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森林防滅火主題班會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初中森林防滅火主題班會教案模板(通用11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森林防滅火主題班會教案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森林防滅火主題班會教案 篇1
教育目標:
1、認識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愛護森林。
2、學習并掌握森林防火知識。
教育過程:
森林火災很容易蔓延,不只是燒毀成片的森林,傷害林內的動物,而且還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貧瘠和破壞森林涵養(yǎng)水源的作用,甚而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失去平衡。森林火災的危害森林火災是森林最危險的敵人,也是林業(yè)最可怕的災害,它會給森林帶來最有害,具有毀滅性的后果。盡管當今世界的科學在日新月異地向前發(fā)展,但是,人類在制服森林火災上,卻依然尚未取得長足的進展。
一、認識森林火災的起火原因
森林火災的'起因主要有兩大類:人為火和自然火
。ㄒ唬┤藶榛鸢ㄒ韵聨追N:
1、生產性火源:農、林、牧業(yè)生產用火,林副業(yè)生產用火,工礦運輸生產用火等;
2、非生產性火源:如野外吸煙,做飯,燒紙,取暖等;
3、故意縱火:在人為火源引起的火災中,以開墾燒荒、吸煙等引起的森林火災最多。
在森林火災中,由于吸煙、燒荒和上墳燒紙引起的火災占了絕對數量。
(二)自然火:包括雷電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災約占我國森林火災總數的1%。
二、影響火災的三要素溫度、濕度和單位可燃的載量。
三、怎樣撲救森林火災
(一)撲火時應如何強化安全措施強化撲火組織。
1、是派有撲火經驗的同志擔任前線指揮員。
2、是臨時組織的撲火人員,必須指定區(qū)段和小組負責人。
3、是明確撲火紀律和安全事項。
4、是檢查撲火用品是否符合要求,撲火服十分寬松、阻燃。
5、是加強火情偵察,組織好火場通信、救護和后勤保障。
6、是從火尾入場撲火,沿著火的倆翼火線撲打。
7、是不要直接迎風打火頭,不要打上山火頭,不要在懸崖、陡坡和破碎地形處打火,不要在大風天氣下、烈火條件下直接撲火,不要在可燃物稠密處撲火。
8、是正確使用撲火機具。
。ǘ┟撾U自救方法有哪些
1、是退入安全區(qū)。撲火隊(組)在撲火時,要觀察火場變化,萬一出現飛火和氣旋時,組織撲火人員進入火燒跡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區(qū)。
2、是按規(guī)范點火自救。要統(tǒng)一指揮,選擇在比較平坦的地方,一邊按規(guī)范俯臥避險。
3、發(fā)生危險時,應就近選擇植被少的地方臥倒,腳朝火沖來的方向,扒開浮土直到見著濕土,把臉放進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頭,雙手放在身體正面。
4、是按規(guī)范迎風突圍。當風向突變,火掉頭時,指揮員要果斷下達突圍命令,隊員自己要當機立斷,選擇草較小,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頭,憋住一口氣,迎風猛沖突圍。人在7。5秒內應當可以突圍。千萬不能與火賽跑,只能對著火沖。
四、活動總結
火災無情,所以我們要盡量避免火災,萬一發(fā)生火災,我們要沉著冷靜,用自己學的知識有效地保護自己。
初中森林防滅火主題班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森林防火的粗淺知識,激發(fā)學生環(huán)保意識,從小懂得保護環(huán)境,熱愛自然。
2、能圍繞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強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環(huán)保意識,引導學生與家長為維護環(huán)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己保護。
5、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大森林與城市的背景圖、插入桌面教具一套、環(huán)境保護的VCD、錄音機、磁帶、森林防火知識宣傳圖書
活動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激發(fā)學生環(huán)保意識,從小懂得保護環(huán)境,熱愛自然。
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災的預防和撲救,森林防火期就是從每年3月15日到6月15日為春季森林防火期,9月15日到11月15為森林防火期內,森林防火期,秋季在林區(qū)禁止野外用火。
