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朗讀與細讀相結合;
2、篇章語義分析與自然常識講解相結合;
3、鍛煉學生自由想象的能力;
4、引導學生熱愛自然、敬畏生命。
教學重難點:
對詩歌中熾熱愛情的理解與祖國深情厚愛的聯(lián)系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浪之歌)
一、 課文導入
簡介詩人紀伯倫(1883~1931)。
黎巴嫩詩人、散文作家、畫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鄉(xiāng)卜舍里。12歲時隨母去美國波士頓。兩年后回到祖國,進貝魯特?爽(睿智)學校學習阿拉伯文、法文和繪畫。學習期間,曾創(chuàng)辦《真理》雜志,態(tài)度激進。1908年發(fā)表小說《叛逆的靈魂》,激怒當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毀,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國。后去法國,在巴黎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和雕塑,曾得到藝術大師羅丹的獎掖。1911年重返波士頓,次年遷往紐約長住,從事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直至逝世。
紀伯倫青年時代以創(chuàng)作小說為主,定居美國后逐漸轉為以寫散文詩為主。他的小說幾乎都用阿拉伯文寫成,有短篇小說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靈魂》和長篇小說《折斷的翅膀》(1911)等。《折斷的翅膀》寫東方婦女的`悲慘命運和她們與命運的苦斗,譴責貪婪、狡詐和屈從,歌頌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說以主人公充滿哲學意味的獨白、對話和敘述,特別是被壓迫被損害者充滿激情的傾訴取勝。他用阿拉伯文發(fā)表的作品還有散文《音樂短章》(1905),散文詩集《淚與笑》 (1913)、《暴風雨》(1920),詩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聞與趣談》(1923)、《與靈魂私語》(1927)等。
他用英文寫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瘋人》(1918)。此后陸繼發(fā)表散文詩集《先驅者》(1920)、《先知》 (1923)、《沙與沫》(1926)、《人之子耶穌》(1928)、《先知園》(1931)、《流浪者》等,以及詩劇《大地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被認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臨別贈言的方式,論述了愛與美、生與死、婚姻與家庭、勞作與安樂、法律與自由、理智與熱情、善惡與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會問題,充滿比喻和哲理,具有東方色彩。紀伯倫并自繪充滿浪漫情調(diào)和深刻寓意的插圖。
八年級語文教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掌握下列詞語讀音。
差使 狼藉 簌簌 迂腐 躊躇 拭 頹唐 瑣屑 舉箸
2.結合注釋,理解下邊詞語的含義。
狼藉 慘淡 勾留 變賣典質(zhì) 賦閑 蹣跚 頹唐 觸目傷懷 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瑣屑
3.品味賞析文章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
過程和方法:
1、體會關鍵詞語的含義和表達作用,揣摩文中家庭生活內(nèi)容及作者心境與感受的表達。
2.指導學生的朗讀。
3.學習文中獨具匠心的傳情藝術和精巧的構思。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文章蘊涵的父親對兒子的真情摯愛,兒子對父親的深深眷戀,啟發(fā)學生感恩父母,激發(fā)學生的報德之心、報德之行。
二、教學重點:
平淡之中的濃情;對"背影"深情而細致的描寫。
三、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脈絡,整體把握內(nèi)容,體會文章精巧的構思。
四、教學方法:
朗讀、點撥、討論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播放背景音樂《懂你》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千百年來撥動著無數(shù)讀者的心弦,為人們所傳頌,它的魅力就在于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誦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母愛。自古以來人們都歌頌母親的慈愛和溫柔,歌頌父親的剛毅和堅強,可是朱自清卻用細膩溫婉的散文,寫出一個同樣細致入微,溫婉如母的父親。下面我們共同學習《背影》。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第一次讀課文,建議大家做兩件事:
1.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說你對下列詞語的理解,并注意加點字的讀音。
狼藉 簌簌 迂腐 躊躇 拭 頹唐 瑣屑 舉箸 勾留 賦閑 蹣跚
2、用一句話說出本文寫的事
作者奔喪完畢,父子在浦口車站依依送別的情景。
三、再讀課文,感悟真情
1、朱自清曾說過:“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涌!遍喿x課文,看看《背影》中作者哭了幾次?
四次:第一次(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第二次我的眼淚很快又來了。第三次,我的眼淚又來了。第四次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2、比較一下,四次落淚,文字是否雷同?四次寫流淚,作者抒發(fā)的`感情是否完全一致呢?
第一次是作者從北京到徐州見到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剛逝,父親失業(yè),禍不單行,于是一股憂傷襲上心頭,難過地流下了眼淚。
第二次車站,望父買橘,這是全文的高潮。父親穿過鐵道,爬上月臺,步履蹣跚買橘時的背影映入我的眼簾。父愛的感動撞擊著我的心靈,感激的淚水奪眶而出。
第三次是車站別離,當父親的背影消失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回想起過去種種,回想起父親的關懷體貼,一股愁緒襲上心頭,于是流下了悵惘的淚。
第四次是在北京接到父親的來信,特別是“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去之期不遠矣。”的話語又一次牽動作者的傷感的思緒,想到父親的頹唐,家境的慘淡,晚景的凄涼、抑郁的情感一時迸發(fā)。心酸的淚水又一次的流出了眼眶。
概括、板書:
徐州見父——難過的淚望父買橘——感激的淚
父子分手——悵惘的淚北京思父——心酸的淚
3、總結
作者四次流淚,感情是豐富真摯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散文就是要寫真情,以情動人。四次流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有至情之人,才有至情之文,這四次流淚,造成感情上的波瀾迭起,一次又一次強烈的撞擊著讀者的心扉,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F(xiàn)在,請同學們默默的翻開書本,誦讀課文,讓我們透過那晶瑩的淚光,去體味文章中那真摯永恒的父子之情吧。
四、三讀課文,理解背影
三讀《背影》我想同學們一定有自己的見解,F(xiàn)在請你在“背影”前加上修飾的定語,談談你對不同背景下的背影的理解。(學生同桌討論)
可以從內(nèi)容、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等角度去思考、探究。如:“探”,體胖動作不靈便,小心翼翼;“攀”,既寫出月臺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親爬月臺的吃力;“縮”,兩腳無處可蹬,把怎樣爬寫得更細致;“傾”,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是一個艱難的背影!
總結:剛才,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自己對背影的理解,有內(nèi)容的、有情感的。從文本中,我們不難看出:“背影”既是文題,也是文章組織材料的線索。文章中背影總共出現(xiàn)四次:開篇最不能忘記的背影,寫出了對父親的深深思念之情;中間車站買橘時的背影,寫出了父親的一片親子深情;車站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寫出了惜別時對父親的無限憐惜依戀;結尾淚光中的背影寫出了別后對父親的深切思念。文章截取了人物狀態(tài)中最鮮明、最動人的瞬間,運用樸實無華的語言,既讓我們看到了父親“形”的方面的特點,也向我們展示了父親“神”的方面的本質(zhì)特征。給讀者留下了極其廣闊的想象空間。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華
父愛如山,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父親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請用一個比喻句,說說父親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或作用。
示例:
父親
你是一座燈塔,照亮我前行的航程;
你是一座巍峨的高山,為我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六、布置作業(yè)(播放背景音樂《父親》)
父愛是一把結實的傘,你有困難了,為你遮風擋雨;父愛是一件厚厚的棉衣,一碗熱氣騰騰的湯,你冷了,為你抵御嚴寒;父愛是一把舒服的椅子,一張柔軟的床,你累了,讓你忘記疲憊;父愛是一條干爽的毛巾,你哭了,為你拂去心中的淚水;父愛是一杯甜甜的冰紅茶,你笑了,讓你從嘴里甜到心里……
請同學們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表示對他們的理解,對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給予感激,哪怕是給父母夾次菜,倒杯水,道聲辛苦……好嗎?
八年級語文教案3
《新聞兩則》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新聞兩則
●教學目標
把握課文中的人物、事件,認識中國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并從中獲得有益啟示。了解新聞特點,復習記敘文六要素知識。
綜合運用默讀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從文體上抓住新聞的特點,從題材上抓住戰(zhàn)爭的主題,從遣詞造句上體會準確精練的語言。
●課前準備
預習生字詞,查閱有關解放戰(zhàn)爭中三大戰(zhàn)役的資料。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報道了解放戰(zhàn)爭中渡江戰(zhàn)役的勝利戰(zhàn)況。這是人類戰(zhàn)爭史上空前的奇觀,千里江面上萬船齊發(fā),人民解放軍冒著炮火奮勇挺進,沖破敵陣,橫渡長江。毛澤東親自撰寫了這則新聞,給全軍戰(zhàn)士和全國人民以極大的鼓舞,今天讀來依然令人回腸蕩氣。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由南陽的解放說到一年多來中原地區(qū)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反映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大好形勢,鼓舞了解放區(qū)軍民乘勝前進的斗志。
(學習這兩則新聞不僅要抓住戰(zhàn)爭的主題,也要抓住新聞的特點)
教學過程:
整體感知
教師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
教師檢查預習字詞情況,布置思考題:
快速默讀課文,用簡明的語言說說新聞報道了什么內(nèi)容。
再讀課文,理清記敘的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fā)生的原因、經(jīng)過、結果。(指出記敘的六要素也是新聞的要素)
精讀課文(可分讀、齊讀),具體說說新聞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報道渡江情況的?按什么順序報道,為什么?
學生讀課文后,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參與。
(三個思考題分別針對新聞結構的三部分:標題、導語、主體)
教師導學
(討論了以上三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要想迅速了解新聞的主要內(nèi)容,就要看標題。要比較詳細地了解新聞的內(nèi)容,就要看導語。要更為細致地了解新聞的內(nèi)容,就要看主體。
新聞的要素也是記敘的要素,只要把記敘的六個要素變成六個問題,閱讀的時候注意這六點,養(yǎng)成留意要素的習慣,再讀其他敘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內(nèi)容了。
合作探究
教師布置思考題:
閱讀這則新聞后,你以為新聞具有怎樣的特點?(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參與。
討論后明確:
新聞的作用,報道國內(nèi)外最新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
新聞的結構,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結語和背景五部分。
新聞的寫法,主要是敘述,有時兼有議論、描寫。
新聞的特點,觀點鮮明、內(nèi)容真實、報道及時、語言簡明準確。
拓展延伸
教師導學:要求學生快速默讀第二則新聞《中原我軍解放南陽》,了解新聞內(nèi)容。再讓學生運用前面所學的`新聞知識學習第二則新聞,并提出思考題。
默讀第二則新聞,理清記敘的六要素。
運用所學的新聞知識具體分析第二則新聞,并說說兩則新聞在寫法上有哪些不同之處?
