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經(jīng)歷編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5的乘法口訣,提高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使學生在編口訣和用口訣的過程中,初步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簡單規(guī)律的能力,積累積極的學習情感,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編寫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5的乘法口訣。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出示例題場景圖。
認真觀察一下,你能從圖上了解到哪些信息?
重點引導學生講清: 畫面上有5只船,每只船上都坐了5個人。
二、 編寫口訣
1. 根據(jù)大家了解到的信息,我們來填一填表格。
出示表格:
船的只數(shù)
人數(shù)
指導學生填一填。
1只船上坐5人,
2只船上坐幾人?10人是怎樣算出來的?
3只船呢?15人又是怎樣算出來的?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完成表格。
。壅f明: 讓學生借助直觀把船的只數(shù)和人數(shù)的變化聯(lián)系起來,為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算式的積作好準備。]
2. 提問: 1只船上有5人,是幾個5?(在表格上面板書: 1個5)那么2只船上的人數(shù)是幾個幾相加呢?3只船呢?(依次在表格上面板書: 2個5相加,3個5相加)
船的只數(shù)
1
2
3
4
5
人數(shù)
5
10
15
20
25
3. 根據(jù)幾個5相加你會寫出乘法算式嗎?指名回答。
板書: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4. 提問: 看了這些乘法算式,你知道我們今天要編寫的是幾的乘法口訣嗎?(板書: 5的乘法口訣)
1個5是5,就可以編一句乘法口訣:一五得五。(板書: 一五得五)根據(jù)我們以前編口訣的經(jīng)驗,你會編一編5的其他幾句乘法口訣嗎?先想一想你會編哪一句,再來匯報。
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把口訣板書完整。
。壅f明: 運用學生已有的編口訣的經(jīng)驗和方法,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自主編寫5的乘法口訣,這樣學生學得主動,而且能充分獲得成功的體驗。]
5. 你會把這幾句5的乘法口訣讀一讀嗎?
先讓學生各自輕輕地讀一遍,再指名讀。
6. 提問: 根據(jù)前面的學習乘法口訣有什么用呢?那老師出幾道乘法題,請你選擇合適的口訣來計算,好嗎?
教師出示乘法算式,讓學生說說用哪句乘法口訣來算,再貼在相應的口訣后面。
引導學生觀察: 一句乘法口訣能算幾道乘法算式的積?為什么五五二十五后面只有一道乘法算式呢?
7. 記口訣。
。1) 口訣是很有用的。你能把這些口訣都背出來嗎?
指名背一背,再全班背一背。
(2) 你在讀口訣、背口訣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引導發(fā)現(xiàn): 下面的一句口訣比上面一句口訣的得數(shù)多5,上面的一句口訣比下面一句口訣的得數(shù)少5。
。3) 現(xiàn)在同桌對口令,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把5的乘法口訣都記牢了。
[說明: 以各種形式來幫助學生記憶5的`乘法口訣,又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這些口訣中的規(guī)律,有利于增強記憶效果,培養(yǎng)思維的深刻性與靈活性。]
三、 想想做做,鞏固提高
1.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比一比上下兩道算式有什么關系。
2.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花壇里的花開得有點奇怪,你知道為什么54和45這兩朵花開在一起嗎?
四五二十這句口訣有什么用?
你會說出另外3個花壇要用的乘法口訣,并寫出乘法算式的積嗎?
3. 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并及時進行評點。
[說明: 利用校對的機會讓學生對別人進行客觀評價,既引導學生認真聽取別人的發(fā)言,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評價意識和口頭表達能力。]
4. 出示想想做做第5題。
談話: 幾只小兔在草地上盡情玩耍。天黑了,它們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幫幫小兔嗎?要求學生先連一連,再說說為什么要這樣連。
四、 總結
今天的數(shù)學課上我們學會了什么?你知道學了這些知識有什么用處嗎?
