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九冊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學 科 數學 年 級 五年級 冊 數 第十冊 單 元 課 題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目的要求 使學生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 教具學具 多媒體電腦及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比例的意義 1.復習。 ⑴說說什么叫比? ⑵求下列各數的比值: 12:16 3/4:9/8 4.5:2.7 10:6 2教學比例的意義 例1 一輛汽車第一次2小時行駛80千米,第二次5小時行駛200千米。第一次所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是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所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是_______________。 這兩個比的比值是多少?它們有什么關系? 因為這兩個比相等,可以寫成下面的等式: 80:2=200:5 或80/2=200/5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要看它們的比值是不是相等。 比較“比”和“比例”兩個概念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比,現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義,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區(qū)別? 引導學生從意義上、項數上進行對比,最后教師歸納:比是表示兩個數相除,有兩項;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 二、鞏固練習 1. 第68頁“做一做”的題目。 ⑴判斷下面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 6:3和和12:6 35:7和45:9 20:5和16:6 0.8:0.4和2/5:1/5 ⑵做第46 頁的“做一做” ⑶ 給出2、3、4、6四個數讓學生組成不同的比例式 ⑷做練習十四的第3題 二、教學比例的性質 1.教學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80:2=200:5 內項 外項 兩個外項的積是 80×5=400 兩個內項的積是 2×200=400 2.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 你發(fā)現了什么?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 在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2. 鞏固練習 ⑴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3:4和6:8能不能組成比例 ⑵做第47頁的”做一做”的第1題 三、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質 四、作業(yè) 練習十四的第2、4題 。 板書設計: 教學札記: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第九冊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相關文章:
《比例意義和基本性質》說課稿08-24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12-30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12-30
比例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01-16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數學教案02-08
比例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10篇02-28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7篇01-12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11篇03-12
比例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9篇01-16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數學教案4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