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物理教案>高一物理教案>高一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時間:2022-11-02 19:13:28 高一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一物理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高一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1

  【學習目標】

  1.根據(jù)實例歸納圓周運動的運動學特點,知道它是一種特殊的曲線運動,知道它與一般曲線運動的關系。

  2.理解表征圓周運動的物理量,利用各物理量的定義式,闡述各物理量的含義及相互關系。

  3.知道圓周運動在實際應用中的普遍性。用半徑、線速度、角速度的關系揭示生活、生產中的圓周運動實例。從而對圓周運動的規(guī)律有更深刻的領悟。

  【閱讀指導】

  1.圓周運動是____________的一種,從地上物體的運動到各類天體的運動,處處體現(xiàn)著圓周運動或橢圓運動的和諧之美。物體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運動叫做圓周運動。

  2.在課本圖2-1-1中,從運動學的角度看有什么共同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圓周運動中,最簡單的一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質點沿圓周運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運動就叫做勻速圓周運動。

  5.若在時間t內,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質點通過的弧長是s,則可以用比值________來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快慢,這個比值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稱為勻速圓周運動的_____________。

  6.勻速圓周運動是一種特殊的曲線運動,它的線速度就是________________。這是一個________量,不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圓周運動中任一點的線速度方向就是_______________。因此,勻速圓周運動實際是一種__________運動。這里所說的“勻速”是指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7.對于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即單位時間內所轉過的角度叫做勻速圓周運動的_________________,表達式是____________,單位是_____________,符號是________;勻速圓周運動是_______________不變的運動。

  8.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周期,用符號____表示。周期是描述________________的'一個物理量。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經過一個周期后會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勻速圓周運動中,線速度與角速度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任何一條光滑的曲線,都可以看做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的,__________叫做曲率半徑,記作_____,因此我們就可以把物體沿任意曲線的運動,看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運動。

  【課堂練習】

  夯實基礎

  1.對于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

  B.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弧長相等

  C.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位移相等

  D.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角度相等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下列哪些物理量是不變的( )

  A.速率 B.速度 C.角速度 D.周期

  3.某質點繞圓周運動一周,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

  A.質點相對于圓心是靜止的 B.速度的方向始終不變

  C.位移為零,但路程不為零 D.路程與位移的大小相等

  4.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其線速度大小為3m/s,角速度為6 rad/s,則在0.1s內物體通過的弧長為________m,半徑轉過的角度為_______rad,半徑是_______m。

  5.A、B兩質點分別做勻速圓周運動,在相同的時間內,它們通過的弧長之比sA:sB=2:3,而轉過的角度之比 =3:2,則它們的周期之比TA:TB=________,角速度之比 =________,線速度之比vA:vB=________,半徑之比RA:RB=________。

  6.如圖所示的傳動裝置中,已知大輪A的半徑是小輪B半徑的3倍,A、B分別在邊緣接觸,形成摩擦轉動,接觸點無打滑現(xiàn)象,B為主動輪,B轉動時邊緣的線速度為v,角速度為ω,試求:

  (1)兩輪轉動周期之比;

  (2)A輪邊緣的線速度;

  (3)A輪的角速度。

  能力提升

  7.如圖所示,直徑為d的圓筒,正以角速度ω繞軸O勻速轉動,現(xiàn)使槍口對準圓筒,使子彈沿直徑穿過,若子彈在圓筒旋轉不到半圈時,筒上先后留下a、b兩彈孔,已知aO與bO夾角60°,則子彈的速度為多大?

  8.一個大鐘的秒針長20cm,針尖的線速度是________m/s,分針與秒針從重合至第二次重合,中間經歷的時間為________s。

  第1節(jié) 描述圓周運動

  【閱讀指導】

  1. 曲線運動,運動軌跡是圓的。

  2. 做圓周運動的物體通常不能看作質點;物體各部分的軌跡都不盡相同,但它們是若干做圓周運動的質點的組合;做圓周運動的各部分的軌跡可能不同,但軌跡的圓心相同。

  3.快慢不變的勻速(率)圓周運動。

  4.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圓弧長度相等。

  5.S/t,單位時間所通過的弧長,線速度。

  6.質點在圓周運動中的瞬時速度,矢,圓周上該點切線的方向,變速,速率不變的。

  7.連接質點和圓心的半徑所轉過的角度,角速度,ω=φ/t,弧度每秒,rad/s,角速度。

  8.運動一周所用的時間,T,勻速圓周運動快慢,重復回到原來的位置及運動方向。

  9. V=Rω。

  10.一系列不同半徑的圓弧,這些圓弧的半徑;ρ;物體沿一系列不同半徑的小段圓弧。

  【課堂練習】

  1. A 2. A、C、D 3. C 4. 0.3,0.6,0.5.5. 1:2,2:1,1:4。

  6.小。7. V=3dω/2π

高一物理教案2

  本文題目:高一化學教案:牛頓第一定律學案

  第一節(jié) 牛頓第一定律 學案

  一. 教學內容:

  牛頓第一定律

  二. 本周教學目標

  1. 知道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對力和運動關系的不同認識。

  2. 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及其推理過程和結論.

  3. 知道什么是慣性,會正確理解有關現(xiàn)象.

  4. 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和意義.

  [教學過程]

  1 .理想實驗的魅力

  (1)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

  理想實驗:

  如圖甲所示,讓小球沿一個斜面從靜止?jié)L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的高度.

  如果第二個斜面傾斜角度小,如圖乙所示,小球在這個斜面上達到原來的高度就要通過更長的路程,繼續(xù)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斜角度,如圖丙所示,使它最終成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達不到原來的高度,而是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續(xù)運動下去.

  伽利略的思想方法

  伽利略的實驗+科學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雖然是想像中的實驗,但這個實驗反映了一種物理思想,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實基礎之上的.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抽象為指導,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從而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規(guī)律.

  (2)伽利略的觀點:在水平面上的物體,設想沒有摩擦,一旦物體具有某一速度,物體將保持這個速度繼續(xù)運動下去.

  (3)笛卡爾的觀點:除非物體受到外力的作用,物體將永遠保持其靜止或運動狀態(tài),永遠不會使自己沿曲線運動,而只保持在直線上運動.笛卡爾補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觀點.

  2. 牛頓物理學的基石慣性定律

  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工作,并提出了三條運動定律,先看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

  (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2)如何正確理解牛頓第一定律?

  對牛頓第一定律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①明確了慣性的概念:

  定律的前半句話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揭示了物體所具有的一個重要的屬性慣性,即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牛頓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

 、诖_定了力的含義:

  定律的后半句話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運動狀態(tài)為止,實際上是對力的定義,即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并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這一點要切實理解.

 、鄱ㄐ越沂玖肆瓦\動的關系:

  牛頓第一定律指出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規(guī)律,它描述的只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而實際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當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時,其效果跟不受外力的作用相同.但是,我們不能把不受外力作用理解為合外力為零.

  3. 理解慣性和慣性定律

  (1)對慣性定律的理解

  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即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同時,牛頓第一定律還定性地指出了力的動力學意義: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即改變速度的原因.物體在速度發(fā)生改變時,就有加速度.因此也可以說:力是使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不能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勻速直線運動)的原因,也不能認為有力就有運動,沒有力就沒有運動,更不能認為物體向哪個方向運動就一定受到那個方向的力的作用.

  (2)對慣性的理解

 、賾T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趹T性與運動狀態(tài)無關:不論物體是處于怎樣的運動狀態(tài),慣性總是存在的,當物體原來靜止時,它一直想保持這種靜止狀態(tài);當物體運動時,它一直想以那一時刻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蹜T性與物體是否受力無關,與物體速度大小無關,僅由物體的質量決定.

