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學前班數學教案

學前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3-21 13:25:12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學前班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前班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學前班數學教案

學前班數學教案1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系。

  2、理解交換規(guī)律,懂得運用互換規(guī)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于講述探索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城堡圖一副(分為三層,每一層分別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圖,用紙覆蓋)、水果單一張。

  2、學具:城堡圖人手一份、水果單人手一張。

  活動重點:

  看圖學習7的加法活動難點:能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復習7的組成師:城堡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愿意嗎?那讓我們快點乘上7次列車(出示數字7)出發(fā)吧。

  師: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你的火車X 點開?

  幼: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我的火車X(6)點開。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圖學習7的'加法1、師:看,城堡王國已經到了,國王說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許多的問題想考考我們小朋友,那我們就先去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嗎?

  2、師:我們先登上城堡的一樓,原來這層樓上有三幅圖,誰愿意來講講呀?國王想考我們的是看了這三幅圖誰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來后就可以上二樓、三樓。

  3、幼兒操作師:那我們每人都去一個城堡回答問題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樓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樓三樓。別忘了把你的答案寫的清楚一點。

  4、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么問題?(用三句話表達三幅圖)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秘密,看誰能先找出來?"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師:象1+ 6=7、6 +1=7這兩道算式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不變,所以看到1+ 6=7馬上就想到6+ 1=7,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 +5=7就會想到什么呢?看到…

學前班數學教案2

  第一課時

 活動內容:按數群計數

  活動目標

 1、學習1-20按群計數,兩個兩個數;

  2、建立數群概念,學前班數學下冊教案1-5節(jié)。

  活動準備

 教師演示板一套,幼兒人手一套學具。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和幼兒玩數單雙數的游戲,從1到10,再到20。

  二、活動組織:

  1、請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兩個紅棋子,再插兩個黃棋子,兩個藍棋子,兩個綠棋子,2個黑棋子,一共10個棋子。

  2、教師提問:

  一共插了幾種顏色的棋子?每種顏色共有幾個棋子?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棋子?

  先讓幼兒按個數數,再按顏色數--2、4、6、8、10。

  3、請幼兒照第一行的樣子插同樣的棋子,同時說出12個棋子,14個棋子,16個棋子,18個棋子,20個棋子。

  4、請幼兒說說怎么數速度快?為什么?

  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兩個兩個數的練習,讓幼兒借助顏色的區(qū)別進一步感知雙數遞進的規(guī)律。

  5、游戲"聽聲音拿棋子。"

  教師拍一下手,請小朋友拿掉2個棋子,同時讓幼兒練習兩個兩個數,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活動結束

  收回插板。

  活動延伸,戶外體育活動的報數游戲,數字表的點數游戲、。

  第二課時

  活動內容:繼續(xù)學習按數群計數

  活動目標

1、學習1-20按群計數,5個5個數;

  2、建立數群概念。

  活動準備

 教師演示板一套,幼兒人手一套學具。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和幼兒玩數單雙數的游戲,從1到10,再到20。

  二、活動組織:

  1、請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5個紅棋子,再插5個黃棋子,5個藍棋子,5個綠棋子,一共20個棋子。

  2、教師提問:

  一共插了幾種顏色的棋子?每種顏色共有幾個棋子?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棋子?

  先讓幼兒按個數數,再按顏色數--2、4、6、8、10。

  3、請幼兒照第一行的樣子插同樣的棋子,同時說出12個棋子,14個棋子,16個棋子,18個棋子,20個棋子。

  4、請幼兒說說怎么數速度快?為什么?

  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兩個兩個數的練習,讓幼兒借助顏色的區(qū)別進一步感知雙數遞進的規(guī)律。

  5、游戲"聽聲音拿棋子。"

  教師拍一下手,請小朋友拿掉2個棋子,同時讓幼兒練習兩個兩個數,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活動結束

  收回插板。

  活動延伸,戶外體育活動的報數游戲,數字表的點數游戲、。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5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并能熟練地說出5以內數的組成。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初步的自學能力,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做練習的良好學習習慣,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習品質以及合作互助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方法:操作發(fā)現法。

  教具、學具:1~5的數字卡片,5個正方形(其他學具均可),5顆豆豆。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數數練習:順數1~5,再倒數。

  2.手指表數:教師任意說一個數,學生用手指表示。

  二、探究新知

  1.動手操作,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老師請你們拿出4個正方形,然后把它們分成兩份,分分看,有多少種分法,看誰的方法多。如果自己有困難,可以同位互相幫助。分好后,可以同位交流。

  2.交流展示。

  師:剛才,同學們都把4個正方形分成兩份,現在誰愿意告訴老師你自己的分法。(讓學生回答)剛才,大家都想出了那么多方法,可是看起來有點亂,現在老師請你們動腦筋想個好辦法,怎樣才能清楚地看出而一個也不漏呢?(教師巡視,如果發(fā)現有按順序分的,馬上讓他上臺展示)現在,老師發(fā)現這位同學有一種好辦法,請他來教教大家。(讓這位同學上臺展示)展示如下:

  3.全班同學再自己邊說邊按順序分一分。

  4.引導寫出4的組成:把剛才用學具擺的用數字表示,該怎樣寫呢?板書:

  5.指導讀4的組成,讀后問:"你發(fā)現了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告訴學生4分成1和3與4分成3和1是一樣的,教案《學前班數學下冊教案1-5節(jié)》。

  6.小結:剛才同學們用分正方形的方法來發(fā)現4的組成,那5的組成你們會嗎?

  7.小組探究5的組成,教師巡視指導。

  8.檢查學習情況,讓學生匯報后,指名板書出5的組成,最后整理如下:

  9.自學3和2的組成。

  10.小結:剛才我們一起探究了5以內數的組成,現在老師檢查一下你們掌握得怎么樣。

  三、鞏固練習

  1.玩猜一猜的游戲。

  (1)教師示范:告訴學生老師有5顆豆豆,現在老師分兩只手拿著,右手有1顆,那請你們猜猜老師的左手有多少顆豆豆。為什么?(要引導學生說出:因為5可以分成1和4,所以左手有4顆)再變著數猜。

  (2)師:老師請你們拿著豆豆,同位互相猜。

  (3)師:老師再請你們和書上19頁的這位小朋友玩猜一猜的游戲,請你把猜的結果寫在書上。

  2.舉數字卡片練習:教師任意出示一個數,學生舉出相應的組成。如:教師出示4,學生可以舉出1和3或者2和2的數字卡片。

  3.連線練習(先連組成5的,再連組成4的)

  4.在方框里填數

  5.同位互相說說5以內數的組成。

  四、課堂小結

  先讓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然后教師指出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最后要求學生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

  五、作業(yè)把5以內數的組成說給家長聽。

  六、課堂效果

  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fā)現了5以內數的組成,又通過各種練習,學生掌握了5以內數的組成。

  第四課時

  活動內容:5的加法

  教學目標:

 1.讓幼兒來理解加法的含義

  2.讓幼兒掌握5的加法

  3.使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法應用題,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蘋果卡片4個、動物卡片:獅子、老虎、大象、斑馬各5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秋天到了,樹上的葉子都落了,我們一起去撿樹葉好不好,看誰撿的葉子最好看、最多。那么你們必須把這節(jié)課學會,之后我們再一起去好不好。

  二、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

 、倏纯唇裉炖蠋熃o你們帶什么來了?(出示3個蘋果)

  ②再出示一個蘋果問:3個添上1個,一共是幾個?

