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二年級連加連減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shù)學二年級連加連減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shù)學二年級連加連減教案 1
教學目標
1、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逐步形成運算能力。
2、讓學生感受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函數(shù)思想、轉化思想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熟練正確用連寫豎式的方法進行計算,會正確計算三個數(shù)的加、減法。
2、正確區(qū)分加、減法計算中的進位與退位。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4題,先指導理解題意,獨立完成,集體講評。
2、完成練習五第8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講評,并請個別學生說說有小括號兩題的運算順序。
3、筆算。
(1)回顧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計算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時,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算式中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2)完成練習五第7題。(分三組每組完成兩小題,3人板演,其余學生自主完成)集體評判這兩個同學做的好在哪里?錯在哪里?
二、指導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10題。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計算方法和結果。
引導學生體會:一個加數(shù)變大(或變。,和也隨著變大(或變。;減數(shù)不變,被減數(shù)變大(或變。,差也隨著變大(或變。。
2。完成練習五第11題。引導學生觀察,指名說題意:運算符號和數(shù)據(jù)都寫在箭頭的上面,結果要寫在方框內(nèi)。(提醒:只要前面一個得數(shù)錯,后面的都要跟著錯。)
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比賽,看誰算得又快又對。
3。完成練習五第12題。學生讀題說題意,教師引導完成一個斜行的3個數(shù)相加,其余的學生獨立完成。
匯報,歸納:每行、每列和每一斜行的3個數(shù)加起來,得數(shù)都相等,這就是神奇的九宮格。
4、解決問題。
。1)完成練習五第9題。
、僖龑W生仔細觀察,從圖中搜集信息,把搜集的信息用語言表述出來,講清楚是怎樣找到的。獨立解答。
②交流解答的方法。說說自己是怎樣理解別人的解答方法。
。2)完成練習五第13題。出示表格,學生根據(jù)表格了解數(shù)學信息并提出問題,在小組內(nèi)交流你想到的問題,并解答出來。集體交流,對提問和解答正確的學生給予表揚肯定。
【設計意圖】
多樣化的練習形式,既幫助學生鞏固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又激發(fā)了學生計算的興趣,還能幫助學生逐步形成運算能力。
三、拓展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14題,引導學生運用“轉化法”解決。
(1)觀察給出的4個數(shù)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十位上的數(shù)字相同,要把它們填入□中,使等式兩邊相等,可以只考慮它們個位上的數(shù)字。
。2)通過計算,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6+9-8=7,6+9-7=8,8+7-9=6或8+7-6=9。根據(jù)這一發(fā)現(xiàn),可以把這4個兩位數(shù)寫在相應的□中。
。3)如果把題目中的數(shù)字變成26、27、28和29,你們會填嗎?
【設計意圖】
通過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給出的數(shù)的特點,化繁為簡,再通過“組合、試算,組合成算式”這一系列的過程,讓學生初步感受“轉化”這一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2、小組探索,共同完成練習五的思考題,指名匯報。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
數(shù)學二年級連加連減教案 2
教學目標:
1.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會用連加、連減解決簡單的問題。
2.掌握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和用豎式計算的書寫方法。
3.在對比練習中,優(yōu)化出算法,同時感受到豎式簡便寫法的合理性和簡潔美。
教學重點:
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連加、連減解決簡單的問題,能夠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通過果園豐收,小朋友們在果園幫助收南瓜的事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新知
1.連加。
出示表格及問題:一共摘了多少個?
預設:28 + 34 + 22 =
提出問題:這是三個數(shù)連加的問題,要怎樣計算呢?(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討論)
提出問題:連加計算應該注意什么呢?
預設: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先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要向十位進“ 1 ”。
預設:連加的計算順序是從左往右。
設計意圖:利用嘗試練習、合作交流、比較算法等活動,讓全體學生參與其中,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連加用豎式計算的方法,同時體會靈活、合理選擇計算方法的重要性。
★出示微課,對連加知識進行詳細介紹和梳理,主要演示的是連加的計算過程及其先關注意事項。
2.連減。
出示問題:共用84個大南瓜,李大爺運走了40個,王叔叔運走了26個。還剩多少個?
由學生獨立完成并小組交流討論計算方法好和計算過程。
預設:84-40-26 =
預設:84-40 = 44能口算,可以不寫豎式。
提出問題,在計算連減算式時,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可提示學生找運算順序。)
預設:連減和連加的運算順序一樣,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預設:還可以先算一共運走多少個?84-(40 + 26)
提出問題:這該怎樣計算呢?
