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音樂教案>音樂上冊教案

音樂上冊教案

時間:2023-01-14 18:18:10 音樂教案 我要投稿

音樂上冊教案(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音樂上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音樂上冊教案(15篇)

音樂上冊教案1

  教學內容:

  學習歌曲《放馬山歌》;音樂知識:延長音。

  教學目標: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放馬山歌》。

  2。歌表演《放馬山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請同學們看看書上的'插圖,說一說圖上有哪些少數民族小朋友。

  2。你還知道那些少數民族?

  二、范唱

  1。教師范唱:

  教師簡介這些少數民族生活的地區(qū)及音樂風格(學生知道也可請同學們自己介紹)

  2。錄音范唱:請同學們重點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三、學唱歌曲

  1。教師提示歌曲演唱順序。

  2。教師反復播放范唱錄音(2-3遍),讓學生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3。教師分句教唱歌曲。

  4。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四、啟發(fā)學生有感情、有語氣的演唱歌曲。

  五、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遍動作表現歌曲。

  六、音樂知識:延長音。

  七、自我評價

音樂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饒有興趣地投入到童謠的表演活動之中,能做出與音樂韻律相符的動作;能圍繞主題編創(chuàng)一兩句簡單的童謠兒歌,并以一定的節(jié)奏念出來。

  2、在童謠游戲、表演及創(chuàng)作活動中與同學友好合作,共同體會童謠帶來的快樂。

  教學難點:

  圍繞主題編創(chuàng)一兩句簡單的童謠兒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雙響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捏面人視頻

  2、師:視頻里面的老爺爺在做什么?

  3、生:捏面人

  4、師:他捏的面人有哪些?

  5、生:孫悟空……

  6、介紹捏面人,中國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術

  二、欣賞《捏面人》

  1、播放錄音

  師:你聽出歌曲中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生:有的地方是念的,有的地方是唱的

  2、復聽錄音

  師:哪些地方是唱的?哪些地方是念的'?

  生:前半部分是唱,后半部分是念

  3、律動:唱的部分拍恒拍,打節(jié)奏

  模仿老師拍

  自己跟音樂拍

  4、出示念的部分(響板伴奏)

  跟師逐句念

  生按節(jié)奏念歌詞

  難點:捏 一個 孫悟 空把 妖 怪 打

  反復練習

  5、為念白部分創(chuàng)編動作

  分組展示

  6、聽一聽這句話有什么特點?

  歌詞:你說 是啥 就 是 啥!

  生交流

  師介紹:這句話是模仿豫劇的唱段

  7、模仿老師的聲音和動作唱一唱、演一演。

  提問:聽一聽,這句話在歌曲中出現了幾次?

  8、 完整表演整首歌曲

  9、 分組展示

  三、我的編創(chuàng):捏面人

  1、出示卡通圖片

  師:你能用你喜歡的卡通人物來念一念嗎?

  2、小組為單位進行編創(chuàng)

  例:捏 一個 小白 兔 蹦 蹦 跳

  學生創(chuàng)編

  3、小組展示

  4打擊樂器伴奏

  師:請你選擇一樣你喜歡的樂器為歌曲伴奏

  生為歌曲伴奏

  四、小結下課

音樂上冊教案3

  【教案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呂其明及其作品;初步了解管弦樂的構成;初步了解節(jié)奏、節(jié)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樂要素對塑造音樂形象的作用。

  2、能力目標;能視唱《紅旗頌》的“歌唱性主題”;能感受,體驗作品的音樂情緒,跟隨作品展開想象和聯想,并應用音樂要素及表情術語描述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內容。

  3、情感目標:通過演唱和欣賞,在音樂實踐中感受、體會、表達愛國之情,熱愛民族音樂文化。

  【教案重點和難點】

  重點:聽賞《紅旗頌》;能唱一唱“歌唱性紅旗主題”;能分辨“歌唱性紅旗主題”和“進行曲式紅旗主題”的異同點。

  難點:引導學生在聽賞過程中展開想象和聯想,增強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區(qū)別相同主題不同體裁的表演風格特點。

  【教案過程】

  (一)組織教案:課堂禮儀,檢查出勤,穩(wěn)定情緒,準備上課。

  (二)導入新課:

  課前播放《五星紅旗》(劉媛媛演唱),創(chuàng)設課堂教案情景。

  (三)、講授新課:

  1、賞畫:油畫《開國大典》

  2、討論:★從畫面感受到一種什么樣的氛圍。

  ★身臨其境假象,我們置身在那樣一個場景中,感覺如何。

  3、播放開國大典視頻,感受氛圍。

  4、聽賞呂其明《紅旗頌》(管弦樂曲):

 、、簡介呂其明及其代表作品。(師生共同交流)

 、、簡介管弦樂隊構成。(弦樂組、銅管組、木管組、打擊樂器組)

 、邸Ⅰ雎犚又黝}片段。

  思考:你聽了《紅旗頌》號角主題后有什么感受?它的旋律來源于哪一首歌曲?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小結:

  感受:激動、振奮、具有強烈的號召力

  來源:聶耳《義勇軍進行曲》(國歌)

