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范文匯編7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鑲嵌藝術,在設計制作中體會其美感;
2、能夠用鑲嵌的方法,把一件物品裝飾得更美;
3、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使學生逐步形成設計意識。
課前準備
廢舊瓶子、彩泥等
教 學 流 程
一、新課引入
教師問:“這是什么”?“這美嗎”?“我們大家想想辦法該怎樣處理這些生活垃圾”?學生分別自由討論回答。
教師談話:是的,這些生活垃圾不但影響環(huán)境,還有損我們的健康,有的廢舊物品是可以再利用的。有一天,老師在垃圾堆里看見了這樣幾個廢瓶子,扔了真可惜,我想了一想,經過老師的加工,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教師出示彩塑瓶子,并將彩瓶分發(fā)給每組同學欣賞,讓學生初步認知彩瓶的美。
教師問:“看了這些彩瓶你們有什么感受”?
學生自由發(fā)表見解或提問
教師談話:廢舊的東西不一定“不美”,通過我們的想象,用我們的雙手是可以把它變成美的藝術品,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做彩瓶,好嗎?
二、講授新課
討論問題:
怎樣包裹彩泥飲料瓶才會耳目一新?
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做鑲嵌物,不同的組合變化給人的視覺感受有什么不同?
在色彩的搭配上應該注意些什么?
學生分析示范作品了解不同鑲嵌物的組合變化,體會不同質感的物體組合的視覺效果,線材、點材、面材巧妙組合可以給人帶來美感。
三、學生創(chuàng)作
在學生創(chuàng)作時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便于資源的共享,也便于大家一起相互交流探討。
在輔導時,教師要集體輔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對設計活動中共性的.問題教師要及時講解或示范。個別輔導時,要有針對性,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提出相應的要求和建設性的意見。
四、作品評講
請每一組選出代表將創(chuàng)作完的彩瓶在實物展示臺上給全班同學展示,并說出創(chuàng)作的構思和內容。表揚哪些構思獨特的彩瓶作品。
請各組同學相互評述,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小結本課
通過今天的這節(jié)課,大家有什么感想?
美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同學們多觀察、多想象、多動手,我們就會創(chuàng)造出許多的美。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用你們的手讓美永遠留在我們身邊吧!
課后總結:
美術教案 篇2
人教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下冊電子教案
備課教師:李遠剛
第一課明與暗
教學目標:
1.了解物體在光照射下所產生的明與暗。
2.培養(yǎng)學生對客觀世界存在的自然現象的研究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觀察、分析和比較物體在光照射下的明暗變化的原理和規(guī)律。
教具準備:
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數個、射燈、靜物桌、襯布、范畫兩幅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出示素描范畫,說說這些作品有什么特點?
小結: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現的石膏體。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研究明暗怎樣產生的。
、侔岩粡埌准埛旁跓艄庀掠^察,它的表面上有沒有明暗變化?
、诎鸭埦硪幌,觀察在光的照射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總結:有了從明到暗的漸漸過渡。
③把紙折一下,放到燈光下,有什么變化?
總結:明和暗有了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對比非常強烈。
、馨鸭埲喟櫫,在燈光下又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總結:紙上出現了豐富的明暗變化。
2.通過觀察,你能總結出明暗是怎樣產生的嗎?
總結:有體積的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會呈現出一定的明暗變化。
三、觀察體會
1.把石膏球體擺在桌上,觀察光線照射時,我們有什么發(fā)現?球體的亮部有沒有明暗變化?暗部呢?
。▽W生思考、討論后回答)
總結:光照后,球體表面出現了明、暗半球。球體的明暗變化比較復雜,而且是逐漸轉變的,可概括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側面受光面),暗面(即沒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線(區(qū)分明暗兩部的界限),反光(側面環(huán)境光影響),投影(物體擋住光源產生)。
2.出示石膏幾何體觀察,找找看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發(fā)現了什么?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物體明暗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希望同學們能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繪畫中,畫出優(yōu)秀的作品。
第2課
教學目標:
1.了解物體在光照射下所產生的明與暗。
2.學習用鉛筆表現石膏立方體或圓柱體的明暗關系。
教學重點:
初步運用物體的明暗畫法規(guī)律,表現出物體的立體感。
教具準備:
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射燈、靜物桌、襯布。
教學過程:
一、演示繪畫
同學們,怎么作素描畫呢?