預設:40 + 26 = 66 , 84-66 = 18
設計意圖:通過連加的計算,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學會知識遷移,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應用能力和遷移能力。
★出示微課,對連減知識進行詳細介紹和梳理,主要演示的是連減的計算過程及其先關注意事項。
三、鞏固練習
1.列豎式計算。
46 + 25 + 17 = 75-28-19 =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鞏固新知,同時提高學生靈活、合理地選擇計算方法的能力。
2.看誰算的對。
設計意圖:通過多樣化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
3.算出紅星小學參加3項體育活動的總人數(shù)。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鞏固新知,同時提高學生靈活、合理地選擇計算方法的能力。
四、課堂小結
提出問題: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預設: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計算連加、連減,在計算時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能口算可以不寫豎式計算。一個數(shù)連續(xù)減去兩個減數(shù),可以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再減。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總結,幫助學生構建本節(jié)課知識體系,學會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數(shù)學二年級連加連減教案 3
一、教學理念
1、數(shù)學文化觀。數(shù)學是一種文化,它不僅表現(xiàn)為一個結果,更加重要的是它是人類文明發(fā)展過程的一個見證。所以教學上應讓學生去經(jīng)歷知識形成的過程,注重學生的經(jīng)歷與體驗。
2、建構主義心理學理論:數(shù)學學習是一個主動構建的過程,學生必須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使新的數(shù)學學習材料與原有的認知結構相互作用,主動地建構新的數(shù)學認知結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連加、連減的含義和運算順序。
2、技能目標:掌握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正確進行口算。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在游戲中學,使學生喜學樂學;在生活中尋找數(shù)學問題,并初步體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增加學習的動力與信心。
4、數(shù)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
1)應用意識;
2)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留心,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待問題以及運用數(shù)學的思維解決問題。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用自己的話表達圖意,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
2)掌握運算順序。
2、難點: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
四、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學習連加。
皮亞杰的發(fā)生認識論強調(diào)“活動既是認識的源泉,又是思維發(fā)展的基礎!币婚_始創(chuàng)設托乒乓球比賽,讓孩子們在活動中產(chǎn)生對知識的需求。從四個大組中選出4人,其中1人為計數(shù)員,另3人為參賽對員。在老師的指引下,有條不紊地開始比賽。最后,當老師提問哪一組是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你怎么想的?這時激活了學生對加法含義的認識基礎,連加這一知識作為學生的需求應運而生。學生躍躍欲試,開始了大膽假設,一種數(shù)學的品質(zhì)彌散在課堂上,一下子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說應該把每一隊三個人的成績加起來或和起來,就能決定名次了。正所謂教學中處處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根據(jù)當時的實際情況,提問:你能不能一眼看出哪一組是第一名?學生們開始仔細觀察成績記錄,馬上發(fā)現(xiàn)第二組是第一名,因為這一組第一位同學托了11下,已經(jīng)超出其他組,再加上后兩位同學的成績,那就更高分了。抓住這一教育契機,教師適時啟發(fā)學生:數(shù)學并不只是計算,剛才同學們一眼看出誰是第一名,這也是運用了數(shù)學的方法。這樣緊扣新課標精神,很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感。而且能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原教學做出適當?shù)难a充,將學生作為一種活的教學資源,體現(xiàn)數(shù)學教學的生命力!
接著提問“如何得出第二、三、四名呢?”一句問話將學生帶入連加知識的學習中。學生有了前面加法含義的認知基礎,馬上回答出將三個數(shù)相加,就可以得出。教師板書式子(其中一組的成績)并將這個式子與以前學的兩個數(shù)相加做比較,引出課題“連加”。
最后采用自主探索,大膽嘗試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建構連加的'計算順序。提問“這個式子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了爭取后繼學習的時間,要求每人計算自己組的成績并在組內(nèi)說計算順序。學生匯報時,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并提問:“要計算這道題,你得把哪個數(shù)記。磕闶窃趺从浀?”強調(diào)在先計算的兩個數(shù)下面劃一橫線,并把得數(shù)記錄在橫線下面,這樣就能記住。
學生初步理解連加的含義后,將課本72頁例題制作成課件以動態(tài)的形式呈現(xiàn),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使事件發(fā)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當停下來后,要求學生描述剛才的情景,用自己的話說出連加的含義,并列式解決、匯報。當學生匯報時配合課件將計算過程突顯出來,進一步鞏固了新知,也為學習連減埋下伏筆。
2、延續(xù)情節(jié),學習連減
愛聽故事是每個兒童的天性,緊湊的故事情節(jié)使孩子們增長有意注意的時間。因此教學設計上延續(xù)喂小雞的情節(jié),用課件動態(tài)展示小雞吃飽后離開的情景,將連加連減這兩個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像故事一樣娓娓道來,展示了知識的連續(xù)性,也就是前面所說的數(shù)學文化觀。每一個知識點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他們都有著各自的發(fā)展過程以及在發(fā)展過程中的相互作用。
