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通用16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通過讓幼兒動手操作、比較,發(fā)現(xiàn)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并進行排序。
2、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和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
黑白序列的排序圖樣。
2、學具:
①幼兒分組操作材料:
a鋪地磚
b串彩鏈
c圍圍墻
d排排隊
、诨ㄆ
、酆诎追綁K若干。
3、環(huán)境創(chuàng):
小動物的家。
活動過程
(一)以小朋友為"小動物布置新家"引入課題。
(二)幼兒自主探索物體簡單的排序規(guī)律。
1、幼兒分組操作。
a鋪地磚:提供藍、白兩種顏色的泡沫地磚,讓幼兒按顏色變化規(guī)律排序。
b圍圍墻:提供四種顏色炮彈玩具,讓幼兒按顏色及節(jié)數(shù)按規(guī)律排序。
c做彩鏈:提供不同長短、寬窄、顏色長條手工紙讓幼兒根據(jù)紙條多種特征串成彩鏈條。
d種樹:提供高矮、品種不同的樹木,讓幼兒按其形狀、高矮不同的規(guī)律排序。
[評析:讓幼兒設計物體的排序規(guī)律,是訓練幼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不同層次的幼兒可選擇不同活動材料進行操作,便于分層指導、因材施教。]
2、自主探索活動內容的交流:
1、取分組活動的內容若干,提問:你是怎么排的?
2、引導幼兒想出不同的排法,請幼兒排一排,教師強調規(guī)律性。
3、針對幼兒的疑惑進行討論。
4、師生共同歸納小結。
排序的方法有多種,可按形狀、顏色、數(shù)量等多種特征排序。
(三)出示三張大卡片,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說出它們的排列規(guī)律(第一張蝴蝶不變,小花逐一增多;第二張蝴蝶不變,小花逐一減少;第三張蝴蝶逐一減少,小花逐一增多)。
[評析:幼兒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了圖形排序的規(guī)律。這是對幼兒進行初步判斷推理能力的訓練。]
(四)讓幼兒自取不同顏色花片,學習按物體數(shù)量的遞增和遞減的規(guī)律排序。
(五)欣賞黑白序列教師出示黑白序列,讓幼兒觀察尋找序列中黑白兩色是以幾個為一組進行排列,知道黑白兩色也可組成許許多多有趣的序列。
(六)設計"黑白配"小毛巾
1、運用以有的排序知識設計一條"黑白配"小毛巾。
2、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黑白配"小毛巾,說明排序規(guī)律。
活動延伸
觀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規(guī)律的排序現(xiàn)象,讓幼兒互相交流。
[評析:讓幼兒帶著問題觀察生活,將所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滲透到生活情景之中并進行再運用,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促進其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
活動反思:
孩子們剛參加完秋游不久,對于出去游玩很感興趣,所以在“按規(guī)律排序”的數(shù)學活動中,我為孩子創(chuàng)設了去游樂園游玩的情景,讓他們在玩中學
活動中,我把制定了目標:
1、能根據(jù)事物的大小、顏色進行有規(guī)律的排序。
2、愿意進行數(shù)學操作活動。為了達到目標一,我?guī)ьI孩子進入到“游樂場”,孩子們一進“游樂場”馬上就發(fā)現(xiàn)了游樂場座位是按照規(guī)律來排隊的,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都能大聲說出椅子排隊的規(guī)律:“一張黃的、一張綠的、一張黃的、一張綠的……”。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入座后,緊接著游樂園里就出現(xiàn)了一群排著隊伍走出來的圖形寶寶,他們也是來幼兒園參加秋游的。我們一起找到了他們排隊的方法,是按照“一個大的、一個小的”的方法進行的排列。我讓孩子猜猜,隊伍后面還會跟著哪個圖形寶寶,也就是讓孩子繼續(xù)跟著規(guī)律進行圖形的排列。之后還用相同的方法,我們一起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個班的圖形寶寶,他們是根據(jù)“一個黃色、一個綠色”的隊伍來排隊的。怎樣發(fā)現(xiàn)這樣規(guī)律,我讓孩子用小嘴巴把他們排隊的順序念出來,從他們念的過程的同時,也就發(fā)現(xiàn)了這里面存在規(guī)律,把這個規(guī)律說了出來。
之后讓孩子進行的操作活動,也同樣繼續(xù)圍繞游樂場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游樂場的工作人員碰到了一些麻煩,要請你們來幫幫忙。我設計的操作內容分別是:
1、圖形排隊;
2、鋪小路;
3、串項鏈;
4、種花。
提供四種操作材料,是讓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練習,讓他們能夠在玩中學。因為操作材料比較豐富、有多樣性,而且色彩鮮艷,所以孩子們操作的時候都比較投入,做玩一個還想再做一次。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想請孩子們到每個操作小組去玩一玩,學一學。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選擇自然物測量物品的長度,初步掌握‘首尾相接’的基本測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有關,體驗測量活動帶來的樂趣與成功感。
3、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測量工具(各種長棍、尺、繩子、紙盒等)筆、記錄紙等。
2、記錄表:標明測量物體、測量工具與數(shù)據(jù)。
3、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組織幼兒討論自己的身高、體重引出課題,知道測量要借助于工具。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自己多高嗎?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你們知道自己有多重嗎?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原來,要想知道身高、體重(要想測量)就得借助工具。
2、請幼兒以組為單位測量桌子長度,初步探索自然測量的基本方法。
。1)請幼兒討論,除了尺子還可以用哪些工具進行測量,引導幼兒說出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如;小棍、繩子、手掌、腳步、書本等。(可為幼兒提供幼兒學習資源開拓幼兒思路)
師:要是想要知道桌子有多長?我們可以怎么辦?(尺子量)
師:除了用尺子,還可以用什么?
(2)幼兒自由選擇用繩、小棒、鉛筆等工具測量桌子的長度,并做好記錄。
師:孩子們,我在每一組投放了一份測量工具,請你們商量一下,一名幼兒記錄,其他的孩子選擇工具進行測量桌子。
教師提醒幼兒將測量工具與測量結果都要記錄好,觀察幼兒的測量方法是否正確,并指導幼兒與同伴合作。
。3)請多名幼兒演示不同的測量方法,師生討論哪種方法測出的結果更準確。
師:哪位小朋友想來為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測量的?
師:你們覺得哪位小朋友的的測量結果準確?
3、教師示范首尾相接的測量方法,引導幼兒掌握其中要領。
。1)重點請(運用首尾相接的)幼兒演示測量過程,討論:為什么量一次后要用手按住這個點,然后移動小棒從這個點開始繼續(xù)測量?
