的困難僅僅指千山萬水嗎?
(3)除去這些自然界中的困難,還會遇到那些困難呢?
學生甲:萬水千山不僅僅指自然界的困難,還泛指所有的困難。
學生乙:紅軍在的過程當中遇到了各種艱難險阻。比如:在中,天上每日幾十架敵機偵查轟炸,地上有幾十萬的大軍圍追堵截。途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
。4)再讀這兩聯(lián),體會思想感情。
。5)這兩聯(lián)在寫法上有哪些特點呢?
(6)學生討論自學。
學生甲:這兩聯(lián),兩兩相對,就被稱為對仗。
五嶺 逶迤 騰 細浪。
烏蒙 磅礴 走 泥丸。
金沙 水拍 云崖 暖,
大渡 橋橫 鐵索 寒。
學生乙:我發(fā)現(xiàn)這首詩押an的韻。
。7)自由朗讀。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
1、回憶前三聯(lián)的內(nèi)容。
2、想一想前三聯(lián)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
二、學習尾聯(lián)。
1、讀尾聯(lián)。
2、岷山——紅軍翻過的最后一座山。此時,紅軍戰(zhàn)士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3、讀出這種心情。
4、理解:
。1)更喜:對勝利充滿信心。
(2)盡開顏:
投影出示:
什么人“喜笑顏開?”
。t一、四方面軍以及所有的革命軍民)
5、品讀。
三、總結(jié)全詩。
1、談?wù)勀銓W完全詩后的感受。
2、那些詩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3、紅軍戰(zhàn)士的哪些品質(zhì)值得你學習?
四、吟誦詩句,背誦詩文。
1、反復朗讀課文,運用停頓、節(jié)奏、重音等讀音技巧,再現(xiàn)詩中意境。入情朗讀。(可以采用配樂朗讀。)
2、檢查背誦。
五、作業(yè)
1、朗讀并背誦。
2、預習下一課。
附:板書設(shè)計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朗讀的基礎(chǔ)上背誦全文。
2.學習文章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多種表達方式巧妙地結(jié)合的寫法。
3.理解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領(lǐng)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積累和運用文言詞匯,掌握文中的實詞,了解文中“以”、“則”等虛詞和“然則”、“得無”的用法。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 在朗讀的基礎(chǔ)上背誦全文。
(2) 積累和運用文言詞匯,掌握文中的實詞,了解文中虛詞的用法。
2.難點:
(1)學習文章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多種表達方式巧妙地結(jié)合的寫法。
(2)理解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領(lǐng)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教學準備:
1.我國古代的三大名樓的電腦展示圖片。
2.將課文的知識整理成PPT.幻燈片。
設(shè)計思路:
1.這篇文章是千古傳誦的名篇,立意高遠,文采斐然,句式整齊中見變化,尤其便于朗讀。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品位,體會文章的特點,理解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領(lǐng)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2.引導學生自讀,教師在學生自讀的基礎(chǔ)上啟發(fā)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名樓導入
同學們,我國古代的很多名勝古跡,大多留下了文人騷客的詩詞歌賦。比如,我國古代的三大名樓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上面就銘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灝《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讓人回味無窮;而岳陽樓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傳唱不衰!对狸枠怯洝烦蔀閷懢盃钗锸闱榈拿=裉,我們就來共同閱讀這一名篇,看看它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感情。
二、電腦示圖解題,作者及文體簡介簡介。
岳陽樓樓址在湖南省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國時期吳國都督魯肅的閱兵臺。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張說在閱兵臺舊址建造樓閣,取名“岳陽樓”,常與文士們登樓賦詩。
1046年,范仲淹的摯友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重修岳陽樓。當時,范仲淹亦被貶在鄧州作官。滕子京請范仲淹為重修的岳陽樓作記,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圖》。
范仲淹依據(jù)此圖,憑著豐富的想像,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表達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激勵我們要以天下為己任,樹立崇高的理想,擁有寬闊的胸懷。
“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并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你們知道哪些?學生討論,多媒體出示。(《小石潭記》、《桃花源記》、《醉翁亭記》、《滿井游記》等。)
三、初步感知,自讀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朗讀時應(yīng)注意節(jié)奏。本文駢散結(jié)合。讀駢句,節(jié)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如: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其余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相鄰的兩組駢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如:上T/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2.讀懂文句。
借助工具書和課本注釋,讀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師提示重點詞語與句子,要求學生自讀時注意。
(幻燈顯示。)
(1)積累詞語:
實詞:(名詞)賦、國、景、大觀、遷客、騷人、寵辱 (動詞)謫、屬、把
虛詞:夫、斯、其、微、則、然則
四字短語:政通人和 百廢具興 浩浩湯湯 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淫雨霏霏 陰風怒號 濁浪排空 薄暮冥冥 檣傾楫摧虎嘯猿啼
滿目蕭然 去國懷鄉(xiāng) 憂讒畏譏 春和景明 波瀾不驚一碧萬頃 長煙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躍金 靜影沉璧 把酒臨風喜氣洋洋
(2)閱讀思考:
、俜吨傺蛯懕疚牡木売墒鞘裁?當時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處境如何?
