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體育教案模板集錦9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體育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體育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1、各種不同姿勢的起跑
2、游戲:《捕魚》
教學目標
1、初步體會各種不同姿勢的起跑,以游戲 化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讓學生在創(chuàng)想練習中感受運動的樂趣, 獲得運動的心理體驗。
3、初步養(yǎng)成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培 養(yǎng)誠實守信、遵守規(guī)則、團結合作等優(yōu)良品質。
指導思想
1、這是一節(jié)根據《課程標準》設計的新教 材展示課,嘗試以目標的達成統(tǒng)領教學的內容。 把教材中的理念,即“堅持健康第一的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 體育意識,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 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以及體現(xiàn)靈活多變的教學教法。
2、在課的結構、組織形式、師生參與、游戲的開發(fā)、創(chuàng)新,體育文化的傳播等方面進行大膽的探索和嘗試。
課的設計
一年級的學生對體育課特別感興趣,課堂上有較強的表現(xiàn)欲望和競爭意識,樂學、好動、愛模仿、喜歡游戲,是他們的特點。但是他們對技術動作的學習興趣不大,認知比較粗淺,注意力不夠集中,情緒不太穩(wěn)定,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難以持久,又是他們的弱點。根據這些特點在設計時以多變的內容使他們時時有新鮮感。經老師的調控,使學生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tài)下學習、鍛煉和娛樂。在整堂課中始終把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作為目標和歸宿,為學生營造平等、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課堂上參與、體驗、創(chuàng)想、感受,達到目標要求。
教學過程
1、第一教材中用歌謠、音樂營造學習氛 圍,拉開本課的序幕。
(1)隊列隊形
一年級學生課堂的組織要能放能收。放,能活而不亂;收,能整齊劃一。本課改變了口令指 揮式的訓練方式,運用了歌謠的方法進行訓練。
師:稍息!
生:(齊聲背誦)挺胸抬頭向前看。
師:立正!
生:站直不動是關鍵。
師:向右看——齊!
生:小碎步調整好,伸出右手一臂寬。
師:向前——看!
生:老師讓我向前看,我學老師向前看。
運用這種方法,統(tǒng)一了動作,記住了要領, 站好了隊伍,培養(yǎng)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
(2)游戲《快快找同伴》
游戲中學生邊跑邊唱《跳繩》,在歌聲中根 據老師發(fā)出的信號做出反應,找到同伴。通過這 個游戲,融洽學生之間的友情,拉近師生之間的 情感。在運作中我沒有在找同伴的時間上過分 強調,每一個學生都表現(xiàn)得非常積極,有的找不 到合適的,還可以和老師組成同伴。有的找得慢 了一點,但是人人都獲得了成功,每張可愛的小臉上都有燦爛的笑容。
(3)模仿操
在音樂的伴奏下,老師模仿教材中的五節(jié)模仿操,然后根據小學生愛模仿的特點,讓學生根據電視劇《西游記》中孫悟空的動作,創(chuàng)編《金猴操》。老師對學生創(chuàng)編的千姿百態(tài)、惟妙惟肖的動作進行了歸納整理,最后在《西游記》主題音樂的伴奏下,師生同做了《金猴操》。
2、第二教材中讓學生在創(chuàng)想練習和游戲中找到樂趣,師生同唱主角。
(1)各種不同姿勢的起跑
這是本課的'主教材,運用5種不同姿勢進行起跑練習,還讓學生創(chuàng)編了幾種。學生們以極高的熱情模仿起跑姿勢,老師也采用了他們創(chuàng)想的不同姿勢起跑,以激發(fā)其積極性。在教材的處理上,沒有把時間過多地花在各種姿勢的細節(jié)上,而是讓他們在線后起跑,不犯規(guī),快速起動,迅速地擺脫靜止狀態(tài),向著目標跑去而不偏離目標。跑的距離分別限定為15米、20米、25 米、30米,并且在終點處還拉了一條高1米左右,寬20米左右的橫繩,橫繩間隔1、5米處各有一朵小紅花,每練習一次起跑姿勢,改變一次距離。另外,還運用了胸前貼“紙鴿子”的辦法讓學生練習起跑,教師也參與其中,使課堂顯得輕松活潑。
(2)游戲:《捕魚》
將教材中的游戲《釣魚》加以改進,更名為《捕魚》,把一個“池塘”改為兩個“池塘”。第一次練習老師扮作“漁夫”,其余學生散步在“池塘” 中當“魚”,被“捕”者站在“池塘”的四角。待學生學會游戲方法后,再每組選兩名學生扮作“漁夫”,將呼拉圈改制成魚網,比賽中只要“捕”到肩部以上部位,就算“捕” 中了。另外,“池塘”中間設立“安全島”,可容納4—5條“魚”休息,但是休息時間不能夠超過10秒鐘。這個游戲,深受學生歡迎。
3、第三教材中感受藏民族文化的內涵,在優(yōu)美的樂曲聲和翩翩起舞中進入尾聲,結束全課;
