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謊言掩蓋不住血寫的事實》
[自讀導言]1.學習駁論文的寫作技巧。
2.體會駁論文的語言特色。
3.了解民族歷史,增強愛國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民族熱情。
(解說:自讀本文時,引導學生思考以上的1、2條是進行語文知識積累和寫作方法指導的需要,是語文教育“知”的功能;第3條則是進行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體現(xiàn),是語文教育“情”的功能)。
[自讀程序]
1.速讀課文,了解大意,掌握并積累下列詞語:
糾葛 慘絕人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喪心病狂 以德報怨 聽之任之 混淆視聽 控訴
消弭 信口雌黃 別有用心 興風作浪 粉飾
2.略讀課文,找出題目中的“謊言”和“事實”在文中的所指。’
明確:“謊言”是指日本有些人如石原慎太郎之流歪曲歷史、捏造謊言,說南京大屠殺并不真實,只是“中國人編造出來的”,目的是“損污日本的形象”!笆聦崱笔侵溉毡菊紦(jù)南京之后針對南京平民實施的瘋狂大屠殺、造成超過30萬人死亡的歷史事實。
3.細讀課文,理清作者駁斥論戰(zhàn)對手(習慣上稱為論敵)觀點的思路,提出己方主張。
①作者駁斥敵論的思路是怎樣的?
明確:全文共7段,作者在1、2兩段指出一些日本人不顧歷史事實,別有用心地粉飾侵華行徑,說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編造出來的謊言,引出駁斥的對象;3、4、5三段運用歷史事實駁斥論敵的觀點,詰問論敵對待歷史和對待受害民族的錯誤態(tài)度,使論敵的觀點無立足之基;6、7兩段則是提醒國人,歪曲歷史、捏造謊言的日本人雖是少數(shù),但我們也要時刻警惕,同時告誡這些人不要自作聰明,否則必將被歷史嘲弄。文章“擺出敵論——駁斥敵論——告誡論敵”的寫作思路十分明顯。
②作者在擺出敵論的時候,為什么要先交代關于中日關系的歷史定論呢?
明確:為了反襯一些日本人歪曲歷史、捏造謊言的丑惡本質(zhì)。
③作者在第3段中運用歷史事實駁斥敵論的時候,舉出了哪些證據(jù)?
明確:國際史實:遠東國際法庭曾經(jīng)對此作出莊嚴的宜判
人證:目擊者、西方記者、外國教會人士、日本士官
物證:日軍當作欣賞而留下的照片
④作者在駁斥敵論中提出自己的觀點是什么?
明確:謊言掩蓋不住血寫的事實。
4.賞讀課文4、5兩段,體會駁斥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特色,感受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①從修辭的角度看,這兩段都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它們分別有什么作用?
