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八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是一個寓言故事,共有四個自然段,講的是從前有一個人種葫蘆,不知道葉子和果實的關系,只盯著葫蘆,不管葉子上的蚜蟲,結果沒有收到葫蘆的故事。課題正是他的錯誤所在,也是沒有收到葫蘆的原因。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系,并懂得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在教學時,我抓住重點的'字詞進行品悟,并適時創(chuàng)設語言意境,讓學生做文本的主人公,融入文本,體會種葫蘆人喜愛葫蘆的心情,親身感受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會落的原因。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做好指導,讓語文學習真正成為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
二、教學目標:
1、認識“葫、蘆、藤、哇、盯、鄰”等六個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了解植物的葉子和果實的關系,懂得與課文有關的事理。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讀課文知道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系。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教學課時:一課時
五、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
六、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導入: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出示紅紅的蘋果圖)這是什么?在蘋果樹上,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沒葉的蘋果圖)請比較一下,這棵蘋果樹跟剛才的蘋果樹有什么不一樣?生活中有沒有見過,不長葉子就能結出果實的現(xiàn)象?
師:我們都知道葉子長得好,才能結出好的果實,這是植物生長規(guī)律?墒枪艜r候有個人卻不懂生長規(guī)律,因此還犯了錯誤呢?想知道他犯了什么錯誤嗎?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4課《我要的是葫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導入時運用兩棵不同的蘋果樹作對比,讓學生在學習課文前先初步了解葉子與果實之間的關系,為進一步學習和理解課文做好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 學生自由讀課文
2. 檢查識字情況。(開火車)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了解胡同以及胡同文化的特點,學習作者用平實樸素的語言敘事抒情的方式。
2. 能力目標:初步培養(yǎng)學生對“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
3. 情感目標:讀懂作者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那種特殊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通過敘述北京胡同的生活而揭示出的胡同代表的文化內(nèi)涵。 教學難點:理解本文以賓襯主、以實補虛的寫法和夾敘夾議的表達方式。 教學方式:朗讀法 討論法 輔助教學手段:多媒體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熟讀課文,了解北京胡同的相關知識。
二、激趣導入
如果在繁忙的學習之余,突然有這么一個機會,可以讓大家去外面旅游一次的話,不知你們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學生會出現(xiàn)很多思路,教師必須善于把握機會,抓住切入點,把話題引向正題——北京,進一步導入課題。)俗話說的好:“不到長城非好漢”,但是還有一句話,不知大家是否聽過,那就是“如果你去北京,有一個地方你不去的話,就等于沒去過北京,同學們知道這是哪里?對,就是北京的胡同。今天我們一起通過馮雪梅的文字去領略一下北京的胡同。
三、探究感悟:
(一) 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北京胡同的獨特景色深深吸引了作者,文中哪些地方是在描寫北京的胡同?
生:自由朗讀課文,找直接寫北京胡同的文段。
師:作者在描寫胡同時是帶有很深的感情的,充滿著一種美感。比如對北京胡同中晾衣繩的描寫,對推車賣貨的老人的描寫,請學生找出相關句子進行點評。 生:積極思考,各抒己見。
師:細讀文中描寫北京胡同的文字段落,想一想北京的哪些地方讓作者留戀?
生:默讀文字,談自己的
(二) 精讀課文,深入分析
師:文中除了描寫北京的胡同之外,還描寫了哪兒的巷子?
生:寫了作者自己家鄉(xiāng)的巷子。
師:課文的題目是北京的胡同,但在文中卻還寫到作者自己家鄉(xiāng)的`巷子,請問這樣寫是不是偏題了?
生:思考、討論、回答。
師:這是一種以賓襯主、以實補虛的寫法。首先,家鄉(xiāng)同北京一樣,也有著“蒼涼的歷史”,它們有許多相同的地方,給了作者許多共同的感受。其次,作者在北京成長,但沒有在四合院里住過,她那種“回歸從前的愿望”,植根于她曾經(jīng)生活過的家鄉(xiāng)的小巷。寫出家鄉(xiāng)的小巷帶有的塵埃氣息的舊事,才能表達出像作者這樣的都市人“回歸從前的愿望”。 3 師:文章除了運用描寫這種表達方式之外,還運用了哪種呢?