 、垡龑в變赫f出加法的含義以及3以內的加法算式

  三、復習5的組成

 、僮層變簳h5可以分成幾和幾

 、谟變哼呎f教師邊往黑板上寫

  四、出示直觀教具

  1.:獅子王要給所有的'獅子開會,先來了1個獅子(出示1個獅子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4頭獅子(出示4個獅子圖片)問①1頭獅子再添上4頭獅子是幾頭?②為什么1+4=5?寫出算式1+4=5③依次出示老虎、大象、斑馬表示加法算式2+3=5、3+2=5、4+1=5(方法同上)

  五、引導幼兒口述5的加法應用題

  1.教師舉例,講清口述加法應用題的要求

  2.讓幼兒任意選一道5的加法進行口述應用題

  3.教師進行表揚和鼓勵,對有錯誤的幼兒給予啟發(fā)和幫助

  六、玩"誰最快"游戲

  1.每組做一道必答題(5的加法)

  2.教師出示加法算式卡片每組進行搶答,哪組最快哪組勝利

  七、書寫算式

  1.讓幼兒書寫加法算式

  2.教師檢查,對書寫有錯誤的幼兒給予幫助

  八、教師進行小結

  第五課時

  活動內容:繼續(xù)學習5的加法

  教學目標:

1.讓幼兒來理解加法的含義

  2.讓幼兒掌握5的加法

  3.使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法應用題,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蘋果卡片4個、動物卡片:獅子、老虎、大象、斑馬各5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秋天到了,樹上的葉子都落了,我們一起去撿樹葉好不好,看誰撿的葉子最好看、最多。那么你們必須把這節(jié)課學會,之后我們再一起去好不好。

  二、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

 、倏纯唇裉炖蠋熃o你們帶什么來了?(出示3個蘋果)

 、谠俪鍪疽粋蘋果問:3個添上1個,一共是幾個?

 、垡龑в變赫f出加法的含義以及3以內的加法算式

  三、復習5的組成

 、僮層變簳h5可以分成幾和幾

 、谟變哼呎f教師邊往黑板上寫

  四、出示直觀教具

  1.:獅子王要給所有的獅子開會,先來了1個獅子(出示1個獅子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4頭獅子(出示4個獅子圖片)問①1頭獅子再添上4頭獅子是幾頭?②為什么1+4=5?寫出算式1+4=5③依次出示老虎、大象、斑馬表示加法算式2+3=5、3+2=5、4+1=5(方法同上)

  五、引導幼兒口述5的加法應用題

  1.教師舉例,講清口述加法應用題的要求

  2.讓幼兒任意選一道5的加法進行口述應用題

  3.教師進行表揚和鼓勵,對有錯誤的幼兒給予啟發(fā)和幫助

  六、玩"誰最快"游戲

  1.每組做一道必答題(5的加法)

  2.教師出示加法算式卡片每組進行搶答,哪組最快哪組勝利

  七、書寫算式

  1.讓幼兒書寫加法算式

  2.教師檢查,對書寫有錯誤的幼兒給予幫助

  八、教師進行小結

學前班數學教案3

  教學活動設計:4的組成

  教學內容:學習4的組成

  設計思路:

  新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在幼兒已經接觸和練習了數的形成2、3的分合、組成的基礎上,學習4的組成。數的組成是加減法運算的基礎,是幼兒數學教育內容之一,是幼兒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必備知識。通過創(chuàng)設相應環(huán)境,提供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操作。引導幼兒去探索、體驗理解,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自己得出結論,并將自己獲得的知識用交流的方式表現出來。

  教學目標:

  1、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4的組成。

  2、讓幼兒在操作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懂得交換兩個部分數的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知道一個整體數分解成兩個部分數后,一邊增多,另一邊減少的互補關系。

  3、發(fā)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觀察、邏輯思維、推理能力。

  教學準備:

  每位幼兒4根蘿卜圖片、一張記錄卡、小兔胸飾4個、寫有數字的樹葉若干、兩棵光禿禿的大樹背景(3號樹和4號樹)。

  教學過程:

  1、歌表演《合攏分開》入座。

  2、游戲:"我們都是好朋友"。初步探索4的組成。

  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神秘的客人,你們猜猜是誰?(4個戴小兔胸飾的小朋友出場),我們數一數有幾只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們都是好朋友"的游戲,圍成圓圈,手拉手走,念兒歌:123,321,我們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幾和幾?4可以分成1和3……

  3、幼兒操作:"分蘿卜",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4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兔媽媽有兩個聰明可愛的孩子,一個叫寶寶,一個叫貝貝。今天,兔媽媽拔了4個蘿卜回來,要分給寶寶和貝貝吃。你們知道兔媽媽可能會怎么分?兔寶寶和兔貝貝都要有蘿卜,小朋友擺一擺,分一分,看怎么分?有幾種分法?分一次就將分的結果記錄下來,寫在記錄卡上,看誰分得又快又準?

  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老師發(fā)現許多小朋友都分好了,誰來說說你找出了幾種分法?