  4. 慣性與力的比較

  (1)從概念比較

  慣性是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而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是迫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2)從意義比較

  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而物質無處不在,慣性也就無處不有,一切物體均具有慣性,我們所處的世界是慣性的世界,也叫慣性系。

  慣性不是力,慣性與力毫無關系,二者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迫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也是使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5. 決定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內因與外因

  決定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物體受到的外力;另一個是物體本身的質量.外力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外部因素,質量是決定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難易程度的內部因素。

  在物體的質量一定時,物體受到的力越大,其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就越迅速;反之,物體受到的力越小,其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就越緩慢。

  在物體所受外力一定時,物體質量越大,其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就越困難;反之,物體的質量越小,其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就越容易.物體質量的大小決定了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難易程度。

  6. 明確區(qū)分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難易與讓運動物體停止運動的難易的不同

  有同學認為:汽車的速度越大,讓它停下來即剎車所用的時間越長,即讓汽車停止運動就越困難,因此認為汽車的速度越大其慣性就越大.其實這是錯誤的.

  比較物體慣性大小的方法是:在相同外力作用下,加速度大的其慣性小;加速度小的其慣性大;加速度相等時其慣性等大.同輛汽車,剎車時所受阻力相同,加速度相同,即單位時間內速度改變量相同,慣性大小就相同.行駛速度大的汽車,停下來的速度改變量越大所用時間就越長,而單位時間內的速度改變量仍然相同,即加速度相同,慣性大小相同.所以慣性的大小與速度大小無關。

  【典型例題】

  例1. 關于牛頓第一定律,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 牛頓第一定律反映了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

  B. 牛頓第一定律就是慣性

  C. 不受外力作用時,物體運動狀態(tài)保持不變是由于物體具有慣性

  D.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物體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解析:對A,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該定律反映的就是不受外力作用時物體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故A選項正確.

  對B,慣性與慣性定律二者的物理意義截然不同.慣性是一切物體都具有維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無論物體處于什么狀態(tài),物體的慣性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而慣性定律則是說: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是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物體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它是物體不受外力作用的條件下所遵守的規(guī)律.慣性與慣性定律這二者極易混淆,只有從概念的物理意義上分析、對比,從而作出正確判斷.故B選項錯誤。

  對C,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原因,就是由于物體不受外力和具有慣性.故C選項正確.

  對D,由牛頓第一定律的含義可知,力就是迫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的原因,故D選項正確.

  慣性與質量關系的定性分析

  例2. 在谷物的收割和脫粒過程中,小石子、草屑等雜物很容易和谷物混在一起,另外谷粒中也有癟粒.為了將它們分離,可用揚場機分選,如圖所示。它的分選原理是( )

  A. 小石子質量最大,空氣阻力最小,飛得最遠

  B. 空氣阻力對質量不同的物體影響不同

  C. 癟谷粒和草屑質量最小,在空氣阻力作用下,反向加速度最大,飛得最遠

  D. 空氣阻力使它們的速度變化不同

  解析:各種雜物以相同的速度從機器中拋出,由于所受空氣阻力不同,產生的加速度也不一樣,使它們的速度變化不同,故D選項正確.或者這樣理解:小石子質量大,慣性大,運動狀態(tài)較雜質要難改變得多,故飛得最遠,而實谷粒質量和慣性介于小石子和癟粒之間,故最后實谷粒位置居中.

  答案:D

  例3. 如圖(1)所示,重球M系于細線DC的下端,重球M的下方又系一條同樣的細線B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1)

  A. 在線的A端緩慢加大拉力時,線DC先斷

  B. 在線的A端緩慢加大拉力時,線BA先斷

  C. 在線的A端猛力一拉,線BA先斷

  D. 在線的A端猛力一拉,線DC先斷

  解析:重球M的受力如圖(2)所示.

  (2)

  對A,當在線的A端緩慢加大拉力時,使得重球M能夠發(fā)生向下的微小位移,從而使得上部細線CD的拉力 逐漸增大,又由于這個過程是極其緩慢地進行的,故可以認為重球M始終處于受力平衡狀態(tài),重球M的受力是 。當AB線下端的力 增大時, 也隨之增大,并且總是會有上部的CD繩先到達受力極限的程度,因而CD繩先被拉斷.故A選項正確.

  對B,由上面的分析可知,B選項錯誤.

  對C,當在A端猛力一拉時,由于重球M的質量較大,其慣性也就較大,并且力的作用時間又極短,故重球M向下發(fā)生的位移也極小,以至于上部的線CD還沒來得及發(fā)生伸長的形變,下端線中的拉力 已經達到了極限強度,因而下部的線AB必然會先斷.故C選項正確。

  例4. (20xx年廣東)下列對運動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 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的自然狀態(tài)是靜止的,只有當它受到力的作用時才會運動

  B. 伽利略認為力不是維持物體速度的原因

  C. 牛頓認為力的真正效應總是改變物體的速度,而不僅僅是使之運動

  D. 伽利略根據(jù)理想實驗推論出:如果沒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體,一旦具有某一個速度,將保持這個速度繼續(xù)運動下去

  解析:亞里士多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A項錯,其他三項與史實吻合。

  答案:A

  例5. (20xx年上海市綜合試題)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決問題過程中,不僅需要相應的知識,還要注意運用科學方法.理想實驗有時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規(guī)律.咖利略設想了一個理想實驗,其中有一個是實驗事實,其余是推論.

 、贉p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小球在這個斜面上仍然要達到原來的高度;

 、趦蓚對接的斜面,讓靜止的小球沿一個斜面滾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

 、廴绻麤]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釋放的高度;

 、芾^續(xù)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續(xù)的勻速運動.

  請將上述理想實驗的設想步驟按照正確的順序排列_______(只要填寫序號即可).在上述的設想步驟中,有的屬于可靠的事實,有的則是理想化的推論。下列有關事實和推論的分類正確的是( )

  A. ①是事實,②③④是推論

  B. ②是事實,①③④是推論

  C. ③是事實,①②④是推論

  D. ④是事實,①②③是推論

  解析:本題是在可靠事實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推理,將實驗理想化,并符合物理規(guī)律,得到正確的結論,而②是可靠事實,因此放在第一步,③①是在高度上作無摩擦的設想,最后推導出水平面④上的理想實驗,因此正確順序是②③①④。

  答案:②③①④ B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20分鐘)

  1. 人從行駛的汽車上跳下來后容易( )

  A. 向汽車行駛的方向跌倒

  B. 向汽車行駛的反方向跌倒

  C. 向車右側方向跌倒

  D. 向車左側方向跌倒

  2. 有道是坐地日行八萬里,可見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是相當大的,然而當你在原地向上跳起后會發(fā)現(xiàn)仍落在原處,這是因為( )

  A. 你跳起后,會得到一向前的沖力,使你隨地球一同轉動

  B. 你跳起的瞬間,地面給你一個力,使你隨地球一同轉動

  C. 你跳起后,地球也在轉,但由于你留在空中時間太短,以至于落地后的距離太小,看不出來

  D. 你跳起到落地,水平方向速度同地球一樣

  3. 殲擊機在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時要丟掉副油箱,這樣做是為了( )

  A. 減小重力,使運動狀態(tài)保持穩(wěn)定

  B. 增大速度,使運動狀態(tài)易于改變

  C. 增大加速度,使狀態(tài)不易變化

  D. 減小慣性,有利于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

  4. 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物體的慣性的是( )

  A. 跳遠運動員在起跳前的助跑運動

  B. 跳傘運動員在落地前打開降落傘

  C. 自行車輪胎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狀

  D. 鐵餅運動員在擲出鐵餅前快速旋轉

  5. 關于慣性,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人在走路時沒有慣性,被絆倒時才有慣性

  B. 百米賽跑到達終點時不能立即停下來是由于有慣性,停下來后也就沒有慣性了

  C. 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有慣性,受到外力作用后慣性就被克服了

  D. 物體的慣性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及受力情況均無關

  6. 你試著自己學做蛋炒飯,你兩手分別握住一只雞蛋,現(xiàn)用右手的雞蛋去碰停在你左手中的雞蛋,結果如何?大部分情況是只破了一只雞蛋,則先破的蛋是( )

  A. 右手的 B. 左手的 C. 同時破 D. 無法判定

  7. 當人們的衣服上沾了一些灰塵時,都習慣地用手在沾有灰塵的地方拍打幾下,這樣灰塵就會掉了,請同學們用學過的知識解釋.

