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連乘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系,學會列綜合算式.
2.使學生學會用兩種方法解答連乘應用題的同時能用一種解法檢驗另一種解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提高用簡煉的數學語言表達的能力.
4.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培養(yǎng)學生認真檢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連乘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初步學會兩種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連乘應用題的兩種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先分析數量關系再解答.
。1)某車間每班有4個組,每組有11人,每班有多少人?
。2)一輛卡車可以裝30袋化肥,每袋重50千克,一輛卡車能裝多少化肥?
2.演示動畫“連乘應用題”
根據動畫演示的內容分別補充問題,再解答.
(1)一個商店運進5箱熱水瓶,每箱12個,_______________?
(2)每箱有12個熱水瓶,每個熱水瓶賣35元,______________?
3.引入新課.
教師提問:復習中的`應用題都是兩個已知條件和一個問題,它們的數量關系共同的特點是什么?(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計算.)
把動畫復習的兩道應用題連,讓學生把復習中的兩道題合并成一道題.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板書題目,引出例1.
教師導入:看來,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光會遇到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還會有這樣稍復雜的問題等待我們去解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共同學習:應用題.(出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一個商店運進5箱熱水瓶,每箱12個.每個熱水瓶賣35元,一共可以賣多少元?
。1)指名讀題,并說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繼續(xù)演示動畫“連乘應用題”,實物圖逐步轉化為線段圖.
。2)小組討論:你準備怎么解答這道題?并說出解答的思路.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教師巡視,并參與學生的討論.
。3)匯報討論的結果,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可能想到:
方法1:要求一共賣多少元,需要知道每箱賣多少元和一共有多少箱.已知共有5箱,未知每箱多少元.因此,要首先求出每箱多少元.已知每個35元,每箱 12個,求出每箱賣多少元就是求12個35是多少,用35×12=420(元),再求出5箱一共賣多少元,就是5個420是多少,用 420×5=2100(元).
板書:①每箱多少元?
35×12=420(元)
5箱一共多少元?
420×5=2100(元)
方法2:要求一共可以賣多少元,需要知道每個賣多少元和一共多少個.已知每個賣11元,未知一共多少個,先要求出一共多少個.每箱有12個,有5箱,求一共多少個就是求5個12是多少,用12×5=60(個),再求一共賣多少元,就是求60個35是多少,用35×60=2100(元).
板書:②5箱一共多少個?
12×5=60(個)
5箱一共多少元?
35×60=2100(元)
。4)教師談話:像這樣的兩步計算應用題,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綜合算式,請同學們自己試著將這兩種解法分別列成綜合算式.
學生動筆列式,匯報訂正:
35×12×535×(12×5)
教師提問:第一種解法是先求的什么?再求什么?第二種解法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為什么要加小括號?不加行不行?
。ㄒ龑W生說出第一種解法是先求的每箱多少元,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第二種解法是先求5箱一共多少個,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因為運算中要先算12×5,就必須加小括號,否則運算順序就變了,不符合題意.)
。5)比較、辨析:這兩種解法有什么區(qū)別和聯系?
明確兩種解法的區(qū)別是:第一種解法是先求的每箱多少元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第二種解法是先求5箱一共多少個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思路不同,用的已知條件也不同.聯系是:最后都能求出來“5箱一共多少元”.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蘇教版國標本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33-3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手勢操作探索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的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法,學會解答這樣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在手指游戲中以舊引新
教師與一學生玩石頭、剪子、布的游戲,讓其余學生觀察兩人各出了幾個手指。(如5和2)
師:你能比較它們的大小,
并像這樣說一句話嗎?(指名說,齊說)
( )比( )多( ),
( )比( )少( ),
( )和( )相差( ),
算式是( )。
與學生再玩一次(如:2和0),師:你會比較這兩個數的大小嗎?同座互相說說看。
師小結:我們在一年級時就知道兩個數相比,如果不是同樣多,必然有大有小,我們通常把較大的叫做大數,較小的叫做小數,兩個數之間的差叫做相差數。那要求大數比小數多幾,或小數比大數少幾,也就是要求兩個數相差幾,用什么方法?對,求相差數用減法。那求大數或小數該用什么方法呢?今天我們就來繼續(xù)研究這類問題。(板書:大數 小數 相差數 5-2=3 2-0=2)
二、在手指游戲中初建數學模型
1.求較大數。
師:老師伸出幾個手指?(5)請你們伸出跟老y幣同樣多的手指。比老師多伸出1手指,是幾個?可見:比5多1是幾?怎樣列式?(5+1=6)請小朋友邊比劃手指邊齊說:比5多1是6,5+1=6。
師:比5多2、3、4、5又各是多少呢?同座邊比劃邊齊說。后讓四大組依次邊比劃手指邊觀察邊口述:比5多( )是( ),( )+( )=( )。
師:大膽猜想一下:比5多的數肯定是大數,還是小數,用什么方法?(求較大數用加法)我們不妨再用手指游戲驗證一下!
