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2-28 00:44:24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通用10篇)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在回顧和整理本單元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熟練掌握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正確的進行乘法口算、筆算、估算。

  2.運用所學知識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靈活解決生活的簡單問題。

  3.在復習過程中,滲透學習方法,體會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

  二、教學重點

  正確的.進行乘法口算、筆算、估算

  三、教學難點

  滲透學習方法

  四、教學具準備

  練習小篇子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今天我們要一起復習《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板書課題)。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內容。這個單元包括哪些內容呢?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口算:用乘法口決計算再添0,因數(shù)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幾個0。

  估算:注意四舍五入。

  筆算:從個位算起,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二)探究新知

  1.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乘法的口算方法

  4×60=(說算法)80×5=(注意0的個數(shù))103×4=(十位要加進位數(shù))

  2.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

 。1)學生獨立完成

 。2)同桌訂正

  (3)全班交流

  3.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下面的問題。

  (1)第1個問題你選擇什么方法?

  (2)第2個問題你怎么選擇筆算呢?

 。3)第3個問題可以估算吧嗎?

  (4)小結:我們要根據(jù)問題和數(shù)據(jù)的特點合理選擇算法,考慮清楚什么時候可以用近似值,什么時候必須用準確值。

 。ㄈ┩卣寡由

  1.快速搶答爭第一

  (1)出示題目:

 。2)學生搶答

  2.認真觀察填表格

 。1)出示題目:

 。2)觀察: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看看從第一行的數(shù)怎樣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數(shù)。

 。3)根據(jù)規(guī)律填數(shù):同學們真的很了不起,通過觀察、計算,大家發(fā)現(xiàn)了第一行的數(shù)乘4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數(shù),請同學們運用我們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把表格填寫完全。

  3.趣味數(shù)學找規(guī)律

 。1)觀察:認真觀察下面的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通過觀察,大家發(fā)現(xiàn)了很有趣的數(shù)學算式,你能在方塊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嗎?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基本掌握整十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筆算。

  2、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借助實物操作形成“自己的算法”。通過討論和比較,明確算理。

  教學重難點:

  在明確算理的基礎上,基本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的筆算方法。

  課前準備:

  口算卡片、幻燈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表內除法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視算。

  復習除法筆算的格式。

  9÷2=

  指名板演。提問各部分名稱。

  導入新課。

  出示課題:除法。

  二、新授

  1、教學40÷2。

  出示場景圖。

  觀察場景圖,說說知道了什么。

  出示第一個問題:平均每個男孩買多少枝?

  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40÷2

  2、教學46÷2。

  先自己想一想,結果是多少,然后告訴你的同桌。組織全班交流。

  明確:4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十,也就是20。出示第二個問題:平均每個女孩買多少枝?

  3、練習。

  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46÷2。

  4、教學筆算46÷2。

  先用小棒擺一擺,想一想結果是多少,然后和同桌交流。組織全班交流。

  明確: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再分得3枝,合起來是23枝。板書口算的想:40÷2=206÷2=320+3=23

  出示口算卡片,視算。選擇幾題說說算理。

  自學除法筆算的方法。

  指導筆算除法的順序和方法。

  提問:2為什么寫在商的十位上?

  第二個4是怎么來的'?

  第二個和第三個6分別是怎樣來的?

  三、練習

  做做第1題。

  說明46÷2還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板書246說明豎式的寫法,以及在橫線格上的位置。

  做想想做做第2題。

  課堂小結

  討論并指名回答。

  作業(yè)

  直接寫得數(shù)。

  寫完后比一比每組兩題在計算上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1)先獨立做前兩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比一比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完成后兩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經理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并能正確地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

  能計算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

  教學難點:

  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教具準備:掛圖、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暑假里,有三個小朋友,來到了美麗的大海邊。出示掛圖:同學門自己觀察這幅圖把你看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圖,并根據(jù)圖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各自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

  3、引出: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1)列式計算,小組交流。

  引導學生根據(jù)問題獨立列出乘法算式:12×3=(2)全班交流算法。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們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4、解決問題: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每個學生先獨立列出乘法算是,嘗試解決,再交流、匯報。

  5、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三、拓展應用:

 、拧⒁还灿卸嗌賶K餅干?