  8. 在足球場上,為了不使足球停下來,運動員帶球前進必須不斷用腳輕輕地踢撥足球(即盤帶)又如為了不使自行車減速,總是不斷地用力蹬腳踏板.這些現(xiàn)象不正說明了運動需要力來維持嗎?那為什么又說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試題答案】

  1. A 2. D 3. D 4. AD 5. D 6. B

  7. 當你拍打沾有灰塵的衣服時,衣服受力突然運動,而灰塵因慣性要保持靜止,所以與衣服脫離,就掉下來了。

  8. 足球在草地上時,受到阻力作用,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速度變小,最終會停下來,所以在盤帶足球時,人對足球施加力的作用,恰好是起了使足球已經變小的速度再變大的原因。

高一物理教案3

  【學習目標】

  1。根據(jù)實例歸納圓周運動的運動學特點,知道它是一種特殊的曲線運動,知道它與一般曲線運動的關系。

  2。理解表征圓周運動的物理量,利用各物理量的定義式,闡述各物理量的含義及相互關系。

  3。知道圓周運動在實際應用中的普遍性。用半徑、線速度、角速度的關系揭示生活、生產中的圓周運動實例。從而對圓周運動的規(guī)律有更深刻的領悟。

  【閱讀指導】

  1。圓周運動是____________的一種,從地上物體的運動到各類天體的運動,處處體現(xiàn)著圓周運動或橢圓運動的和諧之美。物體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運動叫做圓周運動。

  2。在課本圖2-1-1中,從運動學的角度看有什么共同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圓周運動中,最簡單的一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質點沿圓周運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運動就叫做勻速圓周運動。

  5。若在時間t內,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質點通過的弧長是s,則可以用比值________來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快慢,這個比值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稱為勻速圓周運動的_____________。

  6。勻速圓周運動是一種特殊的曲線運動,它的線速度就是________________。這是一個________量,不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圓周運動中任一點的線速度方向就是_______________。因此,勻速圓周運動實際是一種__________運動。這里所說的勻速是指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7。對于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即單位時間內所轉過的角度叫做勻速圓周運動的_________________,表達式是____________,單位是_____________,符號是________;勻速圓周運動是_______________不變的運動。

  8。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周期,用符號____表示。周期是描述________________的一個物理量。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經過一個周期后會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勻速圓周運動中,線速度與角速度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任何一條光滑的曲線,都可以看做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的,__________叫做曲率半徑,記作_____,因此我們就可以把物體沿任意曲線的運動,看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運動。

  【課堂練習】

  ★夯實基礎

  1。對于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

  B。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弧長相等

  C。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位移相等

  D。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角度相等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下列哪些物理量是不變的( )

  A。速率 B。速度 C。角速度 D。周期

  3。某質點繞圓周運動一周,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

  A。質點相對于圓心是靜止的 B。速度的方向始終不變

  C。位移為零,但路程不為零 D。路程與位移的大小相等

  4。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其線速度大小為3m/s,角速度為6 rad/s,則在0。1s內物體通過的弧長為________m,半徑轉過的角度為_______rad,半徑是_______m。

  5。A、B兩質點分別做勻速圓周運動,在相同的時間內,它們通過的弧長之比sA:sB=2:3,而轉過的角度之比 =3:2,則它們的周期之比TA:TB=________,角速度之比 =________,線速度之比vA:vB=________,半徑之比RA:RB=________。

  6。如圖所示的傳動裝置中,已知大輪A的半徑是小輪B半徑的3倍,A、B分別在邊緣接觸,形成摩擦轉動,接觸點無打滑現(xiàn)象,B為主動輪,B轉動時邊緣的線速度為v,角速度為,試求:

  (1)兩輪轉動周期之比;

  (2)A輪邊緣的.線速度;

  (3)A輪的角速度。

  ★能力提升

  7。如圖所示,直徑為d的圓筒,正以角速度繞軸O勻速轉動,現(xiàn)使槍口對準圓筒,使子彈沿直徑穿過,若子彈在圓筒旋轉不到半圈時,筒上先后留下a、b兩彈孔,已知aO與bO夾角60,則子彈的速度為多大?

  8。一個大鐘的秒針長20cm,針尖的線速度是________m/s,分針與秒針從重合至第二次重合,中間經歷的時間為________s。

  第1節(jié) 描述圓周運動

  【閱讀指導】

  1。 曲線運動,運動軌跡是圓的。

  2。 做圓周運動的物體通常不能看作質點;物體各部分的軌跡都不盡相同,但它們是若干做圓周運動的質點的組合;做圓周運動的各部分的軌跡可能不同,但軌跡的圓心相同。

  3?炻蛔兊膭蛩(率)圓周運動。

  4。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圓弧長度相等。

  5。S/t,單位時間所通過的弧長,線速度。

  6。質點在圓周運動中的瞬時速度,矢,圓周上該點切線的方向,變速,速率不變的。

  7。連接質點和圓心的半徑所轉過的角度,角速度,=/t,弧度每秒,rad/s,角速度。

  8。運動一周所用的時間,T,勻速圓周運動快慢,重復回到原來的位置及運動方向。

  9。 V=R。

  10。一系列不同半徑的圓弧,這些圓弧的半徑;物體沿一系列不同半徑的小段圓弧。

  【課堂練習】

  1。 A 2。 A、C、D 3。 C 4。 0。3,0。6,0。5。5。 1:2,2:1,1:4。

  6。小。7。 V=3d/2

高一物理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 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知道它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明確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

  3、理解重力加速度概念,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

  4、培養(yǎng)學生實驗、觀察、推理、歸納的科學意識和方法

  5、通過對伽利略自由落體運動研究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并感受先輩大師崇尚科學、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

  二、重點難點

  理解在同一地點,一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相同是 本節(jié)的'重點

  掌握并靈活運用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是難點

  三、教學方法

  實驗—觀察—分析—總結

  四、教具

  牛頓管、抽氣機、電火花計時器、紙帶、重錘、學生電源、鐵架臺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提問: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是怎樣的?

  vt=at

  s =at2/2

  vt2 =2as

  (二)、自由落體運動

  演示1:左手擲一金屬片,右手擲一張紙片,在講臺上方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同時釋放,讓學生觀察二者是否同時落地。然后將紙片捏成紙團,重復實驗 ,再觀察二者是否同時落地。

  結論:第一次金屬片先落下,紙片后落下,第二次幾乎同時落下。

  提問:解釋觀察的現(xiàn)象

  顯然,空氣對紙的阻力影響了紙片的下落,而當它被撮成紙團以后,阻力減小,紙片和金屬片才幾乎同時著地。

  假設紙片和金屬片處在真空中同時從同一高度下落,會不會同時著地呢?

  演示2:牛頓管實驗

  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顯然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是:

 。1)只受重力而不受其他任何力,包括空氣阻力。

  (2) 從靜止開始下落

  實際上如果空氣阻力的作用同重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計,物體的下落也可以看做自由落體運動。

 。ㄈ┳杂陕潴w運動是怎樣的直線運動呢?