生:議論。
師:請學生討論評價認為精彩的議論文段。
師:重點講解作者所認為的“不變”、“永遠不變”的東西是什么?
生:“溫煦、質(zhì)樸和對待生活的韌性”。
師:你覺的上海的弄堂是不是也能給你這樣一種感覺呢? 生:自由回答,應該有自己的觀點。
師:這些議論性文字在文中大篇幅的出現(xiàn)有必要嗎?
生:思考、論論、回答
師:這些議論性段落穿插于記敘的文字之中,形成一種夾續(xù)夾議的結構,不僅把文章中對家鄉(xiāng)小巷的描寫與對北京胡同的描寫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且深化了對胡同的敘述,直接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四、 拓展遷移:
根據(jù)自己的見解,寫一段文字,說說你對“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
句話的理解。
板書設計:
北京的胡同
馮雪梅 四合院 路邊的樹 晾衣繩
北京的胡同 推車賣貨的老人 車鈴聲
炒菜作飯的響動及其香味
樹下聊天的人 溫煦、質(zhì)樸和對待生活 韌性
路邊的樹
賣冰棒的老奶奶 家鄉(xiāng)的小巷 買糖果、積糖紙
槐樹鐵絲上變換的衣裳 跳皮筋的小姑娘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正確讀寫宋朝、議論紛紛、和尚、船艙、沉沒、繩子等詞語。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課文《撈鐵!,板書課題。
撈:東西掉到哪里用撈這個詞呢?
2、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學生提問。(誰撈的鐵牛?為什么撈鐵牛?怎么撈的?結果怎樣?)
二、自學生字新詞
1、音形難點:潛、陷、尚、論(多音字)
2、組詞語
宋( ) 拴( ) 陷( ) 論( )
送( ) 栓( ) 滔( ) 輪( )
繩( ) 綁( ) 鏟( ) 拖( )
蠅( ) 梆( ) 產(chǎn)( ) 施( )
3、理解詞義
宋朝:朝代名。由趙匡胤建立。
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這個地方位于黃河中游而得名。
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積的泥沙。
浮橋:在并排的船上鋪上木板造成的橋。本課浮橋的不同點是兩頭各拴在四只大鐵牛上。
議論紛紛:許多人在議論,各說各的看法。議論,對人和事物發(fā)表看法。紛紛,言論多而雜亂。
熟悉:知道得清楚。
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領。本課指了解這段河的深淺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領又很高。
潛水:隱藏在水面以下活動。
水手:在船上負責艙面工作的普通船員。
浮力:物體在流體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即向上浮動的力量。
工程家:能夠獨立完成某一工程的設計以及指導施工的專門人才。本課指懷丙和尚是機械和水利工程的專家。
和尚:出家到寺廟里修行的男教徒。
三、初讀課文,理解文章層次,整體感知課文
1、小聲自讀課文。
2、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什么內(nèi)容?
第一自然段:鐵牛陷入淤泥。
第二自然段:一個和尚主動提出要叫水把鐵牛送回來。
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準備工作。
第四自然段:請水手鏟泥沙到河里拔起鐵牛。
第五自然段:水手們劃船把鐵牛拖上岸邊。
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樣方法撈起其余的鐵牛。
第七自然段:和尚名叫懷丙。
四、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思考:課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按什么順序?qū)懙?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3、思考課后習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的,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2、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點:
撈鐵牛經(jīng)過,包括準備工作,打撈過程。
教學難點:
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教學過程:
一、朗讀全文
思考:
1、是誰提出要撈鐵牛?(板書:懷丙)
2、你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向大家介紹一下懷丙嗎?誰能用一個準確的詞概括一下懷丙的特點?(板書:出色)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為什么要撈鐵牛,誰能讀一讀有關內(nèi)容?