口訣是我們共同努力編出來的,請小朋友把它們牢牢地記住。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活動中親身經(jīng)歷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的過程,體會統(tǒng)計的必要性。
2、認識簡單的條形統(tǒng)計圖,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通過活動,培養(yǎng)合作、交流意識,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過程,培養(yǎng)初步的統(tǒng)計意識。
教學難點:
從統(tǒng)計中獲得簡單的統(tǒng)計結果,進行簡單的決策,體會統(tǒng)計的必要性。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今天我們上課和平時不太一樣,坐成了六個小組,老師這有一張評價表,如果哪個組里的同學表現(xiàn)好,我就給他們組貼上一顆星,這時老師就來看看哪個組坐得最好。
二、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體育比賽嗎?在操場上同學們正在進行體育訓練,為比賽做準備。他們在進行什么訓練呢?
生:跳繩、踢毽、套圈、踢球。
師:如果我們班要組織一項比賽,(揭題)在這些活動中你認為組織什么比賽好呢?
生:
師:咦,這下有問題了,大家參加的活動不一致,可是我們班又只能組織一項比賽,大家說說看應該怎么辦呢?
我們可以通過統(tǒng)計同學們最想?yún)⒓拥谋荣悂泶_定我們班組織什么比賽。
三、體驗統(tǒng)計過程。
。、復習統(tǒng)計圖
師:這是我們的一個老朋友,你還認識它嗎?
生:統(tǒng)計圖
師: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嗎?
生:最下面是比賽的項目,
生:每一格就表示一個。
。病⒎中〗M進行統(tǒng)計
師:今天我們就要利用統(tǒng)計圖來統(tǒng)計我們最想?yún)⒓拥幕顒。有誰知道在統(tǒng)計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不漏掉,不重復)接下來,我們就分小組來進行統(tǒng)計同學們最想?yún)⒓拥谋荣,在分小組活動時要注意:第一,在組長帶領下依次說出自己最喜歡的體育比賽,第二,每個人只能說一項,第三,一位同學說的時候其余人要認真聽,組長在相應的項目上涂上一格。大家明白了嗎?比一比哪組的同學調查的又快又準確。開始!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組織比賽》教學設計文章內(nèi)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組織比賽》教學設計師:這時老師將每個組的統(tǒng)計圖貼在黑板上了,比一比,你想把星星送給哪個組?說說你的理由。老師覺得剛才每個組的表現(xiàn)都不錯。所以給每個組都貼上一顆星星。
。、完成統(tǒng)計表。
師:老師想邀請大家一起參加下一項活動,你們想不想?yún)⒓樱?/p>
同學們請看,你看到了什么?對這是一張統(tǒng)計表,我們要把剛才同學們統(tǒng)計的情況填到這張表里。
誰能通過第一小組填的這張統(tǒng)計圖看出。
第一小組共有 人,想?yún)⒓犹K比賽的有 人,想?yún)⒓犹唠Ρ荣惖挠腥,想(yún)⒓犹兹Ρ荣惖挠腥,想(yún)⒓优那虮荣惖挠腥恕?/p>
最下面一行應該怎么填呢?誰來說一說?
將每一列的數(shù)據(jù)加起來就行了。
這個數(shù)據(jù)說明了什么?
現(xiàn)在我們知道我們班想?yún)⒓犹K比賽的一共有 人,想?yún)⒓犹唠Ρ荣惖囊还灿腥耍雲(yún)⒓犹兹Ρ荣惖囊还灿腥,想(yún)⒓优那虮荣惖囊还灿腥恕?/p>
同學們能根據(jù)最后一行的數(shù)據(jù)完成這一張統(tǒng)計圖嗎?
這時分小組合作完成這一張統(tǒng)計圖。
四、觀察發(fā)現(xiàn)
1、第 組最先完成,老師把他們組制作的統(tǒng)計圖展示到黑板上。
2、這時同學們認真觀察這一張統(tǒng)計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在你們認為,我們班應該組織哪一項比賽呢?
3、你能根據(jù)統(tǒng)計出來的數(shù)據(jù)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
五、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知識?
六、拓展
老師也進行了一個調查,統(tǒng)計了我們班同學最愛喝的飲料。通過這幅統(tǒng)計圖,你知道老師一共調查了多少人嗎?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如果在比賽的那天,我們班要買一種飲料的話,應該買哪種?