  學生分組實驗(每二人一組)

  將電火花計時器呈豎直方向固定在鐵架臺上,讓紙帶穿過計時器,紙帶下方固定在重錘上,先用手提著紙帶,使重物靜止在靠近計時器下放,然后接通電源,松開紙帶,讓重物自由下落,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小點。

  運用該紙帶分析重錘的運動,可得到: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重錘下落的加速度為a=9。8m/s2

  (四)自由落體加速度

  1、學生閱讀課文

  提問:什么是重力加速度?標準值為多少?方向指向哪里?用什么字母表示?(略)

  2、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什么規(guī)律?

 。1)在地球上同一地點,一切物體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

 。2)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是不同的,由教材第37頁表格可知,緯度愈高,數(shù)值愈大。

 。3)在通常的計算中,可以把g取作9。8m/s2,在粗略的計算中,還可以把g取作10m/s2

  (五)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

  vt=gt

  h=(1/2)gt2 g取9。8m/s2

  vt2=2gh

  注意式中的h是指下落的高度

 。┱n外作業(yè)

  1、閱讀《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

  2、教材第38頁練習八(1)至(4)題

高一物理教案5

  1.3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們的區(qū)別。

  二、能力目標

  1、比值定義法是物理學中經常采用的方法,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掌握用物理工具描述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抽象思維能力。

  三、德育目標

  由簡單的問題逐步把思維遷移到復雜方向,培養(yǎng)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由簡單到復雜。

  教學重點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概念及其區(qū)別

  教學難點

  怎樣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

  教學方法

  類比推理法

  教學用具

  有關物理知識的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質點的各式各樣的運動,快慢程度不一樣,那如何比較運動的快慢呢?

  二、新課教學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1、知道速度是描述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3、知道瞬時速度是描述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經過某一位置時)的.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大小等于同一時刻的瞬時速率。

  (二)學生目標完成過程

  1、速度

  提問:運動會上,比較哪位運動員跑的快,用什么方法?

  學生:同樣長短的位移,看誰用的時間少。

  提問:如果運動的時間相等,又如何比較快慢呢?

  學生:那比較誰通過的位移大。

  老師:那運動物體所走的位移,所用的時間都不一樣,又如何比較其快慢呢?

  學生:單位時間內的位移來比較,就找到了比較的統(tǒng)一標準。

  師:對,這就是用來表示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在初中時同學就接觸過這個概念,那同學回憶一下,比較一下有哪些地方有了側重,有所加深。

  板書:速度是表示運動的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用v=s/t表示。

  由速度的定義式中可看出,v的單位由位移和時間共同決定,國際單位制中是米每秒,符號為m/s或ms1,常用單位還有km/h、cm/s等,而且速度是既具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

  板書:

  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

  2、平均速度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在任何相等的時間里位移都是相等的,那v=s/t是恒定的。那么如果是變速直線運動,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不相等,那又如何白色物體運動的快慢呢?那么就用在某段位移的平均快慢即平均速度來表示。

  例:百米運動員,10s時間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學生馬上會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師:對,這就是運動員完成這100m的平均快慢速度。

  板書:

  說明:對于百米運動員,誰也說不來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鐘跑10米多,有的1秒鐘跑不到10米,但它等效于運動員自始至終用10m/s的速度勻速跑完全程。所以就用這平均速度來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但這個 =10m/s只代表這100米內(或10秒內)的平均速度,而不代表他前50米的平均速度,也不表示后50米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

  例:一輛自行車在第一個5秒內的位移為10米,第二個5秒內的位移為15米,第三個5秒內的位移為12米,請分別求出它在每個5秒內的平均速度以及這15秒內的平均速度。

  學生計算得出:

  由此更應該知道平均速度應指明是哪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3、瞬時速度

  如果要精確地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應怎樣描述呢?那就必須知道某一時刻(或經過某一位置)時運動的快慢程度,這就是瞬時速度。

  板書:瞬時速度:運動的物體在(經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比如:騎摩托車時或駕駛汽車時的速度表顯示,若認為以某一速度開始做勻速運動,也就是它前一段到達此時的瞬時速度。

  在直線運動中,瞬時速度的方向即物體在這一位置的運動方向,所以瞬時速度是矢量。通常我們只強調其大小,把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為速率,是標量。

  4、鞏固訓練:(出示投影片)

  一物體從甲地到乙地,總位移為2s,前一s內平均速度為v1,第二s內平均開速度為v2,求這個物體在從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

  師生共評:有的同學答案為 這是錯誤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要嚴格按照平均速度的定義來求,用這段總位移與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的比值,也就只表示這段位移內的平均速度。

  三、小結

  1、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2、平均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3、瞬時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4、速度的大小稱為速率。

  拓展:

  本節(jié)課后有閱讀材料,怎樣理解瞬時速度,同學們有興趣的話,請看一下,這里運用了物理的極限思想,有助于你對瞬時速度的理解。

  四、作業(yè)P26練習三3、4、5

  五、板書設計

  【總結】20xx年已經到來,高中的同學也即將進入一系列的寒假春節(jié),小編在此特意收集了寒假有關的文章供讀者閱讀。

高一物理教案6

  教學目的:

  1、了解萬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過程;

  2、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含義并會推導萬有引力定律;

  3、掌握萬有引力定律,能解決簡單的萬有引力問題;

  教學難點:

  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

  [完]

  教學重點:

  萬有引力定律

  [完]

  教具:

  展示第谷、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和牛頓等人圖片.

  教學過程

  1、引言

  展示第谷、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和牛頓等人照片并講述物理學史:

  十七世紀中葉以前的漫長時間中,許多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如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和開普勒等人),通過了長期的觀察、研究,已為人類揭示了行星的運動規(guī)律.但是,長期以來人們對于支配行星按照一定規(guī)律運動的原因是什么.卻缺乏了解,更沒有人敢于把天體運動與地面上物體的運動聯(lián)系起來加以研究.

  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在哥白尼、伽利略和開普勒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地面上的動力學規(guī)律推廣到天體運動中,研究、確立了《萬有引力定律》.從而使人們認識了支配行星按一定規(guī)律運動的.原因,為天體動力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那么:

  (1)牛頓是怎樣研究、確立《萬有引力定律》的呢?

  (2)《萬有引力定律》是如何反映物體間相互作用規(guī)律的?

  以上兩個問題就是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重點.

  2、通過舉例分析,引導學生粗略領會牛頓研究、確立《萬有引力定律》的科學推理的思維方法.

  蘋果在地面上加速下落:(由于受重力的原因):

  月亮繞地球作圓周運動:(由于受地球引力的原因);

  行星繞太陽作圓周運動:(由于受太陽引力的原因),

  (牛頓認為)

  牛頓將上述各運動聯(lián)系起來研究后提出:這些力是屬于同種性質的力,應遵循同一規(guī)律;并進一步指出這種力應存在于宇宙中任何具有質量的物體之間.

  3、引入課題.

高一物理教案7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曲線運動;

  2、知道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是怎樣確定的;

  3、知道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重點:

  1、什么是曲線運動

  2、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方向的確定

  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難點:

  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前邊幾章我們研究了直線運動,下邊同學們思考兩個問題:

  1、什么是直線運動?

  2、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條件是什么?

  在實際生活中,普遍發(fā)生的是曲線運動,那么什么是曲線運動?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

  二、新課教學

  1、曲線運動

  (1)幾種物體所做的運動

  a:導彈所做的運動;汽車轉彎時所做的運動;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的運動;

  b:歸納總結得到:物體的運動軌跡是曲線。

  (2)提問:上述運動和曲線運動除了軌跡不同外,還有什么區(qū)別呢?

  (3)對比小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和彎道上行駛的情況。

  學生總結得到:曲線運動中速度方向是時刻改變的。

  過渡:怎樣確定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在任意時刻的速度方向呢?