明確:這兩段都運用了反復和反問的修辭手法。反復表示強調(diào),突出了30萬平民在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歷史事實和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以及一些日本人歪曲歷史、向他人潑污的丑惡嘴臉;反問是為了加強語氣,使句式鏗鏘有力,既能表達出作者對敵人缺少良知的強烈不滿,又發(fā)人深思。
②從論證的角度看,第4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第4段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拿參與指揮南京大屠殺的主兇劊子手谷壽夫臨死前的悔意和其他侵華日軍的自責與石原慎太郎歪曲歷史、捏造謊言的行徑作對比,運用反問的語氣,反襯了后者對待歷史、對待受害民族缺少良知的丑惡。
(解說:這幾輪閱讀任務的安排,旨在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閱讀課文內(nèi)容,把握整體結(jié)構(gòu),體味語言特點,并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此設計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課堂教學節(jié)奏,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自讀點撥]
1.關于立論和駁論
立論是指從正面確立自己的主張,通過陳述論據(jù)(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論點的正確。立論論證的方法有歸納法、演繹法和類比法。歸納法是從事實歸納出結(jié)論的方法;即用個別證明一般的方法。演繹法是根據(jù)一個或者幾個已經(jīng)得到證明的結(jié)論按照正確的推理形式推斷出一個新的結(jié)論的方法,即用已被公認的理論去證明新論點的正確性。類比法是把兩個有相同屬性的事實加以比較,從而從一事物具有某一特征推出另一事物也具有(或者也可能具有)某一特征。
駁論是指反駁別人的主張,證明別人的主張是虛假的、錯誤的,從而確立起自己正確的主張。駁論的方法有駁論點、駁論據(jù)和駁論證方式。駁論點是對敵論加以駁斥,證明它是錯誤的。這類文章,首先要擺出對方的錯誤觀點,然后用正確的道理和確鑿的事實進行反駁,使對方的論點站不住腳。駁論點的方法有三種:一是揭露敵論虛假錯誤,證明其不能成立;二是證明與敵論相對立的論點是正確的,從而反證敵論是錯誤的;三是歸謬法,即先假定敵論是正確的,然后以它為前提加以引申,直到充分暴露其荒唐無理,使讀者一眼就能看出敵論的錯誤和可笑。駁論據(jù)就是揭露敵論論據(jù)的虛偽性,指出對方的論據(jù)是錯誤的、靠不住的。由于論據(jù)分道理論據(jù)和事實論據(jù)兩類,因此駁論據(jù)也就有駁道理論據(jù)和駁事實論據(jù)兩種方法。駁論證方式就是揭穿對方的論據(jù)和論點之間沒有必然的邏輯聯(lián)系,即由論據(jù)推不出論點。駁論證方式的方法有三種:一是揭露對方循環(huán)論證的錯誤;二是揭露對方在論證過程中偷換概念;三是揭露對方的論證違反推理規(guī)則,論據(jù)不能推出論點。
2.關于“南京大屠殺”
日軍于1937年12月13日侵占南京后,在長達6個星期中,屠殺了30萬以上的無辜平民、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以及從外地進城的難民。一位歷史學家曾經(jīng)估算,如果讓所有南京大屠殺的死難者手牽著手。長度可以從南京到達杭州,延展距離約兩百英里長。他們身上的血共重達一千兩百噸。尸體可裝滿兩千五百節(jié)火車車廂。如果把這些人一個個疊起來,將達七十四層樓高。
屠殺中,中國人被日軍拿來當肉靶練習刺刀,更有甚者,日軍第16師團中島部隊少尉軍官向井敏明和野田巖進行屠殺中國人的比賽,殺人超過百數(shù)人。約有兩萬到八萬名中國婦女遭到強暴。許多日軍不僅強暴婦女,還取出她們的內(nèi)臟,切下她們的胸部,將她們活活釘在墻上。父親被迫強暴女兒,兒子強暴母親,其他家人則被迫在一旁觀看。日軍不只把人活埋、割掉器官,他們還實行窮兇極惡的虐待,像用鐵鉤鉤住民眾的舌頭,把人吊起來;或是用土把民眾埋到腰部,然后眼睜睜看狼狗將他們撕裂。殘暴景象著實觸目驚心,令人作嘔。