  ④、聆聽紅旗主題。

  教師播放“歌唱性紅旗主題”和“進行曲式紅旗主題”。

  思考:這兩個主題有何異同點?能激起你怎樣的聯想和感受?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小結:

  異同點:樂曲的節(jié)奏、旋律沒有變,節(jié)拍、速度、力度、音樂情緒變了。

  結論:節(jié)拍、速度、力度的變化會產生旋律的風格特點的變化。

  歌唱性主題的感受:紅旗迎著朝陽,烈烈招展;深情、眷戀、真摯贊頌的情緒。

  進行性主題的感受:在紅旗的指引下,無數的革命先輩們英勇戰(zhàn)斗,奮勇前進的步伐;堅定有力、斗志昂揚的'情緒。

  ⑤、分別用不同的節(jié)拍4/4和2/4,唱一唱兩個主題,加強對作品的感受和體會。

 、、聽賞再現部。

  思考:你能感覺到音樂情緒發(fā)生變化了嗎?請用手勢示意。

  請學生聽辨出東方紅主題,并在聆聽過程中用手勢示意,強化學習的目標,增強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⑦、完整聽賞《紅旗頌》。

  5、課堂小結:

  比較相同主題(紅旗)不同體裁(歌曲、樂曲)的表演風格特點。

  相同點:都能以真摯的情感打動人的心靈,引發(fā)內心的共鳴。

  不同點:

  歌曲——動聽的旋律,動人的歌詞,動情的演唱,使得歌曲在表達音樂情緒,刻畫音樂形象上更容易讓人理解和感受。

  樂曲——豐富的和聲,多層次的配器,大型的管弦樂隊,使得樂曲在表達上更到位,更有層次,更感人肺腑,得到的感受更深刻難忘。

  6、布置作業(yè):

  課后唱背紅旗主題,嘗試為紅旗主題填上合適的歌詞并演唱出來,下節(jié)課同學之間交流一下,比一比誰的創(chuàng)作更精彩。

  紅旗頌

  一面用鮮血和精神凝結的旗幟在飄揚

  飄揚在一個用五千年文明傳承的地方

  就是這面旗幟摧毀了舊時代的腐朽

  就是這面旗幟迎來了新中國的朝陽

  就是這面旗幟埋葬了屈辱

  就是這面旗幟揭開了中國嶄新的篇章

  從此

  一個民族告別了被壓迫奴役的歷史

  昂首闊步走向了新時代的萬里康莊

音樂上冊教案4

  第一單元

  豐收歡樂而歸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目標:

  會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誰來說說他見過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

  同學分別說出對大海的印象:海水藍藍的咸咸的,海風吹在臉上的感覺很涼爽。

  2、看來同學們和大海已經是老朋友了,那同學們再來說說大海邊有什么呢?

  同學:大海邊有沙灘、有貝殼、還有礁石……

  師:那今天我要給同學們上的音樂課跟什么有關呢?(大海)對了,首先我把這歌曲唱一遍,同學們仔細聽了,等下我要提問的。

  二、教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師范唱《趕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學們喜歡聽這歌曲嗎?(喜歡)那好,今天我們就認真的學,你們學會了,會比老師還唱得好呢!

  1、分樂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聲伴奏較唱歌曲兩遍。

  3、重點講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學和老師一起把《趕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兩遍。

  結束新課。

  教學反思:

  學生學會唱本首歌曲,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目標:

  能為《趕海的小姑娘》創(chuàng)編幾個舞蹈動作,并為同學們表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

  上節(jié)課我們學會演唱了《趕海的小姑娘》這支歌曲,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給這歌編舞蹈。

  二、舞蹈教學

  1、老師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

  2、教師請個別學生到前面來模仿和創(chuàng)編舞蹈基本動作。

  3、教師分樂句教學

  三、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欣賞民樂合奏《豐收歡樂而歸》

  教學目標:

  1、感受樂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達的不同情緒。

  2、描述音樂表現的不同情感。

  教學過程:

  1、第一遍欣賞樂曲《豐收快樂而歸》。感受音樂中出現了幾種不同的情緒?這種情緒是由什么音樂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優(yōu)美、快速的歡快等)?

  2、教師介紹樂曲。這是民樂合奏《東海漁歌》的第四部分《豐收快樂而歸》,表現了漁民們戰(zhàn)勝風浪之后,滿載豐收快樂而歸的情景。樂曲有三部分構成,每一部分的情緒是不同的,引導學生第二遍欣賞,分辨三個不同的情緒所引發(fā)的不同聯想。

  3、根據條件,教師可播放電影《海霞》的片段,補充欣賞電影插曲《織魚網》,增加學生對大海邊漁民勞動生活的感性認識。

  4、分段欣賞:能分辨三個不同的樂段。

  (1)開始是由什么樂器領奏的?

