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教案 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什么是彈力;
。2)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3)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實驗分析過程。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力的測量原理。
【教學難點】
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設計學生活動設計
一、彈力老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跳水,蹦床,蹦極,射箭……學生觀察實驗,對彈力有了初步認識。
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
(1)鋼尺壓彎反彈;
。2)拉伸或壓縮彈簧。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對彈力進一步了解。
老師引導學生得出彈力概念。
回憶力的作用效果,悟出發(fā)生形變的物體會對施力物體產(chǎn)生作用力,即彈力。
二、測力計及其使用老師引導學生做實驗。
學生實驗:拉伸彈簧,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
說明彈簧測力計原理:在一定范圍內(nèi),受到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學生知道彈簧測力計原理。
投影儀展示彈簧測力計,請學生觀察,介紹彈簧測力計結構:
。1)最大刻度的意義;
(2)最小刻度的`概念;
。3)零刻度的調(diào)整。學生了解彈簧測力計結構。
投影儀展示各種彈簧測力計。
老師講解如何使用彈簧測力計及其注意事項:
。1)如何調(diào)零;
。2)測量范圍;
。3)測量方法(伸長方向與測量方向一致,彈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老師引導學生做實驗,并對學生進行指導,糾正。
學生實驗:用彈簧測力計測鉤碼重量;
用彈簧測力計測自己的一根頭發(fā)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與同學進行比較。
三、實驗探究
老師用多媒體展示拔河,牛拉車……等圖片;
提問:以上兩邊的力相等嗎?學生觀察錄像,思考。
引導學生做教材25頁圖8—3—8實驗并填空。
學生做書上實驗,補全結論。
引導學生對拔河、牛拉車進行分析。
學生分析討論總結:只要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給施力物體一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條直線上。
四、課堂小結
通過多媒體展示,老師講解,以及學生自己動手試驗,使學生知道了什么是彈力,掌握了彈簧測力計的原理以及用法;通過實驗探究對相互作用力的關系有一定了解。
五、課堂作業(yè)
課后發(fā)展空間中的練習
初中物理教案 2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析一些實例了解質(zhì)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質(zhì)量的單位及其換算。
2.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學會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zhì)量。
3.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zhì)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空間位置而變化的物理量。
4.通過使用天平的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與協(xié)助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質(zhì)量的單位以及換算;
2.學習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
【教學用具】
大水泥釘、小水泥釘各一枚,訂書針一錠,天平。
【教學過程】
引導討論:
(1) 一根大水泥釘與一根小水泥比較有何相同之處?不同之處?
(都是鋼造的,用途相同;大小不同;重量不同;所用的鋼的量不同)
(2) 一根訂書針和一錠訂書針比較有何相同之處?不同之處?
(都是相同材料構成,含有的材料多少多少不同)
(3) 物理課本與課桌在構成上有何相同之處和不同之外?
(都由物質(zhì)構成,但它們是不同物質(zhì)構成的,物理書是紙等材料構成,桌子是木頭等材料構成,物理書要的材料的量沒有課桌要的材料的量多)
小結:所有物體都由物質(zhì)構成,一種物質(zhì)能構成大小和形狀不同的物體,由于物體的形狀和用途不同組成它們的物質(zhì)的多少也可能不同 。
1.質(zhì)量的概念
質(zhì)量: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叫做質(zhì)量
2.質(zhì)量的單位
(1) 講解:
國際單位制中質(zhì)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Kg 常用的單位還有克(g)、毫克(mg)和噸(t)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補充:生活中斤、兩也是質(zhì)量的單位,它在我國民間使用,不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
(2)引導估測常見物體的質(zhì)量 及小資料的講解。
一只蘋果的質(zhì)量 、你身體的質(zhì)量 、
一袋方便面的質(zhì)量、一只雞蛋的質(zhì)量
初中物理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計算規(guī)律,掌握實驗基本技能。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過程,得出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提高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歸納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生能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態(tài)度,增加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鍛煉和同學之間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
(2)難點:實驗探究的過程。
三、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法、討論法、問答法等。
四、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新課導入
演示實驗:先用一只小燈泡組成一個簡單電路,同學們觀察它的亮度。然后再串聯(lián)進去一個相同的燈泡,觀察第一只小燈泡的亮度是否變化。
問題:為什么兩只燈泡串聯(lián)在一起亮度會變暗呢?
導出課題: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
環(huán)節(jié)二:科學探究
問題1:回憶關于電壓的知識。
回答1:電壓符號“U”,單位是伏特,簡稱伏(V),還有千伏、毫伏等單位。
問題2:還記得電壓表怎樣使用?
回答2:(1)電壓表要與被測電阻并聯(lián)。(2)電流從正接線柱進入,從負接線柱流出。(3)注意被測電壓不能超過電壓表量程。
教師引導:為什么串聯(lián)之后小燈泡變暗了呢?這其實和串聯(lián)電路電壓特點有關,下面我們用實驗來探究一下串聯(lián)電路電壓有什么特點。
實驗探究: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
1.猜想:串聯(lián)電路中,每個燈泡電壓小于總電壓。
2.交流討論:實驗中哪些數(shù)據(jù)不符合結論,為什么?操作是否正確?小組分工是否明確?
3.總結:串聯(lián)電路總電壓等于各用電器電壓之和。
問題3:我們已經(jīng)通過實驗得出了結論,誰能解釋一下課前老師演示的小實驗呢?
回答3:當電路中只有一只小燈泡時,它的電壓等于總電壓。而兩只小燈泡的電壓之和才等于總電壓,所以此時沒個小燈泡電壓減小,亮度變暗。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高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淺談本節(jié)課收獲。
作業(yè):填寫實驗報告,整理實驗流程。
初中物理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功率。能說出功率的物理意義,并能寫出功率的定義式及其單位。
2.能結合生活中的實例說明功率的含義。
3.能應用功率的定義式進行簡單的計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設計測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ǘ┻^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探究人體的輸出功率的過程,進一步熟悉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
2.通過資料認識常見運動物體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實際應用的重要價值。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測量活動的組織安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xié)作能力。
2.進一步形成樂于探究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習慣,增強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在學習機械功之后,從做功快慢的角度認識功這個物理量。功率在實際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后續(xù)學習電功率等知識的基礎。
教科書通過對生活、生產(chǎn)實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義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要求學生明確功率的物理意義,能進行簡單的計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測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對功率概念的認識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功率與功的關系和物體運動速度與距離的關系相似,學生在學習速度概念的基礎上容易進行知識的正遷移,所以,可以結合實例采用類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認識與記憶,也可以滲透科學方法教育。
教學重點: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計算。
教學難點:對功率意義的理解。
三、教學策略
與速度、密度和壓強的定義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教學中通過人上樓的實例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時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問題,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鋪墊。類比速度是表征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決于相同時間內(nèi)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與做功所用時間的比來完成,它的大小為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磅秤、秒表、刻度尺等。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5分鐘)
問題:小明的教室在五樓,通常上樓需要1.5min,一次他跑步上樓只用了40s,請問:
(1)小明在兩種情況下,做的功是否相同?
。2)你認為這兩種上樓做功方法,從物理的角度思考有什么不同?