品味兩則新聞語言的特點,完成課后練習三。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學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師就給予鼓勵。
教師小結
《新聞兩則》所報道的渡江戰(zhàn)役和南陽解放,都是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略進攻階段具
有關鍵意義的勝利。學習這兩則新聞,使我們了解了歷史,看到正義戰(zhàn)爭的威力,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兩則新聞氣勢磅礴,語言準確簡明,感情色彩鮮明。給我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學們把今天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體
驗、感受、思考周圍的世界,開闊視野,提高認識水平。
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相關作業(yè)
八年級語文教案4
【學習目標】
。保莆找辉~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等,積累常用的文言詞匯。
。玻磸屠首x,體會形象生動的語言,領會比喻擬人,調(diào)動視覺聽覺了解天目特征。
3.學習作者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清高脫俗的生活態(tài)度。
【重點難點】
1.重點: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抓關鍵詞語,品讀“七絕”之妙及“幽邃奇古”。
2. 難點:字里行間表達的清高脫俗的生活態(tài)度。
【課文提示】
。保疚氖窃甑赖挠斡浬⑽闹械囊黄,內(nèi)容短小。它與一般的以介紹行蹤和沿途景色的游記散文有所不同,重點介紹了天目的“七絕”,緊扣“幽邃奇古”這個特征。
。玻砻髟姼、散文領域中,以“公安派”的聲勢最為浩大,其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們是公安(今屬湖北)人,故稱公安派。其中袁宏道聲譽最隆,是這一派的領袖。公安派的理論核心是“獨抒性靈”。
【正音正字】
邃suì 峭qiào 鮮xiǎn 迂yū 壑hè 縞gǎo 竦sǒng 逾yú 霽jì
【積累詞語】
從下列句子找出通假字:
、儆汕f至顛,可二十余里。 ( 顛:同“巔”,山頂。 )
、陔m幽谷縣巖,庵宇皆精,三絕也。 ( 縣:同“懸”,高懸。 )
③一株直萬余錢,六絕也。 ( 直:同“值”,價值。 )
【初學課文】
1.朗讀課文。
2.作者游歷天目,共逗留了幾天?(用文中的詞語作論據(jù))
從“宿幻住之次日”、“晚宿”、“次日”等詞句可以看出,游歷天目共計三天。
3.天目山有什么特征?(用文中一個詞語回答)
天目山的特征:幽邃奇古。
4.文中正面表達作者對天目山喜愛之情的句子有哪些?
“余謂大江之南,修真棲隱之地,無逾此者,便有出纏結室之想矣。”
“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勞過謙,某亦不敢面譽!
【課文簡析】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富有情趣的文章。作者避開對游程和沿途景色的描寫,重點歸納天目山與眾不同的“七絕”,并且斷然寫出“大江之南,……無逾此者”,表達了自己對天目山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課外作業(yè)】
1.完成“學習建議”。
2.按要求,逐句翻譯全文。
3.通過圖書館、因特網(wǎng),了解袁宏道的生平及其學派。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串講課文】
原文: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莊至顛,可二十余里。
翻譯:天目山幽靜深邃奇特古樸無法用語言來表述。從(天目山的山腳)雙清莊到山頂,大約二十多里。
要點:顛:同巔,山頂。 可:大約。
原文:凡山深辟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貌古則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翻譯:凡是山偏僻的大多荒蕪凄涼,陡峭的很少盤旋迂回;形狀蒼樸就不夠新鮮艷麗,骨架磅礴就缺少精巧雅致,以至于山高大就流水貧乏,巖陡峭就樹木稀少,這些都是山的缺點。
要點:凡:凡是,一般。 鮮:稀少。 骨:骨架。 毛枯:草木枯敗。 。好,缺陷。
原文:天目盈山皆壑,飛流淙淙,若萬匹縞,一絕也。
翻譯:天目山滿山都是溝壑峽谷,飛瀉的瀑布潺潺,如同很多白色的絲綢,這是一絕了。
原文:石色蒼潤,石骨奧巧,石徑曲折,石壁竦峭,二絕也。
翻譯:石頭的顏色深暗潤澤,石頭的棱角巧妙精致,石頭的小路盤旋迂回,石頭的懸崖陡峭聳立,這是第二絕了。
原文:雖幽谷縣巖,庵宇皆精,三絕也。
翻譯:雖然山谷幽深巖石險峻,但寺廟都很精致美妙,這是第三絕了。
要點:縣:同懸。
原文: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聲甚小,聽之若嬰兒聲,四絕也。
翻譯:我不喜歡聽到雷聲,而天目山的雷聲很小,聽到的好像嬰兒聲音,這是第四絕了。
原文:曉起看云,在絕壑下,白凈如綿,奔騰如浪,盡大地作琉璃海,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絕也。然云變態(tài)最不常,其觀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狀。
翻譯:拂曉起來觀看云彩,在峭壁的溝壑下,(云彩)潔白純凈得像棉花,飄蕩騰越同浪花,整個大地是琉璃五光十色的海洋,各個山頂露出云上如同浮萍,這是第五絕了。然而云彩的變化最不平常,它的樣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不可能完全明白它的形態(tài)。
要點:悉:詳知。
原文:山樹大者,幾四十圍,松形如蓋,高不逾數(shù)尺,一株直萬余錢,六絕也。
翻譯:天目山大的樹木,幾乎有四十圍,松樹的形態(tài)好像傘蓋,高不過幾尺,一棵樹價值上萬錢,這是第六絕了。
要點:“圍”是計量圓周的單位,但具體是多少,說法不一。 直:同值,價值。
原文:頭茶之香者,遠勝龍井,筍味類紹興破塘,而清遠過之,七絕也。
翻譯: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茶的香味,遠遠勝過龍井茶;(天目山)竹筍的味道類似紹興破塘的(竹筍),然而清淡遠遠勝過它,這是第七絕了。
原文:余謂大江之南,修真棲隱之地,無逾此者,便有出纏結室之想矣。
翻譯:我說長江的南面,修身隱居的地方,沒有超過這里的,于是有出家當和尚的念頭。
要點:修真棲隱:修心悟道,隱居深山。 出纏:出塵,超脫塵世。
原文: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絕頂,晚宿高峰死關。
翻譯:住在幻住寺的第二天,早晨起來看云彩,九時之后登上頂峰,晚上住在高峰死關。
要點:巳時:上午九時至十一時。 死關:天目山地名,以險峻出名。
原文:次日,由活埋庵尋舊路而下。數(shù)日晴霽甚,山僧以為異,下山率相賀。
翻譯:第二天,從活埋庵找到原來的路下山。幾天的天氣十分晴朗,山寺的和尚認把(它)當作異常的,都下山互相慶賀。
要點:異:反常。 率:都。
原文:山中僧四百余人,執(zhí)禮甚恭,爭以飯相勸。
翻譯:山寺中的和尚有四百多人,非常謙卑恭敬地遵守禮節(jié),爭著請我們吃飯。
原文:臨行,諸僧進曰:“荒山僻小,不足當巨目,奈何?”
翻譯:臨近走的時候,和尚們說:“天目山荒涼偏僻狹小,不值得貴客觀賞,真不知怎么辦”。
原文: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勞過謙,某亦不敢面譽!币虼笮Χ鴦e。
翻譯:我說:“天目山和我們也有些緣份,僧人們不必過于謙虛,我們也不敢當面贊譽”。于是大笑告別了(天目山)。
要點:子分:緣分。 面:當面。
第三課時
【朗讀課文】
【討論問題】
1.文章第1句有什么作用?
“幽邃奇古”,概括天目山的總特點!安豢裳浴,極言天目山的奧妙。這句話,具有引人入勝的作用。
2.第2段的內(nèi)容是什么?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內(nèi)容:寫一般山的種種弊病與不足。 作用:襯托天目山的'完美。
3.本文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比喻:①飛流淙淙,若萬匹縞
②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聲甚小,聽之若嬰兒聲
、蹠云鹂丛,在絕壑下,白凈如綿,奔騰如浪,盡大地作琉璃海,諸山尖出云上若萍
、芩尚稳缟w
排比:①深僻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貌古則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
、谑n潤,石骨奧巧,石徑曲折,石壁竦峭
③白凈如綿,奔騰如浪,盡大地作琉璃海,諸山尖出云上若萍
對偶:①深僻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
、诿补艅t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 )
4.分別寫出下列比喻句的本體、喻體、喻詞和類型。
、亠w流淙淙,若萬匹縞 (本體:飛流;喻體:萬匹縞;喻詞:若。明喻。)
、诙炷坷茁暽跣,聽之若嬰兒聲 (本體:雷聲;喻體:嬰兒聲;喻詞:若。明喻。)
③曉起看云,在絕壑下,白凈如綿 (本體:云海;喻體:綿; 喻詞:如。明喻。)
、鼙简v如浪 (本體:云海;喻體:浪; 喻詞:如。明喻。)
⑤盡大地作琉璃海 (本體:大地;喻體:琉璃海;喻詞:作。暗喻。)
、拗T山尖出云上若萍 (本體:山尖;喻體:萍; 喻詞:若。明喻。)
、咚尚稳缟w (本體:松; 喻體:蓋; 喻詞:如。明喻。)
5.概括“七絕”內(nèi)容及其特點。
一絕:水絕;特點:多而壯美。
二絕:石絕;特點:俊秀陡峭。
三絕:庵絕;特點:精致美妙。
四絕:絕雷;特點:輕柔細小。
五絕:云絕;特點:壯觀多變。
六絕:樹絕;特點:茂盛名貴。
七絕:食物;特點:清香新鮮。
6. 第4段的內(nèi)容是什么?用“余曰”的話作結有什么作用?
內(nèi)容:簡單交代游覽的行程。 “余曰”是針對自己受到山僧禮待而言的,其作用:表達了對天目山的深厚感情,含蓄地贊美了天目山的絕美,并且回應文章開頭的贊語。
7. 為什么偶然游覽天目山的作者發(fā)現(xiàn)了“七絕”,而久居山中的僧人卻說“荒山僻小,不足當巨目”?