(2)教師講解、示范正確的測量方法,強調幼兒在測量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如:用小棒測量時,小棒的首和尾要相接,不能有空,沿直線測量,記住總數(shù)。
用繩子測量時,要將繩子拉直,做上標記。
4、請幼兒反思剛才本組測量的方法是否正確,運用正確方法進行二次測量。
對運用不同測量工具得出的結果進行比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或大)分布測量的次數(shù)越少;量具越短(越小)分步測量的次數(shù)越多。
活動反思
由于選擇的教學內容——《自然測量》活動是幼兒較感興趣的一項數(shù)學活動內容,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而且,我為幼兒也準備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性及積極性都很強,探索活動中個個都表現(xiàn)地很投入,許多平時比較不愛動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動中也顯得活躍多了。幼兒通過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動,已能掌握比較準確的測量方法了;幼兒在測量中,各項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特別是動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環(huán)節(jié)
適宜行為: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進行探索性測量,并根據(jù)自己的測量經驗進行討論,讓幼兒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說出來,起到了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作用,而且個別幼兒的演示、教師的示范講解,使幼兒對正確的測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處:
1、幼兒人數(shù)較多,而空間有限,選擇椅子的高度來測量,讓孩子的視線受阻,活動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確的測量方法時,選擇了和幼兒一樣的測量對象——椅子,由于空間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邊的幼兒觀察地比較不清楚。
問題:
1、如何選擇幼兒的探索對象、教師應發(fā)出怎樣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欠缺充分的考慮。
2、教師是否必須選擇和幼兒同等的測量對象進行示范講解呢?怎樣選擇才能更好地考慮到每個孩子的視線呢?
對策:
1、可以讓孩子們選擇椅子靠背的邊作為對象進行測量,這樣既能讓幼兒的活動空間不會太窄,又有利于幼兒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線段,通過比較清晰的方法來進行示范講解?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
適宜行為:我充分考慮本班幼兒的實際操作特點,采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進行教學,幼兒均能遵守規(guī)則,并且學習效果較好;老師組織也比較輕松。
不足之處:我設計的小環(huán)節(jié)比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兒什么都想試一試,操作時間顯得不夠充分。
問題:
1、各個小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均為了一個目標——繼續(xù)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個小環(huán)節(jié)和第二個小環(huán)節(jié)結合起來,讓幼兒操作起來時間顯得更充足呢?
2、難度會太大了嗎?因為幼兒要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并不容易,更何況要幼兒初步感受了測量方法后,馬上就步入第二個目標——嘗試讓孩子們自己發(fā)現(xiàn)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對象是有關系的,進程是否會太快?
對策:
1、考慮將這個教學內容分成三個課時,把此次的目標、重點放在“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上。第二個大環(huán)節(jié),就改為讓幼兒通過自由探索、操作,繼續(xù)學習、鞏固正確的測量方法。當然,我們可以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對有圓邊的物體進行測量,學習不同的測量方法。
2、把“嘗試讓孩子們自己發(fā)現(xiàn)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對象是有關系的”這一個目標放在第二個課時來進行。這樣,幼兒學習起來不會那么辛苦,操作的時間也更寬松,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難點。
整體感受:設計活動環(huán)節(jié),既要根據(jù)幼兒的活動特點來設計好環(huán)節(jié),又要很充分地考慮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性和可行性,還要考慮好各個小細節(jié)的處理。自身的業(yè)務水平也是相當重要的,問題的設置、隨機的觀察、引導語的把握均是需要進一步的培養(yǎng)。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厚薄、高矮、粗細進行7以內的正、逆排序
2、發(fā)展幼兒思維的可逆性、傳遞性和雙重性。
3、培養(yǎng)幼兒愛動腦愛學習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7張厚薄不同的圖書圖片;7張高矮相同、粗細不同的`樹干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老師這里有一些你們的好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誰呀!
二、基本部分
1、厚薄的排序
。ǔ鍪竞癖〔煌膱D片,7張)。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
可是他們沒有名字,很傷心,我們來幫他們把名字起了好嗎?
你們看看那一本書是最薄的?它就叫老小。
我們把老小送回家,剩下的誰是最薄的?那它就是老六。
再看看剩下的誰是最薄的?
下一個應該是誰呢?
依此類推,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能夠找到一個既快又準確的方法。
他們又要出來玩了,這次他們是老大現(xiàn)出來的(讓幼兒自行操作,用每次都選出最厚的方法按從厚道薄的順序排列)
2、粗細的排序
這些書門出來玩,感到很累,這個時候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些樹樁。他們就商量在樹樁上坐一會兒,休息一下,可是他們應該怎樣安排呢?
(出示7張高矮相同、粗細不同的樹干圖片)他們想把這些樹樁按從細到粗的順序排,怎樣排?
引導幼兒用前邊的方法,依次找到最細的方法進行排序.
這時,他們想換換位置,把這些樹樁從粗到細排,哪有怎樣排?
請幾個幼兒用相同的方法上來親自操縱,進行排序。
高矮排序:
他們玩得很開心,你們想不想也出去玩?但我們要排隊才行。
將全班幼兒按人數(shù)分成六組,進行從高到矮,從矮到高排序
結束部分:
排好隊,和幼兒一起開火車出去。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選擇自然物測量物品的長度,初步掌握“首尾相接”的基本測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體驗測量活動帶來的樂趣與成就感。
3、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測量工具:繩子、長棍、紙筒、筆
活動過程:
一、教師通過組織幼兒討論身高、體重引出課題,知道測量要借助工具
二、基本過程:
1、邀請幼兒測量桌子的長度,初步探索自然測量的基本方法
。1)請幼兒討論除了尺子還可以用哪些工具進行測量,引導幼兒說出各種自然測量工具(長棍、繩子、筆等)
(2)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自由測量桌子的長度并做好記錄
。3)請多名幼兒演示不同的測量的方法,師生討論哪種方法測出的結果更準確
2、教師示范演示首尾相接測量法,引導幼兒掌握其中要領
。1)討論:為什么量了一次后要用手按住這個點,然后移動小木棍從這個點開始繼續(xù)測量?
。2)教師講解、示范正確的測量方法并請幼兒操作
3、幼兒自由選擇測量工具進行自主測量桌子的長度并做好記錄表的填寫
4、對用不同工具測量出的結果進行比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或大)測量的次數(shù)越少;量具越短(或。y量的次數(shù)越多(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借助自然測量工具測量環(huán)境中的其他事物
教學反思:
數(shù)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細致觀察、勤于動腦并發(fā)現(xiàn)排序的規(guī)律。
2、能夠小組合作并按照規(guī)律進行排序,體驗思維訓練的樂趣。
3、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二、活動準備:
音樂《火車開了》 、幻燈片、白乳膠、卡片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音樂《火車開了》
根據(jù)男女、男女的順序進行排列播放音樂進行導入課堂,今天我們站隊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樣?
