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齊人有一妻一妾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xué),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xué)、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齊人有一妻一妾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齊人有一妻一妾語文教案1
教學(xué)目標:
1.基礎(chǔ)知識目標:
(1)了解諷喻與諷刺等修辭方法的區(qū)別。
(2)學(xué)習(xí)課文敘述故事的技巧。
(3)繼續(xù)加強語言積累,理解文中的重要實詞、虛詞和句式。
2.思想教育目標:
(1)學(xué)習(xí)孟子光明磊落的寬廣胸懷。
(2)理解孟子對名譽和地位的正確態(tài)度,徹底拋棄為了名譽和地位而不擇手段的錯誤名利觀。
3.能力培養(yǎng)目標:
(1)學(xué)會運用寓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2)學(xué)習(xí)利用上下章節(jié)研究《孟子》的技能。
教學(xué)重點:
學(xué)習(xí)利用上下章節(jié)研究《孟子》的技能。
教學(xué)難點:
了解諷喻與諷刺等修辭方法的區(qū)別。
教學(xué)類型:
鑒賞。
教學(xué)過程與步驟:
一、學(xué)練方法選擇
1、改寫法。
課文的敘述畢竟是太濃縮、太精練,為了更準確地理解課文,尤其是從情感深處去理解,就有必要把齊人的性格通過外貌、神態(tài)、心理等多方面表現(xiàn)出來,還可以通過情節(jié)的擴展使文章內(nèi)容更加生動和引人入勝。
2、劇本演出法。
僅有書本知識是不夠的,把課文改寫為劇本,就需要編劇、導(dǎo)演、化妝等一大批工作人員,這是學(xué)習(xí)生活化的重要手段,也是課文藝術(shù)化的必要嘗試。有興趣、有條件的班級可以一試。
3、讀后感寫作法。
這篇課文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寄寓,有許多話都沒有直白地說出來,這正好給我們學(xué)習(xí)時理解分析留下了廣闊的天地。如何正確對待名譽和地位,現(xiàn)實社會中人的一些丑惡的表現(xiàn),都值得學(xué)習(xí)時去作點分析。
4、語言積累法。
注意根據(jù)語境推斷實詞的詞義。第一,借助上下文意義判定多義詞的語境義;第二,注意參照詞的語法地位判定多義詞的語境意義;第三,要善于利用駢偶句、排比名句等對應(yīng)句式提供的位置關(guān)系去推斷詞的相同或相反相對的意義。
還要注意推斷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這主要是看所要辨析的詞和它前后的詞構(gòu)成什么樣的語法關(guān)系。
另外,要多做比較,抓住特征學(xué)好文言句式。把古代漢語的句式與現(xiàn)代漢語的句式進行比較,容易理解什么叫“特殊句式”;把握文言句式的某些明顯標志或者某種規(guī)律,力爭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本質(zhì);把一些句子放到一定的語段中進行理解,容易掌握像省略句這樣的一些句子,這也是文言句式的學(xué)習(xí)不能忽視整體閱讀的具體含義。
二、重點難點化解
1、課文大意
化解:本文詼諧幽默,耐人尋味,是《孟子》散文代表作之一。文章通過一個生動的寓言故事,辛辣地諷刺了那種不顧禮義廉恥,以卑鄙手段追求富貴利達的人。課文前三段是敘述,最后一段是評論。第一段是故事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簡單地交待了背景,寫齊人的詭秘行動和對妻妾的炫耀,引起妻子的懷疑和妻妾的商議。第二段是故事的高潮,寫妻子的追蹤偵察和齊人“饜酒肉”的真相。第三段是故事的結(jié)局寫妻妾的羞慚悔恨和齊人恬不知恥的丑態(tài)。最后一段評論,點明主旨,提示故事象征的深刻含義,表明了作者的立場,加深了諷刺的內(nèi)涵。
2、敘述的技巧
化解:第一,冷靜客觀的筆法。托爾斯泰曾說:“不要把你的讀者當成傻瓜,你只管敘述你的故事就足夠了。一個作者可千萬不要在那里空發(fā)議論。”俄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契訶夫就經(jīng)這種冷靜客觀的筆法著稱于世。這篇課文在敘述上沒有使用什么突出的筆墨,只是由淺入深,先寫出現(xiàn)象,再點出事件的結(jié)果,層層提示“齊人”齷齪的靈魂,剝?nèi)ニ搨蔚耐庖。具體來說,先寫“齊人”口頭上的吹牛(“所與飲食者”“盡富貴也”)引起其妻的疑心“未嘗有顯者來”;再寫其妻偵察(“瞯”)所見:“遍國中無與立談?wù)摺,是說這個自吹自擂的家伙連普通老百姓都沒有一個搭理他的,所謂“盡富貴也”純屬吹牛;“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顧而之他”,揭示的謎底,原來億不過是個乞丐,而且還是一個死皮賴臉的痞子。