作者具有積極的審美情趣,擅于在人們司空見慣的山水中欣賞美;作者具有敏感的審美眼光,善于從人們熟視無睹的景象中發(fā)現(xiàn)美;具有高超的文學造詣,擅長從表面紛繁無序的事物中歸納美。這些,不是凡夫俗子能夠做地的。
【課外作業(yè)】
1.整理課堂筆記。
2.模仿本文,寫一篇緊扣特點、歸納幾“絕”的游記。(200字左右)
3.預習《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了解新課文的內(nèi)容,思考“學習建議”。
八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的】
1、理解《關雎》所表現(xiàn)的青年男子對美麗善良女子的熱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摯美好的愛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運用的反復和賦、比、興手法
【教學重點】
詩歌的反復吟唱所表現(xiàn)出的情感
【教學難點】
比興手法的運用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具準備】
電腦多媒體,電視機。
【教學過程】
一、播放《蒹葭》動畫,引入新課學習。
二、作品簡介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時代大約五百年間的三百零五篇詩歌。《詩經(jīng)》包括“風、雅、頌”三部分。表現(xiàn)手法有賦、比、興。
三、課文朗讀:播放《關雎》動畫,學生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讀準生字詞。(讀)
四、認知討論:就課文內(nèi)容安排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討論,教師可以羅列部分問題引導。(說)
五、學生再次朗讀課文,合作探究:討論《關雎》之美,美在何處?(議)
六、學生試譯課文內(nèi)容(按節(jié)),教師補充并歸納。講解有關《詩經(jīng)》的基本常識,對重點的生字詞提出要求。(說)
七、觀看《關雎》動畫,學生現(xiàn)場演繹現(xiàn)代版《關雎》(聽,看)
八、主題歸納并學生進行必要的教育警示。
這首詩表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內(nèi)心的樸實愿望,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們生活中真實感受到的,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生活情趣。抒發(fā)的感情熱誠真摯、純潔樸實,全無庸俗虛偽之態(tài),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純真之美。
九、課堂作業(yè):完成單頁練習,進行“雙基練習”。
十、課后作業(yè)
《關雎》知識點歸納
1、作品簡介:
為《詩》、或《詩三百》。后來被尊為儒家的“五經(jīng)”之一,稱為《詩經(jīng)》。?《詩經(jīng)》是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約500年間的305篇詩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稱
2、理解性默寫:
(1)以歡快鳴叫的水鳥起興,表明一個青年已經(jīng)看準了追求的目標(或表達愛慕):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表明男主人因思念至深而輾轉難眠的句子: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3)想像把女子迎娶回家的句子: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4)主旨句,統(tǒng)領全篇的句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起興的句子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6)全詩的綱目,表現(xiàn)小伙子一般都喜歡美麗賢惠的姑娘的句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7)最能體現(xiàn)全詩的精神,抒發(fā)求之不得的憂思的(最能表現(xiàn)詩人對心中戀人的愛慕之情)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8)男子對姑娘求而不得痛苦難眠的兩個處表現(xiàn)是:輾轉發(fā)側。寤寐思服。
(9)《關睢》中的男子由“關關睢鳩,在河之洲”引發(f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聯(lián)想:“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抒發(fā)了求之不得的美好愿望和喜悅之情。
(10)?全詩主人公感情變化如何?
愛戀(興奮、期待)——相思(苦悶、惆悵)——夢幻(幸福、陶醉)
3、感知賞析:
(1)、簡述本詩故事和主人公的感情經(jīng)歷變化?
《關睢》寫了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表達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悅之情。
(2)“左右流之”中的“流”字用得妙,試作分析。
、佟傲鳌边@個動詞,具體準確地描寫少女采荇菜的忙碌和姿態(tài)優(yōu)美;
、诒憩F(xiàn)了女好的勤勞;
③表達了青年男子對女子的思慕和愛戀。
。3)、這首詩前兩句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請分析其表達效果。
運用“興”的藝術手法。開頭用“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來起興,引出“竊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雙對的睢鳩鳥聯(lián)想到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
。4)、試分析一下,本詩前四句運用了什么手法?
前四句運用了比興手法,詩句以眼前雎鳩和鳴之景,引發(fā)出對淑女難以忘懷的思念和熱烈追求。這是“興”的藝術手法。睢鳩合鳴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這是“比”的藝術手法。
(5)賞析“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既有對男子求偶不得的心理描寫,又有其動作描寫,“悠哉悠哉”寫其綿綿情意,思念不絕,“輾轉發(fā)側”突出其內(nèi)心狀態(tài)的不平靜,難以入眠。
(6)采用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有何作用?
、俦阌谑惆l(fā)作者的感情,體現(xiàn)作者感情的逐層加深;
、谠鰪娫姼璧墓(jié)奏感和音樂美;
、垡怀龂@,形成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美,使詩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7)、怎樣理解孔子對《關雎》的評價: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關睢》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寫一個男子對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這個過程顯得美好、喜悅而又不低俗,所謂“樂而不淫';
寫求之不得的焦慮、苦悶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熱鬧情景,所謂“哀而不傷“。
4、脈絡分析:
全詩可分為三章:
第一章(前4句)愛慕與喜悅(一見鐘情):關雎起興,萌發(fā)愛慕。
第二章(中8句)思念與失望(朝思暮想):淑女難追,輾轉反側。
第三章(后8句)愿望與歡樂(幻想愉悅):采摘荇菜情景起興,表達美好愿望。?
5、探究藝術手法:
理解前兩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與后兩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庇惺裁绰(lián)系?
全詩以灘頭水畔的一對雎鳩鳥的叫聲寫起,然后寫出自己的一片情思!瓣P關雎鳩,在河之洲”,以雎鳩鳥為比,以雎鳩鳥的`求偶為興,來寫自己對窈窕淑女的追求,是為了渲染一種情意綿綿、癡心相戀的情調(diào),加強詩歌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增強詩歌的韻味和形象感染力。這種手法就叫興,興即是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托。這是一種委婉含蓄得表現(xiàn)手法。
1、背誦全詩(記);
2、翻譯全詩(寫)。
教學反思
本詩是《詩經(jīng)》的首篇,運用“比興”和反復詠嘆的手法表達思想感情,給人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本詩還注重音韻和諧,是訓練朗讀的好材料。誦讀欣賞既要誦讀更要欣賞,學生應在誦讀中培養(yǎng)語感,得到美的享受,在誦讀中形成良好的欣賞品味和高尚的審美情趣。需要注意的是,誦讀與欣賞不能割裂開來,兩者是交融的。誦讀欣賞很講究誦讀,但這種誦讀不能停留于一般的朗讀,它要求融入感情,要讀出詩、文的韻律節(jié)奏之美,要讀出詩、文中字里行間蘊藏的真摯感情。
全詩寫一個青年男子對他所喜歡的女子的不懈追求和愛情幻想。共分四章。首章四句,以雌雄鳩鳥和鳴求偶連類起興,寫青年男子(君子)對“窈窕淑女”一見傾心,被她的嫻靜漂亮所打動,想和她結成配偶。次章八句,寫男子對女子的相思和熱戀到了“寤寐求之”的程度。第三章、第四章,寫男子以琴瑟、鐘鼓追求意中人,仿佛那位窈窕淑女在鐘鼓聲中與他真的結成了美滿姻緣,詩篇反反復復吟唱男子對女子的思戀、追求過程,詩意層層遞進,感情奔放熾熱,體現(xiàn)了民歌樸實清新的風格特色。
這是一首典型的愛情詩。對于初三的學生來學,他們(她們)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她們)對愛情有著一種渴望了解的心理,同時他們(她們)往往又體現(xiàn)出一種非常害羞的心理。
所以我們面對這首詩絕對不能“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和學生一起探討這一古老而神圣的話題,尤其是通過這首描寫君子對淑女思念得輾轉反側并進而以琴瑟和鐘鼓追求的愛情詩。但是在探討的時候必須要注意,文章不能上得膚淺了,否則就會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產(chǎn)生負面影響;谶@點考慮,這堂課一定要上出深度和廣度,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中產(chǎn)生正確的愛情觀。在解析《關雎》的基礎上,通過詩中的“君子”和“淑女”二詞過渡到對真正的愛情闡釋中。我先讓學生回歸中國古代社會的愛情故事。學生在搜集討論的基礎上主要搜集到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故事、梁山泊和朱英臺的愛情故事……然后我讓學生思索是什么讓這些愛情能夠永恒。然后我進行總結:千年的歲月沒有抹去這些愛情的榮耀,空間的轉換也沒有褪去這些愛情的光環(huán),風雨的歷練反而增添了它的厚重與質(zhì)感。每年的七夕我們都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雖然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是悲劇性的,然而“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依然昭示后人什么是真正的愛情;梁山泊和朱英臺的愛情化為了蝴蝶,穿越時空的隧道依舊飛舞于今天的生活中。所以說真正的愛情應該能夠經(jīng)受住時空的考驗。最后學生自然而然將周圍同學所做的及自己所想同真正的愛情愛情進行比較,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
八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會用細節(jié)描寫展示人物內(nèi)心世界。
2.把握作者感人致深的寫作手法。
3.通過揣摩語句,提高寫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
1.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
2.討論法、問答法、點撥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各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用血肉凝結的情誼,體會主人公對同志深厚的愛,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
重點難點疑點剖析
◆重點
1.分析作者寫作手法感人的原因。
2.體會主人公對戰(zhàn)士深厚的情誼。
3.揣摩語句,體會其意蘊。
◆難點
作者的寫作手法之所以感人的原因。
◆疑點
文中的外貌及動作描寫是如何揭示人物心理的。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閱相關資料,了解南斯拉夫解放戰(zhàn)爭的史實。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掌握文中疑難詞語。
第1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一、導入課文,把握課文內(nèi)容(約________分鐘)
二、完成課后習題一(約________分鐘)
三、分析人物思想感情,探討這篇文章的感人效果是怎樣產(chǎn)生的(約________分鐘)
四、課堂練習(約________分鐘)
板書設計
體會老婦人的感情:
看炮火連天想老婦人不顧生死
看年老體弱想老婦人力量的源泉
看保護遺體想老婦人對烈士的感情
看燭光閃爍想老婦人奉獻的感情
練習設計
閱讀文章“她穿過方場,到了……她在旁邊坐了下來!蓖瓿上铝蓄}目:
1.從文中摘出關于“她”的動作描寫的詞語,分析它們表達了“她”怎樣的思想感情。
2.文中描寫外貌的一句是什么?