  ⑵、每個小朋友15塊,分給6個小朋友,夠分嗎?

  四、小結

  在這節(jié)課中,你學會了什么?要注意什么問題?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中的相關作業(yè)。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

  算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教學用具:掛圖、數(shù)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也在迅猛的發(fā)展。我們先進的社會,科技水平到底發(fā)展到什么程度?還有哪些領域還有待我們繼續(xù)開發(fā)?你們想了解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科技館去參觀。

  二、探索新知

  1、讀題,求“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學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3、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樣化)

  三、總結:通過前面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四、作業(yè):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課本三年級第一學期第56-58頁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分類(2)》是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第一學期第五單元《幾何小實踐》中的圖形概念教學內容,本內容的教學分為2個課時,教材第一課時呈現(xiàn)了小亞動手拼搭三角形框架的情境,引導學生選擇不同的顏色的小棒來拼搭三角形框架,也就是不同長度的邊來拼搭三角形,并通過觀察、比較按邊的長短的特征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從而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并體會它們之間的包含關系。教材第二課時是通過“折一折”與“畫一畫”等具體操作活動來發(fā)現(xiàn)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并利用對稱性了解等腰三角形兩底腳相等,等邊三角形三個角相等。本節(jié)課為第一課時教學。

  【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本課之前已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還知道了三角形按角可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在日常生活中也對三角形有了一些接觸和了解。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拼搭三角形框架進一步認識三角形。在操作過程中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觀察、比較按邊的長短的特征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并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包含關系。

  3、在動手操作中初步探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特征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滲透分類思想和數(shù)學思考的邏輯性。

  【教學重點】

  能按邊的長短的特征給三角形分類,認識各類三角形及其特征。

  【教學難點】

  理解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教學準備】

  彩色小棒、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引入課題

  1、復習三角形知識

  談話引入: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禮物---出示帆船。這艘帆船是由多個不同形狀的三角形組成的。

  回憶:關于三角形你還知道哪些知識?

  2、反饋: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有三個角,三個頂點。

  三角形按角分類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3、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有關三角形的知識。(板書:三角形)

  【策略說明:通過復習回顧已有的有關三角形知識并揭示課題。對于能夠很好反饋出二年級所學三角形相關知識的學生,老師應該予以肯定!

  二、實踐操作,探求新知

  1、拼搭三角形框架

 。1)觀察學具盒:不同顏色的小棒長度不同,相同顏色的小棒長度相同

  操作要求:選好學具先在桌面圍三角形,能圍成三角形的再進行拼搭。

  小組合作:用所提供的學具拼搭三角形框架,比一比哪組拼搭的不重復的三角形最多。

  合作要求:輕聲討論怎樣搭不重復,再獨立拼搭。

 。2)交流展示:以小組為單位把拼搭的三角形框架展示在黑板上。

  【策略說明:學生已經對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認識,二年級已學過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分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學生用小棒拼搭三角形框架的過程中,為了搭出更多不同的三角形框架,會思考尋找一定的方法,從而提高了有序思維的能力,同時為三角形按邊的特點進行分類奠定基礎。并且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能合理分工,體現(xiàn)小組合作的有效性!

  分類比較,探究特征

  (1)分類比較

  同學們真聰明,利用小組合作出了這么多不同的三角形框架。誰搭的和他們不同呢?

  看來查找不方便,有什么好辦法能讓尋找起來了更方便?(讓學生思考方法,體現(xiàn)分類的需求)

  小組討論:還有沒有新的方法將這些三角形分類?

  預設:三角形可以按角來分,分成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三角形可以按顏色來分,分成三根小棒顏色都相同的三角形、兩根小棒顏色相同的三角形、三根小棒顏色都不相同的三角形。

  小結:三角形按顏色分,其實也就是按邊的長短來分。

  匯報交流

  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黑板將自己拼搭的三角形按邊分類,邊分邊介紹方法。(其他小組一起分類)

  特例分析

  思考:為什么用兩根藍色的小棒和一根紅色的小棒不能組成一個三角形?

  因為兩根藍色的小棒的長度和與一根紅色小棒的長度相等,所以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策略說明:在尋找能拼搭的所有不重復三角形的活動中,滲透數(shù)學思考的.邏輯性,不重復、不遺漏的有序思考思想。在查找分類的過程中組織學生研究有特例“用兩根藍色的小棒和一根紅色的小棒能否拼搭三角形框架”,來完善學生的認知!