選用藏族“鍋莊舞”作為全課的結束,同學們在《阿東拉依》主旋律的伴奏下,以藏族舞蹈特有的彎腰撅臀、甩袖撩臂、敬獻哈達等動作,跟著老師翩翩起舞,舞動著雙臂,使人仿佛置身于草原上、篝火旁,使學生的身心得到了放松。
小學體育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使他們樂于運動,善于運動,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2、運動技能:90%以上的使學生能掌握2種以上跳繩的方法,并能夠一物多用,利用跳繩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新的練習方法。
3、身體健康:發(fā)展學生的協(xié)調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躍能力和投擲能力。
4、心理健康:培養(yǎng)學生勇于克服困難、不怕失敗,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5、社會適應:培養(yǎng)學生合作創(chuàng)新的意識,使他們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樂于合作,增強集體凝聚力。
二、教學重點: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跳繩。
教學難點:身體的協(xié)調配合,合作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三、教學流程:
。ㄒ唬、導入部分
A、課堂常規(guī)
教師:1、鳴哨,集合。
2、講解課的內容和要求。
3、安排見習生。
學生:1、集合做到快、靜、齊。
2、師生問好。
3、明確課的內容和要求。
。ǘ、準備部分
A、熱身跑:多種隊形跑。
教師:1、組織生成兩路縱隊,在前面領跑。
學生:1、按照師的要求調整隊形,進行各種形式跑。
B、繩操練習:
上肢運動 體轉運動 踢腿運動 腹背運動 跳躍運動
教師:1、邊講解邊示范繩操。
2、領做,口令指揮學生練習。
學生:1、聽講解看示范,明確練習動作。
2、在教師口令指揮下認真練習。
。ㄈ、基本部分
A、花樣跳繩:
學生7人自由組合在一起,進行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多種跳繩的方法,教師巡回查看、引導。并請學生示范;師生共同評價。
1、合作探究(前搖跳;后搖跳;交叉跳;雙飛跳;跑動跳等)。
2、示 范(有獨特的跳法)。
3、師生評價。
教師:1、組織學生自由跳繩,方法自創(chuàng)。
2、巡回指導,發(fā)現(xiàn)并推廣學生的新跳法,語言鼓勵學生,必要時給予幫助,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講評,并組織學生再練習。
學生:1、自創(chuàng)繩的新跳法。
2、新跳法的展示,必要時可根據動作命名。
3、通過觀摩同學的展示,進行自評、互評,并繼續(xù)練習。
。ㄋ模┙Y束部分
A:游戲:繪圖
要求:運用集體智慧,自主創(chuàng)新。
教師:1、語言導入“繩子除了可以用來跳還可以用來做什么呢?用處有很多,接下去我們就嘗試著用繩子來拼圖”。
2、講解并示范游戲方法,強調注意事項。
3、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創(chuàng)新練習,勇于展示自已組的作品。
4、小組間交流,評價。
學生:1、看示范,聽講解,明確練習的方法。
2、加強小組合作意識。
3、積極比賽,自評、互評。
4、充分放松身心。
B、評價
教師:1、鳴哨,集合。
2、講評本次課的練習,要求學生能夠堅持鍛煉,發(fā)現(xiàn)更多的新方法。
3、回收器材。
學生:1、集合。
2、進行自我評價。
3、收拾器材。
反思:本課在《體育與健康標準》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堅持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通過表演、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活潑多樣的形式來指導學生練習。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注重學生的自我創(chuàng)新,更注重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使小學生在享受快樂體育的同時,培養(yǎng)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精神。考慮到4年級的學生接觸跳繩的時間已經比較長了,他們或多或少能跳出花樣來,而且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也到了一定水平,他們非常樂于展示自己、表現(xiàn)自己、競爭意識也逐漸增強,所以我在教學中給他們提供了很多展示自我的機會,以此來進一步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fā)他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小學體育教案 篇3
一、教學內容: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