人們在生產(chǎn)、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機械來做功,這與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請舉例說明。
為了描述做功的快慢,需要引進一個新的物理量──功率。
學生思考并回答。
學生所舉事例可能有:
人上高樓(如16層樓)時,乘電梯比走路要快得多;拖拉機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挖土機與人,要完成相同的挖土任務,人花的時間要長得多;從水井里提水,使用抽水機比人工要快得多。
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入新課,增強了生活與物理的聯(lián)系。
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新課教學(30分鐘)
一、功率概念的引入
回憶以前我們是如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啟發(fā)同學們思考如何比較做功的快慢。
用速度可以表示物體運動快慢來類比,講述功率的定義:
功與做功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功率,功率在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nèi)做的功。
公式:功率=功/時間
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時間,P表示功率,則可以把上式寫成P=W/t(板書)
思考:類比速度的單位,功率的單位應該是什么?
J/s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瓦特,簡稱瓦,用字母w表示,是為了紀念英國的物理學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1W=1J/s
在工程技術中,功率常用的單位還有:千瓦(kW)、兆瓦(MW),它們與瓦之間的換算關系是什么?
換算關系:1kW=103W 1MW=106W
練習:結合速度的定義、計算和單位,完成下列表格
物理意義
表示物體運動快慢
定義
單位時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
計算公式
單位
m/s km/h
介紹一些常見物體的功率,記住人平時騎自行車的`功率約為60~80W。
例題:下列關于功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體做功時間越短,功率越大
C.物體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體做功時間越長,功率越大
速度單位是距離單位與時間單位復合而成的,是m/s。功率的單位應該是功的單位與時間單位復合而成的,應該是J/s。
學生積極思考,完成表格。
通過分析讓學生明白,功和功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率是單位時間內(nèi)做的功,物體做的功多,但做功用的時間較長,功率不一定大,A錯。物體做功時間短,但做的功太小,功率也不一定大,B錯。物體做功越快,其含義是做相等的功用的時間短,或相等時間內(nèi)做的功多,所以功率越大,C正確。物體做功時間長,而做的功如果太少,功率反而越小。
運用類比,從科學方法角度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使學生對類比法和比值定義法有更深刻的認識,為今后研究類似問題提供方法上的幫助。
讓學生區(qū)別做功快慢與做功多少,明白功和功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二、功率的測量
上課鈴響了,你和你的同伴都從一樓爬到了四樓,你們倆的功率誰的大?如何測量你們爬樓的功率?
思考:(1)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才能測出人的功率?(在學校里,人爬樓的高度通常可以利用一階臺階的高度×臺階數(shù)進行測量)。
(2)所需要的測量工具是什么?
。3)計算功率的表達式是怎樣的?
。4)設計出記錄表格
實驗次數(shù)
重力G/N
臺階數(shù)n
一級臺階高度h/m
時間t/s
功率P/W
與同學合作,測量在不同情況下人的功率。
想一想:還有哪些簡便的方法可以測出人的功率?(如跳繩、俯臥撐等)。
指導學生推導計算功率的另一公式:
由 和 可得
指出 對解決車、船的速度、功率、牽引力的問題較為方便。
計算時注意“F”的單位是N,“v”的單位是m/s,此時“P”的單位才是W。
公式 說明,當發(fā)動機的功率一定時,牽引力與運動速度成反比。當需要較大的牽引力時,要減小其行進的速度。汽車爬坡時,司機采取的換擋減速的辦法,以獲得較大的牽引力。
例題:一輛小轎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通過一隧道,若該小轎車發(fā)動機的牽引力為6000N,求:(1)小轎車發(fā)動機的功率為多少?
。2)5秒內(nèi)發(fā)動機所做的功為多少?
練習:一輛功率為45kW的汽車,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30km,求汽車受到的阻力
學生思考、討論,明確需要測量人的重力或質(zhì)量G、一級臺階的高度h、跳過的臺階數(shù)n、所用的時間t。需要的測量工具是磅秤、秒表、刻度尺。計算功率的表達式是
根據(jù)自己的設計進行實驗,并將數(shù)據(jù)記錄于表格中。
學生聽講并練習。
通過估測人體登樓的功率的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在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會用公式 解決簡單的問題。
課堂小結(5分鐘)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在實驗探究中又存在哪些問題?還有什么想探究的問題?
學生可以個別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小結。
促進知識的鞏固掌握。提升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
初中物理教案 5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單位。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形成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2、學習者的分析
學生來自小城鎮(zhèn)和農(nóng)村(大部分),有豐富的生活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接觸許多與功和功率有關的事物和現(xiàn)象,為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奠定基礎,同時學習過速度和電功率的概念,對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幫助。
3、教具與學具
電化教具:多媒體課件
4、教學過程分析和設計
教學流程圖
設計內(nèi)容 設計意圖 活動層面
教材處理 師生活動
創(chuàng)設情境
引入新課
一、播放多媒體素材(視頻)或畫面)如用挖掘機挖土和一個工人單獨挖土比較哪一種方法更快?圖中的情景說明了什么問題?
類似的事例還有嗎?(啟發(fā)思考) 教師通過所設計的情景,將學生引入學習怎樣比較做功快慢的學習主題,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體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啟發(fā)學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學習主題。
認知層面
想想議議學物理
二、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1、引導回顧速度的知識。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向?qū)W生提供一組數(shù)據(jù),讓學生想一想,議一議誰做功最快?說出比較的依據(jù)。
物體 所做的功 所用時間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3、聯(lián)系教材,利用工地上的搬運問題加深對功率知識的認識。
4、想想議議:
投影演示插圖孫女與爺爺上樓,讓學生分析比較誰的功率大。
5、提問: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準確的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呢?
6、介紹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并以適當?shù)氖吕右造柟獭?/p>
例:過去我們學習電功率,說說某電風扇的.功率為60W,表示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參看課本小數(shù)據(jù)圖表中的資料,說出各物體功率所表示的意義。
7、鞏固提高:
提問:用1牛的力在2秒內(nèi)將物理課本從地上提高1米,你能算出這個力做功的功率嗎?
教師啟發(fā):以前學習過要比較兩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先確定路程再比較時間,也可以先確定時間再比較路程。同理,要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回答,由他人(同組同學或其他組同學)適當補充,
再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領悟比較物體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做功相同,比較做功的時間,時間短的做功快;②時間相同,比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利用機械或人工將同一大堆磚從地上搬到五樓,你會選用什么方法?
學生討論過程。
教師點拔:在圖中不知爺孫倆的體重和他們爬樓的時間,能否確定他們的功率的大小。
教師引導:用一個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時間的概念(電功率)來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義,認識功率的相關單位及計算公式。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作適當?shù)闹v評,加深學生對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師先引導學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這對學生鞏固前后知識均有所幫助。
溫故而知新,對后面的學習將起到重要的啟發(fā)作用。
用類比法
學生通過討論,知道物體做功有快有慢之分,進一步知道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對物體做功的快慢有進一步的認識。
學生的答案可能兩方面都具有,如果教師在學生的討論中逐步啟發(fā),加選先進的起重機,學生就會在前面討論的基礎上深刻領悟物體做功確有快慢之分。
學生的討論也會出現(xiàn)分歧,教師就在學生的分歧中導入功率的概念,循序漸進,恰到好處。
設疑,引出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比較兩物體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直接比較)。
通過實例講授,讓學生自然知道功率的概念。
加深學生對功率的物理意義的理解,使學生對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數(shù)值有個具體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
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率的相關知識,包括公式的運用。
知識的運用與遷移
三、通過例題訓練,加深對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強知識的運用能力。
1、 想想議議:
物理學或者生活中,還有那些場合需要表示一個物理量變化快慢的?
