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匯編八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觀念;
2、訓練學生用剪、貼的方法制作立方體;
3、訓練對物體進行裝飾的方法;
教學重點:
六面畫盒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
粘貼六面畫盒;
教具準備:
教師:各種物品的包裝盒;
學生:剪刀、膠水、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
(展示各種物品的包裝盒)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包裝盒隨處可見,而且制作得都非常精美,我們今天就動手來自己制作一個美麗的《六面畫盒》。(板書課題)
二、嘗試、示范
制作六面畫盒有幾個步驟:
1、畫
先把盒子表面的圖畫都設計好,涂上顏色;
2、剪
將硬紙板上面的形象剪下來,注意粘貼的地方要留得多一些,便于下面粘貼的步驟;
3、折
將剪好的'硬紙板按照各個面的折好;
4、粘
在各個面的粘貼處涂上膠水,進行粘貼;
粘貼的時候先粘相鄰的面。
三、運用
學生練習
四、體驗
欣賞學生制作的六面畫盒,分析制作不成功的原因。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一、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的民族紋樣,認識民族紋樣的內(nèi)容美,感受民族紋樣的樣式美
2、畫畫自己喜歡的民族紋樣,能在平面圖形設計中選擇喜歡的民族紋樣來裝飾
3、尊重民族文化,感受民族紋樣的藝術魅力,發(fā)現(xiàn)并創(chuàng)造生活美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感受民族紋樣的.造型美和形式美,把自己喜歡的民族紋樣裝飾在平面圖形中
2、難點:能把喜歡的民族紋樣運用于平面設計,體現(xiàn)出較好的色彩搭配和構成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課前準備:(學生)課前搜集具有民族紋樣的物品,彩筆、畫紙 (教師)有民族紋樣的相關物品,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設計:
1、新課導入
教師:出示普通花布和有民族紋樣的花布(最好是實物)。
比一比,兩塊花布的紋樣有什么不同?
小結:民族紋樣的花布更別致,這些民族紋樣在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今天我們學習《生活中的民族紋樣》
2、了解民族紋樣的運用
。1)出示:民族風的服飾、鞋、包。
體會:民族紋樣使服飾、鞋、包更漂亮
。2)出示:名族風的家居布藝
體會:民族紋樣使布藝更美麗、環(huán)境更舒適
4、認識民族紋樣
。1) 美在變化與統(tǒng)一
① 出示:白族刺繡小圍兜
猜一猜:這個小圍兜為誰設計?美在哪里?
口水兜上有什么紋樣?
紋樣是怎么構成的?
小結:圖案中有動物紋樣和植物紋樣,對稱的構成方式,色彩豐富 ② 出示:彝族刺繡肚兜
看一看:肚兜上的圖案美在哪兒?
肚兜上有什么紋樣?
花紋是怎樣構成的?
選用哪些顏色搭配的?有什么寓意?
小結:直立對稱的構成方式。中間是人物紋樣和花草紋樣;周圍是連續(xù)花草紋。 它主要有三種顏色:紅色表達熱情、豪放;黑色表達嚴肅、尊貴;黃色表達和平、親切。
。2) 美在對稱與平衡
出示:白族扎染方巾
想一想:在抽象的圖案中你看出了哪些紋樣?
這個圖案花紋是怎樣構成的?
用什么顏色搭配的?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從周圍環(huán)境的色彩中認出三原色和間色,能用顏料調出間色。
2、感受三原色與間色給人的不同感覺,感受色彩變幻之美。
教學重點 認出三原色與三間色,調出三間色。
教學難點 感受不同顏色給人的不同感受。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欣賞范例
1、欣賞妮古羅莉的《夏日》:
A、先在左邊的圖片中找一的.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你能說出這些色彩的名稱嗎?
B、這幅畫用了多少種色彩,你看得出來嗎?
C、你能否給我幅畫取個名字,說說畫給你什么感覺。
D、看了畫家的一,你還有什么感受?
二、色彩游戲
1、師展示三個裝有顏色試管。
如果把兩個試管的顏色倒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2、讓學生自由地進行色彩的調配,看兩兩調,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3、學生匯報調色結果,師板書
三、畫一畫
1、我們身邊的物體都是什么顏色的?
2、你能用我們有的三種顏色把沒有的顏色也調出來嗎?