、谡页霰疚闹袑懢暗木渥,想一想它們所寫的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它們在文章中分別起了怎樣的作用?
、郾疚牡闹行木湓谀睦?
四、理解關(guān)鍵句(多媒體出示)
1、哪些語句記載滕子京的政績?
討論并歸納: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屬予作文以記之!敝小爸敝复裁?
討論并歸納: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2、哪些句子寫岳陽樓大觀?
討論并歸納:(洞庭湖全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4、為什么略寫岳陽樓之大觀?
討論并歸納:前人之述備矣。
5、第二段哪兩句話引起下文情景交融?
討論并歸納: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6、描寫洞庭湖陰天景色。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討論并歸納: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7、 描寫洞庭湖晴天景色。
討論并歸納: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
8、遷客騷人悲的感情?
討論并歸納: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9、遷客騷人喜的感情?
討論并歸納: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10、“或異二者之為”中“二者之為”指什么?
討論并歸納: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11、 “古仁人之心”的內(nèi)涵?
討論并歸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2、 “進亦憂,退亦憂。”中“進”、“退”各照應(yīng)什么?“進亦憂”、“退亦憂。”各照應(yīng)什么?
討論并歸納: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3、 作者的闊大胸襟,政治抱負?
討論并歸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警句、名句、勸勉滕子京的話、主旨句、中心句、觀點)
五、分析重點段
1、提問:“古仁人之心”是怎樣的?
討論并歸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提問:“古仁人”的憂樂觀是怎樣的?
討論并歸納:先講“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講“樂”,“后天下之樂而樂”。
3、提問:“進”指什么?“退”指什么?
討論并歸納:“進”指“居廟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處江湖之遠”,不在朝廷上做官。
4、提問:“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討論并歸納: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對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5、提問: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
討論并歸納:我國古代早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孟子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边@里說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來源于民本思想。
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發(fā)展成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并以此作為對待仕途進退的原則,表現(xiàn)他曠達的胸襟和偉大的抱負。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著借鑒和教育的意義。
6、提問: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樣推出這個警句的?
