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利和義務(一)
國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利 公民要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我國教育法是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權的一項重要法律。能夠分析自己周圍有關教育和學習的有些事,判斷哪些是符合教育法律的,哪些是違反教育法律的,培養(yǎng)學生聯系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
能力目標
通過具體的事例、數據等說明國家如何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權利;通過聯系學生實際,讓學生進行自查、互查,檢測每個人履行義務的情況,增強其履行義務的自覺性。
思想覺悟目標
結合受教育既是公民權利又是公民義務,初步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增強自己的義務觀念。聯系自己受教育義務的具體內容,制訂自己的學習小規(guī)劃。
教學重點
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應承擔的最基本的義務。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我國為什么要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法對我國普及義務教育有何作用?
(設計此問題的目的:復習上節(jié)課的知識,同時引出新內容。)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目前只能普及初等教育和初級中等教育即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就教育自身發(fā)展而言,中小學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對于提高我國的民族素質,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因此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義務教育法為我國普及義務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一方面確認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另一方面又明確規(guī)定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在實施義務教育中的責任,要求其確保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它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義務教育的實施。
導入新課
材料一:教育部于2001年4月初就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作出規(guī)定,對報名參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的考生條件進一步放寬,其內容主要是:取消“未婚,年齡一般不超過25周歲”的限制,報考普通高校年齡、婚否不限;應屆中等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生不再限報高等職業(yè)學校,而且可在畢業(yè)當年參加普通高考,報考普通高校本科。
材料二:為了使每一位進入大學的學生都能正常完成學業(yè),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困難補助、助學貸款政策、獎學金政策、勤工儉學政策等。這些政策給許多家庭困難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看完這組材料,同學們有何感想?(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在今天,國家采取各種措施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利,作為公民,我們更應該自覺地履行受教育的義務。那么,具體來說,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利呢?我們每個公民應當如何自覺地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呢?本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
三、國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利 人民要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板書)
講授新課
1.國家采取各種措施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板書)
請同學們看投影一:
材料一:據有關部門調查,大城市和沿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流動人口,已由群體性民工潮轉向家庭型流動。由此帶來的流動兒童、少年,其數量規(guī)模呈上升態(tài)勢,流動人口中兒童、少年就學總是成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中的主要問題。教育部、公安部于1998年3月頒發(fā)《流動兒童少年就學暫行辦法》,明確要求各地要以在全日制公辦中小學借讀為主,同時舉辦專門招收流動兒童、少年就讀的民辦學校來保障流動兒童、少年的就學;還規(guī)定,無論哪種辦學形式,均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要按照有關規(guī)定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不得高收費。
材料二:今年6月至8月間,我國長江、嫩江、松花江等地區(qū)發(fā)生特大洪澇災害。8月初,教育部發(fā)出《關于切實做好高校經濟困難學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教育行政部門高度重視并切實解決災區(qū)經濟困難學生的入學問題。要求各地災區(qū)把抗災復學、確保9月1日按時開學,作為當前教育系統(tǒng)救災中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好。抓緊整修水毀校舍,確保師生生命安全。要求做好學生工作,對經濟困難的學生,實行減免、緩繳學雜費。對"三無戶"(無錢、無糧、無勞力)和"倒房戶"特困生,免收學費、雜費、班費。對因受災父母雙方一方死亡的學生,逐個落實幫扶。對所有受災學生,降低收費標準,縮小收費范圍,嚴格控制代收費,以保證學生的復學。
提問: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概括并板書。)
(1)法律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權的可靠保障(板書)
請同學們在分析材料的基礎上,進一步看教材。其目的:第一了解我國教育法律體系的構成。第二,明確教育法在我國教育法律體系中的地位、作用。第三,明確我國教育法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做出的規(guī)定。
(學生回答,教師概括。)
同學們回答的比較準確。通過以上幾個問題,我們認識到,我國加快教育法制建設,已初步形成教育法律體系,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軌道;教育法是我國教育的基本法,是制定教育單行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的依據,對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提供了法律根據。
接下來,請同學們思考假如你的一個同學被家長逼迫退學,你應該怎么幫他?假如你在校門口遭到搜身、搶劫、毆打,你應該怎么辦?