為了突破重難點,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逐層提問,分解重難點的教法。當課件顯示走了兩只雞時,便提問:你能說說剛才發(fā)生了什么事?并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學生回答:原來有8只小雞,走了2只,還剩下幾只?列式8-2=6。課件繼續(xù)演示又走了兩只雞時再次提問:接著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怎么列式?學生回答:接著又走了2只,再減去2。教師追問:用什么來再減2呢?學生回答:用8-2剩下的數(shù)來減去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8-2-2,對比連加式子,出示板書連減,并要求學生看著靜態(tài)畫面描述所發(fā)生的事,從整體上初步理解連減的含義。
在探討計算順序時,采用分層教學法,有能力的學生自主探討,有困難的學生走上來與老師一起學習。學生匯報運算順序時,配合課件突出運算順序,突破難點。強調(diào)同連加一樣在先運算的兩個數(shù)下面劃橫線,并把得數(shù)寫下,這樣就不會忘記,能細心計算。
在初步理解連減的含義后,出示課本74頁第5題,停車場圖,要求學生看課件演示后,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畫面,進一步體驗連減的含義,并列式計算。
3、觀察對比,小結算法
通過上面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連加連減的含義及運算順序。但在學生的知識庫中這還是兩個獨立的知識點,有部分同學可能對連加連減的關系有模糊的認識,這時教師便得引導學生在知識點間搭建橋梁,形成聯(lián)系,構建學生自己的知識王國。
為了便于學生找到連加連減的異同,板書盡可能設計簡潔,突出知識點的聯(lián)系。一年級學生由于受到自身認知水平的限制,發(fā)現(xiàn)關鍵問題需要較長時間及適當?shù)闹敢,在這,我肯花時間讓學生去觀察,去表達,盡管學生有時表達得不到位,也給予充分的肯定,因為這是孩子們思維的萌芽,老師的肯定會使他們覺得自己是個了不起的發(fā)明家,增強了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最后,學生終于拋開外在形式的干擾,找到核心問題。歸納出以下兩點:
1)連加連減都是先算前兩個數(shù)的得數(shù),再與第三個數(shù)進行計算。
2)連加是把三部分和起來得到總數(shù),而連減是用總數(shù)來減。
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充分尊重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老師定位的角色為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帶領孩子們體會成為學習主人翁的樂趣。
4、寓練于樂。
一年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要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課堂40分鐘是需要很大技巧的。不管是在新知設計環(huán)節(jié),還是練習環(huán)節(jié)都要符合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征與認知特征。因此在練習部分主要采用游戲形式來鞏固學生剛學到的新知,重點突出運算順序。
1)計算(專項練習,鞏固運算順序)
計算下面各題,并想一想,你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4+1= 4+3+2= 5+0+3=
8-5-3= 10-2-7= 10-6-2=
結合學生的匯報演示課件,強調(diào)為了記住前兩個數(shù)的得數(shù),我們采用寫下來的方法。這樣可以使我們?nèi)娜馊ビ嬎,而不用擔心忘記了得?shù),不能繼續(xù)后面的計算任務。
2)請你幫小動物們找到回家的路。(趣味性題目,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學習的興趣)
課件展示:每只小動物手上都有一把鑰匙,每把鑰匙對應一間屋子。只有算對鑰匙上的式子,你才能幫小動物找到回家的路。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培養(yǎng)小朋友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
3)小小郵遞員。(使更多學生可以參與到活動中,從面上檢查學習情況。結合新課標精神滲透簡單圖形統(tǒng)計表的知識)
學生將算式都貼在正確的郵箱上面后,提問:哪個郵箱的信最多,哪個郵箱的新最少?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看著這個圖,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嗎?
4)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
你能舉出生活中你碰到過的連加連減的問題嗎?提出來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
提出問題是思維活動的出發(fā)點,我們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并將它作為新知識的現(xiàn)實背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能力。同時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與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生活中處處用數(shù)學。
數(shù)學二年級連加連減教案 4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35頁
【教材分析】
這部分教材的編排主要是對本單元所學過的100以內(nèi)的兩位數(shù)加、減法筆算、連加、連減、加減混合以及相應的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進行整理和復習。
【學情分析】
學習完這一單元,學生對于兩位數(shù)加、減法筆算、連加、連減、加減混合以及相應的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小問題。因此,復習筆算時,教師注意先讓學生通過討論和交流,比較筆算加法和筆算減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總結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法則,作為復習筆算的準備。接著復習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筆算,最后復習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兩步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對100以內(nèi)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等內(nèi)容的整理與復習,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有關知識,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
2.在整理和復習的過程中,通過學生比一比、看一看、說一說等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難點: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口算題卡等
【教學流程】
情境導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探究
↓ ↓
復習整理→整理和復習本單元知識
↓ ↓
鞏固應用→通過練習鞏固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 ↓
課堂小結→總結學到的知識和方法
【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游泳嗎?(喜歡)游泳是一個很好的健身運動,老師也非常喜歡。老師的家就住在維多利亞度假村附近,所以也經(jīng)常去游泳。(出示游泳池情境圖)
看!他們游得多快活呀!