  2: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1)情景:

  a:在砂輪上磨刀具時,刀具與砂輪接觸處有火星沿砂輪的切線方向飛出;

  b:撐開的帶著水的傘繞傘柄旋轉,傘面上的水滴沿傘邊各點所劃圓周的切線方向飛出。

  (2)分析總結得到:質點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線的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3)推理:

  a:只要速度的大小、方向的一個或兩個同時變化,就表示速度矢量發(fā)生了變化。

  b:由于做曲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方向時刻改變,所以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

  過渡:那么物體在什么條件下才做曲線運動呢?

  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1)一個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的鋼珠,如果從旁給它施加一個側向力,它的運動方向就會改變,不斷給鋼珠施加側向力,或者在鋼珠運動的路線旁放一塊磁鐵,鋼珠就偏離原來的方向而做曲線運動。

  (2)觀察完模擬實驗后,學生做實驗。

  (3)分析歸納得到:當物體所受的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時,物體就做曲線運動。

  (4)學生舉例說明:物體為什么做曲線運動。

  (5)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當合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線上時,產生的`加速度也在這條直線上,物體就做直線運動。

  如果合力的方向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時,產生的加速度就和速度成一夾角,這時,合力就不但可以改變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改變速度的方向,物體就做曲線運動。

  三、鞏固訓練:

  四、小結

  1、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叫曲線運動。

  2、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是時刻改變的,質點在某一點的瞬時速度的方向在曲線的這一點的切線上。

  3、當合外力F的方向與它的速度方向有一夾角a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五、作業(yè):<創(chuàng)新設計>曲線運動課后練習

高一物理教案8

  一、目的要求

  1、理解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理解位移—時間圖象的含義,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象及其意義。

  3、理解用圖象表示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的數(shù)學方法。

  二、重點難點

  重點: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

  難點:理解圖象的意義。

  三、教學過程:

 。ㄒ唬┒嗝襟w顯示,引出勻速直線運動

  1、觀測一輛汽車在一段平直公路上運動

  時間t/s 0 4.9 10.0 15.1 19.9

  位移s/m 0 100 200 300 400

  觀測結果如下

  可以看出,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在相等的時間里汽車的位移相等。

  2、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1)在勻速直線運動中,位移s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t成正比。

  (2)用圖象表示位移和時間的關系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

  縱軸表示位移s

  橫軸表示時間t

  作出上述汽車運動的s—t圖象如右圖所示

  可見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和時間的關系圖象是一條傾斜直線

  這種圖象叫做位移—時間圖象(s—t圖象)

  圖象的含義

 、俦砻髟趧蛩僦本運動中,s∝t

 、趫D象上任一點的.橫坐標表示運動的時間,對應的縱坐標表示位移

 、蹐D象的斜率k=Δs/Δt=v

  (3)學生閱讀課文第23頁方框里面的文字

  討論:下面的s—t圖象表示物體作怎樣的運動?(投影顯示)

 。ǘ┳兯僦本運動

  舉例:(1)飛機起飛

 。2)火車進站

  2、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不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做變速直線運動。

  3、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象不是直線而是曲線(投影顯示)

  四、課堂小結

  勻速直線運動(s ∝ t)

  變速直線運動(s與t不成正比)

高一物理教案9

  【學習目標】

  1.理解動能的概念,會用功能關系導出動能的定義式,并會用動能的定義式進行計算。

  2.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會用功能關系導出勢能的定義式,會用重力勢能的定義式進行計算。

  3.理解重力勢能的變化與重力做功的關系。知道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及重力勢能的相對性。

  4.了解彈性勢能的概念。

  【閱讀指導】

  1.一個物體的質量為m,它在某時刻的速度為v1,那么它在該時刻的動能Ek1=__________,某時刻這個物體的速度變?yōu)関2,那么它在該時刻的動能Ek2=________,對于同一物體,速度的大小變化動能就會變化,速度是描述物體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動能也是描述物體_________的物理量,動能是_______量(填“矢”或“標”)。

  2.被舉高的物體具有做功的本領,所以被舉高的物體具有能量,物體的重力勢能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物體受到的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的,當一個物體所處的高度變化時,重力一定對物體做功。

  3.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從高H處沿不同路徑a、b、c、d落下,試計算從a、b、c路徑落下的過程中,

  (1)重力所做的功;

  (2)物體重力勢能如何變化;變化量是多少;

  (3)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結論;

  (4)如果物體是從d路徑落下的還能得出以上結論嗎?你怎么得出的?

  4.物體所處的高度是相對的,因此,物體的重力勢能也總是相對于某一個水平面說的。如果我們設海拔零高度為重力勢能為零的點,那么高于海平面以上物體的重力勢能為_____,處于海平面相同高度處物體的重力勢能為______,海平面以下物體的重力勢能為______。

  【課堂練習】夯實基礎

  1.質量為0.2kg的小球,以5m/s的速度碰墻后以3m/s的速度被彈回,若選定小球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小球碰墻前的動能為_________,小球碰墻后的動能為_________。

  2.兩物體質量之比為1:2,速度之比為2:1,則兩個物體的動能之比為___________。

  3.關于速度與動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個物體速度越大時,動能越大

  B.速度相等的物體,如果質量相等,那么它們的動能也相等

  C.動能相等的物體,如果質量相等,那么它們的`速度也相同

  D.動能越大的物體,速度也越大

  4.從離地h高的同一點將一小球分別豎直上拋、平拋、豎直下拋、自由下落,都落到地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豎直上拋重力做的功最多

  B.豎直上拋、平拋、豎直下拋、自由下落重力做的功一樣多

  C.只有平拋、豎直下拋、自由下落三種情況重力做的功一樣多

  D.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只與重力大小和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關

  5.質量為m=1kg的物體克服重力做功50J,g取10m/s2,則:

  A.物體一定升高了5m

  B.物體的動能一定減少50J

  C.物體的重力勢能一定增加50J

  D.物體一定是豎直向上運動

  能力提升

  6.兩物體質量之比為1:3,它們距離地面高度之比也為1:3,讓它們自由下落,它們落地時的動能之比為( )

  A.1:3 B.3:1 C.1:9 D.9:1

  7.一質量分布均勻的不可伸長的繩索重為G,A、B兩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如圖所示,今在繩的最低點C施加一豎直向下的力將繩繃直,在此過程中,繩索AB的重心位置( )

  A.逐漸升高 B.逐漸降低

  C.先降低后升高 D.始終不變

  8.5kg的鋼球,從離地面高15m處自由落下,如果規(guī)定地面的高度為零,則物體下落前的重力勢能為__________J,物體下落1s,它的重力勢能變?yōu)開______J,該過程中重力做了_______J的功,重力勢能變化了__________J。(g取10m/s2)

  第3節(jié) 動能與勢能

  【閱讀指導】

  1、 運動狀態(tài) 狀態(tài) 標2、物體的重量和它的高度的乘積 3、(1)重力所做的功均為WG=mgH (2) 物體重力勢能減少了。減少量均為mgH (3)重力做功重力勢能減少 重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勢能就減少多少。*(4)能 可以將d曲面分成很多小的斜面,在每個小斜面上,物體運動過程中重力做的功都為mg△h,重力做的總功就為mgH; 4. 正值 零 負值

  【課堂練習】

  1、2.5J 0.9J 2、2:1 3、1:3 1、BD 2、AC 3、ABD 4、750 500 250 250

高一物理教案10

  教學目標

  1. 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fā)生的。

  2. 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知道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3.知道回聲現(xiàn)象和回聲測距離。

  重點 聲音發(fā)生和傳播

  難點 回聲測距離

  教具演示

  音叉,乒乓球

  學生 橡皮筋

  一引入新課我們有兩只耳朵,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聽老師講課,可以獲得各種知識,聽電臺廣播可以知道天下大事,聲音是我們了解周圍事物的重要渠道,那么,聲音是怎樣發(fā)生的?它是怎么傳到我們耳朵?