。ǘ⒒静糠
1、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要舉行音樂會,這次活動由遲老師來負責,有一件事情讓我特別頭痛,會場太亂,工作太多,老師實在忙不過來,所以想請小朋友來幫忙。(播放幻燈片1)小朋友愿意開動腦筋來幫助我嗎?現(xiàn)在請小朋友開動小腦筋我們要開始工作了。
2、先看第一份工作小彩旗(幻燈片2),小彩旗是按照什么順序排列的?接下來該怎樣做?小朋友是根據(jù)小彩旗的什么特點進行排序的?總結是由顏色進行排序
3、第二份工作(幻燈片3)總結是由大小進行排序的
4、第三份工作(幻燈片4)總結是由形狀進行排序的
5、第四份工作(幻燈片5)總結是由男女進行排序的
6、小朋友太棒了,我們一起看看我們的工作成果并總結是按照顏色、大小、形狀、男女進行排序的。
7、下面還有一份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小朋友去合作完成,小朋友們有信心嗎?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各種材料需要小朋友按照規(guī)律來完成任務,在工作過程中小朋友要互相幫助,積極聽取其他小朋友的意見。(幼兒操作,并貼黑板展示)
。ㄈ┙Y束部分一起討論生活中還有那些物品是按照規(guī)律排序的四、活動延伸下課時把你所觀察的畫下來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的操作為主,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活動過程首先讓幼兒找到小動物的'排隊規(guī)律,然后讓孩子排一排,說一說身邊什么是有規(guī)律的,最后讓孩子們擺一擺,讓孩子們在展示的基礎上,老師加以總結。活動的目的基本達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規(guī)律排序;顒拥倪^程能兼顧全體幼兒的需要,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成功和進步的體驗。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 篇6
教材簡析:
測量是一個比較傳統(tǒng)的科學內容,以往的測量活動大多是教師為幼兒提供一定數(shù)量的測量工具如:筷子、繩子、粉筆、吸管等,讓幼兒進行測量的,他們的思維就大多被局限在教師所提供的工具內,創(chuàng)造性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可供幼兒進行測量的工具有很多很多,有的甚至我們都想不到,但是幼兒卻能夠去發(fā)現(xiàn)。
設計理念:
本活動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將幼兒身邊的事物"桌子"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引起幼兒的興趣,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自主的探索、發(fā)現(xiàn)、操作,進而創(chuàng)造,從而獲得測量的正確方法與經驗,從中體驗經過他們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而獲得的成功,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各種工具進行自然測量,初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并記錄測量結果。
。、幼兒能積極動腦,解決測量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场W會與他人合作進行測量,體驗合作的快樂。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薄⑾灩P、紙人手一份
。、桌子八張
活動過程:
。ㄒ唬⿲牖顒樱鹩變禾剿鞯呐d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我們教室里有好多桌子,我們天天都要用到它,可是你們知道這些桌子有多長嗎?
那就讓我們自己動腦去量一量吧!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在幼兒生活中,可以用來進行測量的工具有很多,因此活動一開始我以幼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桌子來導入,直接進入正題,通過問題"桌子有多長"一下子調動起幼兒的興趣,讓孩子尋找身邊的測量工具并積極地去動手操作,解決疑問。]
。ǘ┯變哼M行測量,自己動腦尋找量具進行測量。
量完后提問:
。、你剛剛是用什么量的?(幼兒介紹自己使用的量具)
2、那你是怎么量的`呢?請你來給大家示范一下。(請多個幼兒回答并示范)
。、你覺得他的這種方法怎么樣?(每請一個幼兒示范后,讓其他幼兒評價一下)
4、教師與幼兒一同總結,從而得出正確的測量方法:從左往右或者從上往下開始測量,如果長度不夠,做好標記,再從標記處接著往下量。
。劢淌依锟晒┯變哼M行測量的工具有很多,幼兒紛紛尋找測量的工具,有的孩子用的是自己的手,有的用的是蠟筆盒等等,他們用自己的方法、自己的工具去初步感知測量,充分發(fā)揮了孩子們的自主性與創(chuàng)造性;而交流的過程則是讓孩子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做法,教師始終支持孩子的活動,只作適當?shù)囊龑,不同的做法其實是孩子智慧的碰撞,最終孩子在交流評價的過程中找到了正確的測量方法。這樣的過程讓幼兒感到是他們自己在獲得經驗,獲得知識,而不是老師說教、灌輸給他們的。真正感受到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了發(fā)現(xiàn)的樂趣。]
(三)幼兒第二次操作:再次測量桌子的長度,并記錄測量結果。
師:現(xiàn)在老師要請你們用和剛剛不一樣的方法,再去量一量桌子的長度,然后把你用的量的工具和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你記錄的結果要自己看得懂,別人也要看得懂。
。、幼兒進行測量,教師進行觀察指導。
。、你是用什么量的?怎么量的?你量的結果是怎樣的?(讓幼兒出示測量記錄表)
3、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呢?為什么同一張桌子,你們量了之后記錄下來的結果不一樣呢?(幼兒討論后回答)
。、教師小結(邊演示邊操作):雖然量的工具不同,但是量出來的桌子的長度還是一樣的!
5、介紹常用的測量工具,直尺、卷尺等。
。郾经h(huán)節(jié)是對上一環(huán)節(jié)的鞏固。有了第一次的測量經驗,這次就容易多了,因而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增加了難度,讓幼兒用和第一次不一樣的方法測量,而且還要記錄。記錄的過程也是幼兒創(chuàng)造力和能力的體現(xiàn),因為幼兒由于能力差異,記錄的方式會不一樣;顒釉诖酥饾u深入,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即"為什么同一張桌子測量記錄的結果卻不一樣"然后在討論的過程中找出問題的答案:原來是測量的工具不一樣,但桌子的實際長度是不會變的,教師同時適時的引入生活中常見的測量工具,拓寬孩子的經驗。教師始終都是讓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只在關鍵時刻用問題來引領幼兒,起一個"推一把"的作用。]
。ㄋ模┯變鹤杂蛇x擇測量對象,進行測量并記錄。
師: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可以去量一量,你還想量什么呢?在量的時候,把你量的對象、量時用的工具和量的結果都記錄下來。你還可以和別人對照一下,同一樣東西,量的結果一樣嗎?如果你一個人不行的話,你可以找好朋友一起去測量。
。、幼兒自由測量,教師觀察并指導。
。、幼兒之間相互交流測量的過程。
。场⒓w交流評價。
4、教師總結。
。酆⒆觽冊趯W會測量并記錄之后,興趣就更大了,為此,教師適時地滿足孩子的需要,讓孩子去量自己想量的東西,只是孩子們測量的范圍更廣了,教師也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間和選擇的權利:你還想量什么?同時鼓勵幼兒進行合作測量:如果你一個人不行的話,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去測量,讓孩子從中體驗合作的快樂、共同解決問題的快樂,使同伴之間的關系更為融洽。]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梢哉f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fā)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遞增遞減排序規(guī)律,會接著往下排,并說出理由。
2、發(fā)現(xiàn)生活中序列的規(guī)律美。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經學過其它排序規(guī)律(如:ABAB、ABBABB)
2、物質準備:
(1)教師材料:運動場圖;序列圖一(遞增)、序列圖二(遞減);規(guī)律圖譜
。2)幼兒分組操作材料:排序底卡、菠蘿、桃子、橘子、等各種水果圖片;制作獎品用的材料、規(guī)律提示卡
活動過程:
一、觀看運動場的布置,感受規(guī)律美,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引:果園里舉行水果娃娃運動會了,我們去看看運動場的布置吧!
1、觀察紅綠旗、大小氣球的排列順序,幼兒找出規(guī)律。
2、師:這種按物體的不同的特征有規(guī)律的排列,真美!