二、觀看森林防火環(huán)境保護的VCD課件。森林防火知識——《森林的作用》。
1、森林是一切生命之源、經濟發(fā)展之基。森林是人類最早的故鄉(xiāng),是人類的搖籃。人類發(fā)展的歷史,實際上是人與森林的關系史、人與森林的變遷史,沒有森林就等于沒有人類。
2、森林是人類的資源寶庫。森林除了提供大量木材以外,還能生產松香、栲膠、紫膠、樟腦、桐油、橡膠等具有很大經濟價值的產品。森林中還擁有大量的奇花異草和珍禽異獸,更是不勝枚舉。
3、森林是土壤的綠色保護傘。茂密的枝葉能夠截留降雨,減弱水流對土壤的沖刷;林下的草本植物和枯枝落葉層,如同一層松軟的海綿覆蓋在土壤表面,既能吸水,又能固定土壤;龐大的根系縱橫交錯,對土壤有很強的粘附作用。另外,森林還能抵御風暴對土壤的浸蝕。
4、森林是龐大的氧氣制造廠。所有生物(包括人)的生活都離不開氧氣。生物的呼吸作用不斷地消耗大氣中的氧氣,釋放出二氧化碳。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大量的氧氣,這樣才能使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平衡,人們才不會受到缺氧的威脅。
5、森林是巨型蓄水庫。降雨落到樹下的枯枝落葉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會被蓄積起來,就像水庫蓄水一樣。雨過天晴,大量的水分又通過樹木的蒸騰作用,蒸發(fā)到大氣中,使林區(qū)空氣濕潤,降水增加。森林對于減輕旱澇災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6、森林是良好的吸塵器。攜帶各種粉塵的氣流遇到森林,風速就會降低,一部分塵粒降落地面,另一部分就被樹葉上的`絨毛、粘液和油脂等粘住。
7、森林是綠色的隔音墻。噪聲是一種物理污染,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心健康。枝葉茂密的樹冠,表面粗糙的樹干,對噪聲有很強的吸收和消減作用。
8、森林是自然界的保健醫(yī)生。每一片樹葉就是一個濾毒器。在光合作用中,葉面上的氣孔敞開著,空氣中的有毒物質隨著空氣進入葉組織,儲存在植物體內;而光合作用釋放出來的氣體則是純凈而無毒的。
三、創(chuàng)設情境師:(出示城市背景圖)有一只猴子,從森林來到大城市,小猴子非常開心,它為什么很開心?
1、講述故事、啟發(fā)提問、討論:
(1)師講述第一、二段。提問:小猴子為什么會得這種病?(幼:小猴在大森林里從來不生這種病)
(2)醫(yī)生說最好的藥是什么?
2、繼續(xù)講述。提問:
(1)小猴子想什么辦法讓城市里的那些人也吸到森林的空氣?
(2)生病的那些人想怎么讓城市的空氣變新鮮?(啟發(fā)學生討論,想各種辦法)(幼:煙囪冒煙怎么辦?汽車后面排出的尾氣有毒怎么辦?城市里的人還是這么擁擠,又應該怎么辦?)
四、完整講述
師:(桌面教具)城里的人到底怎樣讓空氣變新鮮呢?讓我們來完整聽一遍(放錄音<<空氣變新鮮了>>)。
五、指導學生看《森林防火知識宣傳》圖書。
學生對森林防火的粗淺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如:《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森林火災的撲救》
活動反思:
活動中,就學生生活經驗的幾個片斷,讓學生主動探索、尋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隨便說的易引發(fā)火災的物品,并讓學生自主地說出不能玩的原因。發(fā)展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學生安全防火知識,從小培養(yǎng)安全意識。
小百科:森林是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喬木與其它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并與環(huán)境相互影響,從而形成的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體。它具有豐富的物種,復雜的結構,多種多樣的功能。森林被譽為“地球之肺”。
初中森林防滅火主題班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懂得保護森林,保護環(huán)境,學會熱愛自然。
2、讓學生了解森林火災發(fā)生的原因,以及森林火災的危害。
3、學習森林防火安全知識,初步掌握基本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
活動準備:
森林防火的課件、故事《森林著火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這是什么地方?(森林)
2、這么美麗的森林,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它呢?