2、指名讀一讀有關內(nèi)容,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板書:被水沖走)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懷丙是在什么情況下提出撈鐵牛的?(人們議論紛紛,可以看出人們束手無策,毫無辦法,是在大家感到撈鐵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提出來的。)
2、追問:從什么地方看出撈鐵牛十分困難?(從笨重一詞可以看出鐵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撈。從人們對此事議論紛紛可以看出大家對撈鐵牛沒什么好辦法。)
3、介紹:據(jù)資料記載,每只鐵牛重四,五萬斤,當時又沒有起重機這樣的現(xiàn)代化設備,打撈技術又比較落后。
4、懷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撈鐵牛呢?反復讀懷丙所說的話。(板書:叫水送回)
過渡:怎么叫水把鐵牛送回來呢?從這個方法中是否能看出懷丙是一個出色的.工程家呢?我們先來看準備工作部分,看看他那些地方做的出色。
四、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誰知道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摸清地點,兩只船并排裝滿泥沙。并排栓緊搭架,兩頭拴牢。)
3、齊讀這一段,進一步體會出色的準備。
五、學習課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接下來,我們看打撈過程,打撈鐵牛的工作是分幾步做的?再看懷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呢?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答:分幾步做的?
3、哪些地方出色?船靠什么向上浮?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運回?(板書:打撈)
4、一只鐵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辦呢?
5、指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打撈第二只鐵牛的過程。
小結:和尚叫水把鐵牛送回來了,其實是和尚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六、小結
1、和尚想出這么出色的辦法,是因為他在哪個字上動了腦筋?(水)
2、是水沖走了鐵牛,又是水把鐵牛送了回來,懷丙想出這么出色的辦法就是因為他用自己的才智變害為利,像懷丙這樣的工程家在歷史上還有很多。希望同學們用科學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作一個有用的、聰明的人才。
七、總結全文
1、懷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了,當時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說明了什么?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
(說明古代人們的聰明才智。我們的前人對世界科學文化做出的貢獻。我們這一代更應該愛科學,用科學。)
2、交流其它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附:板書設計
17.撈鐵牛
撈鐵牛
被水沖走
叫水送回
|
準備懷丙打撈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轉(zhuǎn)述,知道怎么轉(zhuǎn)述,使不同程度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所提高。
2.培養(yǎng)學生在與別人的交往中能做到: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重難點
能清楚明白地轉(zhuǎn)述,培養(yǎng)學生的轉(zhuǎn)述能力。
樂學善思辦法
1.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為中心,創(chuàng)設學生身邊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都積極參與,大膽實踐,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昨天在全體教師會上,學校布置了一項活動,你們想知
道是什么活動嗎?現(xiàn)在請大家認真傾聽。
教師轉(zhuǎn)述: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yǎng)同學們的綜合素養(yǎng),下周學校將舉辦一次學生單項作品展示活動。學校要求每位同學根據(jù)自己的愛好拿己最滿意的作品,如繪畫、手抄報、征文、書法、手工制作等。同學們可以任意選擇一項參加,請你們準備好自己的作品,本周五上交。
2.揭示課題。
從老師的談話中你們知道了什么?(指名匯報)
剛才老師扮演了轉(zhuǎn)述者的角色,像這樣把別人說話的內(nèi)容由我轉(zhuǎn)告給你們,也就是把別人的話傳達給另外的人,這就叫“轉(zhuǎn)述”。(板書課題:轉(zhuǎn)述)
(利用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事情,巧設口語交際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積極性,形成主動參與活動的內(nèi)部誘因。)
二、明確要求,引導交際
1.同學們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是轉(zhuǎn)述,那么轉(zhuǎn)述時要注意些什么呢?先自由讀課文,再動筆畫一畫。
2.學生匯報,隨機板書。(板書:認真傾聽,說清楚、說明白)
3.大家已經(jīng)清楚轉(zhuǎn)述的注意事項了,誰愿意試著把老師剛才轉(zhuǎn)述的內(nèi)容說一下?引導學生把活動內(nèi)容說清楚、說明白。還要關注轉(zhuǎn)述者態(tài)度是否自然大方,其他學生傾聽是否認真。
(此環(huán)節(jié)通過獨立閱讀教材,初步知道如何轉(zhuǎn)述。接著把活動實踐與指導表達結合起來進行,進一步明確轉(zhuǎn)述應注意的要點,并進行交際的實踐訓練。)
三、模擬情境,實際交際
。ㄒ唬┫蛲瑢W轉(zhuǎn)述活動通知:如果我班張磊同學因事沒來上學,請向他轉(zhuǎn)述這個通知。
1.實踐訓練。
小組合作,每組選派兩人,一個人扮演張磊,一個人轉(zhuǎn)述學校的通知,其他人認真傾聽并進行。之后,組內(nèi)再輪換一次進行轉(zhuǎn)述實踐。
2.選代表進行表演,全班學生集體評議。
出示要求:
。1)轉(zhuǎn)述者要把通知內(nèi)容說清楚,說明白,做到態(tài)度自然大方。
。2)張磊同學要認真傾聽并做出回應。
在小組內(nèi)轉(zhuǎn)述實踐時,要做到:與指導有機結合,對于表現(xiàn)好的要及時鼓勵,如果交際雙方表述不夠清楚,要進行轉(zhuǎn)換演練,讓學生在實踐交際中形成交際能力。
(時刻注意面向全體,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全面提高課堂效率?谡Z交際的核心是“交際”,注意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培養(yǎng)的是交際雙方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努力實現(xiàn)聽與說的.雙向互動。)
。ǘ┱埻瑢W向家人轉(zhuǎn)述通知:如果張磊同學因病不能上學,我們打電話轉(zhuǎn)述學校的通知,而接電話的卻是張磊的家人,此時該怎么轉(zhuǎn)述呢?