二、幼兒操作,初步學習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排序。
引:運動會快開始了,水果娃娃準備入場了,你們瞧
。ㄒ唬┨剿鬟f增規(guī)律排列
1、出示圖一:引導幼兒找出規(guī)律:ABABBABBB
2、請幼兒根據(jù)圖一的順序,接著往下排。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4、師:兩個物體,其中一個物體的數(shù)量不變,另一個物體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個,這樣逐一逐一增加的叫遞增。
(二)探索遞減規(guī)律排列
1、出示圖二,引導幼兒找出規(guī)律:ABBBBBABBBBABBB
2、請幼兒根據(jù)圖二的順序,用新材料讓幼兒按遞減規(guī)律排列。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4、師:兩個物體,其中一個物體的數(shù)量不變,另一個物體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個,這樣逐一逐一減少的叫遞減。
三、發(fā)現(xiàn)運動場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規(guī)律美,引:小朋友,運動員要經過三條小路,才能到達比賽地點,我們去看看。
1、出示三條路的圖片,幼兒觀察判斷。
問題:哪一條路是遞增規(guī)律排列的,哪一條是按遞減規(guī)律排列的?
2、另一條特別的路(有遞增又有遞減,如:ABBBBBAABBBBAAABBBAAAABBAAAAAB)師:按規(guī)律排序的方法真多呀,小朋友只要認真觀察、比較,在我們生活中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各種各樣的規(guī)律美,讓我們以后慢慢去尋找吧。
四、分組操作活動,繼續(xù)學習按照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排序。
引:馬上要給運動遠頒獎了,可是粗心的果園老板還沒準備好呢?小朋友一起來制作獎品吧!
(一)介紹分組材料以及操作要求1組:用兩種顏色的紙條做彩鏈。
2組:用兩種長短不同的吸管制作手鏈3組:兩種形狀的木珠制作項鏈操作要求:請小朋友選擇一種材料,可以按照這種逐一逐一增加的遞增方法,或者逐一逐一減少的遞減方法,也可以同時有遞增又有遞減的方法,制作美麗的獎品,好嗎?
。ǘ┯變鹤赃x一組材料,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是否按照遞增遞減規(guī)律來排列的。
結束語:讓我們把作品拿到區(qū)域里,在分區(qū)時,再和同伴一起來分享欣賞,好嗎?
五、延伸活動區(qū)域活動:將分組活動的材料投放到數(shù)學區(qū),讓幼兒繼續(xù)練習按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排序。
家園共育:請家長引導幼兒觀察家里或大自然中具有規(guī)律的排序現(xiàn)象。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并體驗遠近的含義,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學習用工具測量遠近,并能將測量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樣的距離,使用的測量工具不同,測得的次數(shù)也不同以及同樣的距離,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次數(shù)也不同,越長的工具所用的測量次數(shù)越少。
4.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按照正確的步驟用工具測量
2.難點:
(1)理解不同的距離,用同一種工具測量,測量的次數(shù)越多越遠,測量的次數(shù)越少越近
(2)同樣的距離,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次數(shù)也不同,越長的工具所用的測量次數(shù)越少
活動準備:
鉛筆,表格、路線圖每人一份、水彩筆蓋、短水彩筆、沒削過得鉛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今天,動物學校要舉行一場盛大的運動會,小兔、小熊、小貓都報名參加了比賽。你們看,小動物們馬上就要從自己家里出發(fā)到學校去了,究竟是哪個小動物會最先到達體育館呢?
二、學習用工具測量的方法比較路線的遠近。
1.(引導幼兒觀察路線圖)請幼兒觀察比較,哪個小動物去體育館的路最近?哪個小動物去體育館的.路最遠?你是怎么知道的?這種方法準確嗎?
2.師: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測法,但是目測法比一定準確,我們還能用什么方法來判斷路線的遠近呢?(請幼兒講講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繩子、積木等)老師今天也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種測量工具,你們看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工具?(水彩筆蓋)
3.師:你們覺得這樣工具能測量小動物家到學校的距離么?(能)那我們就先量一量小貓家到學校要幾個水彩筆蓋,你會量嗎?(會),請你來試一試。
在幼兒嘗試過程中教授測量方法,,邊演示邊引導幼兒一起講述測量的正確步驟(找起點,沿著線,接著量)將測量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小貓家到學校量了5個水彩筆蓋)
4.師:請你們也量一量小貓家到學校用了幾個水彩筆蓋。并將結果記錄在表格里。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請你再量量其他兩個小動物家到學校用了幾個水彩筆蓋,把結果記錄在表格里。
5、請幼兒坐好,檢驗幼兒測量的結果,教師小結不同的距離,用同一種工具測量,測量的次數(shù)越多越遠,測量的次數(shù)越少越近
6、師:鄭老師還給你們準備了兩種測量工具呢,我們就用這兩種工具來量一量我們的小椅子好不好。
請幼兒示范測量方法,及時糾正不對的測量步驟。
7、請幼兒坐好,檢驗幼兒測量結果,教師小結同樣的距離,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次數(shù)也不同,越長的工具所用的測量次數(shù)越少。
三、教師小結
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都能被當做測量工具呢,我們的教室里就有很多,待會請你選一樣你喜歡的東西作為測量工具,來量一量我們的桌子、黑板,還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呢……
個人反思:
這節(jié)教學活動有好的地方,也有失敗的地方。
因為活動中所要測量的就是我們天天要用的桌子,非常的貼近生活,所以幼兒在測量的時候特別的開心,積極性也特別的高。在操作的過程中,因為幼兒之間的能力有所差距,所以有對有錯,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給幼兒多次交流多次嘗試的機會。發(fā)現(xiàn)問題就要給幼兒解決問題的機會。允許他們犯錯誤,再嘗試用別的方法。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仔細觀察,找出規(guī)律進行排序。
2.在操作中能探索多種方法交替重復地排序。
3.增強幼兒動手能力和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彩色粒珠,印有不同圖案的紙條若干。
2.學具準備:幾種印章,彩筆,長條白紙,彩色粒珠和彩色珠及繩子若干,彩色紙條,膠水若干。
活動過程:
1.常規(guī)活動:問候走線。
線上:五只猴子蕩秋千。
2.集體活動。
(1)教師給每組幼兒幾個不同圖案的印章和長紙條,請幼兒按重復交替的規(guī)律印畫自己喜歡的圖案。
。2)觀察自己的彩條圖案,說說有什么特點,引導幼兒說出是重復的.交替著排列的。
。3)教師小結,這些排序的規(guī)律有的是ABABAB......有的是ABCABCABC......有的是AAAAAA......這些排列是有規(guī)律的,是重復交替的。
3.操作活動:
幼兒操作學具,用彩色粒珠在桌子上擺串珠,擺好后說說自己是怎么排列的。
4.分組活動:
做彩環(huán),將長條紙兩頭粘成圈,并按交替重復的規(guī)律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彩環(huán)及幼兒欣賞評價。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遞增遞減排序規(guī)律,會接著往下排,并說出理由。
2、發(fā)現(xiàn)生活中序列的規(guī)律美。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經學過其它排序規(guī)律(如:ABAB、ABBABB)
2、物質準備:PPT課件、彩色紙條、吸管、木珠、線等等。
活動過程:
一、觀看運動場的布置,感受規(guī)律美,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引導語:果園里舉行水果娃娃運動會了,我們去看看運動場的布置吧!
1、觀察紅綠旗、大小氣球的排列順序,幼兒找出規(guī)律。
2、師小結:這種按物體的不同的特征有規(guī)律的排列,真美!
二、初步學習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排序。
引導語:運動會快開始了,水果娃娃準備入場了,你們瞧!