  教學過程設計

  一.聲音的發(fā)生

 。1)演示課本圖3-1,引導學生觀察音叉發(fā)生時叉股在振動。

 。2)隨堂學生實驗:做課本圖3-1撥動張緊的橡皮筋。

 。3)隨堂學生實驗:做課本圖3-1用手指摸著頸前喉頭部分,同時發(fā)聲。 小結:歸納以上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聲音的發(fā)生是由于物體的振動”。指出鳥、蟋蟀和其他一些昆蟲發(fā)聲也是由于振動。

  二.聲音的傳播

  (1)課本圖3-2實驗 問:右邊音叉的振動通過什么傳給了左邊的音叉?-(空氣)

 。2)游泳時,潛入水中也能聽到聲音,說明液體也能傳聲。

  (3)隨堂實驗:把耳朵貼近桌面,用手敲桌板,可聽見清晰的.敲擊聲,說明固體也能傳聲。小結:聲音能靠任何氣體、液體、固體物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而真空不能傳聲。牐

  三.聲音的傳播速度學生對比表中的一些聲速并找出空氣中15攝氏度的聲速。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快。觀察音叉振動觀察橡皮筋振動感覺喉頭振動歸納觀察左邊乒乓球思考回想實驗查表,并比較

  四.回聲

 。1)回聲:回聲是聲音在傳播中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現(xiàn)象。講述為什么有時候能聽到回聲,有時又不能。原聲與回聲要隔0.1s以上我們才能聽見回聲。請同學們算一算我們要聽見回聲,離障礙物體至少要多遠。(17米)

  (2)利用回聲測距離 例題:某同學站在山崖前向山崖喊了一聲,經過1.5秒后聽見回聲,求此同學離山崖多遠?已知:v=340m/s ; t=1.5s求:S解:s=vt1=340m/s×1/2×1.5s=255m答:略

  五.小結 計算練習學生解題

  六.思考與作業(yè) P43-3

  七. 板書

  第四章聲現(xiàn)象

  第一節(jié)聲音的發(fā)生和傳播

  一.發(fā)生

  1. 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 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二.聲音傳播

  1. 聲音靠介質(任何氣體、液體和固體)傳播。

  2. 聲速(15℃)340m/s

  3. 聲速由大到小排列:固體、液體、氣體。

  三.回聲

  1.回聲是聲音在傳播中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現(xiàn)象。(聽到回聲條件:0.1s以上,17米)

  2.利用回聲測距離:s=1/2s總=1/2vt。

高一物理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讓學生明確電源在直流電路中的作用,理解導線中的恒定電場的建立

  2.知道恒定電流的概念和描述電流強弱程度的物理量———電流

  3.從微觀意義上看電流的強弱與自由電子平均速率的關系。

 。ǘ┻^程與方法

  通過類比和分析使學生對電源的的概念、導線中的電場和恒定電流等方面的理解。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電源、電流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的生產實踐的意識,勇于探究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物理學問題。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電源的形成過程及電流的產生。

  難點:電源作用的道理,區(qū)分電子定向移動的速率和在導線中建立電場的速率這兩個不同的概念。

  三、教學過程

  (一)先對本章的知識體系及意圖作簡要的概述

 。ǘ┬抡n講述————第一節(jié)、導體中的電場和電流

高一物理教案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速度—時間圖像。

  2、理解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進一步訓練用圖像法表示物理規(guī)律的能力。

  情感目標

  滲透從簡單問題入手及理想化的思維方法。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本單元的基礎,是進一步學習加速度概念及勻變速運動規(guī)律的重要前提.教材主要有兩個知識點:速度—時間圖像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教材的編排自然順暢,便于學生接受,先給出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再根據(jù)具體的實例(汽車做勻加速運動),進一步突出了“圖像通常是根據(jù)實驗測定的數(shù)據(jù)作出的”這一重要觀點,并很自然地給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最后,闡述了從簡單情況入手,及理想化的處理方法,即有些變速運動通?山瓶醋鲃蜃兯龠\動來處理.

  教法建議

  對速度——時間圖像的學習,要給出物體實際運動的情況,讓學生自己建立圖像,體會建立圖像的一般步驟,并與位移圖像進行對比.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的學習,也要通過分析具體的實例,認真體會“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變化相等”的特點,教師也可以給出速度變化相同,但是所用時間不等的例子,或時間相同,速度變化不等的例子,讓學生判斷是否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速度——時間圖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

  教學難點:對圖像的處理.

  主要設計:

  1、展示課件:教材圖2—15的.動態(tài)效果(配合兩個做勻速運動的物體)體會速度——時間圖像的建立過程.

  2、提問:如何從速度——時間圖像中求出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位移?

  3、上述兩個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是怎樣的?

 。ㄗ屚瑢W自己畫出,并和速度——時間圖像進行對比)

  4、展示課件圖2—17的動態(tài)效果〔配合做勻加速運動的汽車運行情況(顯示速度計)

  引導同學:采集實驗數(shù)據(jù),建立坐標系,描點做圖.

  5、展示課件圖2—18的動態(tài)效果(配合做勻減速運動的汽車)

  引導同學:畫出它的速度——時間圖像.

  6、提問:上述兩個汽車運動過程有什么特點?

  引導同學發(fā)現(xiàn)“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改變相等”的特點.

  7、舉例:

 、偎俣雀淖兿嗟龋脮r間不等的情況.

 、诮涍^相同時間,速度改變不相等的情況.

  8、小結: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減速直線運動?

  探究活動

  請你坐上某路公共汽車(假設汽車在一條直線上行駛)觀察汽車的速度表和自己的手表,采集數(shù)據(jù),即記錄汽車在不同時刻的速度,之后把你采集的數(shù)據(jù)用速度——時間圖像表示出來,并將你的結果講給周圍人聽。

高一物理教案13

  一、應用解法分析動態(tài)問題

  所謂解法就是通過平行四邊形的鄰邊和對角線長短的關系或變化情況,作一些較為復雜的定性分析,從形上就可以看出結果,得出結論.

  例1 用細繩AO、BO懸掛一重物,BO水平,O為半圓形支架的圓心,懸點A和B在支架上.懸點A固定不動,將懸點B從1所示位置逐漸移到C點的過程中,試分析OA繩和OB繩中的拉力變化情況.

  [方法歸納]

  解決動態(tài)問題的一般步驟:

  (1)進行受力分析

  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一般情況下物體只受三個力:一個是恒力,大小方向均不變;另外兩個是變力,一個是方向不變的力,另一個是方向改變的力.在這一步驟中要明確這些力.

  (2)畫三力平衡

  由三力平衡知識可知,其中兩個變力的合力必與恒力等大反向,因此先畫出與恒力等大反向的力,再以此力為對角線,以兩變力為鄰邊作出平行四邊形.若采用力的分解法,則是將恒力按其作用效果分解,作出平行四邊形.

  (3)分析變化情況

  分析方向變化的力在哪個空間內變化,借助平行四邊形定則,判斷各力變化情況.

  變式訓練1 如2所示,一定質量的物塊用兩根輕繩懸在空中,其中繩OA固定不動,繩OB在豎直平面內由水平方向向上轉動,則在繩OB由水平轉至豎直的過程中,繩OB的張力的大小將( )

  A.一直變大

  B.一直變小

  C.先變大后變小

  D.先變小后變大

  二、力的正交分解法

  1.概念:將物體受到的所有力沿已選定的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的方法,是處理相對復雜的多力的合成與分解的常用方法.