3.“她在旁邊坐了下來!贝Υ藭r老婦人的心理。
輔導練習提示:以學生自主完成為主,教師只是給予指點。(3)可以讓學生口述,不必用文字表達。
教法探討
1.這篇文章非常感人,讀之讓人心靈為之震顫,要注意引導學生分析作者是采用何種手法來得到這種藝術效果的。
2.本文有許多意味深長的語句,意蘊十分豐富,要引導學生著重體會,在具體方法上可靈活處理,可先讓學生提問,教師與學生逐一探討。
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29頁~32頁。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體會文中反語的運用。
2.領會文章中語句的意蘊,分析其如何體現(xiàn)作者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
3.掌握文中相關知識,擴大知識面。
4.文章語言精彩,細心揣摩可提高寫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
l.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
2.討論法、問答法、誦讀法、點撥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l.體味雨果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質(zhì),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
2.了解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的歷史,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感。
重點難點疑點剖析
◆重點
1.分析作者立場鮮明、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
2.把握文中反語的運用。
3.引領學生回顧文中的那段歷史,了解文中相關知識,豐富知識面。
◆難點
1.領會作者立場鮮明、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
2.感受作者富有特色的語言。
◆疑點
作者譴責英法聯(lián)軍的行徑用了不少反語,這些反語有何作用。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準備幾幅圓明園的圖片。
◆學生準備
1.查資料了解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那段歷史。
2.預習課文,準確認讀文中的生難詞語。
第1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一、展示圖片,介紹背景資料及作者,導入課文(約______分鐘)
二、整體感知課文,了解文中相關知識(約________分鐘)
三、品味文章精彩的.語言,從中分析作者的感情和品質(zhì)(約____分鐘)
板書設計
圓明園的藝術性質(zhì)和成就:
1.東方幻想藝術中的成就
2.幾乎集中了超人的想像力所能產(chǎn)生的一切成就
3.是幻想的某種規(guī)模巨大的典范
練習設計
1.結合句意,寫出下邊句中加粗詞語的同義詞。
(1)從前對巴特農(nóng)神廟怎么干,現(xiàn)在對圓明園也怎么干,只是更徹底,更漂亮,以至于蕩然無存。
(2)豐功偉績!收獲巨大!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
(3)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
(4)先生,以上就是我對遠征中國的全部贊譽。
輔導練習提示:在讓學生思考回答問題前,先向學生講解反語的作用,提醒學生在回答這道題時一定要結合句意,不要僅從詞的表面意思來作答。這四個問題的答案沒有,只有更好,不應作硬性規(guī)定。
教法探討
1.中國是被掠奪的對象,中國人控訴侵略者是理所當然,然而作者雨果作為侵略國的一員,卻能如此仗義執(zhí)言,可見其胸懷的博大和品格的高尚,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對全人類文化成果的熱愛,這些在教學中應引領學生重點體會。
2.英法聯(lián)軍在中國犯下累累罪行,雨果為何將焚燒圓明園作為抨擊侵略者的切入點?要明白這一點,必須對英法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的史實加以介紹,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課文,理解雨果。
參考資料
英法聯(lián)軍之役,又稱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是1856~1860年英法聯(lián)合發(fā)動的侵華戰(zhàn)爭。1860年8月,英法聯(lián)軍二萬五千人從北塘登陸,攻陷大沽,進占天津。9月在通州(今屬北京市)八里橋擊敗清軍后,直攻北京。10月英法聯(lián)軍控制北京城,焚掠圓明園,使這個人類文明的奇跡毀于一旦。
八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習欣賞詠月詩詞的方法
2、養(yǎng)成良好的誦詩詞的習慣
3、通過背誦,感受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美,學會善于在逆境中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
[教學重點]
1、學習欣賞詠月詩詞的方法。
2、養(yǎng)成良好的朗誦讀詩歌的習慣。
[教學難點]
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及其曠達胸襟在詞中的體現(xiàn)。
一、導入新課
有人說中國的月亮“一片冰心”,她寄托古往今來諸多文人雅士的美好情感。也有人說,隨意拾起一本古詩文的書,輕輕搖晃,哐哐當當?shù)啬艿粝潞脦纵喌拿髟。今天我們一起拾起蘇軾那極富浪漫主義色彩的“明月”。
二、推進新課
(一)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宮闕瓊樓綺戶嬋娟不勝寒丙辰(板書)
請一名同學朗讀,強調(diào)讀準字音的要求。
。ǘ┳x準節(jié)奏
2.幻燈片展示節(jié)奏劃分。聽名家范讀,引導學生注意輕重緩急,抑揚頓挫。
三、分析新課
。ㄈ┳x出情感
3..師生共同探究詞人的情感變化。
由此引出小序內(nèi)容并簡介詞作背景,讓學生了解創(chuàng)作時間及創(chuàng)作原因。(打出幻燈片)
這是一首中秋詠月兼懷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作于丙辰(1076)年秋節(jié)。當時作者41歲,為密州(現(xiàn)在的山東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與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見,心情抑郁不歡。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脫塵世,而是熱愛著人間的'現(xiàn)實生活。他認為,一個人一生很難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過得很好,也就可以了。
4.全班齊讀后教師點撥誦讀詩詞的要求:(打出幻燈片)
①速度要慢,邊讀邊體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腦中浮現(xiàn)。
②要有節(jié)奏,韻腳讀出延長音。
、塾懈星。
5.分析上闕
明月什么時候才有呢?我舉著酒杯仰問青天。不知天宮中今晚又是哪一年?我真想駕乘著長風回到月宮,又怕那美玉砌成的宮殿,太高太寒冷了,讓人禁受不了。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隨人搖動,那月宮哪里比得上人間好呢?
明確:上闕主要寫:把酒問月。對宮闕(朝廷)既留戀又恐懼的矛盾心情,在逆境中的自我慰藉。
情感變化:悲傷—矛盾—無奈(板書)
第一次朗讀比賽:推薦兩位男女同學朗讀比賽。
學生點評后,教師總結點評:須讀出矛盾的感情。
師范讀,并請學生在老師范讀后,再次朗讀。
6.分析下闕
月亮照過朱紅色的樓閣,又低低照進了雕花的窗戶,照著失眠的人。月亮對人世該沒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總是在人們離別、孤獨的時候變圓呢?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種事自古以來就很難周全。只希望親人能健康長壽,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賞這美好月色。
明確:下闕主要寫:對月懷人。對親人的思念,對天下人的良好祝愿。對人生的樂觀曠達的態(tài)度。
情感變化:埋怨—釋懷—祝愿(板書)
第一次朗讀比賽:推薦兩位男女同學朗讀比賽。
學生點評后,教師總結點評:須讀出埋怨和釋懷后豁達的感情。
四、師小結
這首詞通過寫作者因為政治處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蘇轍的別離,中秋對月,不無抑郁惆悵之感。但是他沒有陷在消極悲觀的情緒中,旋即以超然達觀的思想排除憂患,表現(xiàn)出對生活的熱愛和樂觀曠達的胸襟。
五、課外拓展
面對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邁奔放地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面對青春的一去不復返,他積極樂觀地說:“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面對自然界的風吹雨打,他從容灑脫地說:“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師生共同體悟蘇軾的豁達。集體誦讀本首詞。
六、拓展延伸
從這首詞中,你在作者身上學到了什么呢?
學生暢所欲言,最后教師總結:
同學們啊,請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面對逆境以平常心去面對逆境。如果我們能好好的對待逆境,那么他將會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七、舊詞新唱
共同欣賞音樂《明月幾時有》
八、結束語:
音樂很美,詞也很美,明月不老,經(jīng)典永垂不朽,今天我們以月開頭,在課的結束,我也借著蘇軾的這一輪圓月,祝愿在座的各位老師同學們花常開,月長圓,幸福常在。
九、布置作業(yè)
1、背誦這首詞
2、你能舉出哪些有關“月”的詩詞?
3、人生有太多不如意,學了這首詞后從中受到哪些啟發(fā)?談談自己看法。(200字左右)
板書:
上闕:把酒問月:悲傷—矛盾—無奈
下闋:月下懷人:埋怨—釋懷—祝愿
八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長城的歷史,明確長城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2.正確理解作者對長城價值的評價和獨到的見解。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對長城價值的評價和獨到的見解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閱讀古詩《長城》
汪遵(唐)
秦筑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
雖然萬里連云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這是一首寫長城的詩,對于長城,歷來贊美較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文章,作者又對長城有什么樣看法呢?
二、作者介紹
葛劍雄,1945年生,浙江湖州人,歷史地理學家。他以靈活的筆法把自己對歷史的認識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如在《世界上不止有中文》一文中,他把清代英國使節(jié)所帶來的英文版文書客觀翻譯后的內(nèi)容與當時清朝臣工們翻譯給皇帝看的內(nèi)容放在一起,使得清末統(tǒng)治者們自欺欺人的做法顯露無遺。
三、關于長城
我國古代偉大工程之一,始建于戰(zhàn)國時期。當時的齊、楚、燕、趙、魏、秦和中山等國都筑有長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把原來秦、燕、趙北面的城墻連接起來,并增筑新的城墻,西起臨洮,東至遼東,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萬里長城。秦以后,又經(jīng)許多朝代的重修或增筑,現(xiàn)在的長城是明代在舊有的基礎上修筑的。西起甘肅嘉峪關,中經(jīng)寧夏、陜西、山西、內(nèi)蒙古、北京,東到河北山海關,長約6300公里。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與智慧的結晶,反映了我國古代建筑技術的高度成就。我們也常用長城來比喻堅強雄厚的力量。如: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我們祖國的鋼鐵長城。
四、朗讀課文
1.教師讀課文,學生查找生字詞。
2.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含義。
斷垣殘壁、未諳事宜、眾志成城、風雨滄桑、強詞奪理、畸形繁榮、流風余韻、自圓其說、不言而喻、一廂情愿、長驅直入
3.自由朗讀,熟悉課文。
五、整體感知
1.作者對有關長城的哪些看法提出了質(zhì)疑,甚至是批判?
明確:
、僮髡邚淖鹬厥穼嵉慕嵌瘸霭l(fā),指出一些傳說及贊嘆的不合理性;
、谧髡叻穸碎L城價值要依據(jù)美國宇航員在太空能見到的唯一建筑是長城的觀點;
、圩髡吒穸ㄩL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修長城就是愛國的說法。
2.哪一點是全文的中心?
明確:作者更否定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修長城就是愛國的說法。
六、研討課文
1.文章開篇說:“不知道長城的中國人大概絕少,但真正知道長城的中國人我敢斷定也不多!弊髡呤窃鯓幼C實這一論斷的?
明確:用了兩個自然段先提出人們對長城的普遍了解,再從史實的角度一一加以否定。
2.作者指出人們的錯誤看法有何用意?
明確:為了自然地引出后文對用長城來象征中華民族的觀點的否定及提出自己對民族團結的.看法。
3.很多人以美國宇航員“長城是在月球上能看到的唯一建筑物”的話為榮,可作者卻認為那只是一種偶然,為什么?
明確:在作者心目中,長城就是長城,它的價值應該由我們自己來確立。
4.在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心中,長城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作者對這一觀點持否定態(tài)度,為什么?
明確:因為作者認為長城從來就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5.作者從哪些角度闡述了長城歷史上在民族團結中所起的作用?
明確:
第8段,長城歷來就是中原農(nóng)耕民族對付北方游牧民族的軍事手段。
第9段,長城限制了民族間的交流和融合,固定了農(nóng)牧業(yè)的界線。
第10段,作者認為康熙的統(tǒng)治思想才是英明的,也如孟子所說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國防的根本,在于修德安民。
6.具體地說,作者肯定了長城的哪些方面,否定的長城的哪些方面?
明確:
否定方面:
防御的軍事手段,限制民族間交流,固定農(nóng)牧業(yè)界線。
肯定方面:
修德安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7.作者在文章的結尾提出了怎樣的呼吁?
明確:在特定歷史階段看待長城的意義,它所象征的“保衛(wèi)中原,防御外族人侵”的意識不可再保持下去。
8.你怎樣看待作者對長城的看法?