師與男生合作,示范比劃:比10多1是 ,算式是 。師與女生合作比劃:比10多2是 ,算式是 。比10多3,4,5,等等呢?同座合作邊比劃邊說說看。(邊觀察手勢邊思考邊口述邊傾聽。)集體交流后,師小結:求較大數用加法就行了。
2.求較小數。
師:既然求較大數要用加法,那求較小數會用什么方法呢?請小朋友再大膽猜想一下。(減法)讓我們同樣用手勢游戲來驗證一下。師做手勢邊問:比10少1是( ),算式是 。(指名說,一、二大組齊說。)比10少2是( ),算式是 。(指名說,,三、四大組齊說。)比10少3、4、5呢?(請同座合作,一人做手勢,一人口述。)
猜一猜:師做比5少4的手勢,讓學生猜是什么意思,口述:比5少4是( ),算式是: 。(同座互相玩我做手勢你來說的游戲。指名兩位學生上臺展示比劃游戲。)
師小結:求較小數用減法就行了。
三、實際運用
師:通過剛才的大膽猜想和實際驗證,我們知道了: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掌握了求大數和小數的方法,就可以用來解決生活中許多有趣的問題。
1.教學例題。(出示幻燈片)
(1)師:圖中有哪幾個小朋友?他們正在干什么?老師扮演小英,男生扮演小華,女生扮演小平,將他們擺花片的情況讀出來。
師:如果要求小華要擺多少個,該抓住哪句話來分析?(板書比字句:我比小英多擺3個)在這個比字句中是誰跟誰比,誰多誰少?(我與小英比,我的多,小英的少)所以誰的是大數,誰的是小數?
學生說出(我擺的是大數,小英擺的是小數)后畫批:
我比小英多擺3個
大 小
師:誰能連起來說是誰跟誰比,誰的是大數,誰的是小數?(指名說,齊說:我與小英比,我擺的是大數,小英擺的是小數。)
師:既然小華擺的是大數,求小華的該用什么方法求?怎樣列式?(11+3=14(個))
師:剛才我們是通過哪幾步求得小華擺的?(先找與問題相關的比字句,然后畫批出誰和誰比,誰大誰小,最后根據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來正確列式。板書:找比字句,畫批大小,確定加減。)
(2)師:如果要求小平要擺多少個?,你會用以上3個步驟解題嗎?試試看!
指名板書:我比小英少擺3個
小 大 11-3=8(個)
師:這個比字句是指誰跟誰比,誰的是大數,誰的是小數,為什么用減法?學生交流。
小結:我們是通過怎樣的步驟來解決比多比少問題的?怎樣確定加減?(找比字句,畫批大小,確定加減;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
2.想想做做1。
要求學生讀題,找比字句,畫批,列式計算。后交流思路:我與你比,我的是大數,你的是小數,求我的就是求大數,用加法。
3.想想做做2、3。(步驟同上,指2入板書。)
四、全課總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究了比多比少問題。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總結:在解題時,要抓住比字句認真畫批,準確判斷誰和誰比,誰大誰小,然后根據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來正確列式解答。
五、拓展創(chuàng)新
師:最后,老師想給小朋友看一道更有挑戰(zhàn)性的題目,你能提出怎樣的問題?
立定跳遠比賽中,洋洋眺了110厘米,周周跳了140厘米,蒙蒙比周周少跳20厘米,奇奇比洋洋多跳2厘米。 ?(屏幕顯示)
生提問題,屏幕同步顯示出來,指名口答列式。
[教后反思]
1.借助手指游戲巧妙建模。
我讓學生邊比劃手指邊看邊想邊說邊聽:比多(少)是,算式是+(),這樣就調動了學生的手、眼、口、耳、腦等,并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學生在充分經歷、感受、體驗、感知的基礎上,大腦中生成了豐富的數形表象。借助豐厚的感性認識和生活經驗以及老師及時的引導點撥,他們很容易就感悟到:比多的數是大數,用加法,比少的數是小數,用減法。此時的抽象概括是感性認識積累到一定量后必然的理性飛躍!數學模型的有效生成,使學生由動作思維過渡到表象思維再到抽象思維,從而更好地促進新知的內化建構,拓展了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培養(yǎng)了學生全面的'思維能力。通過石頭、剪子、布的游戲復習什么是大數、小數和相差數,以及求相差數用減法,為新知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接著通過比劃比10多幾是幾和比5多幾是幾讓學生建構數學模型:比幾多幾的數是大數,用加法算;最后通過比劃比10少幾是幾和我做你猜的游戲讓學生建構數學模型:比幾少幾的數是小數,用減法算。整個建構過程流暢自然而富有變化,學生始終興致盎然、樂此不疲!