  探究各類三角形的特征

 。1)認識三角形名稱

  歸納:這一類是三條邊都不等的三角形。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板書)

 。2)小結并補充課題: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把三角形按邊的長短來分類。

 。3)鞏固復習:請同學們輪流將自己搭的三角形框架放回學具籃,邊放邊說它是個什么類型的三角形。

  (4)同桌互評:在整理學具的過程中,同桌已經知道按邊來分這些三角形的名字的小朋友舉手。

  【策略說明:通過整理學具鞏固新知,學生之間的互評也是對新知掌握情況的及時評價。】

  歸納總結,完善分類

  (1)介紹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人們形象地將等腰三角形兩條長度相等的邊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另一條邊叫做底。兩條腰所夾的角叫頂角,一條腰和底所夾的角叫底角。

  觀察:每個等腰三角形都有2條腰,1條底。有1個頂角和2個底角。

  找一找:等腰三角形框架中的腰

  (2)提問:你能在等邊三角形里面找到腰嗎?(等邊三角形中有三組相等的邊)

  反饋: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3)完善分類

  小結:由此看來,三角形按邊的長短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三條邊都不等的三角形,一類是等腰三角形,而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練習鞏固,內化知識

  判斷下面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用手勢表示。

  1、等腰三角形

  2、等邊三角形

  3、三邊不相等的三角形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內容在書本p56-58,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邊看邊想,今天你學到了什么本領?你還想知道什么?

  【策略說明:通過翻書閱讀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自主進行梳理、歸納總結,同時鼓勵學生提出新的問題,激發(fā)學生不斷思考求知的學習欲望!

  五、作業(yè)布置:練習冊P73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游戲比賽中初步感知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并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知道對折后,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叫軸對稱圖形。

  2、通過判斷,辨析和驗證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和理解,并認識對稱軸,根據(jù)特征會找和畫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讓學生初步感知幾何圖形的美,同時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并理解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

  教學難點:

  根據(jù)特征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

  教學準備

  媒體、圖形等。

  教學過程:

  一、比賽引入,初步感知。

  1.女同學和男同學比眼力,老師分別給你們看一個圖形的一部分,猜一猜是什么?出示:相關圖形的一半

  女:蝴蝶、飛機

  男:木梳、電筒

  宣布比賽結果,激化矛盾

  男生覺得比賽內容不公平,女生猜的圖形另一半與看到的一半一樣,他們猜的圖形兩邊不一樣。

  女生猜的圖形兩邊真的一樣嗎?(媒體演示)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認識完全重合(板書)

  2.再次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A.出示:半張電話圖形,男生猜一猜是什么圖形?

  B.能用最簡單的方法驗證電話圖形兩邊完全重合嗎?

  C.演示:“對折”、“完全重合”

  D.學生動手驗證樹的圖形兩邊是否完全重合,同桌互說驗證結果。

  學生得出結論:對折后,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板書)

  3.認識對稱軸

  二、自主探究,體驗新知

  1.判斷下列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雙喜圖在判斷中進一步明確對折后,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中間的直線是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同一方向的一雙鞋對折后,圖形兩邊沒有完全重合,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征的認識。

  C、兩條相對的魚

  D、葉子圖

  2.用手式比劃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字母:ET漢字:中田)

  3.判斷圖中紅線是對稱軸嗎?(小組討論)

  只有沿紅線對折后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紅線才是圖形的對稱軸。

  4.小結:我們怎樣來判斷圖形是一個軸對稱圖形?

  三、動手操作,內化新知

  1.以小組為單位挑出軸對稱圖形

  A、每組都有一張信封,信封內有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腰梯形、圓各種圖形,學生動手驗證出軸對稱圖形。

  B、學生動手找出各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C.小組匯報

  2.小結:有的軸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有的軸對稱圖形有兩條對稱軸,有的軸對稱圖形有無數(shù)條對稱軸。

  四、課堂總結,拓展提升

  生活中有許多軸對稱現(xiàn)象,你能舉例嗎?