參考:
贊同,作者能由此想到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問題實在難得,他為我們思考長城的價值開辟了一條新路。
不欣賞,作者的思考過于冷靜,以長城作為我們樹立民族自豪感的契機未嘗不是件好事。
七、作業(yè)
1.自主查找關于長城的古詩詞文,抄寫喜歡的語句。
2.完成練習題。
板書設計:
長城的價值
葛劍雄
否定——肯定
防御手段——修德安民
限制民族間的交流——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定農(nóng)牧業(yè)的界線——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八年級語文教案9
◆知識與能力
1.理解課文,了解新聞消息的特點,并能進行簡單分析。
2.體會文中語言的準確精練、鏗鏘有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提高閱讀的質(zhì)量和速度。
4.準確認讀“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和課文下注詞語,并掌握它們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1.學生預習,教師重點講解,輔導課堂練習。
2.討論法、問答法、點撥法、幻燈片演示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增進對新中國創(chuàng)建歷史的了解,引導學生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學習革命前輩英勇奮斗的精神。
重點難點疑點剖析
◆重點
1.把握課文內(nèi)容,了解新聞消息的一般特點。
2.體會本文準確簡潔的語言風格。
3.分析文章的謀篇布局,注意劃分層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內(nèi)容的聯(lián)系。
◆難點
1.引導學生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
2.分析本文準確簡潔的語言風格。
3.培養(yǎng)學生提高閱讀的質(zhì)量和速度。
◆疑點
作者遣詞造句是怎樣做到準確精煉、鏗鏘有力的。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學習掌握新聞的基本常識。
2.了解兩篇新聞的背景資料。
3.準備課堂練習的幻燈(見練習設計)。
◆學生準備
1.搜集幾則新聞,準備在課堂上講述。
2.預習課文,準確認讀“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和課文下注詞語,并掌握它們的意思。X k b 1 . c o m
第1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一、創(chuàng)建情景,導入(約________分鐘)
二、朗讀第一則新聞,對文章產(chǎn)生整體認知(約________分鐘)
三、理解第一則新聞內(nèi)容,把握新聞的六要素(約________分鐘)
四、分析本則新聞的五個組成部分,初步了解新聞的特點和寫法(約_______分鐘)
板書設計
標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毛澤東
導語:簡述渡江戰(zhàn)役勝利成功(1~2句)
主體:詳述三路大軍戰(zhàn)斗經(jīng)過(3~16句)
第2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步驟
(第2課時)
一、分析本文準確簡練的語言風格(約________分鐘)
二、討論課文的寫作特點(約________分鐘)
三、導入第二則新聞(約________分鐘)
四、解析課文結構.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約________分鐘)
板書設計
本文寫作特點:
依時敘事,
詳略得當,
敘議結合,
去粗取精,
語言精煉。
第3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一、疑難字詞練習(約________分鐘)
二、課堂練習(約________分鐘)
三、作文(約________分鐘)
板書設計
疑難字詞:突破潰退擊潰頑強阻遏逃竄
練習設計
1.閱讀下面這則消息,回答問題。
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3日電從今天上午10時開始,內(nèi)蒙古出現(xiàn)大范圍大風、揚沙、沙塵暴天氣,其中呼和浩特市地區(qū)遭遇強沙塵暴,是今年以來的一次。
(1)這是消息的導語部分,根據(jù)它來填寫消息的標題。
(2)這則消息的來源是哪里?
(3)根據(jù)導語部分,寫出這則消息的下列幾個要素。
時間:
地點:
事件:
輔導練習提示:(1)的答案具有不確定性,可讓學生探討出幾個標題。
2.新聞主要是用事實說話,但也可插入簡要的議論。本文議論了敵人毫無斗志的原因,一方面是我軍英勇善戰(zhàn),另一方面和國民黨拒絕簽定和平協(xié)定有很大關系。兩方面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
輔導練習提示:先區(qū)分記敘和議論兩種表達方式,找出議論的語句,再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
教法探討
1.因本課所選兩篇新聞皆是戰(zhàn)爭題材,所以教學時除了要抓住新聞的特點外,還要從題材上抓住戰(zhàn)爭的特點。抓住新聞的特點,就要分析每則新聞的五個組成部分、寫作特點和它的六要素。講解新聞的.五個組成部分時,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點。
2.由于這兩則新聞所報道的事件離今天已有半個多世紀,在教學時對背景資料加以介紹就尤為重要。在講解《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之前,應讓學生了解整個渡江戰(zhàn)役的情況!吨性臆娊夥拍详枴穭t需要介紹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概況,對轉入戰(zhàn)略進攻之后的情況要重點介紹。當學生對背景資料有了了解之后,課文中相關內(nèi)容理解起來就較為容易。
參考資料
新聞,又叫消息,一般可分為動態(tài)新聞、綜合新聞、典型報道和新聞評述四類。其中,動態(tài)新聞是報紙、電視、廣播最常用的一種。它報道的是國內(nèi)外最新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新成就。
每則新聞一般由標題、導語、主體、結語和背景個五部分組成。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輔助部分。標題包括引題、正題和副題;“電頭”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通常用來提示新聞的重要事實,使讀者一目了然,它就是新聞的導語。導語的后面就是主體,是新聞的主干,是敘述事件、闡發(fā)問題和表明觀點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聞的關鍵所在;結語,一般指新聞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話,它的有無視內(nèi)容而定。事物的歷史狀況或存在的環(huán)境、條件就是新聞的背景,是新聞的從屬部分,常插在主體部分,也可插在“導語”或“結語”之中。
新聞的特點是立場、觀點鮮明,內(nèi)容真實、具體,反應迅速,語言簡明準確。
新聞的寫法以敘述為主,有時兼有議論、描寫。
八年級語文教案10
1、感受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2、體會本文真摯感人的語言。
能力目標:透過行為領悟人性的本質(zhì)。
教育目標:讓學生體會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體會真情,領悟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朗讀法、引導法。
錄音機、投影儀。
記得上學期的目標上有一篇課外閱讀:講的是一隊德國兵到一個被占領地的一個農(nóng)家去,那農(nóng)家的妻子正是個地下黨。誰能把這個故事講下去?
。▽W生講的實在很精彩。)
同樣的蠟燭,在不同的情況下,起著不同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一課中的.蠟燭將起著怎樣的作用?
2、學習了這麼多篇課文,我們已有了這樣的常識,一打眼兒就能知道這篇文章是贊美什麼或講述什麼的,那麼這篇課文呢?
主旨:一首贊美詩。一曲頌歌。贊美反法西斯同盟國各國戰(zhàn)斗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lián)紅軍的深厚感情。
3、我們今天,不是討論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環(huán)境危險,炮火連天想到老婦人不顧生死。
2)、年老體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婦人力量的源泉。
3)、保護遺體想到老婦人對烈士的感情。
4)、燭光閃爍想到老婦人奉獻的精神。
(這個問題如果不先給出一個例子,學生是很摸不著頭腦的。)
4、那麼,這里的燭光,又有什麼特殊的象征意義?
1)、紅軍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著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
3)、兩國人民戰(zhàn)斗情誼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難一難我了!
1)、最后兩句話是什麼意思?
結尾兩句話謳歌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lián)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這種感情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學很聰明,就拿課后題問我。所以,順便給他們處理課后練習了。
3)、課后練習二。
4)、課后練習三。
6、那麼誰來總結一下老婦人的形象?
。ㄕf的很多很雜,但都沒有條理性。)
1)、老婦人飽受德法西斯強盜侵略之苦,她對侵略者滿懷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對蘇聯(lián)紅軍滿懷敬意。
2)、年輕的紅軍戰(zhàn)士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國土上,他無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獻自己的愛戴和敬意。
3)、他為紅軍戰(zhàn)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變得無所畏懼,她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艱難,安葬烈士。
4)、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她為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心愛的寶物,把結婚的喜燭點在烈士的墳頭,并徹夜守在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表現(xiàn)出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7、這是一篇戰(zhàn)地通訊,但是其中主要是記敘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嗎?
。ɑ卮鸬暮芎?墒俏矣X得要是在開頭問會更好。)
8、你還能舉出像老婦人這樣的例子嗎?
八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關鍵詞語在表達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體味并準確理解文章所表達的父子深情。
能力目標
1.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細致描寫的特點。
2.體會本文選擇最佳角度命題立意、精選材料、詳略得當、謀篇布局的寫作方法。
3.體會本文樸實真摯、飽含深情的語言風格。
情感目標
1.感受父子情深,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2.體會自己父愛的深沉與偉大,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學會關愛他人。
【重點難點】
1.體會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進行細致描寫的特點,感受理解父親的愛子之情。
2.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教學設想】
1.掌握作者情況及作品背景。尋找歌曲《懂你》、《父親》等的相關資料。
2.用音樂烘托氣氛感染學生:誦讀―感知―設疑―對話
3.朗讀教學法、研討點撥法。重點研讀文中四次背影中的“望父買橘”片段、父親說的“五句話”、三處情感跌宕,體會語言質(zhì)樸的特點。選用語言實例賞析,體會關鍵詞語的妙處,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最后知識的延伸、情感的遷移,布置作文訓練,教師在疑難處給予指導點撥。
【教學設計】
課前進行情感熏陶,播放歌曲《懂你》
一、導入新課
1、看文章《兒子眼中的父親》,談感想;
2、引入課題《背影》。
二、走近作者(作者簡介)
三、背景簡介
四、文本探究
1、整體感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思考:
A、你收獲到文章哪些信息?
B、你能用“我覺得-------”這樣的.句式來說一句話,談談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看法嗎?
2、合作探究
A、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和個人的感受,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B、小組討論交流,對提出的問題篩選、整理,思考問題是否有價值,并把問題寫在紙條上。
3、精心賞析
A、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現(xiàn)了幾次?請從課文中圈畫出來,讀一讀,并用簡潔的幾個字概括一下。
B、你認為哪個背影最感人,最能體現(xiàn)父親對兒子真摯的愛?(望父買橘)
C、為什么背影凝鑄著父親的深情呢?你能結合詞句具體說說嗎?(動作、衣著)
D、作者為什么要把父親的背影寫得這么詳細了嗎?
E、這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文字,誰能有感情的給我們讀一遍?老師給他配點音樂,一生配樂朗讀(生鼓掌)評點
F、名家范讀(師放錄音)
G、你還能從文章中找到樸實而感人的句子給我們讀一讀,并作點簡要的分析嗎?(解讀五句話,體會語言的質(zhì)樸)
H、那么,文中的兒子理解了嗎?,兒子用什么方式來表達對父愛的理解和領悟的呢?
(解讀四次流淚)
I、小結(點出中心“父愛子,子愛父”)
五、敞開心扉,暢談心聲
你有過被父母感動的記憶嗎?想一想吧!誰愿意把你的幸福和我們一起分享呢?
六、教師寄語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大的,
是父母對兒女的恩情!
七、結束語(背景音樂《父親》)
八年級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 培養(yǎng)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感情。
2、 抓住關鍵語句,理解文章主旨。
重難點:
1、 品味語言。
2、 理解文章主旨。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只遞給孩子,一只遞給老人;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只遞給朝霞,一只遞給晚霞;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只遞給歷史,一只遞給將來;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只遞給早春,一只遞給金秋……
同學們,你們想體驗這“愛的感動”嗎?請打開課本22課《散步》。
二、朗讀課文。
1、 朗讀要求:流暢、有感情。
2、 讀后解決生字新詞。
3、 初步感知課文。
這篇課文寫了一家祖孫三代四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故事,反映了希望一家祖孫三代互敬互愛、幸福和諧的主題思想。
三、研讀課文。
1、“我們在田野散步”。這一句中的“我們”指誰呀?
(指“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我的兒子”。)
2、請大家反復讀一讀,你能讀出什么感情?
(自豪感、幸福感)
3、 是呀,三代四口在田野散步,這多么讓人羨慕呀!家有老人是福氣呀!除了一家之主“我”之外,誰被排在前面介紹?
(是我的母親)
4、“我”的母親被排在前面,看來,“我”這個兒子是很敬重母親的,母親在家里是有地位的,不是可有可無的角色。請同學們再看一下句,“母親,本不愿出來的”,這一句有個“本”字很有意思,請大家揣摩這個“本”有什么意思?
(這個“本”字意思是說原先有想法,后來又改變了。)
5、母親改變主意,是因為誰?