  (2)中間樂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樂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擊樂器為旋律伴奏。

  5、開一個音樂發(fā)布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如寫一段短文、畫一幅音樂情景圖、演唱或演奏第三段樂段的主旋律等。

  教學反思:

  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能感受樂曲的不同情緒。

音樂上冊教案5

  教學內容

  1. 聽賞樂曲《雪花飛舞》及歌曲《江雪》。

  2. 跟著錄音學唱歌曲《江雪》。

  教學目標

  1. 聽賞樂曲《雪花飛舞》,感受樂曲的情緒。

  2. 用動作表現雪花飛舞的情景。

  3. 聽賞歌曲《江雪》,熟讀這首古詩,了解它的意境并跟著錄音學唱。

  教學過程

  (一)《雪花飛舞》

  1. 可播放一段雪花飛舞的錄像,引入教學主題。

  2. 為錄像畫面配上樂曲《雪花飛舞》,邊看邊聽賞。

  3. 單獨聽賞樂曲,教師應啟發(fā)學生,樂曲是怎樣表現紛紛揚揚的雪花的?

  4. 有條件的學校,可聽賞鋼琴獨奏《雪花飛舞》,感受電子琴獨奏與鋼琴獨奏的不同。

  5. 教師啟發(fā)學生,隨著音樂展開想象,用動作表現雪花飛舞的情景。注意樂曲有淡淡的憂愁,注意動作的速度不要太快。

  6. 可由個別學生上臺表演自己的.動作設計。

  7. 全班同學一起表演。但不要求動作絕對統(tǒng)一,仍鼓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chuàng)編動作。

  (二)《江雪》

  1. 初步聽賞歌曲《江雪》。

  2. 教師講解古詩的含義,可借助教科書上的插圖或教師自己準備的相關圖片,

  幫助學生理解古詩。

  3. 學生跟著老師朗讀古詩。

  4. 用聽唱法教唱歌詞,先分句教唱,再整體教唱。

  5. 跟著錄音學唱歌曲。

  教學評價

  1. 學生聽賞樂曲及歌曲時的情緒反映。

  2. 用動作表現雪花飛舞時,學生的參與率與參與程度和情緒反應。

  3. 學生演唱歌曲《江雪》,情緒是否與詩詞意境吻合。

音樂上冊教案6

  教學內容:

  學習歌曲《放馬山歌》 ;音樂知識:延長音。

  教學目標: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放馬山歌》。

  2.歌表演《放馬山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請同學們看看書上的.插圖,說一說圖上有哪些少數民族小朋友。

  2.你還知道那些少數民族?

  二、范唱

  1.教師范唱:

  教師簡介這些少數民族生活的地區(qū)及音樂風格(學生知道也可請同學們自己介紹)

  2.錄音范唱:請同學們重點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三、學唱歌曲

  1.教師提示歌曲演唱順序。

  2.教師反復播放范唱錄音(2-3遍),讓學生用聽唱法學習歌曲。3、教師分句教唱歌曲。

  3.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四、啟發(fā)學生有感情、有語氣的演唱歌曲。

  五、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遍動作表現歌曲。

  六、音樂知識:延長音。

  七、自我評價

  教學反思:

音樂上冊教案7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綜合訓練:旋律連接。

  2、歌曲:《黨的關懷親親的哩》一聲部學唱。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親切、熱情的演唱《黨的關懷親親的哩》,抒發(fā)他們對黨的真摯情感。

  2、通過旋律連接的填空練習,培養(yǎng)學生對旋律創(chuàng)作的興趣和初步的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一聲部部分。

  教學難點:旋律連接的填空練習。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

  (書第40頁綜合訓練1)

  注意:用稍快速度來演唱,注意聲音要連貫,音階要清晰,口形要正確。

  二、綜合訓練

  1、兩人為一組,念熟第一條樂句譜子,再跟琴唱一唱。

  2、(教師帶領學生分析樂句旋律特點。)

  學生討論:這條樂句旋律上有什么特點?(注意觀察每一個音符)

  結論:骨干音是“do”、“mi”、“sol”,第一樂句落在屬音sol上,有半終止感,這條樂句結尾應該落在do上。

  3、兩人一組,討論創(chuàng)作旋律。

  跟教師的琴聲唱一唱,看誰連接的流暢、通順。

  4、(第二樂句處理辦法同第一樂句。)

  第二樂句骨干音是“l(fā)a”、“do”、“mi”,該句為五聲羽調式,結束音應該落在la上。

  三、學唱歌曲《黨的關懷親親的哩》

  1、教師介紹黨帶給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不易。

  (講一些革命、改革開放的事情給學生聽一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聽錄音范唱,請同學跟著用la來哼哼。

  請學生說說,這首歌曲特點,聽后感受?

  3、學唱曲譜:

  兩人為一組,將歌曲的歌譜讀熟。教師帶領復讀。

  跟琴視唱曲譜。

  4、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跟琴視唱歌詞。

  反復練唱。

  四、聽音樂下課。

  板書設計:黨的關懷親親的哩

  稍快熱情民歌風格

  課后小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歌曲:《黨的關懷親親的哩》學唱。

  2、歌曲處理。

  教學目標:指導學生親切、熱情的演唱《黨的關懷親親的哩》,抒發(fā)他們對黨的真摯情感。

  教學重點:歌曲:《黨的關懷親親的'哩》學唱。

  教學難點:運用各種力度記號來唱出歌曲的情緒。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

  同前節(jié)

  二、歌曲:《黨的關懷親親的哩》學唱。

  1、以獨唱、齊唱的形式檢查學生對第一聲部的掌握情況,抽查5人次。

  2、全體學生唱一遍歌曲。

  教學生第二聲部,掌握節(jié)奏。

  3、師彈琴,讓第一聲部用“u”,第二聲部用“mi”唱。

  4、把歌曲加入進去,讓學生體會歌曲與詞的結合。

  把學生分成兩個聲部,以親切、熱情的情緒唱好歌曲。

  三、歌曲處理:

  1、集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請同學觀察:書中出現了哪些力度記號?