3、學生分小組進行調色、創(chuàng)作。
四、展示、評價
1、自由展示自己調色創(chuàng)作的作品
2、學生自由評價
3、師小結。
課后反思 教學的評價應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評價:
1、能否對觀察大自然色彩及裝扮生活的色彩產(chǎn)生興趣。
2、是否能用色彩大膽地表達自己觀察得到的色彩印象。
3、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了解對印版畫的簡單印制方法。
2、能力目標:學習對印版畫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以及學生在版畫創(chuàng)作過程中,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耐心、細致有序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對印版畫,是造型表現(xiàn)的一種表達方式。掌握涂色方法和壓印的.方法。
難點:如何巧妙的將印好的畫面進行新的創(chuàng)意。
三、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范作
學具:彩色卡紙、水粉顏料、毛筆或水粉筆、調色盤、筆洗等
五、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出示課題
1、 我們在二年級時學習了樹葉拓印畫,還記得嗎?
2、 我們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就和拓印有關。(出示對印版畫)找異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對印版畫,出示課題。
3、 解題。
。ǘ⒆灾魈骄
1、看書研究對印版畫的制作方法。
2、師演示對印版畫:
3、 學生總結步驟
4、師板書;對折,畫形,拓印。
。ǘ、學生實踐
1、請同學們先觀看一些照片
2、同學們想沒想好你這節(jié)課想印點什么呢?
3、學生動手畫對印版畫(出示作業(yè)要求;利用兩張紙對印或一張紙制作一副對印版畫。)
4、師解決學生制作的對印版畫出現(xiàn)的問題
5、指導版畫添加
(三)、展示作品,積極評價。
。ㄋ模、總結本課
今天我們學習了對印版畫的制作方法,同學的對印版畫都非常有趣,有創(chuàng)意。
。ㄎ澹⑼卣
在日常生活中,同學還可以利用對印版畫做些什么呢?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孔雀的形態(tài)特征,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材料制作一個立體或半立體的孔雀,培養(yǎng)觀察力。
2.根據(jù)材料的不同屬性,用各種制作方法表現(xiàn)孔雀的千姿百態(tài)。
3.學習制作孔雀的方法,培養(yǎng)動手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提前布置學生回家觀察好孔雀的
2.根據(jù)材料的不同屬性,用各種制作方法表現(xiàn)孔雀的千姿百態(tài)。
3.學習制作孔雀的方法,培養(yǎng)動手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觀察、概括孔雀的特征,了解有關孔雀的知識。
2.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材料來表現(xiàn)、概括孔雀的造型特征。
教學準備:
學生:彩卡紙、各種可利用的材料、剪刀、雙面膠、提前一周布置學生回去了解有關孔雀的知識。
教師: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有關孔雀的光盤、運用各種方法制作出不同形態(tài)的孔雀的范作。
施教時間:3月24日——3月26日
教學活動過程:
活動一:
觀看有關孔雀的光盤,請學生說說自己搜集到的有關孔雀的知識,通過自主學習和互相交流了解孔雀的品種、生活習性。
孔雀那美麗的羽毛和翩翩的舞姿得到了各族人民的喜愛,民間模仿其動作編成了“孔雀舞”,世界上不少的.美術家也用它的形象來做成裝飾畫。課件出示法國約瑟夫.雅南德室內(nèi)裝飾孔雀。
今天我們就來利用各種材料制作《孔雀翩翩》。
活動二:
再次觀看有關孔雀的光盤,引導學生觀察孔雀的外形特點、概括出身體各部分的形狀、色彩,尤其是羽毛的特點。
欣賞范作及書上的圖片,請小組在討論的基礎上總結出都有哪些方法可以來制作孔雀。每一組說一種,并說說都用了那些材料,如何將孔雀的形象巧妙地進行表現(xiàn)的。
總結:可以使用的方法有:繪畫、剪紙拼貼、折紙、紙塑等等。可利用的材料有彩紙、吹塑紙、羽毛、金屬紙等等。
其中較為復雜的是紙塑的方法,它將紙通過卷、折、刮、壓、層層粘貼,塑造出立體或半立體多變的效果。(教師簡單示范這幾種紙塑技法,并鼓勵學生將這些技法運用到其它材料的改造上。)
活動三:
啟發(fā)學生思考還有哪些材料可以利用來做孔雀。
鼓勵學生用羽毛、橡皮泥、彩紙、廢布料等材料通過拼貼、捏、折、剪、卷曲等多種方法做一只翩翩起舞的美麗的孔雀。
作業(yè)可以合作也可以自己做,能力較弱的學生也可以選擇繪畫形式或畫出展開的尾巴后再用剪或折的方法做的身體貼上。
學生作業(yè)時教師提醒學生注意色彩的協(xié)調以及孔雀尾上花紋的排列。
活動四:
展示作業(yè),放音樂《小孔雀》,學生互評作業(yè)。
教師根據(jù)歌詞提示學生不光要在外表、打扮方面攀比,更重要的是要比學習、紀律等等。
札記:
由于二年級一班的二課特色是“折紙”,所以孩子們在用不同技法表現(xiàn)孔雀時,不約而同的想到了用自己最拿手的折紙的方法來制作。有一個小組的同學先是每人折了一只紙鶴,然后用不同的方法來把它“改造”成孔雀:有的把紙鶴的尾巴伸開,剪成很細的條,并用鉛筆進行卷曲;有的在紙鶴的尾巴上粘上五顏六色的紙條甚至是羽毛;在紙鶴的頭上貼上幾撮毛;有的在紙鶴的身上畫上美麗的羽毛……同一改造對象,竟然展現(xiàn)出了六種不同的形象。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真是讓我吃驚。經(jīng)過近兩年的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已經(jīng)很強了,下一步我要做的就是如何將這種能力有效的引導,使之高效的為孩子們更好的創(chuàng)造服務。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根據(jù)小朋友愛在小紙片上畫畫寫寫的心理,由小變大的畫畫變大的畫可以滿足他們的要求。畫變大的畫是指由不同的可以拼合的小紙片畫面來共同構成一個較大的畫的過程。此過程需要隨機應變的思考,由小變大的畫依據(jù)已畫的內(nèi)容或是情節(jié)的需要適當拓展,既有趣又要動腦筋。小學美術教案一年級下:15課 由小變大的畫為了呈現(xiàn)變大后的效果,教材編排有三種樣式:
1.幾張小紙片的拼合變大。
2.將大些的畫紙折小后從一小塊開始畫變大。
3.從拆開的小紙盒反面的某一塊開始變大。變大只是一種形式,而目的在于使已畫的形象與未畫的內(nèi)容不斷關連,擴大合理想象的空間!痘疖嚺堋分械幕疖嚠嫷搅祟^,而前面又需要再畫些東西,這需要畫面空間補充。畫一位摩托車手難于構成你追我趕的氣氛,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擴大和添加!督纪獾钠嚒芬划嬛,橋下水中的故事既豐富了畫的內(nèi)容,又是合理的延續(xù)。所有這些想象都是從一小塊畫面開始的,小朋友很樂意這樣去畫。也許畫得不美,這不要緊,在不知不覺中大腦進行了想象與表現(xiàn),主動投入才是最重要的。
教材中的兒歌,是為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編寫的,可以學習背誦。兒歌包含了一種快樂,也包含了一種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養(yǎng)成教育。
二、教學目標
告訴兒童并使之掌握一種有趣的圖畫方式,豐富表現(xiàn)手段。
畫一幅較有趣味的變大的畫,獲得一次記憶與想象的訓練。
讓兒童在充滿情意的學習中,受到一次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教育。
三、教學設計學兒歌導入
激勵兒童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背誦。由環(huán)境保護——廢紙片不亂扔——可以畫畫過渡到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出示變大的畫,師生問答評析范例。設問“這樣的畫是怎樣變大的'呢?”再過渡到教學的重點,即怎樣變,變多大……用多媒體演示不斷變大的過程。每一過程之前讓學生猜想多種可能性,使學生互動,但要適可而止。聯(lián)想得好的,教師應予以肯定表彰,促使舉一反三。三種樣式的簡介。重點介紹較大紙的折。喊研∮16開、大干32開的圖畫紙折成大小不等的多塊,作業(yè)時露出其中的一小塊,其余的先折疊好,作業(yè)過程中視其需要逐步展開,慢慢變大。多張小紙片拼合畫大和拆開的小紙盒的變大畫的樣式是不難理解的。
布置學生作業(yè),提出作業(yè)要求。每位同學自選一種樣式進行創(chuàng)作,內(nèi)容不限。也可采取分組集體作業(yè)的形式。為避免學生作業(yè)中的麻煩,教師要強調動筆之前應有所構思。要從最適當?shù)囊粔K開始,分散的小紙片可以編號標記等等。
作業(yè)要求:
學生自選一樣式(多張小紙片的、拆開的小紙盒或大紙折小的)進行獨立作業(yè)。內(nèi)容自定,基本符合逐步變大的過程,具有一定創(chuàng)意和想象,未涂抹色彩也是可行的。允許畫面留有一兩塊空白。
四、教學建議
本課作業(yè)也可以采用分組集體作業(yè)的形式。
由老師在黑板上畫出不同的作業(yè)紙樣式,然后分組接力續(xù)畫。
同學之間的作業(yè)交換續(xù)畫。這樣可以使教學更生動活潑。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動物和植物的顏色與紋樣;
2.引導學生感受動物、植物的顏色與紋樣的美;
3.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話表達自己的感受。
重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欣賞,并能評述與表達。
難點:引導學生大膽的評述、表達。
教具準備:動物、植物的欣賞課件,鮮花。
學具準備:鮮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直接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將在一起上一節(jié)以動物、植物為內(nèi)容的欣賞課,在這節(jié)課上,小朋友們一定要認真地看,仔細地聽,因為有許多問題等著我們來回答。
二、欣賞部分
(一)欣賞“美麗的花卉”片段
1.我們將要去的第一站是欣賞“植物花卉”。美麗的花兒離不開漂亮顏色和不同的形狀,小朋友們要仔細看,比一比誰記得的顏色、形狀多。(包括花瓣的.形狀)
2.師:先輕輕地討論一下,剛才都見過哪些種顏色?
