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化學教案-鹽類的水解[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
目標: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與水解平衡移動。
2.鹽類水解的應用。
教學設計:
1.師生共同復習鞏固第一課時相關知識。
。1)根據(jù)鹽類水解規(guī)律分析
醋酸鉀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鋁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鹽溶于水高于濃度增大的是
2.應用實驗手段,啟發(fā)思維
實驗1.在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觀察現(xiàn)象,分析為什么?將溶液分成二等份裝入二支干凈試管中,一支加熱,另一支保持室溫,進行比較。
現(xiàn)象 ;
原因分析 ;
實驗2.將新制備的 膠體中,分裝于二支試管中,一支試管加入一滴鹽酸,與另一支試管對照比較。
現(xiàn)象 ;
原因分析 。
教學過程(www.gymyzhishaji.com):
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鹽本身的性質。
組成鹽的酸根對應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堿性就越強, 越高。
組成鹽的陽離子對應的堿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強, 越低。
2.影響鹽類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溫度、濃度及外加酸堿等因素。
。1)溫度:鹽的水解是吸熱反應,因此升高溫度水解程度增大。
(2)濃度:鹽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鹽濃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堿能促進或抑制鹽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鹽溶液加入堿,就會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動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則抑制水解。
鹽類水解知識的應用
1.鹽溶液的酸堿性判斷
根據(jù)鹽的組成及水解規(guī)律分析。“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作為常規(guī)判斷依據(jù)。
例題:分析: 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
分析: 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
3.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
電解質水溶液K存在著離子和分子,它們之間存在著一些定量關系。也存在量的大小關系。
(1)大小比較:
、俣嘣跛崛芤,根據(jù)多元酸分步電離,且越來越難電離分析。如:在 溶液中, ;
、诙嘣跛嵴}溶液,根據(jù)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
中, ;
、鄄煌芤褐型浑x子濃度的比較要看溶液中其他離子對其影響因素。
、芑旌先芤褐懈麟x子濃度比較,要進行綜合分析,要考慮電離、水解等因素。
。2)定量關系(恒等式關系)
、賾谩半姾墒睾恪狈治觯
電解質溶液呈電中性,即溶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shù)與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shù)相等。如 溶液中,陽離子有 和 ,陰離子有 , 根據(jù)電荷守恒原理有:
、趹谩拔锪鲜睾恪狈椒ǚ治。
電解質溶液中某一組份的原始濃度(起始濃度) 應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種存在形式的濃度之和。如:晶體 中,
在 溶液中:
例題分析:
解題思路:
溶液中存在二個守恒關系
a
本節(jié)教學中以“是否鹽溶液都顯中性?”為設問,以實驗探究形式引入教學,在本節(jié)課后,也可做進一步的探究活動,如:在了解正鹽溶液的酸堿性的本質后,提出問題“酸式鹽的水溶液是否都顯酸性?”
用pH試紙分別測 NaHSO4、 NaHSO3、 NaHCO3三種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討論分析原因。
分析:結果是有的酸式鹽顯酸性,有的酸式鹽卻顯堿性,運用所學知識,通過討論分析,拓寬知識面,活躍學生思維。
探究習題
一題多變
原題 :在氯化銨溶液中,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 [Cl-]>[NH4+]>[H+]>[OH-] (B) [NH4+]>[ Cl-]>[H+]>[OH-]
(C) [ Cl-]=[NH4+]>[H+]>[OH-] (D) [NH4+]=[ Cl-]>[H+]>[OH-]
變題一:100毫升0.1摩/升鹽酸與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
(A) [Cl-]>[NH4+]>[H+]>[OH-] (B) [NH4+]>[Cl-]>[H+]>[OH-]
(C) [Cl-]=[NH4+]>[H+]>[OH-] (D) [NH4+]=[Cl-]>[H+]>[OH-]
變題二:將pH=3的鹽酸和pH=11的氨水等體積混和后,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
(A) [NH4+]>[Cl-]>[H+]>[OH-] (B) [NH4+]>[Cl-]>[OH-]>[H+]
(B) [Cl-]>[NH4+]>[H+]>[OH-] (D) [Cl-]>[NH4+]>[OH-]>[H+]
變題三:一種一元強酸HA溶液加入一種堿MOH反應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斷一定正確的是( )
(A)加入的堿過量 (B)酸與堿等物質的量混和
(C)生成的鹽不水解 (D)反應后溶液中[A-]=[M+]
答案:
A; A; B; D。
點撥:通過改變設問角度,改變化學過程,改變或增減已知條件,能大大提高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和深刻性。一題多變有效的兩種形式為:⑴對同一知識點,按思維層次遞進一題多變。⑵對同一知識點進行題型變換和條件變換。
上題中,按照思維層次的遞進原則進行設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
【化學教案-鹽類的水解[第二課時]】相關文章:
化學教案鹽類的水解01-17
鹽類的水解化學教案(通用6篇)10-20
化學《鹽類的水解》教案12-31
翠鳥第二課時說課稿09-19
化學教案:糖類01-13
《長城》第二課時教學反思08-24
《掌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6-07
《白鵝》第二課時教學反思04-07
《語文天地》第二課時教案02-05
寒號鳥第二課時教學反思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