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是什么》 (張見亭)(教師中心稿)
2 人是什么
湖北省監(jiān)利縣汪橋中學(433318) 張見亭
http://www.gymyzhishaji.com\?level=4
QQ:83180147
從課文的標題上看,本文似乎是要給“人”下定義,其實是論述人生的意義。文章可分前后兩大部分,前一部分,列舉愛因斯坦、雨果、加繆、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師對“人是什么”這個問題的回答。這一部分的中心論點是“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工作”(即孔子的“生無所息”)。第二部分將議論引向深入,將人生劃分為以往、現(xiàn)時和將來三個部分,針對“對往事的回憶、對現(xiàn)時的把握和對未來的憧憬”這三個部分作者逐一展開論述,總的來看還是圍繞“生無所息”這一中心。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觀,在這個理想、價值、意義貶值的物欲社會學習它,頗有意義,能通過這一課為學生打下一個“精神的底子”,在其人生觀上涂上鮮亮的一筆,真是“不朽”的一課,“功德無量”的一課。從語文能力上看,這篇文章的哲理名言、古詩名句、名人名言俯拾即是,加強積累,內(nèi)化為言語能力也應該是一個契機。從論證上看,文章大開大合,收放有度,學生在閱讀理解方面需要一定的思維強度,特別是對學生的搜集整理概括歸納分析信息的能力,含蓄句子能夠具體理解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在課堂上強化訓練。對學生積極人生觀的教育不能采用從書本到教條的形式,應該通過組織語文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來感受體驗。作為一個高三學生。已經(jīng)具有相當程度的閱讀能力,因此在進行閱讀訓練中也沒有必要過細講解,更不能越俎代庖,只需作適當?shù)狞c撥即可。
教學目標
l,理解“人生的意義在于什么”這個問題,樹立偉大的志向,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把握現(xiàn)在的美好時光。
2.能按照要求搜集整理概括歸納文中的重要信息。含蓄的句子能具體的理解。容能概括歸納。
3.激發(fā)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學會運用寫格言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4.積累語言,掌握幾個容易讀錯的字,容易寫錯的字。記誦一些哲理名言。
具體安排:一課時
教學重點
理解“人生的意義在于什么”這個問題,樹立偉大的志向,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把握現(xiàn)在的美好時光。
教學難點
能按照要求搜集整理概括歸納文中的重要信息。含蓄的句子能具體的理解。具體內(nèi)容能概括歸納。
1.學生默讀朗讀,熟悉課文內(nèi)容。
2.教師設汁思考題和訓練題激活學生思維,深化其對課文的理解,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
3.運用活動課的形式,學生通過書籍、互聯(lián)網(wǎng)、采訪名人等形式,搜集整理具有人生意義的故事、名句等。
教學用具
帶有聲像閱覽室的圖書館。講義(或投影)。
學習導航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語
有一種動物,小的時候是四條腿,中年的時候是兩條腿,老了后是三條腿,同學們說說看,這是一種什么動物?是“人”。漢字“人”的寫法很有意思.一撇一捺寫個人,關于這一撇一捺,人們作出了很多的解釋,有這樣一首歌唱道:“一撇一捺互支撐,一靈一肉兩相成,一情一理為雙翼,一言—‘行賴悟功!边@對人的說解確實很有意義。其實,關于對人的本身的思考自從有了人之后,就沒有停止過。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人是什么》。
二、整體初讀,整合課文
快速閱讀課文,教師由淺人深、環(huán)環(huán)相扣地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先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思考:標題是“人是什么”,那么文章是不是要給“人”下定義?
明確:不是,文章其實是論述人生的意義。
思考:那么,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明確:在于不斷追求,不斷工作。課文寫于新時期初,文中一再強調(diào),我們的時代是“為中華民族騰飛于世界而奮力拼搏的時代”,我們的民族是“面向升起的太陽走向中興的民族”,作者在勸告人們,努力工作,“獻身于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yè)”。
思考:文章可以分為哪兩部分?概括本文內(nèi)容。
明確:課文町分前后兩大部分。前一部分,列舉愛因斯坦、雨果、加繆、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師對“人是什么”這個問題的回答。這一部分的中心點,是說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工作。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孔子都把不斷工作看做人生真諦。開頭迂回地引出這個話題。先引愛因斯坦三段話:一引愛因斯坦,說論題之難;二引愛因斯坦,點到“自我努力”;三引愛因斯坦,論人的社會性,任何人都是“偉大人類社會的一員”,個人自當回報社會,貢獻社會,已是不言而喻。再引雨果、加繆,他們的回答充滿悲觀主義色彩,雨果悲嘆人生短暫,加繆悲嘆人生只是不斷的苦役。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孔子與雨果、加繆的區(qū)別,在于悲觀與樂觀,積極與消極。在以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孔子為代表的積極、樂觀的人生觀看來,人生的意義正在于不斷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歌德為自己一生辛苦地工作而感到充實滿意,無怨無悔。康德認為,一旦自滿自足,無所事事,生命就毫無意義。認識借助想像力創(chuàng)造文化的生物,人生就要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造性工作。愛因斯坦認為,做一件合理的事情就能賦予人生以奇異的色彩。孔子認為“生無所息”,人生的意義就在不息的勞作之中。總而言之,這一部分引用古今中外大師的言論,把人生的意義與工作聯(lián)系起來。工作的動機從何而來?議論要引向深人,就要向人的心靈開掘。作者將人生劃分為以往、現(xiàn)時和未來三部分,認為“人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對往事的追憶、對現(xiàn)時的把握和對未來的憧憬”,作者對這三個部分一一展開論述。