  媒體出示生活中的軸對稱現(xiàn)象,欣賞對稱的美。

  學生制作軸對稱圖形

  總結:你是怎么剪的?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千米的認識

  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公里)的使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正確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直接性”和“可視性”的體悟或者從感受經驗比較抽離,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本課學習的難點。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一、二年級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會在走路上學、乘車旅游、參加運動會等生活經驗中接觸到千米(公里),這就使得本節(jié)課很容易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紤]到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幫助學生建立1千米實際長度概念時選用學生熟悉周圍環(huán)境,這樣既能有效化解難點,又能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進行相應的換算。

  2、通過實踐活動,親身體驗“1千米究竟是多長”,形成對“千米”的量感。

  3、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認識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教學難點:

  通過體驗,形成對“千米”的量感

  教學關鍵:

  通過親身體驗充分感知1千米究竟有多長。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我們之前已經學過了關于長度的單位,說一說,你學過哪些長度單位?你能不能把它們從大到小排列一下?

  板書:米(m)厘米(cm)毫米(mm)

  請說一說它們之間的進率。

  板書: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下面的括號中填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課桌的長度約是100()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492()

  學校運動會比賽跑200()一枚一元硬幣的厚度約是2()

 。ㄕf明:既復習了舊知,又為探索新知做好鋪墊,同時使學生感受到知識之間的系統(tǒng)性。)

  3、師:國慶節(jié),老師從上海出發(fā)到南京,指示牌顯示距離南京還有268,后面應該是哪個長度單位呢?

  4、揭示課題:用米、厘米都太短了。上海到南京的距離比較遠,我們需要用更大的長度單位來測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板書)

  板書:千米的認識

 。ㄕf明:從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讓學生產生認知上的沖突,使學生感受到認識千米的必要性。)

  二、探究

  (一)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過“千米”,如:

  1、出示圖片。

  圖1:路標。

  圖2:限速。

  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過“千米”?(讓生答)

  小結:表示鐵路、公路等比較長的距離時,通常用千米做單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

  板書:(公里)km

 。ǘ┬抡n展開:

  1、初步建立“千米”觀念:

  師:各位同學,請大家看運動場的跑到圖,它的環(huán)形跑道一圈是200米,這樣跑幾圈剛好是1000米?(5圈)

  我們可以寫成

  1千米=1000米(指導學生朗讀:用不同的停頓來區(qū)分)

  練一練:

  2千米=()米(讓學生說想法)

  想:2千米就是2個1千米,即2000米

  5千米=()米

  想:5千米就是5個1千米,即5000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師:1千米到底有多長?

  出示學校周邊地圖:這是我們學校周圍的地圖,從校門口出發(fā),你認為走到哪里是1

  千米呢?(學生討論,交流,反饋)

  (說明:以情激趣,使學生感到生邊處處有數(shù)學,由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

  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三、練習鞏固

  1千米在你們頭腦中已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讓我們來做一些練習,看看同學們的掌握

  情況。

  1.填空

  8千米=()米4千米400米=()米

  3千米25米=()米2750米=()千米()米

  讓學生獨立嘗試,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2)交流反饋。

  2.選擇題

  鴕鳥是世界上最大的鳥,身高約4(),每小時能跑40()

  A.厘米B.米C.千米

  海拔最高的大河位于我國西藏自治區(qū)的雅魯藏布江,平均高度約為海拔4()

  A.厘米B.米C.千米

  四、聯(lián)系生活,學會應用

  1、十一期間,小丁丁沒有選擇出門旅游,他在少年宮參加完活動準備去圖書館,請問,有幾條路可以選擇?

  620m

  620m

  小丁丁覺得路太遠了,他決定打車,請你任選走法,計算一下長度,如果選擇出租車,你的選擇起步價夠嗎?