二、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了解運動傷害事故的防范常識。
2 、技能目標:知道運動傷害事故的防范方法,學會一些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和自我保護的技能。
3 、情感目標:對安全科學的鍛煉身體有認識,有自我保護意識。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體育運動的安全注意事項。
難點:體育運動安全意識得到深化,能在今后的體育活動中自發(fā)的運用。
四、教法與學法:
1 、讓學生自主探索、想象、發(fā)現(xiàn)、尋求答案。
2 、啟發(fā)、誘導學生進入教學情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育鍛煉經驗以及活動經歷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五、課型:體育與健康室內理論研討課
六、教學時間: 20xx 年 3 月 26 日
七、教學課時:一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導言:同學們,你們看過足球比賽么?有什么感受?有沒有危險呢? ( 1 )學生各變己見。
。 2 )教師歸納出示課題。
2 、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體育課與體育活動應該注意那些安全事項? 學生討論交流,各自發(fā)表。
。ǘ⿲W習新知識
1 、運動前的注意事項
。 1 )檢查自己的`身體情況
參加體育活動,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要學會自我監(jiān)督,隨時注意身體功能狀況變化,若有不良癥狀要及時向教師反映情況,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切忌有心臟病或其他不適合參與體育活動的疾病而隱瞞病情,勉強參加活動。
學生有以下疾病或癥狀,禁止參加體育活動:
、 體溫增高的急性疾。
、 各種內臟疾病(心、肺、肝、腎和胃腸疾病)的急性階段;
、 凡是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氣管咳血,鼻出血,傷后不久而有出血危險,消化道出血后不久等;
④ 惡性腫瘤;
、 傳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藁加行呐K病、高血壓等疾病的學生,禁止參加長跑等長時間劇烈運動的項目鍛煉 ( 2 )檢查場地和器材
要認真檢查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材,消除安全隱患。要注意場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場地是
否平整,要清除石頭土塊;檢查沙坑的松散度、是否有石子雜物等;檢查體育設施是否牢固安全可靠,器材的完好度等。不冒險,確保自身安全。
。 3 )做好運動準備
要穿運動服裝、運動鞋,不要佩戴各種金屬的或玻璃的裝飾物,不要攜帶尖利物品等。做好熱身準備活動。
為什么要做熱身準備活動?(合作探究)
就是要克服內臟器官在生理上的惰性,以減低運動傷害發(fā)生的機會。
運動前不重視做準備活動 , 或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不正確、不科學,是引起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準備活動不充分,肌肉、內臟、神經系統(tǒng)機能不興奮,肌肉供血量不足,在這樣的身體狀態(tài)下進行活動,動作僵硬、不協(xié)調,及易造成損傷。
如果突然進行劇烈運動,就會出現(xiàn)心慌、胸悶、肢體無力、呼吸困難、動作失調等現(xiàn)象。
小學體育教案 篇4
一、教學內容:
跳繩 仰臥起坐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仰臥起坐中躺下時肩著地,起來后肘觸膝,臀部不離地的動作要領,提高動作的.準確性,提高身體的腰腹力量。使80%的學生能在一分鐘之內完成30個仰臥起坐的完整動作。
2、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一分鐘之內跳繩的個數(shù),掌握正確的跳繩的方法。
3、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加活動,通過團隊合作,增強自信心,提高克服困難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肩著地,肘觸膝,臀不離地
教學難點:提高腰腹力量
四、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
1、課堂常規(guī)教學:
。1)、體育委員整隊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與要求
。4)、安排見習生
2、準備活動:
(1)、游戲:大魚
。2)、徒手操
要求:認真積極,全心投入 組織:散點
。ǘ、基本部分
1、跳繩
1)、教師講解鏡面示范跳繩的動作;
2)、學生自主練習。
3)、一分鐘練習,糾正錯誤動作
4)、講評;
要求:動作正確,速度快 組織:成廣播體操隊形;
2、仰臥起坐:
1)、講解動作要領
2)、學生自主練習
3)、1分鐘練習
4)、講評
要求:肩著地,肘觸膝,臀不離地 組織:四列橫隊
。ㄈ、結束部分?