二、觀看森林防火的課件,了解引起森林火災的原因以及森林火災的危害。
1、看到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2、你知道為什么會發(fā)生森林火災?
3、森林火災會引起哪些嚴重后果?引導學生用語言講述自己看到的圖片。
三、組織學生討論山林火災的防護,對學生進行護林防火安全知識教育。
1、怎樣才不會引起山林火災?
。1)清明節(jié)掃墓時,要特別注意在燃燒的香燭紙錢,防止火星吹到其它地方引起火災。
。2)不能在山上點火、玩火。
(3)不能在山上把放煙花炮仗。
。4)不要私自在野外進行野炊、燒烤等活動,以防引發(fā)山火。
2、看見山林出現著火現象了,我們應該怎么做?
四、講述故事
《森林著火了》,激發(fā)孩子從小養(yǎng)成愛森林,愛自然的好習慣。
附:一天,狐貍在森林里抽煙,狐貍抽完了煙隨手把煙頭一丟,自己便走開了。
還沒有滅了的'煙頭,從小火苗到了熊熊大火。樹上的小松鼠看到了,連忙拿起電話撥了火警電話119,小松鼠說“陽光花園著火了”森林消防隊馬上趕到,并滅了火,森林中的小動物們嘆了口氣說“火雖然滅了,但卻燒毀了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地和大樹啊!”
小朋友們,你們身邊有抽煙的人嗎?如果有,那就趕快告訴他們不要隨手丟煙頭吧!
初中森林防滅火主題班會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愛護森林。
2、了解火災發(fā)生的幾種原因,知道小朋友不能玩火。
3、知道幾種發(fā)生火災時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己保護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保護能力。
5、知道在發(fā)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防火圖片和視頻、玩具、毛巾、電話、幾種防火安全標志。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幾種容易起火的物品,知道這些物品不能玩,激發(fā)學生的活動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危險的,容易引起火災嗎?
教師引導學生從一些物品中找出不能玩、易引起火災的東西。
2、觀看視頻,引導學生說出火災的.危害。
師:你們看,圖畫中怎么了?
師:發(fā)生火災可能會造成哪些危害?
小結:火不僅能燒毀房子,燒傷人,還會燒毀森林,污染空氣。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學生說出預防火災的方法,認識"防火"標志。
師:預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
師:你看蚊香放在這里坑你發(fā)生什么危險?
師:蚊香不能靠近容易著火的物品。
小結:小朋友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不能玩未熄滅的煙頭,見了沒熄滅的煙頭應及時踩滅。
教師出示"嚴禁煙火"的標志,引導學生認識。
4、讓學生知道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與技能。
師:萬一著小火了怎么辦?著大火了呢?
師:困在房間里?公共場所著火怎么辦?