  4 4 4

  請個別幼兒說結果,老師寫出分合式∧ ∧ ∧,

  13 22 31

  4分成1和3,還有3和1這兩組數都有一個相同的數字幾?(1)還有一個相同的數字幾?(3)它們的數字相同,但是它們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種分法后,將兩個部分數的位置交換一下,就是另一種分法,左邊的數后面一個數比前面一個數多1,右邊的數后面一個數比前面一個數少1,左右兩邊的`數合起來都是4。老師小結:4分成兩份有三種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還有2和2,1和3,3和1,還有2和2它們合起來都是4。

  4、知識鞏固游戲:"拼貼五彩樹"。

  小兔說:"在冬季里我們收獲了蘿卜,可是冬季里許多大樹的樹葉紛紛揚揚的從樹上飄落下來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很不好看,我們班的小朋友不但聰明,還很樂于幫助別人,對不對?我們來為大樹貼上美麗的樹葉,讓它變成'五彩樹'好嗎"?請幼兒將帶有數字的樹葉粘貼到3,4號樹上,樹葉上的兩個數字合起來是幾,就粘貼在幾號樹上。

  5、活動延伸:4分成兩份有3種分法,4還有其它的分法,誰知道?(4分成3份……)我們下次再學。今天我們學了4的組成,我們舉起蘿卜用《合攏分開》這首歌把今天學的4的組成唱出來好嗎?

  附歌詞:合攏分開,合攏分開,學4的組成分解,4的組成,4的分解,就像合攏分開,4可以分成1和3呀,分成3和1,還可以分成2和2呀,它們合起來都是4。

  教學反思:

  課堂對于學前班的小朋友來說,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是充滿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夠集中,課堂的過程又是一個比較枯燥無味的過程,所以上好一節(jié)很成功的課并非易事,教師必須認真的設計教案,根據學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養(yǎng)來設計教案。讓整個課堂活躍起來。這才是一節(jié)成功的課。

  學前班的孩子具有很明顯的幼兒的特點,他們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因而好動是他們的天性也是共性,他們最喜歡的是游戲、活動。數學活動對于善于直觀形象思維的幼兒來說更是枯燥、單調、乏味。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成為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游戲是幼兒最感官,最敏感的活動。 活動單一的訓聽會讓幼兒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我們讓幼兒不僅用口唱,用耳聽,而且采用了綜合動作、語言、游戲、表演等豐富的表現形式。我們合理運用這些輔助手段引起幼兒積極的學習氛圍和幫助幼兒理解。游戲是幼兒最感官,最敏感,使用游戲活動同時作用于孩子們的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

  孩子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思維也很敏捷,有時候學生出乎意料的回答,會激發(fā)我的一些教學靈感,讓我將本來無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變得生動活潑。課堂是師生共同發(fā)展的陣地,我們要創(chuàng)設開放型情境,鼓勵孩子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讓孩子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才能,擴大他們的思維空間。我將不斷總結好的教學方法,將所學真正運用于課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計算課中運用游戲能為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chuàng)設最佳情景,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協調發(fā)展。

學前班數學教案4

  目的:

  1、學習10的組成,并知道一個數被分出的兩個數小的數之間的遞增與遞減的互補關系。

  2、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準備:貼絨教具過程:

  1、學習10的組成。

 。1)教師出示10個蘋果教具,讓幼兒說出名稱和數量,然后在旁邊貼數字卡10。

 。2)教師請幼兒想一想,將10個蘋果分為兩個人吃怎么分,有幾種分法?并請幼兒用教具在黑板上表示。

 。3)教師分別用數字卡貼在9種分法分出的數量旁邊。

 。4)教師拿掉所有的蘋果,留下數字卡,讓幼兒知道數字10可以分為9組不同的數字。

 。5)教師引導幼兒用計算袋中的石頭和數字卡自行學習10的9種分法。

  2、認識一個數分出的兩個部分的數的增減規(guī)律。引導幼兒觀察上面10的.分合排列,分出的兩邊的數各有什么變化?(左邊的數一個一個地減少,右邊的數一個一個地增加,合起來的總數沒有改變。)

  3、小結。一個數可以分成兩個較小的數,一個數一個一個地減小,另一個就會一個一個地增加,合起來的總數不變。

  4、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請幼兒根據10像什么創(chuàng)編一個故事,幫助幼兒學習10的組成。

 。1)幼兒先一起討論,互相講述。(2)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故事。

 。3)評選出最佳故事獎,并要求幼兒都會講述這個故事,幫助幼兒記憶10的組成。

  5、練習,寫出10的組成。

  學習10的加法目的:

  1、學習10的加法,進一步理解加法的意義。

  2、練習從多種角度編應用題,并能正確列出算試進行解答,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擴散性思維能力。

  準備:貼絨教具第1課時過程:

  1、學習10的加法。

 。1)復習10的組成。檢查幼兒是否掌握。游戲:碰球

  玩法:首先教師提出雙方碰球的數字合起來應該是10的要求,然后師生對碰。

  師: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生:嘿嘿!你的1球碰9球。

  合:1和9合起來是10,10可以分成1和9。師:嘿嘿!我的2球碰幾球?生:嘿嘿!你的2球碰8球。

  合:2和8合起來是10,10可以分成2和8。師:嘿嘿!我的3球碰幾球?生:嘿嘿!你的3球碰7球。

  合:3和7合起來就是10,10可以分成3和7。師:嘿嘿!我的4球碰幾球?生:嘿嘿!你的4球碰6球。

  合:4和6合起來就是10,10可以分成4和6,師:嘿嘿!我的5球碰幾球?生:嘿嘿!你的5球碰5球。

  合:5和5合起來就是10,10可以分成5和5,

  每說出一種分合方法,教師用貼絨出示,最后形成有規(guī)律的排列。

  2、利用貼絨教具學習10的加法。

 。1)花叢中有1只蝴蝶,后來又非來了9只蝴蝶,一共有幾只蝴蝶?列式計算:1+9=10

  9+1=10

 。2)樹上有2只小鳥,后來又飛來了8只小鳥,一共有多少只小鳥?列式計算:2+8=10

  8+2=10(3)媽媽給我3顆糖,爸爸也給我7顆糖,我一共有幾顆糖?

  列式計算:3+7=10

  7+3=10

 。4)草地上開了4朵紅花,6朵黃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列式計算:

  4+6=10

  6+4=10

  (5)草地上開了5朵紅花,5朵黃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列式計算:

  5+5=10

  3、請幼兒自編10加法應用題并計算。

  4、做練習。個別輔導。

  第2課時(創(chuàng)編10加法應用題)過程:

  1、復習10組成。

  2、利用貼絨教具讓幼兒看圖創(chuàng)編10加法應用題。

 。1)草地上開了9紅花,1朵白花,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9+1=10

  還可以寫出:1+9=10

 。2)樹上有2只小鳥,又飛來了8,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2+8=10

  還可以寫成:8+2=10

 。3)小河里游來了3條魚,后來又游來了7魚,一共有多少條魚?

  3+7=10

  7+3=10

 。4)先來了4個男小朋友,又來了6個女小朋友,問一共有多少小朋友?

