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班主任的心理素質
班主任掌握應具備的心理素質,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解剖自己的心理猙征,揚長避短, “長善救失”,自覺培養(yǎng)和發(fā)展優(yōu)秀班主任的心理品質,使工作做得更有成效。班主任的工作實踐是極其復雜的活動過程,尤其承擔的職責形成了特有的心理特征,只有心理素質優(yōu)化的班主任,才能出色地完成所肩負的重任。班主任應具備哪些心理素質呢?
一,明確的班主任意識
教育意識是指人們對教育的看法,想法和態(tài)度,也可以說是在頭腦中形成的教育思想。班主任的教育意識是對班主任工作的認識、理想和信念。它在班主任心理品質優(yōu)化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重.班主任認識。是指教師對班主任工作的社會意義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的情感是人的行動的內
部動力,而情感是在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 “知之深,愛之切、行之堅。”教師只有深刻理解班主任在培養(yǎng)人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并且進而轉化為積極行動,自覺而熱情地忘我工作。
2.班主任理想。是指教師做好班主任工作所應有的志向和抱負。理想是在正確世界觀的指導下,符合現實生活發(fā)展規(guī)律,并且是可能實現的想象,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有理想才有追求,才能自強不息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如果立志做好班主任工作,為社會主義需要培育人才作出最大貢獻,就要刻苦學習,勤奮工作,同時,只有把自己的理想和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充實豐富,更高尚和更有意義。
3.班主任信念。是指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把對班主任的認識化為具體行動時所形成的一種內心體驗和行為準則,是對班主任的認識、情感和意義的合金,并堅信其正確性的心理品質。它是教育理想得以實現的可靠保證。又是產生教育行為的強大動力。教師如果堅信自己的教育理想一定會實現,就會始終不渝地為之奮斗,百折不回。
二,深厚的教育情感
班主任的教育情感是指對自己所擔任的班主任工作的一種態(tài)度,是伴隨教育意識而出現的一種內心體驗,并且隨著教育意識和世界觀的發(fā)展而豐富起來。列寧說: “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鄙詈竦慕逃楦袝菇處熤艺\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熱愛班主任工作,努力在教育實踐中有所建樹。
1.強烈的事業(yè)感。事業(yè)感是指教師熱愛、忠誠和獻身于
部動力,而情感是在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 “知之深、愛之切、行之堅!苯處熤挥猩羁汤斫獍嘀魅卧谂囵B(yǎng)人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并且進而轉化為積極行動,自覺而熱情地忘我工作。
2.班主任理想。是指教師做好班主任工作所應有的志向和抱負。理想是在正確世界觀的指導下,符合現實生活發(fā)展規(guī)律,并且是可能實現的想象,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有理想才有追求,才能自強不息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如果立志做好班主任工作,為社會主義需要培育人才作出最大貢獻,就要刻苦學習,勤奮工作,同時,只有把自己的理想和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充實豐富,更高尚和更有意義。
3.班主任信念。是指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把對班主任的認識化為具體行動時所形成的一種內心體驗和行為準則,是對班主任的認識、情感和意義的合金,并堅信其正確性的心理品質。它是教育理想得以實現的可靠保證。又是產生教育行為的強大動力。教師如果堅信自己的教育理想一定會實現,就會始終不渝地為之奮斗,百折不回。
二,深厚的教育情感
班主任的教育情感是指對自己所擔任的班主任工作的一種態(tài)度,是伴隨教育意識而出現的一種內心體驗,并且隨著教育意識和世界觀的發(fā)展而豐富起來。列寧說: “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鄙詈竦慕逃楦袝菇處熤艺\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熱愛班主任工作,努力在教育實踐中有所建樹。
1.強烈的事業(yè)感。事業(yè)感是指教師熱愛、忠誠和獻身于