討論并歸納: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設(shè)問方式逐層推進,最后才點出警句。先用比較方式設(shè)問,以“不以物喜……則憂其君”說明“古仁人之心”的內(nèi)涵,顯示了“古仁人”的闊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此得出“進亦憂,退亦憂”的論斷,突出一個“憂”字,自然引出第二個設(shè)問“何時而樂”,使文章又推進一層。設(shè)問后而警句出現(xiàn),給人印象極深。
語文教案 篇4
設(shè)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程還應(yīng)重視提高同學們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薄渡街性L友》是一篇詞美、句美、景美、情美的佳作。因此教學時以“審美”為切入口,按照美的規(guī)律從審美角度進行閱讀設(shè)計,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審美因素,創(chuàng)設(shè)審美的閱讀情境,喚起同學們的美感情趣,使同學們獲得美感體驗。在具體的教學中以課文為本,以緊扣品讀字句為前提,領(lǐng)著同學們在誦讀中發(fā)現(xiàn)美的朋友,品味美的情感,抒發(fā)美的心聲,以此培養(yǎng)同學們的審美想像、審美情感、審美意識,激發(fā)同學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一、教學的目標
1、知識目標:
把握作者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所傳達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賞精彩語段,
領(lǐng)會文章第二人稱的妙用、擬人手法的運用。
2、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鑒賞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3、情感目標:
體味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的重點
欣賞品味文章的語言,在欣賞和品味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三、教學的難點
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寫景狀物的技巧(細心觀察、用心領(lǐng)悟、細膩的描寫),學習運用。
四、教學的方法
情境教學法、導讀法、點撥法
五、教學的步驟
一、走近山中:
1、導入新課:
有人說,沒有朋友的人生是一片荒漠。在春光明媚,草長鶯飛,百花爭艷的時節(jié)出去踏青訪友,更有一番好心情,有時還會留下一個好記憶。因此,我特地為大家請來一位導游,他是李漢榮作家。(課件顯示作者姓名)今天,李導滿懷好心情帶我們到“山中訪友”。(課件顯示課題)
2、播放課件《山中訪友》,同學們觀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ㄔO(shè)計意圖:借助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shè)情境,幫助同學們走進文中所描繪的畫面中,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為下環(huán)節(jié)與文本交流打下基礎(chǔ)。)
二、走進山中:
1、快速閱讀課文,思考:(課件顯示問題)
。1)作者滿懷好心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是誰?(同學們答,師板書:古橋、樹林、山泉、溪流、白云、懸崖、瀑布、云雀、落葉、老柏樹、歸鳥等
(設(shè)計意圖:讓同學們抓住作者所描寫的景點,理清思路。)
(2)這些“朋友”我們平時也常常見到,我們通常稱之為什么?(景物)
文章寫的是作者“山中觀景”的過程,為什么要以“山中訪友”為題呢?
這兩個標題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區(qū)別?用心體會,認真思考。
。3)同學們暢談看法。
。4)教師小結(jié):用朋友稱呼山中的景物,表現(xiàn)了作者對它們的喜愛、與它們的親近,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把景物寫活了、運用了擬人的手法
。ㄔO(shè)計意圖:是引導同學們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寫作技巧。)
2、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讀一讀,并說一說喜歡的理由。
。1)作者喜愛、親近大自然的感情還可以從哪些詞語、句子中感受出來?
。2)作者是“訪友”而非“觀景”從哪些語句中可以進一步感受出來?
。ㄔO(shè)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同學們于誦讀中,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并培養(yǎng)同學們良好的語感。)
同學們可能找到的好詞好句有:
。1)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橋,你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
。ㄓ傻谌朔Q變?yōu)榈诙朔Q。用第二人稱,好象面對面地與老橋交談、傾訴,使得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更親切、更自然、更強烈。)
。2)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彼岸,你把滾滾流水送向遠方,你躬著腰,俯身吻著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