末尾再補一筆“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寫“齊人”厚顏無恥,真是從外表神態(tài),透入到精神骨髓。讀這種冷靜的敘述文字,特別需要我們從字里行間去進行深入的思考,這也是敘述文字最富魅力的地方,許多敘述類文字都有這個特點。另外,課文的敘述也是暗含了一些技巧的,比如層層深入,就是一種“抽絲剝繭”的手法,最后再補一筆,人又謂之“頰上添毫”。第二,繁筆與簡筆的處理極有講究。“良人出”至“盡富貴也”在文中竟然重復(fù)了一遍,這就是繁筆,目的是為了突出這一現(xiàn)象,并為下文寫“瞯”作好鋪墊,同時這一重復(fù)還與后文形成對照,相反而又相成,另外,這一重復(fù)也為后文蓄勢,產(chǎn)生一種巨大的落差,使下文的反跌更有力。而當其妻“告其妾”時,卻只用了“今若此”三個字,好像把話說到半截又咽了回去,特別是那個“此”字,竟然包括了從“蚤起”以下的44字所描寫的.內(nèi)容,可謂惜墨如金。這是因為前面的敘述已經(jīng)淋漓盡致了,精彩的鏡頭如再出現(xiàn)反而顯得乏味了;何況其妻的內(nèi)心感情之復(fù)雜絕不是重述其所見的種種丑惡現(xiàn)象所能盡,反不如只說半句話更為含蓄有力。就是下文一個“訕”字,一個“泣”字,也是極盡匠心的。關(guān)于簡筆與繁筆,《水滸傳》中有很多的例子,比如,寫山神廟,只有“破落”兩字;寫景陽岡上恐怖的黃昏,只說太陽“漸漸地墜下去”;寫大雪只下了一個“緊”字。學(xué)習(xí)時可以再參照一下。
3、“齊人”窮得討飯,怎么會有一妻一妾?
化解:一種觀點認為,妾這個人物的出現(xiàn),是為了主題的突出和情節(jié)的安排。比如妻發(fā)現(xiàn)了疑點便對妾傾訴自己的心事;盯梢回來,又把所見告訴了妾;妻妾二人互訕互泣,表達效果上顯然比一個女人的自怨自艾更突出。沒有“妾”,“妻”的言行舉止就會受到較大限制,故事的諷刺力量也會大大削落。比如,只說“驕其妻”就遠不如說“驕其妻妾”顯得傳神盡態(tài)。
另一種觀點,也是筆者的觀點,認為妾的出現(xiàn)要換個角度去思考。這是一篇諷刺性很強的寓言,帶有很重的文學(xué)色彩,而文學(xué)的特征是合情卻未必合理。如果從理上去分析,這個問題是不會有答案的,即使說是為了情節(jié)的安排,也是牽強的。事實上,“齊人”不過是比喻那些追求富貴利達的人,如果看看那些人的影子,就是今天,我們的身邊就多的是,為了升官,整天在復(fù)雜的人群中求張告李,是一種表現(xiàn);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和權(quán)力,在無數(shù)次的無可奈何中委曲求全,這不是與乞丐一樣嗎?更有甚者,為了物質(zhì)上的享樂,竟然給某些要人或權(quán)臣送上自己的妻子、女兒,茅盾先生的《子夜》中不是有這方面的精彩描寫嗎?所有這些人,他們富裕的是物質(zhì),貧窮的是精神,他們的已有財產(chǎn)和將有財產(chǎn),豈止是養(yǎng)一妻一妾?《孟子》中的這一段,諷刺的人其實就是這樣的一群。作為為人修養(yǎng)的一課,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4、“此其為饜足之道也”一句是說故事者的解說之詞呢,還是“齊人”之妻說出來的話?
化解:有的說是作者站出來說話,有的則認為是齊人之妻說出來的。其實,這是作者在替他的主人公表達內(nèi)心的獨白,這有點象魯迅《孔乙己》中的一段文字:“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睂@個問題,過去曾有過爭論,最后的結(jié)論還是后者,這里“此其為饜足之道也”也正是“齊人”之妻在恍然大悟后的一句內(nèi)心獨白,由說故事的人代他表達出來罷了。
三、相關(guān)知識補充
1、【而】“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起連接作用。“而未嘗有顯者來!薄岸既宋粗!逼疝D(zhuǎn)折作用。
2、寫作動機是什么?先要看課文的前一章:“儲子曰:‘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異于人乎?’孟子曰:‘何以異于人哉!堯舜與人同耳!毕旅嫖覀儊矸治鲆幌!安{”字,本意是窺視,本身并非光明磊落的行為,“瞷”人更屬非禮,被“瞷”的人,想必是做了見不得人的事,不是內(nèi)挾陰私,就是外充偽善,齊王以王者之尊,竟然派人去“瞷”孟子,孟子當然很反感,所以,在上一章里就用“何以異于人哉!堯舜與人同耳。”進行針鋒相對的反駁,這還不夠,為了自我表白,在課文中,孟子又用“齊人”的故事對那些追求“富貴利達”的齷齪小人進行了無情的諷刺。課文的寫作意思非常明白:我不求富貴利達,自然就不會做自欺欺人的丑事,當然無須裝成一幅偽善者的面孔做給人看。這正是孟子證明自己的光明磊落。
3、談?wù)勚S喻。課文從總體上是使用了諷喻的手法。
諷喻即用一種富有機智幽默情趣,并寄寓深刻道理的虛構(gòu)的故事來闡明某種事理。是一種婉曲的語言表達方式,往往是在本意不便于明說或者為了說得更形象、更明白的情況下使用的。一般都蘊含著諷諫、譏刺、規(guī)勸、批評、誘導(dǎo)的意義。張志公先生主編的《現(xiàn)代漢語》中說:“用一種事情來比另一種事情的道理叫諷喻。諷喻著重在用事理打比方!