教育事業(yè)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情感。有了這種事業(yè)感,教師就會把自己的工作和時代的需要,四化建設緊密地聯結起來,從而以教為榮,以教為樂,就會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項神圣的事業(yè),而不單純是謀生的職業(yè),從而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化為春雨去澆灌祖國的花朵。吉林市七中華淑秋老師在25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以“傳授知識,培養(yǎng)社會主義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為目標,孜孜以求。在教育實踐中,她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探索教育規(guī)律,把一顆愛祖國、愛教育事業(yè)的赤誠之心無私地奉獻給學生。60年代,她做蠟燭,無私地點燃自己,70年代,她以鍥而不舍、滴水穿石的韌勁,教育“雙差生”,挽救失足青少年;80年代,以一團火的愛去溫暖每個學生的心田,充分體現了一位人民教師對事業(yè)的極端負責,對學生的極端熱忱,成為教書育人的典范。
2.高度的責任感。責任感是指教師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和應該完成的任務時所產生的一種情感。按照時代需要培養(yǎng)學生成才,這是時代賦予教師的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當教師具有這種深厚的情感時,才能不遺余力,一往無前地獻身于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新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新的人才觀。華淑秋老師的人才觀是在她眼里沒有差生,關鍵在于教育者怎樣去實施教育。從這個觀點出發(fā),她公平地對待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使學生在智力和人格方面都得到了發(fā)展。因而在她班里,學生的精神是解放的,學習環(huán)境是寬松的,每一位同學都是學習和生活的主人。有一個學生入學成績雙科120分,在其他方面表現很差,華老師發(fā)現他智力不差,尤其對數學有興趣,于是讓他參加各種數學活動,培養(yǎng)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遷移“閃光點”,激發(fā)學習動機和鍛煉學習意志,使這個學生進步很快,中考數學得120分,1984年獲全市數學競賽第一名。所以說,教師的職責應是善于發(fā)現人、培養(yǎng)人和教育人。
3、深厚的愛生感。愛生感是指教師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期望學生成才的一種崇高的情感。高爾基曾經說過:“只有熱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期望是無形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也是教師感情生活的主要支柱,是工作動力的源泉之一。熱愛教育事業(yè)必然熱愛學生,只有熱愛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去教育學生。反過來,教師看到了自己努力教育學生的成果——學生才華的發(fā)展,高尚品德的形成,鮮明性格的成長,純真感情的流露等等這些愛的效應,也使教師內心產生了快慰和激勵,更加增進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師生情感的雙向交流和反饋,相互的感染強化,形成了巨大的內動力,從而推動師生向共同的目標奮進。
班主任教師除應具有深厚的愛感外,在情感世界中還應該以樂觀向上的情緒,昂揚振奮的精神去影響、感染、激勵學生努力奮進:以輕松的心境,愉快的生活節(jié)奏去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4.緊迫的進取感。進取感是指教師對工作永不滿足,努力向上、立志有所作為,有所追求的一種情感。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是塑造靈魂的工程師。班主任教師則肩負著更加具體而艱巨的任務。這獨特的艱辛勞動,形成他們求知好學,追求真理、自尊自強,積極熱情,努力進取等優(yōu)良心理品質,成為思想政治和文化業(yè)務提高的內在積極因素。教育的重要任務在于面向四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根據時代的要求,中小學教師必須是“全能型”和“完整型”或“多能一專型”的教師。所以,教師一定要有緊迫的進取感,盡快吸取、擴充新知識,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以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
三、堅強的教育意志