1.實踐訓練。
同桌進行口語交際實踐練習。
2.請同學與老師合作來表演,其他同學。(師生表演,可以找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分別扮演張磊的媽媽、爸爸等不同角色,訓練學生的應對能力。
要點:引導學生從應對能力與禮貌用語上講行。
(“交際性”是口語交際訓練的重點之一。對象不同,交際的語言和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本課的課堂情景,做到了“一景多用”“一題多練”,提高了訓練效率。)
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1.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需要轉(zhuǎn)述的情況。
預設:媽媽有事讓你轉(zhuǎn)告爸爸;把聽到的故事講給別人聽;轉(zhuǎn)述家長要對老師說的話,等等。
2.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在組內(nèi)轉(zhuǎn)述。
3.根據(jù)時間情況請一兩個小組匯報,注重相應的。
(關注學生的感悟體驗,為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的時間、空間,激活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提升,課外交際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從知識技能與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引導)
2.師:要想把一件事情向別人轉(zhuǎn)述清楚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只要把握好好轉(zhuǎn)述的注意事項,并在生活中多鍛煉,相信你們一定能行。
3.作業(yè):請同學們把今天的“通知”轉(zhuǎn)述給家長,明天再把家長對此次活動的意見轉(zhuǎn)述給老師。
我們的生活中,無時、無處不需要口語交際。希望同學們利用各種場合、各種機會經(jīng)常鍛煉說話,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板書設計
轉(zhuǎn)述認真傾聽
說清楚、說明白
態(tài)度自然大方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懂得只有認真、虛心、耐心,才能把本領學到手。
2.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邊讀邊思考理解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回答課后的思考題;
朗讀課文;練習用“先……再……然后……”說話。
教學重點
了解這篇童話所要說明的道理。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后思考題。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帶、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預習
。ㄒ唬┠阋欢ㄏ矚g童話吧,說出你學習過的一篇童話的題目。
。ǘ度壶B學藝》就是一篇有趣的童話。讀讀課文,想想
“群鳥”是指哪些鳥?它們是怎樣學藝的?你知道這些鳥的窩是什么樣嗎?
(三)在讀的時候,遇到不懂的詞語查查字典。
二、指名認讀詞語卡片
fèng huáng xuǎn chà lěi
鳳 凰 選 好 樹 杈 壘 起
wěn yán tuò shù
安 穩(wěn) 房 檐 唾 沫 舒 服
cāo jìn qiě
粗 糙 不 僅 而 且
三、聽課文錄音,思考預習題2
四、讀懂課文內(nèi)容
。ㄒ唬┨釂枺骸叭壶B”指的是哪些鳥?向誰學藝?學什么?
1.“群鳥”指的是貓頭鷹、老鷹、烏鴉、麻雀、小燕子。
2.群鳥向鳳凰學藝。
3.群鳥向鳳凰學習搭窩的本領。
。ǘ┞(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許多鳥都向鳳凰學過搭窩,可是有的仍舊不會搭,有的搭的窩很粗糙。(哪些鳥仍舊不會搭,哪些鳥搭的窩很粗糙?為什么?)
