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1.3.5 加法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號和“=”號,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能通過操作計算5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23頁例題及“做一做”,完成練習三的第1~3題。
教學設計
復習舊知
1.看圖說數(shù)字。
2.示圖(幻燈片)。
師: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幅畫,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動物在跑步比賽,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還看到一只小鳥在喊。
師:這只小鳥說了些什么呢?
老師領讀,學生讀:一二三四五……
[一幅生動活潑的畫面很快吸引了學生,打開“你看到了什么?”這一話閘,學生象小鳥歸巢一樣嘰嘰喳喳說開了,想表現(xiàn)的欲望非常強。一組瑯瑯上口的順口溜不僅使學生掌握了舊知,而且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
如果這一幅圖制作成課件,配以動態(tài)展現(xiàn),效果就更好了。]
探究新知
1.引題。
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這時的情況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老師反復操作活動片,如下圖:
生1:小狗和小貓趕上了小兔。
生2:現(xiàn)在小狗、小貓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來小兔跑在最前面,現(xiàn)在小狗、小貓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貓跑在一起,就是合起來的意思。(老師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
它們合起來有幾只?
生:它們合起來有3只。
師:你們知道這是用什么方法計算出來的嗎?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認識它(板書:加法)
[通過演示,學生發(fā)現(xiàn)“1只小兔和兩只小狗、小貓跑在一起”引出“它們合起來有3只”,很自然產(chǎn)生“用什么方法計算出來的?”,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學生明白了加法原來就在身邊。]
2.直觀演示,感知含義。
師:1只小兔和兩只小狗、小貓合起來用數(shù)字表示,就是幾和幾加起來?
生1:1和2加起來等于3。
師:XXX同學真聰明!在數(shù)學上,1和2加起來,用“+”表示,等于3用“=”表示。
板書:1 + 2 = 3
加號 等號
讀作:1加2等于3。
教師領讀,學生讀。
師:我們今天認識了兩個新朋友,你準備怎么記住它們?
生1:加號像一個十字架,等吃像一雙筷子。
生2:我是這樣記的:原來就有一橫,后來又有一豎,它們合起來就成了加號啦,上下兩橫一樣長,是相等長的就是等號。
師:同學們的想法形象又神奇。
[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提出了那么多新穎別致的想法,有從形象上,也有從含義上的,這不僅對加法和等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觀察畫面,體會含義。
讓學生看書上汽球圖。
師:誰來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生:3只紅汽球,1只藍汽球,合起來有4只汽球。
師:與同桌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并且討論怎樣列式計算?
根據(jù)回答板書:3+1=4
讓學生讀一遍算式。
反思:我覺得這一環(huán)節(jié)處理得不恰當,老師一步一步牽著學生走,固定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學生對加法已有初步認識,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討論、探究。
4.發(fā)散聯(lián)想,理解含義。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生1:我媽媽給我買回1個本子,我爸又給我買回2個本子,我一共有3個本子,1+2=3。
生2:我們家有2個大人,1個小孩,一共有3個人,2+1=3。
生3:我們學校一年級有3個班在二樓,1個班在三樓,一年級一共有4個班,3+1=4。
生4.我們教室講臺上面有1盞燈,我們座位上面有4盞燈,一共有5盞燈。1+4=5。
……
[從學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學生學得主動積極,思路豐富多彩,數(shù)學與生活緊密相聯(lián)的關(guān)系在這里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鞏固提高
1.動手操作。
a.第23頁“做一做”。
學生一邊擺一邊說,然后一學生上臺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b.看算式,擺小棒。
2+1 1+1 2+2
教師出示口算卡,學生用小棒擺,同桌互相檢查。
(老師注重采用多種形式的訓練,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nèi)化過程。練習設計圍繞加法認識這一重點,采取擺圓片說算式,看算式擺小棒、畫填方格、獨立筆答、開放題等形式,使學生的知識構(gòu)建在活動中,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達到了預定目的。)
c.用5個△擺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學生獨立操作,然后匯報。
1+4 3+2 4+1 ……
2.發(fā)展題(印發(fā))。
a.看算式,先畫○表示,再填得數(shù)(印發(fā))
①1+2=□
②2+1=□
b.直接填得數(shù)
2+1=□ 3+2=□ 1+3=□
3.開放題:□+□=5
教學設計說明
“加法”是在學生認識了1~5的數(shù)、比大小、第幾、幾和幾(組成或分解)后進行的,是計算教學的起始課。初步認識加法,知識雖然簡單,卻對以后的學習計算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教學中,共設計四個環(huán)節(jié),層層推進:
(1)直觀演示,初步感知加法含義;
(2)觀察畫面,體會加法含義;
(3)發(fā)散聯(lián)想,理解加法含義;
(4)動手操作,鞏固加法含義。
首先讓學生觀察小動物比賽情境,把觀察到的在小組內(nèi)交流,使學生初步感知“合起來”就是“加起來”的意思,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探究欲望。接著,通過觀察書上“汽球圖”,同桌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圖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法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然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例舉用“加法”來表示的事例,增進對“加法”含義的理解,使學生感悟到“加法”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最后是讓學生動手擺學具,先是算算式擺,然后是用5個學具擺出不同的加法算式,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意識。
執(zhí)教:廣西南寧市南湖小學 蔣秋英
評析:廣西南寧市教科所 展秀婷
【1.3.5 加法】相關(guān)文章:
加法教學反思12-31
數(shù)學加法教案01-12
小數(shù)加法的教學反思02-13
《認識加法》教學反思04-06
幼兒數(shù)學加法教案02-20
和的加法教學反思02-22
進位加法教學反思04-22
筆算加法教學反思04-15
7的加法教學反思01-16
5以內(nèi)的加法教學反思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