(“我”)
6、那“我”的意見被母親接受了嗎?從哪一句可以看出問題的答案?
(“母親信服地點點頭”。這一句,表明母親認可兒子的規(guī)勸,接受了兒子的建議。)
7、當兒子的不勸也罷,反正母親也不想散步,可兒子為什么要勸呢?
(兒子希望母親多走走,對身體有好處。)
8、“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意思是兒子能夠贍養(yǎng)父母的時候,親人已經(jīng)死了,等不到了。文中的兒子不希望有這樣的遺憾,所以把母親給動員出來了。看來,沒有對母親的那份愛,就沒有母親的“散步”。再來看看,一家人散步高興嗎?你們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這種高興呢?
(“這南方初春的 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
9、這都是景物描寫呀,沒看到有高興的心情呀。
(一切境語皆情語。這么優(yōu)美的新綠,春天里這么動聽的水聲,渲染出來的就是歡欣,就是高興,這是寓高興之情于美景之中。)
10、“我”的母親是幸運的,能和兒孫一道享受春天的美景。為什么說是“幸運”的呢?
(“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有熬過了一個嚴冬!边@說明母親身體不好,活過來很不容易。)
11、老師再想提幾個問題,你從那幾個字看到母親活過來很不容易?
(“熬”這個字有艱難地撐著的意思。“太遲”的“太”字和“春天總算來了”一句的“總”字寫出了環(huán)境的惡劣。)
12、是的,生老病死這是誰也無法抗拒的規(guī)律。作為晚輩,要真誠地善待他們,少一些“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遺憾。文中的“我”就做得很好,讓我們感動,你看到了嗎?
13、看到了,“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老師想問一下,文中的“背”字能否改為“抱”字,一個“背”字可以看出“我”怎樣?
(“我”考慮問題周到。)
14、上面的內(nèi)容看出了晚輩對老人怎樣?(孝順、尊老)那老人給我們的印象又是怎樣的呢?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現(xiàn)出來?
15、總結。這篇文章寫的事令人感動,在“我”背母親,妻子背兒子這個行動中,老師看到了一個詞,那就是“尊老愛幼”,在兒子背母親這個行動上,老師看到了一個大大的“孝”字。從“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蔽覀兏惺艿搅死先藢O兒的慈愛。尊老愛幼這傳統(tǒng)美德得到了完美地詮釋,令世人感動!
四、作業(yè)。
八年級語文教案13
復習提要
1、 語言積累和運用。
2、 現(xiàn)代文閱讀。
3、 文言文、古詩詞閱讀。
4、 作文復習。
重點
1、 注意辨別字形、正字音、釋詞義,理解語句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2、 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內(nèi)容和寫作特色,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學習文言文,生在朗讀、背誦。掌握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文章大意,學會翻譯文言文。
4、 學會審題,并結合學習生活實際,選取典型的材料進行作文,學會運用學過的詞語及寫作技巧。
難點:
1、 關鍵詞語的揣摩。
2、 理解一些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3、 理解詩歌的意境。
4、 作文的選材立意。
課時劃分:
1、 積累與運用(1課時)。
2、 現(xiàn)代文閱讀(1課時)。
3、 文言文閱讀(1課時)。
4、 作文(2課時)。
第一課時
復習內(nèi)容
1、復習本冊學過的生字生詞,掌握音、形、義。
2、復習古詩、名句的默寫。
3、仿寫句子。
4、復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辨別和運用。
復習過程
一、復習本冊學過的生字生詞,掌握音、形、義。
教師指導學生掌握關鍵詞語,讓學生讀、抄一遍,掌握正確的讀音和拼寫規(guī)則,特別注意平常容易讀錯的字音和多音多義字的讀音。
如:
A、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鱗次zhì( )比 風靡( )yùn( )含 tuí( )唐 狼jí( )
二、學生復習要求背誦古詩和名篇。
1、學生誦讀本冊要求背誦的古詩。
2、教師指導學生熟記一些名句,會默寫。
3、掌握重點,理解詩歌的主題思想,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如:
A、商女不知亡國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泊秦淮》
,淺草才能沒馬蹄。《錢塘湖春行》
B、《登飛來峰》一詩表達詩人身在高處的獨特感受的句子是: ,
吟誦《泊秦淮》中“ , ”,詩人杜牧借題發(fā)揮,抒發(fā)了心中對世風和時局的憂憤之情。
三、明白仿寫的意義及方法。
1、仿句是按照題目已經(jīng)給出的語句的形式,再另外寫出與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內(nèi)容不能完全一樣。只要被模仿的是句子的形式,不管是單句或復句,都列入仿句。
2、仿句考查的知識點:
(1)、考查同學們對語法、修辭等知識的綜合運用,要求同學們根據(jù)不同的語境和要求,寫出與例句內(nèi)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義上有密切關聯(lián)的句子。
例如:生活就是一塊五彩斑斕的調(diào)色板。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道題目從句式上看是陳述句。在修辭上運用了比喻,同學們要注意比喻運用的得體,比喻的藝術貴在創(chuàng)新,要尋找新鮮、活潑的喻體,保持上下文的協(xié)調(diào)性。如:希望就是一顆永不隕落的恒星。希望就是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
。2)、考查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聯(lián)想、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例如:什么樣的年齡最理想?什么樣的心靈最明亮?什么樣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樣的青春最輝煌?鮮花說,我開放的年齡多嫵媚;月亮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燕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陽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該題是問答式的仿寫,在回答上運用擬人的修辭,要求天下們針對性進行回答,有一定的開放度,但是在解題時,要注意結合回答對象的特點。如:我純潔的心靈多明亮;我奮斗的人生極美好;我燃燒的青春極輝煌。
。3)、是對同學們思想認識水平的檢測,包括道德素質(zhì),審美意識、審美情趣,乃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
例如: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撒下一片陰涼;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潤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這道題既是續(xù)寫又是仿寫,要求同學們對句子進行仔細分析品味,揣摩出句中所闡明的意義。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如果……就……)及修辭(比喻、排比)外,尤其要注意句中所蘊含的思想內(nèi)容(奉獻精神)。這就要借助自己的感悟,寫出富有生活哲理、啟迪人們樹立正確人生觀的句子。
四、仿寫練習訓練。
如:仿照例句,另寫一個句子。
例句:沒有泥石的聚積,就沒有高山的巍峨。
沒有 _____________的聚積,就沒有 。
2.仿寫下面劃線的句子。
芳草萋萋,楊柳依依,春景給人的是勃發(fā)的踴躍之情。
秋高氣爽,萬山紅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照句子,從“成功/失敗、得意/失意、順境/逆境”三組詞語中任選一組(也可自擬一組)仿寫句子。要求:1句式基本相同;2修辭手法基本相同;3語意通順。(2分)
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樂日子里的一把吉它,盡情地為你彈奏生活的愉悅;
朋友是憂傷日子里的一股春風,輕輕地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仿:朋友是什么,朋友是 。
朋友是 。
4.仿照例句,運用比喻,另寫一組句子。(可選擇新的本體和喻體,句意須前后關聯(lián),字數(shù)不一定與原句相同。)(4分)
例: 一棵樹,
是一艘大地的船。
大地的船,
為春風升起綠帆。
五、練習卷鞏固。
第二課時
復習內(nèi)容
1、 本冊書中的課內(nèi)講讀課文。
2、 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
3、 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4、 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
5、 聯(lián)系自己的生***驗,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
復習過程
一、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
1、 指導學生再次把握各講讀課文的文章脈絡,理清思路。
如《最后一課》體裁小說,作者都德,法國小說家。本文采用第一人稱,以“我”(小弗郎士)的所見所聞所感為線索,真實地反映了淪陷區(qū)的法國人民慘遭異族統(tǒng)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tǒng)一的堅定意志,表現(xiàn)了法國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1、教師讓明確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會有不同的含義,或更具深刻的含義。
2、指導學生如何去理解在語言環(huán)境中詞語的深刻含義。
A、上下文的聯(lián)系。
B、詞語句子的言外之意。
C、作品的寫作背景。
如:《阿里山紀行》
“神木”已遭雷劈,為什么“它仍是阿里山的標志、靈魂”?
前文提到“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說到了阿里山”,聯(lián)系全文內(nèi)容,你認為選文對表達中心有什么作用?