。ā肮、俯”二字用得好,擬人手法,既抓住古橋形狀的特點,又寫出古橋鞠躬盡瘁為人類服務(wù)的奉獻精神。)
(3)走進樹林,鳥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M人,“喚”和“交換眼神”,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感覺特別的親切。)
。ㄔO(shè)計意圖:在同學們列舉句子時進行引導,讓同學們對一些有特點的句子進行分析、感悟、閱讀理解并通過朗讀加深體會。)
3、欣賞品味,領(lǐng)悟感受
在作者的筆下,各種各樣的景物好像都活了,都有了它們自己的生命,在朗讀中,哪一樣景物深深地打動了你?如果可以,你最希望自己成為作者筆下的哪一種景物,為什么?(靜心默讀。一邊讀一邊想象文中動人的畫面,并且給畫面配上色彩和聲音,讓畫面在腦中動起來;也可以聯(lián)想生活中或者書中,影視作品中相似的情形。請同學們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過語言文字看看那詩情畫意的畫面,好,請進入角色。找出自己最喜歡、最令自己感動的景物,欣賞領(lǐng)略語言之美、景物的形象之美。)
。1)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描寫自己喜歡的景物的語句。
。2)全班交流:你最希望自己成為作者筆下的哪一種景物,為什么? 我希望自己成為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
(設(shè)計意圖:通過同學們的表述,反映他們對于課文語言的理解和領(lǐng)會,同時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在同學們描述的過程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幾句話,著重朗讀,深入體會,再朗讀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同學們對于重要詞語、關(guān)鍵語句的理解)
。3)不知道大家感受到了沒有,為作者所贊揚的、被我們所喜愛所肯定的景物都是因為:他們身上有著一種為我們所熟悉的,在我們身邊存在著的可貴的品質(zhì),有哪些呢?(無私奉獻、自我犧牲、清澈純潔、充滿智慧……)——正是由于大自然中的景物能給人以真的感悟、美的享受、善的啟迪,所以才讓我們這樣流連忘返吧。
(設(shè)計意圖:對同學們進行思想情感教育和熏陶。使他們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指導同學們朗讀美句佳段。
5、聯(lián)想創(chuàng)作:
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在我們的眼中,山中的朋友是如此的真、善、美,讓人忍不住想要去親近。在作者的親切的呼喚聲中,在作者熱情的贊美聲中,山中的.景物會有怎樣的感悟和回應(yīng)呢,試著猜想一下它們的內(nèi)心世界,試著以某一種景物的語氣給作者寫一段回應(yīng)的話吧。
要求:①同桌兩位同學互相配合,一位同學讀原文,一位同學進行相應(yīng)的想象,然后互換角色,再試一次。
、谝M量地喚起自己的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體會自然景物的特點。
、垡‘?shù)剡\用修辭手法、人稱的變化,恰當?shù)剡x用詞語,盡量做到語言生動形象。
。1)同桌配合,按要求完成相關(guān)練習。。
。2)全班交流,教師和同學及時予以點評,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
(設(shè)計意圖:小組中的交流與合作,這個過程體現(xiàn)了對同學們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關(guān)注,愛護同學們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同學們的主動意識。)
例句:你好,德高望重的古橋爺爺!,你無怨無悔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抬頭望你,我就想起長征途中的老班長和舍己為人的老支書。
古橋爺爺:你好,我矗立在這里,看風云變幻,看人世滄桑,深感時光易逝,幾百年,幾千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孩子,要珍惜現(xiàn)在的一切啊。
。ㄔO(shè)計意圖:在感受的基礎(chǔ)上進行創(chuàng)作,是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同時也是對知識方法的一種靈活的運用,在這個過程中使知識得到豐富,能力得到提高)
三、走出山中
李作家把去訪友時的“好心情”帶回了家。為答謝山中好友,他準備舉辦一個朋友聯(lián)歡會。為此,他特邀記者參加并準備會前接受采訪。如果你是記者,你有什么問題想采訪李作家?(教師扮演李作家,同學們扮演記者開展采訪活動)
。ㄔO(shè)計意圖:一是教師因勢利導,適當滲透思想教育---要熱愛大自然,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二是活動中培養(yǎng)、提高同學們的語文綜合能力。)
四、總結(jié)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也好像和作者一起經(jīng)歷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這次愉快的旅行真是令人難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們,大自然是我們的好朋友,能給我們以許多啟迪,我們可以盡情地去親近大自然,放松我們的身體,同時也應(yīng)該愛護大自然。
五、布置作業(yè)