出示問題:游泳池里原來有41個人,上來18個人后,又下去16個人,現(xiàn)在游泳池里有多少個人?
學生嘗試獨立計算。
學生匯報:39人。
師:太正確了!你能說一下是怎么算出來的嗎?
學生高興地說:原來有41個人,上來18個人后,游泳池內(nèi)還有41-18=23個人,又下去16個人,那么現(xiàn)在游泳池內(nèi)還有23+16=39人。
師:太棒了!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我們前面學習的哪些知識?(100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
師: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對100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二)進行整理和復習?凑l不僅會算,而且能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復習整理】
1.教學例1。
(1)課件出示例1主題圖。
師:情境圖中,同學們在干什么?
生: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整理。
師:根據(jù)情境圖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把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嗎?
要求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整理,看哪個小組合作得最好,整理得最全面。
(2)學生互相交流,教師巡視,掌握學生整理的情況。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4)教師針對小組的匯報板書各部分內(nèi)容,對學生予以肯定。
(5)師:同學們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組補充得也非常好。接下來,我們就先針對筆算加減法來進行復習。
實物投影展示學生整理得結果。
筆算加法: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筆算減法: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向十位借一。
連加連減:計算時,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算,可以分步筆算,也可以兩步連在一起用簡便寫法算。
加減混合:分帶括號和不帶括號兩種情況:如果不帶括號,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算;如果帶有括號,應該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加減混合的應用:先找題目中的已知條件、關鍵詞語和要解答的問題,再根據(jù)關鍵詞語選擇合適的列式方法,最后利用已知條件得出答案。最后不要忘記寫答語。
對學生的整理教師要給予肯定,并引導學生獨自思考加減法、連加、連減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以及容易出錯的地方,在小組內(nèi)交流想法。
2.教學例2。
課件出示例2。
(1)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再說一說每道題的計算順序和計算方法。
(2)根據(jù)例2的計算方法完成教材第36頁練習七第2題。
【鞏固應用】
1.完成教材第36頁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并說明計算方法。
2.完成練習七第3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判斷結果及方式。
3.完成練習七第4、5題。先讀題理解題意,然后獨立完成,在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回答解題思路。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能跟同學們交流一下嗎?
【板書設計】
整理和復習
1.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加法和進位加法。
2.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
3.連加、連減的筆算方法。
4.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計算方法及應用。
數(shù)學二年級連加連減教案 5
教學目標:
1、掌握加減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
2、用豎式正確計算加減混合兩步式題,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yǎng)觀察、比較、分析能力,養(yǎng)成認真審題、書寫工整和格式規(guī)范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10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能正確的使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你會填嗎?
1、筆算加減法時相同數(shù)位要(),從()算起。
2、個位相加滿十要向十位進(),個位不夠減時,要從十位退()。
你會算嗎?
60-24-16= 18+27+39=
先讓學生說出運算順序,再讓學生列豎式計算。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學例3。
出示主題圖。
師:看校門口開來了一輛大巴車,仔細看,你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了解信息,小組交流。
讓學生說:有人下車,下車25人,有人上車,上車28人。
師:我們乘坐公交車要遵守乘車規(guī)定,有秩序的先下車再上車。車上原來有67人,根據(jù)上下車人數(shù)的變化,你能連起來說一說嗎?
讓學生把圖意連起來說一句話:車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來28人,現(xiàn)在有多少人?
師:同學們想一想,這道題該如何計算?充分發(fā)揮你的聰明才智,看誰的'解決方法更好、更合理、更科學。
生:理解題意、獨立解答。
小組交流、匯報板演。在練習本上寫連寫豎式。
比一比,看那種算法更合理、科學。讓學生自己說一說。
口述:這道題都有什么運算符號?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讓學生說)
討論:用豎式怎樣計算?這道題可以不可以把兩個豎式連在一起寫?這道題有沒有簡便寫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明確因為被減數(shù)和減數(shù)不能交換位置,所以這道題不能交換位置計算。
學生動筆在小黑板上寫算式,教師在下面巡視,找出幾種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幾種情況,可出示正確的做法。再出示學生中可能出現(xiàn)的兩種情況,由學生判斷有沒有錯,錯在哪里。
拓展思維
這道題還有沒有其它做法?