  把它們找出來,分別唱一唱。

  3、這首歌曲與以往我們學過的不同,出現了很多間奏?

  提問:有間奏就代表休止嗎?

  我們應該怎樣演唱這一部分?

  練唱。

  4、找出這首歌中出現的一些襯詞和疊詞。

  “嗨”、“的哩”、“高高”、“長長”……

  著重練一練這幾個詞的演唱。

  5、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黨的關懷親親的哩》。

  四、黨對我們的關懷真的是親親的。下節(jié)課我們來欣賞一首《北京喜訊到邊寨》。大家自己來體會。

  板書設計:黨的關懷親親的哩

  力度變化:

  強―中弱―中強―強―中弱―很弱―中弱

  課后小記:

音樂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

  1、情感目標:通過學唱《念故鄉(xiāng)》,重溫已經學過的思念故鄉(xiāng)的歌曲,從感性上讓學生體驗思念故鄉(xiāng),熱愛故鄉(xiāng)的情感。

  2、知識技能目標:(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關文化,激發(fā)學生用富有感情的聲音來演唱《念故鄉(xiāng)》。(2)以小組單位設計歌曲的表現形式,提高學生的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

  重點:由于很少學生有離開故鄉(xiāng),思念故鄉(xiāng)的情感體驗,缺乏對歌曲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學過程 中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感受和體驗音樂。

  難點:激發(fā)學生有感情、有力度變化的演唱歌曲。(思鄉(xiāng)的感情不僅要深入學生心理,還要讓他外化用歌聲表現出來,是個難點)。

  教學準備:

  學生:(1)要求在課外從學過的'課本中尋找思念故鄉(xiāng)的歌曲,以小組

  為單位復習歌曲。 (2)帶豎笛

  教師:多媒體課件、鋼琴、世界地圖

  教學過程 :

  1、進教室

  (1)播放古詩

  歌曲《靜夜思》

 。2)引導學生

  感受歌曲

 。1)聽音樂

  進教室

 。2)談談對

  音樂的感受

  文字:念故鄉(xiāng)

  創(chuàng)設思念故鄉(xiāng)的氛圍,讓學生一進教室就感受到思鄉(xiāng)的情緒。

  2、發(fā)聲練習

  指導學生有力度變化的發(fā)聲

  根據旋律線條的起伏,用有力度變化的聲音演唱

  發(fā)聲練習曲譜

  為后面運用力度變化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鋪墊。

  3、用豎笛自學歌曲主旋律

  (1)老師這有三條旋律,請你自選一條吹一吹

  (2)強調附點節(jié)奏

 。1)用豎笛自選練習

 。2)鋼琴伴奏練習第一局的同學站起來吹一吹、練習第二句……

  (3)分句唱一唱

  (1)3.5 5 3.2 1|

  2.3 5.3 2 — ||

  (2) 6 .1 1 75 6 |

  61 75 6 — ||

 。3)3.5 5 1.2

  3| 2. 1 26 | 1—— —||

  歌曲《念故鄉(xiāng)》是由這三條旋律組成,學會了這三條旋律等于解決了識譜問題

  4、導入

  我們剛才練習的三條樂句是選自歌曲

  《念故鄉(xiāng)》,這首歌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美國工作時寫的

  觀看多媒體認識作者

 。1)出示課題《念故鄉(xiāng)》

 。2)展示德沃夏克的肖像

  讓學生認識曲作者

  5、欣賞《念故鄉(xiāng)》理解歌曲內容

  6、學唱歌曲

 。1)你了這首歌曲你想說點什么?

  (2)德沃夏克是哪個國家?指導學生找一找地圖上中國在哪?捷克在哪?美國在哪?

  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接下來我們就來學唱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念故鄉(xiāng)》

  (1) 視唱

 。2) 學習歌詞

  (3) 練唱歌曲,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

  (1)聽音樂,談初步的感受

  (2)回答:捷克在歐洲,美國在美洲,隔著太平洋

 。1)第一遍視唱,注意力度和速度以及情緒,第二遍視唱,摳出情緒,教師范唱與學生對比

 。2)全體用lu哼鳴,請一名學生配樂朗讀;集體配樂朗讀

 。3)帶歌詞練唱歌曲

  (1)播放歌曲《念故鄉(xiāng)》

 。2)展示世界地圖

  (3)地圖上捷克和美國用紅色展示

 。1)、(2)、(3)

  出示歌譜

 。1)了解歌曲所想表達的情感

  (2)通過讓學生在地圖上找捷克、美國幫助學生理解身在他鄉(xiāng)的情感

  層層遞進學唱歌曲通過視唱、哼鳴使學生能感受歌曲的情緒,能正確演唱歌曲

  7、高潮:層層遞進激發(fā)情感

 。1)你們想不想看德沃夏克的故鄉(xiāng)