2、例題:體重為900N的爺爺與體重為300N的小孫子舉行登樓活動,樓高三層共10米。若:
(1)爺、孫兩人同時從一樓起步,半分鐘后同時到達三樓;
(2)爺爺年紀大、身體較重,孫子登樓用了半分鐘,爺爺所用的時間是孫子的2倍;
(3)孫子登樓用了半分鐘,爺爺所用的時間是孫子的3倍。
以上三種情況下,誰做功多?誰做功少?誰用的時間多?誰用的時間少?誰做功快?誰做功慢?
3、學生自己閱讀課本例題,動手做一做。
教師適當?shù)囊龑,讓學生說出經(jīng)濟增長率、人口增長率、頻率(振動),拓展知識。
引導學生回到前面所舉的例子,通過討論及訓練,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邊邊思考,邊動手進行計算解答。教師把學生的答案進行投影,可進行全班討論,加深理解。
學生自己進行閱讀、解答,教師在課室巡視,給有學習困難的學適當?shù)膸椭。學生解答完后,教師再用解題示范,強調(diào)解題的方法和習慣。
對各種變化率,增長率的認識,讓學生拓展知識
使學生加深對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強學生對功率知識的應用能力
練習功和功率公式的應用,使學生加深認識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功率──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
小結
四、小結
請同學們總結一下,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獲?
學生先自己總結歸納,教師引導個別代表回答并作適當?shù)闹v解。
給學生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同時教師也能借此機會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的問題,并獲得教學效果的即時反饋。
五、點評
功率的教學一個難點,以往的教學過程按教科書的思路進行授課,課堂顯得枯燥,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本教學設計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再以想想議議學生小組討論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認識和功率的知識,最后讓學生用所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學生體現(xiàn)到學致用的樂趣。本人教學實踐證明,這節(jié)課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初中物理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1、知道電壓表使用步驟及注意事項,正確使用電壓表進行測量,知道在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路中,用電器兩端的電壓與電源兩端的電壓相等。
2、通過測量電壓,掌握電壓表使用方法,提高動手操作及實踐能力。
3、體會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養(yǎng)成嚴謹認真的科學研究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電壓表的使用方法。
【難點】正確使用電壓表進行測量。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上課,同學們好!上課之前老師想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電路中電壓的大小應該利用什么儀器進行測量?舉手最快這名同學你請來說。他說測量電壓要用電壓表。請坐,看來你對于之前的知識掌握得很牢固。同學們,在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路中,用電器兩端電壓和電源兩端電壓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呢?能否利用電壓表測量并得出結論?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來走進今天的.新課《用電壓表測電壓》。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同學們我們先來從連接電路的角度思考,需要哪些實驗儀器?老師聽到有的同學說要用到電源、開關、導線,還有的同學說需要小燈泡、電壓表等儀器。
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要用到的實驗儀器,那么再來想一想,怎樣正確使用電壓表?第二排這名男同學你請來說。很好,請坐,他說使用前,要預估待測電壓,選擇電壓表中恰當?shù)牧砍,使用中電壓表要注意正接線柱電流流入,負接線柱電流流出,且電壓表要與被測用電器并聯(lián)。還有哪位同學能來補充?同桌請來補充。她說如有需要,可以直接與電源進行串聯(lián),此時測量的是電源電壓。待示數(shù)穩(wěn)定后讀數(shù),認清所選量程所對應的分度值,進行正確讀數(shù)。使用后要將儀器整理放回。請坐,看來同學們對于上節(jié)課的知識已經(jīng)完全掌握了。
要用電壓表進行測量電壓,具體步驟是什么呢?老師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示了一張實驗儀器圖,同學們試著結合圖片說一說測量的具體步驟應該是什么?靠窗的這名女同學你請說。她說先將電壓表接在小燈泡的兩端,接通電路,讀取電壓表的示數(shù);再將電壓表接在電源兩端,接通電路,讀取電壓表的示數(shù)。觀察兩次測量電壓表的示數(shù)。很好,請坐,總結得十分全面。
那么同學們,測量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老師在這里告訴大家實驗的注意事項。首先一定要先連接電路,檢查無誤后再閉合開關進行測量。每次想要更改電路,需要先將開關斷開,再進行操作。
現(xiàn)在同學們相鄰四人為一小組,老師給大家十分鐘的時間,結合桌上準備的實驗儀器進行測量吧。好,時間到,老師通過巡視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參與其中,并且分工明確。現(xiàn)在我們找一組同學說一說,他們組的測量結果?第三小組代表請說。第三小組說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兩次測量數(shù)據(jù)是一樣的,都是3V。那么通過實驗,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呢?他說,在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路中,用電器兩端的電壓與電源兩端的電壓相等。很好,請坐,看來你們觀察得很仔細,總結得也很正確。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高
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更換電阻,再次測量,看一看上述實驗結果是否正確。老師看到很多同學都已經(jīng)展示了他們的測量結果,并且得出的結論與上述實驗相同。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這節(jié)課馬上接近尾聲了,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都掌握了哪些知識?我們重溫了電壓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并通過實驗,知道了在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路中,用電器兩端的電壓與電源兩端的電壓相等這一結論。
下課后,同學們試著想一想為什么電壓表使用時要與被測用電器并聯(lián)?
同學們,下課!