七、備用
結束:今天我們學會了怎么樣進行統(tǒng)計,在生活中,你還可以利用統(tǒng)計的知識調查身邊的事情。比如,你家里一天用了多少只塑料袋,全班同學每人每周用幾枝鉛筆。只要我們用明亮的眼睛仔細觀察用智慧的大腦認真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統(tǒng)計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最后我們來看一看在今天的學習中哪個小組的表現(xiàn)最好。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教科書第六冊14--15頁例5--例7。
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被乘數(shù)、乘數(shù)末尾有0的簡便算法,能用簡便算法熟練計算乘數(shù)是兩位數(shù)(被乘數(shù)、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被乘數(shù)、乘數(shù)末尾有0的兩位數(shù)乘法的簡便算法。
教學難點:簡便算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教具準備:一些口算卡片;小黑板;幻燈。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出示口算卡)
24×3 82×0 45×2 20×7
300×6 400×5 8×60 23×30
2.筆算:
(1)360×4
學生獨立完成后,出示燈片:
、 360 ② 360
× 4 × 4
1440 1440
討論:你認為哪種算法比較簡便?
(2)任選一種算法計算下題:
2600×3=
① 2600 ② 2600
× 3 × 3
學生完成后,教師提問:你為什么選用方法②?
二、新課。
1.引入新課。
揭示課題:前面我們學會了用簡便方法計算乘數(shù)是一位數(shù),被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乘數(shù)是兩位數(shù),被乘數(shù)、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
板書課題:被乘數(shù)、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
2.教學例5。
(1)出示例5 360×24=
(2)學生審題,找出被乘數(shù)0前面的數(shù)字,說說寫
豎式時“6”要和乘數(shù)的哪一位對齊?
(3)學生試算,教師巡視。
(4)討論:(燈片出示學生的兩種算法)
360 360
× 24 × 24
1440 144
720 72
8640 8640
師:以上兩種計算方法不同,但結果相同,你們看哪種算法比較簡便?
(5)教師在黑板上板書:
360
× 24
144
72
8640
(6)試用簡便方法計算:370×14
(7)小結:被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被乘
數(shù)0前面的數(shù)與乘數(shù)相乘,然后看被乘數(shù)的末尾有幾個
0,就在乘得的數(shù)的末尾添寫幾個0。
3、教學例6 265×30
(1)出示例6,審題。
(2)引導學生試算:這道題與例5有所不同,你們敢不敢自己先試試用簡便方法計算?
(3)學生試算,教師巡視并提示:寫豎式時,乘數(shù)末尾0前面的數(shù)字3要和被乘數(shù)的什么位對齊?
(4)指名說出怎樣算比較簡便,教師板書:
265
× 30
7950
(5)閱讀課本14頁,把書上例5、例6的簡便算法與一般算法進行比較,并要求學生學會書上豎式書寫的格式。
(6)練習:
課本14頁做一做的350×24、73×60、186×50
(7)小結: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乘數(shù)0前面的數(shù)與被乘數(shù)相乘,然后看乘數(shù)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shù)的末尾添寫幾個0。
4.教學例7 計算450×20。
(1)出示例7,讓學生審題后觀察,把例7與例5、例6進行比較有什么相同點?不同點?
(2)討論:被乘數(shù)和乘數(shù)末尾都有0能不能用簡便方法計算?
、 寫豎式時,被乘數(shù)、乘數(shù)怎樣寫?(把被乘數(shù)、
乘數(shù)中0前面的數(shù)的末尾對齊。)
、 怎樣乘?(只乘0前面的數(shù))
③ 乘完后,怎樣添0?(被乘數(shù)、乘數(shù)末尾一共
有幾個“0”,就要在乘得的數(shù)的末尾添寫幾個“0”。)
(3)你能算嗎?請算一算?(一人板演,全班齊練。)
450
× 20
9000
(4)學生閱讀課本第15頁,把自己的算法與例7對照。
(5)質疑。
、 學生提問(略)。
、 教師引疑:450×20被乘數(shù)和乘數(shù)末尾一共有
兩個0,為什么積的`末尾有3個0呢?
