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模板五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
一、知識與技能
1.從現(xiàn)實情境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討論兩個變量之間的相依關系,加深對函數(shù)、函數(shù)概念的理解.
2.經(jīng)歷抽象反比例函數(shù)概念的過程,領會反比例函數(shù)的意義,理解反比例函數(shù)的概念.
二、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對兩個變量之間相依關系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辨別唯物主義觀點.
2、經(jīng)歷抽象反比例函數(shù)概念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數(shù)學化意識.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經(jīng)歷抽象反比例函數(shù)概念的過程,體會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通過分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理解和領會反比例函數(shù)的概念.
教學難點:領悟反比例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活動1
問題:下列問題中,變量間的對應關系可用怎樣的函數(shù)關系式表示?這些函數(shù)有什么共同特點?
(1)京滬線鐵路全程為1463km,乘坐某次列車所用時間t(單位:h)隨該列車平均速度v(單位:km/h)的變化而變化;
(2)某住宅小區(qū)要種植一個面積為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長為y隨寬x的變化;
(3)已知北京市的總面積為1.68×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土地面積S(單位:平方千米/人)隨全市人口n(單位:人)的變化而變化.
師生行為:
先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再進行全班性的問答或交流.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兩個變量間的關系為什么可以看著函數(shù),了解所討論的函數(shù)的表達形式.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提問學生,師生互動.
在此活動中老師應重點關注學生:
①能否積極主動地合作交流.
、谀芊裼谜Z言說明兩個變量間的關系.
、勰芊窳私馑懻摰暮瘮(shù)表達形式,形成反比例函數(shù)概念的具體形象.
分析及解答:(1)
;(2)
;(3)
其中v是自變量,t是v的函數(shù);x是自變量,y是x的函數(shù);n是自變量,s是n的函數(shù);
上面的函數(shù)關系式,都具有
的形式,其中k是常數(shù).
二、聯(lián)系生活,豐富聯(lián)想
活動2
下列問題中,變量間的對應關系可用這樣的函數(shù)式表示?
。1)一個游泳池的`容積為20xxm3,注滿游泳池所用的時間隨注水速度u的變化而變化;
。2)某立方體的體積為1000cm3,立方體的高h隨底面積S的變化而變化;
(3)一個物體重100牛頓,物體對地面的壓力p隨物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S的變化而變化.
師生行為
學生先獨立思考,在進行全班交流.
教師操作課件,提出問題,關注學生思考的過程,在此活動中,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
(1)能否從現(xiàn)實情境中抽象出兩個變量的函數(shù)關系;
(2)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小組活動;
(3)能否比較深刻地領會函數(shù)、反比例函數(shù)的概念.
分析及解答:(1)
;(2)
;(3)
概念:如果兩個變量x,y之間的關系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那么y是x的反比例函數(shù),反比例函數(shù)的自變量x不能為零.
活動3
做一做:
一個矩形的面積為20cm2, 相鄰的兩條邊長為xcm和ycm.那么變量y是變量x的函數(shù)嗎?是反比例函數(shù)嗎?為什么?
師生行為:
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再進行全班交流.教師提出問題,關注學生思考.此活動中教師應重點關注:
①生能否理解反比例函數(shù)的意義,理解反比例函數(shù)的概念;
、趯W生能否順利抽象反比例函數(shù)的模型;
、蹖W生能否積極主動地合作、交流;
活動4
問題1:下列哪個等式中的y是x的反比例函數(shù)?
問題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數(shù),當x=2時,y=6
(1)寫出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
(2)求當x=4時,y的值.
師生行為: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查看學生完成的情況,并給予及時引導.在此活動中教師應重點關注:
、賹W生能否領會反比例函數(shù)的意義,理解反比例函數(shù)的概念;
、趯W生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小組活動.
分析及解答:
1、只有xy=123是反比例函數(shù).
2、分析:因為y是x的反比例函數(shù),所以
,再把x=2和y=6代入上式就可求出常數(shù)k的值.
解:(1)設
,因為x=2時,y=6,所以有
解得k=12
因此
。2)把x=4代入
,得
三、鞏固提高
活動5
1、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數(shù),并且當x=3時,y=8.
。1)寫出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2)求y=2時x的值.
2、y是x的反比例函數(shù),下表給出了x與y的一些值:
。1)寫出這個反比例函數(shù)的表達式;
。2)根據(jù)函數(shù)表達式完成上表.
學生獨立練習,而后再與同桌交流,上講臺演示,教師要重點關注“學困生”.