(學生討論,發(fā)表看法,教師歸納。)
依據教育法律法規(guī),依靠國家強制力,制裁拒絕履行法定義務的妨害教育的違法行為,依據刑法打擊破壞教育的犯罪行為,能夠有力地維護公民的受教育權。
為了保障公民切實享有受教育權,國家還為公民享有受教育權提供了物質保障:
請看投影二:
1996年我國財政教育經費支出為1671.7億元,比上年的1411.52億元增長18.43%;1997年財政教育經費為1863億元,以上年又增長11.44%,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左右;如果今后三年國內生產總值平均按目前的幅度增長,到2000年預計可達到10多萬億元,屆時若財政教育經費支出按4%計算,總額應達到4000億元左右。
以海南省?谑袨槔,海南建省十年來,?谑惺冀K堅持"一保教育,二保菜籃子"的財政支出方略,全市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年均增長高達42.7%,遠遠高于經濟增長和財政支出增長水平;全市按人口平均教育經費高達400元,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八五"期間,市財政用于中小學基本建設的經費達4.77億元,占全市財政性基建投入的30%。
建省以來,?谑行陆ń逃毠ぷ》棵娣e達17.2平方米,占現有教職工住房面積的69.58%。目前,全市教職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積達11平方米,住房成套率為75%,置身于教師新村,沒有不為這么好的環(huán)境動情的。10年前的海口,許多學校還辦在廟宇里,教育狀況明顯地落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而今,新建、擴建和改建的上百所幼兒園、中小學面貌煥然一新。寬敞的教室,整潔的校園,音樂室、美術室、電腦房、語音室、健身房、手工制作室、物理化學實驗室、生物標本室、圖書館、運動場,一應俱全。?诘慕處,在全國聘選。據說選一應十,真正落實了優(yōu)中選優(yōu),教師這一行成為人們羨慕的行當,爭相報名。短短幾年間,全市中小學專任教師的合格率,小學、初中、高中分別達到97%、94%、70%,分別比建省前提高16、33、19個百分點。
投資的效應是,一大批中青年科研型的教學骨干迅速成長,全市范圍的教育質量大面積的提高。全年全市應屆高中畢業(yè)會考合格率達到91.9%,為高等學校輸送的人才有了較大數量的增加;校際間的差距明顯縮小,一批薄弱學校的教學質量跨入全市選進行列。原來落后的新海中學教學質量進入全市前三名,曾列全市50名之外的坡博實驗學校,雙科及格率也躍入先進行列。
學生整體素質、文明程度的提高,新組建的?谑薪逃滞暫铣獔F,榮獲"全國優(yōu)秀童聲合唱團"的稱號;?诼糜温殬I(yè)學校參加全國第二屆職業(yè)中學美容美發(fā)大賽獲兩項優(yōu)秀獎;二十七小學少年攝影藝術團的幾十個小同學,參加兩次全國性攝影比賽,就拿回23個金、銀、銅及優(yōu)秀獎。
提問: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從國家到地方都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我國財政教育經費支出從1995年至2000年逐年遞增。
?谑薪陙碡斦逃涃M支出的增長也遠遠高于經濟增長和財政支出增長水平,在此基礎上,?谑懈纳屏私處煹木幼l件、辦學條件,使教師的素質、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這說明物質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權的物質基礎。
(2)物質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權的物質基礎(板書)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政法業(yè)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wěn)定的教師隊伍,是發(fā)展教育的根本大計。師資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權的重要條件。這是國家為公民享有受教育權提供的第三大保障。
(3)師資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權的重要條件(板書)
目前,我國師資狀況如何呢?請同學們看書第41頁的有關數據。
我國大力發(fā)展師范教育,培養(yǎng)、培訓了大批師資。據統(tǒng)計,目前我國各類教職工總數已達1450萬人。
國家尊師重教,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大力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使教師成為最受人尊敬的職業(yè)。這在前面?诮逃l(fā)展的例子中已有所體現。下面我們再以江西省萍鄉(xiāng)市為例,說明師資保障的重要性,請看投影三:
萍鄉(xiāng)市大力加強了教師隊伍的建設,一方面大力開展師德教育和"三講兩學"活動,提高了廣大教師的政治、業(yè)務素質和教書育人水平。另一方面從切實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出發(fā),努力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生活待遇,督促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fā)放,解決教師住房、職稱、民師選招等實際困難和問題。
正是由于在萍鄉(xiāng)市營造出了這樣一種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民以助教為樂、師以從教為榮的良好氛圍,該市教育工作連年上臺階,"兩基"工作多項指標居全省前列,小學入學率達99.9%,小學畢業(yè)生全部免試升入初中,小學輟學率為0.24%,青壯年非文盲率位居全省第一。
綜上所述,為了保障我國公民切實享有教育權,國家采取了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等一系列措施,保障我國公民的受教育權,特別是為公民享有受教育權提供了法律保障、物質保障和師資保障,那么作為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我們應該做什么呢?
(學生回答)
作為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我們應該珍惜受教育的權利,為了國家的富強、民族的騰飛而刻苦學習,從法律角度講,就是要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2.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板書)
同學們閱讀教材:了解義務教育法的有關規(guī)定,明確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應承擔的最基本的義務有哪些?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1)應當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
(2)應當履行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
(3)應當履行遵守學校紀律,尊敬教師,努力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
針對學生在學校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如上課遲到、不按時完成作業(yè)、破壞課堂紀律、曠課甚至中途輟學等不良現象,組織學生討論,認識其危害,并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變感想,從而樹立自學履行受教育義務的觀念。
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明確了國家為我們接受義務教育提供的保障,也清楚了正在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應承擔的最基本的義務。我想同學們一定會倍加珍惜受教育的權利,更自覺地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鞏固新課
思考第43頁"閱讀與思考"。
【國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利和義務一】相關文章:
政治權利和義務教案04-01
國家責任是公民社保權的根本保障08-18
黨員的條件、權利、義務06-02
政治權利和義務教案3篇04-02
公民的義務教學反思04-13
公民的義務教學反思6篇04-13
公民的義務教學反思(6篇)04-13
服務場所的安全保障義務08-20
探析循環(huán)經濟法的公民義務08-18
公民的義務教學反思范文(精選3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