2.借助畫批深悟數量結構。
其實,讓學生理解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求相差數用減法并不難,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認知直覺就能感悟到;但讓學生由比字句掌握其中的數量結構,準確地分清誰是大數、誰是小數誰是相差數,卻并不容易。因為從來沒有誰帶領他們這樣理性地分析過,而且由于生活經驗的負面影響,他們常將牛比羊多3只機械錯誤地理解為羊多(因為生活中我們進行比較時常說省略的比字句,例:誰多?我多)。由于讀不懂比字句的含義,他們只能停留在生活經驗的感知層面,迷迷糊糊地跟著感覺走,以至于到了五、六年級,還有學生分不清誰是大數,誰是小數,見多就加,見少就減。這就是低年級教學時沒有將學生的認識及時提升到理性層面而造成的惡果。所以借助畫批幫助學生準確而深刻地掌握比字句的數量結構和數量關系非常重要。北京特級教師馬芯蘭就一直主張借助畫批來指導學生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當學生能借助畫批準確地分析比字句的數量關系后,比多比少應用題的解答就易如反掌。把這類問題作為一個整體,讓學生在一年級下學期全部學完,不僅是輕而易舉的事,而且能發(fā)揮教材的整體結構功能,使學生站在更高的起點用全局眼光整體建構知識,提高所學知識的通識性,使學生在運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時能融會貫通,并為后繼學習注入無窮動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第2——5頁(數一數)
教學目標:
1、在非常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初步了解兒童認數、數數情況。
2、通過觀察等探求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數感,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合學生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物快樂,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
4、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對人對物的愛的情感,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會聽、會說、會補充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步建立數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及合作與參與的意識。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一臺。
教學過程:
a)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師拿出一封一份禮物————金龜子的信,讓學生隨著美麗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聽信: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好,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成為一名真正的小學生了,在學校里,你們將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到許許多多有用的知識,學會許多的本領,會面為一個對社會有著巨大貢獻的人,你們高興嗎?數學書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戲和活動,充滿了神奇,學好數學非常有用,它可以幫助你解決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難,你們想學習數學嗎?那么,從現在開始,你們的數學陳老師將會把你們帶進數學的'王國里,讓你們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到那時,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小學生的,你們有信心嗎?
b)認真觀察,小組討論,了解數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書中第2——3頁的畫面。
1、這是什么地方?你認為它美麗嗎?
2、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圖上的物體分別有多少?(先小組討論,互相說,教師深入到小組里了解情況,并且在個別組里探討數數規(guī)律,然后再請小朋友說)
3、評價:你認為你們組有什么優(yōu)點,別的組呢?
三、繼續(xù)觀察,小組交流,了解認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材第2——3頁的圖畫
活動形式同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一樣:觀察——交流——匯報——評價,不苛求學生按怎樣的模式說,讓學生在相互啟迪中自我感知怎樣說好就怎樣說,怎樣說適合自己就怎樣說。
四、操作感知,及時強化
1、數周圍的實物(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數一數學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數字卡片
3、按方位數數
4、開放性練習
猜一猜,想一想、說一說,驗一驗
手里最多能拿幾根粉筆?
盤子里最多能放幾個蘋果?
筆筒里最多能放幾支筆?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不過學習的內容稍顯復雜,被除數的首位不是除數的整數倍。因此在理解除法豎式的算理時,實際操作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考慮到以上因素,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具有如下特色:
1、先分后算,以分物的過程來指導計算的過程。
在教學中,先讓學生根據題意用小棒代替橘子分一分,將分小棒的過程與豎式計算的步驟聯系起來,使每一步計算都有據可依,學生理解起來比較輕松。
2、重視學生的表達,讓學生通過表達加深對除法豎式的理解。
在教學中,不論是在學生動手操作之后還是在列出除法豎式之后,都引導學生說一說,說分物的過程,說算式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說除法豎式的'計算順序。在說的過程中既能促進學生思考,又能加深學生對算理的理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回顧上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用豎式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你們還記得計算方法嗎?
請學生用語言敘述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方法。
2、用豎式計算48÷2。
(1)指一名學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計算。
(2)指名說一說豎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上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除法豎式的理解,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掃除障礙。
3、導入新課。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板書課題)
探究新知
1、熟悉情境圖。
課件出示教材情境圖,請學生說一說圖中的故事。
引導學生說出:悟空、八戒、沙僧面前有48個橘子(4籃零8個),他們3人要平均分。
2、操作分物,直觀計算。
(1)引導列式。
師:他們3人每人能分到幾個橘子?你能列出算式嗎?