師用鉛筆畫素描的形式表現圓柱明暗關系,并講解畫法。
1.整體觀察分析。確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線所在的位置。
2.起稿。直線畫出圓柱的結構輪廓;標出明暗交界線、投影。
3.鋪大色調。鋪出暗面、投影的基調。(注意:用直線排成塊面,順著球的弧面畫;投影近實遠虛。)
4.細致刻畫。從明暗交接線入手,先畫出背光面基本調子;背光面近暗遠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調亮;再從明暗交界線向亮調子由深到淺過度;亮調子用較硬鉛筆畫。
二、學生實踐
1.選擇立方體或圓柱體畫明暗素描,師巡回指導
2.注意把握以下問題:
A、灰調過少或高光位置不對;
B、明暗交界線不準;
C、投影不準;
D、排線問題;
E、反光太亮。
三、欣賞講評
1.展示作品,學生欣賞討論,說出自己的觀點。
四、課堂總結
通過同學們動手作畫,談談你的感受。
這節(jié)課我們運用物體明暗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表現了石膏幾何體的立體感,希望同學們能觀察生活中各種不同物體的明暗,并用畫筆把他們描繪出來。
第2課尋找美的蹤跡
第1課時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多角度發(fā)現事物的美。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出示欣賞一朵花照片、幾朵花照片和許多花的照片。請你談談對三張照片的體會。小結:一朵花明朗清晰、幾朵花重疊綻放,許多花絢麗多彩。不同的數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現出不同的美。板書課題。
二:欣賞發(fā)現
1、欣賞長城的遠觀和近看的圖片。請你談談對圖片的體會
小結:近處的長城威嚴壯觀,遠處的長城宛如一條長龍盤旋在山間。角度不同、遠近不同可以表現出不同的美
2、欣賞樹林、沙漠的照片,請你談談這些自然的景色中,隱藏著哪些美的蹤跡?
小結:成林的大樹很美,片片的樹葉也美麗。無限的沙漠很美,顆顆的沙粒也很美麗。宏觀和微觀,整體和局部都可以表現出不同的美。
3、請你用排比句的形式表達自己找到的美麗。開拓學生思維,從不同角度發(fā)現美的蹤跡。三: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第2課時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學習用照相機來尋找生活中的美。
教學重點:
理解肌理的美
教學過程:
一:欣賞發(fā)現
1、欣賞自然界的`肌理圖片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圖片。
、判蕾p照片肌理,你覺得它們象什么?
、菩蕾p制作的肌理圖片,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小結:第一幅是用白菜的葉子沾墨拓印制作成的。
第二幅是用揉皺的紙張沾墨,然后打開后的效果。
2、學生討論
、偶±韴D片的制作方法。
小結:線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紙渲染等方法
點可以用牙刷、噴壺、水彩筆點等方法進行制作。
⑵演示其中一種到兩種方法。
二:作業(yè)設計
1.用數碼相機直接拍攝風景或者肌理的照片。
2.用你喜歡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
3.用多種工具相結合的方法個人或小組合作完成作業(yè),并給作品起名字。
4.教師巡視指導。
三:欣賞講評
1.展示作品,學生欣賞討論。
2.師生互評對作業(yè)進行評價。
四: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3課泥浮雕
教學目標:
1、知識: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類
2、技能:學習用陶泥制作一個浮雕作品。
3、情感:培養(yǎng)在生活中發(fā)現美,并用自己雙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教學重難點:
設計一個自己喜愛的泥浮雕。
教學準備:
收集有關浮雕的資料、圖片、陶泥、泥塑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按常規(guī)教學
二、講授新課:
。ㄒ唬⿲耄
1、欣賞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雕塑館去參觀,想去嗎?
課件展示一起欣賞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
如:中國唐朝的《昭陵六駿》,《人民英雄紀念碑》、非洲浮雕、青島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學生的浮雕作品
師:欣賞到了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
教師拿泥筆筒或完全立體的雕塑與我們欣賞的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
。ㄉ穑阂环N是完全立體的,一種是在平面的基礎上有一部分立體)
2、揭示“浮雕”的概念
師:我們知道,從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稱為浮雕。根據凸出的程度不同,還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淺浮雕。浮雕具有繪畫與雕塑相結合的特點。為什么我們說浮雕具有繪畫與雕塑相結合的特點呢?