仿寫片斷《秋日的山中訪友》
板書設(shè)計
山中觀景(事)
山中訪友 擬人手法
熱愛自然(情)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立”“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長句子。
3、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加深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
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立”“米”。
教學難點:
1、讀好長句子。
2、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加深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發(fā)興趣,猜謎導入
1、猜謎:同學們,老師給大家?guī)硪粍t謎語,想猜嗎?聽好了:三角四樓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粽子)
2、揭題: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粽子有關(guān)的文章:《端午粽》。(板書課題:10、端午粽)
這個題目里藏了這節(jié)課我們要認識的兩個生字,分別是“端”和“粽”。有小朋友能告訴老師你是怎么記住這兩個字的嗎?你用了什么識字方法?(熟字換偏旁認識“端”,把“瑞”字的王字旁換成了立字旁就成了“端”?梢杂眉右患拥姆椒ㄕJ識“粽”字,“米”加上“宗”就成了“粽”。一般米字旁的字都和糧食有關(guān),比如“糧”、“粽”、“糟糠”“籽”等。)
3、讀了這個題目,你的小腦瓜里都產(chǎn)生了哪些問號?過渡:那我們就帶著這些小問號一起走進課文。
二、探秘方法,科學識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的時候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把自然段標出來。
2、同學們讀得都非常認真,文中的詞語寶寶忍不住要和你們見面了,你們認識他們么?(指名讀一遍)
。1)象形字識字!懊住弊趾汀岸埂弊诌@兩個字是從古代的實物演變而來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們的演變過程。首先來看“米”字,它的甲骨文就像是六粒米從中間被上下分開,逐漸的中間兩粒米相連,慢慢又演變?yōu)槲覀儸F(xiàn)在所看到的“米”字。再來看“豆”字,甲骨文的“豆”字就像是把一顆豆子細分了,種皮、胚根等都有,后來又慢慢簡化為現(xiàn)在我們所熟悉的“豆”字,這兩個字你記住了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心字底識字。還有兩個字是心字底的`字,分別是“總”和“念”。這兩個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倒八字頭加上口和心字底就成了“總”。今加上心字底就成了“念”,心中有所憶,口中有所吟,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3)加一加識字。還有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比如“節(jié)”、“間”、“分”、“知”、“據(jù)”、“帶”。首先來看“節(jié)”字,草字頭加上兩筆(橫折鉤和豎)就可以了,可以組詞節(jié)日。門字框里面加上一個“日”就成了“間”,可以組詞時間!鞍恕弊旨由弦粋“刀”就成了“分”,可以組詞十分!笆浮弊旨由弦粋“口”就成了知,可以組詞知道。提手旁加上一個“居”就成了“據(jù)”,可以組詞據(jù)說!柏Α弊旨由隙d寶蓋再加一個巾字就成了“帶”字,可以組詞皮帶。這幾個字你認識了嗎?我們一起來帶上拼音讀一讀。
(4)巧用字謎識字。猜謎:一人在內(nèi),打一字。謎底就是肉字!皟(nèi)”字里面再加一個“人”就成了“肉”。齊讀。
帶拼音齊讀生字——去掉拼音齊讀、指讀、開火車讀——接下來,我們把生字請到詞語中來讀一讀。
三、細讀課文,體會感情
1、生字詞掌握了之后,請同學們再讀一遍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介紹了端午粽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整體感知課文)課文主要介紹了端午粽的用材、花樣以及為什么要在端午吃粽子的由來。
接下來,請拿起你的書,靜靜的聽老師讀,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粽》這篇課文。
2、朗讀感悟。
四、逐段分析
。ㄒ唬⿲W習第一段。
1、過渡:聽完后,誰能告訴老師,作者一到端午節(jié)總是去誰家?(外婆家)
2、每一年的端午節(jié),外婆都會煮好一鍋粽子,盼望著“我們”回家吃,說明外婆非常希望“我們”回家,一家人團聚,開心地過節(jié)。
3、指名讀,讀出外婆的期盼。
4、齊讀。你們讀得可真棒啊,老師也想去外婆家吃粽子了。
(二)學習第二段。
1、過渡:每年端午節(jié)“我們”都去外婆家吃粽子,那粽子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呢?誰來告訴大家?(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1)我們來看“青青的箬竹葉”這個詞組,“箬竹葉”就是我們平常吃的粽子的皮,顏色是青色。那我們還可以說青青的()?如青青的草地,青青的豌豆等。
。2)再來看“白白的糯米”這個詞組,包粽子要用糯米而不是大米,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才會吃起來黏黏的。糯米是白色的,可以說“白白的糯米”。那小朋友們還能說出白白的()?如白白的棉花,白白的雪花。
。3)最后來看“紅紅的棗”,你還能說出紅紅的()?
