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音樂教案-作者 李祎娜
課題
《送別》
課時
1
課型
綜合課
教學目的
1了解學堂樂歌的有關(guān)常識
2了解作曲家李叔同
3通過演唱和對歌曲的藝術(shù)處理,提高學生的表現(xiàn)力
教 具
電子琴
多媒體
教學內(nèi)容
1欣賞《童年》
2演唱《送別》
演唱
難點
5 2 3 4 7 1 —
《送別》
5 2 3 4 7 1 —
教 材 分 析
《送別》是李叔同填詞的一首學堂樂歌,是一首段體的歌曲,D大調(diào),中速深情,表達了一種依依不舍的誠摯情感。
時
間
教學步驟
教學要求與方法
一、導(dǎo)入
今天我們首先來欣賞一首歌,請大家猜猜他的歌名。(放《童年》)這是大家喜歡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現(xiàn)代校園的一首校園民謠,那么我們思考一下,如果我們追溯到“五四”時期,那時學堂里又在唱些什么?那時人們把在學堂里唱的歌叫樂歌,因此就把20世紀初流行于學校的歌曲,叫學堂樂歌。學堂樂歌除向?qū)W生進行思想和知識教育外,還有反映人們要求“富國強兵”、“抵御外辱”的,還有宣傳學習科學,反對封建迷信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學堂樂歌《送別》。
二、介紹詞曲作者
學堂樂歌基本上是填詞歌曲,其曲調(diào)大部分選自當時的日本和歐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為英國的奧待韋。它的詞作者是我國近代音樂家李叔同。
三、 發(fā)聲練習
四、 唱譜
1、熟悉D大調(diào)
2、視唱全譜
3、解決難點
五、填詞演唱
六、感情處理
歌曲表達了一種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最后一句應(yīng)唱得漸慢漸弱。
七、 學生表演
八、 辯論:你更喜歡學堂樂歌還是校園民謠。
九、 總結(jié)
不管你更喜歡哪一種,我們都不能忘記學堂樂歌對我國近代音樂文化發(fā)展的影響
欣賞《童年》
介紹學堂樂歌
放《送別》
出示李叔同的畫相與簡介
出示發(fā)聲練習與要求
熟悉D大調(diào)音階
用王維的詩來啟發(fā),教師示范
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通過辯論加深學生對學堂樂歌的認識與喜愛
小結(jié)
學生基本能有感情演唱,并對學堂樂歌有了一定了解。
【音樂教案-作者 李祎娜】相關(guān)文章:
音樂教案-《哦,蘇珊娜》08-17
李學勤:《詩論》的題材和作者08-05
鞠婧祎語錄經(jīng)典11-28
周鴻祎經(jīng)典語錄08-23
音樂課如何介紹作者08-07
語文教案:李寄01-27
音樂教案-音樂教案《劃船》08-17
音樂教案-小學音樂教案—— 《對鳥》08-17
音樂教案-旋律音樂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