  4+6=10

  6+4=10

  3、請幼兒像這樣提出有關10加法問題,并解答出來。

  4、兩個小朋友相互提問,看誰最能干。

  5、做練習。

  學習10減法目的:

  1、學習10減法,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

  2、練習從多種角度編應用題,并能正確列出算試進行解答,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擴散性思維能力。

  重難點:掌握10減法,并能提出有關10減法數學問題準備:貼絨教具第1課時過程:

  1、復習10組成。

  10字媽媽是由哪幾個數字寶寶組成的,是怎樣組成的,有什么規(guī)律?

  2、利用貼絨教具學習10減法。

  (1)樹上有10小鳥,飛走了1只,樹上還剩多少只小鳥?

  10-1=9

 。2)樹上有10個子,掉了2個,樹上還剩多少個?

  10-2=8

 。3)盤子里有10蘋果,我吃了3個,問盤子里還剩多少個?

  10-3=7

 。4)小貓釣了10條魚,吃了4條,還剩幾條魚?

  10-4=6

  3、幼兒讀10的減法算式。

  4、做練習。

  第2課時(創(chuàng)編10減法應用題)過程:

  1、復習10的組成。

  10數字媽媽是由哪幾個數字寶寶組成的,是怎樣組成的,有什么規(guī)律?。

  2、利用貼絨教具學習10的減法。教幼兒理解怎樣提10的減法的數學問題。(1)樹上有10只小鳥,飛走了1只,樹上還剩多少只小鳥?

  10-1=9

  10-9=1

 。2)樹上有10個橘子,掉了2個,樹上還剩多少個?

  10-2=8

  10-8=2

 。3)媽媽給了我10顆糖,我吃了3顆,我還剩多少顆糖?

  10-3=7

  10-7=3

 。4)小雞捉了10條蟲子,吃了4條,還剩多少條蟲子?

  10-4=6(5)池塘里有10只鴨子,游走了5只,池塘里還剩多少只?

  10-5=5

  3、請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10的減法數學問題,并解答。

  4、做練習。

  5、輔導差生

學前班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

  比較大小、長短、高矮

  教學目的:

  1、使幼兒聯系生活經驗認識大小.長短和高矮的含義,體會比較一般方法,初步學會比較物體的大小.長短和高矮。

  2、使幼兒經過比較的活動,初步建立大小長短和高矮的觀念,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判斷和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知道長短、高矮、大小的含義。

  2、初步懂得直接比較長短、高矮、大小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

  1、掌握比較的標準和比較的方法。

  2、用正確的數學語言表達比較的結果。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儀器:

  實物

  教學過程

  一、復習了解幼兒對實際生活中大小.長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認識。

  二、新課導入

  1、取出一把尺子,問:這把尺子長還是短?

  2、當幼兒說出答案或爭論時,再分別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長的尺子,引起幼兒對剛才答案的懷疑,從而導入新課。

  3、出示課題,明確目標。

  三、新課教學

  1、明確比較的要求。

 。1)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才能作比較,對單個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較。

 。2)確定什么和什么比較,比較的標準是什么。

 。3)比較時,要把兩種物體的一端對齊,然后再看它們的另一端是否對齊,從而進行比較。

  2、教學"大。чL短"、"高矮"。

  (1)提問:

  圖中畫了些什么?你能說一說嗎?

 。2)比一比讓幼兒看圖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練習4、小結比較大小長短和高矮都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才能作比較,單個物件不存在大小.長短、高矮的,比較大小長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樣,一定要把一頭對齊,才能正確比較出大小長短和高矮。

  5、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實物,分組進行比較,相互講出比較的結果。

  六、總結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談談你的收獲。

  七、作業(yè)運用已學的知識,找身邊熟識的事物比一比,說一說。

學前班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習比較輕重的方法,并安步學會記錄。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

  教學準備:

  天平鹽蘿卜白菜南瓜(一個)菠蘿(一個)兩個蘋果西瓜一個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教師把物品放在桌上,讓幾位同學上來,把物品放在手里,感受一下哪種物品輕?哪種物品重?今天我們就來帶領大家學習"比較輕重"。

  2、新授課①把一個蘋果和一個南瓜放在天平稱上,南瓜一端往下沉,蘋果一端往上翹。讓孩子們舉手說:"南瓜重,蘋果輕"。

 、谠俜Q南瓜和白菜教師把南瓜和白菜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側,天平一直保持平衡。說明白菜和南瓜一樣重。

 、垡来畏Q出不同物品。

  3、課堂練習看課本30頁,根據小動物們在天平誰重?誰輕?并按從重到輕在()里填上序號。

  教學小結:引導孩子通過觀察天平的狀態(tài),比較物體的'輕重;觀察圖示,運用推理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教學反思:

  讓孩子理解幾組中從重到輕交叉換位思考,部分學生難于掌握,要多實踐,對比。

學前班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習1-20按群計數,兩個兩個數;

  2、建立數群概念。

  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板一套,幼兒人手一套學具。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和幼

  兒玩數單雙數的游戲,從1到10,再到20。

  二、活動組織:

  1、請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兩個紅棋子,再插兩個黃棋子,兩個藍棋子,兩個綠棋子,2個黑棋子,一共10個棋子。

  2、教師提問:

  一共插了幾種顏色的棋子?每種顏色共有幾個棋子?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棋子?先讓幼兒按個數數,再按顏色數--2、4、6、8、10。

  3、請幼兒照第一行的樣子插同樣的棋子,同時說出12個棋子,14個棋子,16個棋子,18個棋子,20個棋子。

  4、請幼兒說說怎么數速度快?為什么?

  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兩個兩個數的練習,讓幼兒借助顏色的區(qū)別進一步感知雙數遞進的規(guī)律。

  5、游戲"聽聲音拿棋子。"

  教師拍一下手,請小朋友拿掉2個棋子,同時讓幼兒練習兩個兩個數,直至把

  棋子全部拿掉。

  活動結束收回插板。

  活動延伸,戶外體育活動的報數游戲,數字表的點數游戲。

  第2課時計數

  教學內容:繼續(xù)學習按數群計數

  教學目標

  1、學習1-20按群計數,5個5個數;

  2、建立數群概念。

  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板一套,幼兒人手一套學具。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和幼兒玩數單雙數的游戲,從1到10,再到20。

  二、活動組織:

  1、請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5個紅棋子,再插5個黃棋子,5個藍棋子,5個綠棋子,一共20個棋子。

  2、教師提問:

  一共插了幾種顏色的棋子?每種顏色共有幾個棋子?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棋子?先讓幼兒按個數數,再按顏色數--2、4、6、8、10。

  3、請幼兒照第一行的樣子插同樣的棋子,同時說出12個棋子,14個棋子,16個棋子,18個棋子,20個棋子。

  4、請幼兒說說怎么數速度快?為什么?