四、板書設計
。裕
初中物理教案 7
知識目標
(1)了解什么是凸,什么是凹;
。2)知道凸的會聚作用和凹的發(fā)散作用;
。3)知道凸的焦點、焦距和主光軸;
(4)知道如何利用凸產(chǎn)生平行光。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各種,觀察凸和凹對光的會聚作用和發(fā)散作用的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學會注意觀察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
通過對如何利用凸產(chǎn)生平行光的討論和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介紹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利用冰對準陽光取火的事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民族自豪感教育,激勵學生為振興中華努力學習。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介紹了什么是凸、凹、薄、的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及對光線的作用等知識,這些知識既是有關的基本知識,也是后面學習凸成像的準備。教材對主光軸、光心講得很簡單,僅使學生認識就行了。本節(jié)重點是講述凸對光的會聚作用,凸的焦點、焦距。對凹也講得比較簡單,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凹對光的發(fā)散作用。關于凹的虛焦點,可略講。
教法建議
本節(jié)教法應以實驗法為主,輔以啟發(fā)式教學法和討論法。應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表象,討論分析實驗結果。
教學設計示例
一、難點分析
1、凸和凹對光的作用
講解凸和凹對光的作用,除按照教材要求進行實驗,通過實驗取得豐富的感性知識外,還可以利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規(guī)律,參照下圖來進行分析。當一條平行于玻璃三棱鏡底邊的光由空氣射入玻璃時,折射光線靠近法線折射。光進入玻璃以后又從玻璃射入空氣中,發(fā)生第二次折射,這時折射光線將遠離法線折射,兩次折射的折射光線都由玻璃三棱鏡薄的位置向玻璃三棱鏡厚的部分傾斜,因此可以分析出凸對光會起聚作用。
2、正確理解會聚和發(fā)散
凸對光的會聚作用是表明光通過凸以后會變得收攏些,但是并不意味著一定會聚于一點。以S點發(fā)出的.光是發(fā)散光束,光經(jīng)過凸折射后仍是發(fā)散的,并不能會聚,凸在這里的作用只是減弱了它的發(fā)散程度。
凹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是表明光通過凹以后會更散開一些,但是散開不一定不能會聚,從左側來的兩束光由于凹的作用沒有在S點會聚,而是在S會聚,它減弱了入射光的會聚程度。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當判斷對光束是起會聚作用還是發(fā)散作用時(或者根據(jù)給定的光束判斷的種類),一定不能僅僅依據(jù)折射光是否能會聚于一點來判斷的作用或種類,而應當對折射光束與入射光束進行比較,再依據(jù)前邊的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學生活動設計
1、觀察凸和凹。
讓學生觀察凸和凹,觀察各種形狀的凸和凹的實物及截面圖,進而通過提問,認識這兩種。
2、通過實驗,觀察凸對光有會聚作用,凹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3、觀察凸對光有會聚作用,凹對光有發(fā)散作用的演示實驗,并通過分析進一步認識什么是會聚,什么是發(fā)散。
4、利用光的折射規(guī)律,分析平行于玻璃三棱鏡底邊的光通過三棱鏡以后的光路,從理論上弄清凸為什么對光線起會聚作用,凹為什么對光起發(fā)散作用。
四、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課題
列舉放大鏡的鏡片、眼鏡的鏡片、照相機的鏡頭、幻燈機的鏡頭、以及電影放映機、顯微鏡、望遠鏡等儀器的鏡頭?梢园呀虒W內(nèi)容事先繪制在膠片上用投影幻燈打在幕布上,方便課堂教學。
2、新課教學
讓學生觀察凸和凹,觀察各種形狀的凸和凹的截面形狀,進而通過提問,認識這兩種。
組織學生觀察、討論,引導同學先找出帶有共性的特征,這些特征是什么?
再分析不同類別的有什么不同特征。
用投影儀打出如下六個的截面圖,
使學生能明確辨別出哪些是凸,哪些是凹。
用投影儀打出下面的圖,具體講解薄薄的含義。
教師介紹光具座等實驗儀器及使用方法,應在演示臺上邊演示邊講解,講述中應強調(diào)以下幾點:
。1)光源發(fā)出的光是平行光,從無窮遠射來的光是平行光,前邊所提到的太陽光也是平行光。
。2)讓正對著射來的平行光,這樣入射光線將與主光軸平行,我們只研究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經(jīng)過發(fā)生折射的現(xiàn)象。
。3)注意觀察光線經(jīng)過這兩類折射以后是否能會聚于一點。(指導學生注意調(diào)節(jié)光屏位置)
學生開始實驗,教師在學生中巡視,并進行指導,實驗結束后提問。
演示實驗可以用激光演示儀進行,如果沒有條件可以用煙箱,不論用什么儀器,都應使學生能清楚地觀察到,平行光經(jīng)過前后光的傳播路徑。
實驗進行過程中,可以邊讓學生觀察,邊提問學生,以引起學生注意。
通過前邊的實驗同學們對光通過前后的路徑,以及兩類對光的作用有了比較深刻的感性認識。教師應通過圖形對這兩類進行對比分析。
3、總結
研究兩種及它們對光線的作用,尤其是重點研究凸對光線的作用。教師可提問學生,由學生總結發(fā)言,以利于學生的思考與理解。
探究活動
【課題】調(diào)查近視鏡和老花鏡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實驗分析近視鏡和老花鏡屬于何種,分析其對光線的作用。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fā)現(xiàn)新問題。
初中物理教案 8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電阻的實驗原理。
2.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到體的電阻。
二、過程和方法
1.通過測量電阻,學習一種應用歐姆定律測量電阻的方法。
2.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進一步體會減小測量誤差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通過應用歐姆定律測量電阻體驗物理規(guī)律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意義。
2.認真完成實驗,養(yǎng)成做事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3.在與小組成員合作完成實驗過程中,加強與他人的協(xié)同、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
1.學習應用歐姆定律,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電阻
2.理解電阻是導體本身固有屬性,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及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
教學難點
1.實驗電路的設計、連接,電流表、電壓表量程的選擇,滑動變阻器的使用,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的設計。
2.理解電阻是導體本身固有屬性,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及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了解燈絲(鎢絲)的電阻隨溫度變化的特性。
教學準備:
學生分組探究實驗器材: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電池、定值電阻(5 Ω、 10 Ω各1個)、小燈泡+燈座、導線若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復習:歐姆定律的內(nèi)容、適用條件及其數(shù)學表達式。
2.教師提出問題:用電流表和電壓表你能測量出定值電阻的.阻值嗎?說明測量原理,并畫出測量電路圖。
二、新課學習
1.學生思考、設計實驗,教師提出問題:用什么方法可以改變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和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應如何改進測量電路圖?
2.學生思考、設計實驗電路:教師提出問題:如果改變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和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定值電阻的阻值將如何人改變?
3.學生猜想、假設實驗結果:學生探究實驗: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出定值電阻的阻值。
學生分析、歸納實驗結果:電阻是導體本身固有屬性,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及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教師引導學生測量小燈泡的燈絲電阻:你想不想知道小燈泡的燈絲的電阻有多大呢?
4.學生設計實驗電路:
5.學生探究實驗: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小燈泡的燈絲電阻。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在不同電壓和電流的情況下,小燈泡的燈絲的電阻不同。
6.學生知識類比遷移,思考、交流討論:為什么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小燈泡的電阻會改變?
三、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這節(jié)課的收獲。
初中物理教案 9
[設計意圖]
通過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使學生深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
[復習目標]
掌握質(zhì)量,密度,比熱容等物理量,鞏固天平,量筒等儀器的使用方法.
能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培養(yǎng)學生手腦并用,合作探究的科學精神.
[復習重點和難點]
密度和比熱容知識的理解運用
[教具和學具]
天平,量筒,一元硬幣,五角硬幣,磁鐵,三角板,刻度尺,鐵湯匙和塑料湯匙
[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與時間分配 教師主導 學生主體 點評
一、了解硬幣(20分鐘)
1、 用天平分別稱出一元硬幣和五角硬幣質(zhì)量,并加以比較。測量中要注意天平的使用方法。(能否用沒有砝碼的天平比較出兩枚硬幣的質(zhì)量大小呢?)