(一)探索遞增規(guī)律排列
1、出示圖一:引導幼兒找出規(guī)律:AB ABB ABBB
2、請幼兒根據(jù)圖一的順序,接著往下排。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4、師小結:兩個物體,其中一個物體的數(shù)量不變,另一個物體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個,這樣逐一逐一增加的叫遞增。
(二)探索遞減規(guī)律排列
1、出示圖二,引導幼兒找出規(guī)律:ABBBBB ABBBB ABBB
2、請幼兒根據(jù)圖二的順序,用新材料讓幼兒按遞減規(guī)律排列。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4、師小結:兩個物體,其中一個物體的數(shù)量不變,另一個物體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個,這樣逐一逐一減少的叫遞減。
四、分組操作活動,繼續(xù)學習按照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排序。
引導語:馬上要給運動員頒獎了,可是粗心的果園老板還沒準備好呢?小朋友一起來制作獎品吧!
介紹分組材料以及操作要求。
1組:用兩種顏色的紙條做彩鏈。
2組:用兩種長短不同的吸管制作手鏈。
3組:兩種形狀的木珠制作項鏈。
操作要求:請小朋友選擇一種材料,可以按照這種逐一逐一增加的遞增方法,或者逐一逐一減少的遞減方法,也可以同時有遞增又有遞減的方法,制作美麗的獎品,好嗎?
(二)幼兒自選一組材料,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是否按照遞增遞減規(guī)律來排列的。
結束語:讓我們把作品拿到區(qū)域里,在分區(qū)時,再和同伴一起來分享欣賞,好嗎?
五、延伸活動
區(qū)域活動:將分組活動的材料投放到數(shù)學區(qū),讓幼兒繼續(xù)練習按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排序。
家園共育:請家長引導幼兒觀察家里或大自然中具有規(guī)律的排序現(xiàn)象。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故事中的“一寸蟲”進行測量,了解首尾相連的測量方法。
2. 通過觀察、操作,學習直線的測量方法。
3.體驗進行測量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了解首尾相連的測量方法。
活動難點:
學會直線測量方法的基礎上,對動物身體的某個部位進行測量。
活動準備:
一寸蟲圖片 幼兒兩次操作的測量材料。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神秘的朋友,它就躲在我的身上,你們猜猜看,它在哪里呢?
。2)師:你們知道這是什么蟲嗎?幼:毛毛蟲
(3)師:可是它說它不叫毛毛蟲,叫一寸蟲,什么是一寸蟲呢?我們用手來比劃一下,它有多大呢?
。4)師:哦,原來一寸蟲長的這么大,對人類來說,這么長就是一寸,所以我們叫它一寸蟲。
2.運用故事,引出測量
。1)教師出示圖片,講述故事:在一片大森林里,住著很多大大的`動物,比如說?可是還住著小小的一寸蟲,但是,還住著愛吃一寸蟲的知更鳥。有一天,知更鳥要吃一寸蟲,一寸蟲趕緊說:“不要吃我,不要吃我,我會測量!
。2)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是測量嗎?幼:測量就是量一量有多長
(3)師:你會測量嗎?小朋友的小椅子上也有一寸蟲,每個小朋友可以拿下來看看,你想用它來測量什么?我們先從自己身上來量一量,試試看。(幼兒用一寸蟲在自己身上測量)
(4)師:好了,現(xiàn)在我們把一寸蟲貼在自己的身上,老師看見我們小朋友還不怎么會測量,那我們先來看一看一寸蟲是怎么測量的吧。
3.幼兒嘗試初次測量,學習直線的測量方法。
(1)師:我們來看,一寸蟲爬到了知更鳥的尾巴上,它要幫知更鳥的尾巴測量了,那誰來說一說,一寸蟲是怎么測量的呢?幼:一個一個連起來的
。2)師:一個一個是怎么連起來的?
教師小結:一個跟著一個拍在一起,中間不能有空隙,也不能有重疊。
(3)師:那一共爬了幾條?(3條),
師:一只一寸蟲是一寸長,量出來用了3只一寸蟲,那是多長呢?
幼:3寸長
。4)師:一寸蟲真厲害,一會兒就測量出了知更鳥的尾巴有3寸長,那小朋友你們想試一試,學習一寸蟲測量的方法呢?(想)
師:(出示一張紙)在這張紙上,有一條線,看看上面有什么?(一個紅點)這個紅點就是起點,是一寸蟲開始擺放的地方。請小朋友測量下這條線的長度,把測量的結果記錄在這個小方格里。
師:在測量之前,你們想想一寸蟲是怎么測量的?(讓幼兒想一想)想好了嗎?現(xiàn)在開始測量吧!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6)講評幼兒的操作,有問題的指出并糾正。
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真棒,都學會了一寸蟲的測量方法,一寸蟲是一個跟著一個,中間不能有空隙,也不能疊在一起,才能測量出來
4.幼兒再次測量,運用直線測量法,學習測量動物的某個部位,并簡單記錄。
(1)師:一寸蟲幫知更鳥測出了尾巴的長度,知更鳥說:“好吧,你幫我測量了,我就不吃你了,可是我還有很多的朋友,你也要幫它們去測量一下,不然我還是會吃掉你的。”
。2)師:看看知更鳥的朋友是誰?(教師出示圖片:大象、長頸鹿、兔子)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他們會叫一寸蟲測量什么?
幼:大象的鼻子,長頸鹿的脖子,兔子的耳朵
師:這一次啊,一寸蟲想請我們小朋友來測量,你們愿意嗎?(愿意)
。3)師:在測量之前,先請小朋友認識一下這些操作材料,有一張記錄單,還有動物的圖片,還有一寸蟲,請小朋友來為知更鳥的好朋友測量一下。注意,找到這些圖片上的紅點,這是開始放一寸蟲的地方。
(4)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5)講評記錄單,請幾個幼兒來分享一下。
師:你是幫誰測量的?你是怎么來量的?(幼兒的操作在投影儀上展示出來)
5.感受一寸蟲的機智,體會測量的樂趣
。1)師:一寸蟲告別的知更鳥和它的朋友,慢慢向前爬,在路上碰到了夜鶯,夜鶯要吃掉一寸蟲,一寸蟲說:“不要吃我,不要吃我,我會測量!
。2)師:你們猜猜夜鶯要請一寸蟲量什么呢?
(3)師:原來,夜鶯要請一寸蟲測量歌聲,一寸蟲想想歌聲怎么測呢?小朋友說說看歌聲能不能測量?