(4)同學們,你們“青青的箬竹葉”和“青的箬竹葉”哪個更順口呢?那“白白的糯米”和“白的糯米”呢?“紅紅的棗”和“紅的棗”呢?
這類詞語都是用顏色來形容事物,并且所用表示顏色的字是重復的,這樣更符合我們的表達習慣。這類的詞語搭配你們掌握住了嗎?
3、粽子是用箬竹葉、糯米、紅棗包成的,那作者喜歡吃粽子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指名讀第二段的第二、三句話)
(1)我們一起來看第二段的第二句話,句子比較長,先聽老師讀一遍,看看老師是怎么把長句子縮短讀的。(范讀時停頓時讀的明顯一些)誰能來試一試?這位同學已經(jīng)抓住老師范讀的精髓了,比老師讀的都好,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停頓,把長句子讀短。
。2)接著我們一起來看“又黏又甜”這個詞語,粽子吃起來既是黏黏的,又是甜甜的。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如又大又圓、又細又長、又快又好)。
4、“我”喜不喜歡吃外婆包的粽子啊?誰能把你對粽子的喜愛給讀出來?(指名讀、男生女生賽讀、齊讀)
。ㄈ⿲W習第三段
1、過渡: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粽子是用什么做的了,那除了紅棗粽,還有什么粽?(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你能用“除了……還……”說一句話嗎?(我除了會唱歌,還會畫畫)
3、從這一段中,你能體會到“我”對端午粽有什么樣的感情?(喜愛)你從哪體會出來的?(指名讀第三段第三句)這一句話也比較長,你會像剛才那樣斷句嗎?誰來試一試?“我們/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還會/裝一小籃粽子/要我們帶回去!蔽覀円黄饋碓囋嚢!看看誰最喜歡吃外婆包的粽子。
。ㄋ模⿲W習第四段
1、過渡:看來大家都非常喜歡吃粽子啊。
2、那你知道端午節(jié)這一天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嗎?(指名讀第四段)
3、這一句話也是一個長句子,那應(yīng)該怎么讀好呢?誰來給大家提個醒?“長大了/我才知道,人們端午節(jié)/吃粽子,據(jù)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保猩愖x)
4、端午節(jié)是幾月幾日?你還知道哪些端午節(jié)的風俗?
五、認真觀察、指導書寫
1、呈現(xiàn)“午、葉、真、豆、節(jié)、米、分”7個要求會寫的字,讓學生觀察這7個字的筆順、筆畫特點。
2、教師整體范寫,仔細觀察生字的筆畫位置。“午”的第二筆橫寫在上半格,第三筆橫寫在橫中線上,并且比第一橫長!叭~”是左右結(jié)構(gòu),寫的時候要左窄右寬第四筆橫短一些,寫在橫中線上方一點點,第五筆豎寫在右半格。注意“真”字里面有三橫!肮(jié)”字第四筆橫折鉤從橫中線開始起筆,第五筆豎寫在豎中線上!懊住弊值谝还P點和第二筆撇分別寫在左上格和右上格,第三筆橫寫在橫中線上,第四筆豎寫在豎中線上!胺帧弊忠⒁馍厦媸莻八,一撇和一捺要分開。學生跟筆書空。
3、學生在書上先描紅再獨立書寫,同桌互評,互相借鑒,教師巡視指導。
4、班級展示。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解詩句含義,領(lǐng)悟詩的意境。
2、理解李賀虛構(gòu)的仙境有著怎樣的寄托。
教學重難點:目標2
教學方法:以自學、討論為主,誦讀訓練貫穿始終。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檢查背誦)
(二)作者簡介:
李賀一生位卑職冷,病貧交迫,深感世變無涯,人生有盡,死
生問題糾結(jié)于心。詩作雖情緒低沉,然想像新奇,境界遼闊,在中國詩歌史上獨樹一幟。
(三)品讀鑒賞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朗讀全詩并作點評。(要求:從字音、節(jié)奏、停頓、感情等方面入手。)
3、學生放聲朗讀,揣摩感受;也可相互之間交流心得。
4、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詩意。
這是一首游仙詩,在一個晴朗的夜晚,詩人游目太空被
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張開想象的翅膀,飛向那美麗的天庭……
(2)作者的想象思路是怎樣的?