  2.目的:將力的合成化簡為同向、反向或垂直方向的分力,便于運用普通代數(shù)運算公式解決矢量的運算,“分解”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合成”.

  3.適用情況:適用于計算三個或三個以上力的合成.

  4.步驟

  (1)建立坐標系:以共點力的作用點為坐標原點,直角坐標系x軸和y軸的選擇應使盡量多的力在坐標軸上.

  (2)正交分解各力:將每一個不在坐標軸上的.力分解到x軸和y軸上,并求出各分力的大小,如3所示.

  (3)分別求出x軸、y軸上各分力的矢量和,即:

  Fx=F1x+F2x+…

  Fy=F1y+F2y+…

  (4)求共點力的合力:合力大小F=F2x+F2y,合力的方向與x軸的夾角為α,則tan α=FyFx,即α=arctan FyFx.

  4

  例2 如4所示,在同一平面內有三個共點力,它們之間的夾角都是120°,大小分別為F1=20 N,F(xiàn)2=30 N,F(xiàn)3=40 N,求這三個力的合力F.

  5

  變式訓練2 如5所示,質量為m的木塊在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運動.已知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那么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 )

  A.μmg

  B.μ(mg+Fsin θ)

  C.μ(mg-Fsin θ)

  D.Fcos θ

  三、力的分解的實際應用

  例3 壓榨機結構如6所示,B為固定鉸鏈,A為活動鉸鏈,若在A處施另一水平力F,輕質活塞C就以比F大得多的力壓D,若BC間距為2L,AC水平距離為h,C與左壁接觸處光滑,則D所受的壓力為多大?

  例4 如7所示,是木工用鑿子工作時的截面示意,三角形ABC為直角三角形,∠C=30°.用大小為F=100 N的力垂直作用于MN,MN與AB平行.忽略鑿子的重力,求這時鑿子推開木料AC面和BC面的力分別為多大?

  變式訓練3 光滑小球放在兩板間,如8所示,當OA板繞O點轉動使 θ角變小時,兩板對球的壓力FA和FB的變化為( )

  A.FA變大,F(xiàn)B不變

  B.FA和FB都變大

  C.FA變大,F(xiàn)B變小

  D.FA變小,F(xiàn)B變大

  例5 如9所示,在C點系住一重物P,細繩兩端A、B分別固定在墻上,使AC保持水平,BC與水平方向成30°角.已知細繩最大只能承受200 N的拉力,那么C點懸掛物體的重量最

  多為多少,這時細繩的哪一段即將被拉斷?

  參考答案

  解題方法探究

  例1 見解析

  解析 在支架上選取三個點B1、B2、B3,當懸點B分別移動到B1、B2、B3各點時,AO、BO中的拉力分別為FTA1、FTA2、FTA3、和FTB1、FTB2、FTB3,從中可以直觀地看出,F(xiàn)TA逐漸變小,且方向不變;而FTB先變小,后變大,且方向不斷改變;當FTB與FTA垂直時,F(xiàn)TB最小.

  變式訓練1 D

  例2 F=103 N,方向與x軸負向的夾角為30°

  解析 以O點為坐標原點,建立直角坐標系xOy,使Ox方向沿力F1的方向,則F2與y軸正向間夾角α=30°,F(xiàn)3與y軸負向夾角β=30°,如甲所示.

  先把這三個力分解到x軸和y軸上,再求它們在x軸、y軸上的分力之和.

  Fx=F1x+F2x+F3x

  =F1-F2sin α-F3sin β

  =20 N-30sin 30° N-40sin 30° N=-15 N

  Fy=F1y+F2y+F3y

  =0+F2cos α-F3cos β

  =30cos 30° N-40cos 30° N=-53 N

  這樣,原來的三個力就變成互相垂直的兩個力,如乙所示,最終的合力為:

  F=F2x+F2y=-152+-532 N=103 N

  設合力F與x軸負向的夾角為θ,則tan θ=FyFx=-53 N-15 N=33,所以θ=30°.

  變式訓練2 BD

  例3 L2hF

  解析 水平力F有沿AB和AC兩個效果,作出力F的分解如甲所示,F(xiàn)′=h2+L22hF,由于夾角θ很大,力F產生的沿AB、AC方向的效果力比力F大;而F′又產生兩個作用效果,沿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如乙所示.

  甲 乙

  Fy=Lh2+L2F′=L2hF.

  例4 1003 N 200 N

  解析 彈力垂直于接觸面,將力F按作用效果進行分解如所示,由幾何關系易得,推開AC面的力為F1=F/tan 30°=1003 N.

  推開BC面的力為F2=F/sin 30°=200 N.

  變式訓練3 B [利用三力平衡判斷如下所示.

  當θ角變小時,F(xiàn)A、FB分別變?yōu)镕A′、FB′,都變大.]

  例5 100 N BC段先斷

  解析 方法一 力的合成法

  根據(jù)一個物體受三個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三個力的任意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第三個力大小,方向與第三個力方向相反,在甲中可得出F1和F2的合力F合豎直向上,大小等于F,由三角函數(shù)關系可得出F合=F1sin 30°,F(xiàn)2=F1cos 30°,且F合=F=G.

  甲

  設F1達到最大值200 N,可得G=100 N,F(xiàn)2=173 N.

  由此可看出BC繩的張力達到最大時,AC繩的張力還沒有達到最大值,在該條件下,BC段繩子即將斷裂.

  設F2達到最大值200 N,可得G=115.5 N,F(xiàn)1=231 N>200 N.

  由此可看出AC繩的張力達到最大時,BC繩的張力已經超過其最大能承受的力.在該條件下,BC段繩子早已斷裂.

  從以上分析可知,C點懸掛物體的重量最多為100 N,這時細繩的BC段即將被拉斷.

  乙

  方法二 正交分解法

  如乙所示,將拉力F1按水平方向(x軸)和豎直方向(y軸)兩個方向進行正交分解.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F1sin 30°=F=G,F(xiàn)1cos 30°=F2.

  F1>F2;繩BC先斷, F1=200 N.

  可得:F2=173 N,G=100 N.

高一物理教案14

  學習目標:

  1。 知道位移的概 念。知道它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動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 有向線段來表示。

  2。 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區(qū)別。

  學習重點: 質點的概念

  位移的矢量性、概念。

  學習難點:

  1。對質點的理解。

  2。位移和路程的區(qū)別。

  主要內容:

  一、質點:

  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具有質量的點,叫做質點。

  質點是一種科學的抽象,是在研究物體運動時,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是對實際物體的近似,是一個理想化模型。一個物體是否可以視為質點,要具體的研究情況具體分析 。

  二、路程和位移

  2。路程:質點實際運動軌跡的長度,它只有大小沒

  有方向,是標量。

  3。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動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是用一條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質點始末位置間的距離,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 向末位置,位移只取決于初末位置,與運動路徑無關。

  4。 位移和路程的區(qū)別:

  5。一般來說,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質點做方向不變的直線運動時大小才等于路程。

  【例一】下列幾種運動中的物體,可以看作質點的是( )

  A。研究從廣州飛往北京時間時的飛機

  B。繞地軸做自轉的地球

  C。繞太陽公轉的地球

  D。研究在平直公路上行駛速度時的汽車

  【例二】中學的壘球場的內場是一個邊長為16。77m的正方形,在它的四個角分別設本壘和一、二、三壘。一位球員擊球后,由本壘經一壘、一壘二壘跑到三壘。他運動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位移的方向如何?

