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元一次方程 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一、目的要求 使學生會用移項解方程。
二、內容分析
從本節(jié)課開始系統(tǒng)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是一個有目的、有根據(jù)、有步驟的變形過程。其目的是將方程最終變?yōu)閤=a的形式;其根據(jù)是等式的性質和移項法則,其一般步驟是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系數(shù)化成1。
x=a的形式有如下特點:
(1)沒有分母;
(2)沒有括號;
(3)未知項在方程的一邊,已知項在方程的另一邊;
(4)沒有同類項;
(5)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是1。
在講方程的解法時,要把所給方程與x=a的形式加以比較,針對它們的不同點,采取步驟加以變形。
根據(jù)方程的特點,以x=a的形式為目標對原方程進行變形,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想。
解方程的第一節(jié)課告訴學生解方程就是根據(jù)等式的性質把原方程逐步變形為x=a的形式就可以了。重點在于引進移項這一變形并用它來解方程。
用等式性質1解方程與用移項解方程,效果是一樣的。但移項用起來更方便一些。
如解方程 7x-2=6x-4
時,用移項可直接得到 7x-6x=4+2。
而用等式性質1,一般要用兩次:
(1)兩邊都減去6x; (2)兩邊都加上2。
因為一下子確定兩邊都加上(-6x+2)不太容易。因此要引進移項,用移項來解方程。移項實際上也是用等式的性質,在引進過程中,要結合教科書第192頁及第193頁的圖強調移項要變號。移項解方程后的檢驗,可以驗證移項解方程的正確性。
三、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敘述等式的性質。
(2)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什么叫做解方程?
新課講解:
1.利用等式性質1可以解一些方程。例如,方程 x-7=5
的兩邊都加上7,就可以得到 x=5+7,
x=12。
又如方程 7x=6x-4
的兩邊都減去6x,就可以得到 7x-6x=-4,
x=-4。
然后問學生如何用等式性質1解下列方程 3x-2=2x+1。
2.當學生感覺利用等式性質1解方程3x-2=2x+1比較困難時,轉而分析解方程x-7=5,7x=6z-4的過程。解這兩個方程道首先把它們變形成未知項在方程的一邊,已知項在方程的另一邊的形式,要達到這個目的,可以在方程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或整式。這步變形也相當于
也就是說,方程中的任何一項改變符號后可以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
3.利用移項解方程x-7=5和7x=6x-4,并分別寫出檢驗,要強調移項時變號,檢驗時把數(shù)代入變形前的方程.
利用移項解前面提到的方程 3x-2=2x+l
解:移項,得 3x-2x=1+2。①
合并,得 x=3。
檢驗:把x-3分別代入原方程的左邊和右邊,得
左邊=3×3-2=7, 右邊=2×3+1=7, 左邊=右邊,
所以x=3是原方程的解。
在上面解的過程中,由原方程①的移項是指:
(l)方程左邊的-2,改變符號后,移到方程的右邊;
(2)方程右邊的2x,改變符號后,移到方程的左邊。
在寫方程①時,左邊先寫不移動的項3x(不改變符號),再寫移來的項(改變符號);右邊先寫不移動的項1(不改變符號),再寫移來的項(改變符號),便于檢查。
課堂練習:教科書第73頁 練習
課堂小結:
1.解方程需要把方程中的項從一邊移到另一邊,移項要變號。
2.檢驗要把數(shù)分別代入原方程的左邊和右邊。
四、課外作業(yè)
習題2.1 P73 復習鞏固
【一元一次方程 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相關文章:
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08-24
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03-24
《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04-03
《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1》蘇教版五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08-26
不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05-18
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15篇03-28
等式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03-26
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15篇)04-04
《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15篇04-07
《等式的性質》教學反思(通用22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