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7-30 21:01:3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匯編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匯編6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查找資料,經歷走進生活、收集整理、交流表達等過程,讓學生

  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結合百分率的知識,運用調查、觀察、討論、分析數量關系等方式,學習利息的計算方法,并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來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策劃理財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服務于生活的價值,培養(yǎng)科學理財的意識。

  教學重點:利息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稅后利息的計算。

  設計理念:本課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結合百分率的知識,通過策劃理財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服務于生活的價值,從小培養(yǎng)科學理財的意識。

  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1. 提問:你家中暫時用不到的錢怎么處理的?(課前布置同學們向自己的爸爸媽媽了解家中暫時用不到的錢怎么處理的)

  你們知道為什么要把積余下來的錢存到銀行里嗎?(明確:人們把錢存入銀行或信用社,這叫做存款或者儲蓄。這樣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也使得個人用錢更加安全和有計劃,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 關于儲蓄方面地知識你還了解多少?(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信息)

  根據學生交流地情況摘其要點板書:

  利息 本金 利率

  多媒體出示告訴你: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取款時銀行除了還給本金外,另外付給的錢叫做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叫做利率。按年計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計算的叫做月利率。

  出示利率表。(略,同書上第5頁利率表)

  師:你從這張利率表上能獲得哪些信息?說說年利率2.52%的含義。你認為利息與什么有關?怎樣求利息?(學生討論)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二、教學例3

  1.出示例3。讀題后明確,二年期的.利率應該就是表格中對應的二年存期的利率,不是一年期的利率2。

  師:要求利息,需要知道哪些條件?你會列式求利息嗎?(試著做一做,集體訂正)

  2.教學試一試

 。1)亮亮實際能拿到這么多利息嗎?為什么?(請了解利息稅的同學解釋)

  教師再說明:這里求得的利息是稅前利息,也叫應得利息。但是根據國家稅法規(guī)定,從1999年11月開始,儲蓄所得的利息應繳納20%的利息稅,由儲蓄機構代扣。稅前利息中扣掉利息稅后余下的部分即是自己實際得到的利息,即稅后利息,也叫實得利息。購買國家債券、教育儲蓄不繳納利息稅。

  這里的20%是什么?

  你覺得應該怎樣計算稅后利息呢?可以先算什么?用計算器計算亮亮實得利息是多少元?(學生用計算器計算)

 。2)小結:一般我們從銀行取出來的都是稅后利息,所以在多數計算中最后要將利息稅減掉。

  (3)引申:如果問題問亮亮到期一共可取出多少元?這里的一共是什么意思,包含哪些內容。(明確可取出多少元:本金+稅后利息)

  這個問題由你來解答。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

  應得利息怎樣求?實得利息怎樣求?(學生列式解答)

  二者的區(qū)別是什么?實得利息是應得利息的百分之幾?(組織學生討論)

  2.做練習二的第5題。

  提醒學生教育儲蓄不需繳納營業(yè)稅。這里的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是什么意思?(指名學生回答,集體訂正)

  3.理財我能行

  談話:你們對家中的存款情況了解多少?能說給大家聽聽嗎?當然該保密的就不要說了。(學生交流)

  學生交流后出示下面題目(同時出示利率表)

  (1)張明家有5000元計劃存入銀行三年,張明的媽媽想請我們班的同學幫助算一算,是存定期三年合算?還是存定期一年,然后連本帶息再轉存合算呢?(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2)如果你有1000元,根據你家的實際情況,你打算怎樣投資?請你設計一個理財方案。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希望同學們有意識地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計劃消費的習慣,并能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發(fā)揮其價值。

  五、布置作業(yè)(兩道實踐題讓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到銀行去儲蓄,從實踐中認識儲蓄)

  1.到銀行存壓歲錢;

  2.找一份存折或存單,看懂上面的每一欄,并從上面找到本金、利率、時間,能計算到期后這份存折(存單)一共可取出多少元?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分數加法及分數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課件出示復習題。

  (1)列式并說出算式中的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么?

  5個12是多少? 9個11是多少? 8個6是多少?