四、課時小結
反比例函數(shù)概念形成的過程中,大家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背景知識,注意挖掘問題中變量的相依關系及變化規(guī)律,逐步加深理解.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從感性認識到理發(fā)認識一旦建立概念,即已擺脫其原型成為數(shù)學對象.反比例函數(shù)具有豐富的數(shù)學含義,通過舉例、說理、討論等活動,感知數(shù)學眼光,審視某些實際現(xiàn)象.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平行四邊形有關概念和性質(zhì)的過程,在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交流的習慣;
2。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并能簡單應用;
3。在探索活動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性質(zhì)的探索。
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性質(zhì)的理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實踐探索,直觀感知(5分鐘,動手實踐、探索、感知,學生進一步探索了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明確了平行四邊形的本質(zhì)特征。)
1。小組活動一
內(nèi)容:
問題1: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剪刀、彩紙或白紙一張。將一張紙對折,剪下兩張疊放的三角形紙片,將它們相等的一邊重合,得到一個四邊形。
。1)你拼出了怎樣的四邊形?與同桌交流一下;
。2)給出小明拼出的四邊形,它們的對邊有怎樣的位置關系?說說你的理由,請用簡捷的語言刻畫這個圖形的特征。
2。小組活動二
內(nèi)容:生活中常見到平行四邊形的實例有什么呢?你能舉例說明嗎?
第二環(huán)節(jié) 探索歸納、合作交流(5分鐘,學生動手、動嘴,全班交流)
小組活動3:
用 一張半透明的紙復制你剛才畫的平行四邊形,并將復制 后的四邊形繞一個頂點旋轉180,你能平移該紙片,使它與你畫的平行四邊形重合嗎?由此你能得到哪些結論?四邊形的對邊、對角分別有什么關系?能用別的方法驗證你的結論嗎?
(1)讓學生動手操作、復制、旋轉 、觀察、分析;
(2)學生交流、議論;
。3)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實踐的過程。
第三環(huán)節(jié) 推理論證、感悟升華(10分鐘,學生通過說理,由直觀感受上升到理性分析,在操作層面感知的基礎上提升,并了解圖形具有的'數(shù)學本質(zhì)。)
實踐 探索內(nèi)容
。1)通過剪紙,拼紙片,及旋轉,可以觀察到平行四邊行的對角線把它分成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可以通過推理來證明這個結論,如圖連結AC。
∵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AD // BC, AB // CD
2,4
△AB C和△CDA中
1
AC=C A
4
△ABC≌△CDA(ASA)
AB=DC, AD=CB,B
又∵2
4
3=4
即BAD=DCB
第四環(huán)節(jié) 應用鞏固 深化提高(10分鐘,通過議一議,練一練,學生進一步理解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并進行簡單合情推理,體現(xiàn)性質(zhì)的應用,同時從不同角度平移、旋轉等再一次認識平行四邊形的本質(zhì)特征。)
1;顒觾(nèi)容:
(1)議一議:如果已知平行四邊形的一個內(nèi)角度數(shù),能確定其它三個內(nèi)角的度數(shù)嗎?
A(學生思考、議論)
B總結歸納:可以確定其它三個內(nèi)角的度數(shù)。
由平行四邊形對 邊分邊平行 得到鄰角互補;又由于平行四邊形對角相等,由此已知平行四邊形的一個內(nèi)角的度數(shù),可以確定其它三個角度數(shù)。
(2)練一練(P99隨堂練習)
練1 如圖: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1)求ADC、BCD度數(shù)
。2)邊AB、BC的度數(shù)、長度。
練2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1)它的四條邊中哪些 線段可以通過平移相到得到?
。2)設對角線AC、BD交于O;AO與OC、BO與OD有何關系?說說理由。
歸 納: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第五環(huán)節(jié) 評價反思 概括總結(8分鐘,學生踴躍談感受和收獲)
活動內(nèi)容
師生相互交流、反思、總結。
。1)經(jīng)歷了對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探索,你有什么感受和收獲?給自己一個評價。
。2)在與同伴合作交流中練表現(xiàn),優(yōu)秀方面有哪些?你看到同伴哪些優(yōu)點?
。3)本節(jié)學習到了什么?(知識上、方法上)
考一考:
1。 ABCD中,B=60,則A= ,C= ,D= 。
2。 ABCD中,A比B大20,則C= 。
3。 ABCD中,AB=3,BC=5,則AD= CD= 。
4。 ABCD中,周長為40cm,△ABC周長為25,則對角線AC=( )cm。
布置作業(yè)
課本習題4。1
A組(學優(yōu)生)1 、2
B組(中等生)1、2
C組(后三分之一生)1、2
教學反思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知道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概念,探索并掌握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全等,對稱軸是對稱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等性質(zhì).
2、經(jīng)歷探索軸對稱的性質(zhì)的活動過程 ,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和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能力.
3、利用軸對稱的基本性質(zhì)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重點:靈活運用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 對稱軸垂直平分、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等性質(zhì)。
學習難點:軸對稱的性質(zhì)的理解和拓展運用。
學習過程 :
一、探索活動
如右圖所示,在紙上任意畫一點A,把紙對折,用針在 點A處穿孔,再把紙展開,并連接兩針孔A、A.
兩針孔A、A和線段AA與折痕MN之間有什么關系?
1、請同學們按要求畫點、折紙、扎孔,仔細觀察你 所做的`圖形,然后研究:兩針孔A、A與折痕MN之間有什么關系?線段AA與折痕MN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兩針孔A、A ,直線MN 線段AA.