1、集體放松
2、教師講評
3、下課
器材準備:體操墊若干 跳繩若干
小學體育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1、技巧
2、游戲
教學目標:
1、認知:了解本課的練習方法,能初步了解前滾翻動作的技術要求
2、技能:通過本課練習,使85%以上的學生正確掌握前滾翻動作
3、情感:學生能積極參與練習,并能大膽嘗試高難度動作
4、負荷:中
教學過程:
1、課堂常規(guī)
2、教師宣布本課內容、并安排見習生
1、激發(fā)學生興趣:小游戲(炮伐)
(1)、教師講解游戲方法和規(guī)則,并請一位同學協(xié)助老師完成示范動作
。2)、組織學生分散練習腳夾沙袋射擊的動作方法,提示學生要快速收腹舉腿
(3)、組織學生進行比賽
組織:兩人一組,相隔1.5米至2米遠
2、前滾翻
。1)、教師組織學生自發(fā)式練習滾翻動作
。2)、教師講解前滾翻技術動作(舉例說明)
、、前滾翻動作分解動作:1、蹲撐,兩手撐墊,兩腳蹬地
2、屈臂,低頭,使頭后部、肩、背、腰依次著墊
3、背部著墊時抱小腿團身
4、起立成立正姿勢
重點:滾動園滑,直線滾動
難點:蹬地有力,頭后部著墊
實驗:教師拿一只有氣的籃球和一個正方形物體進行比較
該實驗原理:該實驗象我們展示了球狀物體更容易向前滾動。因此,要做好前滾翻,
必須做到團身緊,滾動圓
。3)、學生分組練習,小組長帶領,教師巡視指導
3、大膽嘗試性練習高難度動作(魚躍頭頂、前滾翻拋接球)選擇性練習
。1)、教師講解動作的技術要求,并示范
魚躍頭頂動作:在指定地點進行助跑到墊子時,自己重心下移,前腳掌快速登地,
在滑翔時,眼睛看好球的.路線,用自己的前額頂球
前滾翻拋接球:雙手向自己正前方拋球,緊跟著做一個前滾翻動作,起身,接球
。2)、請小足球隊員進行表演
。3)、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項目進行練習
(4)、教師巡視指導
4、穩(wěn)定情緒放松身心
。1)、隨教師提示完成放松動作
(2)、教師點評本課
。3)、歸還器材
(4)、師生再見
課后小結:
得:學生的積極性很高,特別是男同學,前滾翻掌握不錯,雖然沒有教師預想的那么好(85%的學生掌握)不過離目標已經不遠了,值得令人高興。尤其是男同學對高難度動作的興趣很高,掌握也不錯。
思:女同學對高難度動作具有一定的恐懼心理,沒有克服,還需多加練習。
小學體育教案 篇6
一、遵循教育規(guī)律,感受實實在在。
在課的準備部分設計了隊列隊形練習和圖形跑及“沿線追拍”的游戲。隊列隊形的練習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課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诹钔瑫r,袁老師跑動到隊列的各個方位,觀察學生的行為情況,及時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簡單的小結,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要求。在圖形跑的游戲中,老師身先士卒,在隊伍最前面帶領學生一起,每個學生都積極配合,效果非常的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達到了熱身的目的;静糠止卜殖扇健
一是過高低竿,
二是過平行竿,
三是過高度不等的平行竿。
這樣設置使教學循序漸進,讓學生在快樂有趣中學習跨越式跳高,使全部學生掌握跨越式跳高動作,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二、用問題引導課堂走向。
在袁老師的課堂中,我們不難看到,老師總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老師在授課中及時指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怎樣跳身體才避免碰到橫桿;跨越式跳高的動作關鍵,如何才能跳得又高又好……學生通過動體——動腦——實踐——體驗,主動探究,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這種學習方式更主動,更積極,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思維更活躍。學生玩的高興,學得開心,不知不覺的掌握了跨越式跳高的動作。
三、巧妙設置,環(huán)節(jié)清晰。