  (2)計算:

  + + =   + + =

  2.引出課題。

  + + 這題我們還可以怎么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乘法。

  二:新知探究

  1.出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2.課件出示自學題綱,讓學生自學課本。

  (1)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是什么?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嗎?

  (2)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它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3)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3、 課件出示例1

  教師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

  學生根據線段圖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解答。

  (1)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

  (2) 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那么“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就是求3個 是多少?

  2/11 + 2/11 + 2/11 =

  2/11 × 3 =

  (3).分數乘以整數的法則。

  A.導出計算方法。

  你會計算嗎?看哪些同學不用老師講解就能依據轉化思想把分數乘以整數這個新知識轉為已經學過的舊知識來進行計算。(可以互相說互相看。)

  B.歸納法則。

  通過以上計算,想一想分數乘以整數怎樣計算呢?

  師:比一比,看哪個組的同學總結的語言準確又簡練。

  小組討論,總結出法則: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板書)

  C.應用法則計算。

  討論,這兩種方法哪種簡單?為什么?

  強調:能約分,要先約分;結果是假分數一定要化成整數或帶分數。

  4、 教學例2

  (1)出示 ×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計算結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應該怎么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來約分:A、先約分再計算;B、先計算得出乘積后約分。

  (4)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學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

  三、當堂測評(課件出示)

  1.看圖寫算式

  2.先說算式意義,再填空。

  3.看算式,約分計算。(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分,養(yǎng)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四、學生課堂自評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每個學生給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評價。

  板書設計

  分數乘以整數

  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 和的簡便運算。

  法則: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2/11 ×3

  = 2×3/11

  = 6/11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課標對本節(jié)內容的要求:

 、拍軓默F實生活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⑵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并試圖尋找其他方法;⑶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⑷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⑸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的意識。概括歸納就是⑴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數學問題的意識;⑵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⑶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⑷培養(yǎng)學生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本節(jié)內容與前后教材內容的邏輯聯(lián)系:

  學習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方程的意義、等式的基本性質和解方程的知識后,利用列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本節(jié)內容的作用:

 、胚M一步拓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掌握用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和特點,初步體會列方程解決問題的優(yōu)越性。⑵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代數思想,發(fā)展學生利用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應用意識。⑶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算法的能力。

  學情分析

  1、 教師主觀分析:

  本班共有18名同學,學習基礎較好,能獨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學占到全班的33℅ ,學習基礎薄弱,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缺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學占到39℅,其他同學學習水平中等偏下。

  2、 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分析:

  大多數同學對學過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基本掌握,對于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夠解答。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分析并找出等量關系,學會解形如(a+x)b=c這樣的新方程。教師在教學時應采用“先扶著學生走,再讓學生試著走,最后讓學生獨立走”的教學策略。

  3、 學生認知的障礙點:

 、偃绾稳シ治觥⒄页鰯盗块g存在的等量關系,然后依據等量關系列方程解應用題。②如何解形如(a+x)b=c這樣的新方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夠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掌握根據兩積之和的數量關系列方程。②會把方程中含有小括號的式子看作一個整體來求解的思路和方法。③使學生通過學習兩積之和的數量關系來理解兩積之差、兩商之和的數量關系,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2、數學思考:

  學生能夠正確地審題、分析題意,思考、分析找出兩積之和的數量關系。②經歷算法多樣化的過程,運用遷移類推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3、情感與態(tài)度:

  在觀察、思考、探究、交流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初步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通過觀察、比較、歸納,提高學生綜合概括推理的能力.

  3.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運用變化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掌握正反比例的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昨天老師買了一些蘋果,吃了一部分,你能想到什么?

  (二)教師提問

  1.你為什么馬上能想到還剩多少呢?

  2.是不是因為吃了的和剩下的.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教師板書: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三)教師談話

  在實際生活中兩種相關的量是很多的,例如總價和單價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總價和

  數量也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你還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二、新授教學

 。ㄒ唬┏烧壤牧

  例1.一列火車行駛的時間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時間(時):路程(千米)

  1 :90

  2 :180

  3 :270

  4 :360

  5 :450

  6 :540

  7 :630

  8 :720

  1.寫出路程和時間的比并計算比值.