詩共十二句,分成三個部分。開頭二句是詩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結(jié)末二句則是仙人俯視塵寰所見的情景。前者從現(xiàn)實世界進入幻想世界,后者又從幻想世界回到現(xiàn)實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渾然一體。中間八句具體描述天庭的景象,陸續(xù)展示了四個各自獨立的畫面。
(3)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主體部分四幅畫面。
學生描繪后教師歸納:
畫面之一:月宮里的桂樹花枝招展,香氣襲人。
畫面之二:秦妃當窗眺望曉色。
畫面之三:神奇的耕牧圖景。
畫面之四:穿著艷麗服裝的仙女,漫步青洲,尋芳拾翠。
問:詩人是如何表現(xiàn)這種瑰麗境界的?
答:上述各個互不連綴,然而卻顯得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都以仙人活動為主體,以屋宇、花草、龍鳳等等為陪襯,突出天上閑適的生活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以與人世相對比。詩人巧妙地把神和人結(jié)合起來,把理想和現(xiàn)實結(jié)合起來,使抽象的理想成為可以觀照的物象,因而顯得深刻雋永,而又有生氣灌注。
(四)歸納主題
詩人虛構(gòu)了一個盡善盡美的仙境,顯然有所寄托。詩人心懷壯志而生不逢時,寶貴的青春年華被白白的浪費了,故怨恨不已。詩作曲折地表現(xiàn)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當時社會和個人境遇的不滿。
(五)作業(yè)
1、熟練背誦本專題各個篇目。2、課后完成“積累與應(yīng)用”及相關(guān)練習。
鑒賞資料:
在一個晴朗的夜晚,詩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張開想象的翅膀,飛向那美麗的天庭。
詩共十二句,分成三個部分。開頭兩句寫天河。天河,絢爛多姿,逗人遐想,引導他由現(xiàn)實世界進入幻想世界。天河在轉(zhuǎn)動,回蕩著的流星,泛起縷縷銀光。星云似水,沿著“河床”流淌,凝神諦聽,仿佛潺潺有聲。這些是詩人站在地面上仰望星空的所見所感,寫實之中揉有一些虛構(gòu)成分,顯示了想象的生發(fā)過程。
中間八句具體描述天庭的景象,陸續(xù)展示了四個各自獨立的畫面。畫面之一是:月宮里的桂樹花枝招展,香氣襲人。仙女們正在采摘桂花,把它裝進香囊,掛在衣帶上!盎ㄎ绰洹币饧础盎ú宦洹薄O蓸洳豢,仙花不落,它與塵世的“馨香易銷歇,繁華會枯槁”形成鮮明的比照。畫面之二是:秦妃當窗眺望曉色。秦妃即弄玉,相傳為秦穆公的女兒,嫁給了蕭史,學會吹簫。一天,夫妻二人“同隨鳳飛去”,成了神仙。此時,晨光熹微,弄玉正卷起窗簾,觀賞窗外的晨景。窗前的.梧桐樹上立著一只小巧的青鳳。它顯然就是當年引導他們夫婦升天的那只神鳥。弄玉升天已有一千余年,而紅顏未老。那青鳳也嬌小如故。時間的推移,沒有在她(它)們身上留下任何痕跡,這是天庭的神奇之處。然而,天宮歲月也并非毫無變化。它有晨昏之別,仙人也有夙興夜寐的生活習慣,這些又似與人世無異。畫面之三是神奇的耕牧圖景。仙人王子晉吹著細長的笙管,驅(qū)使神龍翻耕煙云,播種瑤草,多么悠閑自在!畫面之四是:穿著艷麗服裝的仙女,漫步青洲,尋芳拾翠。青洲是傳說中的仙洲,山川秀麗,林木繁密,始終保持著春天的景色。來這兒踏青的仙女,采摘蘭花,指顧言談,十分舒暢。上述各個互不連綴,然而卻顯得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都以仙人活動為主體,以屋宇、花草、龍鳳等等為陪襯,突出天上閑適的生活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以與人世相對比。這正是詩歌的命意所在。