幼:能(不能)
師: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的東西是可以測量的,有的東西是不可以測量的。
師:那一寸蟲利用夜鶯不知道歌聲是不能測量的這個道理,她就逃跑了。
師:我們來看看一寸蟲是怎么做的?它對夜鶯說:“好吧,那你開始唱吧,我來測量。”于是,夜鶯開始唱了一起,一寸蟲爬呀爬呀,一會爬到草叢里,一會兒躲在小花里,一會就不見了。
師:一寸蟲真聰明,而夜鶯不懂得測量,那我們小朋友呢,有沒有學會測量了?(學會了)
師: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測量的,比如說我們教室里的桌子的長度,積木的長度……等下我們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用一寸蟲去量一量有多長吧!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
本節(jié)內容屬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長方體(二)”最后一節(jié)的內容:有趣的測量(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的知識,了解了容積的內容的基礎上呈現(xiàn)的。要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掌握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的求法,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滲透了轉化的思想。
學情分析:
本班級學生,大部分學習認真、踏實、自覺,基礎扎實,好學上進,部分男生活潑好動,愛思考。對于探索數(shù)學問題有著極其濃厚的興趣,喜歡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在他們身上還明顯地存在著兒童的天性,好動、好奇等。對于本單元的知識,大部分學生掌握得比較扎實。
教學目標:
1、經歷測量芒果、石頭、水瓶的體積的實驗過程,探索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滲透轉化的思想。
2、掌握不規(guī)則物體的測量方法,并能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3、在實踐與探索過程中,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提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掌握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排水法”和“溢出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魔方、芒果、圓柱體量杯、長方體水槽、石塊、蘋果醋若干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同學們,周末老師在整理房間的時候,從柜子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魔方,我特別喜歡。
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講,魔方是一個什么樣的物體?(正方體)
怎樣求出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呢?(板書:V正=a)
它的棱長是10cm,體積是多少呢?(1000cm)
2、除了正方體,你還會求哪些立體圖形的體積?(板書:V長=abh)
3、像長方體和正方體這樣,都能夠直接通過公式求出它們的體積,這樣的物體,我們把它們叫做“規(guī)則物體”。(板書:規(guī)則物體)
4、現(xiàn)在請同學們再觀察老師手中的魔方,它還是正方體嗎?(旋轉一下)那它是什么形狀的物體呢?
像這樣,無法用語言準確地說出具體形狀的一類物體,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稱它們?yōu)椤安灰?guī)則物體”。(板書:不)
5、現(xiàn)在這個魔方的體積是多少呢?(還是1000cm)你是怎么想的?(板書:轉化)
【設計意圖:我用正方體魔方引入,把本節(jié)課主要用到的數(shù)學思想滲透給學生,為后面的實驗做鋪墊,同時又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6、魔方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物體。再看,現(xiàn)在老師手中拿的這個芒果也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物體,我們能直接把它轉化成規(guī)則的物體嗎?
那它的體積是多少,又該怎樣求呢?
這節(jié)課,我們就通過有趣的測量,共同來研究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二、新授
(一)測量芒果的體積
1、你想怎樣測這個芒果的體積呢?(學生匯報)
2、桌面上,老師為每個小組準備了兩種測量工具:量杯和一個長方體容器。
你認為選擇哪一種測量工具,能夠很快地求出芒果的體積?為什么?(選擇量杯,因為它有刻度)
3、這樣做確實能比較快的求出芒果的體積,你來看(ppt演示)
量杯中裝有一部分水,正好是300mL,這300mL指的是什么?(水的體積)
仔細觀察,將芒果放入水中后,水面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水面會上升呢?那么,現(xiàn)在的400mL指的是什么?(水和芒果的體積)
現(xiàn)在,你知道芒果的體積是多少嗎?
100是芒果的體積,它也是什么的體積?(上升的水的體積)
4、在剛才的實驗中,我們借助量杯完成了一次轉化。是將什么轉化成了什么呢?(將芒果的體積轉化成了上升的水的體積,也可以說是將不規(guī)則的芒果轉化成了規(guī)則的圓柱體)
5、像剛才這樣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方法,我們把它叫做“排水法”。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第一個實驗:用量杯和水試一試、測一測芒果的體積。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觀察等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初步的明白應用轉化的思想,可以把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轉化為上升部分的水的體積,也就是測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基本方法!
。ǘy量石頭的體積
1、現(xiàn)在老師也想進行一次測量,我想測的是這塊石頭的體積。
我應該選擇什么工具來測量呢?為什么?(選擇長方體容器,因為石頭太大了)
2、用這個長方體容器怎樣求出這塊石頭的體積呢?在小組內和你的同伴說一說。(討論后,學生匯報)
3、在測量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強調:要從里面測量)
出示數(shù)據(jù):長25cm,寬18cm,水面高度8cm。慢慢將石頭放入水中,觀察水面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
這樣放行不行(豎著)?為什么?(石頭沒有完全浸入水中)
石頭已經完全浸入水中,此時水面的高度是10cm
4、你能根據(jù)屏幕上顯示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這塊石頭的體積嗎?(學生動筆計算)
5、剛才,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測得了這塊石頭的體積。
在這次實驗中,我們又完成了一次轉化,是將什么轉化成了什么?(將石頭的體積轉化成了上升的水的體積,也可以說是將不規(guī)則的石頭轉化成了規(guī)則的長方體)
【設計意圖:學生有了第一個實驗的基礎,教師調換實驗用品進行第二個實驗,把量杯換為長方體容器來進一步探索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學生有了第一個實驗的基礎,會很容易的探索出把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轉化為可計算的長方體的體積,從而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適時強調,測量時要把石頭完全浸入水中,才能應用轉化的思想求體積!
6、你還有其他的方法能夠測量出這塊石頭的體積嗎?(出示“溢出法”和“排水法”的逆運用)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其他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方法,從而讓學生明白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多樣性。】
7、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大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就曾經用過剛才同學們說到的方法幫助國王解決了一個難題,出示“數(shù)學萬花筒”,學生讀。
。ㄈy量蘋果醋瓶的體積
1、現(xiàn)在你們想不想親自測量一下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機會就在眼前,每個小組的桌面上都有一瓶蘋果醋。在大家動手之前,請你先猜猜看“這個瓶子的體積是多少?(凈含量:260mL)
2、現(xiàn)在就動手來驗證一下吧。將記錄填寫在實驗報告單中。
實驗報告單
長方體容器的長
長方體容器的寬
放入前
水面高
放入后
水面高
蘋果醋瓶的
體積
25cm
18cm
【設計意圖:新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強調,教學中“做”比“知道”更重要。數(shù)學活動課要把握好實踐活動的時機,凡是能讓學生自己設計的,就讓學生親自去發(fā)揮;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就讓學生親自去動手!
3、在剛才的實驗中,我們又完成了一次轉化,誰能來說一說?
。ㄋ模┛偨Y
通過這幾次的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不管是“排水法”還是“溢出法”,實際上都是在完成一次轉化,是將什么轉化成什么呢?(將不規(guī)則物體轉化成規(guī)則物體)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轉化”思想的實質!
三、質疑
看書 頁,對于今天我們學習的知識,你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四、課堂練習
(一)填空
1、一個量杯水面刻度200mL,放入一個零件后,量杯水面刻度450mL,這個零件的體積是( )。
2、一個長方體容器裝滿水,底面長8dm,寬5dm,高3dm,放入一個不規(guī)則物體后,溢出30升的水,這個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是( )。
3、一個長方體容器,從里面量長3分米,寬2分米,高5分米,里面裝有水,水深3分米,如果把一塊小長方體放入水中,小長方體的長是10厘米,寬8厘米,高5厘米,上升的水的體積是( )。
【練習目的:強化“轉化”思想的實質。】
。ǘ┙鉀Q問題
第一組
1、一個長方體容器,底面長4dm,寬2dm,放入一個石塊后水面上升了0.5dm,這個石塊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2、一個正方體的容器,棱長20厘米,現(xiàn)裝有深度為5厘米的水。在放入一個物體后,水面上升到8厘米,放入物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練習目的:通過對比練習,由直觀到抽象,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與效益!
