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1
一、讀題設疑,整體感知
。、導入新課:
同學們,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著外祖父對祖國的無盡思念,香氣迷人的桂花又讓“我”想起了什么呢?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欣賞美麗的桂花雨。(板題、讀題)讀了課題,你心中有什么疑問,請大膽地提出來。
。、讓我們帶著疑問走進課文尋找答案吧,自學課文:
(出示自學提綱。)
、 自由讀文,讀準字音。
、 劃出不理解的字詞用學過的方法理解。
、 “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二、檢查自學,匯報交流
。薄⒔鉀Q學生提出的生字疑難。
。、指名逐段讀文,正音。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ㄕn文講的是作者深情地回憶起童年的桂花和幫媽媽搖桂花的事。)
。、“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ā肮鸹ㄓ辍笔侵负芏喙鸹ㄒ积R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引導學生引用文中的語句來回答: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三、自讀課文,讀出精彩
1、找出描寫“我”小時侯搖桂花的部分,并開展學習:
第2~6自然段:
、 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2~6自然段,和同桌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⑵ 進行朗讀指導:
指名學生讀一讀,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師:你聽出了什么味道?還有想讀出自己不同感受的嗎?(讓學生充分參與)
、 第二自然段寫了作者對桂花的喜愛,同時也寫了桂花樹的特點:樣子笨、花形小、味道香。這一段中的省略號表示列舉的省略,可引導學生說出一、兩種花名來補充。
⑷ 第三自然段寫了桂花開時,正好是臺風季節(jié),母親總是擔心臺風來破壞桂花。同時,還交代了桂花收回來是為了送給鄰居做糕點。
、 第四自然段寫了桂花的香以及應當“搖”的原因:
學習時讓學生閉眼想象桂花的香。
、 第五自然段寫出作者對“搖桂花”的熱愛:
引導學生找出能體現這一點的詞句:是件大事、總是問、樂了、使勁。朗讀時注意讀出下面兩句話的語氣:
、 “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呀?”──迫不及待
、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 暴ぉべ澝
感悟形象:
一邊讀一邊結合課文插圖想象搖花樂的情景,再閉眼想象“桂花雨”,和作者分享童年的快樂。
、 第六自然段寫了桂花的收、藏及作用。(可引導學生說一說對桂花的認識)
2、全班有感情地朗讀2~6自然段,讓學生讀出作者對“搖花樂”的懷念。
四、品讀詞句,體會感情
。、找出抒發(fā)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體會:
⑴ “杭州的一處小山全是桂花,香飄十里,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
仿照這個句式,讓學生說說,從而體會到母親表達的是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懷念。
如:這里的環(huán)境真好,母親會怎么說?這里的生活真舒適,母親會怎么說?
、 “于是,我也想到了在故鄉(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 “搖花樂”指的是在作者眼里,搖桂花是一件非?鞓返氖隆
、 模仿寫句,啟發(fā)學生回憶童年里難忘的人和事:
聽到_____,我總會想起______,還有______。
五、回歸整體,交流感受
。薄煟赫n文以生動的文筆向我們介紹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內容豐富,感情真摯,文字中蘊含著濃郁的鄉(xiāng)情,讀來很感人,讓我們再一次來欣賞美麗的桂花雨。(配樂朗讀全文)
。、交流閱讀感受,聯系古詩或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人們對家鄉(xiāng)的懷念。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的生字,能正確讀記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和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3、學會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邊讀邊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并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教學重、難點及解決辦法:
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梢圆捎靡韵滤悸氛归_教學:自讀自悟;細讀悟情;品讀體會。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讀題設疑,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老師有個問題想問問大家,你們都認識什么花,誰能給我們介紹一下?
生:玫瑰,長得漂亮,可以做送人;槐花,可以做饃饃;油菜花、菊花……(同學們各抒己見)
師:哇,大家知道這么多花,還知道它們能干什么,讓老師漲見識啦,那同學們今天我們再認識一種花-桂花(打開多媒體,展示桂花的圖片和簡介)
1、介紹桂花:桂花:也稱木犀,木犀科。常綠小喬木,高達15m,冠卵圓形。葉對生,硬革質,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全緣或具疏齒;ù厣~腋或頂生聚傘花序,黃色或白色,極香,花期中秋。核果橢圓形,藍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產我國西南、華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變種較多,有金桂、銀桂、四季桂。是傳統的名貴香花,城市綠化、美化的重要樹種。桂花經蜜餞后,可做各種甜食。
。ɡ枚嗝襟w,讓孩子們更直觀的觀察事物,更能吸引他們的興趣并加深記憶)
2、引出今天的課題《桂花雨》板書課題,并設疑為什么叫桂花“雨”?桂花時如何下雨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聽錄音,認讀本課的生字,正確讀記詞語。(打開多媒體,播放視頻)
2、自主讀文,邊讀邊在書中作批注,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小組交流,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講給同伴聽,不懂的內容,同伴互助或做標記,集體交流。
4、代表匯報,分享閱讀感悟。教師參與學生討論,并恰當點撥。
(學生匯報哪些內容,教師相應給以點評,增強其自信心)
三、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再讀課文,想象情景,談談感受,重點交流以下問題:
。ㄐ〗M交流、總結,自主展示,其他小組質疑補充,將課堂形成一場小小辯論會,教師及時總結并相應點擊哪部分課件演示給學生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1、作者為什么喜歡桂花?畫出描寫桂花香的句子?
2、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快樂?
(搖花樂,這是重點,引導學生抓住人物動作、語言創(chuàng)設想象人物的內心,體會“我”童年的.搖花樂。教師點擊課件演示搖花樂的情景,把學生帶進花香飄溢的桂花雨之中,體會課題的含義。)
3、桂花的收藏作用有哪些?
4、理解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
。w會母親的話的含義,揭示主題--熱愛家鄉(xiāng))
5、題目為什么叫“桂花雨”?(點題)
四、感情朗讀,拓展升華
多么令人難忘的搖花樂呀,同時,作者也把快樂帶給了我們,然而,作者僅僅在寫搖落的桂花雨嗎?同學們,放開聲音,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體會童年的搖花樂,體會濃濃的思鄉(xiāng)情!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3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因此,本課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對文本個性化的解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能力,并以文本的內涵熏陶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讀中想象,在想象中體會,在體會中學會表達方法。本教案的具體設計思路是: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然后抓住課文重點句段,體會“搖花樂”,并對其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品讀,突出“樂”,同時使學生對課文的重點和課題有深入的理解;接著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桂花香,體悟思鄉(xiāng)情,進而體會并學習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1.搜集有關桂花的資料,并作詳細的了解。
2.制作多媒體課件。
3.了解作者相關資料。
學生準備:1.搜集作者相關資料,對作者的生平、主要作品等作全面的了解。
2.搜集關于桂花的資料,制作相關資料卡。
3.閱讀課文,將課文讀通順,對課文內容有初步的了解。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閱讀期待
1.多媒體播放歌曲《童年》,引導學生感受童年的幸福美好。
2.過渡:是啊!童年是五彩繽紛的,那一幕幕往事會永遠珍藏在我們心里,F在,請你打開記憶的閘門,捕捉童年生活中最精彩的瞬間,談一談童年趣事,好嗎?學生自由表達。
3.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著名女作家琦君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和作者分享童年的快樂。
4.板書課題:桂花雨。
設計意圖:先用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把學生輕松、自然地帶入那醉人的童年情境中,接著引導學生暢談童年趣事,最后教師飽含深情地引入新課,掀起學生的情感波瀾,引發(fā)孩子們產生與文本對話的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提出要求,檢測學生自學字詞的效果。
(1)會讀、會認生字。
(2)理解字義、詞義,不理解的查工具書。
2.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通順。畫出生字、新詞,不懂的字詞問同學或查字典、詞典。
3.師生交流,檢測學習情況。
(1)掌握易錯的字音、字形。
籮:是二聲,不是四聲。
婆:讀pó,不讀pé。
浸:讀jìn,不讀qìn。
纏:是翹舌音,不要讀成平舌音。
(2)借助工具書并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詞語。
、僦笇W生解釋詞語時,要依據“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聯系上下文準確地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
、谧寣W生聯系課文中的具體語言環(huán)境理解“欣賞、紛紛、浸”等字詞的
意思。圖片 要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浸”的意思喲!