人間怎樣呢?末兩句用雄渾的筆墨作了概略的點染。在青洲尋芳拾翠的仙女,偶然俯首觀望,指點說:羲和駕著日車奔馳,時間過得飛快,東海三神山周遭的海水新近又干了,變成陸地,揚起塵土來了。這就是人們所常說的“滄海變桑田”。詩人借助具體的形象,表現(xiàn)了塵世變化之大和變化之速。對比之下,天上那種春光永駐、紅顏不老的狀況,就顯得特別可貴。
這是一首游仙詩。李賀虛構(gòu)了一個盡善盡美的仙境,顯然有所寄托。詩人心懷壯志而生不逢時,寶貴的青春年華被白白地浪費了,這叫他怎不憤恨不已?“逝將去女,適彼樂士!(《詩經(jīng)·魏風·碩鼠》)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對當時社會現(xiàn)實和個人境遇不滿的曲折表現(xiàn)。
這首詩想象富麗,具有濃烈的浪漫氣息。詩人運用神話傳說,創(chuàng)造出種種新奇瑰麗的幻境來。詩中所提到的人物和鋪敘的某些情節(jié),都是神話傳說中的內(nèi)容。但詩人又借助于想象,把它們加以改造,使之更加具體鮮明,也更加新奇美麗。象“王子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不僅使王子吹的笙有形可見,而且鮮明地展示了“龍耕”的美妙境界。這是詩人幻想的產(chǎn)物,卻又是某種實體的反照。詩人寫子虛烏有的幻境,實際是把世間的人情物態(tài)涂上神奇的色彩。例如蘭桂芬芳,與人間無異;而桂花不落,蘭花常開,卻又是天上特有的景象;仙妾采香,秦妃卷簾,她們的神情舉止與常人沒有什么不同,但仙妾采摘的是月宮里不落的桂花,秦妃身邊有嬌小的青鳳相伴,而且她(它)們都永不衰老,這又充滿神話色彩。詩人運用這種手法,巧妙地把神和人結(jié)合起來,把理想和現(xiàn)實結(jié)合起來,使抽象的理想成為可以觀照的物象,因而顯得深刻雋永,而又有生氣灌注。這首詩,全詩十二句,句句都有物象可見,詩人用精心選擇的動詞把某些物象聯(lián)系起來,使之構(gòu)成情節(jié),并且分別組合為六個不同的畫面。它們雖無明顯的連綴跡象,但彼此色調(diào)諧和,氣韻相通。這種“合而若離,離而實合”的結(jié)構(gòu)方式顯得異常奇妙。
詩歌首尾起落較大。開頭二句是詩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結(jié)末二句則是仙人俯視塵寰所見的情景。前者從現(xiàn)實世界進入幻想世界,后者又從幻想世界回到現(xiàn)實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渾然一體。
詩的題目是《天上謠》,“謠,聲逍遙也!币饧从庙嵄容^自由,聲音富于變化,吟誦起來,輕快優(yōu)美。這首詩的腳韻換了三次,平仄交互,時清時濁。各句平仄的排列有的整飭,有的參差錯落,變化頗大,這種于參差中見整飭的韻律安排,顯得雄峻鏗鏘。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2-03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詩經(jīng)教案10-22
語文《觀潮》教案10-18
《語文天地》教案12-17
《語文識字》教案02-26
語文翠鳥教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