生:因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樣是凸出的,但卻又和繪畫一樣只能從一個方向進行觀察,所以我們這樣說。
。ǘ┬率冢
學習制作泥版浮雕(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看書和師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總結出制作的方法)
1、看到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學們也都躍躍欲試了,你們想做一個什么樣的浮雕呢?(生答:動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陽的等)
2、制作步驟:
。1)揉泥
。2)拍泥板
美術教案 篇3
美 術 與 設 計 學 院
公開課教案
20xx — 20xx 學年 秋 季學期
單 位美術與設計學院
課程名稱 寫意花鳥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職 稱 副 教授
竹子的畫法
授課題目:花鳥畫中竹子的畫法
授課形式:講授、示范、討論
授課時間:20xx年11月27日
教學目的與要求:
本節(jié)課教師對花鳥畫中竹子的畫法講解,使學生了解寫意花鳥畫中竹子的基本畫法,進一步掌握中國畫的筆墨技法。能運用筆墨進行小寫意創(chuàng)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實踐創(chuàng)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生竹葉的組合畫法的理解和掌握。難點是學生運用所學的技法進行小意花鳥畫創(chuàng)作。
主要教學媒體:教學范畫、中國畫的有關工具材料(盛水桶、毛筆幾只、國畫顏料、宣紙等工具)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學具準備情況
二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寫意花鳥畫四君子指哪幾種品種?(梅蘭竹菊)
2前幾周我們學習了梅蘭菊的畫法,運筆方法主要有(中鋒、側鋒、逆鋒、順鋒),用墨主要采用了破墨法,積墨法等兩種。那竹子運用筆墨如何表現呢,大家想想?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竹子的畫法。
三 新知教學過程
。ㄒ唬 竹子的品格和特征
1 竹子的品格
在中國竹子與梅、蘭、菊被并稱為花中"四君子",它以其中空、有節(jié)、挺拔的特性歷來為中國人所稱道,成為中國人所推崇的并具有謙虛、有氣節(jié)、剛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動寫照。
魏晉時期,
戰(zhàn)亂平凡,文人雅士追求玄學,主要內容是以三玄為思想骨架(《老子》 、《莊子》和《易經》稱之為“三玄”)“玄”指無形無名的“道”,其核心就是清淡,玄學對繪畫的影響表現在繪畫作品中,能夠體現出作品超凡脫俗、超然塵世、自樂逍遙的風格。如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賢是是指才能的人。西晉末東晉初(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不滿司馬昭父子政權,常聚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修武一帶)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文學作品追求清談,世謂竹林七賢。因為這七個賢人是在竹林里面經常聚會,后人把七個人的文采用來附著在竹子身上,所以竹林也就寓意并反映七個文人的人品——高尚,有氣節(jié)。再如鄭板橋畫竹詩《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這首詩是鄭板橋(鄭燮)在乾隆十一、二年間出任山東濰縣知縣時贈給包括的。
2 竹子結構特點
竹子結構分竹節(jié)、竹枝和竹葉三部分。竹節(jié),中間空的',葉片呈
長披針形。竹枝細長呈魚骨形或雀爪形。竹子特點是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屬于禾本科植物。
。ǘ┐髱熤褡赢嫹ń馕觥脏嵃鍢蚝蛥遣T畫為例
鄭板橋畫的的竹子,表現一種在風雨中成長的感覺。竹竿稍濃,竹葉的排列濃淡不一,給人一種動態(tài)的生命之美。從中可以看出鄭板橋繪畫的特點:1筆法圓渾而不失勁秀,奔放而不流于狂縱;2構思巧妙、用筆大膽。3在布局的安排上做到了“少不疏,多不亂”原則。
作品欣賞——竹子或無根,或堅挺于嶙峋怪巖之中,竹子的孤寂虛懷,傲風之骨躍然紙上,不爭百花之艷,不奪松柏之勁,(謙虛、有氣節(jié)、剛直不阿的特點)
吳昌碩竹子—— 喜用古樸雄強的篆籀筆法(Zhuanzhou也就是金文的用筆,結體,畫出的畫就有立體感,)入畫,構圖上大起大落取對角斜勢,用枝干銜接以增畫面氣勢,“筆力能扛鼎”“下筆有如金剛杵”“力透紙背”, 注重畫面錯綜回應。展現了氣魄雄健的崇高美,這都是畫家將書法用筆運用于繪畫的效果。
