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語文教案范文集錦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把讀書時遇到的問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大膽地提出來和大家交流。
2、能積極參加討論,并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意見。
3、學會合作,學會傾聽,學會表達。
教學重點能積極參加討論,并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意見。
教學難點學會合作,學會傾聽,學會表達。
教學準備準備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或感興趣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師做一個小驗,點一根蠟燭,然后用一個杯子把它蓋住,蠟燭漸漸滅了。
2、同學們,看完這個小實驗,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3、我們討論討論吧。
4、學生們暢所欲言,師:是因為燃燒是需要氧氣的.,氧氣越來越少,慢慢沒了,蠟燭也就滅了。
二、聯(lián)系生活,提出問題。
1、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提出很多很多有意思的問題。請你想一想,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2.小組內流。共同討論問題。
讀書時遇到的問題
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3、把你們沒辦法解決的問題提出來。
4、全班同學討論解決問題。把沒辦法解決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三、課后延伸。
同學們,這堂課我們共同解決了很多問題,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怎么辦呢?
對了,生活才是我們的大課堂,讓我們到生活中去觀察,到書中去了解它們吧。
語文教案 篇2
看圖讀拼音識字3——山石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二冊“看圖讀拼音識字3——山石”第1課時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看懂圖意,會讀、會寫這2個生字,能區(qū)分實物,會口頭組詞。
2、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看圖,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逐步掌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山、石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形態(tài)。
教學重難點: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知道什么是山,什么是石。
2、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山、石”2個生字。
教學準備:卡片、教科書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教學常規(guī)管理
做好課前準備,整頓紀律,對到場的教師表示歡迎。
二、復習
1、在黑板上書寫出前面學習過的生字,請兩位學生起來認讀。人、頭、口、手、坐、立、走、大、小、上、下、土、火、木、米
2、對回答正確的學生予以口頭表揚“1、2、3,你真棒!”對回答有困難的學生及時予以提示與鼓勵。
3、再集體跟教師認讀生字。
三、新授
1、再次整頓紀律,分發(fā)課本,并把書本翻到第11頁。
2、板書課題:看圖讀拼音識字3——山石
3、指導看圖教學。
。1)指導學生看課本,并提出以下問題:
A、書上有幾幅圖?同學們數(shù)一下。(2幅)
B、圖上畫的是什么?(分別是大山、巨石)
。2)讓學生觀察窗外,遠處有大山,并對照課本,大山有山峰起伏,形如“山”字,借圖認字,可幫助學生記憶。
(3)出示生字卡片,并板書。
shān
山
A、拼音學習。Sh——an——shan
讀準字音,注意區(qū)分平舌s與翹舌sh。先點名讀,再集體讀。
B、字形分析。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讓學生認真觀察。
新筆畫“”,叫做“豎折”,“山”字的'筆順是先中間再兩邊,這個筆順規(guī)則,在第一冊也學過,例字是“小”。
“山”字的筆順:(共3畫)
。4)通過口頭組詞,幫助學生理解字義,如:
大山、小山、山上、山下、上山、下山,火山、土山
。5)生字練習。
讓學生都到黑板上上來,練習書寫,并及時予以糾正。
(6)鞏固練習
讓學生跟老師集體著認讀生字詞,加強記憶。
四、小結
總結這節(jié)課所學內容。
五、課后作業(yè)
把生字“山”寫兩行。
語文教案 篇3
1.認識“詣、禽”2個生字,會寫“梁、詣”等3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借助注釋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楊氏之子的機智與幽默。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我們每天都在用語言交流。精練得當?shù)恼Z言,能使我們有效地與人溝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我們擺脫可能出現(xiàn)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悅談話雙方的身心。古代有一個九歲的孩子,他機敏聰慧,回答別人時語言更是風趣機智、妙趣橫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文《楊氏之子》吧。
2.讀題,解題。