 。2)看船出海,引導學生給歌曲加旁白臺詞

 。3)在教師不斷地引導中再次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4)激發(fā)有感情的唱,他把所有感情都宣泄在音樂上,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力度唱才能更好的表達出感情

音樂上冊教案9

  1、 作品分析

  《夏天的陽光》是一首瑞典民歌,4/4拍,降B大調,歌曲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四樂句,旋律起伏,帶有附點的節(jié)奏,具有一種推動力,給人一種奮進的感受。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變化再現,采用了器樂曲常用的加花手法,使得旋律更為活潑、跳躍,表現了瑞典人民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樂觀情懷。

  2、 教學目標

  1. 能夠感受到歌曲活潑、愉悅的情緒。

  2. 能夠聆聽出演唱形式的不同。

  3、 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體會出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并用簡單的聲音哼唱出旋律。

  教學難點:能夠通過聆聽,聽辨出領唱與合唱的不同演唱形式。

  4、 教學過程

 。1) 聆聽音樂 揭示標題

  活動1.1 初次聆聽音樂,了解歌曲內容

  教師播放音樂,并提問:請你仔細聆聽這首歌曲,聽聽這首歌曲演唱的什么內容?

  教師語言:同學們,今天的`音樂課,老師想先送給你一首好聽的歌曲,請你聽聽歌曲中唱了些什么?你一定聽出了,有夏天的陽光,陽光穿過草地、樹林,我們在愉快的歌唱。

  活動1.2 介紹歌曲 揭示課題

  教師簡單介紹歌曲,揭示課題《夏天的陽光》。

  教師語言:這是來自瑞典的一首民歌,叫做《夏天的陽光》。瑞典的冬天十分寒冷,但到了夏天溫度在20度左右,所以瑞典夏天的陽光溫暖、舒適,因此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歌曲,唱出了人們對夏天陽光的期待和喜愛。

 。2) 深入體會 了解情緒

  活動2.1 聆聽歌曲 了解情緒

  教師播放音樂,并提出問題:請你聆聽體會下,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教師語言:讓我們再來聽聽這首歌曲,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歌曲整體情緒,歡快活潑,你體會到了嗎?

  活動2.2 分段聆聽 體會情緒

  聆聽第二段歌詞

  教師播放第二段歌詞音樂,請學生仔細聆聽歌詞,思考在情緒上有沒有發(fā)生變化。

  教師語言:同學們,讓我仔細聆聽第二段歌詞,請你想想歌曲為什么要唱到冬天,在情緒有沒有變化?

  同學們,一定聽出來了,之所以歌曲中寫到了冬天,是人們對夏天陽光的期待與盼望。歡快的情緒中有些對夏天的陽光的憧憬,也更加期盼。

  (3) 聆聽歌曲 體會演唱形式變化

  活動3.1 聆聽歌曲 體會節(jié)拍

  再次聆聽音樂,思考這首歌曲聽起來適合用什么的動作表現,是舞蹈還是走路?

  教師語言:請你邊聆聽邊進行選擇,這兩種動作哪一個更適合這首歌曲的節(jié)拍。相信你一定有答案了,是走路,因為這首歌曲的節(jié)拍是四拍子,跟適合我們行進的步伐。

  活動3.2 聆聽歌曲 感受演唱形式變化

  再次聆聽,思考歌曲在演唱時演唱方式發(fā)生變化了嗎?

  教師語言:請你聽聽歌曲在演唱時,演唱形式上有什么變化?

  歌曲的前半部分是一個人領唱,后半部分是許多人在合唱。

 。4) 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了解了一首好聽瑞典民歌《夏天的陽光》,你是否喜歡呢。在今后的課上我們還會了解更多的來自國外的歌曲,希望你可以嘗試來演唱歌曲。

音樂上冊教案10

  教學內容:

  歌表演《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2、學跳集體舞,并在學跳集體舞中學會合作。

  3、活潑有序的表演演唱。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編練習:請同學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編成果。教師和同學評價。

  2、復習歌曲《在祖國懷抱里》:教師伴奏,請同學齊唱、獨唱。教師和同學評價。

  3、感受情緒:請同學感受歌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歡快的情緒。

  4、感受民族風格:請同學聽辨歌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與哪個少數民族的音樂風格相同?

  5、感受歌曲節(jié)拍:一邊聽,一邊拍手。

  二、學習歌曲

  1、師范唱

  2、學生跟琴用lu哼唱

  3、師教唱

  4、齊唱

  5、習維吾爾族舞蹈的基本動作。提示學生要互相配合,做到活潑而有序。

  6、歌表演:一邊聽歌曲,一邊表演。

  三、、自我評價:

  四、教學反思:學會跳集體舞。這樣的課可以帶學生到室外去上。如在教室上,可以讓學生觀看更多的維吾爾族歌舞片段,還可以讓學生通過錄像了解更多的維吾爾族風土人情,激發(fā)學生興趣。要讓學生有種想去新疆旅游的欲望,這樣,民族情感、愛國主義教育都將會滲透。

  第三單元地球我們共同的家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美麗的黃昏》

  教學目標:這是一節(jié)以聲樂教學為主的綜合課。通過學生們自學、小組學習和教師指導學習等方式,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的運用輪唱的方式有感情的完整表現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生在歌曲《美麗的黃昏》的伴奏為背景音樂開始學習。

  教師可提問:這段音樂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受?它是幾拍子的.歌曲?