  五、課后實踐:

  1、實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估一估走一千米需要多長時間。

 。ㄕf明:千米的實際長度的感知,只有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才能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六、板書:

  千米的認識

  千米(公里)km米(m)厘米(cm)毫米(mm)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00米=1千米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70頁到74頁“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內容。

  【教材解讀】

  《面積》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被安排在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這一單元具體包括: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四部分。本課是這一單元的起始課,它的教與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度和長度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長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從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轉化的開始,是空間形式“由線到面”的一次飛躍。學好本課,不僅是學習面積計算的基礎,更是小學階段幾何教學的基礎知識。

  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面積概念,教材在編寫上非常重視展現(xiàn)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注重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觀操作和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驗。教材按照先認識面積(包括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封閉圖形的大。缓髿w納面積的概念,再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包含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為什么用邊長是“1”的正方形做面積單位,以及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學目標】

 。1)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體驗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建立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建立規(guī)則。

 。3)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動中獲得關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建立正確的表象。

  【教學難點】

  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過程】

  一、充分感知,理解面積的含義

  1、通過物體的表面感知什么是面積

  ⑴情境導入

  老師手中有兩張紙,想請兩名同學來進行涂色比賽,看誰涂的快一些,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一張?為什么?

  生可能回答,選擇小的那張,因為它小,就涂得快。

  師:其實剛才同學們說的,這張紙小,是指的它的面小,這張紙大,是指的他的面大,其實每一個物體都有自己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請你摸摸數(shù)學課本的封面在哪里,桌子的面在哪里,你感覺誰的面大一些

  生可能說桌子的面大一些。

  再摸摸椅子的面,看看黑板的面,你感覺誰的面大?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通過摸和看知道物體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們就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出示課件:課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課本封面的`面積,鐘表表面的大小就是鐘表表面的面積。誰還能舉例說一說?

  2、、通過封閉圖形理解面積的含義

  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是物體表面的面積,F(xiàn)在老師把這幾個物體的面給大家請下來,請同學們仔細觀察,F(xiàn)在同學們看到的就是長方形、三角形、圓形。像這樣,首尾相連,密封起來的圖形就是我們學過的封閉圖形

  它們有大小嗎?誰大?誰?(生交流方法)

  像剛才我們研究的這些封閉圖形的大小也叫面積。

  板書封閉圖形

  長方形的大小就是長方形的面積,不規(guī)則圖形的大小就是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圓形的大小就是圓形的面積。你還能舉例嗎?如:正方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積等等。

  3、小結歸納面積的含義

  誰能來說說,什么是面積?

  師:物體表面或封面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補充板書:或

  二、動手操作,建立面積單位表象

 。ㄒ唬┱J識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1、設疑。

  出示兩個長寬各異,但面積相同的長方形紙,它們相比較,誰的面積大?(生交流)同學們意見不統(tǒng)一了,用觀察法更無法確定誰大誰小,用重疊法試一試。也不行,怎么辦?誰來想個好辦法?

  2、請學具幫忙:那就借助學具袋中的學具在這兩張紙上擺一擺,比出它們的大小吧!動手操作要求:請同桌兩人,每人選擇一個長方形,任意選一種學具來測量長方形的大小,比比看哪個長方形大?

 。1)全班匯報交流: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A:同桌兩人,一人用正方形擺,一人用圓形擺,但由于原形沒有全部覆蓋整個長方形,不能確定哪個圖形大,哪個圖形小。

  B:同桌兩人,一人用正方形擺,一人用長方形擺,由于所選的圖形大小不一樣,也不能根據(jù)小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個數(shù)來確定兩個長方形的大小。(關鍵是兩人的標準不一樣)

  C:可能有的同桌都選用正方形來測量由于所選的圖形大小一樣,所以能根據(jù)正方形的個數(shù)來確定兩個長方形的大小。、

  D:形狀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長方形

  師質疑:為什么不用圓形?

  生展示時,教師不做評價,讓學生交流,質疑。(如果學生沒有用到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長方形,師可質疑,為什么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長方形沒混著用呢?)

  3、師小結:大家都認為要用同樣的學具,也就是要統(tǒng)一標準。有的小組用長方形作為標準,有的小組用正方形作為標準,都比較出了這兩張紙面積的大!

  到底使用哪種標準比較方便呢?人們習慣上用正方形的面積作為面積單位。

  學到這里,讓我們不禁想起了長度單位,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ǘ┱J識面積單位:

  1、為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國際上也規(guī)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板書)

  2、請同學們自學課本內容

  3、匯報學習收獲:

  師:你們學會了嗎?老師來考考你

 。1)1平方厘米到底有多大?數(shù)學上是怎樣規(guī)定的?(生交流)從學具中找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用尺子量一量,它的邊長是一厘米嗎?用手摸一摸它的大小。再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大?