  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兩個兩個數的練習,讓幼兒借助顏色的區(qū)別進一步感知雙數遞進的規(guī)律。

  5、游戲"聽聲音拿棋子。"

  教師拍一下手,請小朋友拿掉2個棋子,同時讓幼兒練習兩個兩個數,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活動結束收回插板。

  活動延伸,戶外體育活動的報數游戲,數字表的點數游戲。

  第3課時5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內容:5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并能熟練地說出5以內數的組成。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初步的自學能力,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做練習的良好學習習慣,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習品質以及合作互助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方法:

  操作發(fā)現法。

  教具、學具:1~5的數字卡片,5個正方形,5顆豆豆。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數數練習:順數1~5,再倒數。

  2.手指表數:教師任意說一個數,學生用手指表示。

  二、探究新知

  1.動手操作,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老師請你們拿出4個正方形,然后把它們分成兩份,分分看,有多少種分法,看誰的方法多。如果自己有困難,可以同位互相幫助。分好后,可以同位交流。2.交流展示。

  師:剛才,同學們都把4個正方形分成兩份,現在誰愿意告訴老師你自己的分法。(讓學生回答)剛才,大家都想出了那么多方法,可是看起來有點亂,現在老師請你們動腦筋想個好辦法,怎樣才能清楚地看出而一個也不漏呢?教師巡視,如果發(fā)現有按順序分的,馬上讓他上臺展示)現在,老師發(fā)現這位同學有一種好辦法,請他來教教大家。(讓這位同學上臺展示)展示如下:

  3.全班同學再自己邊說邊按順序分一分。

  4.引導寫出4的組成:把剛才用學具擺的用數字表示,該怎樣寫呢?板書:

  5.指導讀4的.組成,讀后問:"你發(fā)現了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告訴學生4分成1和3與4分成3和1是一樣的。

  6.小結:剛才同學們用分正方形的方法來發(fā)現4的組成,那5的組成你們會嗎?

  7.小組探究5的組成,教師巡視指導。

  8.檢查學習情況,讓學生匯報后,指名板書出5的組成,最后整理如下:

  9.自學3和2的組成。

  10.小結:剛才我們一起探究了5以內數的組成,現在老師檢查一下你們掌握得怎么樣。

  三、鞏固練習

  1.玩猜一猜的游戲。

  (1)教師示范:告訴學生老師有5顆豆豆,現在老師分兩只手拿著,右手有1顆,那請你們猜猜老師的左手有多少顆豆豆。為什么?學生說出:因為5可以分成1和4,所以左手有4顆)再變著數猜。(2)師:老師請你們拿著豆豆,同位互相猜。(3)師:老師再請你們和書上19頁的這位小朋友玩猜一猜的游戲,請你把猜的結果寫在書上。2.舉數字卡片練習:教師任意出示一個數,學生舉出相應的組成。如:教師出示4,學生可以舉出1和3或者2和2的數字卡片。

  3.連線練習(先連組成5的,再連組成4的)4.在方框里填數5.同位互相說說5以內數的組成。

  四、課堂小結

  先讓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然后教師指出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最后要求學生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

  五、作業(yè)把5以內數的組成說給家長聽。

  六、課堂效果

  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fā)現了5以內數的組成,又通過各種練習,學生掌握了5以內數的組成。

  第4課時5的加法

  教學內容:5的加法

  教學目標:

  1.讓幼兒來理解加法的含義2.讓幼兒掌握5的加法3.使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

學前班數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

  3、發(fā)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并記錄6的5種分法。

  活動難點:

  總結歸納6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guī)律

  活動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游戲:對對碰(復習5的分解和組成)

  師:我說5、

  幼:我對5

  師:5可以分成1和幾

  幼:5可以分成1和4

  師:5可以分成4和幾

  幼:5可以分成4和1

  2、復習2、3、4、5的分法與幾種,引導出6有5種分法。

  3、今天這節(jié)活動課,我們一起來學習《6的分解與組成》。(出示課題,領讀兩遍)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動手操作積木,探索6的五種分法,并把探索的`結果記錄在作業(yè)紙上。

  2、小朋友動手操作,老師巡視指導。

  3、請幼兒匯報操作結果。哪位小朋友來把你找到的6的分法告訴老師?

  (請小朋友發(fā)言,并把他們的記錄結果板書到黑板上,并比較)

  4、引導幼兒觀察6的分合式,有什么發(fā)現?(提示:兩邊的數字有什么變化)左邊的數字一個比一個多1,這叫遞增,而右邊的數字一個比一個少1,這叫遞減。還有兩組數字位置互換了,但總數沒有變。這就是數的分解組成的規(guī)律。

  5、請幼兒演示6的5種分法。

  6、領讀6的分合式。

  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來就是6.

  三、結束部分。

  1、小問號的時間到了:他要檢查我們小朋友的學習情況。

  (1)(課件出示)填上缺少的數字。

  (2)(課件出示)填上缺少點。

  2、做游戲:今天這節(jié)活動課小朋友們學習了6的分解與組合,知道了6有幾種分法?(5種)我們一起再來做個游戲。

  老:小朋友,告訴我,6可以分成1和幾?

  幼:劉老師,告訴你,6可以分成1和5.

  .......

  四、延伸活動。

  我們班的小朋友果然很棒,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學會了6的分解和組成,現在老師給小朋友們每人布置一個任務,如果小朋友現在有6個桃子,老師想讓小朋友分給你的爸爸媽媽吃,那應該怎么分呢?請小朋友回家后分給爸爸媽媽好不好?

學前班數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樂于參加數學活動,對數學感興趣。

  2、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生活中“0”的探究興趣,了解“0”在自然數列中的位置及不同的實際意義。

  3、在游戲中體驗數字“0”帶來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1—9的數字娃娃各一,花園背景圖一幅。

  2、有關“0”的.相應圖片若干(溫度計、門牌號、車牌號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秋天到了,數字娃娃們來秋游了,(邊說邊操作教具)1—9好數字娃娃從小到大來排隊。

  0號娃娃:哎……等等我。0號娃娃排到9的后面)

  9號娃娃:不對不對,你比我小,不能排在我的后面。(0號娃娃擠在4和5的中間)

  5號娃娃:我的前面是4,后面是6,你不能排在這兒的(0號娃娃擠在7和8的中間)

  8號娃娃:我的前面是7,后面是9,你不是排在這兒的(0號娃娃急得哭了起來)

  2、提問:小朋友,你們說0號娃娃應該排在哪兒呢?