  二、學習歌曲《美麗的黃昏》

  (1)解決歌曲旋律難點: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彈琴),出是卡片唱準下面的音。 123143321

  (2)解決輪唱難點

  (3)學唱歌曲《美麗的黃昏》的曲譜:

  可采取個人學習或小組學習的方式。教師引導學生注意音準和節(jié)奏及三拍子的韻律感。

  (4)學習歌詞

  教師可提問:你感覺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歌曲表現了什么意境?你想用什么樣的歌聲演唱?

  (5)學習輪唱

  教師解釋輪唱的含義,并作示范。

  教師可根據學生能力分步驟進行:二部輪唱、三步輪唱。

  3、器樂練習:

  講學唱的歌曲用打擊樂器與他人合作演奏。

  教學反思:能正確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能完整地表達歌曲的情緒。

音樂上冊教案11

  活動目標:

  1。感受臺灣民歌歌伴舞的音樂特色及濃厚的生活情趣。并能隨音樂用歌聲與動作表現音樂的韻律美和節(jié)奏美。

  2。認真傾聽歌曲并觀看表演,理解歌詞內容,并利用連線游戲和表演動作幫助記憶歌詞。

  活動準備:

  1。音樂《蝸牛與黃鸝鳥》;視頻《蝸牛與黃鸝鳥》。

  2。課件:“福臺”地圖一張;臺灣景點幻燈片;大張白紙一張。

  3。幼兒人手一張迷宮圖,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認識臺灣。

  今天我?guī)砹艘粡垐D片,你們看看認識嗎?(中國地圖)

  在這張中國地圖上,有我們美麗的福建,你們知道在哪嗎?在福建的對面有一個島嶼,叫(臺灣島)。

  福建和臺灣離的很近,誰去過臺灣?聽說過臺灣?

  臺灣有哪些好看的景點,有好吃的小吃呢?(烏龍茶、日月潭)

  ——播放多媒體課件。

  為什么叫日月潭。

  二、欣賞歌曲

  1。欣賞《蝸牛和黃鸝鳥》

  有誰聽過臺灣小朋友唱歌呢?或者聽過臺灣的民歌?

  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臺灣小朋友唱的歌,臺灣小朋友用一首很好聽的`歌曲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

  —————歌曲播放第一遍。

  這首歌說的是誰和誰的故事呢?

  蝸牛和黃鸝鳥在哪呢?

  蝸牛和黃鸝鳥直接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再來聽一聽。

  —————歌曲播放第二遍。

  現在誰聽出來了,它們之間發(fā)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欣賞《蝸牛和黃鸝鳥》,并將歌曲中的故事體現在圖畫中,了解臺灣語言的特點。

  現在老師再給你們聽一遍,這次在聽歌曲的過程中,老師把這個故事用畫筆畫出來,等歌曲唱歌,故事就畫完了。

  ————歌曲播放第三遍,老師根據歌曲畫圖。

  來我們一起看看老師是怎么講歌曲帶到這幅圖畫里的。

  房子有一扇大大門,門前有一顆葡萄樹,歌曲中是怎么唱的呢?

  有誰知道為什么門前一個葡萄樹要唱成阿門,阿前。

  因為臺灣人跟我們廈門人說話很像,他們在說話的時候很喜歡說一個阿字,阿公,阿爸,在這首歌里用到了很多阿字,阿這個字在歌中讓這首歌聽起來很有節(jié)奏,很好聽。

  有阿的地方貼上一個小嘴,看看這個故事中一共有多少阿字。

  現在拿出我們的小手,和我一起找找,音樂中的故事藏在這幅圖的什么地方,歌詞唱到哪小手就指到哪。用小手當鼓槌,前奏的時候敲起來。

  —————歌曲播放第四遍。根據歌曲去圖畫里找對應的事物。

  3。欣賞歌曲,并在迷宮圖中找出故事中提到的事物。

  我還把這個藏在了一個小迷宮圖里,先用眼睛看看圖上有什么,看看音樂里的故事在這幅迷宮圖的什么地方。

  根據老師的要求聽音樂找圖片。

  —————歌曲播放第五遍,根據歌詞去迷宮圖里找對應的事物。

  剛才我們是聽音樂找圖片,現在我們通過聽音樂走迷宮。

  根據老師的要求聽音樂走迷宮,一句歌詞走一步。

  —————歌曲播放第五遍,聽歌曲走迷宮。

  三、觀看視頻,學習歌曲的舞蹈動作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視頻,請小朋友看著視頻對照你的迷宮圖,都走對了嗎?

  —————播放動畫視頻。

  剛才我們聽了臺灣小朋友唱的歌,也知道了蝸牛和黃鸝鳥故事的順序,看看你走對了嗎?

  2。今天我還帶來了一段視頻,你們想知道臺灣的哥哥是怎么表演蝸牛和黃鸝鳥的嗎?

  —————播放舞蹈視頻。

  臺灣的哥哥用什么樂器來表演這個故事呢?你們最喜歡哥哥們的什么動作呢?