(6)引導學生歸納法則。
(7)出示法則:被乘數(shù)、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shù)相乘,然后看被乘數(shù)、乘數(shù)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shù)的末尾添寫幾個0。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15頁做一做。
(1)第1題 : 230×40 150×60(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口述怎樣算。)
(2)第2題:下面的計算方法對嗎?說出自己的看法?
230 230
× 40 × 40
9200 000
920
9200
2.下面各題已算出0前面的數(shù),請你想一想,每一題應該添上幾個“0”?
。1) 78 (2) 6100
× 50 × 90
390 549
3.課本17頁練習四第1、2、5題,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個別指導,做完后集體核對。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用簡便方法計算被乘數(shù)、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計算時,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shù)相乘,然后看被乘數(shù)、乘數(shù)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shù)的末尾添寫幾個0。另外還要注意豎式的書寫格式。
五.作業(yè):課本17頁練習四第3、4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前后
教學目標:
。、助森林運動會這一有趣情境,讓學生會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學習情境中獲得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會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
教學準備:掛圖、小黑板。
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愉快教學
一、導入
森林王國召開森林運動會,許多運動員紛紛報名參加,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出示掛圖。
二、森林運動會教學
1、請小朋友們仔細看圖。
。、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請?zhí)釂栴}。
。、說一說:
鹿在最前面,誰在它的后面?松鼠跑第幾?小白兔跑第幾?
。、你還想知道什么?
5、跑步比賽的時候,動物賽車比賽開始了?纯此麄儽荣愡M行得怎么樣?
。、出示:(小黑板)
在圖中,1號車是第_名,5號車在_號車的后面,在_號車的前面。
自動獨立完成,報名匯報。
。、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三、鞏固練習,練一練
。薄⒛愕淖磺懊媸钦l?后面是誰?
讓學生自己觀察,說給大家聽;交換位置再觀察前后變化。
2、看圖,明題意。
獨立完成,評析。
。场⒂^察圖。
自己說說:下一站是__。我去動物園,還有_站。
四、數(shù)學故事
。、看兩幅圖,用前、后編一個故事。
。病⒅该麑W生說。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在比較中完善和強化對面積含義的認識。
2. 使學生在比較平面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中,能主動探索多樣的方法,鍛煉數(shù)學思考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 借助直觀,領悟新知
師:(出示中國地圖)今年暑假老師準備去四川旅游,誰能幫我在地圖上找到四川?我們屬哪個?在地圖上找一找。
提問:江西省和四川省比,哪個大一些,哪個小一些?我們所比的大小指的是這兩個省的什么?(面積)
師:你還在哪兒聽說過面積?
生1:我們國家的面積很大。
生2:水庫的面積。
師:到底什么是面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面積的含義。(板書課題:面積的含義)
二、 觀察體驗,感悟面積
1. 認識物體表面的面積。
師:生活中到處都有物體,老師拿的物體是粉筆盒,注意看老師是怎樣摸粉筆盒表面的。(教師示范用手掌摸粉筆盒的表面)
師:拿起你們的課本,像老師那樣摸一摸數(shù)學課本的封面。
學生動手摸數(shù)學課本的封面。
師:用這樣的方法再摸一摸文具盒的上面和課桌的桌面。
學生活動。
師: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物體,你能像剛才那樣摸一摸它們的表面嗎?小組同學摸一摸,看一看。
學生活動。
師:剛才,同學們摸了數(shù)學課本的封面,文具盒的上面,課桌的桌面感覺怎樣?
生:平平的,一片一片的
師:同學們摸的這些面都是物體的表面。(板書:物體的表面)
師:(出示一塊黑板和一面墻的實物圖)這里有一塊黑板和一面墻,讓小白兔刷黑板的表面,小灰兔刷墻的表面。如果兩人刷得一樣快,你認為誰會先完成任務?為什么?
生1:當然是小白兔先完成任務,因為黑板的表面比墻的表面小得多。
生2:小灰兔要想先完成任務是很難的,因為墻的表面太大了。
師:是的,黑板的表面比墻的表面小得多。我們說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積,黑板的面積比墻的面積小得多。你能上來指一指黑板的面積表示的是什么嗎?墻的面積呢?