  課堂訓練:

  1。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個物體通過的路程相同,則它們的位移的大小也一 定相同。

  B。兩個物體通過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相同。

  C。一個物體在某一運動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過的路程。

  D。若物體做單一 方向的直線運動,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2。如圖甲,一根細長的彈簧系著一個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 上。手握小球把彈簧拉長,放手后小球便左右來回運動,B為小球向右到達的最遠位置。小球向右經過中間位置O時開始計時,其經過各點的時刻如圖乙所示。若測得OA=OC=7cm,AB=3cm,則自0時刻開始:

  a。0。2s內小球發(fā)生的位移大 小是____,方向向____,經過的路程是_____。

  b。0。6s內小球發(fā)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方向向____,經過的路程是____。

  c。0。8s 內小球發(fā)生的位移是____,經過的路程是____。

  d。1。0s內小球發(fā)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方向向______,經過的路程是____。

  3。關于質點運動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點的位移是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是矢量。

  B。路程就是質點運動時實際軌跡的長度,是標量。

  C。任何質點只要做直線運動,其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

  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標量,因而位移不可能和路程相等。

  4。下列關于路程和位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位移就是路程。 B。位移的大小永遠不等于路程。

  C。若物體作單一方向的直線運動,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位移是矢量,有大小而無方向,路程是標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5。關于質點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質點運動的方向。

  B。路程是標量,也是位移的大小。

  C。質點做直線運動時,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

  D。位移的數(shù)值一定不會比路程大。

  6。下列關于位移和路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總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

  B。位移描述的是直線運動,路程描述的是曲線運動。

  C。位移取決于始、末位置,路程取決于實際運動路徑。

  D。運動物體的路程總大于位移。

  7。以下運動物體可以看成質點的是:( )

  A。研究地球公轉時的地球 B。研究自行車在公路上行駛速度時的自行車

  C。研究地 球自轉時的地球 D。研究列車通過某座大橋所用時間時的列車

  三、矢量和標量

  四、直線運動的位置和位移

  課堂訓練

  課后作業(yè):

  閱讀材料: 我國古代關于運動的知識

  我國在先秦的時候,對于運動就有 熱烈的爭論,是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的'一個題目!肚f子》書上記載著,公孫龍曾提出一個奇怪的說法,叫做飛 鳥之影未嘗動也。按常識說,鳥在空中飛,投到地上的影當然跟著鳥的移動而移動。但公孫龍卻說鳥影并沒有動。無獨有偶,當時還有人提出鏃矢之疾;有不行不止之時,一支飛速而過的箭,哪能不行不止呢?既說不行,又怎能不止呢?乍看起來,這些說法實在是無稽之談,也可以給它們戴一頂詭辯的帽子。

  但是事情并不這么簡單。這個說法不但不是詭辯,而且還包含著辯證法的正確思想。恩格斯曾經指出,運動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簡單的機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夠實現(xiàn),也只是因為物體在同一 瞬間既在一個地方又在另一個地方,既在同一個地方又不在同一個地方。這種矛盾的連續(xù)產生和同時解決正好就是運動。因為運動體的位置隨時間而變化,某一時刻在A點,在隨之而來的另一時刻,就在相鄰的B點,因此,也就有一個時刻,它既在A點又不在A點,既在B點又不在B點。在這時刻,物體豈不是不行不止嗎?再者,在一定的時間t內,物體前進一段距離s,當這時間變小,s隨之變小;當t趨近于零時,s也趨近于零。也就是說,在某一瞬間,即某一時刻,運動體可以看作是靜止的,所以飛鳥之影確實有未 嘗動的時候,對于運動的這種觀察和分析實在是十分深刻的。這同他們能夠區(qū)分時間與時刻的觀念很有關系!赌洝穼τ邙B影問題又有他們自己的理解,說那原因在于改為。認為鳥在A點時,影在A點,當鳥到了相鄰的B點,影也到了相鄰的B點。此時A上的影已經消失,而在B處另成了一個影,并非A上的影移 動到B上來,這也是言之有理的。

  機械運動只能在空間和時間中進行,運動體在單位時間內所經歷的空間長度,就是速率。《墨經下》第65條之所述就包含著這方面的思想。《經說》云:行,行者必先近而后遠。遠近,修也;先后,久也。民行修必以久也。這里的文字是明明白白的,修指空間距離的長短。那意思是,物體運動在空間里必由近及遠。其所經過的空間長度一定隨時間而定。這里已有了路程隨時間正變的樸素思想,也隱隱地包含著速率的觀念了。

  東漢時期的著作《尚書緯考靈曜》中記載地球運動時說:地恒動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閉牖(即窗戶)而坐,舟行不覺也。

  這是對機械運動相對性的十分生動和淺顯的比喻。哥白尼①在敘述地球運動時 也不謀而合地運用了十分類似的比喻*。

高一物理教案15

  教學目標 基本知識目標

  1、知道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在具體問題中能夠區(qū)分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決具體問題時能夠畫出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

  3、知道力的兩種不同的分類;能力目標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了解對某個力進行分析的線索和方法.情感目標

  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要逐步深入,幫助學生在初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

  教學建議一、基本知識技能 1、理解力的概念: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僅有大小還有方向,大 小、方向、作用點是力的三要素.

  2、力的圖示與力的示意圖:

  3、要會從性質和效果兩個方面區(qū)分力.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一)、對于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要準確把握這一概念,需要注意三點:

  1、力的物質性(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

  2、力的相互性;

  3、力的矢量性;

 。ǘ、力的圖示是本節(jié)的難點.

 。ㄈ、力的分類需要注意的是:

  1、兩種分類;

  2、性質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效果相同的力性質可以不同.

  教法建議:一、關于講解“什么是力”的教法建議 力是普遍存在的,但力又是抽象的,力無法直接“看到”,只能通過力的效果間接地“看到”力的存在.有些情況下,力的效果也很難用眼直接觀察到,只能憑我們去觀察、分析力的效果才能認識力的存在.在講解時,可以讓學生注意身邊的事情,想一下力的作用效果。對一些不易觀察的力的作用效果,能否找到辦法觀察到.

  二、關于講解力的圖示的教法建議 力的圖示是物理學中的一種語言,是矢量的表示方法,能科學形象的對矢量進行表述,所以教學中要讓學生很快的熟悉用圖示的方法來表示物理的含義,并且能夠熟練的應用.由于初始學習,對質點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在課堂上講解有關概念時,除了要求將作用點畫在力的實際作用點處,對于不確知力的作用點,可以用一個點代表物體,但不對學生說明“質點” 概念. 教學過程設計方案

  一、提問:什么是力?

  教師通過對初中內容復習、討論的基礎上,總結出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教師通過實驗演示:如用彈簧拉動鉤碼,或者拍打桌子等實驗現(xiàn)象展示力的效果以引導學生總結力的概念,并在此基礎上指出力不能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指出了力的.物質性.

  提問:下列實例,哪個物體對哪個物體施加了力?

  (1)、馬拉車,馬對車的拉力.

  (2)、桌子對課本的支持力.

  總結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施力物體就有受力物體,有力作用,同時出現(xiàn)兩個物體.

  強調:在研究物體受力時,有時不一定指明施力物體,但施力物體一定存在.

  二、提問、力是有大小的,力的大小用什么來測量?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什么?

  教師總結:力的測量:力的測量用測力計.實驗室里常用彈簧秤來測量力的大。

  力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符號:n.

  三、提問:僅僅用力的大小,能否確定一個力:

  演示壓縮、拉伸彈簧,演示推門的動作.主要引導學生說出力是有方向的,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并得出力的三要素來。

【高一物理教案】相關文章:

高一物理教案《功》08-26

高一物理教案【薦】12-19

高一物理教案【熱】02-09

高一物理教案(精選15篇)11-04

高一物理教案15篇11-03

高一物理教案 (15篇)11-05

高一物理教案 15篇11-05

高一物理教案(15篇)11-03

高一物理教案:力的合成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