小結:小朋友遇到到火災時,不要慌張,跟著大人跑向室外空曠的地方走,找一個布或者毛巾,把毛巾打濕捂住口鼻逃出來。如果被火困住了,出不去,馬上大聲呼喊求助。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讓學生主動探索、尋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隨便說的易引發(fā)火災的物品,并讓學生自主地說出不能玩的原因。體現《綱要》理念,發(fā)展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顒又,通過看火災錄相及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幾個片斷,使學生在大腦中形成表象,并讓學生通過觀察、思維、想象,自主做出判斷,豐富學生安全防火知識,從小培養(yǎng)安全意識,為學生一生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最后,采用游戲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自救知識、技能?傊谡麄教育活動中,堅持面向全體,尊重、關注每個學生,給所有學生提供開放的環(huán)境,同他們一同探索,始終做學生的支持者、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豐富了學生防火知識,提高了自己保護能力。
初中森林防滅火主題班會教案 篇5
學目標:
1、通過讀新聞、講故事等形式讓同學們了解引起火災的原因。
2、使同學們了解發(fā)生火災時的一般特征。初步學會防護森林火災的安全意識。從小養(yǎng)成愛森林、愛自然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1、了解學生對森林火災的一般理解。
2、歸納森林火災的一般特征和學習防護森林火災。搜集從小愛森林、愛自然的名人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火,是一種“神圣”的物質。它,是一種大家最熟悉的東西,而且常;亟佑|它;可是,它有是一種對大家傷害最大的物質。雖然做飯、炒菜都用得著它,可是你聽說過火災對森林的危害嗎?老師在早會時經常講過它的危害。報紙上已做過許多的批判。誰能舉例說一說。
二、剖析森林火災。
1、什么是森林火災:
森林火災,是指失去人為控制,在林地內自由蔓延和擴展,對森林、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帶來一定危害和損失的林火行為。森林火災是一種突發(fā)性強、破壞性大、處置救助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
2、說一說引起森林火災的各種原因。
(1)燒荒;
(2)煉山造林;
(3)燒灰積肥;
(4)燒田埂;
(5)燒秸稈;
(6)林區(qū)內吸煙、亂丟煙蒂;
(7)林區(qū)內野炊、燒烤;
(8)林區(qū)內上墳燒紙、燒香點燭、燃放鞭炮;
(9)林區(qū)內使用槍械狩獵;
(10)進入林區(qū)的汽車漏火、噴火;
(11)旅客和司乘人員亂丟煙蒂火種;
(12)機械跑火;
(13)雷擊起火。
以上人為用火行為和自然災害都會引發(fā)森林火災。
3、森林火災的危害:
(1)森林火災不僅能燒死許多樹本,降低林分密度,破壞森林結構;同時還引起樹種演替,向低價值的`樹種、灌叢、雜草更替,降低森林利用價值。
(2)由于森林燒毀,造成林地裸露,失去森林涵養(yǎng)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將引起水澇、干旱、山洪、泥石流、滑坡、風沙等其他自然災害發(fā)生。
(3)被火燒傷的林木,生長衰退,為森林病蟲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利環(huán)境,加速了林木的死亡。森林火災后,促使森林環(huán)境發(fā)生急劇變化,使天氣、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態(tài)受到干擾,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幾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得到恢復。
(4)森林火災能燒毀林區(qū)各種生產設施和建筑物,威脅森林附近的村鎮(zhèn),危及林區(qū)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同時森林火災能燒死并驅走珍貴的禽獸。森林火災發(fā)生時還會產生大量煙霧,污染空氣環(huán)境。此外,撲救森林火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影響工農業(yè)生產。有時還造成人身傷亡,影響社會的安定。
三、森林火災的防范:
1、森林火災重防范,嚴控火源是關鍵
2、群策群防,森林防火有力量
3、嚴查嚴管,森林安全有保障
4、防止火災,愛護森林
四、愛森林故事會
1、指名說防火的故事。
2、說一說如何從小愛森林,愛自然
3、從小養(yǎng)成愛森林,愛自然的好習慣
五、鞏固與延伸
1、看一個名人愛森林、愛自然的故事。
2、寫一篇“愛護森林,預防火災”的作文。
3、制作一期關于“愛護森林,預防火災”的手抄報。
結束語:
有人說:“樹木撐起了天空,如果森林消失,世界之頂的天空就會塌落,自然和人類就會一起死亡!币灿腥苏f:“樹是生命的搖籃,也是生命的源泉,應該珍惜,應該愛護!
不錯,樹木提供給我們多少利益,若不是它,哪兒來美景欣賞;若不是它,哪兒來那么多白紙,;若不是它,哪兒來書櫥擺放書籍;若不是它……
一棵大樹能做成無數根火柴,可一根火柴卻可以燒掉一片樹林。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守護這綠色的家園吧,讓森林永遠昌盛美麗,永遠欣欣向榮吧!