在袁老師的課堂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練習的激情,但是絲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跡,源于教師在課前認真的進行了學情分析和課堂預設。教師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上的“行云流水”確實是我學習的榜樣。在準備活動的小游戲“沿線追拍”的游戲中,老師安排被追到的學生就可以拿放在旁邊的橡皮筋,然后自由組合跳橡皮筋。這段時間,讓已經退出游戲的學生能夠很快轉移學習關注,不會因此停留下來,更妙之處在于,學生取到的橡皮筋就是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中必不可少的練習器具,減少了擺放取材,取收^器木才的時間。真是一石二鳥!其次,教師在課堂中的分組看似有點混亂,但是這個組一旦分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直接散開。事實證明,主教材的學習和游戲的進行都是以這次的分組情況定下來的,沒有過多的調集隊形,為能夠高效練習提供了保障。
四、不同層次學習,體驗快樂。
面對跨越式跳高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來看是嚴重參差不齊的。袁老師在教學中進行了分組選擇高度練習環(huán)節(jié),應該是對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受益的舉措。學生自己選擇高度,這樣可以使學生的發(fā)展既有共同特點,又有不同層次,有利于教師區(qū)別對待,因材實教。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倡導同學之間互教互學,互相幫助,既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能力,又使他們的求知動機和自我表現(xiàn)動機得到展示,促使學生主動全面發(fā)展。
以下是我的對于這堂課的一點建議:
一是教師在課堂中的隨意性較大。教師在為學生分組的時候消耗的時間比較長,共計45″。這對于分秒必爭的課堂是非常不利的。究其原因就是老師在進行分組前對學生的要求講的不夠仔細。而且分組之后沒有為每一組劃定區(qū)域,只是用口頭語言指揮各個小組在老師隨意指向的地方進行練習,導致后面的分組輪流練習的時候小組間人員就發(fā)生身體的碰撞和摩擦。教師應該事先做好場地、^器木才的安排。教師隨意性大也是造成學生學習紀律性差的一個起因。
二是教學重難點突破的手段不是很明顯。本節(jié)課中學生的問題提出來的非常的到位,之后教師經過了講解和示范,學生由于小組間的距離并不是均勻,加之本班的人數(shù)較多,很多的學生對于教學的重難點根本就沒有聽清楚。在接下來長達六分鐘的練習中,學生分小組依次練習,但是對于“擺動腿上抬過竿、兩腿依次過竿、輕巧落地”的重點不是很清楚,只是順著小組的大部隊前移,一次次去過,怎樣改進就不得而知了。這對于學生技術動作的學習和定型都是有影響。建議先安排分解動作的輔助練習再過渡到完整動作的全過程練習。
袁老師的課堂是快樂的,學生的學習是激情四射的,這樣的課堂又有哪個學生給你會不喜歡呢?
小學體育教案 篇7
第1部分
學習目標:隊列隊形訓練
學習內容:軍訓常規(guī)內容
重點:向左向右看齊
難點:齊步走
學習步驟:
一、動作訓練(5課時)
1立正
2稍息
3跨立
4向右轉
5向左轉
6向后轉
7向左看齊
8向右看齊
9向中看齊
10蹲下
11起立
12報數(shù)
13站軍姿
14緊急集合
15解散
16軍禮
17歡迎儀式
二、隊列訓練(3課時)
1正步走
2齊步走
3跑步走
4上前一步走
5上前三步走
6原地踏步走
7向兩邊踏步散開
8向左邊踏步散開
課后小結:
1.在進行50米快跑的練習中要注意輔助練習動作的正確性.
2.注意及時的糾正學生的擺臂動作.
第2部分
學習目標:掌握快速跑的動作
學習內容:隊列練習50米快速跑
重點:在練習中能很好的發(fā)揮速度
難點:在發(fā)揮速度的同時要注意正確的動作
學習步驟:
一、情景導入
教師活動:1.組織復習隊列練習.教師提出練習的要求.
2.進行集體的練習.以四列隊形進行練習.教師呼口令并提醒存在的問題.同時時常的要提醒動作的要領.
3.領做蛇行的隊列練習.要求練習時隊伍整齊.間隔距離相同.
學生活動:1.自己要領會齊步走的動作要領,并在練習中體現(xiàn).
2.能夠跟隨教師的口令很好的完成練習.
3.在做蛇行隊列練習時能很好的掌握要領并在練習中體現(xiàn).