諷喻與比喻不同。比喻是在一句話中以與本體類似的事物為喻體同本體相比照,喻體不能單獨成篇。諷喻是以一個完整的故事作為喻體,說明道理,且作為喻體的故事可以獨立成篇。
諷喻與諷刺也不完全一樣。它們都有諷刺意味,但諷刺主要是揭露性的,是直書其事,且具有貶責(zé)、指斥的意思。諷喻則主要是寓事理于故事之中,含蓄、委婉,給人以啟迪和誘導(dǎo),有批評,但那是一種善意的規(guī)勸。
諷喻的使用靈活,可以在行文中插敘,并且點明本意,也可以也可以獨立成章,寓意其中,并不明說,而留給讀者以思考。
按表達功能分,諷喻可以分為:
(1)進諫性諷喻。多為封建社會臣下對君主提供施政建議,或委婉匡正時弊所使用。
(2)啟迪性諷喻。它提示一種生活哲理,或激發(fā)人們某種信念;或暗示一種生活流向,或概括一種有益的人生經(jīng)驗。
(3)寓理性諷喻。即以一個故事作為喻體,比說某一種道理,或?qū)⑵浠胝麄論說之中。
按結(jié)構(gòu)分,又可以分為獨立性諷喻和非獨立性諷喻兩種。
分別舉例如下:
(1)進諫性諷喻。
鄒忌修八尺有馀,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乃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熟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有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敝甚矣.” (《鄒忌諷齊王納諫》)
(2)啟迪性諷喻。
我夢見自己正在小學(xué)校的講堂上預(yù)備作文,向老師請教立論的方法。
“難!”老師從眼鏡圈外斜射出眼光來,看著我,說!拔腋嬖V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合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fā)財?shù)!谑堑玫揭环兄x。”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幾句恭維!耙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谑堑玫揭活D大家合力的痛打。
“說要死的必然,說富貴的許謊。但說謊的得好報,說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謊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師,我得怎么說呢?”
“那么,你得說:‘啊呀!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魯迅《立論》)
(3)寓理性諷喻。
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仰其首負之。負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負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茍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乃墜地死。
今世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惟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徒之,亦以病矣。茍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于危墜,觀前者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亦足哀乎。(《蝜蝂傳》)
(4)獨立性諷喻
批評這東西,對于讀者,至少對于和這批評家趣旨相近的讀者,是有用的。但中國現(xiàn)在,似乎應(yīng)該暫作別論。往往有人誤以為批評家對于創(chuàng)作是操生殺之權(quán),占文壇的最高位的,就忽而變成批評家;他的靈魂上掛了刀。但是怕自己的立論不周密,便主張主觀,有時怕自己的觀察別人不看重,又主張客觀;有時說自己的作文的根柢全是同情,有時將校對者罵得一文不值。凡中國的批評文字,我總是越看越胡涂,如果當真,就要無路可走。印度人是早知道的,有一個很普通的比喻。他們說:一個老翁和一個孩子用一匹驢子馱著貨物去出賣,貨賣去了,孩子騎驢回來,老翁跟著走。但路人責(zé)備他了,說是不曉事,叫老年人徒步。他們便換了一個地位,而旁人又說老人忍心;老人忙將孩子抱到鞍鞒上,后來看見的人卻說他們殘酷;于是都下來,走了不久,可又有人笑他們了,說他們是呆子,空著現(xiàn)成的驢子卻不騎。于是老人對孩子嘆息道,我們只剩了一個辦法了,是我們兩人抬著驢子走。無論讀,無論做,倘若旁征博訪,結(jié)果是往往會弄到抬驢子走的。(魯迅《讀書雜談》)
(5)非獨立性諷喻
我夢見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一條狗在背后叫起來了。
我傲慢地回顧,叱咤說:“呔!住口!你這勢利的狗!”
“嘻嘻!”他笑了,還接著說,“不敢,愧不如人呢!