(“之”相當于“的”,“楊氏之子”意思是姓楊的人家的兒子。)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確,讀通課文。
2.檢查讀通情況。
(1)著重強調以下字的讀音:惠、詣、為、曰、應、禽。
(2)引導學生讀準節(jié)奏。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現(xiàn)在的“家禽”,這里的“家”和“禽”各自獨立表達意思,因此中間要停頓。)
(3)反復讀課文。
三、理解文意。
1.參考注釋,自學課文。
要求:將注釋中重點詞語的`解釋批注在文中,據(jù)此初步理解句意。
2.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詞。
以下字詞比較陌生或古今差異較大,學生可能提出:
(1)其父:他的父親。其,他。
(2)為設果:小兒(楊氏之子)為他擺出水果。設,擺放,擺設。
(3)此是君家果。此,這。君,您,古代對對方的尊稱。
(4)未聞:沒有聽說過。未,沒有。聞,聽說。
(5)夫子家禽:先生您家的鳥。夫子,古時對年長而且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這里指孔君平。禽,鳥類。
以上問題,可讓學生通過同學之間討論自己獲取答案,如學生能夠回答,教師則應追問學生是怎么知道的。學生無法回答,教師可以適當提示,讓學生明白字詞義。
3.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四、體會語言精妙。
1.這個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話?為什么?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用“沒有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來應答,妙趣橫生。楊氏之子才九歲,卻能迅速領會孔君平表達的內容和技巧,可見他聰明機智,應對能力強。)
2.如果楊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與“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相比,你認為哪一句更好?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更妙!翱兹甘欠蜃蛹仪荨憋@得生硬,有頂嘴之嫌;而“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xiàn)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水果”這個意思,反映出楊氏之子的機智與幽默。)
3.想象一下,孔君平聽了孩子的話會是什么反應?
設計意圖:通過想象表達,進一步體會楊氏之子所答言語的妙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拓展延伸。
1.鼓勵學生閱讀《世說新語》中的其他小故事,大體了解內容,體會語言妙處。
2.感受中國語言的魅力。
(1)搜集積累在表達上有特點的語言,如歇后語、諺語等。
(2)搜集和擬寫提示語、廣告語等。
(3)收集相聲、評書或影視劇中的精彩對白,試著演一演。
楊氏之子
智慧
語言的藝術
本課從讀入手,引導學生結合注釋弄懂文言文意思,品讀對話體會語言的巧妙,并且通過拓展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搜集、發(fā)現(xiàn)、積累、運用精妙的語言的能力。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①認識本課6個生字學寫14個生字。
、谀苷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蹚拿鑼懩贻p人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里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從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第一課時
●導入
同學們,古人有餓死不吃嗟來之食的名言,講做人要有尊嚴。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的是一位外國的年輕人,從他的行為和做法中,會給我們很多新的啟示。
●學生自讀課文
①自學生字新詞。
、谫|疑問難。
③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贆z查生字新詞的認讀和理解。
、趲熒餐鉀Q疑難問題。
、壑该止(jié)朗讀課文。
、苤该爬ㄕn文的主要內容。
。ǘ涛闹饕獙懥艘粋逃難的年輕人,在饑腸轆轆的情況下,沒有接受人們送給他的食物,而是執(zhí)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了食物,贏得了做人的尊嚴)
●課堂作業(yè)
、俪瓕懮中略~。
、诟爬ǖ貙懗稣n文的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
●深入朗讀,品味詞句
①要求學生邊讀書,邊畫出:
描寫小伙子神態(tài)的句子:“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
描寫年輕人動作的句子:“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描寫年輕人語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個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谝龑W生結合上下文理解這些句子,從內容上體會思想。
③從描述中看,這個年輕人是個怎樣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點撥,揭示中心
、儆懻摚耗贻p人的表現(xiàn)令人欽佩,更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②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提問:這個年輕人是誰?是什么使他從一無所有,到擁有一筆計所有美國人羨慕的財富呢?