1.貓頭鷹仍舊不會搭窩,沒有窩住。因為貓頭鷹最不虛心,剛聽鳳凰講個開頭,就認為沒有什么好學的就飛走了。(讀有關課文。)
2.老鷹、烏鴉、麻雀搭的窩很粗糙,因為他們學到一點兒就走了,以為自己會了。
老鷹聽剛說要在樹上搭窩,就想,原來就是找個樹杈,就飛走了。所以老鷹的窩只是幾根樹枝搭成的。(讀有關課文。)
烏鴉聽說要把叼來的樹枝,一層一層地壘起來,以為自己會搭窩了,就飛走了。所以烏鴉的窩是用許多樹枝壘成的。
麻雀雖然把窩搭在房檐下,卻不舒服,因麻雀只聽鳳凰說應該把窩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風,不怕雨。他想和我想的一樣就飛走了。他并不知道應該怎樣搭窩。(讀有關課文。)
。ㄈ┲挥行⊙嘧哟畹.窩,不僅漂亮,而且又結實,又暖和。(小燕子搭的窩為什么這么好?)
小燕子認真地聽完鳳凰講怎樣搭窩,學到了本領。
小燕子很虛心,從頭至尾都認真聽鳳凰講怎樣搭窩,聽完還向鳳凰表示感謝,他真學會了怎樣搭窩。(讀有關課文。)
。ㄋ模┱l能給這些鳥的學習態(tài)度,按從差到好排排隊,并說出排隊的理由。
貓頭鷹最不虛心,剛聽了個開頭,就認為沒有什么好學的,就飛走了。他沒學到本領,不會搭窩。
老鷹、烏鴉、麻雀都是學到一點兒就走了,以為自己會了,他們搭的窩都很粗糙。
小燕子學習態(tài)度認真,搭的窩最漂亮、結實又暖和。
五、按課文內(nèi)容填表
六、教師先指導填一行,再讓學生獨立做,然后訂正
七、小結·提問:這篇童話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這篇童話講的是貓頭鷹、老鷹、烏鴉、麻雀、小燕子向鳳凰學習搭窩的本領,結果有的仍舊不會搭,有的搭的窩很粗糙,唯獨小燕子搭的最好。
八、作業(yè):練習朗讀課文
板書(同上表)
第二課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提問:小燕子學習用泥壘窩一共有幾道工序,按順序說說各是什么
先在書上找出有關的句子,再回答問題,并用帶點的詞說話。
“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拌勻了,再一層一層地壘起來,然后叼些毛和草鋪在窩里!
1.叼、拌;2.壘;3.鋪。
用“先……再……然后……”造句。
三、學習了這篇童話,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ㄒ唬┎惶撔木蛯W不到本領。
。ǘ┎徽J真學習,就學不好本領。
。ㄈ┮托牡貙W完,才能學到本領。
。ㄋ模┲挥刑撔摹⒄J真、耐心地學習,才能把本領學到手。
四、指導朗讀
朗讀課文要注意讀出各種鳥的不同語氣。
(一)鳳凰:自始至終都在認真地教,它的話要讀得親切而耐心。
教師示范:“學本領要有耐心;沒有耐心,什么也學不成!
學生每人自己練習,只讀鳳凰說的話,然后指名朗讀。
。ǘ┨釂枺鹤x貓頭鷹的話,應是什么語氣?
貓頭鷹不虛心,認為鳳凰“不見得有什么真本領”。應讀出驕傲的語氣。(讀貓頭鷹的話。)
(三)提問:讀老鷹、烏鴉、麻雀的話,應是什么語氣?
1.老鷹、烏鴉、麻雀只聽了一部分就以為學會了,也表現(xiàn)很不虛心,應讀出洋洋得意的語氣。
2.課文中三、四、五小段寫鳳凰的話時,為什么后面都用了省略號?