4.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通順。
設計意圖:提出要求,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語,教師適時點撥學習詞語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預設:課文主要寫作者回憶童年喜歡桂花和幫媽媽搖落桂花的事。
2.指導學生快速瀏覽全文,簡要說出文章的寫作思路。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簡要說出文章的寫作思路。
預設: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寫中秋憶桂花,思故鄉(xiāng)。
第二部分(3~6自然段):寫童年搖桂花,樂無窮。
第三部分(7、8自然段):寫“我”到杭州后賞桂花,思故鄉(xiāng)。
3.匯報交流初讀課文的情況,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與同學討論。
4.鼓勵簡單的問題自己解決,比較難的問題同伴互相解疑。教師梳理課文的重、難點問題,準備在精讀環(huán)節(jié)解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了解主要內容,理清寫作思路,是初讀環(huán)節(jié)中應該達到的教學目標。同時,教師以學定教,培養(yǎng)學生自讀自悟、交流匯報、質疑問難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教師示范,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課會寫字,動漫演示,引導學生觀察。
2.教師強調易錯點。圖片 巡視指導時要關注學生的書寫速度。
籮:最下面是“夕”,不是“歹”。
糕:左右結構,是米字旁,不是木字旁。
浸:右下是“又”,不是“友”。
3.教師范寫“婆、浸”,學生重點練寫這兩個字。
4.學生自由練寫其他生字,互相評價。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寫好生字,是小學階段的重要教學任務,因此,寫字后的評價尤為重要,學生要在評價中汲取寫字經驗,將字寫得更加美觀。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引入新課教學
1.聽寫會寫字:懂 蘭 籮 婆 糕 餅 浸 纏 茶 撿
2.回憶課文內容:課文圍繞桂花講了哪些事?重點寫了什么?
3.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桂花雨》。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課文重點內容,理清文章脈絡,為深入學習課文做好鋪墊。
二、精讀品析,感悟思鄉(xiāng)情懷
1.看課文插圖,在課文中找到描寫插圖內容的段落,畫出有關的語句,大聲朗讀,批注自己的感受。
2.體會“搖花樂”。圖片 引導學生將自己想象成琦君,體會搖花的'快樂。
(1)自由朗讀課文第5自然段。想想從哪里可以感受到作者喜歡搖桂花,以及從中獲得了無窮的快樂。用波浪線畫出描寫“搖花樂”的句子。對于那些感受較深的詞語,也可以圈圈點點。
(2)結合學生談話,教師相機引領學生精讀品析重點語句。
課件出示: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哇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出示品讀提示,合作探究:
①讀句子,并說一說自己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出示課件——童謠《搖花樂》)
②為什么說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作者只是搖落了桂花嗎?她還搖出了什么?
③如果你的童年有這樣快樂的事,你長大后想起來的時候,會是怎樣一種心情呢?這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呢?
、苣悻F在知道題目為什么叫“桂花雨”了嗎?題目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4)學生匯報。
(5)指導朗讀,讀出快樂、興奮的感覺。
3.感受桂花香。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我”喜歡桂花的句子讀一讀,思考:
、佟拔摇睘槭裁聪矚g桂花?
、谀男┰~語寫出了桂花的香?
(2)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購墓鸹ê芟愫凸鸹ǖ挠猛緝煞矫鎭砀形。抓住“浸”“全年”“整個村子”來品讀。
、谄纷x“浸”字的好處:課文指桂花的香氣濃郁,向四周彌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氣里似的。
(3)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在讀中理解、感悟。
4.體悟思鄉(xiāng)情。
(1)過渡:其實,不光是作者,就連作者的母親也很留戀家鄉(xiāng)的桂花。她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
(2)合作探究。
、偻瑯邮枪鸹ǎ瑸槭裁茨赣H說外地的桂花沒有家鄉(xiāng)的桂花香呢?(母親每年都聞著桂花的香氣,關注桂花,收獲桂花,吃著用桂花做的食品,喝著桂花茶,體驗著桂花帶給“我們”的快樂。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樹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此時,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qū)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體味桂花。在母親心中,家鄉(xiāng)的桂花是最香的。這表達了母親對家鄉(xiāng)的無限眷戀之情。)
、谧鳛槔先耍赣H除了思念家鄉(xiāng)的桂花香,還在思念什么?(思念鄉(xiāng)親和家鄉(xiāng)的山、水……)
③“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边@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一個“又”字說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鄉(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表達了她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思念之情。)
(3)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僦笇Ю首x:“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币龑W生注意,這句話要讀出母親的什么感情?
圖片 要引導學生再次質疑:為什么桂花的香氣有這樣的差別?
預設:要讀出母親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同時引出故鄉(xiāng)的桂花做的食品、桂花茶……此時桂花已充滿母親生活的全部空間,不難看出家鄉(xiāng)在她心中的分量。
②引讀:讓我們飽含深情地齊讀第8自然段!坝谑牵矣窒肫鹆嗽诠枢l(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指導朗讀該段)通過“又”讀出作者不止一次想起童年的“搖花樂”和“桂花雨”,這已經成為作者童年生活中最美好的記憶。
(4)小結:是呀!都說美不美,家鄉(xiāng)水,親不親,家鄉(xiāng)人。家鄉(xiāng)的一切都牽動著這對母女的心,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去體會那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吧!(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5.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1)想一想:作者運用了什么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
(2)學生匯報,教師小結:敘事和抒情。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因此,本環(huán)節(jié)運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重點詞句進行質疑探究,把指導朗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想象,體會作者思戀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三、回歸整體,總結升華情感
1.這篇課文寫了哪些內容?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預設:我感受到作者童年生活的“搖花樂”,以及她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和對童年的懷念之情。我要像作者琦君那樣,用仁愛的胸懷愛家鄉(xiāng),愛親人,愛大自然。同時,我還學會習作時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進去,做到“句句有情”。
2.總結:同學們,桂花是故鄉(xiāng)的香,月亮是故鄉(xiāng)的明,溪水是故鄉(xiāng)的甜,人兒是故鄉(xiāng)的親。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這一場場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讓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芬芳、香甜、快樂、溫馨,更是一種心靈的滋潤,一種長長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牽掛,一種人生的幸福。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旨在幫助學生達成體會作者思戀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領悟敘事和抒情的表達方法這一教學目標。
四、拓展延伸,推薦閱讀
1.同學們,老師還讀過臺灣女作家琦君的其他作品,她特別愛寫親人、朋友、花草樹,F在,我向大家推薦她的另幾部作品,如《煙愁》《家鄉(xiāng)味》《留予他年說夢痕》等。
(1) 《留予他年說夢痕》中有這樣一段話:
面對著姹紫嫣紅的春日,或月涼似水的秋夜,我想念的是故鄉(xiāng)矮墻外碧綠的稻田,與庭院中淡雅的木樨花香。我相信,心靈如此敏感的,該不止我一個人吧!
(2)《家鄉(xiāng)味》里面有這樣一段話:
戀鄉(xiāng)的人,終于忍不住喊出:“故鄉(xiāng),我們哪一天回去?家鄉(xiāng)味,我們哪一天能再嘗呢?”
2.請大家聯系《桂花雨》,說說琦君是個怎樣的人。
預設:故鄉(xiāng)的每一寸土地,每一處景觀,每一株花草都讓她難以忘懷。她是熱愛故鄉(xiāng)、熱愛父母的人;她關注親情、友情,是個有愛心的人。
3.摘錄并背誦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
設計意圖:強化“語文本體”,不僅探究文章寫什么,探究其人文價值,而且拓展延伸,追根溯源,探究作者是怎樣表達情感的。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時,我通過自主閱讀、批注感悟和對重點字、詞、句的剖析,以及文本情境再現等多種靈活的方法,牢牢拴住學生的心,使他們讀在其中,感在心中,情蘊其中,最大限度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使教學效果倍增。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4
教學目標
1.抓住“浸”、“搖”等關鍵字詞,想象畫面,體會作者借助具體事物和童年回憶表達感情的方法。
2.聯系上下文和閱讀鏈接,理解句子含義,體會作者留戀童年、思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抓住“浸”、“搖”等關鍵字詞,想象畫面.
2.體會借助具體事物和童年回憶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難點
1.體會作者借助具體事物和童年回憶表達感情的方法。
2.體會作者留戀童年、思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ㄒ唬┱勗捈とぃ瑢胄抡n
1.同學們,童年是一幅五彩繽紛的畫卷,老師相信你們的童年一定發(fā)生過許多有趣的事情,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吧!