(三、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
1、理解作者表達的主題思想,劃出文章中的重點句子,并能結合主題思想有較深的理解。
如:《背影》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點擅長選取表達感情的`聚焦點。本文的聚焦點就是“背影”。這張“背影”就凝聚著“深深的父愛!”,日常生活中,蘊含父愛的事例還有很多,而作者只去寫“背影”,正好獲得了以少的材料表達豐富感情的效果。這個聚焦點“背影”留給我們的印象也就十分深刻了。
文章通過運用抓住“背影”這個聚焦點的寫法,運用樸素的語言,表達了“深深的父愛”這一主題。
2、 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的方法有:
A、 看文章的題目。
B、 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
C、 看文章的抒情、議論部分。
D、 分析人物的性格。
E、 綜合各段段意。
F、 分析文章的寫作背景。
這些方法要結合具體的文章去感悟,去理解,去運用,多做專題訓練,才能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
四、聯(lián)系自己的生***驗,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
1、教師在“閱讀與思考”上指導學生,如何結合生活實際去理解文章。
創(chuàng)作源于生活,我們讀到的一些文章,往往好像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似曾相識,甚至有的學生好像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這時,我們就可聯(lián)系自己的生***驗,運用正確的觀點和態(tài)度,評價文章的真、善、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談自己的感受。
如:《我的母親》
A、四個片段作者是如何安排的?為什么這樣安排?(
B、家庭是組成社會的一個細胞,你認為鄒韜奮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
五、小結
要提高閱讀能力,一定要多讀,多想,多訓練,運用教師教給的閱讀方法,解決新情境中的問題。課堂上大膽質(zhì)疑,討論歸納,提高閱讀能力,積極參與。
六、練習試卷鞏固。
第三課時
復習內(nèi)容
1、 文言文實詞、虛詞積累。
2、 文言文翻譯。
3、 文言文主要內(nèi)容和寫作特色。
4、 古詩文的朗讀和背誦。
5、 重要的作家作品常識。
復習過程
一、文言文實詞、虛詞積累
文言文實詞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方法解釋,有的可用換字的辦法解釋,這些詞的詞義古今變化不大,容易掌握。但有一些詞的意思與現(xiàn)代漢語完全不同,值得我們特別注意,萬萬不可望文生義,以致造成錯誤。這些詞有以下幾種類型。
。ㄒ唬 古今異義。
有一些詞,隨著時間的推移,現(xiàn)代意義和古代意義已毫無關系,古今意義完全不同;也有一些詞,古義和今義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應該加以注意。
如“乃記之而去” “去”的古義是“離開”,今義是“到……去”。
。ǘ 一詞多義。
有一些詞,有它本來的意義,另外一些還有引申義,這造成詞的多義現(xiàn)象。
如 “何以都不聞消息”, “都”,“總、竟”的意思!岸疾豢蕖保叭、都”的意思。
。ㄈ 詞性活用。
有一些詞,通常用為一種詞性,但有時活用為另一種詞性。
如“子敬素好琴”的“琴”原來是名詞,但這里用作動詞,解釋為“彈琴”。
。ㄋ模 漢字的通假。
所謂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漢語書面語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如“圣人非所以熙也”“ 熙”通“嬉”,取笑的意思。假借字的產(chǎn)生,大約有兩種原因:第一種原因是本來有一個正字,但是寫書或抄書的人由于一時筆誤,寫成了別一個字,后來相沿下來,得到社會承認,或者由于地方習慣,寫成了另一個字。第二種原因是本來沒有正字,從一開始就借用某一個字。
虛詞的用法比較靈活。
二、文言文翻譯
為了理解文言文的大意,要先把文言文翻譯為現(xiàn)代文。把文言文翻譯成現(xiàn)代文必須忠實原文,字字落實。根據(jù)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不同的特點,翻譯時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1、加。文言文以單音節(jié)為主,而現(xiàn)代文則以雙音節(jié)為主。有些文言實詞的基本意義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詞上加一個字,變成現(xiàn)代的雙音節(jié)詞。
如:“非咨詢不窮其致”的“窮”即“追究”。
2、留。即文言文中沿用至今,古今意義相同的詞語,以及人名、物名、地點、官名、書名、年號等專有名詞可按原文予以保留。
如: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皬垜衙瘛笔侨嗣,均按原文不變。
3、換。即指文言文中有的詞的意義,現(xiàn)在已改用其他詞來表達,或者有的詞雖然有的詞還用,但已改變了意義,都要換成相應的現(xiàn)代漢語詞語。
如:“但少閑人”譯為“只是缺少”。
4、省。即指文言文中的一些虛詞,無法用相應的現(xiàn)代漢語來翻譯,如果省略后不影響原義的可省去。
如:“寡人反取病焉”,“焉”語氣助詞,可不譯省去。
5、調(diào)。即指文言文中某些特殊的句式,翻譯時要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習慣調(diào)整語序。
如:“全石以為底”賓語前置,譯為“以全石為底”。
6、補。文言文通常有省略主語、介詞的賓語和量詞等,所以翻譯時,必須補出。
如:“不聞消息”譯為“不聞(其)消息”
三、古詩文的朗讀和背誦。
四、重要作家作品常識。如《小石潭記》、《晏子使楚》等。
五、文言文主要內(nèi)容和寫作特色。
1、老師指導學生復習各單元出現(xiàn)的文言文。
A、重點掌握的字詞。
B、翻譯全文,并重點理解一些句子。
2、配合練習加以鞏固。
3、課后練習試卷。
第四、五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寫話題作文,提高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指導寫作方法,引導構思方式。
課前準備:范文兩篇。
教學過程:
。ㄒ唬┰掝}作文的概念
話題作文,是用一段揭示語啟發(fā)思考、激發(fā)想象、限制范圍的一種作文命題形式。話題作文的'話題'就是談話的中心。話題作文就是要求考生根據(jù)試題所提供的話題情境和內(nèi)容范圍,寫一篇或記敘文,或議論文,或說明文,或其它形式的文章。
。ǘ┰掝}作文的特點
1.話題作文提供的話題一般是考生所熟悉的或應該知道的,對這一話題,學生能有所感觸,能有話可說。
2.所提供的材料是由頭,材料引出劃定的寫作范圍和思考對象,考生可以由材料出發(fā),但又不機械地拘泥于材料,而是要走出材料來寫。
3.話題作文的內(nèi)容不作較死的限制,要求比較寬松,顯得比較寬泛,鼓勵學生解放思想,拓開寫作思路,走出就材料寫材料的狹小空間,表達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
4.文體淡化更為徹底,在文體的選擇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學生可以根據(jù)內(nèi)容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文體來寫,避免了大家共寫一種文體、單調(diào)專一,限制學生選擇的現(xiàn)象。
5.話題作文在表達方式的運用上較為靈活。文章的字數(shù)較以前放得更開,一般不少于600字。
6.話題作文不限定文題,考生可以依據(jù)話題材料和自己的選材特點、文體特點自擬題目,展示自己文題的個性。
。ㄈ1.研讀提示語,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
“話題作文”的提示語往往為寫作方面提供了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提示。這些近乎清楚的“暗示”隱含著各種信息,有利于同學們進行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和想象。研讀提示語要反復咀嚼,仔細品味,豐富的聯(lián)想。
2.選準切入口,確定文章的主題
在總話題的規(guī)定下,在諸多的內(nèi)容中,選擇自己最有感受的,最有話可說的內(nèi)容來寫。不少學生面對話提往往有一種茫然而無從下手的感覺,怎么辦?最好的辦 法是“大題小做,以小見大”。
3.確定文體,發(fā)揮特長
話題作文的文體往往不限,如此我們就可以根據(jù)選材和立意選擇最適合,最有效,自己最能駕馱的文體來寫。比如,如以“誠信”為話題, “一分病歷”用的是就診記錄的形式,“誠信的自述”用的是自我介紹的形式,“小白兔的朋友們”用的是童話。
4.擬好題目,引人入勝
“話題作文”往往自擬題目,擬好題目,能使文章錦上添花。題目的擬定要根據(jù)文體,內(nèi)容。中心要反復推敲,盡量要做到簡潔,明確,生動,新穎!霸掝}作文”一般不能以話題為題目,因為這種題目太籠統(tǒng),更談不上新穎獨到。
話題:溝 通
王生想借鄰居家的斧頭來用。
在去鄰居家的路上,他想,鄰居會把他的斧頭借給我嗎?那個斧頭可是他新買的,他舍得嗎?他本來就不是個大方人,上次我向他借犁,他就說犁壞了。這一次他肯定不會借給我,一把斧頭都不愿意借,這個鄰居也當?shù)锰珶o情無義了,以后我要是出點別的事,讓他幫忙,他更不會幫了,這算什么鄰居!
王生邊走邊想,越想越氣,他怒氣沖沖地敲開了鄰居的門,對鄰居說:'留著你的斧頭自己用吧!'然后扭頭就走了。鄰居莫名其妙地站在那里。
寫作要求:
王生的問題是出在和他人非常嚴重地缺少溝通,溝通在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中,在整個社會都很重要,請以“溝通”為話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詩歌除外,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思路領航
1) 續(xù)寫故事。鄰居不知哪里得罪惡了王生,便追到王生家問個究竟,王生便把自己在路上所想的一切和盤托出,鄰居恍然大悟,趕快解釋并把斧頭送到門上,兩家從此成為好鄰居并影響了其他人,整個村莊成為安寧祥和的幸福村。
2) '溝通'是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必要之路,可以想像一篇'雞犬專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故事。比如一個現(xiàn)代人穿越時光隧道到達遠古社會,他游歷了幾個相鄰而無來往的部落,發(fā)現(xiàn)了許多趣事……
3) 從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溝通”的態(tài)度--某種意義上,溝通亦即開放--對國家、民族發(fā)展的作用。
4) 達到相互溝通是人們的良好愿望,但生活中有好多事難隧人愿。老黃是某局局長,老張是某名牌大學的知名教授,老鞏是演藝界中的大腕,他們?nèi)齻同住一幢樓中。他們都想進行溝通:有的想利用別人的權力,有的想利用別人的名望,有的凱覦別人的錢財,結果是……
范文:溝通的終結者
關鍵構思
1. 以'終結者'喻指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給人們溝通所造成的障礙。
2. 將一代通信技術發(fā)展前后人們溝通的情況進行對比。
在現(xiàn)代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電腦、傳真機、移動電話、網(wǎng)絡等科技產(chǎn)品已廣泛地被人接受,并完全地融入到了人類社會中。當您有事兒要告訴另外一個人時,您可以打電話;甚至可以打開電腦,敲一通鍵盤,給他去個E-mall ……如此之多的聯(lián)系方式,真是讓人眼花繚亂,令人不知所措。但不知您發(fā)現(xiàn)沒有,從始至終的交流過程中,您沒有跟一個人見過面,跟一位真正的人說過話,您面對的只是毫無表情的機器。往往地,我們總能看見人們'抱著'電話機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一會兒叫、一會兒跳;或是在不斷變換畫面的電腦屏幕前大呼小叫,作痛苦狀,作失望狀,作興奮狀……
今天,這些機器的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了,在我們快樂地抱著它們,并漸漸離不開它們的同時,我們面對面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了。
我們曾以我們?nèi)找嫦冗M的科技水平而驕傲,我們也為這個年代缺少人情味,缺少親情而苦惱;數(shù)字化世界給我們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了數(shù)字那冰冷無情的一面。
我小的時候住在湖北的一個小鎮(zhèn)里,那時各家都還沒有裝電話,只是靠著串門、聊家常來傳播消息。小伙伴們也都樂衷于打打鬧鬧嘻嘻哈哈的日子。那時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很充實,很有人情味。
現(xiàn)在我來到了北京--一個繁華、擁擠的大水泥城中,卻時常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迷失自己,感到孤獨、空虛……
如今的人們情愿和千里之遙的陌生人在網(wǎng)上聊個熱火朝天,也不愿對近在咫尺的老鄰居問聲你好。
在城市人之間越來越冷漠的時候,網(wǎng)上社區(qū)卻越做越火:想找親情嗎?去網(wǎng)上社區(qū);想傾訴衷腸嗎?去網(wǎng)絡社區(qū)聊天室;想找朋友嗎?去網(wǎng)上社區(qū)交友中心……
我們渴望溝通。但在現(xiàn)實中得不到溝通的他們無奈只好用一種虛幻的交流來慰藉自己那空虛寂寞的心靈。
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在不遠的未來,人們的生活將是什么樣子:人們不再需要開什么會議,因為有了可視電話;人們不再上班,只要在家里打開電腦上網(wǎng)進入公司的網(wǎng)站便可以了;人們不再上學,網(wǎng)絡會教給學生一切;甚至,人們不必再去相親,因為,現(xiàn)在網(wǎng)絡愛情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
也許從電話發(fā)明的那一刻起,它便注定要成我我們溝通的終結者……
八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了解通訊這一新聞文體的特點。
2、激發(fā)學生愛的情感,培養(yǎng)理解和想象的能力。
3、透過行為領悟人性善良的本質(zhì),讓學生體會向往和平的人民共有的深厚的感情。
教學重點:
1、復述故事,把握課文內(nèi)容。
2、分析課文,學習通過反復、細節(jié)描寫把文章寫得生動感人。
教學難點:
分析蠟燭、炮火的特殊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這樣一個特殊的葬禮,炮火是葬禮的伴奏音樂,炮彈炸出來的水坑是埋葬地點,墳堆是用手一捧一捧地捧出來的,舉行葬禮的人與被葬的人素不相識,這樣一個特殊的葬禮,發(fā)生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下面讓我們走進這篇通訊報道——《蠟燭》
二、新授課
(一)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并用兩個字來表達讀后的感受!袆
(二)理清文章內(nèi)容
這篇通訊的作者是蘇聯(lián)作家西蒙諾夫,當時他秋為隨軍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收集到了這則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在這里,我就來扮演西蒙諾夫,讓我們通過合理的想象,還原一下作者創(chuàng)作這篇文章的過程。
“你好,可愛的戰(zhàn)士們,我是記者西蒙諾夫,你們真的很英勇,我聽說在戰(zhàn)場上發(fā)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你們能給我講一個嗎?”