這里表示鳳凰的話還未說完,這些鳥就不耐心地打斷鳳凰的話,朗讀時這些鳥的話,要和鳳凰的話緊緊接上。
練習這三段朗讀時,只讀對話,不必讀提示語。對話的連接要緊湊。
3.分角色朗讀練習。
(1)一人讀鳳凰的話,三個小組分別讀一種鳥的話,注意語氣和對話的銜接。
(2)指名4人練習朗讀。
(四)學生戴頭飾,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條件的可排練成課本劇)。
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的
。ㄒ唬┩ㄟ^本課教學指導學生認識什么是沉和浮,會用這兩個詞描述物體在水中的狀態(tài)。
。ǘ┡囵B(yǎng)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有條不紊地進行操作,用簡單的符號做實驗記錄。
。ㄈ┘ぐl(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
二、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認識物體在水中是有沉有浮的。
三、教學難點
創(chuàng)造性活動:怎樣讓小瓶沉下去?怎樣讓橡皮泥浮起來?
四、課前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水槽(或水盆)、石塊、木塊、橡皮、橡皮泥、乒乓球、泡沫塑料、鉛筆、鑰匙、釘子、硬幣、牙膏皮、帶蓋的小瓶。
五、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1.出示水槽
2.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儀器叫什么?它有什么用?(裝水)我們今天要用它來做實驗。
。ǘ⿲W習新課
1.指導學生觀察、認識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
(1)認識水槽:在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有一個圓形(或方形)的盛水容器,它叫“水槽”。
。2)小組觀察:把石塊和木塊輕輕放入水中,觀察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3)匯報觀察結果。(引導學生用“沉”和“浮”來描述這兩種現(xiàn)象。)
。4)教師小結:把石塊和木塊放入水中,我們看到發(fā)生不同的現(xiàn)象。像石塊這樣沉入水底的現(xiàn)象叫做沉,像木塊這樣浮在水面的現(xiàn)象叫做浮。在這節(jié)課里,我們就學習“沉和浮”的知識。(板書課題,指導學生識記“沉”和“浮”兩個字。)
2.指導學生實驗:把物體一個一個放入水中,哪些會沉,哪些會浮。
。1)觀察:看一看要做實驗的物體是什么。
。2)指導學生實驗
、僦v解實驗的目的:實驗一下,這幾種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
、趯嶒灧椒ǎ喊盐矬w一個一個輕輕地放入水中,看一看它是沉還是浮。
③試一試其它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
、馨褜嶒灲Y果填寫在書中第8頁下面的表格里。表格的第一行是物體的種類,如果你實驗的物體在表中沒畫出來,可以在后面的空格里補充上,可以畫圖,也可以用拼音寫出這種物體的名字;表格的第二三行用來記錄物體的沉浮情況,如果沉,在對著物體下面的第二行的格子里畫一個“√”,如果浮,在對著物體下面的第三行的格子里畫一個“√”。
。3)學生分組實驗
。4)匯報實驗結果
。5)小結:通過以上實驗,我們了解了很多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平時在生活中還應該注意觀察其它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了解這些知識很重要,例如我們在做米飯的時候,總是先用水洗米,借助水把米和稻殼分開,就是因為米要沉在水底,而稻殼要浮在水面的緣故。
3.指導學生研究改變物體在水中沉浮狀態(tài)的方法
(1)怎樣讓小瓶沉下去?
①觀察:把帶蓋的小瓶放在水中,是沉還是?
、谟懻摚涸鯓幼屵@個小瓶沉入水底?
、蹖W生分組實驗。
④匯報實驗結果。
(2)怎樣讓橡皮泥浮起來?
①提問:我們已經(jīng)知道把橡皮泥放入水中,它會沉入水底。(邊說邊演示)我們能想辦法讓它浮在水面嗎?
②小組討論、實驗。
、蹍R報實驗結果。(可以邊匯報邊演示)
、苡懻摚喝绻幸粔K鐵,我們也把它做成中間是空的,它也能浮在水面嗎?