組織:四列橫隊一路縱隊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點:在練習中能很好的發(fā)揮速度
難點:在發(fā)揮速度的同時要注意正確的動作
教師活動:
1.帶領同學們做一些準備活動。高抬腿,加速跑。教師要及時的糾正準備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2.復習蹲鋸式起跑的動作。
3.兩人一組進行蹲鋸式起跑的練習
4示范加速跑的動作,并提醒加速跑的動作.
5.分組進行加速跑的并采用蹲鋸式的起跑。
學生活動:1.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的作好準備活動。讓身體盡快的進入狀態(tài)
2.要根據蹲鋸式起跑的動作來復習。并要靈活的運用要領。
3.發(fā)揮自己最大的能力,奔跑出自己的最快的速度。同時要用正確的奔跑姿勢。
4.在練習時要注意發(fā)揮蹲鋸式起跑的作用。
組織:四路縱隊和散點隊形
三、放松身心,結束本課
舞蹈:《幸福與拍手》
學生自由散開在老師周圍,開心的放松身體。
1、課后小結
2、安排回收器材
3、師生告別
場地器材:
課后小結:1.在進行50米快跑的練習中要注意輔助練習動作的正確性.
2.注意及時的糾正學生的擺臂動作.
第3部分
學習階段:水平二
學習目標:通過多種練習形式發(fā)展跳躍能力
學習內容:蹲跳起
重點:初步學會蹲跳起動作。
難點:做到兩腿迅速蹬直、向上跳起。
學習步驟:
一、情景導入
教師活動:1.教師組織隊列起步走和原地的二列橫隊成四列橫隊走
2.組織學生進行游戲《“8”字形接力跑》教師講解游戲方法和要領。
3.組織游戲。先組織一次試練,指出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糾正。繼續(xù)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教師進行裁判。
學生活動:1.觀看同學的示范,認真的聽教師的講解。
2.在教師的組織下熱情的投入到游戲中去,并和同伴很好的配合進行游戲。
3.在教師總結后認識到游戲中存在的問題要積極的糾正。并更好的'完成游戲。
組織:以四路縱隊完成游戲。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點:初步學會蹲跳起動作。
難點:做到兩腿迅速蹬直、向上跳起。
教師活動:1.教師邀請同學做蹲跳起練習。并進行比較。
2.教師進行動作的示范和技術要領的講解。
3.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組織學生進行原地的蹲跳練習。并要提出哪位同學的動作完成的好跳動高。組織學生進行行進間的蹲跳練習。并組織學生看誰跳的快而好。
學生活動:1.認真的看示范和聽講解。
2.努力的完成練習把技術動作作好。同時要求更好的表現(xiàn)自己。體現(xiàn)出自己的優(yōu)勢。
組織:四路縱隊。
三、放松練習,調節(jié)自身。
教師活動:教師組織放松的練習。要使學生的身體盡量的放松。
學生活動:積極的投入到放松練習中去。讓自己好好的放松。為下節(jié)課準備。
組織:在蹲跳練習完成的隊列上。
1、課后小結
2、安排回收器材
3、師生告別
場地:操場
小學體育教案 篇8
學習內容:立定跳遠
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和實踐,95%的學生能夠初步體會立定跳遠的蹬、擺技術要領。
2.技能目標:通過學生對預擺與蹬地的學習,85%學生能夠掌握立定跳遠的蹬擺動作的技術要領。
3.情感目標:通過自主、協(xié)同的小組合作模式,學生能在練習過程中主動參與,互相學習,互幫互助,并在學習中親身體會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蹬擺技術要領。
教學難點:動作要連貫,協(xié)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通過出示問題卡片的形式,直接引出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并讓學生帶著問題,認真觀察教師的動作示范。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
二、學生討論、研究教師的動作
學生間研究、討論剛才所留意到的動作,有的可能留意的是手的擺動動作;有的可能留意到的是腳的伸屈動作或是蹬地動作,此時,教師適當引導,讓學生圍繞問題,經過分享、討論得出答案。
教師引導總結得出形象易記的口訣:一伸、二屈、三蹬地
三、嘗試練習
1、教師帶領練習。
2、學生分組練習,教師巡查指導。
四、比一比、賽一賽
1、教師組織學生示范動作并進行比賽。
2、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既要觀看,又要即使進行評價。如:手臂擺動如何?蹬地快速有力嗎?腿部是伸、屈是否正確呢?