圖片欣賞——竹子遒勁質樸、老辣酣暢的筆觸畫竹竿,竹葉勁爽。墨色干,表現一種金石氣韻。展現了一種雄健的崇高美。
。ㄈ┲褡赢嫹ú襟E講解要點:
第一,先畫竹竿,用斗筆調墨,每一節(jié)竹竿要一筆畫成。
第二,中國文字“個字、介子、分子”寫竹葉。竹葉要兩頭小中間大, 靠葉柄一端較葉尾一端略微鈍點。
第三,竹枝呈魚骨型或雀爪形。
四 技法演示過程
鞏固練習:學生練習竹子的畫法
總 結:
本節(jié)課講解了竹子的基本結構,分析了大師繪畫特點,演示了竹子的畫法步驟,要求同學們在畫竹子時要記住,用筆要靈活,易簡不易繁,竹竿要勁爽,竹葉有疏密、濃淡有變化,竹枝要挺拔,以寫出竹子堅貞不屈和高風亮節(jié)的品格為美。
五 課后作業(yè)
1 練習掌握竹子的基本畫法。
2 運用所學的技法創(chuàng)作3—5小寫意墨竹。(要求四尺三開)
美術教案 篇4
按照美術繪畫可的特點這節(jié)課包含兩個部分:
一,加深對對宇宙航天的影響,增強對地球環(huán)保的意識。并學習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可換幻想內容。
二,感受色彩的對比關系,學習色彩搭配知識,完成對科歡畫的創(chuàng)作。第一課時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和繪畫作品供學生參考,解決了畫什么,怎樣畫等構圖起稿的問題。這節(jié)課是第二課時。即針對上節(jié)課的畫稿進行涂色練習。六年級學生已有了一定的造型能力和涂色經驗。但缺乏對色彩理論知識的了解和基本實踐。
所以根據以往作業(yè)中存在的涂色問題,比如:色彩對比不夠強烈,主體不夠突出,有些學生不會搭配顏色,畫面色彩花、亂、差等問題
。我應用了永威“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學法的指導:
教學目標:
感受色彩的明暗、冷暖對比,學習配色方法.
2.修改上節(jié)課畫稿,完成科幻畫的創(chuàng)作。
教學重點:感受色彩的明暗、冷暖對比,學習配色方法。教學難點:嘗試并運用色彩的對比方法進行涂色練習。學具準備:作業(yè)本、涂色工具教具準備:課件、色卡。 教學過程: 一、課題出示: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人類生存面臨的危機并通過科幻畫的方式設想了自己的解決方法和改善途徑,這節(jié)課我們來為自己的畫稿涂上五彩的顏色。但是說到涂色,有些同學一定犯難,覺得自己不會搭配顏色。所以,這節(jié)課老師給大家安排了一個色彩小練習,希望通過這個練習解決一些同學不會配色的難題。
二、出示教學目標:
1.感受色彩的明暗、冷暖對比,學習配色方法。
2. 修改畫稿,合理搭配顏色,完成科幻畫的創(chuàng)作。 要達成目標,只要出色完成下面的`色彩小訓練就OK啦。三、出示自學指導:--感受色彩對比
1.(明暗對比)取任意兩色,感受兩種顏色的明暗對比。
2.(冷暖對比)請將色卡或彩筆平均分成兩份,一份有溫暖的感覺一份有涼爽的感覺。
自學檢測:
1.請一名平時表現較差的上學上前將色卡分成兩份,一份暖色,一份冷色。如有問題,請優(yōu)生上前更正,教師指撥,并加以講解示范。
2.色彩搭配練習:課件出示無背景的機器人形象,請學生根據機器人的色彩按照出示的要求選擇顏色進行搭配。感受色彩的明暗對比和冷暖對比。師反饋總結:繪畫作品和文章一樣,都要求主題突出,在繪畫作品中想要突出主題,就必須利用對比關系,對比方法很多,色彩對比就是其中之一。這節(jié)課我們僅是學了色彩對比中的兩種,結合你以前的用色經驗和色彩愛好,大膽地為你的作品涂上漂亮的顏色吧。作品展示:展示優(yōu)秀作品,師生共評。請學生根據自己作品的效果,分別在右下角點上紅(最佳配色)黃(最佳設計)藍(最佳構圖)的圓點。展示部分作品,鼓勵全體學生。
美術教案 篇5
生活中的美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怎樣讓孩子去感受美,發(fā)現美、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yǎng),是我們幼教工作者應該去深思和反省的。藝術教育通過一定的教育形式,將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集中展示和表現出來,讓孩子對美有更鮮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體驗,是幼兒園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綱要》中對幼兒藝術教育也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大班藝術教育活動《花兒與蝴蝶》正是王老師在新《綱要》理念的指導下所做的努力與嘗試,為我們研究藝術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審美情趣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案例。
