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一○課棗核
二 借助上下文推斷詞語的含義
預習提示
蕭乾,1910年生,作家、翻譯家、記者。
作者由幾枚棗核引出一番敘述,表現(xiàn)一位美籍華人朋友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思戀。先
邊讀邊查字典,讀準下列字音:蹊、蹺、掐、嫣、倘、拗、掀、嵌。然后再讀一遍,
想一想:美籍華人朋友“年紀越大,思鄉(xiāng)越切”說明了什么?他身在異國,用哪些
方式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思戀?他強烈的民族感情對我們有什么啟發(fā)?
動身訪美之前,一位舊時同窗寫來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為他帶幾顆生棗核。
東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卻很蹊蹺①。
從費城出發(fā)前,我們就通了電話。一下車,他已經(jīng)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
手快有半個世紀了,現(xiàn)在都已是風燭殘年。
擁抱之后,他就殷切地問我:“帶來了嗎?”我趕快從手提包里掏出那幾顆棗
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
他當年那股調(diào)皮勁顯然還沒改。我問起棗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
故弄玄虛②地說:“等會兒你就明白啦!
。á佟蝉柢Eqīqiāo〕奇怪。②〔故弄玄虛〕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玄虛,不
實的動作。)
那真是座美麗的山城,汽車開去,一路坡上坡下滿是一片嫣紅。倘若在中國,
這里一定會有楓城之稱。過了幾個山坳,他朝楓樹叢中一座三層小樓指了指說:
“喏,到了!逼嚬者M草坪,離車庫還有三四米,車庫門就像認識主人似的自動
掀啟。
朋友有點不好意思地解釋說,買這座大房子時,孩子們還上著學,如今都成家
立業(yè)了。學生物化學的老伴兒在一家研究所里做營養(yǎng)試驗。
他把我安頓在二樓臨湖的一個房間后,就領我去踏訪他的后花園。地方不大,
布置得卻精致勻稱。我們在靠籬笆的一張白色長凳上坐下,他劈頭就問我:“覺不
覺得這花園有點家鄉(xiāng)味道?”經(jīng)他指點,我留意到臺階兩旁是他手栽的兩株垂楊柳,
草坪中央有個睡蓮池。他感慨良①深地對我說:“栽垂柳的時候,我那個小子才五
歲,如今在一條核潛艇上當總機械長了。姑娘在哈佛教書。家庭和事業(yè)都如意,各
種新式設備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總像是缺點什么。也許是沒出息,怎么年紀越大,
思鄉(xiāng)越切。我現(xiàn)在可充分體會出游子②的心境了。我想廠甸③,想隆福寺④。這里
一過圣誕,我就想舊歷年。近來,我老是想總布胡同⑤院里那棵棗樹。所以才托你
帶幾顆種子,試種一下!
接著,他又指著花園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說:“你相信嗎?那是我開車到幾
十里以外,一塊塊親手挑選,論公斤買下,然后用汽車拉回來的。那是我們家的
‘北海⑥’!
。á伲哿肌痴\然,很。②[游子]離開家鄉(xiāng)的人。③[廠甸〕北京市外城的一
處地方。過去春節(jié)有廟會,十分熱鬧。④[隆福寺〕在北京市東城區(qū),過去每十天
有四天廟會。⑤[總布胡同]北京市東城區(qū)的一條胡同。⑥[北海]指北京的北海
公園。)
說到這里,我們兩人都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沿著草坪旁用卵石鋪成的小徑,
走到“北!备。真是個細心人呢,他在上面還嵌了一所泥制的小涼亭,一座紅
廟,頂上還有尊白塔。朋友解釋說,都是從舊金山唐人街①買來的。
(①[舊金山唐人街]美國舊金山市華人聚居的地方。)
他告訴我,時常在月夜,他同老伴兒并肩坐在這長凳上,追憶起當年在北海泛
舟的日子。睡蓮的清香迎風撲來,眼前仿佛就閃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國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這么依戀故土的。
理解·分析
一 作者把朋友的思鄉(xiāng)之情寫得很具體。劃出文中表現(xiàn)下列內(nèi)容的語句。
1.思鄉(xiāng)的心理活動。
2.表達思鄉(xiāng)的方式。
二 美籍華人朋友“家庭和事業(yè)都如意,各種新式設備也都有了”,還感到“心
上總像是缺點什么”,到底“缺點什么”?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
三 課文中哪句話能概括中心意思?在這句話下邊劃一條橫線。
揣摩·運用
四 揣摩下列語句,口答括號中的問題。
1.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
(如改為“他放在手中,像比什么都貴重”,與原句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2.這里一過圣誕,我就想舊歷年。
。ㄈ绺臑椤斑@里過圣誕,我想舊歷年”,與原句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3.他劈頭就問我:“覺不覺得這花園有點家鄉(xiāng)味道?”
(如“劈頭”換成“突然”,句意有什么變化?)
4.“你相信嗎?那是我開車到幾十里以外,一塊塊親手挑選,論公斤買下,然
后用汽車拉回來的!
。ㄈ鐒h去加點部分,句意有什么變化?)
五 推斷加點詞語在句中含義,然后查詞典檢查推斷得是否正確。
1.東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卻很蹊蹺。
2.他感慨良深地對我說:……
3.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個世紀了,現(xiàn)在都已是風蝕殘年。
六 造句。
1.越……,越……
2.一……,就……
3.一面……,一面……
4.雖然……,但是……
積累·聯(lián)想
七 《月之故鄉(xiāng)》是臺灣作者彭邦楨寫的思鄉(xiāng)詩,反復朗讀,體會這首詩描繪
了怎樣的意境,并和《棗核》比較,這首詩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方式有什么特點。
月之故鄉(xiāng)
天上一個月亮
水里一個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頭看水里
抬頭看天上
看月亮,思故鄉(xiāng)
一個在水里
一個在天上
《辭!贰笆辈俊皸棥弊钟羞@樣的介紹:棗,植物名。落葉喬木。核果長圓
形,鮮嫩時黃色,成熟后紫紅色。夏初開花,秋季果熟。果供食用,亦入藥。木材
堅硬,可供雕刻,做車、船和家具等。
還能在“束”部查到,“棗”的繁體字作“棗”;“棘”即“酸棗”等等。
查工具書能增長知識,要養(yǎng)成查工具書的習慣。
第一○課棗核教案由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頻道http://www.gymyzhishaji.com搜集整理,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第一○課棗核】相關文章:
《棗核》教學反思03-06
有關《棗核》的教學反思08-22
棗核教學反思(精選11篇)06-14
棗核的作文(通用21篇)05-19
棗核續(xù)寫作文07-08
《棗核》教學反思(精選9篇)05-31
棗核續(xù)寫作文(通用32篇)05-24
讀《棗核》有感08-20
《棗核》三年級語文教案(精選10篇)05-13
《棗核》讀后感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