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語文教案合集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篇1
◆單元教材分析
名人怎樣對待事業(yè)、愛情?名人眼中的名人是怎樣的?名人是如何與他們的孩子交流、同他們講道理的?本單元選擇近代幾位中外著名學者的演講詞或家信,帶領我們走近他們的生活,深入他們的思想,傾聽他們對人生、對愛情、對藝術、對信念的種種理解和闡釋,第二單元單元整體說明(人教版九年級上)。仔細品讀回味,齒頰留香。四篇課文,串聯(lián)起來,向學生展現(xiàn)了一幅人生的畫卷,字里行間啟示學生進行反思:我們該做什么樣的人?學生感受到的不僅是美文,更是大師們豐富、深刻的精神境界。
四篇課文,文采飛揚,語言流暢、優(yōu)美,觀點鮮明,情感充沛,以演講詞和書信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足以令學生咀嚼良久而回甘無窮。
演說注重現(xiàn)場感,口語性較強,帶有強烈的鼓動性和號召性;書信注重邏輯性,字斟句酌,書面色彩濃厚。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它們截然不同的魅力。
◆單元整體目標
這是一個由演講詞和書信構成的單元,與詩歌不同,它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
1.繼續(xù)完成字詞積累的任務,熟悉四位學者的生平,有條件的可以閱讀他們的優(yōu)秀作品。
2.體會演講語言和書信語言的不同風格,以及所造成的不同閱讀效果。
3.研讀作家對于人生、愛情、藝術、信仰的理解,把握他們的人生觀、愛情觀和價值觀。
4.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將領悟到的道理運用于實際生活中。
◆單元重難點一覽
重點
難點
1.繼續(xù)培養(yǎng)朗讀的習慣,體會詩歌和演
1.走進作家的精神世界,結合自己的生
講、書信朗讀方法的不同。
2.學習生字詞,掌握字音和詞義。
3.通過文章中重點詞句的`研讀,體會作家對于人生、愛情、藝術、信仰等問題的認識活動體驗,感受心靈激情,反思生活哲
理,審視自己對生活的理解。
2.繼續(xù)鍛煉與人溝通的能力,學習有條理地陳述自己的觀點,能夠有理有力有節(jié)地說服他人。
移單元學情分析
初三學生已經(jīng)形成一定的判斷力和思考能力,對于人生、愛情、藝術、信念等問題,能夠通過討論,進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并做出判斷。如何結合時代的發(fā)展和他們的生活體驗,將成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內化為易于學生接受的道理,并對他們產(chǎn)生影響,是教學的重點、難點。
演講和書信,一直伴隨著學生的學習、生活,并且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文字優(yōu)美、文風飛揚、內涵豐富的美文,瑯瑯上口,易于學生朗讀和記憶。
◆單元教學建議
本單元探討的都是重大的人生問題,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能夠幫助他們了解生活的真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如何引導學生理解并接受課文內涵,是教師首要考慮的問題。
1.師生共同查找關于作者、作品及相關主題的資料,資源共享,有條件的可以分類歸納,整理成冊。
2.教師在課前應該布置相應的預習作業(yè),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該制作課件,推動課堂教學的進程。
3.在課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從龐雜的材料中把握特點、要點,學會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深入淺出地闡明道理。
4.把握四篇課文的內在聯(lián)系,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作者的人生觀,并能夠客觀地進行評價。
◆單元課時分配
本單元共8課時
第5課 《敬業(yè)與樂業(yè)》 2課時
第6課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 2課時
第7課 《傅雷家書兩則》 2課時
第8課 《致女兒的信》 1課時
演講:微笑著面對生活 l課時
第二單元單元整體說明(人教版九年級上)
語文教案 篇2
板書:
16、找駱駝
左腳跛
左馱蜜 右馱米 觀察所得 果然找到
缺了一顆牙