3.生:學生一個接一個大聲地說。
4.師:見過哪些形狀呢?(生答)
。ǘ┬蕾p鮮花
1.現(xiàn)在讓我們從自己帶來的鮮花中,選出一朵,沒有帶花的同學可以從老師這里挑選一朵,你能把它的名稱、顏色、形狀完整的介紹給大家嗎?(輕聲準備,互相介紹)
2.生:拿著鮮花到前面來講解,師生共同欣賞。
3.讓我們帶著同學們精彩的介紹,再回味一下那些美麗的鮮花吧!(播放鮮花圖片)
。ㄈ┬蕾p《可愛的動物》片段
1.五彩的世界,離不開美麗的花兒,但這一切只是靜靜地美,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離不開的是我們可愛的動物。
。úシ拧翱蓯鄣膭游铩倍唐
2.師:花有鮮艷的顏色、漂亮的形狀,動物朋友有沒有呢?(請舉例)
3.生答。
(四)欣賞動物圖片
1.現(xiàn)在老師想和大家做個找朋友的游戲:
前面的大屏幕上準備了幾幅動物朋友的照片,你可選一個自己認為最美的,說說你覺得哪兒最美。(從形狀、顏色、斑紋這幾個方面說)
2.生:介紹。
。ㄎ澹┳髌沸蕾p
美麗的動物、植物,給地球帶來了勃勃生機。
很多畫家忍不住創(chuàng)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動的作品,下面我們一起欣賞幾幅大師的作品。
1.何香蓮《虎》中國
2.凡·高《向日葵》荷蘭
3.塞尚《睡蓮》法國
三、課堂延伸
動物、植物,可愛、漂亮,老師想知道,你們有什么感受,想怎樣表達?
生:答。
今天,我們欣賞的內(nèi)容,只是動、植物世界中的一點點,但老師已能感覺到我們大家都有一顆友愛的心,讓友愛之心伴著我們快樂成長吧。ㄔ谝魳仿曋凶叱鼋淌遥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知識要素
色塊的疏密組織
技能要求:
剪與撕等拼貼技能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fā)現(xiàn):體驗撕貼的快樂,發(fā)現(xiàn)拼貼的`美
實踐與創(chuàng)造:通過剪和撕拼貼方法設計一幅節(jié)日盆花
欣賞與評議:欣賞作品,交流各自的制作經(jīng)驗
教學重點
花與花盆的設計與眾不同
教學難點
不同材料和色塊的搭配
教學過程
一.引入與交流
1.課件展示范畫,介紹創(chuàng)意之處和色塊搭配的最美之處。
2.小組交流,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發(fā)現(xiàn)與嘗試
1.歸納意見,引導認識盆花的制作方法及其他物品如何來進行裝飾以及色彩搭配。
2.啟發(fā)學生設計一幅獨特的盆花。
3.學生嘗試用構圖畫出來。
三.構思與繪制
1.確定制作,進行制作:
、龠x擇形式;
、谶x擇材料;
、郛嫵霾輬D;
、苓x擇表現(xiàn)方法;
⑤注意色彩的搭配。
2.教師輔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四.展示與設想
1.展示自己的作品,分析存在問題。
2.能否發(fā)現(xiàn)別人的創(chuàng)意之處嗎?說一說。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1-19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2-30
小學美術教案01-04
小學美術的教案04-06
小學美術教案06-01
【薦】小學美術教案06-23
有關小學美術教案06-21
小學美術教案【精】06-24
小學美術教案【熱】11-06
【熱】小學美術教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