  找找哪個手指甲的面積接近1平方厘米?

  如果讓同學們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一量你的橡皮有多大,能不能量出來?如果讓你用它去量你的課桌呢?請同學們試一試?

  感覺怎樣?太麻煩了?那么有沒有更大的面積單位適合量課桌呢?(一平方分米)

  (2)一平方分米在數(shù)學上是怎樣規(guī)定的呢?(誰來說)

  在學具中找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它的邊長是不是一分米?

  摸一摸它的面,閉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的大小。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同桌兩人比劃1平方分米的大小

  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一平方分米

  量一量課桌的面大約是多少平方分米?

 。3)如果讓你拿這張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我們的教室,你感覺怎樣?(太麻煩了)老師這兒還準備了更大的面積單位?

  出示一張一平方米大的紙貼到黑板上,想一想1平方米的大小。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接近1平方米?

  估計我們的黑板大約是幾平方米?

  三、表象運用,形成技能

  1、做課本76頁第1題,做完后交流。

  2、做課本76頁第4題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膯挝幻Q

  黑板長4()一枚郵票的面積是4()

  小明身高128()一塊手帕的面積是4()

  小華腰圍6()一塊黑板的面積是4()

  四、全課交流,知識提升:說說你這節(jié)課印象最深的地方?

  板書課題:面積和面積單位。

  一節(jié)課馬上就要結束了,我們對面積和面積單位的研究卻剛剛開始,老師給大家留下個課下小調查:除了今天學的,還有哪些其他的面積單位?把你的調查結果與同學和你的數(shù)學老師交流。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49頁上的內容。

  教學目的:

  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記住各月及平年、閏年的天數(shù),能初步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幫助學生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教學重點:

  時間單位年、月、日計時法。

  教學難點:

  計算一年內有多少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答:2小時=()分60秒=()分60分=()小時

  二、新授。

  1、課題:認識年、月、日。

  提問引入:我們以前學過了一些時間單位,如小時、分、秒,誰知道還有哪些時間單位?

  引入年、月、日,并板書課題。

  問:誰知道一年有幾個月?

  2、認識年歷。

  師生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年歷。

  教學生學會看年歷,并且指導學生一邊觀察一邊思考,一邊回答問題:一年有幾個月?

  每個月的天數(shù)都一樣嗎?各有幾天?

  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

  分別找出:兒童節(jié)、元旦、國慶節(jié)、教師節(jié)、勞動節(jié)、婦女節(jié)的月、日,說出今年這些節(jié)日是星期幾。

  用鉛筆在今年的年歷上圈出自己生日是幾月幾日,說出那天是星期幾。

  3、認識平年和閏年。

  問:二月有多少天?一定是28天嗎?(出示幾張不同年份的年歷)

  使學生明確: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閏年。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83頁有關平年、閏年的那段文字,了解確定閏年的方法:教師講解:經過科學家的測定,地球繞太陽轉一周的`時間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大約是355天6小時。用公歷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閏年。如1984、1988、1992年都是閏年。

  強調:通常每4年中有一個閏年。公歷年份中是整百年的,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

  4、學會記大月與小月的方法。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有余數(shù)的除法”。

  【教學目標】

  1.認識余數(shù),知道余數(shù)的含義。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基礎上,掌握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綜合的能力。

  4.通過探究過程,使學生感受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培養(yǎng)探究性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意義,探究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教具、學具】

  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圖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1.考考老師:請同學們利用已經學過的找規(guī)律的知識,用學具設計一個規(guī)律,然后告訴老師,你是怎么擺的,接下來你想讓老師猜幾號學具,老師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誰來考考老師?(可以請不同的學生試一試,學生很驚奇。)

  2.適時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猜出來的?等你們學會了今天的知識,就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猜出來的了。

  [評析: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fā),用學生考老師的形式引入新課,這樣做,既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建構概念

  (一)明確圖意,展開思維

  利用課件呈現(xiàn)主題圖:通過創(chuàng)設校園里學生課外活動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計算。(如插旗子時按4面為一組的;跳繩時分成4人一組;打籃球的學生為5人一組;板報下面的花為3盆一組等。)

 。墼u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題圖,引導學生展開觀察、交流和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學生對“平均分”的應用意識,為下面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奠定基礎。]

 。ǘ⿲嶋H操作,感受新知

  1.教學例題1。

 。1)利用課件演示例1:國慶節(jié)到了,同學們打算將聯(lián)歡會的會場用鮮花布置,小朋友先般來15盆花,他們打算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老師想請我們班的同學來分一分,你們愿意嗎?