  3、繼續(xù)觀看表演(了解“0”在自然數列種的位置)

  1號娃娃:0號娃娃你是我們中間最小的一個,你應該排在我的前面。

  0號娃娃點點頭,擦干眼淚,排到了1的前面。這次,大家都表示贊同,排好隊出發(fā)了。

  二、討論:

  1、數字娃娃9為什么不讓0排在它的前面?

  2、0為什么應該排在1的前面?

  3、小結:0在自然數列中是最小的,所以應該排在最前面。

  三、了解“0”的含義

  1、數字娃娃們走啊走,來到了一個花園里(出示背景圖),她沒要找花兒交朋友。

  2、2號娃娃會找哪朵花做朋友,為什么?

  3、那么5號娃娃呢?(請一幼兒來找)

  4、老師故意幫6號娃娃找錯朋友,讓幼兒糾錯。

  5、老師指著沒有花瓣的花:“這朵花找那個數字娃娃好呢?為什么?”

  6。沒有可以用“0”表示,“0”表示沒有。

  四、生活中的“0”

  1、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0”?

  2、出示溫度計和尺子:溫度計上面也有0,這兒,0是不是表示沒有?那它代表什么?(表示0上溫度與0下溫度的界限)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呢?(起點)

  3、門牌號、車牌號、電話機上的0呢?(表示一種編號)

  4、小結:我們的生活中出現過許多的“0”,“0”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五、游戲:“0”的舞蹈

  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運用身體各部位變化出“0”的形狀,老師用相機拍下并播放,看看誰變得最像。

學前班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掌握“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都要向前一位退1”的連續(xù)退位減法,并正確地筆算三位數的連續(xù)退位減法。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3、在合作學習中理解和掌握連續(xù)退位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連續(xù)退位減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連續(xù)退位減法的算理

  教法:

  點撥法啟發(fā)引導法

  學法:

  觀察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

  小黑板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測評反思(5分)

  1、口算(卡片)

  70-532-5 24-22 35-8

  44-6 63-4 86-7 48-16

  提問:個位不夠減怎么辦?

  2、列豎式計算(板演)

  68-34 98-57 54-18

  提問:筆算減法要注意什么?

  二、談話導入新課,出示學習目標(2分)

  三、探究新知(20分)

  1、自學例1

  內容:22頁畫面23頁例

  時間:8分鐘

  方法:獨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思考:

  (1)口述22頁圖中已知信息和所求問題?

 。2)從昆明到麗江中途要經過哪里?

 。3)觀察23頁上線段圖

  348千米表示什么?

  517千米表示什么?

  大理到麗江有多遠?怎樣列式?先估算下,再列豎式計算。

 。4)個位上7-8不夠減向十位退1,是17-8=9,那接下來該怎么做?

 。5)例1和前面的練習題54-18有什么相同點,不同點?

  2、交流反饋:

 。1)學生匯報,重點說一說,怎樣連續(xù)退位?

  個位:7減8不夠減從十位退1當十,與個位的7相加得17,17-8=9,在個位上寫9。

  十位:先減去退位點1是0,0減4不夠減從百位退1當十,與十位的0相加得10,10-4=6,在十位上寫6。

  百位:5先減去退位點1是4,4減去3得1,在百位上寫1。

 。2)例1和前面的`練習題54-18比較

  相同點:都是減法,都需要向前一位退1.

  不同點:54-18不連續(xù)退位,517-348連續(xù)退位。

  3、教師總結:筆算減法,先把相同數位對齊,再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上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減。

  4、跟蹤練習、反饋信息

  638 742 821

  - 59- 567 - 734

 、僦该逖。

 、跈z查、生互相糾錯。

 、奂w訂正。

  四、當堂檢測(10分)

  1、列豎式計算

  594-129 745-679 852-265

  2、169比248少多少?

  比537少69的數是多少?

  3、23頁下的做一做

  五、板書設計

  連續(xù)退位減法

  例1 517—348 = 169(千米)

  5 1 7

  — 348

  1 6 9

學前班數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列算式,學習8的第一、二組加減。

  2、探索根據實物圖的內容選擇答案圖,并列出8的第一、二組加減算試。

  3、用較準確、完整的語言講述算式的含意。

  【教學準備】

  教具:圖片:8的第一組實物圖七張、第二組實物圖五張。

  學具:幼兒用書、鉛筆若干。操作材料若干(7以內的加減算式和8的第一、二組加減算試。)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復習8的組成--玩碰球游戲。

  2、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

 。1)學習8的第一組加法。

  出示3張實物圖,引導幼兒說說圖上說了些什么?并看圖列算式記錄它的意思(7+1=?)說說7加1等于幾?(7+1=8)這道算式的意思是什么?再出示另外3張圖片,讓幼兒選出一張正確的.答案。啟發(fā)幼兒完整地講述圖意。讀一讀算試。

 。2)學習8的第一組減法。

  出示3張實物圖,引導幼兒看圖說說圖意再記錄(8-1=?),然后啟發(fā)幼兒選出正確的答案圖,完整講述這三幅圖的意思,讀算式8-1=7兩遍。

  3、學習8的第二組加減。同8的第一組加減教學。

  二、操作活動。

  1、幼兒用書第10頁的觀察房子的顏色,列出8的第一組加減算式。

  2、觀察第11頁上的實物的顏色,列出8的第二組加減算式。

  3、仔細看圖,講述圖片的內容,選擇正確的答案圖,并打√,然后列出8的第二組加減算式。

  4、直接寫出答案。

  5、開火車游戲:操作8以內的加減算式卡片。

  三、活動評價。

  1、帶領幼兒看操作記錄,鼓勵幼兒大膽地看圖講述圖片內容。

  2、請個別幼兒讀讀自己的算式,其他幼兒看著自己的驗證。

學前班數學教案12

  認識1和2

  學習目標:理解1和2所代表的意義;認讀和書寫1和2學習重點:區(qū)別2和1;2>11<2

  學習活動流程

  活動一:引導看圖(圖自備),認識數量1

  1、圖中有什么,每種東西有多少只桶、2個球拍。)

  2、說說圖中的名稱是什么

  3、認識找一找,教室內的物體是2的有哪些)

  4、引導看書上的圖畫,說說圖中的物體各有多少,并把它

  們與相應的數字連起來

  5、書寫數字:1和2

  6、鞏固練習:讀給同伴聽

  活動二:引導交流,加深對1的認識

  1、圖上的東西每種有幾個,幼兒交流回答(蘋果1個,梨2個)

  2、誰多誰少,是1多還是2多(幼兒回答1少2多)

  3、教師說2比1多幾,1比2少幾(幼兒回答多1少1)

  4、我們可以用一個符號來表示,2>11<2,讀作2大于1,1小于2.