  我們再來看一遍視頻,看看臺灣的哥哥有哪些動作。

  —————播放舞蹈視頻,學習動作。注意觀察舞蹈動作有哪些是重復的。

  —————歌曲播放第五遍,聽著歌曲表演舞蹈動作。

  3。今天我們聽了臺灣小朋友唱的歌,還看了臺灣哥哥的視頻,還用找規(guī)律的辦法學習了哥哥的動作,今天我還請了我的好朋友來給小朋友們表演另一種動作的《蝸牛和黃鸝鳥》,請大家一起欣賞,跟著學習。

音樂上冊教案12

  課題:音樂欣賞《豐收鑼鼓》

  知識與技能:

  1、通過欣賞,了解音樂表現形式的多樣性,能夠聽辨民樂合奏中主要樂器的音色。

  2、訓練打擊合奏與節(jié)奏律動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引導學生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fā)揮為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chuàng)造活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喜愛音樂,養(yǎng)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欣賞,感受音樂

  教學難點:學生即興創(chuàng)作打擊樂合奏及根據音樂創(chuàng)設情景。

  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部分打擊樂器學生自帶打擊樂器(自制)

  教學過程:

  一、賞析揭題

  目的:創(chuàng)設氣氛揭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要求: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

  方法:欣賞、討論、評說

  課前準備:展示美術畫《秋景》,欣賞音樂《慶豐收》

 。ㄒ唬┙M織教學、課堂禮儀,形成良好文明的教學氣氛

 。ǘ⿲W生根據自己的“耳聞目睹”進行討論,談自己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ㄈ└鶕䦟W生的回答,直接導入新課,揭示主題“秋”

 。ㄋ模┙沂颈菊n的學習目標:

  1、了解音樂形式的多樣性,能辨民樂合奏中主要樂器的音樂。

  2、訓練打擊樂合奏與節(jié)奏律動的能力

  3、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能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fā)揮為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chuàng)造活動。

  二、欣賞曲目《豐收鑼鼓》

  目的:著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

  要求:學生將音樂與社會生活聯系

  方法:欣賞、討論、表現音樂

  教學過程:1、欣賞樂曲《豐收鑼鼓》(第一遍)

  方法:(1)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進行欣賞

  (2)能否聽出樂曲的音樂結構

  (3) 試著找出樂曲中的兩段無旋律的民樂打擊樂合奏片斷,并設計一幅與音樂情景相符的活動場面。

  2、第二遍欣賞

  方法:(1)學生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結合自己的特長,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音樂。

  (2)讓有興趣的學生進行鑼鼓模仿打擊,其余學生用自制的打擊樂器進行合奏,讓學生從鼓樂聲中切身體會農民豐收的喜悅之情。

  三、總結:

  1、由學生談體會

  2、評出最佳表演組

音樂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能用優(yōu)美、連貫、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分析作品中的音樂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現的典型節(jié)奏,體會并表現出歌曲所蘊涵的情感。

  2、以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歌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3、通過欣賞演唱歌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能夠自信地、體驗歌曲表達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激發(fā)他們熱愛大海,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

  教學重點用圓潤、自然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教學難點:歌曲二聲部的演唱

  教學過程:

  導入:

  1、課前播放關于大海的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

  2、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播放一段音樂,大家一起來聽下,這是什么聲音呢?(播放海浪的音樂)

  3、學生回答

  師:是的,這是海浪的聲音。有哪位同學見到過真正的'大海?有沒有親自到海邊玩過?你來描述一下你見到的大海。(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對大海的印象或到海邊游玩的情景)你能不能用學過的成語來形容大海。

  表現大海寬闊的:一望無邊、無邊無垠、水天相接、煙波浩渺、一碧萬頃;表現大海寧靜的:風平浪靜、鷗水相依、海波不驚、海不揚波、碧海青天;表現大海氣勢的:海納百川、洶涌澎湃、氣吞山河、排山倒海、濁浪排空;

  4、剛才同學們都講得很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唱一首與大海有關的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歌中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

  二、欣賞《大海啊,故鄉(xiāng)》

  一起來欣賞這首《大海啊故鄉(xiāng)》,在欣賞過程中,請大家思考兩個問題:《大海啊故鄉(xiāng)》這首歌曲的音樂情緒是怎樣變化的、力度又是怎么變化的?

  交流討論剛才的問題:

  1、音樂情緒是怎樣變化的?

  2、力度又是如何變化的?

  交流討論后師小結:

  這首歌的情緒:由深情到激動

  這首歌的力度:由弱到強

  師:優(yōu)美的畫面、動聽的旋律,同學們想不想唱這首歌?