 。2)動手操作:請小朋友拿出學具,用15個學具表示15盆花來擺一擺。

  (3)提問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15盆花有沒有擺完?想一想15里面有幾個5?

 。4)嘗試列式:如果用計算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

  15÷5=3(組)

 。5)明確寫法:(結合操作思考)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并結合具體的情境讓學生說一說豎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時了解豎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評析:引導學生在已具備的表內除法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學習。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認識,但還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shù)學思考。因此,首先由情境引入例題,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運用擺學具的方式感知除法的意義,同時通過理解表內除法豎式的含義,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建構知識的活動空間。]

  2.教學例題2。

 。1)課件演示例2:同學們將校園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會場,還是每5盆擺一組,最多可以擺成幾組?

  (2)動手操作:你們是不是也能用學具代替23盆花來擺一擺?纯疵5盆擺一組,能不能全部分完?還剩幾盆?剩下的夠不夠再分一組?

 。3)認識余數(shù):23里面最多有幾個5?這余下的3盆不夠再分一組,這個數(shù)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板書課題:余數(shù))

 。4)嘗試列式:23÷5=4(組)……3(盆)

 。5)適時小結:為了分清余數(shù)和商,我們要在余數(shù)和商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shù)的除法。(接著板書課題:有“余數(shù)”的除法)

 。6)小組討論:如何列豎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組的小朋友說一說。

 。7)學生匯報。

 。8)列出豎式:

  3.觀察比較:看看例1和例2的豎式,比一比,從這兩道題的計算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嘗試練習:選擇兩個算式用豎式計算。(一個正好分完,另一個不能正好分完。)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教學,教師根據(jù)學生認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對新知識的學習進行準確定位,既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思考平臺,又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間,使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體會到探索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三、觀察比較,理解概念

  1.探究關系:出示例3,引導學生運用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導學生討論:觀察余數(shù)與除數(shù),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5÷5=3(組)

  17÷5=3(組)……2(盆)

  19÷5=3(組)……4(盆)

  21÷5=4(組)……1(盆)

  23÷5=4(組)……3(盆)

  25÷5=5(組)

  16÷5=3(組)……1(盆)

  18÷5=3(組)……3(盆)

  20÷5=4(組)

  22÷5=4(組)……2(盆)

  24÷5=4(組)……4(盆)

  2.歸納總結:

  (1)剩下不能再分的數(shù)才叫余數(shù);

  (2)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墼u析:本環(huán)節(jié)是在前兩個例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究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教學中如果讓每一個學生都來計算這一組題,勢必花費學生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生也會產生厭煩情緒;而采用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通過團隊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樂。]

  四、鞏固拓展,運用新知

  1.鞏固題:第52頁的“做一做”。(判斷題,進一步明確“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2.開放題: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數(shù)是8,余數(shù)有可能是幾?如果余數(shù)是6,除數(shù)有可能是什么數(shù)?

  3.游戲題:“猜猜看”。

 。ㄕn件呈現(xiàn):一組有規(guī)律的圖形,猜一猜第10個是什么圖形、第18個是什么圖形,運用課件驗證。)

  4.拓展題:現(xiàn)在你們能想出老師為什么會很快猜出你們前面所擺的學具是什么了嗎?你們也能運用今天學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知識,很快地猜出第24個、第30個圖形是什么嗎?

 。墼u析:練習的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層次性、開放性、靈活性、啟發(fā)性和挑戰(zhàn)性。通過讓學生進行不同類型的練習,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尤其是最后一個練習,給學生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整節(jié)課前后呼應,使學生掌握的知識系統(tǒng)化、結構化。]

  五、歸納小結,結束全課

  小朋友,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你體驗最深的是什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的數(shù)學教案01-10

三年級上冊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01-26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上冊02-21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5-15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1-22

三年級上冊的數(shù)學教案15篇01-11

【熱門】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2-19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薦】12-18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2-20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精】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