“什么!?”我氣憤了,覺得這是一個極端的侮辱。
“我慚愧:我終于還不知道分別銅和銀;還不知道分別布和綢;還不知道分別官和民;還不知道分別主和奴;還不知道……”
我逃走了。
“且慢!我們再談?wù)劇彼诤竺娲舐曂炝簟?/p>
我一徑逃走,盡力地走,直到逃出夢境,躺在自己的床上。(《狗的駁詰》)
4、課后練習(xí)解析
一、設(shè)計此題,意在使大家通過熟讀課文,熟悉這篇寓言的基本內(nèi)容,體會文章幽默風(fēng)趣的語言特色。參考答案見“重點難點化解”。
二、設(shè)計此題,目的是通過多義詞的學(xué)習(xí)使學(xué)生掌握“之”“施”“卒”三個文言詞語的不同用法。
齊人有一妻一妾語文教案2
《齊人有一妻一妾》教案
教學(xué)目標:
1.掌握文言詞語“之、道、卒、施”的用法。
2.通過對課文分析,了解孟子的禮義榮辱觀。
3.學(xué)習(xí)孟子以寓言故事說明事理的說理方法。
教學(xué)重點和難點:以寓言故事說理。
教學(xué)課時:1課時。
教學(xué)方法:遷移性閱讀法。
一、教學(xué)設(shè)想
1、《齊人有一妻一妾》是一篇故事性極強的寓言,篇幅短小,文字較簡單,除個別字詞外學(xué)生基本能讀懂原文,因此教師不宜過多講解,以學(xué)生朗讀為主。反復(fù)朗讀,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
2.孟子寓言的風(fēng)格是精心選擇故事的主人公,請執(zhí)政者人甕。《短文兩篇》講述了一些百姓故事,易于被執(zhí)政者接受。言的是“齊人”“妻妾”“弈秋”之徒,道的是小人物的家長里短,學(xué)習(xí)進修,甚至街談巷議,與政治大事毫不相干。作為一國的執(zhí)政者,難得有機會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了解民情,做個愛民如子的明君圣主,即使僅僅是臉面上的事,也絕對會笑著細聽分說。
在卑賤的子民面前,國君常想表現(xiàn)出凡人所不能及的判斷能力。再者,他人的是是非非,與己無干,自然倍加嚴格要求!爱斁终呙,旁觀者清”,此時的國君絕對是英明的“旁觀者”!褒R人”,堂堂的漢子,背著妻妾干那見不得人的勾當,還恬著臉編瞎話蒙騙她們,這與掩耳盜鈴有何區(qū)別?大是大非面前,妻妾尚能“泣”“訕”,執(zhí)政者更能表現(xiàn)出堅定的立場,畢竟說人家容易。怎知最后引火燒身,面對自己犯下的類似錯誤,只好乖乖地自投羅網(wǎng)。大庭廣眾下,執(zhí)政者如果手握兩套行事標準,對人“馬克思主義”,對己“自由主義”,圣主的顏面何在?孟子抓住了人們共有的對己寬松、對人嚴格的自私心態(tài),讓執(zhí)政者心甘情愿地被牽引著走進其布下的理性思維空間。
3.寓言故事情節(jié)簡單,有時僅僅是一個情景性的設(shè)喻,卻可笑、夸張而荒誕,形成語言風(fēng)趣幽默、寓意醒豁的藝術(shù)效果!褒R人”去墳地求乞祭祀剩余的食物,不至饜不返,歸家時又在妻妾面前大吹大擂,一“乞”,一“驕”,掩蓋了丑惡的事實,滿足了可笑的虛榮心。寓言故事極盡夸張之能事,在形象的故事中寄托深刻的寓意,將深奧抽象的道理變?yōu)橥ㄋ滓锥、是非分明的故事,給咄咄逼人的說理披上了一件溫情而美麗的外衣。雖折了點理性的銳氣,卻更易為人接受,穿透力無疑增強了。而人物夸張變形、有悖于常情的舉動,將問題夸大,將危害加深,使教育警醒意義更明確。生活中未必有這樣的人物,但不能否定在求取財富與地位等生活大事時,沒有人做與“齊人”或“宋人”一樣的勾當。作者的是非價值標準依附在正面或反面人物的身上,在對主人公或褒或貶的敘述和描繪中,作者站在了最前端,并將指斥的矛頭從寓言故事中伸出來,瞄準了許許多多有類似問題的社會中人!洱R人有一妻一妾》中兩種道德標準的對比和沖撞,從深層次上表現(xiàn)了作者鮮明的立場和觀點。除了那個并不存在的“齊人”,被孟子刺中一刀的還有那些不擇手段的“求富貴利達者”。同樣,面對昏庸、做事不能持久而又輕信讒言的齊王,孟子的寓言故事《弈秋》中站出了兩個學(xué)棋小童,演示著齊王的錯誤和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有良師的指點,有良好的愿望固然重要,但改正錯誤與學(xué)棋一樣,是個不斷內(nèi)化的過程,沒有積極主動、專心致志的學(xué)習(xí)態(tài)度,一旦受了奸臣的引誘與哄騙,結(jié)果功業(yè)無成,也是意料中的事。