2、教學例4。
先說明和例3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和運算順序。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指名說說計算過程。
提問:這道題豎式有沒有簡便寫法?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6題,第5題。
師:哪位同學說說你的計算方法?
2、完成練習五第5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完成練習五第6題。觀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發(fā)現(xiàn)。獨立思考并說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及時的練習,使學生鞏固10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
四、課堂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又學會了什么?計算加減混合運算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教師引導梳理。
生:認真思考,自由發(fā)言,談自己的體會。
小結:加減混合的筆算試題,在筆算的過程中,把兩個豎式寫成一個豎式比較簡便。計算的過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這樣可以提高我們的計算速度。
數(shù)學二年級連加連減教案 6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正確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的方法。
2、 通過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及書寫工整、規(guī)范的良好習慣。
滲透教學:
一. 要善于欣賞他人;
二. 要及時地反思,找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學人之長,補己之短。
教學重點:
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連減式題。
教學手段:
投影片、有條件的可采用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式引入
1、 (出示圖片1)教師敘述例1的已知條件。
2、 提問
(1) 聽完老師的敘述,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 根據(jù)這些已知條件,可以提出一個什么問題呢?
(3) 待學生回答后,完整的出示例1
同學們到西瓜園里摘西瓜,第一組摘了28個西瓜,第二組摘了34個,第三組摘了23個。三個組一共摘了多少個西瓜?
(4)要求三個組一共摘了多少個西瓜,你準備怎么列式?
二、新授
(一)教學例1
(1)提問引導
①觀察,這道題有什么特點?
②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圻@道題的數(shù)比較大,口算起來比較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2)分組討論試做
要求
、 先分小組討論這道題的計算方法(你們組準備怎么做)。
、 把本組討論出的方法做在練習本上。
、 如果一個組討論后得到了幾種不同的方法,可以把這幾種不同的方法都記錄下來。
交流三種方法
[討論過程中,重點提示學生:① 首先,在別的同學發(fā)言時,要認真地傾聽同學的發(fā)言,找出其他同學的優(yōu)缺點。② 其次,在聽完別人的發(fā)言后,要善于給同學提出有價值的問題。③ 要善于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習。學習別人的好方法、好思路、好習慣等。]
方法一
對比三種方法,選擇最優(yōu)方法
問:誰來說說,這三種方法各有什么優(yōu)缺點?
學生回答:方法一
優(yōu)點
1、 同學們比較熟悉這種豎式的書寫方法。
2、 在計算過程中,難度較小,不易出錯。
缺點
1、 費時間。
2、 這兩個豎式不太好安排格式,如果寫不好,容易顯得很亂。
方法二
優(yōu)點
1、 寫起來會比第一種方法省點時間,少寫了一個62,豎式由兩個減少到了一個。
2、 這個豎式寫起來會比較美觀。(相對于第一個豎式而言)
缺點
容易丟掉第二步的.加號。
方法三
優(yōu)點
1、 更省時間。
2、 計算時比較簡單,只要一位一位的計算就可以了。
缺點
1、 在計算的過程中,容易丟掉進位。
2、 對于一些計算不熟練的同學來說,計算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師:這三種方法各有各的優(yōu)缺點,在同學們自己做題時,可以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的,最省時的方法。
(5)小結
問:做完這道題,大家有什么收獲?
[學生:1、 在計算時,要努力思考簡便的方法,達到省時省力的目的。
2、 最簡單的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
3、 要選擇一種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提高正確率。]
(二)教學例2
(1)直接出示例252-20-18=
(2)對比
問:這道題與例1有什么不同?
[生:例1:是一道連加的兩步式題。能得到三種不同的算法。例2:是一道連減的兩步式題。只能用例1中的前兩種方法。]
(3)師生、生生多邊交流
問:這道題怎么算最好?
[生:用兩個豎式計算最保險;第一步口算,第二步用豎式算。]
(4)小結:哪一步如果能口算,就可以口算,在計算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三、鞏固練習
完成P2、做一做(略)
四、總結、質(zhì)疑、發(fā)展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
1、 大家有什么收獲?
2、 還有什么問題嗎?
3、 除了同學們總結出來的方法,你還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嗎?
五、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連加、連減
同學們到西瓜園里摘西瓜,第一組摘了28 例2 52-20-18= 個西瓜
第二組摘了34個,第三組摘了23個。
三個組一共摘了多少個西瓜?