生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
2.通過上節(jié)課的預習,我們知道琦君家鄉(xiāng)的桂花也給她帶來了許多歡樂,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家鄉(xiāng),一起去感受那桂花雨帶給她的歡樂!(板書課題)
。ǘ┚x悟法,學習表達
1.感受“桂花香”。
《桂花雨》的原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特別感人:“桂花,真叫我魂牽夢縈!边@普普通通的桂花,為什么這般讓作者魂牽夢縈呢?細讀課文,把自己的感受用簡單的批注寫下來。
。1)獨愛桂花。
引導學生抓住桂樹與梅樹的對比體會作者內心對桂花的親切和喜愛之情。
。2)沉浸桂花香。迅速瀏覽課文,文中哪些地方提到了桂花的香氣?劃出相關語句。
①對比理解。
“桂花盛開的時候,……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睘槭裁从谩敖辈挥谩帮h”?
在《美麗的小興安嶺》中也曾用到過這個字,還記得那句話嗎?(出示“……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保┻@里的“浸”字好在哪里?
“浸在桂花香里”“浸在濃霧里”中的兩個“浸”字在表達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師小結:“浸在濃霧里”就是浸泡、滲入,說明霧大。文中的“浸”指的是桂花的香氣是無處不在的,這種香氣浸入了村莊的每戶人家,也浸入了每個人的心里。
②“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生交流。師小結:一個“浸”字用得巧妙,它不僅巧妙地寫出了桂花的香,而且這種香氣早已不受季節(jié)的控制,它一直存在村莊之中,存在人們的生活里,存在人們的'心里,作者對童年的懷念之情溢于言表。
、塾懈星榈乩首x句子。
2.盡享“搖花樂”。
。1)桂花的可愛和持久的香氣彌漫,讓作者對它魂牽夢縈。其實,讓作者最難以忘懷的還是--搖桂花?焖贋g覽課文,找出具體描寫“搖花樂”的句子,邊讀邊想象畫面,并談談自己的理解體會。
(2)想象畫面。
搖啊搖,紛紛揚揚的桂花落下來,落在了你的--落在了你的--還落在了你的--你會有什么感覺?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師讀,生想象畫面。
。3)交流想象,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師小結:搖花對于母親來說是件不得不做的事,而對于作者而言,卻是一件大事,更是一個好玩的游戲,是故鄉(xiāng)童年生活的一種甜美記憶。作者借用桂花表達了自己對童年快樂生活的回味以及對故鄉(xiāng)的懷念之情,這就是我們前兩節(jié)課學到的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情感的方法--借物抒情。
3.體會“桂花情”。
、龠@桂花雨,讓我們沉浸在桂花的香氣之中,更讓我們沉浸在濃濃的鄉(xiāng)情和無盡的歡樂中。來到杭州,小山上的桂花香飄十里,可母親卻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边@是為什么呢?
聯系“閱讀鏈接”,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對母親的話的理解。
、诠鸹ǖ南悖瑩u花的樂,對童年的懷念……這一切都源于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孩子們,桂花是故鄉(xiāng)的香,月亮是故鄉(xiāng)的明,溪水是故鄉(xiāng)的甜。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這一場場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讓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樂,是溫馨,更是一種心靈的滋潤,一種長長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牽掛,一種人生的幸福。
(三)整合閱讀《生靈有情》P49《春酒》
1.默讀課文,想想作者寫了兒時在故鄉(xiāng)的哪些生活片段?為每個片段擬個小標題,說說春酒給“我”帶來的美好回憶。
2.文中哪幾處寫出了“我”對春酒的喜愛之情?劃出相關句子。
3.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xiāng)的春酒嗎?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
桂花雨
感受桂花香浸
盡享搖花樂搖
體會桂花情
一縷濃香飄十里
一抹鄉(xiāng)愁刻心間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5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的課堂上芳香四溢,因為今天我們要繼續(xù)來學習第11課:桂花雨。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小時候最喜歡桂花。誰來說說為什么呢?(板書:香、樂)
3、今天我們就走進課文,來體會作者筆下的“桂花香”與“搖花樂”。打開課本,默讀課文的2——6自然段,看看哪些句子寫出了桂花的香,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這份樂,再大聲讀讀這些句子品味品味,關鍵詞下可以做做記號。(出示學習單)
4、學生自學
5、交流
二、感受“桂花香”
A、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的。
1、讀著這句話,你覺得哪個字用得最妙?
2、浸:原本是什么意思?換個詞就是“泡”
3、這里說村莊泡在香氣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濃郁、醉人)
4、真是“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誰來把這沁人心脾的花香帶給大家。 【文中還有一處寫花香的句子正好與這句相互照應,是哪一句?】
B、“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1、這里有個詞“沉浸”表達的也是花的香,這和剛才的“浸”一樣嗎?
那你從這個詞中感受到了什么?
就請你帶著這樣一種感覺讀讀這句話!
2、讀到這兒,老師不禁想問,八月桂花香,桂花只在金秋盛開,為何說全年都浸在桂花香中呢?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找到依據來說一說。
(交流)
3、泡上一杯濃濃的桂花茶,茶香沁人心脾,把這種感覺送進去讀一讀。ㄗx句子)
4、吃上一口糯糯甜甜的桂花糕,這花香不僅唇齒留芳,而且也香到了我們的心里邊,于是,整個村莊都——(再讀句子)
5、一年四季,人們都能感受桂花帶來的芬芳,它的香,已掙脫了季節(jié)的束縛,香甜了人們的生活。所以,(讀句子)
過渡:桂花是“香”的,循著這份“香”,我們還讀到了作者兒時“搖桂花”的事情。我們繼續(xù)來交流,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搖桂花的樂趣?
三、體會“搖花樂”
1、【出示“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席,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薄
(1)交流談體會。
。2)這里有兩個“幫著”,從中你看出了什么?
那就請你把這份快樂,把這份迫不及待的心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ㄖ该x)
(3)在這段話中,作者的哪些動作也能讓你感受到這份快樂?(“使勁地搖”為什么是使勁地搖?)
你看,我們讀著讀著,就讀出了作者的心情,讀著讀著,也讀出了作者的思想,這就是會讀書!來,帶著體會,我們一起再來把這句話讀一遍!
。R讀)
2、在搖桂花時,作者是那樣的急切,那么,在桂花還未搖落時,作者又是怎樣的呢?
【出示:“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嘛!】
讀讀這個句子,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注意,抓關鍵詞來說。
(1)哦,你注意到了“大事”這個詞。
a/剛才同學們都說到搖桂花非常的快樂,這里為什么不說是“樂事”而要說成是“大事”呢?
b/你看,不僅因為快樂,更因為珍貴,每年只有一次,所以才是大事!誰來讀好這句話?
。2)纏,絲線旁,像絲線一樣地纏著。讀著這個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師引:這就是文中所說的“纏”了,琦君拉著媽媽的衣角,撒嬌道:(生讀)
3、不夠味兒,誰能讀出纏的味道?(指名讀。
。1)你讀的時候注意到了這個感嘆號了!
。2)誰再來纏纏?(老師聽出來了,你讀這句話時,把這個“還”字拖得比較長,能告訴我為什么嗎?)
。3)是呀,琦君在催促媽媽呢!
我們一起讀。◣熃又x:“還早呢,沒開足,搖不下來的。”)
。4)聽了我的話,你的心情怎樣?(很失望。
(5)在失望、難過的同時,你還想些什么呢?
4、哎呀,不好,陰云密布,云腳長毛,看來快下雨了。孩子們,我們提前搖桂花啦。
。ㄔO置課堂情境,讓學生進入情境)
。1)聽到這消息,你?生:我樂了。
。2)樂得怎樣?
。3)這回再讀這個句子,我們是加進了自己的感情,要比剛才更興奮,更激動,來,一起讀!
【出示“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席,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薄
5、你們想搖嗎?
好,那就伸出手使勁搖,卯足了勁搖!再用力點!
(1)你們看,桂花真的被搖落了【出示畫面】
它們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出示“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薄
(2)讀著這句話,這些詞(重點圈出:紛紛、滿頭滿身)這時,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張開你想象的翅膀,在位置上試著說說!
。ㄉ杂删氄f。)
。3)交流:誰來說說這樣的畫面?