4、亮點探究
齊人內(nèi)在品格的委瑣與外在形象的莊嚴、自傲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作者妙用了幾個修飾性詞語,起到了揭示人物性格、傳達作者愛憎喜好的作用。
(1)“則必饜酒肉而后反”中的“必”!氨亍,一定,表確定的副詞。齊人每外出,必直奔墳場乞食,必飽食而后返,足見其興趣志向之低下。他貪得無厭,為了追求物質(zhì)與名利,放棄了對自身道德的修煉和提高。為了得到虛幻的利達,甚至不顧尊嚴,不擇手段,低聲下氣,求取一些令人憎惡的利益。如此還能滿足,還能自得,還能大言不慚、吹噓夸耀,人格的淪喪,道德的墮落,正如其妻所言:“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毖鐾c俯視,多么強烈的反差,多么辛辣的諷刺。
(2)“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中的“盡”。“盡”,都,表范圍的副詞。齊人在墳場乞得一些酒肉,漲紅了臉,在妻妾面前夸耀“與飲食者盡富貴也”。借富貴者抬高自己的身價,比腳踏實地贏得名譽與地位來得方便與快捷!褒R人”勢利卑鄙,虛偽做作,在妻妾前威風(fēng)十足,自吹自擂,顯現(xiàn)了虛偽無恥的本性。
(3)“遍國中無與立談?wù)摺敝械摹氨椤。“遍”,全,表范圍的形容詞。前番是竭力鼓吹,后者是殘酷的`事實。連都城中的普通百姓也不屑與這樣的人“立談”,更別提成為富貴者的座上賓。一個“遍”字,是擊破齊人騙局的重錘。
5.對比手法的運用,形成強烈的諷刺效果。
《齊人有一妻一妾》有兩重對比。一是齊人墳場“乞”與妻妾面前“驕”的行為對比,是真相與表象的對比。通過對比,人物內(nèi)在品格的委瑣與外表的莊重自足形成強烈的反差,達到了美學(xué)上的滑稽效果,形成了尖銳的諷刺。二是妻妾勺齊人人生準則的對比。齊人在墳場乞食而沒有絲毫的羞恥感,甚至在足不出戶的妻妾面前大吹大擂。兩個婦道人家能明大理,強調(diào)在追求“利”的同時要注意采用正當?shù)氖侄,要“行丈夫之道”,不能茍且,不能詭迂。為人不齒、行“妻妾之道”的恰恰是大“丈夫”。兩種道德標準的對比和沖撞,揭露了齊人的丑態(tài)。通過對比,揭示了作者關(guān)于態(tài)度與結(jié)果有必然因果聯(lián)系的觀點。
6.分析孟子寓言的幽默性
孟子的寓言情節(jié)簡單,卻詼諧、有趣而意味深長,形成語言風(fēng)趣幽默、寓意顯豁的藝術(shù)效果。通過想像將生活中的問題的情狀與特征夸大,以更深刻地揭示問題的本質(zhì)和危害。齊人去墳地求乞祭祀剩余的酒食,得了蠅頭小利就心滿意足,其行為荒誕可笑,為人所不齒。孟子將齊人的行為夸大,使之成為藝術(shù)形象,背地里“乞”食,妻妾前“施施”“驕”言,使讀者在強烈的反差中產(chǎn)生審美快感,并對對象做出否定性的評價!掇朊缰L》中的宋人,急于求成,拔苗助長,舉動愚蠢而可笑!对氯烈浑u》中的主角改正錯誤卻又不堅決,持“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的觀點。孟子的寓言故事通過影射、夸張等手法,機智風(fēng)趣地對社會生活中不合理、丑陋的現(xiàn)象做了含蓄地揭露、批評,使讀者在人物夸張變形、有悖于常情的舉動中,微笑著領(lǐng)悟到作者傳遞的深刻道理。
二、教學(xué)過程:
1.教學(xué)導(dǎo)入:
復(fù)習(xí)前面課文中孟子的說理方法--設(shè)喻、對比、類比等--寓言說理。
2.指名朗讀,正音。
瞷(jiàn) 墦(fán) 訕(shàn) 施(yí)從良人
3.齊聲朗讀課文重點理解以下詞語:
饜、富貴、瞷、國、終、訕
4.齊讀課文,理解多義詞
之、施、卒
5.齊讀課文,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釋:
"反"、 "蚤"、 "施"
6.齊讀課文,學(xué)生翻譯全文。
7.分析理解:
1.在本段文字后,原文尚有一句話:"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試翻譯這句話。
2.從這句話看來,這篇寓言的寓意何在?