2、 請大家比較兩枚硬幣的密度,要求大家設計表格,記錄你測量的數(shù)據(jù)。最好能用兩種方法來測量密度。
3、 自選器材,探究這兩枚硬幣還有那些性質(zhì)。
動手測量硬幣的質(zhì)量,進一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提出可以把兩枚硬幣分別放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兩邊來比較他們的質(zhì)量。自主設計測量密度的實驗表格,提出不同的測量密度的方法。(一種用天平和刻度尺,一種用天平和量筒),最好能引導學生自發(fā)的把桌上的硬幣拿到一起,用測多算少的方法來測量硬幣的厚度。學生研究總結出兩種硬幣是否可以被磁鐵吸引 通過這個活動大家要掌握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學會從多個角度解決問題,并且能夠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問題
二、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8分鐘)
水的比熱容比較大,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這一性質(zhì),請大家總結自己知道的現(xiàn)象,交流一下 學生討論
交流每個小組的討論結果 總結每個小組的討論,讓大家對比熱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物質(zhì)有哪些物理屬性?(10分鐘)
總結學過的物質(zhì)的物理屬性,請同學們設計實驗從物質(zhì)的`物理屬性的角度比較鐵湯匙和塑料湯匙 從密度角度比較
從比熱容的角度比較
從硬度角度比較
從導電性角度比較
從導熱性角度比較 制造每一件物品的選材都要根據(jù)它的用處,我們要把不同物理屬性的物質(zhì)用在最適合的地方
四、總結知識點 (7分鐘)
歸納質(zhì)量,密度,比熱容的物理意義及其單位,復習課后的知識梳理 學生聽講
[教學資源]
復習課往往比較枯燥,在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的時候可以上物理課件圓,發(fā)光的小球等網(wǎng)站下載flash,配合課堂使用
[教學評析]
從運用知識的角度來復習本章內(nèi)容,以為是復習課,教師只需要在適當?shù)臅r候做必要的引導,大部分活動讓學生自主完成。這樣學生不但認識了知識,也用過了這些知識。
初中物理教案 10
【 教學目標 】
1.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什么是彈力;
(2) 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3) 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4)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實驗分析過程。
3.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的道理。
【 教學重點 】
力的測量原理。
【 教學難點 】
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 教學過程 】
教師活動設計 學生活動設計
一、彈力 老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跳水,蹦床,蹦極,射箭 …… 學生觀察實驗,對彈力有了初步認識。
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
(1)鋼尺壓彎反彈;
(2)拉伸或壓縮彈簧。 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對彈力進一步了解。
老師引導學生得出彈力概念。
回憶力的作用效果,悟出發(fā)生形變的物體會對施力物體產(chǎn)生作用力,即彈力。
二、測力計及其使用 老師引導學生做實驗。 學生實驗:拉伸彈簧,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
說明彈簧測力計原理:在一定范圍內(nèi),受到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 學生知道彈簧測力計原理。
投影儀展示彈簧測力計,請學生觀察,介紹彈簧測力計結構:
(1)最大刻度的意義;
(2)最小刻度的概念;
(3)零刻度的調(diào)整。 學生了解彈簧測力計結構。
投影儀展示各種彈簧測力計。
老師講解如何使用彈簧測力計及其注意事項:
(1)如何調(diào)零;
(2)測量范圍;
(3)測量方法(伸長方向與測量方向一致,彈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老師引導學生做實驗,并對學生進行指導,糾正。 學生實驗:
用彈簧測力計測鉤碼重量;
用彈簧測力計測自己的'一根頭發(fā)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與同學進行比較。
三、實驗探究 老師用多媒體展示拔河,牛拉車 …… 等圖片;
提問:以上兩邊的力相等嗎? 學生觀察錄像,思考。
引導學生做教材25頁圖8-3-8實驗并填空。
學生做書上實驗,補全結論。
引導學生對拔河、牛拉車進行分析。 學生分析討論總結:只要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給施力物體一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條直線上。
四、課堂小結 通過多媒體展示,老師講解,以及學生自己動手試驗,使學生知道了什么是彈力,掌握了彈簧測力計的原理以及用法;通過實驗探究對相互作用力的關系有一定了解。
五、課堂作業(yè) 課后發(fā)展空間中的練習
【 實踐活動 】
課后“發(fā)展空間”中的自制橡皮筋測力計。
【 教學反饋 】
本節(jié)教學活動應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的過程。在參與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己動手操作的能力,使之在觀察中思考、學習。
初中物理教案 11
教學目標
a.知道做功可以使物體的內(nèi)能增加或減少的一些實例
b.知道可以用做功來度量內(nèi)能的變化
c.能用做功和內(nèi)能的改變關系解釋摩擦生熱等與內(nèi)能有關的常見物理現(xiàn)象
d.知道內(nèi)能與功的單位相同,都是焦耳
課題
做功和內(nèi)能的改變
教學重點
知道做功和內(nèi)能變化的關系
教學難點
做功的物體本身的'內(nèi)能減少
教學方法
實驗、講授
教 具
壓縮空氣點火裝置、廣口瓶、兩用抽氣打氣筒
知識內(nèi)容
一、復習內(nèi)能變化與溫度的關系
一般物體溫度升高,內(nèi)能增加;溫度降低,內(nèi)能減少
二、做功可以使物體內(nèi)能增加
實驗:壓縮空氣點燃棉花
三、做功的物體本身的內(nèi)能減少
做實驗2
四、內(nèi)能與做功的關系
甲對乙做功,甲的內(nèi)能增加,乙的內(nèi)能減少.
在只有做功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條件下,內(nèi)能改變量等于做功多少
內(nèi)能和做功的單位都是焦耳
五、作業(yè)
P-18頁1、2
引導
做實驗
引導
引導學生:做功能使物體內(nèi)能增加,能不能使物體內(nèi)能減少?使誰的內(nèi)能減少?
做書本上的實驗2
分析、講解
回憶、復習
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分析實驗說明做功可以使物體內(nèi)能增加
舉生活中類似的例子
(如摩擦生熱;錘子錘鐵釘,鐵釘溫度升高)
類比思考問題
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分析
探究活動
調(diào)查在生活實際中有哪些事例是利用做功改變內(nèi)能的?
初中物理教案 1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生認識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對物理研究及物理應用有初步印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步了解學好物理應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標:
1.過觀察和實驗,學習初步的探究問題的方法。
2.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標:
1.發(fā)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發(fā)現(xiàn)科學實驗帶來的樂趣。
2.共同完成的'觀察及實驗中,學會和同伴的協(xié)作和配合。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討論、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難點:
能從看到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方法:
討論法、實驗法、觀察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師自我介紹
二、引入
[師] 從這個學期開始我們學習一門新課——物理。請同學們觀看漂亮的章首圖,然后聽一位同學帶感情地朗讀配文。
三、進行新課
[師] 科學之旅的第一站,先請同學們觀看幾個有趣的實驗。
[演示] 課本圖0.1-1實驗 [演示] 課本圖0.1-2實驗。
教師邊演示,邊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xiàn)象。
教師再演示書本的幾個 [想想做做]
1.放大鏡看自己的手指紋: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鏡看窗外的物體:是縮小的。
2.乓球會落下嗎?
[師] 以上的這些實驗有趣嗎?