對往事的追憶,有好幾層意義。第一,回憶給人慰藉快樂;第二,回憶增強憧憬未來的信心和勇氣;第三,即使回憶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憂郁,能給人最高的美學享受;第四,回憶又是許多文藝作品創(chuàng)造心理動機之一,是構成文藝作品的一大內(nèi)容,這樣的作品能夠勾起人們對往事的回憶;第五,追憶往事可以彌補現(xiàn)時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實現(xiàn)。對未來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著人類的一切活動,不斷追求,充滿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說的“生無所息”的生活強者。不斷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幸福和滿足。對現(xiàn)時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現(xiàn)時每一分鐘,努力工作。把握現(xiàn)時是實現(xiàn)希望的前提和保證。對往事的追憶、對現(xiàn)寸的把握、對未來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xiàn)時。把握不了現(xiàn)時的人則不成其為人;貞浌倘挥衅湟饬x,畢竟是遠了、暗了的暮靄,對未來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課文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用過去、現(xiàn)時、未來的思路闡述“人是什么”,闡述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追求,不斷工作。
三、深入理解,歸納提要
指導學生通過思考課后習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整合課文:
思考題一 對于“人是什么”這個問題,中外哲學家、文學家是怎樣回答的?作者對他們的回答有什么評論?試用精要的語言填寫下表。(本題要求把握課文前一部分內(nèi)容。采用列表形式,可以看出這一部分的結構,也便于前后比較。語言要求精要,就要注意提取要點) 思考題二 作者是怎樣看待“人是什么”這個問題的?為什么說對現(xiàn)實的把握是“構成人
的最重要部分”?又為什么說如果“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xiàn)時”?(本題把握課文后一部分幾個主要觀點,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理筍。根據(jù)問題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篩選并加以提要)
明確:作者認為“人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對往事的追憶、對現(xiàn)時的把握和對未來的憧憬”。對現(xiàn)時的把握之所以“構成人的最重要部分”,是因為把握現(xiàn)時是實現(xiàn)志向的必要前提,是走向未來美景的可靠保證,否則,在一個個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歲月,浪費青春年華,就會喪失自我,不成其為人。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xiàn)時,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追憶往事可以給人智慧,可以使人意識到自身在當前的處境,可以照亮當前人生的道路,增強憧憬未來的信心和勇氣。憧憬未來、不斷追求、充滿希望的人,才有不竭的動力,去牢牢地把握現(xiàn)時。一旦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xiàn)時。
四、課外練習,拓寬延伸
到圖書館或網(wǎng)上查找各民族神話中有關“造人”的故事,思考其中的文化蘊含。
1.到圖書館或網(wǎng)上查找并摘抄有關人生的格言,背誦其中一些很有文采而又有積極意義的
2.你最崇拜哪位名人,多了解有關于他的事跡,.總結他的人生觀。
第二課時
一、重點解讀,探究質(zhì)疑
方法:針對課文設計一組題目,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含蓄的句子能加以解釋,概括的內(nèi)容能具體闡釋。
1.本文一開頭就引用了愛因斯坦的三段話。這些引語表明了愛因斯坦怎樣的觀點?為什么說這是“有關‘人是什么’的質(zhì)樸見解”?(具體內(nèi)容能加以概括)
明確:愛因斯坦的觀點是,人是偉大人類社會的一個成員,社會始終支配著他的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這一見解之所以“質(zhì)樸”,是因為從最基本的層次上解釋了“人”的哲學意義,即人是社會的,離開了社會就沒有人的意義。
2.“我們吃別人種的糧食,穿別人縫的衣服,住別人造的房子”一段話中,愛因斯坦意在說明“人是什么”?(含蓄的句子能明確理解)
明確: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愛因斯坦認為,人的本質(zhì)是由社會規(guī)定的,人的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全為社會所支配。
3.“東、西方哲學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見解”,這“一致的見解”指什么?(具體內(nèi)容能加以概括)
明確:西方哲學家康德認為: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歌德說自己的一生只是辛苦地工作,愛因斯坦說:“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從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會有點奇異的色彩。”東方哲學家孑L子說“生無所息”?梢,無論東方哲學家還是西方哲學家,他們都一致認為人活著就要工作,就要創(chuàng)造,就不能壁工嘍乙4.“歌德在論及西西弗斯的時候,幾乎是另一種調(diào)子”,這“另一種調(diào)子”是什么樣的?(能根據(jù)具體的語境,理解指代性的內(nèi)容)
•明確:加繆論及西西弗斯,情調(diào)是悲觀
【《人是什么》 張見亭(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寫人記事突出中心08-24
淺談人的本質(zhì)是什么03-23
贊揚教師張麗莉的詩歌09-01
學習身邊的張麗莉教師征文08-17
見蚊殺蚊,見蠅殺蠅_作文05-03
小事見真情08-18
見蚊殺蚊,見蠅殺蠅_600字08-28
最美教師張麗莉事跡材料01-07
我給老師畫張像08-18
患難見真情的句子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