28+34+23=85(個)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豎式略 豎式略 豎式略
數(shù)學二年級連加連減教案 7
教學目標
1.1 知識與技能:知道連加、連減的含義和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口算; 初步體會計算的變化,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口算和計算能力。
1.2過程與方法:在生活情境中學習,使學生喜歡學習、樂意學習,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1.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待問題以及運用數(shù)學的思維解決問題。初步體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增加學習的動力與信心。
教學重難點
2.1教學重點:
(1)用自己的話表達圖意,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
(2)掌握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
2.2 教學難點:
(1)把第一步加或減得出的結果記在腦子里,再參與第二次運算。
(2)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
2.3 考點分析:用自己的話表達圖意再進行運算,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工具
課件、小棒、三角形、學具盒等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
1、出示10之內(nèi)的加、減法,請同學們口算。
2、出示圖片,學生根據(jù)題意列出算式并計算。
探索新知
一、學習連加
1、引導觀察
師:同學們,芳芳是一個愛勞動的孩子。今天,她又在幫媽媽干活了,瞧!芳芳在干什么?
(出示芳芳在喂5只小雞)
問:現(xiàn)在地上有幾只小雞在吃米?
師:請同學們觀察,認真看發(fā)生了什么事?出示來了2只雞的圖片。
誰能把圖意敘述一遍,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學生:5=2=7)
師:請同學們再觀察,又有怎樣的變化呢?出示又來了1只雞的圖片。
2、交流、匯報。
①問:你看到了什么?誰能把圖意敘述一遍,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
小組交流。
、趯W生匯報。
生:芳芳在喂5只小雞,跑來2只小雞,又跑來1只小雞,共有幾只小雞?
生:有5只小雞在吃米,跑來3只小雞,共有幾只?(提醒學生,跑來的小雞。)
學生說出算式:5十2十1
教師問: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算式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3只是一起跑來的嗎?不是。
3、揭示課題:像這種算式我們叫“連加”
師:像這樣一個數(shù)加上一個數(shù)再加上一個數(shù),叫連加。
板書課題: 連 加
4、探究“連加”計算的順序方法
問:5十2十1=8,你是怎樣算出數(shù)的?
①小組合作探索方法。
②小組匯報。學生可能說一個一個地數(shù)出來的;5只加上2只是7只,再加上1只是8只;共跑來3只,加上原來的5只,共是8只。(不管哪種方法,學生只要說出理由,都給予肯定。)
、劢處熆偨Y計算順序和方法。
師板書:在5+2的下面劃一條橫線,并把得數(shù)7記錄在橫線下面,再在7+1的下面劃一條橫線,寫出得數(shù)8。
師再演示一遍課件加深算理。
④再出示小熊圖片,以此為例講述連加。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連加的運算方法與過程。
5、做一做:
學生擺小棒,先擺出4根小棒,再擺出3根小棒,最后擺出1根小棒,一共是幾根小棒?怎樣列式計算呢?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學習連減
1、出示掛圖
問:先有幾只雞?
、倮蠋熞苿2只雞,表示走了。
問:走了幾只?還剩下幾只?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8-2。
、诶蠋熢僖苿2只,表示又走了2只雞。
問:又走了幾只?還剩下幾只?
③問:誰能說一說這剩下的4只雞是怎樣算來的?
問:那么也就是說是幾減幾再減幾?
隨著學生回答,老師在8-2的后面接著寫“-2”。
2、揭示課題:像這種算式我們叫“連減”
師:這道題是從1個數(shù)里先去掉一個部分后,再去掉一個部分,也就是連續(xù)去掉兩個部分,這就是要學習的新知識:連減。(板書:連減)
師:算式讀作8減2再減2。
3、探究“連加”計算的順序方法
(師:連減的算式怎樣算呢? 誰能根據(jù)連加的計算順序,說說這道連減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書計算過程
師板書:在8-3下面劃一條橫線寫上5,在5和2的下面劃橫線,相減得3。
指名學生口述計算過程。
再出示海鷗圖片,以此為例講述連減。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連減的.運算方法與過程。
4、做一做:
學生擺圓片,擺出9個三角形,先拿走5個,再拿走3個,還剩幾個?怎樣列式計算?
5、請小朋友說一說生活中你用連加連減來計算的問題?