學生根據題意可列出算式:48÷3。
(2)分一分。
師:現在我們用手中的學具實際分一分,看看能否得出這道題的結果。(出示課堂活動卡)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分一分,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算理,為后面進行除法豎式的計算打好基礎。
(3)交流操作過程和結果。
師:你們是怎樣分的?先分哪部分,再分哪部分,4捆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1捆,還剩下1捆怎么辦?
預設
生:先分成捆的,每人1捆。剩下的1捆與另外8根合起來是18根,平均分成3份,每人又可以分到6根,這樣每人共分到16根。
師:剛才分物的過程用算式怎樣表示呢?
引導學生說出算式:30÷3=10,18÷3=6,10+6=16。
3、用豎式表示分的過程和結果。
(1)嘗試筆算。
師:請你們結合剛才分物和口算的過程,嘗試用除法豎式算一算。這道題與48÷2的豎式計算有什么不同?如果被除數的首位不是除數的整數倍,那么在計算過程中應該怎樣處理?
學生獨立計算。
(2)集體交流,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
教師根據學生的口述板書除法豎式及除法豎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如下所示:
(3)結合計算過程總結算法。
師:在用除法豎式進行計算時,要從哪一位算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引導學生回顧計算過程,使學生明確要從被除數的高位算起,相同數位要對齊,每一步的余數都要比除數小。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和基本方法,能正確地分析應用題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使學生能合理地選擇解答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寫出等量關系式
。1)二月份生產的洗衣機比十一月份的2.5倍少1500臺。
。2)輛汽車每小時行70千米,另一輛汽車每小時行68千米,2.5小時相遇。
2、用X表示未知數,列出方程。
(1)一個數與7.6的和的2倍是24.8。求這個數。
。2)一個數除1.6等于2300減去2.8乘以450的'積,求這個數。
一、根據題意列出方程。
。1)一輛汽車裝運大米和面粉。大米裝了X袋,每袋重90千克,面粉裝了52袋,每袋重25千克,共運大米和面粉4噸。
。2)百貨公司進一批羊毛衫,進貨價X元,出售價是進價的1.2倍,每件得毛利36元。
二、復習指導。
1、紅星機械廠用9千克鋼材制造一種機器,每臺用鋼材52千克,制造80臺后,改進工藝,每臺只用剛才45千克。余下的剛才還可以制造這樣的機器多少臺?(用兩種方法解)
。1)學生獨立解答。
。2)交流反饋。
A、算術方法。
(9-52×80)÷45
說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B、列方程解答。
52×80+45X=9
請說出相應的另幾個方程,并說出數量關系。
。3)比較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有什么不同?
2、按照解方程應用題的方法解答應用題。
。1)四、五年級同學工植樹187棵,五年級同學植樹的棵數是四年級的1.2倍。四、五年級同學各植樹多少棵?
。2)一輛汽車和一輛摩托車同時從相距175.5千米的兩地相對開出,汽車每小時行駛52千米,摩托車的速度是汽車的1.25倍。經過多長時間兩車相遇?
3、引導
今天復習了什么內容?說說用方程解應用題的思路。
三、獨立作業(yè)。
復習五的其余題目
四、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本[81]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9~50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實際,通過現實生活情景,讓學生體驗到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聯系,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2.通過活動,讓學生經歷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激發(fā)探索規(guī)律的欲望,培養(yǎng)探索發(fā)現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具體事物中體驗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是有規(guī)律的。
【教學準備】
1.課件、題卡。
2.課前準備:各小組用幾種顏色的花設計一個布置花臺的方案,可選一種或幾種顏色,讓學生自由發(fā)揮。
3.回家收集爸爸或媽媽的年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教師:“五一”節(jié)快到了,為了增添節(jié)日的喜慶,小朋友設計了布置花臺的方案,現在就請各小組展示你們的設計,其他小朋友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教師:小朋友的設計都挺棒,我們看得出來這些花的排列都很有規(guī)律。確實,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現象是很多的,你們愿意和老師一起來探索生活中的一些規(guī)律嗎?(板書:探索規(guī)律)
二、探索新知,自主建構
1.教學例1
教師:小朋友喜歡旅行嗎?假如“五一”到了,你和爸爸媽媽去旅游,從重慶出發(fā),去大約300千米遠的成都。
多媒體出示地圖,動畫演示出行的過程。
再在電腦上出示:
重慶到成都大約300千米
已行路程(千米)100剩下路程(千米)
教師:已行100千米,剩下多少千米?怎樣填?
