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條的動與靜》教案
《線條的動與靜》教案王潔
年級:四年級
課型:造型。表現(xiàn)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是一節(jié)繪畫基礎課。教材注重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存在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觀中的線條,并能巧妙地利用它們去塑造形象,從而賦予作品鮮明的藝術感染力。
教學目標:
1、觀察平行和彎曲的線條,使學生認識線條的曲直在視覺反應上產(chǎn)生的靜止和流動的感覺。
2、運用線條和色彩進行作畫練習,表達靜止或流動的感覺。
教學重點:
感受理解線條的動與靜。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線條表達流動和靜止的感覺。
課前準備:
。ǎ保┙處熓占F(xiàn)代建筑、鐵塔等具有挺拔直線的物體的圖片,收集有綻放的禮花、蕩漾的水波、飄舞的雪花等景象的資料圖片等。
。ǎ玻⿲W生準備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教師出示一根彩線,引導學生觀察它的狀態(tài),并用線條的形式把它記錄出來。
觀察一張方形紙飄落和乒乓球跳動的軌跡,用線條把所看到的軌跡畫下來,體驗線條給我們的直覺反應;
2、除了這些線條,你還會畫什么樣的線條,試著畫一畫。
二、發(fā)展階段
1、教師小結,引導學生將這些線條簡單分類:直線、曲線。
2、思考并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具有挺拔直線的物體?直線還能表現(xiàn)哪些物體,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直線;看到曲線,你會聯(lián)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物體。說一說生活中的曲線。
3、(1)欣賞生活中具有直線和曲線特點的物體:臺階、樹林、流動的水、體操表演、禮花、蕩漾的水波、飄舞的雪花等錄像或圖片;
(2)說說這些景致適合用怎樣的曲線來表現(xiàn)(如禮花適合用弧線來表示;水波的線條流暢而溫和,可用波浪線表現(xiàn);雪花飄舞的線條輕盈而有些散亂,適合用淺色并且比較毛糙的線條來表示……)
4、學生討論,直線和曲線會帶給我們什么不同的感覺。
平直的線條,會使人聯(lián)想到平直的地平線、建筑物的垂直線,會給人靜止、穩(wěn)定的感覺,在繪畫中,如果我們要表達這種感覺,可以多用平直的線條;(美術教案 www.gymyzhishaji.com)相反,曲線帶給人們一種流動的感覺,如果你的畫面需要表達這種感覺,可以多用曲線。
5、欣賞美術作品中的直線與曲線。
荷蘭畫家蒙得里安《紅黃藍》;國家游泳館――水立方;法國著名的埃菲爾鐵塔;敦煌的飛天壁畫等。
引導學生體會藝術家們用多樣變化的動感線條和富有節(jié)奏、充滿強烈的韻律感的藝術手法表現(xiàn)畫家們豐富的思想內涵。
6、欣賞書上的圖片,結合剛才欣賞的圖片,學生討論:怎樣運用線條進行表現(xiàn)。
三、創(chuàng)作階段。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個主題,思考如何表現(xiàn)并交流。
1、選用平行或彎曲的線條表現(xiàn)靜止或流動的感覺。
可用繪畫、剪貼、剪貼添畫等作業(yè)形式進行表現(xiàn)。
2、學生討論并交流他們認為適合用直線或曲線來表現(xiàn)的主題,教師將合理的部分演示出來。
學生繪畫。展示、鼓勵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
四、作業(yè)展評:
說說你對同學作品的看法,有什么地方畫得比較好,什么地方值得修改。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最終目的是學生在評價后有所收獲。
小結。
六、收拾與整理。
作業(yè)完成后,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huán)境的衛(wèi)生和整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線條的動與靜》教案】相關文章:
線條的動與靜小學美術教案12-30
線條的動與靜小學美術教案5篇12-30
線條的動與靜小學美術教案(5篇)12-30
自然教案-7動與靜08-17
動與靜作文04-04
動與靜教學反思05-06
淺談復式教學的“動”與“靜”08-17
一動一靜看歷史08-24
靜如蓮動如兔初二作文08-17
美術教案-線條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