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一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教材教法二
第一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教材教法二教學重點
暴君隋煬帝是教學的又一重點。隋煬帝本人的行為和作用要客觀評價,對于他下令開鑿大運河的歷史功績,應予以肯定,但隋煬帝的暴政是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隋煬帝在位時,揮霍享受、大興土木、三打高麗,人民承受著沉重的搖役、兵役負擔,生活極端貧困,終于釀成全國范圍的農民大起義,繁盛一時的隋朝滅亡了。
隋朝大運河是教學重點。隋煬帝時開通的這條大運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長的運河。它是幾百萬勞動人民用血汗開通的,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大運河的開通,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南北經濟的交流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教學難點
科舉制度的創(chuàng)設是教學的難點。隋煬帝時創(chuàng)設的科舉制度,一改魏晉時期重門第、輕才學的用人標準,為普通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通過考試入仕參政創(chuàng)造了條件,具有“任人唯賢”的性質。同時,通過科舉制度,給了普通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以政治出路,使他們忠心擁戴中央皇權,從而擴大了隋朝政權的階級基礎。因此,這一制度為以后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地位分析
隋朝自公元581年至618年,存在的時間雖然只有三十多年,但它作為一個繼往開來的朝代有十分重要的歷史作用和地位。隋文帝楊堅589年滅陳,結束了長達300多年的分裂局面。三省六部制、科舉制的確立,在歷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大運河的修建,對我國經濟的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
重點突破方案
隋煬帝的暴行體現(xiàn)也可以多樣化,可由學生活動找出來,也可以讓學生串演,或者組織小品,或者以影視代替,其目的是讓學生理解隋煬帝的暴行和隋富足而亡、短暫而亡的關系。
關于大運河的修建學生能和學到的地理知識聯(lián)系,每一小組可準備地勢落差圖,中國行政圖,隋朝疆域圖,把地理課上了解的中國地形、河流、海拔高度來理解、分析大運河為什么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帶學生到古運河附近參觀,進行實地教學。
難點突破方案
教師可從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如范進、孔乙己或日常影視作品中那些科舉場面來引出科舉制的概念,然后利用相關的擴展資料向學生適當地予以解析。不必過多過深的講述。
導入法示例
鑒于本課是新學期的第一課,有必要對以前的歷史進行復習和回顧,方法可多樣。教師可以自己準備圖表,引導學生回憶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歷史。也可以由學生自己準備,以圖表的方式,繪畫作品的方式,演說的方式等,為隋統(tǒng)一的學習做準備。
【第一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教材教法二】相關文章:
初一歷史《繁盛一時的隋朝》教案11-14
初一歷史繁盛一時的隋朝教案11-18
初一歷史《繁盛一時的隋朝》教案4篇11-16
初一歷史繁盛一時的隋朝教案4篇11-20
七年級歷史繁盛一時的隋朝教案11-18
語文教材教法培訓心得08-18
語文教材教法培訓心得10-02
教材教法培訓心得體會04-10
數學教材教法培訓心得體會11-30
參加教材教法培訓心得體會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