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六年級下冊《女媧造人》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女媧造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女媧造人》,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女媧造人》1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文中的生字新詞,加以理解并積累。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女媧創(chuàng)造人類的過程。
。3)閱讀課文有所感受,并相互交流。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自學生字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閱工具書理解字詞的意思。
。2)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條理,了解女媧創(chuàng)造人類的過程。
。3)個性理解,互動交流,暢談讀文的感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女媧為人類作出的貢獻。
。2)感受人的可愛與生動,感悟世界因人而精彩,因人而充滿生氣,懂得要珍惜生命。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讀懂內容,了解女媧造人的過程。
2、難點:體會女媧為人類所作的貢獻,感受人的可愛與生動,給世界帶來了精彩與生機。
3、關鍵:自學為主,自讀自悟,整體把握,品析細節(jié)。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體會女蝸為人類作出的貢獻。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摘錄文中關鍵語句的小黑板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質疑
1、教師導言:據(jù)說,普羅米修斯被稱為“人類的大恩人”,除了因為他偷取火種,造福人類,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者。而在我們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創(chuàng)造人類的天神則是女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女媧造人的故事。
2、教師板書課題:女媧造人。
3、認識人物:學生根據(jù)課外閱讀經歷,談談對女媧的認識。
4、教師適當小結,引導對課題質疑:是的,傳說中,女媧是一位人首蛇身的女天神,她心地善良,而且神通廣大。為人類做過許多好事,她被稱為人類的始母,因為傳說中,人類就是她一手創(chuàng)造的。那么,看了“女媧造人”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5、學生自由根據(jù)課題質疑,教師適當加以梳理、板書。
(1)女媧為什么造人?
(2)女媧是怎樣造人的?
(3)女媧造出來的人是什么樣的?
……
6、教師小結導讀:讓我們帶上問題去閱讀,到故事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自學解疑,把握內容
1、教師出示自學提綱,引導獨立閱讀及合作交流。
。1)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遇到生字新詞,多讀讀認認,加以理解。
(3)思考剛才質疑的問題,小組交流,討論解疑。
。4)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2、學生認真自學,教師巡視,了解學情,并進行個別指導。
3、小組交流解疑。
4、自學反饋,全班互動。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2)提出文巾不理解的字詞,討論交流,正確理解。
莽莽榛榛:形容草木叢生的景象。
神通廣大:指本領特別高明,有著無所不能的力量。
生氣蓬勃:生命力旺盛,充滿勃勃生機。
靈機一動:指心思靈巧,稍動腦筋。
綿延不絕:延續(xù)不斷,文中指世代相傳。
(3)針對質疑,逐題解疑,感知故事內容。
①女媧為什么造人?
(因為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人類,不夠生氣蓬勃)
a.天地開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陽、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鳥獸蟲魚,可是單單沒有人類。
b.有一天,女媧行走在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著周圍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兒什么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
c.她忽然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么為什么不創(chuàng)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
。▽W生有感情地朗讀以上三個句子,了解女媧造人的原因)
②女媧是怎樣造人的?
(女媧先是用黃泥摻和了水,在手里揉捏成一個娃娃模樣的小東西,放到地面時,泥捏的小家伙便活了起來,女媧給他取名為“人”。為了讓人布滿大地,女媧工作了很久,直到疲倦不堪。后來,女媧想出一個絕妙的'創(chuàng)造人類的方法,她從崖壁上拉下一條枯藤,伸到一個泥潭里,攪成了渾黃的泥漿,然后提起枯藤,向四處揮灑。只見泥點濺落的地方,出現(xiàn)了許多小人兒。藤條不停地揮灑,不久,大地上就布滿了人類的蹤跡。最后,為了讓人類能綿延不絕,女媧把人分為男女,讓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后代,至此,人類就世代延續(xù)下來了)
。ńY合學生的介紹,引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5、14、17自然段內容,了解女蝸造人的過程)
③女媧造出來的人是什么樣的?