將教科書例1出示
已行路程(千米)100150250
剩下路程(千米)200〖4100
讓學生完成書上第66頁例1填表,可獨立填,也可討論合作填。
學生展示自己填好的表格,并談一談自己的填法。
教師:根據自己填寫的已行路程,你發(fā)現了什么?讓學生自由匯報自己的發(fā)現。
學生1:行100千米,剩200千米;行150千米,剩150千米。
學生2:已行的路程越少,剩下的路程越多。
學生3:已行路程多50千米,剩下路程少50千米。
教師:說得好,已行的路程不斷增多,剩下的路程就不斷減少。
2.教學例2
教師:小朋友旅行得真快,下面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笑話。
小明今年8歲,小華今年9歲。小華對小明說:“我比你大!毙∶鞑环䴕獾卣f:“有什么了不起。我明年滿9歲,就和你一樣大,后年就比你大了。”
教師:小朋友,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他們說的實際上是有關年齡的規(guī)律,下面我們探索年齡的規(guī)律。請小朋友將收集到的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年齡填在題卡上。今年5年后10年后()年后父(母)(歲)學生(歲)相差(歲)
。1)讓學生分組討論,這個表格怎樣填,說說這樣填表的道理,展示填的結果。
(2)觀察所填表格,你發(fā)現了什么?
三、練習應用
(1)剛才大家探索有關年齡的規(guī)律,下面我們來玩一個對手指的游戲。教科書第67頁課堂活動第1題。
。2)教科書第68頁課堂活動第2題。
。3)●○●●○●●●○●●●●()將圖填充完整后,串好可以送給最喜歡的、最要好的朋友。(蘊含情感教育)
。4)玩一玩數學接龍游戲。
可以小組或全班一起玩,例如第1個人說一個數2,后邊的人接著說比前一個多3的數。
也可以由大數遞減為較小數。
四、小結
小朋友玩得開心嗎?“五一”長假小朋友會過得非?鞓。老師知道,今年5月1日是勞動節(jié),明年5月1日小朋友會過什么節(jié)呢?小朋友,像這樣有規(guī)律的現象是很多的,只要大家認真觀察、思考,就能發(fā)現更多的規(guī)律。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乘法估算”。
教學目標:
1、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能根據題目的特點估算。
2、培養(yǎng)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具體問題進行估算。
教學過程設計:
復習引入
師提問: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估算。誰知道什么是估算呢?
生答:就是估計著算,大概的算一下。
生答:就是求咱們剛學的近似數。
生答: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也只要算出近似數,不需要算出準確數。這樣的計算叫估算。
創(chuàng)設情景
學校開展為災區(qū)捐款活動,一年級捐款714元,二年級捐款987元,兩個年級捐款共約多少元?
師:你能幫老師估算出結果嗎?
生:714+987=1701
生:714+987≈1700,把714看成700,把987看成1000。
師:同學們,你們說哪種方法對呢?
生1:第一種對,算得很正確。
生2:第二種對,現在要我們算得是大約多少元。
學生展開討論
師總結:在加法估算的時候,就是把接近整十整百的數看作整十整百后,再進行計算。
深入探究
1、引出乘法估算
師出示問題:三年級每班平均捐款202元,4個班大約多少元?
師:請你試著估算出他們的結果。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202看成200,然后200×4=800元
生:乘法估算和加法估算一樣,把要估算的數看成整十整百的數,再計算。
小組合作練習
你現在知道了乘法估算的方法,那就來完成下面的練習吧!
師出示練習題,
媽媽要買5袋餅干,每袋1元8角,帶多少錢合適?
要求(1)你試著估算;(2)說一說你是怎樣估算的?
生:練習估算705×4≈2800298×3≈90099×299≈3000301×11≈3000
師:你們的答案都一樣嗎?
生:有的一樣,有的不一樣。
師:誰能說一說,為什么用相同的方法而得出不一樣的結果呢?
生:因為前三個算式都只有一個數接近整十整百,所以得數都一樣。而后兩個式子都有兩個數接近整十整百,有的同學只把其中一個數看成整十整百了,所以容易弄錯。
師出示例11
生:列式解答
生1:58≈6060×3=180(元)
生2:50×3=150(元)8×3=24元150+24=174(元)
師:用這些錢買3個足球,每個足球74元,夠不夠。
學生解答,并匯報結果
生:200元錢不夠
三、鞏固練習,完成做一做
四、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指名回答
生:學會了乘法估算的方法。
生2:要想把乘法估算的結果與準確結果接近,就要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而定。
生3:我們生活中如遇到要估算的情況,我們知道怎么做了。
教后反思:
從現在學生們的情況來看,他們習慣于精確計算,對估算的意識很淡薄,對估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與作用,還沒有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從而使他們在認識和行為上都“不太習慣”。具體表現在:估算方法的運用不靈活,要求估算結果卻進行精確計算等,因此如何讓學生明白估算的作用與價值,弄清精算與估算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在學習生活中自覺運用估算,是我們進行教學的目的。但估算意識的培養(yǎng),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一個長期的練習與積累的過程,需要我們教師經常的給學生創(chuàng)設估算的情景與機會,作為估算的起始課,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感受估算的意義與價值。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過程:
一、積累鋪墊
1.引入:剛才的游戲有意思嗎?我們再來玩?zhèn)游戲好嗎?(課前游戲:你來比劃我來猜)
2.要求:剛剛我們根據比劃來猜測是什么事物,現在請同學們在紙上畫出題目的意思。
3.出示第一關:中山路小學原有一個花圃是長方形,長4米,寬3米。校園擴建時,長增加了2米。(1)學生畫圖(2)對比交流
4.從圖中你能求出什么?