練習課 9周3節(jié)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復習相關的語文基礎知識。3、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重難點:復習相關的語文基礎知識。
教學過程
一、畫去括號內使用不正確的字
。ㄔ斚椋┘ 蜂(蜜密) 腳(印映) 究(競竟)
二、多音字組詞
三、按課文內容填表
駱駝的特征老人的根據(jù)
左腳有點跛
左邊馱蜜,右邊馱米
缺一顆牙齒
四、給下面一段對話加上合適的'標點
老人說 你問的那只駱駝是不是左腳有點跛
是的
是不是左邊馱著蜜 右邊馱著米
不錯
是不是缺了一顆牙齒
五、總結:你有什么收獲?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師傅、包袱、露餡兒、蘸漿”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藝人高超的技藝。
3.繼續(xù)領悟并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抓住細節(jié)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領悟并學習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了解馮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收集相關資料,提供同類文章《泥人張》《快手劉》。
2.學生預習課文,熟讀并了解刷子李是個技藝高超的粉刷匠。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小嘎子、嚴監(jiān)生、王熙鳳,這些鮮活的人物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將結識一位手藝人,他就是——《刷子李》。[板書課題]
2.為什么稱他刷子李呢?(姓李,專干粉刷這一行,精通)
3.簡單介紹作者馮驥才以及文章背景: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馮驥才。你還知道他的哪些作品?除了我們課本中學過的兩篇,還有同步閱讀里的《挑山工》,小說《神鞭》等。馮驥才的家鄉(xiāng)是天津,他的許多文學作品都是以天津為背景!端⒆永睢穼懙木褪乔迥┨旖虻囊晃患妓嚫叱姆鬯⒔场
二、指導閱讀
1.指導閱讀“自讀提示”,勾畫要點,補充“自學要求”。
⑴“刷子李”的技藝高超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谱骷荫T驥才是怎樣寫出他技藝額高超的?
、钦页鼍收Z句,體會表達效果。
2.根據(jù)自學要求閱讀課文,勾畫圈點做批注,老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點撥指導。
3.交流自學心得。
、拧八⒆永睢钡募妓嚫叱簿褪撬摹捌妗北憩F(xiàn)在哪些地方?
根據(jù)學生回答指導理解重點句,并指導朗讀:
“刷子李專干??一般美。”【效果奇!
“他要是給您刷好一間屋子……干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薄疽(guī)矩奇】
“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薄酉戮洌骸斑@是傳說。人信也不會全信。”那么在曹小三親眼目睹的情況又是怎樣呢?
“干活前,……穿上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漿較上了勁!保ㄟ@真的是跟一桶白漿在較勁嗎——在跟自己較勁,挑戰(zhàn)自我。)
“可刷子李一舉刷子……白得清爽!薄緞幼髌妗浚毠(jié),動作描寫,體會朗讀)
“只見師傅的.手??極是好聽!薄緞幼髌妗浚毠(jié),動作描寫,就像藝術大師一樣動作充滿了美)
“啪啪聲里……雪白的屏障!薄拘Ч妗浚毠(jié),比喻修辭手法,仿佛是一件精美的作品。)
“每一面墻刷完……沒發(fā)現(xiàn)。他真覺得……威嚴!薄拘Ч妗浚▊让婷鑼懀吹綆煾档募妓囘@樣高超曹小三此時什么感受?他被師傅的技藝所折服,一襲普普通通的黑色衣服仿佛也帶著師傅身上那神圣不可侵犯的威嚴。)
⑵作家馮驥才是怎樣寫出“刷子李”技藝高超的?引導歸納要點,學習寫作方法:
注重細節(jié)描寫,塑造人物個性——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褲,刷墻時嫻熟的動作,還有那個讓人吃了一驚的白點等細節(jié)描寫都使“刷子李”這個人物活了,神了。
采用側面描寫法,烘托人物形象——曹小三認為師傅“他真覺得這身黑色的衣服有種神圣不可侵犯的威嚴”。
讀到這里,我們就基本上了解了刷子李的形象,那么文章的7~11可以去掉嗎?
