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處不在的細菌》教學設計
《無處不在的細菌》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細菌廣泛的存在于我們的周圍,但我們用肉眼卻無法觀察到。因此本課借助課件,幫助學生了解細菌的特征,認識細菌的兩面性:一是有害的一面,可以使人患;二是有利的一面,如人們可以利用細菌制作酸奶和泡菜等。讓學生體會科學研究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知道事物的兩面性。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有關細菌資料的搜集、整理,提高學生整理資料和辨證地分析事物的能力;會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對事物進行描述。
2、學生能主動交流自己的資料和觀點,關心生活中的科學,關注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改變。
3、了解細菌的主要特點;正確認識細菌與人類的關系。
三、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搜集有關細菌的文字及圖片資料。
2、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出示一個鐵釘,讓學生觀察上面有什么,利用課件顯示上面的細菌(不斷放大的畫面),使學生體會到細菌的微小和數(shù)量眾多。
師問:關于細菌你知道哪些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回答。
利用課件出示六張不同形態(tài)的細菌圖片,先讓學生簡單分類。然后展示三種基本形態(tài)的細菌:球菌、桿菌、螺旋菌的主要特點。
2、提出問題
師:關于細菌,你還想了解哪些知識?
生:細菌的大小?
生:細菌是如何繁殖的?……
師板書學生的問題,并有選擇性的補充上自己的問題,如:細菌與人類的關系是怎樣的?我們要不要消滅細菌?
3、自主研討
讓學生利用搜集到的資料,分小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交流,師參與學生的活動。
4、匯報交流
讓學生說說交流時應注意的問題,教師強調(diào):注意傾聽和用自己的話說。
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進行充分交流。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正反兩方面探究細菌與人類的關系,通過交流認識到:實際上大多數(shù)種類的細菌對人類是有益的,只有少數(shù)種類的細菌對人類是有害的
老師適時地展示相應的課件資料,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細菌與人類的關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深化學生的認識。
5、拓展延伸
師提出問題:
。1)、假如沒有細菌,我們的自然界將會是怎樣的?
(2)、如果讓你創(chuàng)造一種細菌,你會造什么樣的?學生思考回答。
提示學生沒有解決的問題帶到課下繼續(xù)研究。
【《無處不在的細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細菌》教學反思08-22
細菌教學反思04-21
細菌教學反思(通用5篇)06-03
細菌的作文05-22
細菌的自述作文05-26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學反思04-17
音樂教育中的教學美---美無處不在08-23
愛無處不在08-16
愛,無處不在09-14
愛,無處不在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