鞏固練習
1、練習十四的第1題。
2、練習十四第2題。
分步出示圖片,讓學生說圖意,將算式補充完整。
3、練習十四的第4題。要求:仔細觀察,弄清圖意,填空并計算。
學生先說題意,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填在書上,指名學生說,集體訂正。
4、練習十四的第5題。說一說各題應把哪個數(shù)記在腦子里。直接說出各題得數(shù)。
5、做:填上數(shù)使橫行、豎行的三個數(shù)相加都得9。
課后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含義和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口算,初步體會到了計算的變化。通過本課的學習將會進一步提高同學們的口算和計算能力。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而且也是下一步學習2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最直接的基礎。同學們課后把今天所學的知識先梳理,然后進行歸納和總結,把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和方法牢牢的掌握,多練、多算提高自己的運算能力。
數(shù)學二年級連加連減教案 8
數(shù)學教案編排:
連加連減
教學設想:
連加連減是在教學10以內(nèi)加、減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加、減法的意義,進一步熟練加、減法的口算,學習解決稍復雜一些的實際問題,并滲透加減兩步計算的運算順序,為后面學習20以內(nèi)的進位加和退位減做好準備,數(shù)學教案-連加連減。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2、能有條理地表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體會。
導入語:今天孫老師給唐老師出了些題目,我想請大家?guī)臀乙黄鸾獯穑銈冊敢鈫幔?/p>
1、算式接龍
出示小黑板:
師:孫老師還問我從這兩組題目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們能幫我找一找每組兩題的聯(lián)系嗎?
。ㄖ该麑W生回答)
師:第一個算式的得數(shù)正好是第二題開頭的一個數(shù)。孫老師說根據(jù)這4道題還可以寫成2道算式,你們想試一試嗎?
。ㄐ〗M討論、匯報算式: )
師:像這樣一個算式里面包含兩個加號或減號,我們把它分別稱為“連加連減”
。ò鍟n題)
下面我們來進一步研究“連加連減”
二、主動探索,體會領悟。
1、教學例一:
師:現(xiàn)在老師請你們欣賞一個故事。
星期天,小紅去郊區(qū)的奶奶家玩,看見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紅的南瓜。小紅想:我都長這么大了,應該幫奶奶做一點家務。于是,她找來一輛手推車,把奶奶摘下的南瓜運回家。第一次運來了4個,第二次又運來2個,小紅第三次運來了一個最大的,小紅一共運來了多少個?
故事聽完了,你們都聽清楚了嗎?
看例一掛圖回答問題:
。1)奶奶摘的是什么呀?
。2)是誰幫奶奶運南瓜的?
。3)小紅第一次運了幾個?
。4)第二次呢?
。5)第三次運了幾個?
。6)小紅一共運了多少個?
最后一題小組討論,列出算式。
學生口答:4+2+1=7
老師板書
師:“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呢?誰能完整地說一遍,這樣的算式我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書上第58頁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樹上原來有4只小鳥,第一次飛來了3只,又飛來了3只,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只呢?
。▽W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4+3+3=10”)
師: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教學例二
出示例二掛圖
學生交流說出圖意
學生:絲瓜架上原來有8根絲瓜,弟弟第一次摘下了3根,第二次又摘下了1根,還剩幾根?
學生匯報算式“8-3-1=4”
師:“8”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呢?這個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書上第58頁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池塘里原來有9只小鴨,第一次游走了2只,第二次游走了4只,池塘里還剩下幾只?
學生獨立完成,一生板演“9-2-4=3”
師:這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師:今天我們小朋友學的都非常認真,現(xiàn)在老師要看看我們小朋友是不是真的學會了。
1、學生獨立練習書上第58頁想想做做第1題,共同訂正。
2、出示小黑板:連線
指名學生口答。
四、課堂作業(yè)。
。ㄏ胂胱鲎龅4、5、6題)
五、思考題
找規(guī)律填數(shù):1、2、3、5、8、( )
在□填數(shù)使橫行、豎行上的數(shù)相加的和都是10。
六、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了什么新的內(nèi)容?在計算時,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學后記
教學從學生已掌握的'10以內(nèi)加減法的“算式接龍”游戲開始,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始終注意保持和學生親密融洽的關系,尊重學生的每一個想法,并給學生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時間和空間。避免了計算教學的“靜態(tài)”灌輸,避免了計算教學的機械記憶和反復練習,讓學生觀察、思考,體驗到了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的過程,使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學到新的知識。
數(shù)學二年級連加連減教案 9
1、課題
填寫課題名稱(高中代數(shù)類課題)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掌握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發(fā)現(xiàn)、探究),提高(分析、歸納、比較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數(shù)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增加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本節(jié)課的知識重點。