一波三折的敘事,引人入勝——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來,居然連一個芝麻大的粉點也沒發(fā)現(xiàn),他真覺得這身黑色的衣服有種神圣不可侵犯的威嚴。正當徒弟對師傅佩服得五體投地時,卻突然發(fā)現(xiàn)“刷子李”褲子上有一個白點:師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轟然倒去。不料那白點原來是黑褲燒了個小洞造成的。
當謎底揭曉時,曹小三不禁愣住了!(lián)系上下文找一找曹小三的心理變化的詞語。想一想他為什么會愣。堪胄虐胍伞豢汕址浮蜗筠Z然倒去——發(fā)怔發(fā)傻。他的心里一定更加佩服自己的師傅了。一波三折的寫法,讓我們更加體會到刷子李高超的技藝。
一天結束了,曹小三聽到看到學到的比別人一輩子還要多,他到底明白什么了?【明白師傅真的是技藝高超、懂得要勤學苦練(好好學本事吧。學到什么程度呢?)】
三、推薦閱讀,課外延伸
1.教師推薦:我們來回顧一下,刷子李是一個普通的人,可他卻有神奇的技藝,讓人不由得敬佩。真不愧是俗世奇人(板書)!端资榔嫒恕肥邱T驥才的一部著作里面講了了很多像刷子李一樣的神話絕技的普通人。請大家默讀閱讀材料的第一篇《泥人張》。
作業(yè)設計:
1.完資料上的另一篇文章,用課上學過的方法畫出表現(xiàn)快手劉技藝高超的句子。
2.從課文中摘錄生動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句子。
3.看一看《俗世奇人》這本書。
語文教案 篇4
第6課一厘米
教學內容
本課在教材第36---51頁,第6課一厘米(語文版九年級教案)。文章講述了一位艱辛的母親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形成
純正、善良、高貴的品行,不倦而持久地努力,以微薄的心力構造龐大的工程,描繪了
這個母親內心的蒼涼和對孩子鍥而不舍的摯愛。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二些生僻字詞的用法,能正確、靈活地加以運用。
2.了解小說的有關知識,明白作者如何通過這種體裁表情達意。
3.通過作者對文中主人公心理活動的描寫,了解心理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4.文章使用了許多寫作手法來加強表達效果,掌握其精髓,并正確、靈活地運用。
過程與方法
1.教師深情朗讀部分片段,并詳細講解這些內容如何表達、升華作者的思想。
2.教師設置問題,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加以理解,明白課文中女主人公的作為。
3.組織討論,學生從自己的感受探討母愛的無私、偉大。
4.結合其他關于母愛的名篇,談如何從細微處來表情達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母愛的無私、偉大,從內心深處激起對母親以及其他親人的
熱愛。
2.使學生能夠恰當、客觀地認識社會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以及發(fā)展的巨大作用,引導
學生擯棄從社會中沾染的不良習慣與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第6課一厘米(語文版九年級教案)》。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
1.理解小說這種文學體裁的有關常識,在此基礎上加以記憶。
2.體會小說這種文學體裁如何表達作者的情感以及如何使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
華。
3.領會小說的巨大思想內涵及其對于社會發(fā)展、民族進步的重要意義。
難點
1.理解課文中對陶影心理活動的描寫對于刻畫人物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過文中主人公來反映母親的蒼涼和對孩子鍥而不舍的摯愛。
教學突破
1.運用儀器和設備,放映一些反映或表達母愛的世界名片的片段,或通過圖片來加強效果。
2.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揣摩、領會作者的一些寫作手法,來感受這些手法的寫作技巧。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第一課時課前,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提出預習內容和要求;查找反映母愛的圖片、音像等資料,如課文的朗讀帶、世界名片的錄像帶或者自己的能夠反映母親或其他親人的'關懷的故事。
2.第二課時課前,教師搜集一些以“母愛”為內容的文章,如張潔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以及梁曉聲《年輪》片段,與本文進行風格上的比較。
學生準備
1.第一課時課前,嘗試有感情地閱讀這篇文章,標示出重讀的字詞,摘抄描寫陶影的心理活動的句子;主動查找并了解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
2.第二課時課前,摘抄一些反映母愛或其他親人關懷的文章,認真體會,感受溫情。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1.從描寫陶影的生活狀態(tài)的內容入手,結,合創(chuàng)作背景,導入新課。
2.朗誦教學,教學誦讀的基本技巧。
學生活動
1.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和體驗,感受母愛進入新課。
