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說》語文教案 推薦度:
- 《馬說》語文教案 推薦度:
- 《馬說》語文公開課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馬說
學 校 班 級 初二 教師
課 題 馬 說 課 型 新授課 日期
1. 掌握本文中的文學常識, 文體知識
教 知識要 2. 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求目標 3.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用法
學 4. 了解托物寓意的表現(xiàn)手法
1. 鼓勵學生誦讀,訓練學生的文言語感
目 能力培養(yǎng)目標 2. 能找出本文的論點,并了解一篇議http://www.gymyzhishaji.com/論文是怎么從正反
兩方面闡述論點的
標 1. 體會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會中人
情感價值觀 才被埋沒的可悲情況
2. 多給學生鼓勵,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也是匹千里馬(長處)
教學重點 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1. 難字,難句的譯注
教學難點 2. 一詞多義的掌握
3. 議http://www.gymyzhishaji.com/論文的論點,論證層次
教學方法 講授法 討論法 擴展法
教學用具 投 影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第一課時(譯文)
一、作者介紹 學生要記在書上、
1.韓愈(765—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人。自謂郡望昌黎,世 筆記上。
稱韓昌黎。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唐代散文家、思想家、詩人! 必知內(nèi)容
教 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列為“唐宋八大家”
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2.謚號:古代帝王、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據(jù)他們 了解
學 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生前事跡和品德的概括。
(表揚的、批評的、同情的) 經(jīng)天緯地曰:文
3.唐宋八大家:(唐)韓愈、柳宗元(宋)歐陽修、蘇洵、蘇軾、 課后自查
過 蘇轍、王安石、曾鞏。
4.作者的背景簡介 聽講
從而了解作者為什么能寫出此篇《馬說》
程
二、解題
1.復習《核舟記》中“記”的文體, 《桃花源記》 回憶
多以記敘文、說明文為主
2.引出《馬說》中“說”的文體,多以議http://www.gymyzhishaji.com/論文、散文為主 了解
“說”指闡明事物、問題的文章,與“論”無大異,就是“談
談”的意思。 《捕蛇者說》(柳宗元)、《黃生借書說》(袁枚)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三、通讀課文
1.全班齊讀一遍
2.找一男生讀書 目的:糾正字音 讀書
3.找一女生讀書 目的:了解全文大意
4.討論問題: 明確寓意
(1)千里馬指什么? 明喻:人才
教 (2)伯樂指什么? 明喻:識人才的人
.總結(jié):本文就是通過千里馬和伯樂,隱喻人才和識人
才的人的。
四、譯文第1段
1.全班朗讀第1段
2.重點字詞:世、故、祗、稱、而、于、以
然后:這以后 辱:辱沒 相馬:察看,仔細得看 劃書
學 奴隸人:指地位低下,不識好馬的養(yǎng)馬人
駢死:成雙成對地、一個接著一個地死
槽櫪:用槽櫪借指馬食宿的整個環(huán)境
3.每人譯一句,先譯重點字,再譯整句 自譯
不對的,可及時訂正
4.再全班齊讀
5.找一學生整段譯文
6..總結(jié)段意:無識馬者則名馬無名。
過 伯樂難得,致使名馬埋沒。以伯樂喻知己的人
五、譯文第2段
1.全班朗讀第2段
&nb
【馬說】相關(guān)文章:
《馬說》教學反思02-05
馬說語文教案08-20
《馬說》語文教案02-06
語文教案《馬說》02-17
馬年相聲劇本:馬年說馬08-20
馬云說過的經(jīng)典語錄10-25
《馬說》語文教案15篇02-06
語文教案《馬說》15篇02-17
《馬說》語文教案(15篇)03-21
《馬說》語文公開課教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