初中森林防滅火主題班會教案 篇6
一、目的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理解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和推理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規(guī)律,才能很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4.向學生進行防火安全教育。
二、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認識燃燒需要一定的溫度。
四、課前準備
1.實驗材料——酒精燈、鐵片、試管夾、火柴、蠟燭等。
2.《燃燒與滅火》的課件。
五、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1.談話:
燃燒的現象隨處可見,現在讓教師做個小實驗:(點燃蠟燭,然后用書扇滅蠟燭)用火一點,蠟燭就能燃燒;教師用書一扇,又有什么現象發(fā)生呢?(熄滅了)由此看來燃燒是需要條件的。那么,我們已經知道燃燒需要氧氣,氧氣確實是燃燒必須具備的條件,但是只有氧氣能燃燒嗎?裝在瓶子里的氧氣并不燃燒,可見燃燒還需要其他條件。那么燃燒還需要什么條件呢?(出示課件)
2.講述:這節(jié)課,我們就先來研究關于燃燒的條件這個問題。
學習新課、探究發(fā)現
1.指導學生認識燃燒的條件
。1)認識燃燒需要可燃物
①討論: 關于氧氣,我們在前面的課上已經研究過了,燃燒確實需要氧氣。但只有氧氣還不夠,還需要能夠燃燒的物體,我們知道自然界中的物體有些能燃燒,有些不能燃燒,誰先來說說,哪些物體不能燃燒?誰再來說說哪些物體能燃燒?(出示課件指出那些物體能燃燒,那些物體不能燃燒,然后歸類)
、 講解:可以燃燒的物體叫做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燒必須具備的第二個條件。(出示課件)
。2)認識燃燒需要一定的溫度
、 討論: 有了氧氣與可燃物,是不是就能發(fā)生燃燒現象?例如空氣中有氧氣,放在空氣中的火柴能燃燒嗎?(學生回答后強調,即使把火柴放在純氧中也不會燃燒。) 怎樣才能讓火柴燃燒起來?(用火點燃或在火柴盒上摩擦)摩擦起什么作用?(摩擦可以提高火柴的溫度)以上事實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一定的溫度)
、 講解:為了更好地說明燃燒需要一定的溫度,我們來做個實驗。取一根火柴,不用火點燃,也不摩擦,把它放在鐵片上,用試管夾夾住鐵片在酒精燈上加熱,觀察有什么現象?
、 師演示實驗并出示課件:
、 教師小結: 把火柴放在鐵片上,它并不馬上燃燒,而是被加熱到一定程度,它才燃燒?梢娙紵仨氝_到一定的溫度才能進行,這是燃燒必須具備的第三個條件。
各種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溫度是不同的,例如汽油、酒精、紙、棉絮、木材燃燒需要的溫度較低,煤塊燃燒需要的溫度較高。在比較低的溫度時就能燃燒的物體叫做易燃物。
。3)讓學生綜合燃燒的三個條件
、 提問:現在你知道燃燒需要哪些條件?(生回答,師板書)
、 討論:這三個條件是否是燃燒必須具備的呢?我們還可以結合爐火的燃燒來分析一下,(出示課件,討論思考1)
如果不繼續(xù)往爐里添煤,爐火能繼續(xù)燃燒嗎?為什么?(不能,因為缺少可燃物。) 如果把爐門關得嚴嚴的,一點氣兒也不通,爐火還能繼續(xù)燃燒嗎?為什么?(不能,因為缺少氧氣。) 如果把爐里正在燃燒的煤夾出來,煤還能繼續(xù)燃燒嗎?為什么?(不能,因為爐外溫度低,達不到煤燃燒所需的溫度。)
、 講解: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我們總結的燃燒所需要的三個條件是正確的`,而且只有這三個條件同時具備時燃燒才會發(fā)生;缺少了三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燃燒就不會發(fā)生,正在燃燒的可燃物就會熄滅。 2.指導學生認識燃燒與人的關系
(1)討論:
、 我們所以要研究燃燒的條件,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燃燒的規(guī)律,因為燃燒與人有密切的關系。那么燃燒與人有什么關系呢?
② 我們掌握了燃燒的條件有什么用呢?
