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液體壓強的計算教案示例之二
液體壓強的計算教案示例之二
教學要求:
1.復習、總結前節(jié)實驗課的內容,使學生理解液體壓強的特點和規(guī)律。
2.使學生掌握計算液體壓強的方法和公式。
教具:模擬帕斯卡桶實驗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總結前節(jié)實驗,得出液體壓強的特點和規(guī)律
問:上節(jié)課,我做過什么實驗?我做的實驗說明了什么問題?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1.液體的壓強
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
問:為什么液體對容器底有壓強?對容器壁也有壓強?
根據(jù)學生回答,著重指出是由于受到重力和有流動性。
問:上節(jié)課,同學們從自己做的實驗看到了什么?能得出什么結論?哪位同學講講?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和補充,板書:
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二、講述液體壓強的計算,得出液體壓強的公式
1.找一名學生朗讀本節(jié)課文大問號后面的一段楷體字。講:這一節(jié),我們學習液體壓強的計算。
板書:
2.液體壓強的計算
2.讓大家先計算一道固體壓強的題“一根長方體鐵柱,底面的長和寬都是1厘米,高20厘米,立在桌子上,對桌面的壓強多大?”(板畫一根長方體鐵柱如課本圖10-14乙)
找三、四名學生在黑板上計算,其余學生在本子上算。
3.討論怎樣計算水面下20厘米深處的壓強。因為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壓強相等,只要求出20厘米深處豎直向下的壓強就行了。
可以設想在20厘米深處有個正方形水平面,邊長是1厘米,這個面上方的水柱壓著它,正方形水平面受到的壓強就等于上方液柱對它的壓強。(邊講邊畫出課本圖10-14甲)
怎樣計算這個水柱對這個面的壓強呢?應該先求什么……
讓學生討論計算步驟,教師邊總結、邊板書:
。1)求水柱體積 V=Sh,
(2)求水柱質量 m=ρV=ρSh,
。3)求水柱對底面的壓力 F=G=mg=ρgSh,
液體壓強的公式 p=ρgh
4.引導學生討論公式的物理含義:
(1)對同種液體,p與深度h成正比,h增大,p增大。
。2)對不同液體,深度一定時,p與液體密度ρ成正比,ρ大的p大。
。3)公式中不包含面積S,所以壓強p的大小跟所取的受力面積大小沒有關系。
討論課本中本節(jié)后面的練習題2。鞏固對液體壓強公式的理解。
5.做模擬帕斯卡桶實驗,加深印象。(用塑料小瓶代替桶,用1米長的乳膠管代替長玻璃管。用刀片在塑料小瓶壁上豎劃幾條縫,把乳膠管密接在瓶口上。把少量水倒入乳膠管,把膠管提起到一定高度,瓶壁上的縫即被水壓開,水沿縫流出。)
6.讓學生做課本上本節(jié)的例題。
。1)做題前提醒學生注意統(tǒng)一單位。ρ用千克/米3,h用米。
。2)根據(jù)計算結果進一步強調p與S無關,而壓力與S有關系。
7.討論節(jié)后的“想想議議”。
三、小結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本節(jié)后面的練習題1,3,4。
。2)提倡課下閱讀章后的閱讀材料:“開發(fā)海洋”。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液體壓強的計算教案示例之二】相關文章:
液體壓強物理教案01-05
初三物理液體壓強教案08-26
液體壓強教學反思08-25
液體的壓強教學反思04-02
《液體的壓強》教學反思04-03
初三物理教案:液體壓強11-04
液體壓強評課稿08-19
教案示例·大氣的壓強(精選8篇)12-30
液體的壓強教學反思 7篇04-03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示例之二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