學生分別在圖中指出黑板的表面和墻的表面。
師:你能舉例說說物體表面的面積,并比比它們的大小嗎?
生1:課桌面的大小就是課桌面的面積,數(shù)學課本封面的大小就是數(shù)學課本封面的面積。課桌面的面積比數(shù)學課本封面的面積大。
生2:我家床面的面積比地面的面積小。
師: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知道,物體的表面是有大小的。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2. 認識平面圖形的面積。
。1) 出示兩個長方形。(第一個大些,第二個小些)
師:我們來看這里的兩個長方形,你能上來指一指每個長方形的面積嗎?
學生分別指出兩個長方形的面積。
師: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平面圖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圖形的面積。比較一下,這兩個長方形,哪個面積大一些?哪個面積小一些?
生:第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比第二個長方形的面積大,第二個長方形的面積比第一個長方形的面積小。
。2) 出示教科書第75頁例題的正方形和長方形。
師:同學們再看這里的`正方形和長方形,比較一下,是正方形的面積大,還是長方形的面積大?
生1:長方形的面積大。
生2:這兩個圖形的面積差不多大。
師:到底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呢?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正方形和長方形,自己想辦法比一比,再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樣比的。
學生按要求活動,教師提示:老師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些材料(小長方形和正方形紙片),如果需要,可以使用。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比的?比較的結果怎樣?
學生邊說邊演示。
生1:用重疊的方法能比較出兩個圖形的大小。
生2:用直尺去量,也能比出它們的大小。
生3:用同樣大小的小長方形紙片去擺,也能比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3. 教學試一試。
。1) 出示試一試第1題。
師:你能一眼看出下面這兩個圖形的面積,哪個大一些,哪個小一些嗎?
生:不能。
師:那怎樣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呢?
生1:可以用同樣大的紙片去擺一擺。
生2:可以用重疊的方法來比。
師:你有辦法把這兩個長方形重疊起來嗎?
生:先在紙上把這兩個長方形描出來,再把它剪下來,就可以重疊了。
師:下面請同學們按自己的想法來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進行適當?shù)闹笇А?/p>
。2) 出示試一試第2題。
讓學生按要求畫一畫,比一比,說一說。
三、 組織練習,深化認識
1. 做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按要求練習后,再到中國地圖上找一些省份,比一比面積的大小。
2. 做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先分別數(shù)出每個圖形的面積各有多少個小方格(具體地說一說怎樣數(shù)出梯形面積),再說一說哪個圖形的面積大一些。
3. 做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提問:圖形上藍線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什么?圖形中紅色部分的大小就是這個圖形的什么?
4. 做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再組織交流。
四、 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對于面積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游戲中認識左和右,體會左、右的相對性.能正確、迅速地辨別左和右.
2.不斷在實踐活動中充分體驗,鞏固練習,提高學生應用于實際生活的能力.
3.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辦事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覺遵守上下樓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正確、迅速地辨別左和右.
教學難點
體會左和右的相對性.
教學設計
一、初步認識左和右.
(一)活動一:認識漢字.
1.教師:老師早知道你們沒上學的時候就認識好多的字,對不對?
出示漢字:左右
2.教師:誰認識?都誰認識左和右?把手舉得高高的.
3.教師:你們真棒!那么多同學都認識!你舉的是左手,還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
(二)活動二:通過左和右介紹自己
1.教師提問:誰能把你的手舉得高高的向同學們介紹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幫你做什么?
2.教師: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你的身上還有沒有這樣成對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學們介紹介紹?(眼、耳、腳……)
(三)活動三:找朋友游戲.
1.教師:我們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們就來找一找這些好朋友,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
2.教師說明游戲規(guī)則
我一說左手,你立刻把左手舉起來,一說左腿立刻指左腿,說哪指哪,看誰反應最快,指得最準確.
3.放“找朋友”的音樂,慢到快,由有規(guī)律到無規(guī)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
(四)活動四:找位置.
教師過渡語:愛吃水果吧?桌面上每個袋子里都裝了一些水果,輕輕倒出來.
1.看見什么了?
2.請像我這樣擺上三種水果.(蘋果、桔子、梨)
教師提問:最左邊是什么?最右邊是什么?