(2)教師小結:燃燒有對人有利的一面,例如做飯、取暖,在工業(yè)上高溫加熱、煉鋼、國防、科技上發(fā)射導彈、衛(wèi)星等,都需要燃燒產生的熱能。燃燒也有對人有害的一面,火災會燒毀財物,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的損失。我們掌握了燃燒的規(guī)律,在需要燃燒的時候,就要努力創(chuàng)造燃燒所需的三個條件;在不需要火和滅火時,就要設法破壞燃燒所需要的條件。(出示課件)
3.指導學生認識滅火的方法及原理
。1)講述: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關于滅火的知識。 (出示:思考2、課件)
。2)分組討論:
①看下圖, 人們是用什么辦法滅火的?為什么這樣就可以滅火?(分組討論后,每組推舉一人回答,看誰答得又快又好。)
②指名回答:如果是油類著火,能不能用澆水滅火的辦法呢?為什么?該用什么方法呢?
、廴绻娋或電器著火了,首先應該做什么?為什么?往電線或電器上噴水行不行?為什么?
。3)教師小結:我們掌握了滅火的原理和方法,才能在發(fā)生火災時迅速將火熄滅。如果家里不小心著了火,一定要冷靜,千萬不能慌亂,要根據著火物體和原因正確地選擇滅火方法。如果火勢比較大,要趕快撥“119”電話報警。
4.向學生進行防火教育
。1)講述:引起火災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很多是由于麻痹和不慎引起的,還有的是由于小朋友玩火引起的。
。2)討論:
、 在生活中,哪些做法容易引起火災?
、 小朋友的哪些游戲或活動容易引起火災?
、 我們應該怎樣預防火災?
。3)教師小結:預防火災,人人有責。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玩火;在城市內,禁止燃放鞭炮;在農村,不要在草堆和其他易燃物附近燃放鞭炮;不要在火爐旁烤東西,不要使易燃物離爐灶太近;煤氣灶用過要及時關閉閘門?傊,要時時提高警惕,事事按照安全用火的要求辦。只有這樣,才能預防火災。
鞏固練習、應用生活
1.講述: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
2.出示課件提問:
(1)燃燒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下面的說法那條不正確?
(3)你能說出“鉆木取火”的道理嗎?
板書 :
燃燒與滅火
氧氣
隔離氧氣
燃燒的條件
可燃物
滅火的方法
減少可燃物
一定的溫度
降低溫度
初中森林防滅火主題班會教案 篇7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2、了解有關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能力目標:
1、通過活動與探究,使學生學會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使學生樹立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只有通過內因起作用的辯證觀點。
教學重點:
燃燒條件及滅火原理
教學難點
燃燒條件及滅火原理
教學方法:
探究式教學法、討論法、 歸納法、演示實驗法
教學用具:
本課題中所有探究活動和演示實驗用品 、 課件
教學思路:
1、結合課本圖7-1、7-2、7-3、組織學生討論并舉例說明燃燒對人類生存和工農業(yè)生產的意義
2、根據課本活動與探究實驗,總結通常情況下燃燒的三個條件
3、根據學生各學習小組深入消防重點單位、如加油站、油庫、商場等地實地調查后搜集到的有關火災事例及常用的滅火方法等材料,各小組展開討論,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演示課本P126活動與探究實驗及[實驗7-1], 然后師生共同歸納滅火的 原理和方法.
4、對于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教師演示[實驗7-2],同時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內容,展示燃燒和爆炸的'有關圖片,讓學生識記,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5、課本p131 頁習題1、2、3、及課本討論內容通過課堂討論隨堂解決。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本p124-130 頁,并完成下列預習題:
(1)什么叫燃燒? (2)燃燒應具備什么條件?
(3)滅火的原理及滅火的方法有哪些? (4)引起可燃物爆炸的原因是什么?
6、利用星期日各學習小組,請到消防大隊及消防重點單位,如加油站、油庫商場等地方進行實地調查,調查有關火災案例、 常用的滅火方法、張貼的安全圖標等內容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作業(yè):
二、引入新課: 天上的火,來到人間,火在大地燃燒,讓愚昧化作文明;火在宇宙燃燒,使黑暗趨向光明,
為什么火能推動人類歷史前進?那么人們如何保留火種,今天讓我們對火,即燃燒作一
個初步的科學的解釋
三、講授新課:
[板書課題] 第七單元 、 燃料及其應用
課題1 燃燒和滅火
[討論] 結合課本P124頁圖7-1、7-2、7-3和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明燃燒對人類生活和工農業(yè)
業(yè)生產的重要意義。
[提問]: 既然燃燒對人類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如此重要,那么你知道什么叫燃燒嗎?