⑤教師演示:把牙膏皮放入水中,沉底;把牙膏皮撈出來,折成一個碗狀,再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
、抻懻摚耗銈兛,這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泥和牙膏皮像什么?(像碗、盒或船)
(3)小結:通過以上實驗,我們知道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tài)是可以改變的。本來是浮在水面上的空瓶,如果在瓶內(nèi)放入水或沙,增加了它的重量,就會沉入水底;本來是沉在底的橡皮泥團或牙膏皮,如果把它做成空心的(船狀、碗狀或盒狀),就能浮在水面。這個道理很重要,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很有用,例如很多船是用鋼鐵做的,卻能浮在水上,就是這個道理。
做游戲
(1)講解游戲方法:現(xiàn)在我們來做一個比賽小船裝東西的游戲。各組的橡皮泥團都是一樣大的,用這塊橡皮泥做一個小船,比一比哪個組的小船裝的硬幣多。做之前,先商量一下,然后再做;做的時候,不要著急,慢慢做;往船里放硬幣時要輕,一個一個地放,直到小船沒入水里,減去最后一個,就是這個小船能裝的數(shù)量。
(2)小組討論、制作、試驗。
。3)匯報制作、試驗結果。
。4)演示。(請制作得比較好的一二個組在講臺上給同學們演示。)
(5)觀察、分析:取得優(yōu)勝的組制作的船有什么特點?
。6)小結:通過比賽和分析可以知道,把同一塊橡皮泥捏得越薄,做成的小船越大,裝的東西就越多。
。ㄈ╈柟绦抡n
1.簡單概括本課教學內(nèi)容。
2.提問:
。1)分別說出三種在水中沉浮的物體。
。2)怎樣讓浮在水面的物體沉入水底?
怎樣讓沉在水底的物體浮上水面?
。ㄋ模┎贾米鳂I(yè)
1.把雞蛋、蘋果、梨、桃、桔子、番茄等放入水中,觀察它們是沉還是浮?
2.觀察剛下鍋的餃子和快要煮熟的餃子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比較一下它們的大小相同嗎?
六、參考材料
。ㄒ唬┪矬w沉浮的條件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與物體受到的重力有關。當物體的`重力大于物體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物體就下沉;當物體的重力小于物體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物體就上浮;當物體的重力等于物體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物體既不上浮,也不下沉,而是懸浮在水中。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所排開水的重力。因此,也可以說當物體的重力大于同體積水的重力時,物體就下沉;當物體的重力小于同體積水的重力時,物體就上浮;當物體的重力等于同體積水的重力時,物體就不上浮也不下沉而懸浮在水中。
(二)空心球制法
將中藥丸的塑料殼或乒乓球的外面包上一層薄橡皮泥即可。用空心球和橡皮泥球可做浮沉實驗。
(三)物體在水中懸浮實驗的做法
把雞蛋放入鹽水中,調(diào)節(jié)鹽水的濃度,當鹽水的濃度合適時,雞蛋就可以懸浮在水中。
板書設計
第二課沉和浮
1.沉(沉入水底)
石塊、鑰匙、橡皮、鐵釘
2.。ㄆ谒希
木塊、泡沫塑料、乒乓球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讓學生觀察路邊、田邊、河邊等處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圖,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點擊放大
一、復習導入新課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課本中的五首古詩。同學們還會背嗎?有一首《詠鵝》,誰記得?還有一首《畫雞>,誰背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背)
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古詩,揭示課題1草
二、范讀課文
三、自讀課文
要求:
1.借助拼音練讀課文3遍。
2.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讀一讀,再放進句子里讀正確。
四、讀詩句,識字
1.第一行(指名讀)
識字:離原
教師解釋:“離離”是講草長得茂密!霸笔菍拸V的野地。
出示圖,觀察地上的草長得怎樣?(讓學生從畫面上感知荒原上野草繁茂的'樣子。)
指導讀句:離離/原上/草,
2.第二行(齊讀)
識字:歲枯榮(“歲”平舌音,“榮”翹舌音。)
教師解釋:“歲”就是“年”的意思,每年秋天,草就要怎樣了?(枯黃,像落葉一要。)到了第二年春天呢?(發(fā)芽、生長)
指導讀句:一歲/一枯/榮(提示:兩個“一”聲調(diào)不同)
3.第三行(指名讀)
識字:野火燒盡(注意讀準“燒”的音。)
解釋:“盡”就是“完”的意思,從哪兒說明燒不完呢?出示第四行。
4.第四行(齊讀)再次觀察畫面。講述生長的原因,地里的草根還在。
識字:吹又(注意“吹”翹舌音)
指導讀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五、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聽朗讀課文的錄音,想象原上草的樣子。