8.學(xué)習(xí)這篇寓言,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感受?(討論)
(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丑惡現(xiàn)象,批評卑鄙小人行為)
9.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自譯《弈秋》
《齊人有一妻一妾》課堂教學(xué)實錄
師:同學(xué)們好,起立就省略了,閑談也省略了。(笑)今天這么多老師來聽課,甚至聽課的老師比我們同學(xué)還多,同學(xué)們是不是有點緊張啊?
生:(默然!顯然被我言中了)
師:不要緊,其實我也有點緊張,但是這樣的話我們就麻煩了。這樣吧,為了消除我們的緊張情緒,我們來談點輕松的話題好么?大家知道《射雕英雄傳》么?
生:(情緒一下高漲起來)知道!
師:那好!誰來說說”射雕”里面的四大高手?
生:我來——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正淳,北丐洪七公。
師:說得多準確,誰說我們班的記性差,這么長的小說中的人物都記得,那我們平時要求背誦的名人名言名篇如果用心去記不是小菜一碟嗎?(笑)
(這時有一個學(xué)生舉起了手!)
師:同學(xué),你有什么問題?
生:老師,你說錯了!不是“四大高手”,是“五大高手”!(笑)還有一個“中神通”,也就是周伯通!
師:瞧,他看書多仔細!大家要向他學(xué)習(xí),還敢于對老師的話質(zhì)疑,這是一個很好的學(xué)習(xí)品質(zhì)!那么黃藥師寫過一首詩,誰能夠說出來嗎?
(沒有同學(xué)能夠說出)
師:請大家看屏幕!
(出示黃藥師的詩:
齊乞何能有妻妾,
鄰家安可日攘雞。
當時尚有周天子,
何事紛紛說魏齊?)
師:有誰能夠知道這首詩的含義?
生:老師,第一句就是講的《齊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吧?
師:很好,說明你預(yù)習(xí)很充分!等會請你講一下這個故事好嗎?
生:好的!
師:哪位知道第二句講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么?
(又是沉默!)
師:那這個故事就由我來講吧!大家看這段文章:“世有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稍停)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梁上君子”每天偷鄰居的一只雞,別人就責(zé)備他,他便說:“我以后改成每個月偷人家一只機雞,來年再停了吧!
師:同學(xué)們對這個故事怎么看,或者說它包含了怎樣的寓意?
生:我覺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了錯誤就應(yīng)該及時的改正,而不應(yīng)該等到明年!
師:很好,你的看法和作者的觀點一致。我們看作者文后的一段話:“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生:老師,這個寓言的作者是誰?
師:問得好!這個故事的作者就是我們這個單元的“主人公”孟子,從這里我們可以進一步的領(lǐng)悟到孟子文章的一個特點,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富于形象”,就是善于用生動的故事來闡述深奧的道理。那么對這個故事的寓意你有沒有新的見解呢?
(大家開始討論,但沒有主動發(fā)言的意思)
師:大家看黃藥師的詩句“鄰家安可日攘雞”就知道黃藥師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提出了質(zhì)疑。當然它的寓意也是我們可以討論甚至爭論的話題,這個留給同學(xué)們課后進行研究,好嗎?
我所以這么說是希望同學(xué)們養(yǎng)成質(zhì)疑思辨的好習(xí)慣,今天上的這節(jié)課也是一樣,同學(xué)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向老師們展示我們班級的風(fēng)采,好不好?
生:(大聲的)好!
師:那大家打開書本,翻到163頁(第五冊),按照我們課前的預(yù)習(xí)任務(wù),你(即前面說的那個同學(xué))來講講這個《齊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好嗎?
(這個同學(xué)開始講故事。)
師:哪位同學(xué)來評價他講得怎么樣?
生:表達很流利,可以看出課文比較熟悉,但是幾乎是課文的翻版,創(chuàng)造的東西太少了一點!
生:他講故事的時候沒有多少表情,沒有表情的故事是不吸引人的!
生:他沒有把齊人的那種野蠻霸道體現(xiàn)出來!
師:好,同學(xué)們都看到了問題所在,我同意你的看法,講故事就要“繪聲繪色”、“添油加醋”,當然我們應(yīng)該肯定他的這種認真的精神,米盧說:“態(tài)度決定一切”!毛主席又說:“世界上就怕認真二字”!只要有這種精神,沒有做不好的事!這位同學(xué)能夠主動的在這樣的場合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把這個故事流利的表達出來,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我們應(yīng)該給他一點掌聲,如何?(同學(xué)們于是紛紛鼓起掌來,這位講故事的同學(xué)臉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意)如果同學(xué)們有興趣可以在上完這一課以后排一個二十分鐘左右的短劇!
好,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課文,有哪位同學(xué)愿意把課文讀一遍嗎?這里我提出一個高一點的要求,就是讀的時候能夠把人物的心態(tài)適當?shù)谋憩F(xiàn)出來就更好了!