(4)好多,好美,好香,這就是桂花雨,文中的桂花雨,我們心中的桂花雨!在這紛紛揚揚的雨中,你想不想呼喊?(想)誰來大聲地把你心中的情喊出來?(生喊)【師評:我聽到了你的快樂!你已經陶醉了!】
。5)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盡情地喊,快樂地喊…… 【出示:“!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齊讀。
。6)你們喊著,大家聽著,這情形,竟變成了一首詩,你們看!【出示詩歌:“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嫦裣掠!好香的雨呀!”】
。7)誰能像詩人一樣讀讀這首小詩?
。8)指名讀!編熢u:你的朗讀將我們帶入了這個浪漫的世界!真美!還有誰也想讀?】
。9)在悠悠的鋼琴曲中,我們也一起來浪漫一回,快樂一回。R讀句子)
6、這快樂的場面不僅感染了作者,還感染了父母。引讀:“母親……于是父親……”
你看,父親把所有的快樂都寫在了這詩中。誰來讀一讀。(出示詩句)(生讀父親的詩)
7、你從父親的詩中讀出了什么呢?
(1)你讀出了桂花的豐收,是呀,桂花搖落以后,我們的快樂依舊還在,誰能具體說說?
(交流:曬桂花、藏桂花、食桂花中的“樂”。)
。2)所以(生讀句子)【出示“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這時,再來讀這句話,又多給了我們一些怎樣的感受呢?
(3)看來桂花除了香,還帶給了大家豐收后的喜悅。真是“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
(4)我們繼續(xù)交流。
8、你看,吟小詩,搖桂花,搖出了香,搖出了樂,多有情調!真是一個詩意的世界!孩子們,讓我們一起再來快快樂樂地吟一吟父親的這首詩吧。
四、感受鄉(xiāng)愁
過渡:同學們,剛才我們同琦君一起,感受了她家鄉(xiāng)的“桂花香”與“搖花樂”,而這些,其實都已經深深地銘刻在了作者幼小的心中。然而,琦君十二歲時就和母親離開了老家,也離開了這桂花樹,你們知道嗎?每次從外地回來的時……(師范讀第五自然段,并出示母親說的這句話)外地的桂花真的不如家鄉(xiāng)的桂花香嗎?請大家自由讀讀母親的話,聯系上下文體會體會,母親為什么會這么說?
。ń涣鳎
。1)是的,假如這時候有人對母親說:
這里的橘子紅了,母親會怎么說:
這里的水可甜了,母親會怎么說:
這里的人可親了,母親會怎么說:
(2)作者旅居美國后,打電話給母親,告訴母親這里的生活條件很好,母親會怎么說: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
。3)短短的幾句話,卻道出了濃濃的故鄉(xiāng)情。◣煱澹呵椋┠赣H要說的話又何嘗不是琦君內心所想的.呢?(畫心)
琦君的很多文章里也曾經這樣寫道:雞鴨魚肉哪有家鄉(xiāng)的美,水果蔬菜哪有家鄉(xiāng)的新鮮,水是家鄉(xiāng)的甜,月是故鄉(xiāng)的明。
來,讓我們一起再來飽含深情地讀讀母親的這句話:
2、聽著你們的朗讀,老師忽然記起一次去外地,想家的時候,我也會想起東風橋下的那條河。
老師把思鄉(xiāng)情感寄托在——
我們班也有外地的同學,陳玉娥,你想家嗎?干莉莉呢?(想家的時候,我喜歡到田野里走走,我想起了家鄉(xiāng)的田野)
4、你們看,我們都給感情找到了一種可以寄托的事物,而琦君也把這種情思寄托在桂花雨上,化做了文字,于是,這種花香便留在了我們大家的心里。
帶著這種感覺一起讀課文最后的自然段
【讀課文最后一個小節(jié)】
5、同學們,琦君是臺灣文壇上一顆永恒的閃亮的星星,前幾天,老師也有幸讀了《桂花雨》全文,里面有這么一句話:桂花,真叫我魂牽夢縈。課文學到這兒,你覺得讓作者魂牽夢縈的僅僅是桂花嗎?還有什么?
7、是的,桂花只是一種寄托。琦君想著、念著,你們看,夢境中,她又一次搖落了桂花雨。這一回,除了那陣陣的桂花雨,她還搖出了什么呢?拿起筆,把它寫下來。
8、拓展訓練:搖啊搖,搖落了陣陣桂花雨,搖出了 ,搖出了 ,搖出了 。
(學生交流)
9、同學們寫得真好,句子看似簡單,卻傳遞出了作者對故鄉(xiāng)桂花深深的懷念。那種“搖花樂”和“桂花雨”已植進了他的生命,成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記憶。難怪作者會說:(生讀:桂花,真叫我魂牽夢繞。┳詈螅屛覀冊賮砩钋榈刈x讀課題。
五、推薦閱讀
課文上完了,老師也想向大家推薦幾本作者回憶童年生活,抒發(fā)對故鄉(xiāng)懷念之情的書。
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魯迅的《朝花夕拾》。愿你們在這濃濃的書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樂。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6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作者描寫了在家鄉(xiāng)搖落桂花時的情景,表現了兒時生活的樂趣,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家鄉(xiāng)、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文章,發(fā)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濃濃思鄉(xiāng)之情。
3、理解“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币痪湓挼囊馑,并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談閱讀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品味“搖桂花”是教學的重點。
難點:理解“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币痪湓挼囊馑,并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談閱讀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見過桂花嗎?現在就和老師一起欣賞一下桂花吧。
2、今天我們和琦君一起回憶一篇有關桂花的文章。
3、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同學們,童年的幸福美好是最耐人尋味的記憶。課文一開始作者就寫到:小時侯最喜歡桂花。那同學們去文中找找作者寫了什么景什么事呢?
2、自由朗讀。
3、交流匯報:作者寫了桂花和搖桂花,(板書:桂花搖花)
三、品味桂花香
1、這篇文章中有一個字前后出現了八次,而且這個字也突出了桂花的'特點,細心的同學發(fā)現了嗎?
2、交流匯報:香。
3、畫出文中所有帶香的句子。
4、出示句子。帶著對桂花的喜愛來讀一讀吧。
5、這些句子都寫出了桂花香,可是寫法卻不相同,你發(fā)現了嗎?
6、交流寫作手法。
7、那么這些句子中有沒有寫香很妙的詞語呢?你可以圈出來,點出來,或者在旁邊寫下你的感受,這種方法叫做批注,也是常用的讀書方法。同學們現在就可以試一試。
8、交流自己的體會。
四、感受“搖花樂”。
1、桂花的香,我喜歡,告訴你,其實呀,小時侯的我更喜歡“搖桂花”呢!請大家邊讀邊劃一劃:從哪個詞可以點出了“我”對搖桂花的期待?
學生邊讀邊圈畫。{讀書就要勤動筆,要在語言文字間留下自己的思考。}
。1)“搖桂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看看提示語“纏著問”,你們平時有沒有纏過大人做他們不愿讓你們做的事情?(有)
想想你是怎么纏的,來讀讀這句。指名讀。
、倌愕恼Z氣里有纏!告訴你,豐富的表情能讓你的朗讀更有色彩!
、谀愕谋砬槔镉欣p!
、勰愕谋砬、語氣里都有纏了!
(2)“就在這時………提前搖桂花!爆F在搖桂花的機會終于來了,這下看你的行動嘍!出示:“這下我可樂了……使勁地搖!敝该x
、贅返牟粔颍賮!
、诩影褎!
、蹧]開足的桂花得使勁地搖才能搖下來呀!!再讀。
。ㄕ鏁x書!誰再來使勁地搖一搖,樂一樂。
。3)搖桂花是作者童年里最快樂的事情了!師讀:“桂花紛紛……好香的雨呀!”
、偃绻藭r你是那個桂花樹下的孩子,你會怎么表達內心的快樂呢?
。ūе鴺涫箘艙u;在樹下跳舞;大聲喊;變成小蜜蜂;捧在手心使勁聞……)
②此時此刻,滿頭滿身桂花的我,心里裝著滿滿的快樂!這段話中,作者除了用文字表達自己快樂的情感,細心的你能不能發(fā)現作者還用了什么方式來傳達自己的快樂?(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除此之外,作者連用了三個嘆號,可想而知,作者搖桂花時的心情是多么欣喜!這已經不能全部用語言來表達了。標點符號同樣可以幫助我們表達感情。)
、圩屛覀儼炎髡呷齻嘆號表達的快樂通過朗讀體現出來:“桂花紛紛……好香的雨呀!”真美,從你們的朗讀中看到了那落英繽紛的桂花雨,感受到了那童年時的樂!