[板書] 物理是有趣的
[板書] 物理學的研究范圍:聲、光、熱、電、力等現(xiàn)象
[師] 這些現(xiàn)象不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學道理,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逐漸弄清楚其中的奧秘。
物理學不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書] 怎樣學習物理。
[板書] (1)勤于觀察、勤于動手
[板書]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書] (3)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社會
四、小結
學習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細觀察周圍的生活,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大膽猜想、善于動手、勇于實踐,才能最終發(fā)現(xiàn)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敝杏峦鼻。
初中物理教案 13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的現(xiàn)象。
了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zhì)時的偏折規(guī)律。
了解光在發(fā)生折射時,光路的可逆性。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觀察,認識折射現(xiàn)象。
體驗由折射引起的錯覺。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初步領略折射現(xiàn)象的美妙,獲得對自然現(xiàn)象的熱愛、親近的情感。
重、難點:
掌握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內(nèi)容。利用試驗、現(xiàn)象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
教學器材:
激光源、透鏡、水、紙、角度測量器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xiàn)象,說明光是沿 傳播的。
2、光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種介質(zhì),就會在介質(zhì)表
面發(fā)生 ,其反射角 入射角。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現(xiàn)象:筷子折了、圖像通過玻璃后變形了? 是什么原因?
、诠獾闹本傳播……均勻介質(zhì),如果介質(zhì)不均勻,光的傳播不是直線嗎?同學們猜一猜
進行新課:
1、試驗: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光線向哪個方向偏折?
(先讓學生猜想:光線會往哪邊折?)
結果:
2、光的折射規(guī)律:
。1)、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
。2)、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
(3)、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zhì)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
結果: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從其他介質(zhì)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
光垂直界面射入時,傳播方向不改變。
4、有關現(xiàn)象:
(1)、池底變淺:做圖說明
(2)、筷子彎折:做圖說明
。3)、海市唇樓:做圖說明
。4)、漁民刺魚:做圖說明:
。5)、通過透明物質(zhì)看物體,都是折射現(xiàn)象,成的都是虛像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nèi)容。
小 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nèi)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完成課本練習。
光的折射現(xiàn)象在生活中的實例(200字以上)
教學后記:
折射的三種情況要清晰,最好能做圖。
折射現(xiàn)象的解釋:教師應先示范
初中物理教案 14
教學目的:
1、理解和掌握電功率的概念、公式和單位;
2、理解額定電壓、額定功率、實際功率及其關系。
3、能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簡單的電功率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電功率的定義、公式和單位;
2、額定電壓、額定功率、實際功率及其關系。
教具準備:
36V40w電燈1只,洗衣機、電動機銘牌若干,電流表、
電壓表各1只,變阻器、電源各1個。
教學方法:
復習引入、演示實驗、歸納總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2、怎樣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
3、怎樣比較電流做功的快慢?
[例題1]
電流通過電扇的電動機,通電半小時,電流做功7xxxxj;電流通過起重機的電動機,通電2s,做功40000j,電流通過哪一個電動機做功多?
二、講授新課:
1、電功率
(1)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用P表示。
注:電功率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
根據(jù)定義:P=w/t,w=UIt
所以,P=w/t=UIt/t=UI
上式表明:電功率等于電壓與電流的乘積。
。3)單位:瓦、千瓦,1kw=1000w
由公式得w=Pt得
w=Pt=1kw×1h=1kw·h
=1000w×3600s=3。6×106j
即:1kw·h=3。6×106j
[例題2]
一盞電燈邊在電壓是220V的'電路中,燈光中通過的電流是68mA,這個燈光的電功率是多少瓦?一個月總共通電100h,電流所做的功是多少焦,多少千瓦時?
。4)演示實驗:(運行課件)
實驗數(shù)據(jù)比較:
三、作業(yè):
1、課本本節(jié)的練習3、4。
2、預習下節(jié)實驗:
、艑嶒灥哪康氖鞘裁矗
、票仨殰y出哪些物理量?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切枰男⿲嶒炂鞑模
、葘嶒炛袨楹我没瑒幼冏杵鳎克蜔襞萑绾芜B接?
、稍鯓咏M成電路?請畫出實驗電路圖。
⑹怎樣設計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
⑺在什么條件下測出的功率才是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初中物理教案 15
學習目標:
1、知道聲音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
2、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zhì)的傳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見的聲現(xiàn)象。
重、難點:
。ㄖ兀1、學生對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過程的探究。
(難)2、設計探究的實驗。
3、聲現(xiàn)象的分析、解釋。
關鍵:
指導學生分析實驗現(xiàn)象、總結結論。
教學過程:
一、導學達標:
學生觀看第一部分錄像——各種各樣的聲音。引入課題: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和傳播的?
1、聲音的產(chǎn)生:
演示實驗:
。1)、敲打音叉——音叉振動,發(fā)聲。
。2)、握住振動的`音叉,聲音馬上停止。
。3)、放一段聲音的錄像。
指導學生分析歸納,得出結論: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
。4)、擴展:錄制聲音
2、聲音的傳播:
。1)、得出:固體、氣體可以傳播聲音。
。2)、實驗14頁圖1-4示:得出: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指導學生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
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播聲音,真空不能傳聲。
學生活動:月球上的宇航員如何交談?
學生活動:如何證明液體可以傳聲?
。3)、聲波:利用錄像讓學生知道什么是聲波?同水波進行對比。
3、聲速:
不同介質(zhì)中的聲速是不同的。
學生活動:
。1)、看15頁的表格內(nèi)容。
。2)、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的速度誰快?
15℃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學生活動:對著遠處的高山喊可以聽到回聲,為什么在教室里講話聽不回聲?
4、回聲:
聲音的反射。<0.1秒<17米。
二、小結:
小結本節(jié)內(nèi)容,明確目標,強調(diào)重、難點。
三、達標練習: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本節(jié)內(nèi)容,因內(nèi)容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課外練習。
四、課后活動:
動手動腦:1、2、3題。
教學后記:
在課堂上對聲音的知識不能擴展太多,這只是聲音的第一節(jié)課,可降低難點。
要測一測學生的接受情況。
初中物理教案 16
一、教學目標
1、掌握電阻定律及電阻率的物理意義,并了解電阻率與溫度的關系
2、能用電阻定律解決有關電路的問題。
3、知道半導體、超導體及其應用。
二、重點、難點
電阻定律是本節(jié)的重點內(nèi)容;電阻率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是教學中的難點。
三、教具
電壓表,電流表,直流電源,滑動變阻器,酒精燈,電阻絲(一根),自制電阻絲示教板。
說明:電阻絲示教板上,有電阻絲A,電阻絲B,其中B對折,其長度是A的兩倍,電阻絲C是與A相同且等長的兩根電阻絲并聯(lián)而成。
四、主要教學過程
。ㄒ唬┨岢鰡栴},引入新課
1、為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應該如何操作?
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只要增加導體兩端的電壓或降低倒導體的'電阻即可。
2、給定一個導體,如何測量它的電阻?(學生自己設計電路)
從上述問題可以看出,導體的電阻與兩端的電壓以及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那么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哪些因素有關呢?
(二)新課教學
1、探索定律——電阻定律
。1)影響電阻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呢:(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
。2)解決辦法——控制變量法
。3)演示實驗(思路)
A、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電路圖(教師投影打出)
B、出示電阻定律示教板、說明板上的幾種金屬材料
C、引導學生連接電路,并說明注意事項
D、依次對三種金屬材料的電阻進行測量
E、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A)定性觀察——R與材料、長度、橫接面積有關
B)定理推導
及導體體積都不變,導體材料給定,要讓通過導體截面的電量加倍,可采用什么辦法?