3、學生間通過互相評價,得出動作掌握得較好的同學,即時給予掌聲鼓勵。
五、再次鞏固、強化練習
教師帶領學生邊喊口訣邊練習,進一步鞏固、強化動作。
六、學生與教師的評價總結
同學們分享、交流立定跳遠蹬擺動作的感受。教師對在跳遠練習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同學給予表揚和鼓勵。
《立定跳遠》微課教學反思
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光在于讓學生鍛煉身體,而且還在于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學生對體育本身帶有一定的興趣,只要適當調整教學計劃,使教學內容盡量與學生興趣接軌,稍加引導就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濃烈學習興趣。
本節(jié)課教學對象是三年級學生,他們的身體素質還沒發(fā)展起來,協(xié)調性較差;注意力較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記憶力也不夠完全,立定跳遠動作雖然簡單,但對三年級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同時,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具有好動、好玩、好思考等特點。在此次的《立定跳遠》教學中,我們抓住了這些特點,綜合運用提問、練習、思考、探索、討論等教學方法,在教師引導下,逐漸完成探疑過程。這樣學生既學會了立定跳遠的動作,同時培養(yǎng)了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本課將“比一比,賽一賽”這一環(huán)節(jié)有機結合地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始終沉浸在良性的學習氛圍中自覺、自主、能動地學習。
此次的微課教學錄像有別于以往的錄像課。在教學設計和整個教學過程里,我都一直在思考著:如何體現(xiàn)微課的特點?又如何在短短的10分鐘內讓學生初步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呢?因此,在選擇課的主要內容和確定重點上,既要充分考慮三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又要緊扣立定跳遠的技術要領,最終把立定跳遠的蹬擺動作編成了口訣,讓學生在口訣的指導下,更容易地理解動作,掌握動作要領。除此以為,教學設計、教案上緊扣我!半p優(yōu)”的教學理念外,在整個課堂的進行中,也充分體現(xiàn)了這點,不僅僅提出的是“精”、“要”的問題,而且在課堂上,恰時地提出,讓學生在學習、練習的過程中,帶著問題思考、研究,從實踐中得出結果。
在教學中我既想讓學生掌握動作技術,有所收獲;又想在枯燥的立定跳遠中有所創(chuàng)新,突出亮點,但由于立定跳遠所要求理解、掌握的重、難點,對三年級的學生而言,短短的10分鐘是難以達成的,為把握時間而去精簡地進行教學,多少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
唉!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我會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思考,通過不斷地實踐、觀看錄像課,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督促自己攝取更多的知識、取經充實,希望在前輩、同行的指導,自身的探索下,得到更大的進步。
小學體育教案 篇9
教 學 目 標
1、 培養(yǎng)學生的模仿能力
2、 培養(yǎng)學生對本次課的興趣
3、 培養(yǎng)學生快速、果斷的.能力
內 容
1、 律動組合:學做解放軍
2、 游戲:小鴨子奪旗
順序
內容
達成領域目標
教 法
組 織
1課堂常規(guī)
對本課內容表現(xiàn)出興趣
教師講解
圍教師散點站坐
2集中注意力練習大小手指
提高協(xié)調能力及快速反映能力
1、 講解練習的方法和示范
2、 喊口令指導學生試做
3、 集體練習
3律動組合:學做解放軍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及模仿能力
1、 放音樂、領做
2、 分組表演
3、 讓學生分組創(chuàng)編動作并練習
4、 放音樂讓學生自我表演、創(chuàng)編動作
4游戲:小鴨子奪旗
培養(yǎng)學生快速移動能力
1、 組織學生學鴨步走
2、 組織小鴨子奪旗游戲
3、 改變游戲方法,教師示范兩人一組奪旗的方法,讓學生自選一種方法(1)正面 (2)側面 (3)背面
5放松總結
1、 放音樂,讓學生自由放松
2、 總結本課情況
3、 布置歸還器材
4、 師生再見
【小學體育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教案06-03
小學體育的教案03-07
(精選)小學體育教案07-06
小學的體育教案01-14
小學體育教案06-12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04-27
小學體育籃球教案04-28
小學體育《投擲》教案06-21
小學體育 足球 教案07-14
小學體育武術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