教育意志是指教師完成教育任務的明確的目的性和力求達到這一目的而積極地克服各種困難的心理特征。班主任的意志品質要求具有堅定性,果斷性和沉著耐心的特點。這是在教育過程中直接影響學生的內在力量。班主任的教育力量和權威性,不在于他的外貌如何威嚴,而在于班主任對學生的內在教育力量。喋喋不休的說教未必能使學生接受,而通過說理、啟迪、疏導等以平靜的態(tài)度表現自己的果斷和堅定的意志品質,才能產生較大的感染力量,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著名科學家巴斯德說:“字典里最重要的三個詞就是意志,工作,等待。我要在這三塊基石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睂W生的成長,班主任自身素質的提高需都要有穩(wěn)定的意志力。構成這種意志力的重要因素有如下幾點:
1.目的性。目的性是指班主任教師對自己的工作目的的正確性和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尤其是明確地意識到班主任工作的社會意義的認識。目的性越明確,自覺性就越高,工作態(tài)度也就越積極主動,因此,目的性是意志力的基礎,并決定著意志力的方向。
2.果斷性。果斷性是指教師經過深思熟慮迅速地選擇目的和確定方法時表現出來的意志品質。班主任經常會碰到一些偶發(fā)事件,需要當機立斷,如果匆忙決定或猶豫不決,就會造成教育的失誤。這兩種情況又都屬于缺乏果斷性的表現。
3.堅定性。堅定性是指班主任對工作目標的追求,教育學生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意志品質。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苯逃闹芷谳^長,遠期教育效果不易一時顯現,需要長期努力,堅持不懈。尤其對晶德不良學生的轉變,往往是迂回
曲折、螺旋式上升的。一般要經歷醒悟、轉變、反復,再轉變,鞏固、穩(wěn)定的過程。學生在進步中出現反復,教師絕不能氣餒或放棄教育,應該通過調查分析,找出原因,再“對癥下藥”一抓到底。教師的堅定性對學生成長關系極大。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科學世界觀的樹立,往往都是教師堅持不懈,經常不斷地、耐心反復地做細致的轉化工作的結果。
4.自制性。自制性是指教師自己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舉止行為的意志品質。教育是塑造人的工作,它常常給教師帶來歡欣、憤怒和煩惱。教師既要善于迫使自己克服一切困難,承擔起自己的職責賦予的重任,又要善于排除影響實現目標的內心障礙和輕率行為。教師的感情沖動、態(tài)度粗暴,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從而降低自己的威信,產生與教育目的相反的消極效果。所以,教師能以寧靜、平和,耐心、循循善誘的態(tài)度去說服、教育學生,這是教師意志品質的外化。
四、觀察細微,善于了解學生
班主任應具有銳敏而準確的觀察力,從學生的細微表現中,了解學生的知識智力水平和個性發(fā)展特征,以便在教育和教學中采取不同措施,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觀察了解、分析判斷,這是班主任工作必備的基本功。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前提和基礎。
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具有良好的觀察力,能善于對學生作心理分析,能發(fā)現學生思想、情感、意志、興趣、性格以及行為等方面存在的各種潛在因素,就能及時地引導學生揚長避短,防微杜漸,爭取工作的主動。
五、思維靈活,注重客觀分析
班主任的工作對象是具有復雜心理活動的青少年及兒童,并且各具特點,即使同一個學生在不同的地點,時間和年齡,其身心狀態(tài)也是千差萬別的。因此,班主任所遇到的情況,并非千篇一律,一成不變的。這就需要班主任必須具有客觀、全面、深刻、獨創(chuàng)和靈活等思維品質,其中思維的靈活性、全面性和深刻性對于教師有著特別重要而明顯的作用。反之,教師的思維是表面的,膚淺的,狹隘的、呆滯的、紊亂的、甚至是主觀的,片面的,那么,要想準確而迅速地了解,判斷和處理所發(fā)生的種種問題,則是絕對辦不到的。
除此之外,持久而精確的記憶、豐富而有預見的想象,穩(wěn)定靈活而范圍較廣的注意力等等,也是教師應具備的重要心理素質。
上述五點是互相緊密聯系的,其中明確的教育意識和深厚的教育情感則是班主任應具備的最基本的心理品質。由于班主任明確教育的地位、作用,并能熱愛學生,期望他們成材,因此才能在教育過程中,表現出意志行為的一貫性,堅持性和自覺性,才能對學生的知識、個性特點和智力發(fā)展狀況有全面的了解與掌握,并善于捕捉新信息、不失時機地、適度地進行教育,這些都是班主任心理素質優(yōu)化的重要標志。
【班主任的心理素質】相關文章:
心理素質的自我評價09-06
心理素質的自我評價04-19
心理素質自我評價03-27
心理素質拓展訓練心得06-12
學生心理素質自我評價06-16
心理素質自我評價【薦】07-07
高中心理素質自我評價04-11
心理素質的自我評價(精選10篇)07-27
高中心理素質自我評價02-11
心理素質自我評價15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