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和夸張手法的巧用。
2、體會紅軍在長征途中所表現(xiàn)出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重點難點]
1、重點:關鍵字詞的含義及其飽含的深情。
2、難點: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和極度夸張的手法。
[教學時數(shù)] 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 預習
1、給下列劃線字注音
逶迤(wēi yí ) 磅礴(páng bó ) 岷山(mín )
2、解釋詞語。
逶迤:彎曲綿延的樣子。 磅礴:氣勢雄偉的樣子。
二、導入
這首詩寫于1935年10月,當時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越過岷山,長征即將結束;仡欓L征一年來紅軍所戰(zhàn)勝的無數(shù)艱難險阻,他滿懷喜悅的戰(zhàn)斗豪情,以極其輕松的筆調寫下了這首氣壯山河的偉大詩篇。
借助多媒體播放紅軍長征的錄像,教師介紹長征的歷史事實,并讓學生哲學歌曲《七律 長征》,給學生直觀形象的感受。
三、聽朗讀錄音,或教師范讀
學生朗讀詩歌之后,談談自己最喜歡的其中的一句詩,并說說理由。
四、學習新課
1、學生結合注釋,說說全詩的大意。
討論交流后,明確:
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里也不過是小小泥丸在滾動。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云的峭壁懸崖,霧氣蒸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里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后個個笑逐顏開。
2、賞析。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這兩句是全詩的總綱,寫得極有氣勢。它高度概括了紅軍在毛澤東和黨中央的統(tǒng)率下于整個長征過程中所表示出來的亙古未有的英雄氣概和百折不撓的勇毅精神!斑h征難”三個字總括了紅軍長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難!斑h征”是寫長征行程之遠,時月之長;“難是寫長征犧牲之大,經(jīng)歷之苦。面對一切艱難困苦,紅軍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閑”,這充分顯示出紅軍戰(zhàn)士鋼鐵般的革命意志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也給全詩定下了輕快豪邁、氣度不凡的基調。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兩句緊承上句的“萬水千山”,先具體寫山。這樣有意縮小人的視覺比例,正是為了反襯紅軍,突出表現(xiàn)紅軍敢于藐視并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高大形象和精神偉力。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游戲橋橫鐵索寒。”這兩句寫水,既實寫紅軍長征途中搶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的兩次戰(zhàn)斗,又虛寫紅軍長征途中跋涉的無數(shù)道急流險灘。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結尾這兩句寫長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詩的高潮!案病眱勺郑环矫姹憩F(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在極其艱苦條件下的樂觀主義精神,一方面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對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這里的“三軍”,專指“紅軍第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在寫這首詩時,紅軍二、四方面軍正在行軍途中,還未越過岷山。但毛澤東希望并想念他們定能戰(zhàn)勝天險,沖破敵人的圍追堵截,克服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完成長征的任務,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所以,“三軍”一詞,充分表達了毛澤東對紅軍二、四方面軍廣大指戰(zhàn)員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3、探究。
這首詩用藝術手法為我們具體展示了哪幾幅紅軍長征途中威武雄壯的“征難圖”?你最欣賞其中的哪一幅圖?說說理由。
明確:這首詩為我們展示了五幅“征難圖”:騰越五嶺,疾跨烏蒙朧,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喜踏岷山雪。
談自己最欣賞的一幅圖,可以結合具體的詩句,從對典型場景和事例的描述,對共產(chǎn)黨人和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藐視困難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感悟等方面來談自己的體會。
五、拓展閱讀
推薦書目:《毛澤東詩歌鑒賞》《毛澤東詩詞探索》《毛澤東和詩》等。學生交流毛澤東描繪長征的詩詞,如《憶秦娥 婁山關》等,做讀書筆記。
六、小結
1、中心意思
這首詩是一篇威武雄壯、氣勢磅礴的革命史詩。它生動形象地概括了紅軍長征的光輝戰(zhàn)斗歷程,熱情洋溢地歌頌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革命力量無比頑強的生命力和戰(zhàn)斗力。
2、寫作特點
具體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和夸張手法的巧用。
七、布置作業(yè)
背誦詩歌。
【《七律·長征》】相關文章:
七律長征教學反思08-24
《七律長征》教學設計08-24
七律長征教學反思02-09
《七律·長征》教學反思01-18
《七律·長征》教學設計(精選5篇)06-07
《七律長征》語文教學反思03-20
《七律·長征》教學反思15篇03-19
五年級語文教案《七律長征》(精選14篇)04-27
讀七律長征有感04-19
讀《七律長征》有感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