五、送桂花傳鄉(xiāng)情
1、桂花豐收給作者一家?guī)淼目鞓,我們還要學會把快樂與他人分享。
2、你想把桂花送給誰?演一演。
秋天你給他們送去桂花,冬天他們會給你送來軟軟的,甜甜的桂花糕。這小小的桂花傳遞這濃濃的鄉(xiāng)情。(整個村莊,是呀,全村的人!)
生活中處處有桂花:平日里喝著桂花茶,冬天一起吃桂花糕;來客人時可以做桂花酒凍,夏天可以做桂花沙冰。真可以說:全年真?zhèn)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人們每時每刻都能享受著桂花帶給他們的快樂。
六、對比感悟思鄉(xiāng)情
1、后來,作者一家移居杭州,每次去賞桂花,總要給同樣愛桂花的母親捧上一大袋。
出示:可是母親常常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笔峭獾氐墓鸹ú幌銌?(不是)那么為什么就比不得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呢?(用心讀讀母親這番意味深長的話語,想一想)(母親對家鄉(xiāng)院里的桂花是有感情的,所以會覺得故鄉(xiāng)的桂花最香。在母親眼里多了一份思鄉(xiāng)情。
※板書:思鄉(xiāng)情
2、讓我們一起走進母親的情感世界,一起滿懷深情的讀一讀:可是……
3、他鄉(xiāng)的桂花再香,香不過家鄉(xiāng)的桂花。他鄉(xiāng)的山再秀,也秀不過家鄉(xiāng)的山。想起家鄉(xiāng)的桂花,其實就想起了自己的家鄉(xiāng)!
七、總結課文
1、月是故鄉(xiāng)明,人是故鄉(xiāng)親,花是故鄉(xiāng)濃。母親難忘,我亦難忘。出示:☆每當……(師讀)
2、淡淡的一句話,卻傳遞出了作者對故鄉(xiāng)桂花深深的懷念。愛桂花其實就是愛故鄉(xiāng)呀。愿那場美麗的桂花雨永遠飄落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間。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7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能夠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但他們初步接觸散文這一文體,對于這樣形散神聚,情感表達較為含蓄的文章,更應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讀懂文本背后所蘊含的深深的思鄉(xiāng)之情。也應在讀文的過程中體會作者表情達意的方式。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自讀的基礎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并且學會抓住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悟作者感情的方法。
3.通過自讀自悟和交流,體會作者對家鄉(xiāng)、對童年的思戀之情。
【教學重點】
抓住文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對家鄉(xiāng)、對童年的思戀之情!窘虒W難點】
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題導入,初識桂花
1.師:同學們,上課前老師想請同學們放松放松,跟我一起深呼吸。今天我們要上的課文就和這味道有關。(齊讀課題)
2.猜題:這“桂花”和“雨”的組合有些奇妙,看到課題,你的腦海里會浮現出什么畫面?中秋節(jié)前后,正是故鄉(xiāng)桂花盛開的季節(jié),這絲絲縷縷的香縈繞著臺灣女作家琦君的童年。
3.你們見過桂花嗎?(桂花簡介)課文里又是怎么描寫的呢?(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tài)。)
既然它并不出眾,作者為什么偏偏對它情有獨鐘?
(香。僅僅是香嗎?還有搖花的快樂)
學完這篇文章,我們就能明白作者為什么桂花在作者的腦海中這么久久揮之不去了。
二、導讀提示,疏通脈絡
1.閱讀“導讀提示”
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前的導讀提示里就隱藏著學習這篇文章的方法。請一位同學為大家讀讀“導讀提示”,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提示里要求我們做哪幾件事?
2.梳理問題
、傧銡饷匀说墓鸹ㄓ肿尅拔摇毕肫鹆耸裁茨?
、谡f說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快樂;
、酆屯瑢W交流讀了“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的.體會。
3.接下來我們就帶著這問題隨著作者琦君一起共賞這場紛飛的桂花雨吧。
三、詞句引領,細品花香
1.請大家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中秋節(jié)前后,桂子飄香。課文里有哪些文字也能讓你感受到桂花的“香”呢?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從中找出相關的句子畫下來。
“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我喊著:!真像下雨,好香的雨。
“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3.看來這香味也特別吸引大家的注意,那么老師想請大家再次仔細地品讀這幾個句子,聯系上下文思考思考,哪些字眼讓你特別感受到桂花的芬芳,把它們圈劃下來,并在空白處寫寫自己的感想。
4.小組合作探究
5.全班交流
相機引導:全年桂花花期長、曬干的時候香、制成糕點的時候香,香味持久。
至少、前后十幾戶人家范圍廣、村子里鄰居友愛
6.聚焦“關鍵字眼”
。1)剛剛這兩句話大家都深有感觸,我們再來讀讀這兩句話,看看你發(fā)現了什么?(“浸”用了兩次)
(2)是的同學們,這種特別之處值得我們品味。我們來琢磨下這個“浸”里包含著什么。
a.浸:(出示字典里的字義)意思是泡、沉浸。彌漫,充滿。你能讀一讀嗎?
如果換成“飄”字可以嗎?對比下好不好?
b.看來整個村子里都彌漫著濃濃的桂花香呀。
孩子們想象下,假如此刻你漫步在村頭村尾,你感受到什么?此刻你正坐在綠意盎然的小山丘上,你
此刻你踏上村里那條鋪鵝卵石的路,你
是呀,無論你村子的哪個角落,那陣濃郁的花香總會縈繞在你的身旁。
而當春天來臨,在翠綠的草地上端一杯桂花泡的茶,你會感覺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夏天,在綠樹陰下,咬一口桂花糕,你會感覺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秋天,忙完農活,賞著芬芳的桂花,你會感覺
冬天,白雪皚皚,還可以品著桂花酒暖身,你會感覺
c.看來,家鄉(xiāng)的桂花香真的是與眾不同,久久都飄散不去,并隨著歲月的累積而日益濃郁,日夜累積,這香味還僅僅是桂花的香嗎?那更是家鄉(xiāng)的味道,童年的味道!
四、想象畫面,享“搖花樂”
1.過渡:其實,深刻我心的不僅只有桂花的香味,還有搖花的快樂。
2.尋找“搖花樂”
請同學們再次默讀文章,你從哪里感受到了這份快樂?
3.全班交流
指導朗讀:
、倮p“纏是什么意思?怎么纏?假如你就是小琦君,老師來當你的母親,請你來表演下。為什么會這么”纏“著母親?
、诎!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也感受到了這搖曳的花朵帶來了滿懷的歡喜。老師這還有幾張圖片?視頻?讀了,看了畫面,此刻的你們一定有別樣的感受吧。
5.想象畫面,隨機采訪:此時此刻,假如你正和作者琦君一起,沉浸在這漫天的桂花香里,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輕輕地落在你的頭發(fā)上,你此刻有什么感受?
6.是呀,所以這份快樂是特屬于家鄉(xiāng),屬于童年的歡樂。連在一旁看著的琦君的父親也忍不住吟詩道:
細細香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
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
小結:花語繽紛入夢甜。這做的是什么夢?童年的夢,思鄉(xiāng)的夢。
五、資料補充,感悟鄉(xiāng)情
1.過渡:一樹桂花開,心頭難忘懷。只是,童年終會遠去,而”我“也離開了故鄉(xiāng)。
2.作者生平簡介
琦君,是我國著名的現當代女作家。她出生在一個氣候溫和,山清水秀的江南小城。而后舉家遷往浙江杭州,她在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完成了學業(yè)。1949年,琦君離開祖國大陸到了臺灣,后來定居美國。直到20xx年,84歲高齡的琦君首次回到了她日夜思念的故鄉(xiāng)。遠離故土的漫長歲月中,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風土人情,以及她在故鄉(xiāng)所度過的童年美好時光,都給她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琦君對家鄉(xiāng)的一切都難以忘懷。她忘不了故鄉(xiāng)的山水,自然更忘不了故鄉(xiāng)人,忘不了親愛的父母,尊敬的老師、姐妹……她把自己的滿腔思念,一片摯情,熔鑄到每一篇作品里。《煙愁》、《桂花雨》、《春酒》《水是故鄉(xiāng)甜》等文章里就流淌著她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這份濃濃的愛將與她的文字一起永遠縈繞在我們的心間。她曾深情地寫道:“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xiāng),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愿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
孩子們,畫面定格在這里,看著琦君的這些經歷,你會想到什么詞語(漂泊、無依無靠、浮萍)
2.理解母親的話。
難怪,我們搬離了家鄉(xiāng),我也常到杭州的那處滿是桂花樹的小山上賞花當我把桂花帶回給母親時,母親卻說:
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
杭州這滿山遍野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那一棵桂花嗎?