燃燒應具有什么樣的條件呢?
[演示實驗]:
按照課本P124頁活動與探究實驗內容進行演示實驗,為了減少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的盲目性,教師應進行指導
[學生觀察] 白磷燃燒實驗現象
初中森林防滅火主題班會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2.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識,培養(yǎng)自護自救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研究燃燒的條件、探究滅火的方法,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2.能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燒現象和滅火的方法與原理。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燃燒既可造福人類,又可能給人類帶來災害的事實,學會用辨證的觀點看待問題。
2.通過認識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的變化均有規(guī)律,認識規(guī)律、掌握規(guī)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發(fā)展,避開災害,造福人類。
3.通過安全知識的學習,增強安全意識,學會自己保護。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燃燒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難點:燃燒條件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應用、演示實驗、探究活動、啟發(fā)式提問
四.教學過程
1、回憶學過的燃燒事例和燃燒現象,
根據以上事例,歸納燃燒定義和特征
2、播放視頻,探究燃燒的條件
小結: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要與氧氣接觸。
。3)可燃物要達到燃燒時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
同時補充:實驗的改進
3、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滅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絕氧氣(或空氣)
。3)、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三者任滿足其一
播放視頻,分析蠟燭熄滅的原因
4、應用
5、談一談,遇到火災自救的措施
6、理解簡易滅火器的原理,了解幾種常用滅火器
7、小結
8、課堂練習
9、課外任務:調查與研究。
初中森林防滅火主題班會教案 篇9
【教學內容分析 】
《燃燒和滅火》是科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上冊內容。在生活中,同學們熟悉燃燒的現象;在第一單元《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的學習中,同學們認識了燃燒的本質——有新物質生成的化學變化。本課題是對之前所學過“燃燒”的意義進行深入了解并且應用于實際之中。對高中將學習的“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可以起到鋪墊的作用。是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座橋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懂得什么是燃燒,什么是緩慢氧化,什么是自燃,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認識燃燒、緩慢氧化、自燃的條件(理解)。
2.知道燃燒、緩慢氧化、自燃在生活、生產中的重要意義和危害(了解)。
3.知道什么是著火點,不同的可燃物著火點不同(了解)。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物質燃燒條件的探究活動,使學生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2.通過物質燃燒條件的探究活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觀察、實驗的方法獲取信息,用化學語言表述信息,用分析、比較、總結、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物質燃燒條件的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 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通過燃燒條件和燃燒、緩慢氧化、自燃 的利與弊等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增強對“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
3.通過對生活中燃燒、緩慢氧化和自燃現象的了解,使學生感受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樹立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觀念。
【教學難點分析】
本節(jié)的難點是燃燒與緩慢氧化、爆炸及自燃的區(qū)別。通過燃燒條件探索,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播放一段錄像:
(1)神舟五號飛船的發(fā)射升空
。2)放幾幅火的畫面
【提 問】看完短片和圖片后,你對火有了怎樣的'認識?
。ㄍㄟ^創(chuàng)設情 景使學生回顧燃燒的“功”和“過”,并由此進一步體會“科學是把雙刃劍”,只有掌握其規(guī)律,才能趨利避害,也激發(fā)起學生探究燃燒本質與燃燒條件的興趣。)
【提 問】怎樣才能讓火更好的為人類造福呢?引入新課。
【提 問】火是怎樣產生的?
請你將知道的燃燒事例填寫在下表中,并與同學們交流、討論:物質的燃燒有何特征?