2.學習朗讀的技巧,在朗讀中初步體會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課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二十課《俗世奇人》
二、授課學時:一課時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習曲折有致安排情節(jié)的結構方法。
能力目標:
熟讀課文,理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幽默傳神、極富表現(xiàn)力的語言對的表現(xiàn)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我國民間藝人的高超技藝,培養(yǎng)重視、搶救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的意識。
重點:
體會本色樸素、幽默傳神極富表現(xiàn)力的語言特色。
難點:
學習曲折有致安排情節(jié)的結構方法。
四、教學手段與方法
1、 朗讀法。知道學生朗讀,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美讀課文,讀出聲調、語氣,讀出情趣,要讀得活靈活現(xiàn)、聲情并茂,并聯(lián)系表情朗讀。
2、 討論點拔法。本文文字淺顯,故事生動,閱讀障礙不大,教學中宜用學生自主活動、合作研究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 品讀法。集中鑒賞本文獨特的語言風格,揣摩語句的豐富意蘊,可口頭評析,也可聯(lián)系寫簡短的評析。
五、教學準備:多媒體
六、教學過程
。ㄒ唬、導入
大家也許不會忘記那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遠的故事吧。他能把一個長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現(xiàn)了蘇軾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奇絕!妙絕!今天,我們再來見識兩位高人,他們就是馮驥才筆下的刷子李、泥人張。
。ǘ⒄n前口頭演講,徽劇奇人絕技
多媒體播放話劇《俗世奇人》片斷。
學生講述課前搜集的奇人高手的故事,教師也可介紹馮驥才《俗世奇人》中的其他人物,如:酒婆、張大力、青云樓主、牙醫(yī)華大夫等。
。ㄈ、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范讀,學生循聲低和,初步感知問意。
2、學生聯(lián)系表情朗讀,要求讀出聲調、預期,要讀得活靈活現(xiàn),聲情并貌,讀出單口相聲的味道來。
3、學生自薦,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其余同學評點。
教師也可示范朗讀片斷,如“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fā)蔫,靠邊站者。”順勢作朗讀知道:朗讀時對于“絕活”“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等詞語則應該用降調,應讀出沒落、受窘的情狀,還應該表現(xiàn)出“碼頭”對他們不屑一顧的神情;可輔以一定的'手勢動作以增強表達效果。
4、學生大聲讀課文,力求表現(xiàn)最佳水平。
(四)、課堂小結
《俗世奇人》奇絕!妙絕!奇在人物,妙在情節(jié)、語言。做派奇的刷子李,行事奇的泥人張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馮驥才先生寫人虛實的高潮技藝更讓我們拍案稱奇;那津味十足、本色樸素而又幽默傳神的語言更是余音繞梁,歷久不絕。讀這樣的作品,如夏日飲冰茶,爽口又爽心。
值得人深思的是該如何保護這些無形的民間文化遺產(chǎn),我們該做點什么?從馮驥才先生充滿睿智的文字中我們似乎找到了答案,讓我們勇敢地承擔起這一責任,為文化大廈添磚加瓦,為文化巨輪保駕護航!
(五)、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小組討論,大家共同明確。
1、如何理解題目中的“俗事”“奇人”?
2、作者是怎樣塑造人物形象的?都是“奇人”,在選材上有什么特點?
3、本文在清潔結構有什么特點?
4、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體驗與反思
1、學生推選班里有絕活的小能人上臺展示才藝。
2、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方面的特征,寫一篇人物速寫。
3、學生讀自己的,然后集體評議。
。ㄆ撸、布置作業(yè)
1、整理課上的“人物速寫”片斷,把它收藏在《成長的足跡》中。
2、課外閱讀馮驥才《俗世奇人》中的其他篇章
語文教案 篇6
“巧借境象,妙造自然”,是我近幾日從有關唐詩研究理論中“挖”出來的,用在這里評價這些年輕的教師似乎過高了點。但我認為人對美的追求大抵會是殊途同歸的,那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作為教師的他們似乎正孜孜于追求更高的境界,正向這個方向邁進。
現(xiàn)從中擷取幾朵不是很嬌艷卻可賞心悅目的花以饗讀者。
一、識字可以這樣教
新課標指導下的小學語文新教材識字量多了,可一周安排的節(jié)數(shù)反而少了。如何掌握得了這么多的字?這令很多任課的老師,甚至一些富有經(jīng)驗的老師們擔憂不已。有時候,不得不借用其他課程的時間。這樣做卻是有悖于新課標的理念的。其實新教材的大部分字是識得就可的,一小部分的字詞才是必須會寫的。崔巒老師曾經(jīng)提出“反復見面”的說法。但到底如何具體操作呢?我們又不得而知。這次其中有幾堂低年級的課為我們提供了生動的例子。
《識字(4)》
課件出示小動物,并逐個配音:你好,我是_______。
師:誰想給它們打招呼?