一、情景的精心設置,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三維空間美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樹上長出了嫩葉,地上開滿了鮮花。在優(yōu)美的《梁祝》樂曲中,美麗的“花兒”(角色)和“蝴蝶”(角色)在翩翩起舞,嬉戲玩耍。)
活動一開始,就深深吸引了每一個孩子,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凝神屏氣,睜大好奇的雙眼,感受著眼前的一切,而這,只是幼兒園的一種慣見的教學方式—情景表演,卻發(fā)揮出了奇特的魅力,是因為教師給它賦予了新的含義,那就是—美感。一是場景的設置及角色的裝扮給了孩子視覺上的美,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美;二是《梁祝》音樂給了孩子聽覺上的美。我們也許擔心:孩子聽得懂名曲嗎?但我們不能否認,孩子沒有理由拒絕美的東西,優(yōu)美、抒情的樂曲同樣給人以美的享受。三是精彩的表演與整體的和諧給了孩子知覺上的美。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的三維空間讓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美。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和訓練幼兒“有音樂感的耳朵”和“能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馬克思)。感受美是美育的基礎,感受是表現的前提,幼兒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在藝術活動中表現出對美的情趣。培養(yǎng)幼兒的.感知力,教師必須引導幼兒去親身感受,必須以直觀的、具體的美去打動幼兒的心靈,使他們對美的形式和表象由感受到欣賞,從而激發(fā)表現美、創(chuàng)作美的興趣。王老師正是抓住了此特征,精心設計了這一環(huán)節(jié),為后面的創(chuàng)作活動作了成功的鋪墊。
二、營造輕松民主的氛圍,給予幼兒和諧的環(huán)境美
這是所提的“環(huán)境”,是指心理環(huán)境,請看下面的幾段對話:
師:你認為蝴蝶漂亮嗎?
幼:漂亮
師:哪兒漂亮?
幼:我認為翅膀是最漂亮的
我認為是蝴蝶身上的花紋......
師:你想把自己打扮成誰?
幼:我想扮成花兒
師:那你準備怎樣做?
幼:......
師: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怎么樣?你想干什么?
幼:我想跳舞
我想散步......
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是“蹲下來”和孩子對話,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每個孩子,耐心地傾聽,并努力理解他們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地表達內心的意愿。《綱要》中要求“教師的態(tài)度應有助于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huán)境”。教師的可親、可愛、可信任、可依賴便是心理環(huán)境中最基本的“建筑”,給孩子舒適、歡心和自由的感覺。只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孩子才可以展開想象,放飛思維。《花兒與蝴蝶》中,師生融洽,氣氛和諧,教師精心營造的“美”的氛圍,讓幼兒充分體會到了快樂學習,學習的快樂。
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和表現的機會,體現了強烈的人文關懷美。我們都知道,藝術活動須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不同的特點和需要,提供均等的表現機會!痘▋号c蝴蝶》中教師按新《綱要》要求,為讓每個孩子都有動腦、動手和表演的機會,準備了豐富的操作材料。
工具類:剪刀、鉛筆、水彩筆、膠水、固體膠、膠帶、別針
材料類:白紙、彩紙、亮紙、舊掛歷紙、舊報紙、硬紙板、皺紋紙、舊紗巾、絲巾、圍巾;各種顏色的線等
在進行美工活動時,每個孩子既使是能力最弱的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浩瀚好畫畫,就畫個漂亮的蝴蝶,做個頭飾戴上;小坤就用皺紋紙做個美麗的花環(huán);亞雯呢,就拿紗巾別在兩只小胳膊上,扇動著“翅膀”飛來飛去;思雨喜歡折紙,于是就用彩紙折了蝴蝶背在背上......孩子們臉上掛著開心的笑容,專注于自己的作品中,甚至沒有一個孩子在打鬧,沒有一個孩子不歡樂。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景中指導幼兒學習使用剪刀,培養(yǎng)幼兒對紙工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按顏色將紙條進行分類,發(fā)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彩色紙條,剪刀,籃子每人一份,圖片,活動準備紙條
活動過程:
1、出示紙條,吸引幼兒.