(請學生復述故事)
“這個故事真的非常感人,但是因為我要寫的是一篇通訊,所以要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非常的準確,所以我可以再核實一下這幾點嗎?”
【時間:1944年9月19日
地點: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
人物:老婦人瑪利·育乞西、紅軍戰(zhàn)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蘇聯(lián)紅軍戰(zhàn)士在南斯拉夫國土上犧牲了(原因),
南斯拉夫母親不顧槍林彈雨,以驚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經(jīng)過),
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愛的結婚花燭點在烈士的墳頭,悼念烈士表達敬意(結果)!
(三)文章主題
(1)“我想請問戰(zhàn)士們,你們認為這個南斯拉夫的老婦人與我們的紅軍戰(zhàn)士素不相識,她為什么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埋藏我們的戰(zhàn)士?”——對戰(zhàn)士的崇敬與哀悼
(2)“我們出兵南斯拉夫,老人埋葬烈士的深刻意義在什么地方?”
——兩國人民的深厚情誼,老人和烈士之間的母子深情,對和平的共同的渴望
(四)寫作技巧
(1)“真是一個感人的故事,可是我要突出哪些因素,才能達到更為感人的藝術效果呢?”
感人因素——環(huán)境危險,炮火連天
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形烈士非常吃力
老婦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士
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意義
可以運用反復、動作描寫及細節(jié)描寫,補充說明
(2)“那么,我們給這樣一篇文章起個什么名字呢?為什么嗎?”
蠟燭——象征兩國軍民的感情,象征著老人與烈士之間的母子深情。
“謝謝大家,那我這就回去趕快完成篇文章!
三、遷移訓練
那么,讓我們回到課堂,學習西蒙諾夫來設計一篇感人的文章
一個女孩拾金不昧把錢還給失主。我們?yōu)檫@樣一個平凡又感人的小故事設計一些感人的因素。
1、天氣惡劣
2、女孩需要錢
3、錢對失主來說很重要。
四、結語
“蠟燭”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獻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蠟燭將穿透戰(zhàn)爭的陰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蠟燭》是一首贊美詩,一曲頌歌,這首頌歌將永遠回蕩在熱愛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頭。讓我們?yōu)榧t軍烈士致哀,讓我們用行動表達對南斯拉夫母親的崇敬之情吧!我們熱愛和平,我們期盼著世界遠離戰(zhàn)爭,人類遠離罪惡的那一天!
教學雜談
〖閱讀教學是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拓展延伸,聯(lián)系生活〗
教師要加強文本知識與學生日常經(jīng)驗之間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把對某個問題的理解拓展延伸到現(xiàn)實,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認識看法,利用文本信息分析解決現(xiàn)實問題。如學習《蠟燭》一文可延伸問:戰(zhàn)爭還會給人類帶來什么苦難?聯(lián)系你在報刊雜志電視上看到過的事件談談看法。學了《臺階》后拓展問:臺階與人的品格、社會地位之間的關系如何?把文本信息作為激發(fā)學生思考的食糧,擴大體驗的范圍。又如,學了詩歌以后讓學生設置某種陳述環(huán)境,從詩中選取詩句加以運用,縮短詩歌與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增強活動的刺激感。
〖養(yǎng)成教育:語文教學的捷徑〗
議讀課型──議讀貴在活躍思想。數(shù)、理、化、史、地、生教學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理解與掌握教材中的定理、公式、年代、人物、事件,唯獨語文課可以大膽超脫文本,作心靈的遠游,不需要記住其中人物的名稱、性格、段落大意、寫作特點,而主要為了逐步學會閱讀運思的方法。議讀課的落腳點還在于“讀”字,讀出原汁原味來,讓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碰撞出火花,產(chǎn)生共鳴,從而發(fā)現(xiàn)文章的質(zhì)美理趣,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表述,并與同學分享閱讀感受。而討論的目的是合作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表述觀點,聽取意見,記錄要點。讓學生質(zhì)疑討論,并不是放羊,老師要設計有梯度的問題,力求每個問題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順序,由表及里,從感性到理性,從局部到整體,由淺入深。比如:八年級上冊第3課西蒙諾夫的《蠟燭》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概述課文內(nèi)容后,可以這樣設計問題:
1、這是一篇戰(zhàn)地通訊,它主要是記敘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嗎?課文以蠟燭為題,這里的燭光,你認為有什麼特殊的象征意義呢?
2、你發(fā)現(xiàn)文章對哪些內(nèi)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復描寫?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反復加以描寫?
3、課文中的老婦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嗎?
〖如何讓語文課導入語更具吸引力·啟迪之美〗
詼諧明快的導入語,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一位教師上西蒙諾夫《蠟燭》一文時導入語是這樣的:“在炮火燒灼了的戰(zhàn)場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有一位南斯拉夫母親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花燭,點在一位蘇聯(lián)紅軍士兵的.墳頭,這是為什么?讓我們穿越時空,去目睹那悲壯而崇高的一幕吧!”這樣學生就很自然的把注意力集中到課文的學習上來了,從課文中拾取疑點,啟迪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使講課有了一定的思路。
以上總結的幾點課文導入語,意在啟發(fā)教師在教學中善于實踐總結,每一堂課成敗與否,好的開頭是關鍵。只有設計好美的導入語才能使每一節(jié)課生動自如。
〖“把謊話說得圓”──關于文學作品藝術真實性問題的一點思考·教師應如何處理學生對小說藝術真實性的質(zhì)疑〗
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藝術真實性的質(zhì)疑通常會出現(xiàn)下列情況:首先,學生基于其知識水平及生活閱歷所限,有時候對小說的藝術真實性還缺乏客觀理性的把握,把藝術真實和生活真實徹底等同,因而可能產(chǎn)生一些偏頗的看法。在這種時候教師要對學生不正確的看法要給予糾正。如《背影》一文,有學生就會認為這個父親買橘子是違反了交通規(guī)則,月臺上肯定有警察,怎么就沒來干涉呢?這里涉及的就是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隨意移植而造成的對藝術真實性的錯誤判定。其次,學生如果對作品藝術真實性的質(zhì)疑確實有一定的道理,教師一方面要給予肯定,另一方面可嘗試引導學生對情節(jié)進行適當?shù)男薷,盡量“把謊話說得圓”。
那么謊話如何才能說得圓,讓人信以為真呢?亞理士多德就此問題也曾說過自己的見解:“把謊話說得圓主要是荷馬教給其他詩人的,那就是要利用似是而非的推斷。如果第一樁事成為事實或發(fā)生,第二樁即隨之成為事實或發(fā)生人們會以為第二既已成為事實,第一樁必已成為事實或已發(fā)生!边@些話通俗地說就是要把前后事件細節(jié)的聯(lián)系把握好,作品的藝術真實性就能夠較好的體現(xiàn)出來。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西蒙諾夫的《蠟燭》為例,學生普遍認為:攻擊方場的炮火如此猛烈,一個年邁的老婦人在方場上呆了大半天竟然安然無恙實在不可信,難道炮彈都長了眼,預知到老婦人身上將要發(fā)生感人的事而“手下留情”了嗎?的確,這篇課文給人的感覺就是把生活寫得太光滑,太有條理,讓人摸不到生活本來的毛茸茸的特性,反而留下了編造的痕跡。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討論情節(jié)的可信度問題,然后可以讓學生還原生活的本來面目,從細節(jié)入手提出修改意見。這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再創(chuàng)作的熱情,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力。
事實上,教材中的文學作品不可能都毫無瑕疵,誠實客觀的對待這些瑕疵反而會使我們的語文教學充滿了思想的靈光!鞍阎e話說的圓”就是我們把“瑕疵”之美進行到底的大膽嘗試!
八年級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
1、掌握課文中出現(xiàn)的重要詞匯。
2、抓住文中表達作者感情的重要語句。
。ǘ┠芰δ繕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體會樸實語言所飽含的豐富情感。
。ㄈ┣楦心繕
1、感受父子情深,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2、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yǎng)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里行間的人間至情。
教學難點:
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以自己的故事與父親的故事導入,父親是一部大書,年輕的兒女們常讀不懂,直到他們真正長大,站在理想與現(xiàn)實、歷史與今天的交匯點上重新打開它時,才能讀懂父親那顆真誠的心。今天我們一同走進朱自清的《背影》。通過“背影”這一感情的聚焦點,一同感受這一熟悉的`而又陌生的、清晰的而又模糊的“背影”所表現(xiàn)的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共同體會父子深情。
二、檢查預習
1.給加點的字注音,識記字詞寫法。
交(jiāo)卸(xiè)奔(bēn)
喪(sāng)狼(láng)藉(jí)
簌(sù)簌(sù)典(diǎn)質(zhì)(zhì)
賦(fù)閑(xián)頹(tuí)
唐(táng)瑣(suǒ)屑(xiè)
差(chāi)使(shi)虧(kuī)
空(kong)勾(gōu)留(liú)
揀(jiǎn)攙(chān)蹣(pán)跚(shān)
2、看意思說出詞語
1、亂七八糟的樣子()
2、紛紛落下的樣子()
3、凄慘暗淡,不景氣()
4、失業(yè)在家()
5、短時間停留()
6、言行守舊,不合時宜()
7、衰頹敗落()
8、看到某種情況,心里感到悲傷()
9、感情積在心里不得發(fā)泄()
10、細小而繁多(的事)()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語速、語調(diào)、節(jié)奏和感情)
質(zhì)疑探究
1、文中四次出現(xiàn)“背影”,請你在“背影”前加上一個動詞,以便理解四處“背影”的不同含義。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
2、四次出現(xiàn)“背影”,作者重點刻畫的是哪一次?
重點賞讀第六段。圈點勾畫出對父親進行描寫的語句。分析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摯感情。
注意父親穿著、動作、語言以及背后的深厚感情。也可以不限制讓學生品讀,談自己的感受。
教師與學生展開對話,
a、父親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憂傷
。、走路的姿勢蹣跚年齡大,腿腳不便
。恪⑴涝屡_時的動作探、攀、縮、傾行動不便,艱難
四、再讀首尾,領悟深情,既而把握主旨。
再讀首尾段,引導學生談自己感受,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課文所飽含的真摯的父子之情。
五、聆聽《父親》,感悟艱辛。
那是我小時候常坐在父親肩頭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
父親是那拉車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飯將我養(yǎng)大
忘不了一聲長嘆半壺老酒等我長大后
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兒時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
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shù)星斗都說養(yǎng)兒能防老
可兒山高水遠他鄉(xiāng)留都說養(yǎng)兒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張口兒只有清歌一曲和淚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八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八年級教案12-11
八年級語文下冊語文教案03-01
背影教案八年級語文教案08-20
八年級語文背影教案11-09
八年級語文教案03-21
八年級語文《蠟燭》教案03-18
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12-12
八年級語文組歌教案02-01
八年級語文《背影》教案07-22
八年級語文閱讀教案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