。2)教學難點:易錯點、難以理解的知識點。
4、教學方法(一般從中選擇3個就可以了)
。1)討論法。
。2)情景教學法。
。3)問答法。
。4)發(fā)現(xiàn)法。
。5)講授法。
5、教學過程
(1)導入。
簡單敘述導入課題的方式和方法。(例:復習、類比、情境導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
。2)新授課程(一般分為三個小步驟)。
、俸唵沃v解本節(jié)課基礎知識點(例:奇函數(shù)的定義)。
②歸納總結該課題中的重點知識內(nèi)容,尤其對該注意的'一些情況設置易錯點,進行強調(diào)。可以設計分組討論環(huán)節(jié)。(分組判斷幾組函數(shù)圖像是否為奇函數(shù),并歸納奇函數(shù)圖像的特點。設置定義域不關于原點對稱的函數(shù)是否為奇函數(shù)的易錯點)
、弁卣寡由,將所學知識拓展延伸到實際題目中,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ㄔ谛率谡n里面一定要表下出講課的大體流程,但是不必太過詳細。)
。3)課堂小結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本節(jié)課的收獲。
。4)作業(yè)提高
布置作業(yè)(盡量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有所創(chuàng)新)。
數(shù)學二年級連加連減教案 10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掌握帶分數(shù)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材分析:
這兩個例題是教學帶分數(shù)連加、連減的方法。例5是帶分數(shù)連加,與帶分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相同,幾個加數(shù)可以一次通分,最后結果能約分的要約分,是假分數(shù)的要公成帶分數(shù)。例6是帶分數(shù)的連減。當被減數(shù)的分數(shù)部分不夠減時,從被減數(shù)的整數(shù)部分使拿出1化成假分數(shù),和原來的分數(shù)部分合進來還不夠減時,就要從整數(shù)部分拿出2化成假分數(shù),和原來的分數(shù)部分合起來再減?梢砸淮瓮ǚ。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
把整數(shù)或帶分數(shù)轉化成假分數(shù)。P136準備題,讓學生說一說怎么
二、嘗試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學例5
A、出示例5
B、看一看它們的分母相同嗎?怎么辦?
C、對計算的結果有什么要求?
D、看書P136
E、說一說帶分數(shù)連加的..計算方法。
F、試一試P136
2、教學例6
A、出示例6
B、看一看它們的分母相同嗎?怎么辦?
C、通分后再看看,分數(shù)部分夠減了嗎?不夠減又要怎么辦?
D、從整數(shù)部分拿出1化成假分數(shù),和原來的分數(shù)部分合起來后,夠了嗎?還不夠,怎么辦?
E、在剛才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3、帶分數(shù)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三、鞏固深化拓展延伸
1.計算練習P137、1—3
2.說一說你在計算過程中還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3.帶分數(shù)連減時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做得又對又快?
數(shù)學二年級連加連減教案 11
教學目標
1.知道連加、連減算式的含義和運算順序。
2.能比較熟練地口算連加、連減式題。
3.初步感知連加、連減算式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72頁。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設計
復習舊知
口算10以內(nèi)的`加減法。
41525-28-2
53713-16-2
要求:
先口算,再想一想,每組題中的第一題與第二題有什么關系?
學生口算后交流。
導入新課:
大家不但會算,還能找出它們的關系。今天我們就要用這些知識來學習新本領。
學習連加
1.課件演示,引出算式。
a.出現(xiàn)5只在地上覓食的小雞。
問:院子里有幾只小雞在吃東西?(屏幕出現(xiàn)5)
b.出現(xiàn)跑來的2只小雞和又跑來的1只小雞。
指導觀察:現(xiàn)在地上的小雞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屏幕出現(xiàn)2、1)
問:要算出一共有幾只小雞,應該怎樣列式?(屏幕出現(xiàn)521)
要求學生結合屏幕上的算式說說算式的含義。
2.學習計算順序。
問:這個算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a.小組討論后匯報,并說出計算順序。
b.根據(jù)學生敘述過程,演示課件,在算式521中標明計算順序并依次閃動,最后成:
問:第二步是由哪兩個數(shù)相加?
3.揭示課題。
a.問:今天學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點?(板書課題:連加)
b.引導學生總結連加計算的運算順序。
同桌討論。
交流匯報:計算連加式題時,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把得數(shù)記在腦子里,然后再加第三個數(shù)。
學習連減
1.課件演示(邊演示邊提醒學生注意觀察)。
a.草地上出現(xiàn)8只小雞。問:現(xiàn)在有幾只小雞?在算式中填數(shù)。
b.走了2只;又走了2只。
2.讓學生自己把算式列完整并算出得數(shù)。
3.交流。
a.說說8-2-2的含義。
【數(shù)學二年級連加連減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連加、連減》教案設計03-25
數(shù)學二年級連加連減教案02-13
二年級數(shù)學連加連減教案01-16
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01-20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02-22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01-15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06-13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連加連減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