(環(huán)顧同學(xué),終于有一位同學(xué)艱難的站了起來,這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接著這位同學(xué)較有表情的讀把課文讀完了)
師:我覺得她讀得很不錯,咬字比較準確,比如“饜”(yàn)“瞷”(jiàn)讀得都很準確,節(jié)奏把握比較好,大家平時應(yīng)該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xí)慣,充分利用早讀晚讀的時間加強這方面的練習(xí)。不過她的朗讀還有一定的缺陷,哪位同學(xué)能夠幫她指出來么?
生:她有幾個字讀錯了,比如前面的一個“施”她讀準了,讀“yí”,但是她后面一個詞“施施”卻沒有注意讀成了“shī”;還有“處室”的“處”應(yīng)該讀“chū”。
師:很好,你根據(jù)什么確定“處室”的“處”應(yīng)該讀“chū”?
生:你說過,當這個字解釋成動詞的時候讀“chū”,而這里解釋成“相處”,所以讀“chū”!
師:很好,已經(jīng)學(xué)會了以義定音,這是辨別字音的一個要訣之一。
(這時有一個學(xué)生迫不及待的舉起了手,老師示意讓他說。)
生:老師,我覺得她在讀的過程中缺少一種人物的表情。
師:是的,朗讀的一個要領(lǐng)是體現(xiàn)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感情,不過我覺得她在沒有講解課文之前能夠把課文讀成這樣已經(jīng)很不錯了。下面我們就請同學(xué)們對這篇短文中的人物進行一個分析。
從文中也可以看出主要人物有三個:良人、妻子和小妾。大家可以現(xiàn)展開討論,然后各抒己見,見仁見智,所謂“思想越辯越明”。
(于是學(xué)生們開始討論,出現(xiàn)了比較激烈的場面)
師:好,誰來談?wù)劇N覀儗W(xué)習(xí)需要的就是勇氣,我曾經(jīng)跟你們說的李陽的《瘋狂英語》有個秘訣就是“熱愛丟臉”,何況高考在這方面的考察也加強了,所以我們平時的訓(xùn)練就顯得有價值有意義!
生(女):老師,我來!我覺得這個故事的主角是這個“良人”,課文也是諷刺他不好好的對待自己的老婆。(大笑!)
師:你能說說他怎么沒有好好的對待老婆嗎?
生:他自己吃飽了沒有好好的把老婆伺候好!(又大笑!)
師:“伺候”這個詞用得很特別,說明做女人挺好!(笑!)
師:你能從原文中找出他對老婆不好的根據(jù)么?
生:他出去以后他的兩個老婆在院子里抱著哭就說明了這一點!
師:哦,你使我想起阿杜的一首歌:“男人不應(yīng)該讓女人流淚”!(笑!)
師:有不同意見嗎?
生:我同意是諷刺這個“良人”,但諷刺不是對待老婆的態(tài)度,而是諷刺的是他在老婆面前的虛偽,在外他是一條狗,在家他是一條狼!(笑!并有不少的掌聲!)
師:比喻很恰當,點出了“良人”的特點!你能結(jié)合課文分析一下嗎?
生:好的,你看他在妻妾面前夸耀自己說,朋友都是達官貴人,可走在路上卻沒有一個人理他,其實是在墳地乞討,從外面回來以后還在自己老婆面前耀武揚威,真是可惡!(笑!)
師:好,課文研究得比較透!那么你認為他應(yīng)該怎樣做才合適呢?
生:我也不知道!(笑!)
師:我以切身的體會覺得應(yīng)該怕老婆,(笑)因為怕老婆就是愛老婆!(又笑!)
好,言歸正傳,大家覺得這個“良人”是個怎樣的人?
生:這樣的男人真討厭!虛偽,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犧牲自己的尊嚴,沒有志氣!
生: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這個“良人”盡管很可悲,但是也很可憐,值得同情!何況他在這樣的處境之下也沒有去采用卑劣的手段謀取自己的利益,這一點和現(xiàn)在一些可恥的人不擇手段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相比應(yīng)該是很不錯的了!
師:不錯,各位同學(xué)能夠大膽的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真是難能可貴!那么我們是不是來關(guān)注一下兩位可憐的女性呢!
生(女):老師,我覺得這個故事里最值得敬佩的人就是這兩位女性,先說這位大老婆(笑),她是一個很有頭腦又不乏賢妻良母的美德的女性,他不是一味的相信無能的老公的話,而是從老公的話里看出了破綻,最后又用自己的行動弄清了事實的真相,但是她并沒有在公眾場合與老公大吵大鬧,而是和小老婆(笑)一起在院子里哭泣。再看這個小老婆,能夠和大老婆如此的和睦相處多么的不容易啊(笑)!
生(女):我不同意她的觀點,正是因為她們的軟弱才讓這些臭男人趾高氣揚!(大笑!)
師:那你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應(yīng)該怎么辦呢?
生:離婚!(哄堂大笑!)