3.學生交流
4.小結:是的,對于琦君來說,那陣陣搖落的桂花雨分明就是她夢里故鄉(xiāng)的甜美記憶,是濃濃的思鄉(xiāng)情愁,是童年歡樂生活的深情懷戀;而對于母親來說,家鄉(xiāng)院子里的這棵桂花樹是獨一無二的,早已成了母親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母親心中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六、拓展延伸,直抒真情
1.所以,在母親的眼里這杭州的桂花再美、香味再迷人也永遠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出示:花還是故鄉(xiāng)的香。
2.除了這花,故鄉(xiāng)的一草一木,在母親和“我”的心中都是最為珍貴的。孩子們,你們能不能也仿造這樣的句式說說心中所感呢?
3.生仿寫句子( )還是故鄉(xiāng)的( )。
4.指名上臺將答案填寫到白板內。
5.看,將這些句子組合在一起,不就構成了一首清麗的小詩?老師想給它取個題目,就叫《鄉(xiāng)情》。
【板書設計】
桂花雨
品花香
搖花樂
思鄉(xiāng)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8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自學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句子的含義。
能力目標:能想像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讀課文。
思想教育:體會作者喜歡桂花、搖桂花的樂趣和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想像課文描寫的情景。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們,回憶過去經歷過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種享受,充滿樂趣。回憶過去經歷過的有趣的事嗎?老師也會回憶他們的童年,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飽含著作者對童年往事的'無比懷念。課題是《桂花雨》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ǔ鍪净脽羝┬〗M合作學習,思考討論:
1、課題“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2、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3、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問題。
三、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2、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議一議,讀了這一段對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
3、學習三至六自然段
想一想,這部分主要寫了什么?找出相關詞句讀一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說一說,自己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4、學習第七八自然段
自由發(fā)言,說說如何理解母親說的話?杭州小山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的桂花嗎?
四、總結全文,回歸整體
師:這篇課文通過寫桂花的事,看出了我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也看出我和母親對家鄉(xiāng)、對家鄉(xiāng)桂花有深厚的感情。
五、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9
課前準備:
1、朗讀課文;
2、了解桂花;
3、了解作者。
教學過程:
一、走近作者,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熟悉桂花嗎?(師生介紹桂花)
2、介紹作者——琦君。想起我們一般大小時所經歷的——桂花雨。
二、整體感知,初聞桂花。
仔細、認真、大聲地朗讀課文,找一找描寫家鄉(xiāng)桂花香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如果讓它開過,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風雨吹落,比搖下來的香味就差多了。
。、我喊著:“!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過渡:哪一句話寫了杭州的桂花?
杭州最有名的是文中提到的:滿隴桂讀《品桂》
可母親卻說:鄉(xiāng)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為什么呢?再讀課文。
三、走進村子,浸潤花香。
每個句子讀兩遍,體會一下哪一個句子最讓我們感受到:家鄉(xiāng)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齊讀(“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讀這一句時,哪個詞冒出來,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品讀:“浸”。
為什么用“浸”?
生:桂花的香氣散發(fā)地遠;
生:桂花的香氣散發(fā)很久……
。、品讀:“全年”
除了這個詞,還可以換成哪些詞:“一個月”“半年”“整一年”“每一天”“每一個季節(jié)”……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是怎樣的一年
師引讀:每一天,……
每個月,……
每個季節(jié),……
這個“全年”讓你體會到什么?(時間久遠)
。场⑵纷x“整個村子”
什么浸在桂花香氣里?
生:村長、村里人、作者的母親、……
師:除了人呢?
生:鳥兒、動物、花草、每一樣物品……
讀句子“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四、透過花香,體悟思鄉(xiāng)。
。薄⒊樽x5自然段。(對我來說,什么才是大事?)
。、你有什么感受。
。、自讀,哪一個句子讓你有特別的感受。
4、“搖呀搖”我們再來體會這三個字。
。ㄉx;師評:不著急,你可以讀得更好。
。ㄉx:師評:一臉的燦爛,真的樂了。)
5、琦君家的桂花栽滿院子,她一個人是搖不過來的,讓我們一起幫她搖。
“搖呀搖”你們搖出了什么?
。ㄍ甑臉啡;桂花的香氣;童真;樂趣……)
。、在我們家鄉(xiāng)難道香的僅僅是桂花嗎?
。ā肮鸹ā薄靶』ㄐ〔荨薄坝泄鸹h在身上的人香了!保
引讀第8自然段。
。、一生都在漂泊的琦君,在這美好的中秋佳節(jié),除了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還會想起什么呢?
結束語:孩子們,桂花是故鄉(xiāng)的香,月亮是故鄉(xiāng)的明,溪水是故鄉(xiāng)的甜,人兒是故鄉(xiāng)的親。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這一場場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讓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樂,是溫馨,更是一種心靈的滋潤,一種長長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牽掛,一種人生的幸福。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10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2個生字。正確認讀“姿態(tài)、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并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重點難點]
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聽聽長輩講的關于小時候家鄉(xiāng)生活的故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難忘的,回憶童年美好的往事更是一種享受,充滿了樂趣。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琦君的童年,一同去欣賞美麗的桂花雨。(板書課題。)
2.琦君(1918--20xx)現當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畢業(yè)于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師從詞學家夏承燾。1949年赴臺灣,在司法部門工作了26年,并任臺灣中國文化學院、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國。出版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作品30余種,主要有《煙愁》《細紗燈》《三更有夢書當枕》《桂花雨》《細雨燈花落》《讀書與生活》《千里懷人月在峰》《與我同車》《留予他年說夢痕》《琦君寄小讀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傷》以及《琦君自選集》等。
3.桂花:也稱木樨,木樨科。常綠喬木,高達15m,樹冠卵圓形。葉對生,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花簇生葉腋或頂生聚傘花序,黃色或白色,極香,花期中秋。核果橢圓形,藍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產我國西南、華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變種較多,有金桂、銀桂、四季桂。是傳統的名貴香花,城市綠化、美化的重要樹種。桂花經蜜餞后,可做各種甜食。
二、檢查預習
1.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桂花的名句。
因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歷代文人墨客經常用美好的詩詞歌頌它。你們讀過哪些有關桂花的名句來跟同學交流一下好嗎?
2.抽名讀課文,解決生字、新詞。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我們從未聽說桂花會下雨。那“桂花雨”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回憶自己童年故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和幫媽媽搖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
三、自讀自悟,細讀悟情
1.自讀自悟。(出示思考題。)
(1)默讀第二至六自然段,看看桂花給作者帶來了哪些快樂?勾畫出有關的詞句。
(2)把你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讀給同桌聽。
2.細讀悟情。(討論交流。)
(1)重點理解句子。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薄叭辏麄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一個“浸”字,形象地寫出了桂花的香氣,桂花不僅花開時香,晾干了泡茶、做餅也同樣香氣彌漫。桂花,永遠香在人們的心里。它的香,已掙脫了季節(jié)的束縛,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們的生活。
(2)重點理解搖花時的樂趣。
、贋槭裁凑f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理解“總是”。)
②畫出描寫“我”搖桂花的句子。
a.理解“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
b.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c.為什么說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品讀體會
1.八月桂花,十里飄香。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墒悄赣H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蓖枪鸹,難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樣嗎?母親為什么這么說呢?