生:(句式可以是:你好,_____,我是________)
師去掉小動物圖,只留生字,引導讀。
讀后問:讀這些生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有幾個發(fā)現(xiàn)就用幾個小指頭表示。
于是生說出:
1、都是蟲字旁。
2、都是動物,都是昆蟲。
3、都是夏天里的動物,蜻蜓、蝴蝶長大后都會飛;蝌蚪長大了會幫人們捉害蟲等。
……
師適當提示:
小朋友,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些字當中,有很多的都是形聲字。
哪些字是形聲字?比如蜻,哪部分是整個字的讀音?還有哪些字也是形聲字?“蟻”是嗎?
根據(jù)這種識字法,猜字的讀音,并說說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蚊蟑蝦
復習生字時,該老師采用的是做游戲,你演我猜,從背后猜字。
《荷葉圓圓》
課件中打出“識字樂園”
自己學會好嗎?(生自讀)
學習生字組詞連句。
比如:
珠小水珠晶亮晶晶
讀,出示有這兩個詞語在內的句子,指名讀句子,領會其中的意思。
復習生字時,出示課件:
荷葉中藏著生字,鼠標點出,限定時間,時過消失。指名學生到臺上,學生必須在限定時間內認出字,增加了識字時大腦反應的緊迫感。其他學生也不閑著。當學生能快速認出時,他們要說:對對對,就是——。錯了,就說錯錯錯!不是——。
二、抓切入點其實很容易
一篇課文擺在我們的面前,該如何教?從哪兒教起?便成了當務之急。我們把這個稱之為切入點。切入點抓準了,再根據(jù)切入點理清線索,就比如一條線把散在地上的珍珠有先后地串起來,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一篇課文的切入點不只一個,這是由研究教材的老師不同的教學理念和對教材的不同理解而決定的。這次面向整個溫州地區(qū)開的課,當然不會只是個人的看法,而往往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它對教材的處理,對一堂課的如何切入應該是深思熟慮的,應該有它過人的'地方。
作文《笑臉》
寓寫作于過關之中,一節(jié)課幾乎沒有說到寫作兩個字,卻處處是說、寫的訓練。
摹仿“幸運52”的過關形式,營造過關的氣氛。
成功第一關
笑臉圖
請說出這是誰的笑臉。
成功第二關
請說出這是誰的笑,它為什么笑了?
成功第三關
請將想像到的寫成一個有趣的故事。時間限為10分鐘,句子通順,意思說明白,即算闖關成功!
這里以“闖關”為切入點,以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關卡為線索,成功地引領了整堂課,簡單而又實在,既充滿活力,又能學有所得。
《我為你驕傲》
以“寫便條”為切入點,引領學生回歸文本。通過學生寫的便條生成新的教學切入點,這點完成了,又產(chǎn)生了新的一點。如此點點推進,完成對全文的閱讀、領悟。
《祖國,我終于回來了》以一張履歷中的三個。!為切入點,反復出現(xiàn)錢學森心理活動的句子,從而更深入理解課文,深入了解錢學森這個人。
三、作業(yè)也要花時間好好設置
這次聽課中,我看到了幾個可以將現(xiàn)行老浙教版教本配套作業(yè)本棄之高閣的作業(yè)設置。雖然也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看到過幾份,雖然也為他們的新穎別致而喝彩,但自己卻是因為現(xiàn)實的關系不敢有所奢想的。
《祖國,我終于回來了》
課堂中的訓練是寫出讀了文章后自己的感受,且名之曰“真情告白”,奇特處是師生共寫。老師在電腦上寫,學生在下面寫,寫后共享。
課外的作業(yè)是三個
1、再找一找有關錢學森的資料。
2、辦一張有關錢學森的手抄報。
3、在學校網(wǎng)站的論壇上出一個討論錢學森的主題。
《綠色的衛(wèi)兵》其中有一道題是:
請給小樹澆澆水
不管是識字也好,作業(yè)布置也好,還是引導學生探究文本也好,他們都力求立足于學生,從學生這個主體出發(fā),努力增強趣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更好地張揚他們的個性。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園地》教案10-05
語文翠鳥教案09-03
語文《檢閱》教案11-07
語文樹教案12-11
語文《荷花》教案02-21
語文識字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