師:(忍住笑聲)現(xiàn)在的女性確實是有了把握自己命運的能力,但是在那個時代是不可能做到的,那個年代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可見你們現(xiàn)在是多么幸福啊!
好啦!這個問題我們就討論到這,大家想想,孟子寫這篇寓言的用意,也就是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生:我覺得這則語言是借這個“良人”,來諷刺那些追求功名利祿的人!
生:我覺得是控訴那個社會對平民百姓的迫害!
生:我覺得是歌頌并同情像文章中的那樣的女性!
師:好,課文其實還省略了一段,我們來看看作者怎么說!
(出示課文省略的部分: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生:老師,“幾希”是什么意思?
師:就是“太少了”的意思。從這段結(jié)語來看,孟子是在諷刺“良人”求富貴利達而讓妻妾蒙羞。當然,有些作品在表達某種意義的時候往往還能在客觀上起到其他的作用,例如藏克家的《老馬》,作者寫的時候只是看到一匹馬有感而發(fā),但后人由文章想到了受壓迫的人們,這也未嘗不可,這叫做“形象大于思維”!像我們同學(xué)們由文章看到古代女子的悲哀進而歌頌我覺得也說得過去,我們要有“思考一切”的欲望。
下面我們針對這篇文章提出自己的質(zhì)疑和獨特的見解,我們要讓自己以后有發(fā)展必須具有“質(zhì)疑思辨”的能力!
生:老師,文章里的“良人”這么窮怎么會有兩個老婆?(笑)
師:這個問題很有爆炸力,大家想想看是怎么回事!
生:他是騙來的老婆!(笑)
生:古人結(jié)婚前是不見面的,由父母包辦,到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丈夫是什么模樣的時候已經(jīng)遲了!
生:也許這個“良人”開始的時候是不錯的,后來慢慢的變壞了!
師:大家都有一定的想象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也許孟子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并沒有想這么多,我們替他想到了,不過,重要的是孟子想通過這篇文章表達自己的思想。
生:老師,課文里面的“良人”的稱呼是不是含有對這個男人的諷刺或者是反語的意思。
(這一點我倒是沒有考慮到,如何應(yīng)答呢?)
師:這個問題值得研究,老師暫時也無法作肯定的答復(fù),畢竟老師也有不懂的地方,那么我們把這個問題作為課后研究的內(nèi)容,可以通過查網(wǎng)上的資料,也可以通過其他的途徑解決,讓我們就像黃藥師一樣敢于質(zhì)疑善于質(zhì)疑,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高手!好不好?
生:好!
師:同時,我們還有三個任務(wù)需要完成!
一是:課文是由兩部分組成的,第二則寓言比較簡單,就交給大家課后按照我們這節(jié)課的講習(xí)去進行分析,好嗎?給大家一點提示,就是注意課文的寓意和由課文而衍生出來的成語!
二是:課文一些關(guān)鍵詞語和句式大家回去認真總結(jié)一下,課文后面還有有關(guān)的練習(xí)!
三是:由文藝委員組織幾個同學(xué)排練一下前面提到的短劇,體會一下人物的性格,如果有加工創(chuàng)新就更好了!
謝謝親愛的同學(xué)們,謝謝各位聽課的老師!
下課!
《齊人有一妻一妾》原文和譯文
原文: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間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wù)撸渲畺|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譯文:
齊國有一個人,家里娶了一個大老婆和一個小老婆。那丈夫每次外出,一定吃飽肉、喝醉酒,然后才返回家。大老婆問跟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他說全都是些有錢有勢的顯貴。大老婆便告訴小老婆說:“丈夫外出,總是飯飽酒醉才回來;問他同些什么人吃喝,他說全是些有錢有地位的人。但是,我從來沒見過什么顯貴人物到我們家來。我準備偷偷地看他究竟到了什么地方!
第二天清早起來,她便悄悄尾隨在丈夫后面,走遍京城中,沒見一個人站住同她丈夫說話的。那齊人最后走往東城外的墓地,又走向祭掃墳?zāi)沟娜耍懶埐耸o?不夠,又東張西望地跑到別處乞討。這便是他吃飯喝醉的辦法。
大老婆回到家里,便把這情況告訴小老婆,她說:“丈夫,是我們仰望并終身依靠的人,現(xiàn)在他竟這樣!”她便與小老婆一道怨恨咒罵丈夫,在庭院中相對哭泣。但她丈夫不知道,高高興興地從外面回來,向他的兩個女人擺威風(fēng)。在君子看來,有些人所用的追求升官發(fā)財辦法,不讓他們的大、小老婆認為羞恥并相對哭泣的,真少啦!
【齊人有一妻一妾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高中語文《我有一個夢想》教案12-10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語文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生活處處有語文初一作文11-19
《植物媽媽有辦法》語文教案02-06
高中語文《我有一個夢想》教案3篇12-11
小學(xué)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語文樂園一》語文教案02-12
《語文園地一》語文教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