母親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xiāng)明”如出一轍。母親每年都聞著桂花的香氣,關注著桂花,收獲著桂花,體驗著饋贈桂花的快樂,吃著桂花做的食品,喝著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xiāng)院子里的。這棵桂花樹,是唯我的`,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還會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沒有區(qū)別的,問題是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qū)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體味它們。一親一疏,感覺自然就涇渭分明了。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家鄉(xiāng)在母親心中的分量。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边@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個“又”字說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鄉(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只是這次母親的話使她又一次想起了故鄉(xiāng)童年的快樂。淡淡的一句話,卻傳遞出了作者對故鄉(xiāng)桂花深深的懷念。家鄉(xiāng)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樂連在一起的,那種“搖花樂”和桂花雨已植進了她的生命,成為她幸福童年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記憶。這恐怕是作者難忘家鄉(xiāng)桂花的真正原因。
五、拓展延伸
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如果有,說給大家聽聽。
六、板書設計
桂花雨
桂花香飄十里
搖花真像下雨
愛花賞花拾花
思緒回到故里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11
一、讀題設疑,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
同學們,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著外祖父對祖國的無盡思念,香氣迷人的桂花又讓“我”想起了什么呢?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欣賞美麗的桂花雨。(板題、讀題)讀了課題,你心中有什么疑問,請大膽地提出來。
2、讓我們帶著疑問走進課文尋找答案吧,自學課文:
(出示自學提綱。)
、抛杂勺x文,讀準字音。
、苿澇霾焕斫獾淖衷~用學過的方法理解。
、恰肮鸹ㄓ辍笔鞘裁匆馑?
二、檢查自學,匯報交流
1、解決學生提出的生字疑難。
2、指名逐段讀文,正音。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的是作者深情地回憶起童年的桂花和幫媽媽搖桂花的事。)
4、“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桂花雨”是指很多桂花一起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引導學生引用文中的語句來回答: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三、自讀課文,讀出精彩
1、找出描寫“我”小時侯搖桂花的部分,并開展學習:
第2~6自然段:
⑴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2~6自然段,和同桌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七M行朗讀指導:
指名學生讀一讀,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師:你聽出了什么味道?還有想讀出自己不同感受的嗎?(讓學生充分參與)
、堑诙匀欢螌懥俗髡邔鸹ǖ南矏,同時也寫了桂花樹的特點:樣子笨、花形小、味道香。這一段中的省略號表示列舉的.省略,可引導學生說出一、兩種花名來補充。
、鹊谌匀欢螌懥斯鸹ㄩ_時,正好是臺風季節(jié),母親總是擔心臺風來破壞桂花。同時,還交代了桂花收回來是為了送給鄰居做糕點。
、傻谒淖匀欢螌懥斯鸹ǖ南阋约皯敗皳u”的原因:
學習時讓學生閉眼想象桂花的香。
、实谖遄匀欢螌懗鲎髡邔Α皳u桂花”的熱愛:
引導學生找出能體現這一點的詞句:是件大事、總是問、樂了、使勁。朗讀時注意讀出下面兩句話的語氣:
、佟皨專趺催不搖桂花呀?”──迫不及待
、凇鞍,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贊美
感悟形象:
一邊讀一邊結合課文插圖想象搖花樂的情景,再閉眼想象“桂花雨”,和作者分享童年的快樂。
、说诹匀欢螌懥斯鸹ǖ氖、藏及作用。(可引導學生說一說對桂花的認識)
2、全班有感情地朗讀2~6自然段,讓學生讀出作者對“搖花樂”的懷念。
四、品讀詞句,體會感情
1、找出抒發(fā)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體會:
⑴“杭州的一處小山全是桂花,香飄十里,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
仿照這個句式,讓學生說說,從而體會到母親表達的是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懷念。
如:這里的環(huán)境真好,母親會怎么說?這里的生活真舒適,母親會怎么說?
、啤坝谑,我也想到了在故鄉(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佟皳u花樂”指的是在作者眼里,搖桂花是一件非?鞓返氖。
②模仿寫句,啟發(fā)學生回憶童年里難忘的人和事:
五、回歸整體,交流感受
1、師:課文以生動的文筆向我們介紹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內容豐富,感情真摯,文字中蘊含著濃郁的鄉(xiāng)情,讀來很感人,讓我們再一次來欣賞美麗的桂花雨。(配樂朗讀全文)
2、交流閱讀感受,聯系古詩或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人們對家鄉(xiāng)的懷念。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12
師: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讀完后,想想、說說你為什么喜歡讀這一部分?為什么這么讀?
生1:老師,我喜歡讀的是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總是問母親:'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呀?'
師:請你說說為什么喜歡讀這一句子。
生1:因為我從這個句子體會到作者盼望搖桂花的迫切心情。
師:那你覺得該怎么讀?
生1:我覺得這個媽字應該讀長一些。學生試讀。
師:誰有不同的看法?
生2:我覺得這個媽應該讀得短、快一些。
師:為什么?
生2:因為讀得短、快一些才能讀出作者盼望搖桂花的迫切心情。學生試讀。
師:誰還有不同的看法?
生3:我覺得這個媽可以讀得長一些,不僅可以讀出作者盼望搖桂花的迫切心情,也可以讀出作者的.撒嬌。學生試讀。
師:請同學們用你自己喜歡的語氣讀讀這句話。
全體學生試讀,讀出自己喜歡的語氣。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指導學生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揣摩詞句含義,品讀文章優(yōu)美清新、富有感情的語言。
3、培養(yǎng)學生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導讀導議。
2、學生自學,小組合作探究,班級讀、評、講、議的形式相結合。
3、初步感悟作者運用具體的事例,通過細致的描寫表達情感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用心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鄉(xiāng)之情,學做一個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人。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想象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初步感悟作者運用具體的事例,通過細致的描寫表達情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
初步感悟作者運用具體的事例,通過細致的描寫表達情感的方法。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朗讀法、賞讀評議法、活動法等教學方法,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通過課前的預習,學生進行文章內容的梳理,自主發(fā)現文章的表達情感和文體特點。
2、圍繞教材中提示的自學導讀進行學習,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解決,引導學生發(fā)現語言文字背后的情感。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
3、在課文解讀中設置好問題角度,激發(fā)學生關注語言文字前后的聯系,多角度思維。引導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ㄒ唬┏踝x課文,交流預習
1、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齊讀課題。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認為需要同學們注意的字詞。
預設:(全班交流)
第一行:笨笨的姿態(tài)滿樹的葉子
第二行:香氣迷人香飄十里浸在花香里
第三行:賞桂花糕餅茶葉
課件展示相關字詞:
你發(fā)現了什么?邊讀邊畫出這些詞語所在的句子,想一想,你對桂花有什么新的了解?
2、簡介作者。
課前預習中我們還查找了相關資料,你們對作者琦君有哪些了解?(全班交流)大家看,這就是作者琦君女士,她是當代臺灣著名的作家,她的作品深受海內外讀者的歡迎,被譽為臺灣文壇上閃亮的恒星。
課件展示圖片素材“琦君介紹”。
【設計意圖】簡介作者,疏通文字,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ǘ┙涣鞅砀,梳理內容
1、課前我們預習了課文,填寫了預習表格,4人小組互相交流,把表格的內容進行完善,注意語言簡練。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實物投影展示學生課前預習表格。)
4、通過表格,我們梳理了文章的內容和結構,可見利用表格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通過這張表格,你讀懂了什么?
交流預設:
。1)搖桂花很快樂。
。2)作者對家鄉(xiāng)思念之情。
(3)本文主要講了:作者喜歡桂花,小時搖桂花十分快樂,長大后依然忘不了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預習,學生首先進行文章內容的梳理,進而發(fā)現文章的表達情感和文體特點。
。ㄈ╆P注重點詞句,體會情感
1、通過自學我們讀懂了這些內容,那么編者又為我們設定了哪些導學要求呢?
課件出示教材中自學導讀的內容。
按照這樣要求,默讀課文,圍繞搖花樂和思鄉(xiāng)情,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進行批注。提示:先畫出語句,再寫出自己的感受。
交流預設:
我們先看“樂”。
。1)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們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啊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
小琦君,你又幫這個,又幫那個,你不累嗎?
這么忙為什么呀?
要這么多的桂花有什么用呀?(加在茶葉里泡茶,過年時做糕餅。)
這么多的桂花,都是自家用嗎?(不僅僅用在自家,還要送給鄰居們。)
你就是母親,臺風來了,你為什么會擔心呀?讀出這種擔心。
原來,這桂花有這么多的用處,今天我送出的是一籮桂花,過年時,收獲的就是──美味的糕餅。
今天我送出的是一籮桂花,等春茶上市時,收獲的就是──美味的茶葉。
今天我送出的是一籮桂花,收獲的卻是濃濃的鄉(xiāng)情呀!所以當母親叫大家提前搖桂花時,我才會“這下,我可樂了──”(指導朗讀)
。2)我喊著:“!真像下雨,好香的雨。
這桂花紛紛落下來,我是喊出來的,你是說出來的,誰來喊一喊。小琦君,你為什么喊呀?