初中物理教案 17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幾個電阻并聯(lián)后的總電阻比其中任何一個電阻的阻值都小。
2.復習鞏固并聯(lián)電路電流、電壓的特點。
3.會利用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解答和計算簡單的電路問題。
(二)教具
每組配備干電池二節(jié),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和開關各一只,定值電阻2只(5歐和10歐各一只),導線若干條。
(三)教學過程
1.復習
問:請你說出串聯(lián)電路電流、電壓和電阻的特點。(答略)
問:請解答課本本章習題中的第1題。
答:從課本第七章第一節(jié)末所列的數(shù)據(jù)表可以知道,在長短、粗細相等條件下,鎳鉻合金線的電阻比銅導線的電阻大;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可知,通過銅導線和鎳鉻合金中的電流一樣大;根據(jù)歐姆定律得U=IR,可得出鎳鉻合金導線兩端的電壓大于銅導線兩端的電壓。
問:請解本章習題中的第6題。(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自做,然后教師講評。在講評中要引導學生在審題的基礎上畫好電路圖,按規(guī)范化要求求解。)
2.引入新課
(1)請學生閱讀本節(jié)課文前問號中所提出的問題,由此提出本節(jié)學習的內(nèi)容。
板書:〈第五節(jié) 電阻的并聯(lián)〉
(2)問: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的特點是什么?舉例說明。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板書:〈1.并聯(lián)電路的總電流等于各支路中電流之和。即:I = I1 + I2!
(3)問:并聯(lián)電路電壓的特點是什么?舉例說明。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板書:〈2.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
(4)幾個已知阻值的電阻并聯(lián)后的總電阻跟各個電阻之間有什么關系呢?這就是本節(jié)將學習的知識。
3.進行新課
(1)實驗:
明確如何測R1=5歐和R2=10歐并聯(lián)后的總電阻,然后用伏安法測出R1、R2并聯(lián)后的總電阻R,并將這個阻值與R1、R2進行比較。
學生實驗,教師指導。實驗完畢,整理好儀器。
報告實驗結果,討論實驗結論:實驗表明,幾個電阻并聯(lián)后的總電阻比其中任何一個電阻都小。
板書:〈3.幾個電阻并聯(lián)后的總電阻比其中任何一個電阻都小!
問:10歐和1歐的兩個電阻并聯(lián)的電阻小于多少歐?(答:小于1歐。)
(2)推導并聯(lián)電路總電阻跟各并聯(lián)電阻的定量關系。(以下內(nèi)容教師邊講邊板書)
板書:
〈設:支路電阻分別是R1、R2;R1、R2并聯(lián)的總電阻是R。
根據(jù)歐姆定律:I1 = U1/ R1, I2 = U2/ R2, I = U/ R,
由于:I = I1 + I2,
因此:U/R = U1/ R1+ U2 / R2。
又因為并聯(lián)電路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即:U = U1 = U2,
可得:1/R = 1/ R1 + 1 / R2。
表明:并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的倒數(shù),等于各并聯(lián)電阻的倒數(shù)之和!
練習:
計算本節(jié)實驗中的兩個電阻(R1 = 5歐,R2 =10歐)并聯(lián)后的總電阻。
學生演練,一名學生板演,教師講評,指出理論計算與實驗結果一致。
初中物理教案 18
一、教材分析
電阻編排在學生學習了電流以及電流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系統(tǒng)性。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電阻的概念和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同時也為學習下一節(jié)滑動變阻器打下基礎。
本課時的特點:
十分重視探究方法教育,重視科學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體驗實驗方法、學習方法,了解什么是電阻和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教學內(nèi)容的編排是根據(jù)提出的問題,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實驗和對實驗現(xiàn)象分析、處理得到相應的結論。
二、教學目標
依據(jù)《新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 認知目標: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知道電阻的概念和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
、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依據(jù)物理事實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和嚴謹細致、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在教學中滲透鍥而不舍科學精神的教育。
三、重點、難點分析
新課標中要求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從物理現(xiàn)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guī)律。本節(jié)課的重點為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而難點是電阻概念的建立。
四、教學方法
采用教師引導、啟發(fā),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師生共同分析計論,總結出電阻的概念和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
五、教學設計
。ㄒ唬┮胄抡n
出示一個調(diào)光燈,請大家注意觀察,當轉動旋轉開關時,你看到有什么發(fā)生了變化?(亮度發(fā)生變化)
提問:燈泡亮度的變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電流)可以用什么方法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呢?
。ǘ┲v授新課
展開探究活動一:
1、同組同學討論:根據(jù)實驗目的,利用我們學過的器材,設計一個實驗來試一試,你一共有多少種方法改變電路中的電流。通過討論,使學生了解科學實驗的設計過程:
。1)明確實驗目的'。
。2)確定研究方法。
。3)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
在對學生的討論作簡單的分析的評價的的基礎上,投影電路圖,介紹有關用電器以用兩個帶夾子的導線應接在什么位置上,有什么作用。
2、實驗: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實驗,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可以接入桌面的任何一個器材。
活動一:嘗試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
1、器材:干電池兩節(jié)、小電燈、開關、不同材料的金屬絲、電流表。
2、思路:當同學們在改變接入電路中的導體或電池的節(jié)數(shù)時,會通過電流表示數(shù)的變化或燈泡亮度的變化來判斷出電路中的電流發(fā)生了變化,從而總結出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的方法。
3、目的:通過實驗得出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的方法。
4、步驟:
。1)、按圖14-1連成電路,并嘗試用各種方法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2)、記錄你的方法和觀察到的現(xiàn)象:
5、交流討論并得出結論
師:我們把剛才大家所說的方法總結起來可以歸納為兩個因素:一是電路兩端的電壓;二是連在電路中的導體。
師:我們從第二個因素知道,不同的導體接在同一個電路中,電流的大小是不同的,說明導體在導電的同時還存在著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物理學中把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稱為電阻。
提問:導體的電阻越大,它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就怎么樣?(越大)電流就會怎么樣呢?(越。。
初中物理教案 19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顯微鏡、望遠鏡的基本結構。
2、過程與方法:
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guī)律解釋具體問題,獲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fā)展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重、難點:
顯微鏡、望遠鏡結構原理。
教學器材:
顯微鏡、電腦平臺。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物體與透鏡的距離為25cm;
物體與透鏡的距離為15cm;
物體與透鏡的距離為5cm;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為什么要利用顯微鏡和望遠鏡?