第二組
1、一個長方體容器,長20厘米,寬15厘米,高10厘米。將一塊鐵塊放入容器中,裝滿水,再將鐵塊取出,這時容器中的水面高度是6厘米,這塊鐵塊的體積有多大?
2、一個正方體容器裝滿水,當放入一個長方體后,容器中溢出了48升水,已知長方體長8分米,寬2分米,求高是多少厘米。
3、一個棱長為15厘米的正方體容器內水深8厘米,浸入一個不規(guī)則的鋼塊后,水面上升到距容器口3厘米處,這個鋼塊的體積是多少?
【練習目的:由淺入深,層層深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全過程,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五、全課小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匯報)
2、生活中有許多不規(guī)則的物體,我們可以把它們轉化成規(guī)則的物體來計算出體積。在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時候,往往需要我們用一種變通的方法去思考。
3、拓展練習:那么,你能想辦法測出一粒黃豆的體積嗎?(學生匯報)
一粒黃豆非常小,把它放入水中,我們很難看出水面的升高情況,也就很難算出它的體積。我們可以先測量出一定數(shù)量的黃豆的體積,再除以黃豆的數(shù)量,就能得出一粒黃豆的體積了。
板書設計:
轉化
有趣的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V正=a 芒果的體積 上升的水的體積
V長=abh 石頭 下降
瓶子 溢出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學會用首尾相連的自然測量方法感知物體的長短或距離的遠近。
2、知道在測量同一物體時,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結果也不同。
3、明白測量可以幫助人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在生活中比較遠近或物體長短的經驗。
2、學具:水彩筆、記號筆、吸管、絲帶、積木、小木棍等;記錄單。教具:大記錄單;各類尺子。
3、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布置能進行立定跳遠空地,并有起點線。
活動過程:
一、游戲“跳遠比賽”導入活動。
1、請幾位幼兒進行立定跳遠,問“誰跳得最遠?你怎么知道的?”
2、引導幼兒討論:可以用哪些工具進行測量?
二、幼兒第一次操作:測量桌子的邊長。
1、幼兒自由選擇工具測量桌子邊,教師觀察并指導幼兒探索測量方法。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測量方法,集體討論。小結:測量時要一下挨著一下量。
三、幼兒第二次操作并記錄結果。
1、幼兒用首尾相接的方法再次測量桌子的邊,并將結果記錄下來。
2、幼兒說出自己的'記錄結果,教師在大記錄單上進行統(tǒng)計。
3、討論并分析:為什么同一物體的測量結果不同?小結:用自然測量法對同一物體進行測量時,使用的工具不同,得出的結果也不同。
四、集體討論:生活中除了可以用木棍、絲帶以及我們的手、腳等來測量外,還可以用什么工具幫助我們得到最準確的測量結果?
1、讓幼兒說出自己知道的各種測量工具名稱。(如: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小結:生活中測量不同的物體時,人們會使用不同的測量工具。
2.嘗試用測量工具再次測量桌子的邊。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幼兒愿意參與測量活動,體驗動手制作尺子的樂趣。
2.能選用自然物,用首尾相接的方法,測量桌子的高度,感知因測量工具的不同所帶來的測量結果的差異。會用移動手指做記號的方法,制作自己的尺子并進行測量。知道用數(shù)記號的方法說出測量結果。
3.能認真完成測量工作,并做好記錄,能清楚地與同伴交流。
活動準備:
水彩筆、鉛筆、筷子;記錄紙;長條形的白色硬紙;書每人一本。
活動過程:
一、桌子有多高——幼兒選用自然物測量并記錄
1.用自然物測量桌子的高
師:上次,我們用測量的方法,知道了桌子的長和寬,但我們還不知道桌子有多高。今天,我們再來量一量桌子的高。小朋友們告訴我,要知道桌子的高,我們量什么地方?從哪兒量到哪兒?桌上,老師準備了鉛筆、筷子和水彩筆,還有一張記錄表,表上也畫了這三種工具.你可以挨個選擇你喜歡的工具,按首尾相接的方法,量好后記錄在工具后面的空格里。
2.交流分享
師:你用了哪些工具來量?用水彩筆量,結果是幾只水彩筆長?用鉛筆量,桌子的高有幾只鉛筆長?用筷子量,桌子的高有幾只筷子長?為什么桌子的高沒有變化,而量的結果卻不一樣呢?
小結:因為我們測量的工具有的長一些,有的短一些,所以量出的結果就不一樣。
二、制作我的尺子
1.嘗試用指頭量紙條的長度。
師:我們今天做一個新的測量游戲。老師準備了一根長條,請小朋友用我們的一根手指,像老師這樣,來量一量紙條有多長。試一試,用哪個指頭最靈活方便?現(xiàn)在,自己邊量邊數(shù),紙條有幾個指頭長?
2.對手指測量的結果進行初步的對比。
師:剛才我們說,測量的工具長短不一樣,結果就會不一樣,但我們剛才都是用的手指頭,大家的手指頭都差不多粗細,那結果應該也差不多呀?為什么有的是12個指頭長,有的是16個指頭長,差得太遠。
3.對測量時手指頭移動的方法進行示范,同時提示用做記號的方法,引導幼兒比較準確地測量紙條的長度。
4.數(shù)一數(shù),我的紙條有多長?
數(shù)自己的紙條上有幾個記號并記錄在紙上。再次對比結果。感知結果比較接近。
三、用制作的尺子測量書
1.師:我們的紙條上有這么多的記號,現(xiàn)在我們拿一本書,把書的長的一邊和紙條靠近,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長邊在第幾個記號那兒。你能告訴我書的長邊有多長嗎?書脊有多長呢?
2.師:看我們畫的記號還可以量書的長度,你認為它像我們平時用的什么測量工具?
。ǔ鍪境咦樱┛,他們相同的'地方在哪兒?什么地方不同呢?
3.還見過什么樣的尺子?