事例觀察到的現象
燃燒反應的特征:
【提 問】燃燒究 竟需要怎樣的條件呢?請根據自己對燃燒的了解,做出一些猜想。
【交流與實驗】交流以下問題(課本P79的探究活動的3個問題)
學生根據提供的儀器和物品進行實驗。
【提 問】針對問題2進行提問:
在日常生 活中有哪些點燃方式?
為什么不同的物質點燃方式不一樣?
不同的點燃方式有同樣的目的嗎?(介紹著火點)
【自己問答】
本節(jié)課教師靈活的引導情境,學生靈活的實驗探究。在注重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的同時,更加注重了學生在活動中進行科學探 究以及分析推論的體驗。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實驗操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的發(fā)揮。對知識理解和認識水平、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究中得到了提高。教師起著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主動構建知識。
初中森林防滅火主題班會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了解滅火的工具。
培養(yǎng)學生的嘗試精神。
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滅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幻燈片(輪胎著火的`情景、電視機著火的情景、圖書著火的情景)
2. 卡片(水、沙子、棉被、干粉滅火器、切斷電源,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放映第一幅幻燈片,提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討論 輪胎著火了我們應該怎么辦?
3.請小朋友舉起能個輪胎滅火的工具圖片。
4.第二個、第三個情景過程一樣?
5.競賽游戲:老師出示一個情景,看誰又快又準確的舉起相應的滅火工具圖片)
6.對獲勝學生進行獎勵。
活動反思:
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滅火的基本常識,本次活動是延續(xù)了上節(jié)活動,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滅火工具。
初中森林防滅火主題班會教案 篇11
(一)活動目標
1.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防火、滅火知識和技能,初步形成消防意識。
2.學會簡單的自己保護方法,懂得生命的珍貴。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通過活動,學生了解幾種常見的滅火方法,初步了解簡單的消防知識。
2.教育學生不玩火,避免發(fā)生火災。
難點
鍛煉學生遇事不慌、不怕危險和困難的勇敢精神。
(三)活動準備
1.認識119火警電話標志、幾種防火安全標記、安全通道標志。
2.有關救火、滅火、火災的圖片若干,有關火災的課件、錄像等。
3.蠟燭兩根,打火機一個,水、沙子、濕布等。
(四)活動過程
1.游戲:滅蠟燭
教師出示蠟燭,點燃。
“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用什么辦法能把蠟燭熄滅呢?”
學生想出辦法后,教師提供備有的材料,請學生到前面試一下,教師小結。
2.看課件或圖片,感受火災帶來的危害,知道著火了怎么辦?
(1)引導學生說出火災的危害:火不僅能燒毀房子,燒傷人,還會燒毀森林,污染空氣。
(2)通過課件,引導學生說出預防火災的方法:小朋友不能隨便玩火,蚊香不能靠近容易著火的物品,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等。
3.遇到火災怎么辦。
(1)觀看課件或圖片,教師:“可是有一個小朋友用這個火柴去玩,結果發(fā)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提問:“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怎么會著火的?著火后如不及時救火會怎樣?出示火災的圖片,小朋友這樣做對嗎?我們應該怎么做?火警電話是多少?(119)打電話時應該注意什么?”
4.請孩子們看錄像。
“前幾天,有個地方著火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想出的辦法和我們想出的'辦法一樣不一樣?”
看完錄像,提問:“他們想到了哪些辦法?”“哪些辦法是我們沒想到的?”(開窗,捂著嘴、鼻跑出煙火區(qū))。
教師小結:火小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采取開窗,用水、沙子、濕棉被、滅火器等滅火,火很大的時候,我們撥打119電話,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煙火區(qū),學會保護自己。
5.看課件,認識119火警電話標志、幾種防火安全標記、安全通道標志。
教師:出示119火警電話標志、防火完全標記、安全通道標志,問孩子們“這是什么標志?你在什么地方見過?看到這個標志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初中森林防滅火主題班會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森林防火主題班會教案11-06
森林防滅火工作匯報01-06
初中防溺水主題班會教案4篇08-12
森林防火主題班會教案01-13
森林防火主題班會教案06-14
防溺水主題班會教案08-18
小學班會防溺水主題教案01-14
“防松散”主題班會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