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蘋果挨著,放在蘋果的右邊.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著,你們說放在哪兒?桔子的左邊有什么?右邊有什么?
4.蓋住三個水果貼在右邊,告訴學生從右數(shù)梨是第四個,能猜猜白紙后面藏著幾個水果?為什么?現(xiàn)在一共有幾種水果?
(五)活動五:找同學家.
教師過渡語:左和右的用處太大了,你們看生活中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1.出示圖片:找朋友
教師:小龍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邊,到底是幾號呢?他犯難了,你們能不能幫幫他?
二、進一步認識左和右,使學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對的.
(一)活動一:討論.
1.指定學生和老師一起玩.
2.老師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的右邊正好反著,到底誰做錯了?
3.把你們的右手舉起來,判斷一下我們倆誰做得對?
4.怎么辦?
教師:由于老師與你們站的方向是相對的,所以咱們的右手剛好相反.(玩拍手游戲.)
(二)活動二:幫一幫.
1.出示圖片:上學路口
教師:小明上一年級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學,于是,媽媽欣然同意了,媽媽把上學的路線告訴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難住了,你們能幫幫他嗎?
2.找人來指一指.像小明這樣站好指右邊.
(三)活動三:上下樓梯.
1.出示圖片:少年宮
1.教師提問:這些小朋友是靠右邊走的嗎?
2.展開討論.
3.學生體驗.五人模仿上樓,五人模仿下樓.想想靠哪邊走.中途停.
(1)老師提問:他們都是靠右邊走的嗎?
。2)老師提問:(親自體驗上下樓的同學)你們是靠右走的嗎?
那你的右邊怎么一會兒在這邊,一會兒又在那邊呢?
4.除了在樓道里行走時我們要靠右行之外,還有干什么的時候我們也需要靠右?
(四)活動四:找球.
游戲規(guī)則:找一個同學被蒙上眼睛,再找一個同學拿好獎品站在教室的某一個位置,游戲開始,全體同學開始告訴被蒙眼睛同學的行走路線,如果你們把行走路線告訴得特別清楚,他就能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給你們.
三、小結.
你喜歡上這節(jié)課嗎?為什么?
教案示例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通過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使學生在活動中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領會左右的意義.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活動中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體會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通過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認識左右
(一)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左右嗎?哪是左,哪是右?
1.學生:左右手;左右眼;我寫字的手是右手.……
2.引入課題:你們說的真好,說明你們對左右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今天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左右.
教師板書:左右
(二)在游戲中初步認識左右
教師:我們來一起做個游戲好不好?
1.游戲(師說生做)
。1)請舉起你的左手,右手
。2)誰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指名做:舉左手、右手、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
。3)快請你們看一看挨著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2.教師提問:不知你們看出沒有,這個同學怎么一會兒在左,一會兒在右呢?
二、活動二:動手擺(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左右)
(一)情境引入
今天,一些同學要去看電影,他們準備帶上一些水果,我們快看看他們都帶了哪些水果,并把水果擺整齊.(小組拿出水果圖片)
(二)老師說,小組合作擺.
1.中間擺一個梨,梨的左邊擺一個蘋果,梨的右邊擺一個草莓,在這三個水果的最右邊擺一根香蕉.
(1)出示圖片:水果圖片1
2.桃子擺在從左數(shù)的第二個.
。1)出示圖片:水果圖片2
(2)觀察這五個水果的左右的位置,你們都知道了什么?
3.把糖擺在梨的左邊(體驗不同的擺法)
(1)出示圖片:水果圖片3
。2)出示圖片:水果圖片4
(3)出示圖片:水果圖片5
4.討論:為什么這三種擺法都對?
(三)練習
1.教師:觀察你座位的左邊都有誰?右邊都有誰?
2.自由活動
還有一塊餅干,請你們把餅干擺個位置,擺好后說一說餅干的位置在哪.
三、活動三:在生活中進一步認識左右,體會左右的相對性.
(一)出示圖片:找朋友
1.教師:我們幫同學們整理好水果,準備出發(fā)了,可是一檢查還少小明沒有來,于是
就派小剛去請,但小剛卻忘記小明家是幾號房間了,只知道是在一上樓的左邊,我們快幫助小剛找一找吧!