2.反復練習朗讀,達到背誦要求。
六、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含要認識的字)。
2.完成課后練習3。
3.用“春風”說一句話。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理解為學由難向易轉(zhuǎn)化的關鍵是“事在人為”。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重點理解“為”、“鄙”“語”“恃”“去”“顧”等詞的意思。
3、理解“人之為學”關鍵在于“立志去為”的道理,激發(fā)學生樹立志向,大膽實踐的精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人物對話不同語氣和感情,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人物不同語氣和情感,并背誦課文。
2、 理解“認知為學”關鍵在于“立志去為”的道理。
教學方法:閱讀式、討論式。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利用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在學習中一定都遇到過困難,那么面對困難,應該怎樣做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吧。
二、引導學生讀課前“閱讀提示”及書下注釋①,了解如下內(nèi)容:
、俳忸}:為學即求學、做學問。本文原題為《為學一首示子侄》,作者寫此文的目的是勉勵他的子侄們努力學習的。示:給……看。
、谧髡叩暮唵吻闆r。
三、讀文體會
1、學生自己放聲讀一遍課文,生字詞看注釋或。
2、互讀課文。
兩個學生一組,一讀一聽,互相糾正錯誤。
3、三讀,訂正讀音。
出示需注意的字,集體訂正。不逮人 久而不怠焉 迄乎成 屏棄而不用 蜀之鄙 子何恃而往
4、學生再次放聲讀。提示:讀準字音。
5、指導朗讀,讀順句子,讀好停頓
出示下列語句,要求學生讀出其中的停頓。然后讀課文,做到不掉字、不多字、不錯字。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蜀之鄙/有二僧貧者語于富者/曰子/何恃而往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6、讀、譯課文
兩人小組互說互訂正,存疑。
讀、集體讀并討論
全班齊讀。小組提出沒有解決的`問題,集體討論,老師適當點撥。
說出下列語句的意思和加點詞的意思。
a、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b、吾欲之南海,何如?
c、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d、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
e、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
f、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g、貧者語于富者曰:
h、圣人之道,卒于魯也傳之。
四、聽讀課文。
老師讀課文,要求學生不看書,邊聽邊想每句話的意思。
第二課時
一、 復習質(zhì)疑
1、研讀課文作者對“為學”是怎樣看的,又是怎樣提出看法的? “人之為學……不學,則易者亦難矣。”作者通過兩問兩答提出看法。為學難易的轉(zhuǎn)化在于是否“為”。每一設問中都是先提出問題,然后從正反兩方面作答。這樣,對比鮮明,突出了“為”對“學”的作用,說明了“難”與“易”的辯證關系。
2、本文說的主要是關于做學問的道理,為什么開頭卻從“天下事”寫起?
因為“為學”是“天下事”之一,這是從一般到具體的說明事物道理的方法。
第2-3段各寫了什么內(nèi)容?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第2段采用對比的方法講述了昏庸聰敏不是固定不變的道理。
第3段敘述了蜀鄙之僧朝南海的故事,在寫法上采用了設喻論證的方法,用貧富兩僧的故事來講道理有很強的激勵作用,運用對照比較一貧一富兩個僧人十分鮮明,形象有力地突出了主題。
3、“貧僧自南海還”、“富者有慚色”的故事結尾說明了什么?它與作者看法有什么關系?
說明“事在人為”,這個故事是一個例證,作者用它來生動形象地證明作者看法的正確。
4、第4段得出什么結論?
人貴有志,事在人為。
二、概括本文的中心。
本文通過蜀鄙二僧朝南海的故事,說明了“事在人為”的道理,告訴我們主觀努力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背誦課文
方法:給學生3-4分鐘自己背,然后老師讀課文,學生隨之默讀;請若干學生試背,全班結合投影提示背。
三、拓展練習 積累內(nèi)化
。ǎ保 指導書寫生字。重點指導“鄙”和“曰”
。ǎ玻 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勤奮學習的名人名言或故事,豐富課外知識。
四、總結:學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把蜀鄙之僧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板書設計 13為學
人之為學
貧僧:一瓶一缽
富僧:欲買舟而下,富者有慚色
人之立志,故不如蜀鄙之僧哉?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