(1)教師一手抓一把紙條抖動
師: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彩色紙條)這象什么呢? 好,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它的聲音。
。ǎ玻⿴煟哼@個紙條可調皮了,它還會跳呢?你們看,它跳呀跳呀跳到哪里了? 對,它跳到老師的頭上,象什么?(頭發(fā)) 紙條又飛呀飛呀飛到胸前,象什么?(胡子) 飛到腰里象什么?(裙子)
2、學習使用剪刀.
(1)出示剪刀.師:看,這是什么?你們會用剪刀嗎?你們的本領真大。 師:手變成手*,(我們一起來做做)插到剪刀里,另一只手拿紙條,張開咔嚓,紙條剪斷了。 誰來試試看? (2)師:剪刀還想告訴你們一件事情,剪好后要把剪刀閉攏,不然它會很累的。
3、幼兒剪紙條。
你們都想試試嗎?把彩色紙條剪到自己的'小籃子里。(放點音樂)
4、游戲:
。ǎ保⿴煟杭舻墩f太累了,它想休息了,把剪刀放到籃子里,把紙片倒入老師的籃子中來。(強調越來越多)
。ǎ玻┩嬗螒颍簱旎ò 師:這一張一張的紙片象什么呀?(春天的小花瓣)春風吹來了,小花瓣掉下來了。(教師把幼兒剪好的紙片撒向天空) 師:看一看找一找,紅色花瓣在哪里?幼:紅色花瓣在這里。 游戲3次,紅、黃同時進行,藍色時再撒一次花瓣。
5、花兒貼紙片。
師:小話怎么了?(小花哭了) 它說旁邊的花兒多漂亮,我沒有漂亮的顏色。你們能把它變成黃色的花嗎?(幼兒找黃色的紙片貼在小花上)我們一起來安慰安慰小花吧“小話小花請別哭,我來幫助你!
活動結束
將多余的紙片送到相應的顏色的家里。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運用色彩的冷暖知識,讓學生感受到色彩的美。引導學生正確表達自己對色彩的感覺。提高學生畫色彩畫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請學生放置好學習水粉畫的用具及美術書,師生互問好。
二、 導課:
在第三課時我們認識了色彩的明度對比。知道明度對比一幅畫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使畫面色彩明快、效果突出,而且還能把物體的立體感和空間感完全表現出來,給人一種節(jié)奏的美感。那么同樣在學習色彩畫的過程中還有一種對比也是比不可少的,那就是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新知識《色彩的冷暖》。(出示課題)
三、講授新課:
1、 啟動激趣
引導學生回憶冷色和暖色的概念,然后出示許多色塊讓學生根據其概念進行分類,分為冷、暖兩大類,用以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然后根據分類通過觀察讓學生自己總結冷暖色的特點:暖色一般偏紅、黃;冷色一般偏藍、綠。
2、質疑探究:偏紅、偏黃的一定是暖色嗎?偏藍、偏綠的一定是冷色嗎?
3、總結:色彩的冷暖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4、質疑探究 :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冷色和暖色給我們的感覺不一樣,那么由冷色、暖色組成的'畫面給我們的感覺是否一樣?出示四組冷暖圖片讓學生仔細欣賞、討論分析。
5、總結梳理 :先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后教師總結梳理。分別由冷色、暖色組成的同樣兩幅畫面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從而引出補色的概念,在次讓學生大概了解補色的知識。
6、學生繪畫:讓學生自己用涂色的方法去感受色彩冷暖對比中的美感。分三種情況:
冷色——冷色之間的對比
暖色——暖色之間的對比
冷色——暖色之間的對比
7、評價總結把色彩運用好的作業(yè)展示給學生欣賞,讓學生和教師一起評價,談其感受。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經典美術教案02-23
美術的教案06-20
《美術》教案02-17
經典美術教案03-05
美術教案01-26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1-19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2-30
《南瓜》美術教案03-30
《獅子》美術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