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誠實的勞動和做人的品質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結合自身實際,談感受
鼓勵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什么時候都要靠自己的誠實勞動來獲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指導學生帶感情朗讀課文
、僮杂勺x。
、谥该x。
③分角色讀。
●布置作業(yè)
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要,可以出示有關“尊嚴”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讓學生讀一讀,并試著擬一條人生格言?商崾緦W生從“什么是尊嚴”和“尊嚴的意義”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yǎng)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同學知道手腦要并用才干有發(fā)明。
教學難點,有些詞句不容易理解。
課前準備
1.收集課外活動照片、繪畫作品,出一次專欄。
2.生字卡片;課文朗讀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啟發(fā)考慮
1.板書課題:11 人有兩件寶
課題中兩個字沒學過,誰會讀?(指名讀)請讀準的同學領讀生字、生詞。再齊讀課題。
“兩件寶”也可以說兩個寶!凹笔巧郑筮吺牵撸ㄉ簡稳伺裕,右邊是_(生:一個牛字),一個人牽著一頭牛,這個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這個字。
2.課文是一首兒歌,是根據(jù)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爺爺?shù)摹妒帜X相長歌》改編的。
3.讀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啟發(fā)同學學會提問。)
二、范讀課文(或放課文朗讀的錄音)
聽老師讀課文后,知道這兩件寶是什么?
三、初讀課文,自同學字詞
1.憑借漢語拼音讀兩遍課文。
2.讀課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課生字,在課文中把這些字畫出來,再連成詞讀一讀。
。ń處熝惨、輔導,了解自學情況。)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雙手 事情 發(fā)明(注意帶點字都翹舌音,“情”為輕聲。)
考慮 做工 才干(注意帶點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勞動 兩件寶 辦不到
2.指名讀課文。(從差到好,不同層次3-5名,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讀音)
3.齊讀課文。
五、以問促讀,熟悉課文
1.課文有3句話,第一句說什么?
2.這兩件寶該怎樣用?讀第二句。
3.課文最后說什么?
4.連起來讀一讀課文。
六、識字寫字教學
1.認讀不帶拼音的生詞。(開火車輪讀3遍)
2.指導同學記住字形。(突出重、難點)
雙:兩個“又”不同,左邊是又字旁,第2筆是點。
做:右邊是反文旁,4筆寫成。
才:把“寸”的點改成撇。
3.指導寫字。
雙:右邊的“又”,橫撇要左伸到點下。左右靠攏。
做:左中右三局部要緊湊,單人旁要窄些,中間“古”稍短些,右邊“反文旁”與“單人旁”一般高。
辦:先寫橫折鉤折、撇、然后左邊一點最后右邊一點。
4.課堂作業(yè)。(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
2.聽寫,寫后集體檢查、訂正。
雙手、做工、才干、勞動、兩件、辦不到。
3.朗讀課文。
二、理解句子
1.雙手會做工,大腦會考慮。
。1)口頭填空。
工人_______
農(nóng)民_______
護士_______
老師_______
。2)考慮“就是干什么?(動腦筋,想方法)
講講你或他人動腦筋的事。(啟發(fā):想一想,你在學習、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你想了什么方法,結果怎樣。你見過他們經(jīng)過想方法把事情辦好的`事嗎?
2.用手又用腦,才干有發(fā)明。
師解釋“發(fā)明”:想方法做出自身或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來。舉科學家發(fā)明發(fā)明的事例,如愛迪生發(fā)明電燈,或舉學校中一些小發(fā)明的事例,重點說說他們怎樣考慮、怎樣做的。使同學知道手腦并用與發(fā)明發(fā)明的關系,不必深講。
3.小結:這一課告訴我們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我們可要把它們用好。一個人只要愛勞動,肯動腦,一定會有所發(fā)明。
三、指導朗讀、背誦
1.指導讀法。
讀這首兒歌就是在向他人介紹兩件寶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樣用,介紹的時候要把詞語連起來讀,意思才清楚。如: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
用手又用腦,才干有發(fā)明。
2.聽朗讀錄音,再跟著一起讀。
3.指導背誦。
。1)理一理三句話的順序:先說什么,接著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2)采用師與生、組與組對讀的方法激發(fā)興趣,協(xié)助記憶。如:師讀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3。
2.比一比,組詞語。
工( )做( )才( )
公( )作( )寸( )
板書設計:
兩件寶
兩件寶
雙手
大腦
做工
考慮
發(fā)明
語文教案 篇6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xx個左右會寫。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guī)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5.有條件的地方,可學習使用鍵盤輸入漢字。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7.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8.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9.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
10.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
(三)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根據(jù)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8.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詩經(jīng)教案10-22
語文關懷教案06-21
《語文識字》教案02-26
語文翠鳥教案09-03
語文《檢閱》教案11-07
《語文園地》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