師:我們平時見到人們都用什么樣的尺子?他們如果量桌子的長,不管是用什么尺子,結果是一樣還是不一樣呢?為什么呢?因為這些尺子的記號,大家也把這些記號叫刻度,這些刻度都是一樣長做一個記號,所以,量的結果就是一樣的。大家可以用我們自己做的尺子回家量家里的東西。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精心設計了自然測量與標準尺認識的結合點,就是自己制作尺子。孩子們開始應用已經獲得的測量方法量桌子——引導發(fā)現(xiàn)測量結果的差異——了解不同的測量工具測量,結果各異帶來的弊。劝l(fā)尋找辦法解決問題的欲望)——用手指做記號在長條紙上——比較結果的一致性——嘗試測量書本,發(fā)現(xiàn)測量結果的一致性——領悟出這就是自制的尺子——尺子就是為了精確測量而發(fā)明的。幾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通過這樣層層遞進,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并帶著問題探索,最后解決問題并頓悟,了解標準尺誕生的原因,以及標準尺制作的初步原理。活動的價值由此得到凸顯,孩子們在整個的活動中,參與積極,師生有效互動,取得很好的效果。整個活動,我引領孩子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習經驗的逐步積累都為孩子的進一步探索和發(fā)現(xiàn)提供了可能。
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在于,孩子前期測量方法的經驗積累還有差異,活動結束時還有部分幼兒未達到最后的效果,還需要進一步的個別指導,在延伸活動和活動區(qū)活動中給孩子更多的時間和機會。
活動評析:
本活動從幼兒感興趣的測量活動人手,通過易位或替換過程,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物體部分與整體的相互關系以發(fā)展幼兒的空間能力。整個活動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圍著測量層層展開活動,并通過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激發(fā)了幼兒學習探索的欲望。這樣,既鞏固了幼兒對單位體系的認識,又分散了連續(xù)的整體(如被測的物體)分解成可以置換的小單位難點。使幼兒在完成任務之后獲得成功的快樂,活動從充分提高幼兒的自信心這個意義上說具有更大的教育價值。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嘗試探究及學習準確的測量方法,并能將測量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2、初步感知同樣的距離,使用的測量工具不同,測量的結果也不同。
3、對生活中的事物感興趣,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活動重、難點:
1、 重點:按照正確的步驟用工具測量
2、 難點:同樣的距離,使用的測量工具不同,工具越短,測量的次數(shù)越多,測量工具越長,測量的次數(shù)也越少。
活動準備:
鉛筆、路線圖每人一份。測量工具:回形針、火柴、吸管。音樂
活動過程:
1、 故事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是小狗的生日,它邀請了很多好朋友。小狐貍也想參加。小狗說:“小狐貍只要你量出你家到我家有多長,我就讓你參加!毙『傉f:“行!毙『偹鼤,你們會量嗎?
2、 幼兒嘗試操作,教師觀察。
(1)師講解操作要求:請小朋友不要搬動小椅子,用盒子里的回形針去測量一下小狐貍到小狗家的距離,看看你用了幾個回形針。記在心里,呆會兒告訴大家好嗎?
(2)交流:你的測量結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測量的?你來示范給大家看好嗎?(強調:一個緊挨著一個測量,用投影儀展示測量方法,首尾相接。)
3、探究方法,表達見解。
(1)小狐貍高高興興地參加了小熊的生日聚會。別的小動物聽說后也很感興趣。它們說要是只有一根回形針能不能測量出準確的距離呢?你們說能不能?請小朋友搬好小椅子用你的方法去測量一下吧。測量完后別忘了在記錄表上記下你用了幾根回形針?
。2)師巡回指導,隱形提示:盒子里老師還準備了白紙、鉛筆,你需要的話可以用上去。)
。3)引導孩子交流操作情況,統(tǒng)計測量結果。提問:你是怎么測量的?測出來的距離是多少呢?你是用什么方法來測量的?(先找到起點,從起點開始放回形針,在末尾處做好標記,第二次測量的時候就從做標記的地方開始量,每量一次都要做上標記,最后看看量了幾次。
。4)引導幼兒探究最準確的一種測量方法,你認為什么方法測量最準確呢?
4、運用方法,再次測量。
。1)我們幫助了小動物,他們都很開心。小熊也很想知道自己家到小狗家有多長。這次測量就要用上我們剛剛學到的.正確的方法來測量。今天我還為你們準備了火柴棒、吸管?纯催@兩條一樣長的路,用兩種不一樣的工具來測量結果如何呢?測量完后,別忘了把結果記錄在上面。
(2)引導幼兒用剛剛學到的準確的方法測量。
。3)引導幼兒交流測量結果。教師展示在黑板上。你測出來的結果是多少呢?兩條路都是一樣長的,為什么吸管測出來是2,火柴棒測出來的是3呢?原來這兩根東西怎么樣呢?(吸管長,火柴棒短)。兩樣測量工具長短不同,測出來的次數(shù)也不同。測量工具越短,測量的次數(shù)就越多,測量工具越長,測量的次數(shù)就越少。
5、認知沖突,激發(fā)欲望。
小朋友,如果讓你來量一下我們的教室有多長,你會選擇回形針嗎?為什么?你覺得用什么工具比較合適呢?下次我們來量一下我們的教室吧。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并體驗遠近的含義,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學習用工具測量,并能將測量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按照正確的步驟用工具測量
2.難點:
。1)理解不同的距離,用同一種工具測量,測量的次數(shù)越多越遠,測量的次數(shù)越少越近。
。2)同樣的距離,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次數(shù)也不同,越長的工具所用的測量次數(shù)越少。
活動準備:
1、鉛筆,表格、路線圖每人一份、水彩筆蓋、短水彩筆、沒削過得鉛筆。
2、格尺、米尺、卷尺鉛筆、積木、筷子、牙膏盒、一段線繩子、一段紙條等等各種自然測量工具。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師:今天,動物幼兒園要舉行一場盛大的運動會,小兔、小熊、小貓都報名參加了比賽。你們看,小動物們馬上就要從自己家里出發(fā)到幼兒園去了,究竟是哪個小動物會最先到達體育場呢?
二、學習用工具測量的方法比較路線的遠近。
1.(引導幼兒觀察路線圖)請幼兒觀察比較,哪個小動物去體育館的路最近?哪個小動物去體育館的路最遠?你是怎么知道的?這種方法準確嗎?
2.師: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測法,但是目測法比一定準確,我們還能用什么方法來判斷路線的遠近呢?(請幼兒講講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繩子、積木等)老師今天也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種測量工具,你們看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工具?(水彩筆蓋)
3、師:你們覺得這樣工具能測量小動物家到學校的距離么?(能)那我們就先試著量一量小貓家到學校要幾個水彩筆蓋,你會量嗎?(會),請你來試一試。
在幼兒嘗試過程中教給他們測量方法,邊演示邊引導幼兒一起講述測量的正確步驟(找起點,沿著線,接著量)將測量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小貓家到學校量了n個水彩筆蓋)。(要把記錄單設計好)
4.師:請你們也量一量小貓家到學校用了幾個水彩筆蓋。并將結果記錄在表格里。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請你再量量其他兩個小動物家到學校用了幾個水彩筆蓋,把結果記錄在表格里。
5、請幼兒坐好,檢驗幼兒測量的結果,教師小結不同的`距離,用同一種工具測量,測量的次數(shù)越多越遠,測量的次數(shù)越少越近。
6、師:老師還給你們準備了好多測量工具呢,我們就用這些工具來量一量我們的小椅子好不好。請幼兒自由選擇測量工具嘗試著測量。
7、請幼兒坐好,總結、檢驗幼兒測量結果,教師小結同樣的距離,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次數(shù)也不同,越長的工具所用的測量次數(shù)越少。
三、教師小結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都能被當做測量工具呢,請你選一樣你喜歡的測量工具,來量一量我們活動室里能測量的物品,還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呢,讓我們來量量看……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有趣的測量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教案有趣的測量02-13
大班數(shù)學有趣的測量教案03-23
大班數(shù)學教案有趣的測量03-14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自然測量教案03-16
大班數(shù)學有趣的測量教案6篇03-23
大班數(shù)學教案有趣的測量2篇03-14
大班數(shù)學測量教案02-09
數(shù)學公開課大班教案10-29
有趣的二等分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