(女媧造出來的人聰明而美麗,他們能說會走,喊女媧為“媽媽”,他們的身體雖然小,但相貌和舉止有些像神,和飛的鳥、爬的獸都不同,看起來似乎有一種管理宇宙的非凡氣概。他們分為男女,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后代)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1自然段,了解女媧所造之人的特點)
(4)動手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l~4自然段):寫的是女媧造人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5~17自然段):寫的是女媧造人的過程。
其中第二部分又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第5~13自然段):寫女媧用黃泥揉捏成人。
第二層(第14~15自然段):寫女媧用枯藤攪泥漿揮灑成人。
第三層(第16~17自然段):寫女媧將人分為男女,自創(chuàng)后代。
(5)指名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天地開辟以后,大地上沒有人類,女媧為了大地生氣蓬勃起來,決定創(chuàng)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她先是用黃泥摻水揉捏成人,由于工作太久,她疲倦不堪。后來她想出好辦法,用枯藤攪泥漿向四處揮灑,泥點都變成了人,不久,大地上就布滿了人類。最后,為了讓人類綿延不絕,女媧將他們分為男女,讓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后代,世代延續(xù))
三、暢談感受.體會寫法
1、集體交流閱讀這篇課文的感受,引導品析文中重要細節(jié)。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有序交流)
。1)對女媧的認識——聰明仁愛、富有智慧。
。2)對寫法的體會——想象豐富,刻畫細致。
、偃某錆M了豐富的想象,這些想象以現(xiàn)實為基礎,又充滿了神奇色彩,表達了人們對人類起源的探究熱情,以及對人——這一聰明美麗的生物的自我贊嘆。
、谖闹型ㄟ^對女媧心理、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的細致刻畫,表現(xiàn)了女媧的智慧與仁愛。
③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通俗自然的語言、神奇豐富的想象,使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引人入勝。
2、結合交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中相關段落或語句。
(作為高年級語文教學,除了要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還要啟發(fā)學生深入品析語言。而作為一篇略讀課文,在教材處理上不能面面俱到,應該有所取舍,長文短教,抓住文中重、難點之處,集中力量,在學生充分自讀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交流各自的閱讀理解與感受,在思維的碰撞中,由淺入深地解讀文本,提升認識,了解作品的內容與寫法,從中受到熏陶,并可學得表達方法,為創(chuàng)作奠基)
四、課堂小結
1、教師小結:女媧心懷仁愛,用自己的智慧與努力創(chuàng)造了人類,并使人類世代相傳,綿延不絕。有了人類這種聰明而美麗的生物,大地變得生氣蓬勃起來。神話傳說中的女媧真是人類的好母親啊!
2、學生介紹課前搜集或閱讀的有關女媧的其他故事,進一步認識女媧,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外閱讀的興趣。
如:女媧曾教給人們婚姻。
如:女媧為人類造了一種交笙簧的樂器。
如:女媧冒險補天為人類消除災難。
……
五、布置作業(yè)
1、摘抄文中的四字詞語,加以積累。
2、向家人講述《女媧造人》的神話故事。
3、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板書設計
5*女媧造人
用黃泥摻和水揉捏成人
用枯藤攪泥漿揮灑成人聰明仁愛富有智慧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女媧造人》2
教學目標:
1、比較閱讀,整體感知故事情節(jié),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2、探究閱讀,體會神話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拓展閱讀,試運用創(chuàng)造性想象擴寫神話。
教學重點:
1、體會神話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2、把握想象的特點,嘗試運用大膽合理的想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大家喜歡神話嗎?你們熟悉的神話都有哪些?(生答:盤古開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那么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知道這些并不存在,可我們聽起來還是覺得津津有味,為什么?(生答:故事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確實如此,神話故事當中有豐富的想象,奇妙的情節(jié),瑰麗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它表現(xiàn)了“人類童年時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奇妙的神話世界,感受一下女媧摶土造人的神奇。
二、比較閱讀,整體感知故事情節(jié),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1、請大家把書打開到153頁,齊讀課后習題下面的詞語。然后小聲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賹⒄n文與課后《風俗通》中的短文比較閱讀。你更喜歡哪一篇,為什么?