 。1) 2表示什么?180呢?比值呢?

 。2) 這個比值表示什么意義?

 。3) 360比5可以嗎?為什么?

  2.思考

 。1)180千米對應的時間是多少?4小時對應的路程又是多少?

  (2)在這一組題中上邊的一列數表示什么?下邊一列數表示什么?所求出的比值呢?

  教師板書:時間、路程、速度

 。3)速度是怎樣得到的?

  教師板書:

  (4)路程比時間得到了速度,速度也就是比值,比值相當于除法中的什么?

  (5)在這組題中誰與誰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它們是如何相關聯(lián)的?舉例說明變化規(guī)律.

  3.小結:有什么規(guī)律?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

  2、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2、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習目標:

  1、理解比的意義,感受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

  2、學會化簡比的方法。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導情趣(搶答式復習)

  1、 60÷10 = 600÷( )= ( )÷1 = 0.6÷( )

  說一說:解答這兩道題你用的是什么知識?

  (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

  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是什么?分數的基本性質又是什么?

  2、比與除法、分數有什么關系?

  (用字母表示:a:b=a÷b=a/b)

  (二)導目標

  除法中有商不變的性質,分數中有分數的基本性質,那么比有什么性質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比的化簡。(板書:比的化簡)

  下面請同學們一起來看一看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課件出示目標)

  學習目標:

  1、理解比的意義,感受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

  2、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學會化簡比的方法。

  二、分組自學目標1

  (出示情景圖)

  淘氣調制了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的水。笑笑也調制了一杯蜂蜜水,用了2小杯蜂蜜、18小杯水。同學們想一想哪杯水更甜?

  1、導學法

  估一估、想一想、算一算

  2、小組互相討論,發(fā)表看法。

  40 :360 2:18

  3、質疑問難

  直接比較他們倆誰調制的蜂蜜水更甜還是有困難的,那么你能不能聯(lián)系比與除法和分數的關系,來想辦法解決呢?小組討論一下,該如何來計算并比較呢?

  4、各組自學,交流匯報。

  你們運用了什么好方法?都學會了什么?

  學生邊匯報,老師邊板書。

  40:360=40/360=1/9=1:9

  2:18=2/18=1/9=1:9

  5、小結:比較的結果一樣甜,由此可見,比的化簡對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有很大幫助的',從中我們也體會到了化簡比是有必要的。那么到底什么樣的比才是最簡單的整數比呢?我們來看大屏幕。

  6、導入“最簡單整數比”的概念。

  比的前項與后項只有公因數1,這樣的整數比就是最簡整數比。也就是說,

  最簡單的整數比就是比的前項、后項是互質數,像6∶5就是最簡單的整數比。

  你能列舉出幾個最簡整數比嗎?(指名回答)

  7、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些最簡單的整數比是用什么方法化簡得到的嗎?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第二個目標。(出示目標)

  三、分組自學目標2

  1、出示問題:化簡比

  24:42 0.7:0.8 2/5:1/4

  2、導學法

  學法指導:

  每組任選一題、分析比的類型、個人獨立解答、交流解題依據、組內總結方法

  3、各小組自學,交流討論。

  4、匯報交流

  你們組是用什么方法學習的?是怎樣學的?都學會了什么?

  (指名板書計算過程)

  5、指導總結化簡比的方法

  (1)化簡整數比的方法是什么?(先化成分數,再約分成最簡分數,最后把最簡分數轉化成比的形式。)(或利用商不變的性質)

  (2)怎樣把分數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先轉化成除法,再用最簡分數表示結果,最后把最簡分數轉化成比的形式)

  (3)如何把小數比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先化成整數比,再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6、智力大比拼:總結比的基本性質

  你能根據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質嗎?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利用比的基本性質也可以化簡比:

  14:21 = (14÷7) :(21÷7) =2:3

  7、老師小結:看來,化簡比的方法不,不過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那么化簡比與求比值有什么區(qū)別呢?(課件)

  四、練習(課件)

  1、化簡比:

  15:21 0.12:0.4 2/3:1/2 1:2/3

  2、連一連

  3、判斷

  4、寫出各杯中糖與水的質量比。

  5、解決問題

  五、回顧學習目標,進行本課總結

  回顧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利用所學的比,你能解決生活中什么樣的問題?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問題需要通過化簡比來解決,因此我們必須學會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比。

  板書:

  比的化簡

  a:b=a÷b=a/b

  40:36=40/360=1/9=1:9

  2:18=2/18=1/9=1:9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課題:

  1. 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2. 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 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體會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的樂趣。

  教材分析:

  說明教材版本、選取的教學章節(jié)、以及教師個人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闡明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準備。

  本教案選取的是青島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繁忙的工地》,第一課時《角的認識》。

  本課時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會畫指定度數的角。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掛圖(或課件),活動角,三角板,量角器。

  學生準備:

  活動角,三角板,量角器。

  教學方法:

  本課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在活動中探索角的有關知識,但對于比較難理解或容易產生錯誤概念的知識教師仍然加以引導和講解。如周角和平角,學生僅從形狀上就普遍認為周角是一個圓圈,平角就是一個半圓圈,而不去理解它作為角的實質,但這種實質的探索僅僅讓學生利用活動角或同桌交流是難以實現的,因此為了讓學生準確理解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教師在利用活動角示范的基礎上進行了講解,這樣既讓學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過程:

  說明如何導入該課程,主要教學點的設計,知識拓展等。 第一節(jié) 教學要點: 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課

  找一段挖掘機工作視頻,放給學生看。

  仔細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 鏟斗臂在工作的時候,能形成什么樣的角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角的認識)挖掘機工作示意:

  二、探索新知

 。ㄒ唬┱J識平角、周角

  1.學生做各種活動角。

  老師課前讓大家準備了活動角,請大家把活動角的兩邊重合,一邊不動,另一條邊開始轉動,就可以得到一個角。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邊畫下來。小組同學說一說,你折的是什么角。(小組交流): 哪組的同學愿意上臺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們小組折的角?

  2.小組匯報交流

  展示你們折的角,并告訴同學們它的名稱。

  3. 分類。

  這么多角,看起來太亂了,能不能把他們分類整理一下呢?(小組活動): 把你們小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一組同學在臺上分)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學生上臺展示)

  4.認識平角。

  手拿一個活動角,從兩邊重合開始,一邊不動,另一條邊怎樣轉動,當兩條邊成一條直線時問:這是角嗎?為什么?

  我非常欣賞這位同學,他能自覺運用已經學過的角的定義來解決今天的問題。還有不同意見嗎? (演示平角的形成過程)同學們請看,這個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了,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平角。(板書)(畫平角): 跟著老師畫平角。(示范平角的畫法)。

  5.認識周角。

  我們輕松一下,一起來做個游戲

 、爬蠋熛日f出一種角,你們利用活動角轉出這種角:開始!銳角!直角!鈍角!

 、评蠋熮D動活動角,你們說出它的名稱。開始! (老師轉動一周,兩條射線重合),這是角嗎?為什么? 師:同學們的回答都很精彩!請看大屏幕(課件演示周角的形成過程),這是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一周組成的圖形,我們給它叫周角。(板書)(畫周角): 跟著老師畫周角。(示范周角的畫法)。

 。ǘ┙堑谋硎痉椒

  我們認識了這么多角,角應該怎樣表示呢?誰有好方法? (兩生上臺板演) 角可以這樣表示: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組成一個角。通常用符號“∠”表示。記作“∠1”(或“∠2”等)。讀作“角一”

 。ㄈ┨剿魅N角的關系

  直角、平角、周角這三種角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請小組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研究一下。(小組匯報): 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發(fā)現了什么結論?

  三、回歸生活

  1. 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現在我們來看看鏟斗臂在工作時都形成了哪種角?

  2. 找出身邊的各各種角 同學們,你在生活中見過這些角嗎?(生舉例) 看到生活中這么多的角,你想說什么?

  四、總結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數學教案08-29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9-28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7-24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熱】12-30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熱門】12-30

【薦】小學數學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