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藝術表現里的虛和實
教案示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把握課文的寫作思路、行文脈絡,由荀子的話談起,述及繪畫、舞蹈,條分縷析,思路,脈絡極為清晰的特點。
2學習從全文總體上把握內容,融會貫通的閱讀方法。
3從文中諸多引文和述及的作家作品中,感受民族文化的輝煌。
教學難點
文中涉及各種門類的藝術,學生恐難一一明白,但不管怎樣,好的作品總給人留下足夠大的空間——虛,以虛來襯實,使作品更堅實更厚重,這是不管哪一門藝術所共通的。對換“虛”“實”的理解是講授難點。
教學重點
重點講授趙執(zhí)信《談龍錄》中引文。
教學過程
導入:教師講述以下內容,通過提問,啟發(fā)學生思考。
某著名國畫家應邀去國外開畫展,取得了轟動性的效應。在媒體的強列請求下,畫家在一次招待會上揮毫獻藝。只見他鋪開宣紙,泡蘸濃墨,頃刻間,一塊巨石上,一只蒼鷹傲視遠方。大家連稱奇絕。此時也有人提出異議:原來中國畫這么好畫。畫家對這位記者說:是的,畫起來不難,但學起來不易。我已經學了“五千年”了。大家一片驚呼!同學們聽懂了畫家的回答嗎?
可隨機提問學生,讓他們就畫家的回答談自己的見解。最后由教師歸納如下:這位畫家的回答十分巧妙,飽含著對民族藝術的驕傲和自豪。它的“五千年”是虛的,人不可能活那么長,學那么長,但“五千年”又是實的,它是文明歷史的積淀,深含著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底蘊。
教師板書課題
介紹文章出處,作者
學生默讀課文,同時找出作者行文的脈絡,找出文章里面和注釋當中涉及到的文學常識。
教師歸納行文思路,在講解同時板書。
由荀子的話引出藝術中虛和實的話題 ®引《談龍錄》點明藝術的最高成就是虛實統(tǒng)®由此及彼,述及繪畫、舞臺藝術、書法、建筑都有此特征®“虛實相生”的表達形式,是一份寶貴的獨創(chuàng)的藝術遺產。
對于《談龍錄》中的引文,分析三者的藝術理論觀點:
洪思——重實輕虛(自然主義)
王漁洋——重虛輕實(抽象主義)
趙執(zhí)信——虛實相生(現實主義)
提問學生有關文學常識的內容:如“司寇”“新城”指誰?這是一種什么稱呼?閻立本是什么人?重要作品有什么?“八大山人”,張旭分別是什么人?
以上當堂提問,鞏固文學常識內容,又可檢查學生默讀成果。
教師總結:從以下三點專談
1“虛實相生”是我國獨創(chuàng)的藝術創(chuàng)作觀點,當引以為榮。
2要用此觀點專審視一切藝術作品。
3本文思路清晰,行文結構嚴謹、值得仿效。
探究活動
探究活動設計
??以“虛——無限想象的藝術空間”為主題,開展一堂能力訓練的探究課,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美的鑒賞能力,寫作能力。而這一切都是在閱讀第6課課文之后完成,所以,不啻于又培養(yǎng)、鍛煉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布置預習——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在課下搜集資料,以做為自己的評論對象。所搜集資料可以是一幅國畫,一幅書法,一件小型雕塑的原件或大型雕塑或建筑的照片,一首詩歌,舞臺演出的文字資料或影像資料……根據所選資源,運用虛實相生的藝術特征,加以鑒賞,何處實,何處虛,好處何在。將上述思考內容或列成提綱,或形成詳細文字材料。
??課堂討論——學生帶著自己所搜集的材料在課堂上展示,并宣讀自己的鑒賞文章。
中國古典小說(詩歌)中虛實手法的運用
研究方法:
(1)理論準備。了解寫作理論中實中存虛、以虛帶實、化虛為實、虛實映帶的基本思想。
(2)材料搜集。閱讀古代文學作品,尋找運用虛實寫作手法的語言材料。如漢樂府《上邪》,唐人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盂浩然的《春曉》、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宋人葉紹翁的《游園不值》,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三國演義》第五回關羽“溫酒斬華雄”,《紅樓夢》第四十二回中的“寶釵論畫”、第九十八回中的“絳珠魂歸離恨天”等。
(3)分析綜合。以理論為指導,以材料為依據,分析作品中的虛實手法屬于哪種情況,并分析它的好處。
參讀書目:
(1)張繼緬《文鑒》,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2)朱恩彬、周波主編《中國古代文藝心理學》,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3)齊大衛(wèi)編著《美學引論新編》,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王建宏《藝術概論》,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年版。
(5)劉勵操編著《寫作方法100例》,武漢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6)朱伯石主編《現代寫作學》,人民日報出版社1988年版。
(7)修龍恩《散文創(chuàng)作論》,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5年版。
(8)周振甫《詩歌例話》,中國青年出版社1962年版。
(9)童慶炳《文學活動的美學闡釋》,陜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中國藝術表現里的虛和實】相關文章:
賓虛影評08-21
四級寫作技巧基本原則多實少虛08-25
當前封建迷信表現、危害和對策建議03-09
實訓收獲和心得體會02-07
實訓的收獲和心得體會04-10
實訓的心得體會和收獲09-13
工于記實善于寫虛的寫作技巧08-25
律師個人實訓和值班工作總結08-24
高考作文技巧:應對“虛題”有妙招08-16
實訓收獲和心得體會8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