  在學唱歌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首歌曲的作者。

  三、作者介紹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長春人,代表作品有《紅樓夢》、《牧羊曲》、《太陽島上》等,他的音樂作品題材廣泛,格調清新,表現手法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個人特色。

  四、學唱歌曲

  1、聆聽音樂,根據歌曲的音樂情緒,這首歌曲可以分成幾個段落?每個段落有什么特點。

  2、討論后小結:

  第一段樸實、優(yōu)美、回憶自己在海邊生活經歷。

  第二段音區(qū)提高,充滿激情,是情感的抒發(fā),表達主人公對大海對故鄉(xiāng)和媽媽濃厚真摯情感。

  3、學生哼唱簡譜,如視唱有困難可用lu模唱。

  4、跟琴用“嗚”和“啊”哼唱歌曲注意演唱情緒。

  5、解決難點

 。1)3/4121·76|533-|注意切分節(jié)奏的唱法。教師反復范唱,指導學生演唱。

 。2)3/46541165|5--|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準確清晰。“5--”的時值要唱足。

  6、跟琴輕聲唱歌詞,注意力度的變化。(歌曲結構十分簡潔,前后只有四個樂句:前兩個樂句樸素無華,富有敘事性;后兩個樂句情深意長,表現出主人公對大海、故鄉(xiāng)和母親深切思念的感情。)

  7、邊劃拍邊唱全曲。

  8、完整演唱歌曲。

  五、英文學唱

  1、請個別學生朗誦英語糾正個別字詞。

  2、齊讀英語

  3、填入英文演唱全曲。

  六、學唱二聲部

  1、播放合唱《大海啊,故鄉(xiāng)》

  師:同學們,這種演唱形式是什么呢?

  生:合唱

  師:這是合唱的形式,中間還伴有領唱,今天老師也給這首歌配了二聲部,我們一起來學習。

  2、學唱二聲部,跟琴練唱簡譜。

  3、模唱二聲部旋律。

  4、填入歌詞唱二聲部。

  5、分聲部,雙聲部練習歌曲。

  6、完整練唱歌曲。

音樂上冊教案14

  一、組織教學

  二、1、節(jié)奏律動

  今天我們要一起外出,請大家跟上老師的節(jié)拍,可不要掉隊喲!

 。ǔ鍪竟(jié)奏)×× × × × × ××

  走 快 點 快 點 快點走

  合 右 左 右 左 右左 右

 。ê希号氖 右:右手拍腿 左:左手拍腿)

  生:模仿拍節(jié)奏。

  師:走的.節(jié)奏是怎樣的?

  生:部分學生起來走動,拍出走的節(jié)奏:

  × × × × × ……

  三、聽賞《阿細跳月》

  1.教師展示彝族人民載歌載舞的圖片或播放一段阿細人跳舞的錄像片。

  2.教師將音樂完整地放一遍,讓學生圍成圓圈,席地而坐,安靜地欣賞。

  3.教師講解阿細人的″跳月″故事。

  4.再聽音樂一遍,老師帶著學生隨節(jié)奏拍手或老師隨音樂舞蹈、同學們拍手伴奏

  四、課時結束

音樂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一、喜歡《買菜》與《辦家家》,并能學會這兩首歌;

  二、能大膽,自信地用自己的聲音和形體動作表現歌曲情境;

  三、能與同學合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音樂游戲《辦家家》。

  教學重點:學會演唱《買菜》和表演《辦家家》。

  教學難點:能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音樂游戲《辦家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都去過菜市場嗎?那你們都想當家嗎?今天,老師就一個機會,我們就一起來當一次家,來做一次小主人,好嗎?

  二、新授活動

  1、首先,我們要去菜市場。這樣吧,怕小朋友有些不懂,我們還是請奶奶和我們一起去好嗎?

  2、學第一句歌詞:

  今天的|天氣|真呀真正|好-|

  我和|奶奶|去呀去買|菜-|

  3、同學們,你們看菜市場都有什么菜呀?

  (雞蛋,母雞,蘿卜,黃瓜,西紅柿,青菜,小魚,蠶豆,毛豆,小豌豆)

  4你們喜歡吃這些菜嗎?好,我們一起來聽聽:

  5、我們來看看哪個組能把菜譜很快的背下來?

  6、小組比賽,互評。

  7、這么多菜,你們拿得了嗎?

  (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

  8、這么高興,我們就來唱一唱吧!

  9、隨樂演唱。

  10、集體表演。

  三、課堂。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師:小朋友,我們的菜買來了,那下面我們怎么辦呢?

  好,我們就來開始做菜吧!

  二、新授:

  1、師:這幾個菜,你們準備怎么來做呀?

  2、各組準備菜單吧:蒸雞蛋、炒小菜。

  3、你還能想到其他的方法嗎?煎雞蛋,燒土豆,烤羊肉……

  老師把這些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塊念念吧。

  跟老師按節(jié)奏讀歌詞

  4、師:小朋友們能不能把這首兒歌加上一個題目?

  5、老師小節(jié),出示課題《辦家家》。

  師:老師還把這首兒歌譜上了曲子,我們一起來唱唱吧!

  6、分句學唱歌詞。

  7、隨錄音機演唱歌曲。

  8、同學們唱得都不錯,我們下面就來開始比賽吧!

  9、小組表演,看誰表演得最好。

  10、評出幸福之家或溫馨之家。

  11、全班一起來表演。

  12、評出今天的當家小明星。

  三、課堂

  師:小朋友,你們今天在課堂上當了一次家,都還不錯,回到家后,你們一定要在家里真正的.當一次小主人,幫爸爸媽媽做做家務,這樣一來,你們的家會越當越好的!

  板書設計:

  買菜

  辦家家

【音樂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音樂上冊教案01-14

音樂上冊教案15篇01-14

初一上冊音樂教案02-14

五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2-02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01-23

五年級上冊的音樂教案02-23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案01-04

小學五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1-26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