  5

  認識3和4

  學習目標:

  1、理解3和4所代表的實際意義。

  2、讀3和4.

  重點活動:書寫3和4

  學習活動流程

  活動一:認識數量3和4

  1、教師引導幼兒數一數手中的小棒和三角形有幾個。數后交流,展示結果。

  2、小組合作數2根小棒再添1根是幾根?再添一根呢?討論交流,展示結果。

  活動二:游戲

  1、幼兒根據教師拍手的下數擺小棒。(師巡視其它小組)

  2、2個蘋果再添上1個是多少,一樣多嗎?幼兒回答并擺出小棒。

  3、教師板書3和4,幼兒讀、記、書寫3和4.

  4、練習第2頁上的作業(yè)。()

  5、找出教室里相應3和4的東西。

  認識圓形和橢圓形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和橢圓的基本特征。

  2、能從許多圖中辨認圓形和橢圓形。

  活動重點:區(qū)別圓形和橢圓形,找出共同點和不同點;顒訙蕚洌捍笮〔煌,顏色各異的圓形和橢圓形。

  學習活動流程

  活動一:認識圓形

  1、教師出示圖形,讓幼兒說一說,在什么地方見過,它們像

  什么?

  2、)3、游戲:用手比圓形,大圓形、小圓形。4、說兒歌:大大的圓形像盤子,小小的圓形像口杯,天上的月

  亮圓又圓,就像手里的小盤子;書上的蘋果圓又圓,好像我們的小圓臉。(教師帶幼兒讀兒歌)

  活動二:認識橢圓形

  1、出示橢圓形,提問:這個和前面的圖形一樣嗎?2、小組討論交流:說出橢圓形的特征。(3、交流討論:2個圖形在什么地方不同。

  4、小結:沒有邊沒有角的圖形,稍有一點長的叫橢圓形;

  它和圓形不相同,圓形是沒有邊沒有角,圓圓的`。5、作業(yè)練習:請小朋友找出圓形片片,橢圓形片片。

  長方形和正方形

  活動目標:通過涂色和連線,感知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并學習分辨這兩種圖形。

  活動重點:區(qū)別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顒訙蕚洌洪L方形,正方形的圖形。

  學習活動流程

  活動一復習引人

  1、復習圓形和橢圓形(教師出示圖形,幼兒說出圖形名稱)。

  2、找出生活中所見的圓形和橢圓形。(球)

  活動二:認識正方形、長方形

  1、出示圖形,對比圖形,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并領讀。

  2、數一數長、正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展示交流。有4條

  邊,4個角。

  3、出示圖形讓幼兒游戲找朋友。(形和正方形找)

  4、提問:正方形有幾個角,幾條邊;長方形有幾個角,幾條

  邊。

  活動三: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

  1、區(qū)別:相同點和不同點。(角。不同點:長方形兩條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2、小組討論交流,并作出展示。

  3、作業(yè)練習:把正方形涂成紅色,把長方形涂成綠色。

  認識5

  活動目標:引導孩子通過添畫感知數量5,并能正確書寫5.活動重點:理解5的實際意義;并準確書寫5.

  學習活動流程

  活動一:經歷數數。

  1、復習數字3和4;3是2添1;4是3添1;4添上1是

  多少呢?(是5)你是怎樣想出來的?

  2、幼兒操作,怎樣把4變成5.3、認識數量5.

  4、分組操作并交流結果。

學前班數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學習6的形成,認識數字6,理解6的實際意義。

  2、激發(fā)學習興趣,發(fā)展幼兒操作,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數字6教學難點: 理解6的實際意義活動準備1、蘿卜、青菜、磨菇卡片各6張,1-6數字卡片。

  2、蘿卜圖片(數量是幼兒人數的三倍),上貼各種圖形;另備與蘿卜上所貼形狀相同的圖形若干。

  3、兔子拼圖(幼兒人數的一半),反面劃成6格,分別寫上1-6的數字并剪開。同樣大小的底板圖也劃成相應的6格,畫上1-6的圓點。

  活動過程:

  1、拔蘿卜、青菜,采蘑菇(學習6的數數,認識數字6)(1)律動:師幼扮兔子隨音樂"兔跳"。

  (2)說說你(兔子)喜歡吃什么?

 。3)為過冬備糧食:拔蘿卜、青菜,采蘑菇。

 。4)數數:有幾個蘿卜、幾棵青菜、幾個蘑菇。出示數字6,認讀數字6。

  2、分蘿卜:學習6的形成,數數。

  蘿卜太少不夠吃,請兔寶寶把每個蘿卜分6份。

  老師示范在一個蘿卜上貼上6個圖形,先貼5個紅色的圓形,再貼1個綠的圓形,5個圓形添上1個圓形是6個圓形,把蘿卜分成6份了。

  幼兒操作:找圖形貼到蘿卜上。

  3、拼小兔:復習認識數字1-6和6以內數數。

  老師介紹玩法:出示拼圖底板,上劃成了六格,每格上畫了圓點,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出示拼圖6塊,(數一數,認一認它們背后1-6的數字)請兔寶寶將六塊拼圖貼到底板相應的位置。

  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教學反思:

  2學前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7

  活動目標

 、蹦苷_的感知數字7,知道它們能表示物體的數量。

 、材馨察o的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話,以及能情緒愉快的參加小組活動的習慣。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黑貓警長》、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條。

  活動過程一游戲捕魚

 、苯處煟航裉焯鞖庹婧茫垕寢寧銈円黄鸪鋈ネ姘!看我們來到哪里啊?(小河)讓我們一起來釣魚吧!

 、矀別幼兒講述釣了幾條魚,并送到相應的籃子里。

 、臣w送魚。

  二認識數字7

 、苯處煟盒▲喿酉氤贼~,我們看看來了幾只小鴨子?小鴨子和小魚哪個多?小鴨子能吃飽嗎?那有什么好辦法?《添上一只鴨子》,又游走一只小鴨子,現在哪個多?要讓他們數量一樣多有什么好辦法?《去掉一條魚》

 、步處煟簲底7象什么?數字7除了表示7只小鴨還可以表示什么?