小結:作者描寫得多細致呀,這一個喊字就讓我們感受到了內心的快樂。作者就是這樣,通過選取自己童年中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事例,表達自己的`真摯情感。
就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幾句話。
2、還有哪些語句感受到“思鄉(xiāng)之情”的呢?
。1)“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
真是所有的桂花都沒有家鄉(xiāng)的桂花香嗎?
思念家鄉(xiāng),思念家鄉(xiāng)的什么?思念的是家鄉(xiāng)桂花制成的小食茶葉,思念的是人與人之間守望相助的濃濃鄉(xiāng)情。
。2)身在異鄉(xiāng),母親魂牽夢繞的是故鄉(xiāng)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這種情緒深深影響著琦君的一生,在她另一篇散文《家鄉(xiāng)味》中就寫到和母親此時一樣的話:“水果蔬菜是家鄉(xiāng)的好,雞魚鴨肉是故鄉(xiāng)的鮮。當然,風景是家鄉(xiāng)的美,月是故鄉(xiāng)明。”
。3)再次出示預習表格,歸納寫法。
文章看似圍繞桂花寫了很多的內容,表達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情感: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這種看似隨意而寫,主題卻集中的寫作特點,正是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設計意圖】通過品味語言,培養(yǎng)閱讀分析能力,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體會語言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深深的情感。初步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為指導在寫作中運用景物描寫表達思鄉(xiāng)之情做鋪墊。
。ㄋ模┥A情感,進行練筆
1、正是因為這樣,當我?guī)Щ匾淮庸鸹〞r,母親才會無限惆悵地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
正是因為這樣,當80歲的琦君在離開大陸51年之后再次回到浙江,看到那久違的桂花樹,她仿佛又聽見母親在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
2、桂花雨讓作者永遠難忘,在她的心中“桂花還是故鄉(xiāng)的香”。
3、請同學們把這句話抄在筆記本上,想象一下,當你有一天,離開了自己的家鄉(xiāng),你會說什么?仿照“()還是故鄉(xiāng)的()!痹賹2、3句。
4、全班交流,生板書填空。
5、齊讀這首小詩。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我們完成了這首小詩,誰來為它起個名字?
6、這就是琦君筆下的《桂花雨》。琦君女士,30多年來筆耕不輟,出版作品近30本,在她的筆下盡情地抒發(fā)著她對故鄉(xiāng)、對祖國真摯熱烈的感情,被譽為“臺灣文壇最閃亮的恒星”。
【設計意圖】實現課內外遷移,體現大語文教學觀,實現能力遷移和情感內化。
。ㄎ澹┎贾米鳂I(yè)
1、把這首詩繼續(xù)寫完。
2、推薦閱讀琦君《水是故鄉(xiāng)甜》。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親情并用行動和語言表達;進一步拓展閱讀,豐富語言積累。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14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tài)、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和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抓住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教學準備:媒體資源
教學方法:利用課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難忘的,回憶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種享受,充滿了樂趣。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賞美麗的桂花雨。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劃出不理解的字詞用學過的方法理解
教師播放媒體資源,解決學生提出的生字疑難
3.指名逐段讀課文,正音
4.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深情地回憶起童年的桂花和幫媽媽搖桂花的事。
5.“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桂花雨”是指很多桂花一起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原文是: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
三、研讀語句,體悟感情
1.再讀課文,談談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是哪些句子,為什么?
。1)“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薄叭,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一個“浸”字,形象地寫出了桂花的香氣,桂花不僅花開時香,晾干了泡茶、做餅也同樣香氣彌漫。桂花,永遠香在人們的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節(jié)的束縛,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們的生活。
。2)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
事實上,是不是像母親說的這樣呢?我們不妨看一看課文中的這些句子:“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那么,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怎么樣呢?“桂花盛開的時候,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顯然,從香氣上看,是沒有區(qū)別的,甚至小山上因為樹多,更顯得濃郁。
那母親為什么要這么說呢?母親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xiāng)明”如出一轍。母親每年都聞著桂花的香氣,關注桂花,收獲桂花,體驗著饋贈桂花的快樂,吃著桂花做的食品,喝著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xiāng)院子里的這棵桂花樹是唯我的,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還會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沒有區(qū)別的,問題是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qū)別桂花,而是在用情感體味它們。一親一疏,感覺就不一樣了。
。3)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我們不能忽視這個“又”字。這個“又”字說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只是這次母親的'話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話,卻傳遞出了作家對故鄉(xiāng)桂花的深深懷念。家鄉(xiāng)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樂連在一起的,那種“搖花樂”和桂花雨已植進了他的生命,成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尋味的記憶。這恐怕是作者難忘家鄉(xiāng)桂花的真正原因。
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xiāng)院子里的這棵桂花樹是唯我的,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還會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沒有區(qū)別的,問題是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qū)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體味它們。一親一疏,感覺自然就涇渭分明了。
四、交流感受小結課文
課文以生動的文筆向我們介紹了作家童年的生活,內容豐富,感情真摯。文章字里行間蘊含著濃郁的鄉(xiāng)情,讀來很感人。
五、作業(yè)
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如果有,說給大家聽聽。
六、板書設計
桂花雨
搖桂花----桂花雨----桂花食品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15
學習目標:
★學會“籮、杭”2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會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邊讀邊體會作者通過景物表達的思想感情。
★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情趣和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按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查找有關桂花的資料。
★準備“搖花樂”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讀提示明要求
◆師生談話:說說在兒時曾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事?
◆教師導語:童年曾發(fā)生過的趣事令我們難忘,只要一想起它,我們仍會感受到一種快樂。今天我們要讀的課文的作者就用手中的筆把童年趣事記錄了下來,讓我們走進課文,共同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板書課題:桂花雨)
◆交流課前查找的有關桂花的資料后,針對課題說說想了解哪些內容。
二、初讀課文知大意
◆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小組合作交流學習:伙伴之間互相讀課文,糾正字音,再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品讀語句悟情感
◆讀課文,看“搖花樂”的掛圖,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畫下來。
a.“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
b.“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
c.“我喊著:‘!真像下雨,好香的雨!”’
◆分小組讀所畫的句子,邊讀邊想象語句所描繪的情景,再說一說此刻在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從畫面中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朗讀“搖花樂”這一段。)
◆教師導語:多么令人難忘的搖花樂,它同樣也把童年的'快樂帶給了我們。然而,作者僅僅為了寫搖落的陣陣桂花雨嗎?聯系上下文,讀讀有關語句,再說說你的感受。
a.“我喜歡的是桂花!
b.“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c.“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d.“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學生邊讀有關語句,邊談自己的體會。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通過這幾句話,聯系上下文,如與“梅花、梅樹”的對比,體會出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懷念。
◆體會母親對故鄉(xiāng)的懷念。
a.找出有關描寫母親的語句。
b.讀母親的話“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說說自己的感受。
試著用“這里的——再——,也比不上——”這樣的句式說說母親還可能會說些什么。
c.與同學交流:母親的話要表達怎樣的情感?
◆【聽著母親的話,“我”不禁又想起了“搖花樂”,你能通過朗讀向同學們表達出“我”的思鄉(xiāng)之情嗎?(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段。)
◆難忘童年的畫面,難忘母親的話語,更難忘故鄉(xiāng)的桂花,讀讀課文中的語句,想一想,課文中是否還有讓你回味無窮的句子?找出來并有感情地讀一讀,再交流為什么要這樣讀。
四、積累語言求發(fā)展
◆讀了這篇課文,你的內心產生了怎樣的感受呢?
◆在課外閱讀中,在你的生活實際中,你有沒有感受到人們對家鄉(xiāng)的懷念呢?說一說。
◆把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相關文章:
《桂花雨》語文教案02-15
《桂花雨》優(yōu)秀語文教案12-30
小學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06-16
五年級語文教案《桂花雨》11-17
五年級上冊語文《桂花雨》教案02-26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桂花雨》09-12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桂花雨》12-01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桂花雨12-31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案15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