二、初步感知
1.出示第二關:中山路小學原來操場是一個長方形,長40米。在擴建校園時,長增加了20米,這樣操場面積就增加了600平方米。原來操場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審題激需:你能想個辦法讓大部分同學都能理解題意順利闖關呢?(畫圖)
3.看誰能把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都在圖中表示出來?(1)學生畫圖, (2)對比交流:
4.現在圖有了,你能根據圖來求出原來操場的面積嗎?
。1)學生嘗試,教師巡視。(2)討論交流:
5.小結:從開始審題我們覺得有點困難,至現在大部分同學都能做出來,你有什么感受?(畫圖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畫圖能幫助我們思考……)
三、再次體驗
1.出示第三關: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寬30米的前操場。因為要造“牡丹公寓”,寬減少了10米,這樣前操場面積就減少了400平方米。現在前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審題后問:長方形操場是怎樣變化的?(寬減少)你能把寬減少在圖上表示出來嗎?
3.學生畫圖,嘗試解答后交流:把題意表示清楚了嗎?能指著圖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嗎?(可能會有幾種方法,重點指出寬減少了,長不變,減少的長方形的長就是現在長方形的長。)
4.小結揭題:我們順利闖過了第三關,你能談談畫圖對我們解決問題有什么幫助嗎?(清楚地找到數量之間的關系)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之一畫圖(板書)。
四、深入體驗
。ㄒ唬┑谒年P:
1.引入:應用畫圖的策略,我們來闖第四關。
2.分層出示:
。1)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長增加了20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學生口答,再出圖列式)
(2)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寬增加了15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學生口答,再出圖列式)
。3)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長增加了20米,寬增加了15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學生猜測。先獨立畫圖,再討論驗證。(得出不是增加1200平方米,應該大于1200平方米)
到底增加了多少?學生解答后交流。(交流“整體”和“分塊”兩種思路)
3.反思小結:從用經驗猜測,到畫圖驗證,最后到解決問題,你有什么啟發(fā)嗎?
。ǘ┑谖尻P:
1.引入:第四關我們都闖過了,下面我們要挑戰(zhàn)——第五關!
2.出示第五關: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如果這個操場的'長增加20米,或者寬增加15米,面積都比原來增加600平方米。你知道原來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
。1)審題后問:與第四關有什么區(qū)別?(一個是“同時”,一個是“或者”)
。2)學生畫圖解答后交流:(讓學生指了圖來說思路。重點交流長增加出來的長方形的長就是原來長方形的寬;寬增加出來的長方形的寬就是原來長方形的長)
五、全課總結
今天學習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本課內容教學之前,學生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并學會了乘法豎式的寫法,這些都為學習本課內容作了知識上的鋪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是以后學習乘、除法的基礎,也是本單元中重要的學習內容。
這部分內容先教學一位數乘幾十的口算,為學習一位數乘兩位數作好算理和方法上的準備,再教學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進位筆算。一位數乘幾十是一位數乘兩位數中最容易的,也是最基礎的。教材用圖畫形式呈現的實際問題能很清楚地顯示出求3個20是多少?引起學生對乘法的回憶。列出算式203后,形象直觀的問題情境又能讓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的算法,然后組織學生交流算法,使采用連加或形象計算的學生學會比較抽象地思考,從而讓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在試一試中,繼續(xù)口算8頭大象能運多少根,把一位數乘幾十的積擴展到幾百幾十,再次引導學生利用表內乘法聯想一位數乘幾十的積。一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教學也充分依*情境圖啟發(fā)學生思考。教材先安排學生自己想口算方法,在此基礎上再介紹筆算方法,這樣安排,便于學生由口算方法聯想到要把乘數分別與被乘數每位上的數相乘,然后相加,這就有利于學生理解筆算的方法。接著,教材簡化了豎式筆算的中間過程,得出筆算的豎式的一般寫法,使學生明確一位數乘兩位數乘的順序和每一步積的定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一位數乘兩位數算法的過程,理解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并掌握計算方法。