  三游戲貓捉老鼠⒈教師:聽,誰的聲音?(老鼠)教室里有許多的老鼠,請寶寶幫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個點子的老鼠。

  ⒉幼兒操作四聽音樂玩游戲(貓捉老鼠)教學反思:

  3學前班數學教案:學習7的加法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系。

  2、理解交換規(guī)律,懂得運用互換規(guī)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于講述探索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城堡圖一副(分為三層,每一層分別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圖,用紙覆蓋)、水果單一張。

  2、學具:城堡圖人手一份、水果單人手一張。

  活動重點:看圖學習7的加法活動難點:能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復習7的組成師:城堡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愿意嗎?那讓我們快點乘上7次列車(出示數字7)出發(fā)吧。

  師: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你的火車X 點開?

  幼: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我的火車X(6)點開。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圖學習7的加法1、師:看,城堡王國已經到了,國王說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許多的問題想考考我們小朋友,那我們就先去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嗎?

  2、師:我們先登上城堡的一樓,原來這層樓上有三幅圖,誰愿意來講講呀?

  國王想考我們的是看了這三幅圖誰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來后就可以上二樓、三樓。

  3、幼兒操作師:那我們每人都去一個城堡回答問題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樓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樓三樓。別忘了把你的答案寫的清楚一點。

  4、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么問題?(用三句話表達三幅圖)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秘密,看誰能先找出來?"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師:象1+ 6=7、6 +1=7這兩道算式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不變,所以看到1+ 6=7馬上就想到6+ 1=7,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 +5=7就會想到什么呢?看到…教學反思:

  4學前班數學教案:比較粗細

  活動要求: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活動準備: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簽、蠟筆和水彩筆)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5種不向粗細的物體,能力差的為3中不同粗細的物體)(牙簽、小棒、蠟筆、記號筆、水彩筆)活動過程:

  一、認識粗細

  1、請幼兒用自己盒內的東西穿木珠提問:你在玩木珠的過程中發(fā)現什么了?(牙簽、小棒穿進,蠟筆等沒穿進)2.尋找原即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小棒、牙簽細,蠟筆粗)3.小結:原來東西有粗和細之分。

  二、比較粗細出示小棒師:剛才我們玩了穿木珠的游戲,有的東西穿進去了,而有的東西沒有穿進,那么小棒剛剛穿進了,它是粗的還是細的?

 。1)若回答細的,則出示牙簽,讓幼兒比較(2)若回答粗的,則出示蠟筆,讓幼兒比較那么這支筆到底是粗還是細。

  2.得出結論: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粗細的,要兩樣東西才能比較出租和細。

  三、利用粗細不同的物體排序師:你們盒子里的東西有粗有細,那么我們來幫他們排上隊1.幼兒操作任意排2.提問(1)你是怎么排的?(從粗一細,從細一粗)(2)你是怎么排出來的?

  3、師生共同小結(1)先找出最細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依次排隊。

 。2)從盒中先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二,反復運用這個方法依次排隊4、請幼兒采用互換方法比較一種方法排列。

學前班數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系。

  2、理解交換規(guī)律,懂得運用互換規(guī)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于講述探索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城堡圖一副(分為三層,每一層分別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圖,用紙覆蓋)、水果單一張。

  2、學具:城堡圖人手一份、水果單人手一張。

  活動重點:

  看圖學習7的加法活動難點:

  能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復習7的組成師:城堡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愿意嗎?那讓我們快點乘上7次列車(出示數字7)出發(fā)吧。

  師: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你的'火車X 點開?

  幼: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我的火車X(6)點開。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圖學習7的加法1、師:看,城堡王國已經到了,國王說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許多的問題想考考我們小朋友,那我們就先去這座的城堡去看看好嗎?

  2、師:我們先登上城堡的一樓,原來這層樓上有三幅圖,誰愿意來講講呀?

  國王想考我們的是看了這三幅圖誰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來后就可以上二樓、三樓。

  3、幼兒操作師:那我們每人都去一個城堡回答問題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樓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樓三樓。別忘了把你的答案寫的清楚一點。

  4、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么問題?(用三句話表達三幅圖)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秘密,看誰能先找出來?"

  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師:象1+ 6=7、6 +1=7這兩道算式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不變,所以看到1+ 6=7馬上就想到6+1=7,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 +5=7就會想到什么呢?看到…教學反思:

學前班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習5的組成,知道5分成兩份有兩種分法。

  2、能根據圖片的特征記錄物體的數量。

  3、能按要求邊操作邊講述活動過程。

  【教學重、難點】

  復習5以內數的分解及組成。

  【教學準備】

  教具:黑板上范畫,數字卡片1-5。

  學具:幼兒每人胸前一個數字掛牌,每人一份蘋果娃娃。

  【教學過程】

  1、運用找朋友的游戲,復習4的組成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來玩找朋友的游戲,但有要求,音樂一結束,要迅速找到和自己胸前的數字合起來是4的朋友。為什么找他做朋友

  2、幼兒操作,探索5的4種分合方法。

  (1)簡單介紹游戲材料及操作要求上次我們學了4的`組成,知道把4分成兩份有3種方法,那你們想不想知道把5分成兩份有幾種方法呢?那就請你們去分一分,玩一玩,并把你分的方法記錄下來。

 。2)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教師巡回指導,觀察了解幼兒操作情況,進行個別指導,鼓勵幼兒互相介紹操作情況。

 。3)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過程。

  小結:5分成兩份有4種分法。

  3、進一步學習5的分合式,感知分合式的有序性出示圖,觀察畫面,提問:圖上有什么?有多少蘋果?這些蘋果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啟發(fā)幼兒根據右邊的標記特征,說出蘋果的數量,教師記錄。

  引導幼兒豎著觀察分合式,你發(fā)現數字是怎樣排列的,再看右邊,你又發(fā)現了什么?

  組織幼兒討論,使幼兒知道左右兩邊的數字分別是倒數和順數排列的,最后帶幼兒讀一讀5的分合式。

  4、操作活動

  5、活動評價請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材料,其他幼兒對照自己的練習,教師對操作認真以及大膽講述的幼兒給予表揚和肯定。

  【活動延伸】

  先完成的幼兒到區(qū)域里去玩關于5的組成的活動

  【教學反思】

  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5的分解和組成,部分學生記住了5的分解和組成。

【學前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學前班數學教案01-01

學前班數學教案09-15

【薦】學前班數學教案03-21

學前班數學教案【薦】02-23

【熱門】學前班數學教案02-23

【熱】學前班數學教案03-01

學前班數學教案【推薦】03-01

學前班數學教案:2的認識09-29

學前班數學教案15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