2、那么 直線MN為什么會垂直平分線段AA呢?
3.垂直并且平分一條線段的直線,叫做線段的垂直平分線(mi dpoint perpendicular).
例如,如圖,對稱軸MN就是對稱點A、A連線(即線段AA)的垂直 平分線.
4.如圖,在紙上再任畫一點B,同樣地,折紙、穿孔、展開,并連接AB、AB、BB.線段AB與AB有什么關系?線段BB與MN 有什么關系?
5.如圖,再在紙上任畫一點C,并仿照上面進行操作.
(1)線段AC與 AC有什么關系 ? BC與BC呢?線段CC與MN有什么關系?
(2)A與A有什么關系? B與B呢? △ABC 與△ABC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3)軸對稱有哪些性質(zhì)?
6.軸對稱的性質(zhì):
(1)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全等.
(2)如果兩個圖形成軸對稱,那么對稱軸是對稱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二、例題講解
例1、(1)如圖,A 、B、C、D的對稱點分別是 ,線段AC、AB的對應線段分別是 ,CD= , CBA= ,ADC= .
(2)連接AF、BE,則線段AF、BE有什么關系?并用測量的方法驗證.
(3)AE與BF平行嗎?為什么?
(4)AE與BF平行,能說明軸對稱圖形對稱點的連線一定 互相平行嗎?
(5)延長線段BC、FG,作直線AB、EG,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4
一、平移:在平面內(nèi),將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平移。
1.平移
2.平移的性質(zhì):⑴經(jīng)過平移,對應點所連的線段平行且相等;⑵對應線段平行且相等,對應角相等。⑶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大小和形狀(只改變圖形的位置)。(4)平移后的圖形與原圖形全等。
3.簡單的平移作圖
、俅_定個圖形平移后的位置的條件:
⑴需要原圖形的位置;⑵需要平移的方向;⑶需要平移的距離或一個對應點的位置。
、谧髌揭坪蟮膱D形的方法:
、耪页鲫P鍵點;⑵作出這些點平移后的對應點;⑶將所作的對應點按原來方式順次連接,所得的;
二、旋轉:在平面內(nèi),將一個圖形繞一個定點沿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旋轉,這個定點稱為旋轉中心,轉動的角稱為旋轉角。
1.旋轉
2.旋轉的性質(zhì)
、判D變化前后,對應線段,對應角分別相等,圖形的大小,形狀都不改變(只改變圖形的位置)。
、菩D過程中,圖形上每一個點都繞旋轉中心沿相同方向轉動了相同的角度。
、侨我庖粚c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都是旋轉角,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刃D前后的兩個圖形全等。
3.簡單的旋轉作圖
⑴已知原圖,旋轉中心和一對對應點,求作旋轉后的圖形。
、埔阎瓐D,旋轉中心和一對對應線段,求作旋轉后的`圖形。
、且阎瓐D,旋轉中心和旋轉角,求作旋轉后的圖形。
三、分析組合圖案的形成
、俅_定組合圖案中的“基本圖案”
、诎l(fā)現(xiàn)該圖案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厶剿髟搱D案的形成過程,類型有:⑴平移變換;⑵旋轉變換;⑶軸對稱變換;⑷旋轉變換與平移變換的組合;
、尚D變換與軸對稱變換的組合;⑹軸對稱變換與平移變換的組合。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5
一、學習目標:
1、會推導兩數(shù)差的平方公式,會用式子表示及用文字語言敘述;
2、會運用兩數(shù)差的平方公式進行計算。
二、學習過程: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本第27—28頁的內(nèi)容,并完成下面的練習題:
。ㄒ唬┨剿
1、計算: (a - b) =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兩數(shù)差的'平方用式子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字語言敘述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兩數(shù)差的平方公式結構特征是什么?
。ǘ┈F(xiàn)學現(xiàn)用
利用兩數(shù)差的平方公式計算:
1、(3 - a) 2、 (2a -1) 3、(3y-x)
4、(2x – 4y) 5、( 3a - )
。ㄈ┖献鞴リP
靈活運用兩數(shù)差的平方公式計算:
1、(999) 2、( a – b – c )
3、(a + 1) -(a-1)
(四)達標訓練
1、、選擇:下列各式中,與(a - 2b) 一定相等的是( )
A、a -2ab + 4b B、a -4b
C、a +4b D、 a - 4ab +4b
2、填空:
(1)9x + + 16y = (4y - 3x )
(2) ( ) = m - 8m + 16
2、計算:
。 a - b) ( x -2y )
3、有一邊長為a米的正方形空地,現(xiàn)準備將這塊空地四周均留出b米寬修筑圍壩,中間修建噴泉水池,你能計算出噴泉水池的面積嗎?
(四)提升
1、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2、已知a – b = 1,a + b = 25,求ab 的值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12-14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06-18
八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15篇12-14
【薦】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12-03
【熱】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12-07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02-27
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11-04
初中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11-03
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1-09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薦】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