“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罪行之一,也是人類歷史上最野蠻、最黑暗的一頁。由于這一舉行嚴重違反了國際公法,犯了戰(zhàn)爭罪和違反人道罪,戰(zhàn)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這一案件進行審判,認定構(gòu)成南京大屠殺的暴行是“嚴密意義上的戰(zhàn)爭犯罪”,判處對這一暴行負直接責任的華中派遣軍司令官松井石根以絞刑,中國審判戰(zhàn)犯軍事法庭判處另一主犯第六師團長谷壽夫以死刑,使給南京人民造成空前災難的日本戰(zhàn)犯受到了應得的懲罰。
3.關于中日關系的另外幾個詞條
靖國神社:建于明治維新第二年,最初叫“東京招魂社”,到1879年改稱為“靖國神社”。它把在明治維新以來歷次戰(zhàn)爭,其中多為對外侵略戰(zhàn)爭中死去的亡靈作為神來祭祀。其中供奉著包括二戰(zhàn)主要戰(zhàn)犯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等人的牌位。
-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征,與日本的侵略歷史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日本執(zhí)政者是否參拜靖國神社,表明其對日本過去侵略罪行的態(tài)度。因此,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不單純是日本的問題,而是與遭受侵略的亞洲各國相關的敏感政治問題。1985年8月15日,當時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yún)萘司竾裆纾?995年7月29日,當時的首相橋本龍?zhí)蓞萘司竾裆纾?001年8月13日下午,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了靖國神社。他們的行為極大地傷害了中國人民和亞洲人民的感情,遭到了亞洲人民的一致抗議和反對。
《君之代》:1893年由當時日本政府定為國歌。歌詞主要內(nèi)容是:
“愿我皇長治久安,愿我皇千秋萬代,直至細石變成巨巖,長出厚厚的青苔!倍(zhàn)期間,
《君之代》和“日之丸(日本國旗)”伴隨著日軍的侵略而在亞洲廣為傳播。二戰(zhàn)后,有人認為歌詞不民主,至今仍不是法定國歌。但最近,日本國會通過了有關將《君之代》作為日本永久國歌的法案。對于這首《君之代》,稍有些年紀或稍有些記性的中國人都不陌生,半個多世紀前,日本士兵正是唱著這首歌霸占東北、血洗南京的,略略懂事的中國孩子聽了這歌都嚇得不敢哭。
教科書:日本人酷愛修改他們的教科書,尤其是有關近代歷史方面的。1955年8月,當時的民主黨提出“教科書問題令人擔心”,對戰(zhàn)后教育改革表示不滿,蓄意恢復戰(zhàn)前的教育制度。1958年日本對教科書審定基準規(guī)定的內(nèi)容進行了修改,為日后刪改教科書埋下伏筆。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右翼勢力代表人物鼓吹戰(zhàn)前教育,右翼思潮進一步抬頭。1982年是日本篡改教科書的高潮。當時,日本文部省對送審的高中二、三年級的歷史教科書進行了修改,例如把對別國的侵略一概稱為“進入”,把對中國的全面侵略改為“全面進攻”,并對南京大屠殺等歷史事實進行淡化或刪改。事后,迫于國內(nèi)和海外的壓力,日本政府不得不公開表示要對歷史教科書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然而1986年再次發(fā)生篡改教科書問題,送審的《新編日本史》把日本發(fā)動的太平洋戰(zhàn)爭,說成是從歐美列強統(tǒng)治下“解放"亞洲的戰(zhàn)爭。而日本文部省竟然把這本教科書審定為“合格”,此事再次激起亞洲各國人民的強烈憤慨和聲討。前不久,日本東京都教育委員會通過,在三所智障公立學校采用備受爭議的右翼歷史教科書,此舉進一步激起國內(nèi)外輿論的強烈譴責。
日本人在教科書問題上近乎狂熱的執(zhí)著與這個國家的價值觀是一脈相承的。早在幕府末年,日本當權者就提出了“失之于歐美,補之于亞洲”的對外政策指導思想。明治維新后,作為日本近代啟蒙思想家的福澤諭吉更是赤裸裸地提出了以地球上的一切均是人類共有物為核心內(nèi)容的“文明侵略論”
【《謊言掩蓋不住血寫的事實》】相關文章:
被掩蓋的角落作文05-05
關于寫謊言的作文03-22
寫外婆的作文800字:閑不住的外婆08-23
事實無關08-20
忍不住08-31
寫美麗的謊言的作文300字08-19
話題作文“善意的謊言”導寫08-16
用奈不住造句、奈不住的意思及例句08-19
讓事實說話作文05-30
人事實習報告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