②比較后篩選,課文中哪些情節(jié)更能體現(xiàn)作者的想象力?有感情地讀一讀。
2、小組交流后明確:
、俅蠖鄶(shù)同學更喜歡課文。袁珂的《女媧造人》是根據(jù)《風俗通》中的兩則短文改編的!讹L俗通》中的短文想象大膽,情節(jié)較簡單,是故事的骨架。袁珂的.《女媧造人》在此基礎上,想象更豐富,情節(jié)更具體,使得故事血肉豐滿。
②更能體現(xiàn)作者的想象力的情節(jié),如:女媧造人的動機、造人的過程、人類誕生后的喜悅感、女媧的喜怒哀樂……挑出語段品讀,著重體會人類誕生的喜悅感。
3、給大家提高點要求,能不能用你的口頭語言,再現(xiàn)這個生動有趣的故事?
講故事:選擇自己喜歡的情節(jié)講述,盡量投入感情,表述連貫,力求生動。
說明:同位之間合作,互相講述;推薦兩三個同學當眾講述,鼓勵借助肢體語言表現(xiàn)。
三、探究閱讀,體會神話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1、美好的故事不能淺嘗輒止,讓我們來共同探討這則神話中想象的焦點----女媧。
討論:結合文中想象的情節(jié),體會女媧形象。完成句式:女媧是一個( )。
說明:四人小組討論,及時把成熟的見解寫在黑板上,看哪個小組完成得又快又好。
學生板書結論:勤勞、慈祥、聰明、活潑、情感豐富、有偉大的神力……
2、結合學生的板書,淺析女媧。
學生板書中有的將女媧看成神,有的將女媧看成人。
問:女媧到底是神還是人?(明確:神)
女媧是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的,她是借助什么創(chuàng)造的?(明確:想象)
教師板書,給女媧畫上一對蝴蝶的翅膀----插上想象的翅膀
3、結合女媧形象,體會想象的特點。
作者運用怎樣的想象,才塑造了這個既有著奇異神力,又有著豐富情感的女神?
(明確:大膽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媧摶土成人、灑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賦予了女媧聰明勤勞、有喜有悲的人性。這樣才使得女媧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類社會的情理。所以想象要大膽奇特,卻又不能隨心所欲、任意發(fā)揮、不受限制,還要合情合理。)
教師板書:將大膽奇特與合情合理,分別填充在翅膀的兩翼。
四、拓展閱讀,試運用創(chuàng)造性想象擴寫神話。
展開大膽奇特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擴寫《夸父追日》。選擇一處情節(jié),寫片斷。
夸父拄著杖,去追趕太陽。當他到達太陽將要落入的禺谷之際,覺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黃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沒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澤里的水,還沒有走到,就渴死了?涓概R死,拋掉手里的杖,這杖頓時成了一片鮮果累累的桃林,為后來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生寫作文片段,師巡視指導。
請兩三個同學讀自己的片段,其他同學評析其中的想象是否符合要求。(師生共議)
五、課堂小結: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著世界上的進步,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大膽合理的想象不僅可以錦上添花,有時也能化腐朽為神奇。古今中外的神話故事便是“想象”的寶藏,有待大家去開采。
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張開想象的雙翼自由飛翔。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女媧造人》】相關文章:
語文六年級下冊《女媧造人》教案07-19
《女媧造人》教學實錄11-02
女媧造人教學反思01-14
《女媧造人》教學反思04-09
七年級語文教案:女媧造人02-23
七年級語文上冊《女媧造人》教案01-08
七年級上冊語文《女媧造人》教案01-29
《女媧造人》語文七年級上冊新課標教案06-01
女媧造人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