2、初步學會一位數乘幾十的口算和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3、使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一位數乘幾十的口算和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教學難點:理解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
設計思路:
1、 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感悟算法。
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為學生提供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材料,通過教學內容引起學生主動地觀察、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本節(jié)課中,通過創(chuàng)設森林王國的情境,先引出一系列實際問題,然后依*森林王國的情境圖來啟發(fā)學生思考多種算法,并通過討論交流,結合情境圖懂得算理,從而使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感悟算法。
2、 重視筆算與口算相結合,在掌握口算的基礎上理解筆算。
筆算乘法的算理與口算乘法是相通的。本節(jié)課在教學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時,先引導學生掌握口算乘法,讓學生講清思考的過程,在此基礎上,結合口算步驟幫助學生理解筆算乘法為什么要從個位起用一位數依次乘一個數各位上的數,這樣就揭示了筆算與口算的聯系,促進了知識的遷移,使學生理解了筆算乘法的過程與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景導入,提出問題
今天讓我們到森林王國去游玩,高興嗎?好,我們出發(fā)吧!(出示課件1:笛)森林王國到了,森林里真美,有茂密的大樹,野花遍地開放,小動物們在森林里高興地玩耍。
瞧,大象在干什么呢?(有3頭大象在運木頭)每頭大象運了多少根木頭?大象把運來的木頭是怎么放的?(每頭大象運了20根木頭,每10根堆一堆)
小猴在干什么?(有2只小猴在采桃子)每只猴子采了多少個桃子?(每只猴子采了14個桃子)14個桃子怎么放的?(先10個一筐,放了2筐,再4個一筐,也放了2筐)
小朋友們,我們怎么玩呢?老師提議,我們一起來做看物編乘法算式的游戲,
好嗎?
1、學生看圖自編乘法算式,小組交流,再派代表匯報。
2、學生交流:
(1)你們編的哪些算式自己會口算的?
(2)203=這道算式怎樣算呢?142呢?
(3)我們已學過哪些乘法呢?會算的同學將自己的計算方法說給大家聽聽?不會算的同學再想想,看能不能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和方法把這些題算出來。
【評析】由有趣的編題引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更主要的是富有童趣的畫面,有利于學生探索不同方法,幫助學生在下面的學習中感悟算法。
二、分組討論,尋找方法
。ㄒ唬┫泉毩⑺伎迹傩〗M交流,最后組內推薦一人向大家匯報。教師巡回了解學習情況并參與學習比較困難的小組討論、指導。
。ǘ⿲W生匯報交流:
1、匯報口算203這道題的口算思路。(可能會出現)
方法一:20+20+20=60
方法二:3個2堆是6堆,6堆木頭就是60根。
方法三:2個十乘3得6個十,6個十就是60。
方法四:因為23=6,所以203=60。
2、引導發(fā)現
。1)你喜歡哪種方法?我們現在來想一想,照這樣算,8頭大象一共運了多少根木頭呢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再小組交流,最后選出比較簡單的方法匯報,匯報時,要求相同做法不重復說。
。3)那么口算整十數乘一位數時,用哪一種方法比較簡單呢?
。4)歸納小結:口算時,只要想幾乘幾等于幾,那么,幾個十乘幾就等于幾個十。
【評析】這里注意鼓勵學生應用已有經驗探索新的計算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解決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念,傾聽同伴的解法,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學生間的數學交流,有利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3、鞏固: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師出示卡片,學生口算。
4、匯報142的計算方法:(可能會出現以下口算方法)
方法一:14+14=28
方法二:210=20,24=8,20+8=28
幫助學生看圖理解:這就是把14分成幾和幾?先算幾個10?(2個10)再算幾個4?(2個4)合起來是多少?(28)
【評析】筆算乘法的算理與口算乘法是相通的。這里著重幫助學生理解一位數乘兩位數的意義及其結果所表示的數,以便通過知識的遷移,使學生理解筆算乘法的計算過程及方法。
這一計算過程我們也可以用豎式來表示。怎樣列豎式計算呢?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第82頁的中間,看看白菜老師是怎樣用豎式來計算的。
5、學生看書自學。
師生交流:
。1)要先寫出橫式,再列豎式算得數。(板書:142=)
。2)列豎式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和什么?誰和誰對齊?然后用尺畫上橫線,邊說明邊列出豎式。
(3)想一想剛才口算142是分幾步算的?
引導學生明白為了計算方便,筆算要用2先乘4,再乘10,然后相加。
先算2乘個位上4得多少?
再算2乘多少?為什么這里的1是10?得多少?20的2寫在哪一位上?0呢?