進行新課:
1、顯微鏡:
。1)、顯微鏡的結構:
各部分的'作用……目鏡:
物鏡:
反光鏡:
。2)、顯微鏡如何放大物體:課本P65示
。ㄗ鞴饴穲D說明)
總結:顯微鏡實際上是二各凸透鏡的組合,一個做投影儀,另一個做放大鏡。
2、望遠鏡:圖3.5-2示
各部分的作用……目鏡:
物鏡:
反光鏡:
望遠鏡如何看清遠處的物體:課本P66示
(作光路圖說明)
總結:望遠鏡實際上是二各凸透鏡的組合,一個做照相機,另一個做放大鏡。
4、介紹新型的顯微鏡、望遠鏡。
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nèi)容。
小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nèi)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1、完成課本練習。
2、我還想知道……
教學后記:
可以讓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最后總結它們的結構和原理,然后復習本章知識。
初中物理教案 20
<title> 祝福青春</title>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
了解家庭電路的組成,了解安全用電常識。
二、過程與方法
觀察家庭和教室的實際電路,能簡單描述家庭電路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提高安全用電的意識。
教學重點:
研究家庭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教學難點:
組織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出家庭電路中各部分的功能。
教學用具:
家庭電路示教板、保險絲、銅絲、鐵絲、拉線開關,開關、螺絲口燈座、卡口燈座、固定插座,可移動插座。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連接家庭電路示教板,現(xiàn)在大家注意觀察黑板上關于家庭電路的示教板,示教板上全部是實物連接,觀察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家庭電路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電能表是不是平常所說的電表,它的作用是什么?插座在家里也見過,常用的有幾種?電路中的幾部分是如何連接的?保險絲的作用是什么?家庭中,要安全用電,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看來,我們最熟悉不過的生活電路中也有許多物理知識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新課學習
1.家庭電路的組成和各部分功能
同學們觀察電路板上的各元件,同時閱讀課本關于家庭電路的組成一段,找出組成家庭電路的主要部分。哪一位同學說一下家庭電路由哪幾部分組成?
板書:家庭電路由電能表、總開關、保險裝置、插座、用電器和導線組成。
播放視頻:家庭電路
大家知道為什么是這個順序嗎?電能表是用來顯示整個家庭所用電能的,所以,輸電線進戶后首先應接到電能表上,接下來是全戶用電的總開關。當家庭電路需要修理時,必須斷開總開關,這時室內(nèi)全部與外面的輸電線分離,可以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傞_關的后面是保險裝置,它對所有的用電器起保護作用。由此可知:電能表、總開關、保險裝置都是對整個電路起作用的,應放在用電器的前面逐次連接比較好。
電能表實際上在生活中叫電表。關于保險絲的問題,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
想想做做
我們一起做一個小實驗;把保險絲、銅絲、鐵絲分別放到火焰上,看看哪個能熔化。現(xiàn)象:保險絲熔斷了。
播放視頻:家庭電路
結論:家用保險絲是由電阻率較大而熔點較低的鉛銻合金制成的。當電流過大時保險絲會熔化,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護電器的作用。鐵絲、銅絲在電流過大時不熔斷,起不到保險的作用,所以千萬不要用鐵絲、銅絲代替保險絲。
保險絲在我們生活中是英雄,它的獻身精神非?少F。不過,目前還有一種空氣開關普遍使用,它同樣可以切斷電路,對用電器及用電線路起到保護的作用。
同學們可以觀察到電能表、燈座、開關及用電器上都標有電流值,它們都是按照一定的工作電流設計生產(chǎn)的',因此要根據(jù)電路設計安全電流,選擇合適的保險絲。
2.火線和零線
在電路板上,在家觀察一下進戶的兩條輸電線是否一樣?有一條在戶外就已經(jīng)和大地相連,叫零線;另一條叫端線,俗稱火線。如何區(qū)別火線和零線呢?我手里拿的是一支試電筆,它可以判斷哪條是火線,下面我們來了解試電筆的結構及正確使用方法。
試電筆有氖管,充有氖氣,兩端是兩個金屬電極,當電流從一個電極通過氖氣流到另一個電極時氖氣會發(fā)出紅光。使用時,手指按住筆卡,用筆尖接觸被測的導線(手指千萬不能碰到筆尖)。如果被測導線是火線,電流經(jīng)過筆尖、電阻、氖管、彈簧,再經(jīng)過人體、經(jīng)過大地,流到零線,與電源構成閉合電路,氖管就會發(fā)光。如果筆尖接觸的是零線,氖管中不會有電流,也就不會發(fā)光。
3.兩種類型的觸電
播放視頻:觸電事故
人體是導體。當人體成為閉合電路的一部分時,就會有電流通過,如果電流達到一定大小,就會發(fā)生觸電事故。假如人的一只手接觸火線,另一只手接觸零線,這樣,人體、導線就構成了閉合電路,電流通過人體,發(fā)生觸電事故。假如人的一只手接觸火線,另一只手雖然沒有接觸零線,但是由于站在地上,導線、人體、大地同樣構成了閉合電路,電流同樣會流過人體,發(fā)生觸電事故。此外,還有些情況可能引起觸電。如絕緣皮破損、機殼沒有接地,在電線上晾衣服、電視天線與電線接觸等。我們知道了一共有兩種類型的觸電,一種是同時接觸火線和零線,另一種是接觸火線。
4.觸電的急救
播放動畫:觸電的急救
假如觸電了,應如何急救呢?強大的電流通過人體可能使心跳、呼吸停止,電流產(chǎn)生的熱還會使肢體燒傷。如果發(fā)生了觸電事故,要立即切斷電源,必要時要用絕緣的木棒挑電線,然后對觸電者進行人工呼吸,同時盡快通過醫(yī)務人員搶救。關于觸電急救,同學們首先要保護自己,幫助別人時更要講安全,講科學,講規(guī)則。也只有這樣,才能人人都安全。
5.三線插頭和漏電保護器
下面,大家仔細觀察桌上的幾種插座,插頭和燈座,說說它們用在什么地方。固定插座在家里用處很多,一般固定在墻上;可移動插座用起來比固定插座靈活一些。插座有兩孔和三孔的。你知道什么時候用三孔的插座呢?三孔插座對應的應用三線插頭,前面我們剛知道火線和零線,第三條線是什么線?第三條線是是地線。地線是把用電器的金屬外殼與大地相連。萬一用電器的外殼和電源火線之間的絕緣損壞,使外殼帶電,電流就會流入大地,不致對人造成傷害。同學們回到家后,再觀察家中的插頭、插座、燈座,然后集中討論一下,那樣,我們得到的知識就更全面了。
隨著科技的進步,生活用電會越來越安全。如在新建的樓房里,連接各戶的總開關上大多數(shù)有漏電保護器。正常情況下,用電器通過火線、零線和供電系統(tǒng)中的電源構成閉合電路,不應該有電流直接流入大地。但是,如果站在地上不小心接觸了火線,電流經(jīng)過人體流入大地,這時,總開關上的“漏電保護器”就要起作用了,它會迅速切斷電流,對人身起到保護作用。
三、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以下內(nèi)容:
1.家庭電路由電能表、總開關、保險裝置、插座和用電器組成,以及它們的主要功能。
2.什么是火線、零線,試電筆的功用是什么。
3.兩種類型的觸電和觸電的急救。
4.三線插頭和漏電保護器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教案03-09
(精選)初中物理教案07-17
初中物理教案03-22
初中物理教案初中物理教案詳案范文11-19
初中物理教案(精華)06-25
(熱門)初中物理教案06-26
[薦]初中物理教案07-03
【優(yōu)秀】初中物理教案05-23
初中物理教案【優(yōu)選】05-25
初中物理教案(通用)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