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期課改新教材高二語文課文《三棵樹》 (第二課時)(網(wǎng)友來稿)
楊洋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樹”在文章中的象征意義;
2、理解認識樹與人相互依存的關系;
3、體會并感受作者內心對生命的感悟與傾訴
二、教學重點
“樹”的象征意義的理解
三、教學難點
1、樹與人的相互依存的關系
2、文中詩意的語言和感傷的情感基調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l三棵樹在文章中究竟指哪三棵樹?
苦楝樹苗、石榴樹、枇杷樹
l作者是由什么引到這三棵樹呢?
一趟長途列車的終點站名
(二)分析文章內容
那么究竟這三棵樹有什么特點呢?作者在對待樹的得失中的情感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就請同學通過展示自己的作品來談一下.
1、三棵樹的特點
苦楝樹——幼小無依
枇杷樹——含蓄深沉
石榴樹——熱烈奔放
(教師補充講述“鳥兒、孩子”)
(提示:作者驅趕鳥和孩子,果樹迎接它們的到來,沒有怨言、執(zhí)著的付出,不會埋怨)
那么兩相對比的話,我們在果樹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種什么精神?
(提示:對人平等無私奉獻的精神)
2、作者的情感脈絡
迫切希望得到——隱痛 缺憾
欣喜 滿足 ——迷惑 不舍
(教師補充:在教材中劃出這些地方,并著重處理詞語“隱痛”和“彌補生命的裂痕”,談談你是如何看待的?)
提示:隱痛——詞義——作者沒有真正的擁有過(提示:隱痛和缺憾;隱痛很顯然不是錐心的痛,也不是生生的痛,似乎只有在想起的時候才會有痛的感覺,原以為自己并沒有因為樹的離去而有太多的悲傷,但是只有在經歷之后才發(fā)現(xiàn)苦楝樹的離去是“痛”是缺憾。)
彌補生命的裂痕——擁有了八年,城市建設失去,連續(xù)使用兩個“埋葬”,表現(xiàn)作者對逝去的一種哀悼,可見他情感的悲傷與凄涼,那種得而復失的感覺不是簡單的傷心兩個字可以形容的
人與樹的關系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
3、重點語句
l我生命中應該有三棵樹的。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提示:火車站——三棵樹
真正只擁有了兩棵樹
希望生命完整
l講解三棵樹和人的生命形態(tài)的關系
苦楝樹——幼小無依——幼年
石榴樹——熱烈奔放(成年——壯年)
枇杷樹——含蓄深沉(成年——中老年)
象征手法
l我在這里,我在水里
苦楝樹的確是作者努力想要擁有的第一棵樹(夭折)
沒有它感覺人生有了缺憾,因此作者還要不斷的尋找下去
有缺憾的人生是完整的人生,作者渴望完整,因此還要尋找
(“完整”和“完美”)
(三)結合導讀.總結課文
1、作者與三棵樹的關系(主要內容)
2、人與樹的依存關系
3、對生命的思考
(苦楝樹是作者擁有的第一棵樹,它的孤苦無依,它的不幸夭折,似乎和作者的童年有不盡相同的地方,童年的作者連擁有一棵樹的愿望都顯的那么奢侈,天井大小的地方只能望天,由此可見作者的童年生活不會比苦楝樹好到哪里。
就如我們的手指一樣,盡管有的手指外觀并不讓你滿意,但是只有五個手指全部擁有才是完整的,缺少任何一個都是殘缺的,因此作者希望擁有的是一個完美的人生。)
作者通過對童年記憶中火車站名“三棵樹”的思考延伸到自己生命中曾經擁有的三棵樹,表現(xiàn)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與自然依存關系的眷戀。
(四)拓展
請對照蘇童在本文中滲透的思想情感,結合你自己的經歷談談你人生中目前為止最珍視的東西。
(五)作業(yè)
課前一分鐘演講:假如我是一棵……樹
作者郵箱: yangyang688967@163.net
[1]
二期課改新教材高二語文課文《三棵樹》教案(第二課時)(網(wǎng)友來稿)教案由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頻道http://www.gymyzhishaji.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二期課改新教材高二語文課文《三棵樹》 第二課時(網(wǎng)友來稿)】相關文章:
《語文天地》第二課時教案02-05
二期課改心得體會04-10
三棵樹作文02-07
《語文園地二 第二課時》教案05-19
《語文園地六》第二課時教案02-13
《語文園地七》第二課時教案02-06
樹和喜鵲第二課時說課稿(通用6篇)09-28
鳥島第二課時語文教案06-16
小學語文課改心得04-12
語文課改教學反思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