最后要怎樣算?
板書:
1 4
2
8 42=8
2 0 102=20
2 8 8+20=28
誰能說一說筆算14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評析】口算是筆算的基礎,這里緊扣口算,使學生明確先把乘數和被乘數個位、十位上的數分開乘,再把兩個積相加。這樣教學,就可以把口算方法遷移到筆算中來,既能使學生理解筆算算理,掌握筆算方法,又有利于學生認識口算與筆算之間的聯系。
。4)說明:為了計算方便,筆算豎式還可以這樣寫:一般這樣寫:
1 4
2
2 8
。ㄟ叞鍟吜胸Q式,說明書寫位置)
誰能看著豎式說說在這個豎式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結果是多少?
。5)小結:筆算14乘2,先算4乘2得8,8寫在個位上,再算10乘2得20,2寫在十位上,這樣就算得28。最后要在橫式等號后面寫上得數。
6、試一試:321=
說明可以用 2 1 來列豎式,這樣算起來比較簡便。
3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共同交流。
師:一般計算完后,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檢查自己算得對不對。
學生驗算。
7、小結: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時,也可以用豎式來計算。筆算時,要從
個位起,用一位數依次乘個位、十位上的數,乘到哪一位積就寫在哪一位上。同
時要注意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要求:看折疊卡計算。如:
2 4 2 4 2 4
2 2 2
8 4 8
2、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1)用豎式計算422和422(第3組題),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
。2)檢查訂正,重點講述筆算過程,并說說為什么和十位上相乘的積為什么要對齊十位寫?
。3)比較兩題有什么不同?并說說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3、 解決實際問題: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電腦出示圖,讓我們到森林商店去看一看。
森林商店有4箱礦泉水,每箱有12瓶,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瓶?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電腦繼續(xù)出示圖,森林商店的貨柜里有哪些商品?價錢分別是多少?
(1)買3個機器人要多少錢?
。2)買2只玩具狗要多少錢?
。3)老師帶了80元錢,夠買4輛玩具汽車嗎?
。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電腦逐題出現,學生相應解答。
四、活動小結
1、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討論了什么問題?(揭示課題)你學會了什么?
2、是的,我們在解決一個新問題時,盡量想辦法用已學過的知識和方
法去解決,想到一種方法后,不要滿足,再想想有沒有其它的方法,然后在多種方法中尋找最合理的方法。
3、作業(yè):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中剩下的三組題和第5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設計說明
“圖形與幾何”領域的概念很多,這部分知識對四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在復習這些內容時,我采用“梳理知識——動手操作——強化練習”的模式。通過復習,系統(tǒng)地整理知識,彌補學習缺陷,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完善。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回顧,構建知識網絡
1.談話導入。
師:本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復習“圖形與幾何”領域中的“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和“觀察物體”的內容。
2.歸納整理,構建知識網絡。
(1)提問:在這一部分,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學生獨立反思、回顧整理,然后小組展示交流。
(3)匯報交流,師引導歸納,構建知識網絡。
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
觀察物體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復習、回顧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利用課件指導學生進行知識網絡的構建,使學生對所復習的內容有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了解。
⊙復習,分項整理
1.復習三角形分類。
師:請小組同學討論一下,三角形有哪些分類標準?具體是怎樣分類的?
小組討論、交流并推薦代表進行匯報。
(三角形按角分包括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三角形按邊分包括等腰三角形和不等邊三角形)
反饋練習:完成教材101頁1題。
2.復習三角形內角和。
師:想一想,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我們是怎樣推導出三角形的`內角和的?我們可以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解決哪些問題?
小組討論、交流并推薦代表進行匯報。
(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直角三角形中兩個銳角的和是90°)
反饋練習:想一想,算一算。
∠1=( ) ∠2=( ) ∠3=( )
3.復習三角形邊的關系。
師:說一說,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你能舉例說明嗎?
學生思考后匯報。
(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反饋練習:完成教材101頁3題。
4.復習四邊形分類。
師:大家回憶一下,我們本學期學過幾種四邊形?它們分別有什么樣的特征?
小組討論、交流,并推薦代表匯報。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作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作梯形)
反饋練習:
(1)判斷。
、匍L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
、趦蓚高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拼在一起還是平行四邊形。( )
、蹆蓚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芤粋梯形中只有一組對邊互相平行。( )
(2)完成教材101頁5題。
設計意圖:通過由淺入深的復習,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所學知識,建立清晰完整的知識體系,有效地鞏固了學習成果。
5.復習觀察物體。
(1)引導學生用4個大小相同的正方體拼擺出幾種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
(2)提問:請同學們說一說從它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分別看到的是什么形狀。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9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11-04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02-07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01-02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9-28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熱】12-30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熱門】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