2.集體反饋
3.拍一拍、想一想
(1)教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左右,下面我們做個游戲好嗎?
(2)拍手游戲
小組兩人相對,用自己的右手拍對方同學的右手,用自己的左手拍對方同學的左手.
。3)提出問題:通過剛才的游戲,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做一做,動動腦
。1)教師:認識左右,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實際問題.
(2)出示圖片:練習3
。3)小結:由于方向不同,左右就不同,判斷時應把自己當作走路的人.平時我們上
下樓時,都要向這些小朋友一樣靠右走,按次序走.
。4)出示圖片:練習4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度過了愉快的40分鐘,你們喜歡這節(jié)課嗎?在我們的生活中,認識左右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多幫助,就讓我們在生活中去體會吧!
游戲目的
1.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前、后、左、右、上、下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反應能力.
游戲歌詞
冰板、冰板,冰冰板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骨碌骨碌錘,骨碌骨碌叉,骨碌骨碌一個還剩三,看誰能得大紅花.
游戲過程
1.教師介紹拍手游戲的歌詞,并教會學生.
2.要求學生根據(jù)歌詞加上手上的動作.
3.學生以兩人為一小組,分組進行表演.
4.選出最好的一組作為班級課間休息的游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分類練習。復習數(shù)一數(shù),讓學生鞏固數(shù)數(shù)。
2、通過比一比,能夠比大小、高低、輕重等。
3、復習認識位置,知道前后左右。
4、認識立體圖形,把握立體圖形的特征。
5、會看統(tǒng)計圖,能夠簡單分析統(tǒng)計圖。
教學重點:正確區(qū)分四種立體圖形。
教學難點:會區(qū)分上下、左右、前后。
教學對策:通過分類練習,掌握有關知識。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比一比、畫一畫。
老師讀題目,學生自己獨立完成。
學生自己獨立完成。
二、分一分,圈一圈。
指點:看圖,圖上可以怎么分?
分成可以吃的水果,和不可以吃的東西兩類。
請你把它分一分。
教師巡視
交流答案。
三、找規(guī)律。
1、接著涂顏色。
看第一串珠珠,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個黑色一個白色,2個黑色,一個白色。
對了,這里是2個黑色,一個白色以3個為一組規(guī)律。
2、請你按照這個規(guī)律自己接著往下畫。
3、學生完成找規(guī)律。
4、、交流答案。
修改:增加練習
按規(guī)律繼續(xù)畫下去(每條橫線上畫一個圖形)
。1)△○△△○△△△○
(2)△○△△○○△△△○○○
四、分一分、樹一數(shù)、填一填。
自己獨立完成后,交流。
五、認一認,連一連。
1、學生指出上下前后左右。
2、認一認這幾個表示方位的字。
做左右的游戲。
3、看圖:草莓的上下左右分別是什么?
4、同桌互相說一說。
5、交流:
草莓的上面是梨、下面是櫻桃、左面是蘿卜、右面是梨。
6、學生自己連一連。
7、獨立完成第2小題。
8、交流。
六、下面的動物各有多少只?請你數(shù)一數(shù),再填一填。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七、認一認、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
從上往下數(shù),第( )個是球。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
從右往左數(shù),第( )個是球。請學生舉出右手,然后自己數(shù)。
上面一共有( )個圖形。
完成表格: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
。 )個( )個( )個( )個
說一說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分別是什么樣子的?
修改:老師提醒:
長方體不管是豎者著放、還是橫這放,還是斜著放,你都要認出它。
圓柱體不管是胖的'還是瘦的,高的還是矮的,你也都要認出它。
自己獨立完成表格。
交流。
八、比一比,分一分,數(shù)一數(shù)。
學生自己完成。
交流。
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作業(yè):
完成以上各題。
板書設計:
分類復習
前后、上下、左右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9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04
有關小學數(shù)學教案02-07
【推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12-30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12-30
【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12-30
【熱】小學數(shù)學教案12-30
小學數(shù)學教案【熱】12-30
小學數(shù)學教案【熱門】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