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藤野先生》6
教學要點:1、體會作者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從而培養(yǎng)學生以使祖國強盛為己任的愛國主義情操。
2、通過對本篇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的分析,了解文章圍繞中心意思選擇和組織材料,并以時間為順序,以作者思想變化為線索,結(jié)構(gòu)全文的方法。
3、學習通過幾件事表現(xiàn)一個人的思想性格的寫法。
課時安排:4課時
教學設(shè)想:
1、本文教學重點是講清“形散神聚”這個特點,可以通過完成“預(yù)習與思考”的練習題了解“形散”這一特點;教師著重分析文中所選材料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講清“神聚”的特點。(“研討與練習2”1——4題都是圍繞這個知識點設(shè)計的)
2、對于文中難懂的句子,要簡明扼要的講清其中含義。
3、加深對魯迅的認識。
第一課時
新授課
教學目的及要求:
1、復習已學過的魯迅作品及相關(guān)知識。
2、簡介本文出處及.寫作背景。
3、排除字詞障礙。
4、初讀全文。
教學重點:
1、簡介.寫作背景。
2、掃除字詞障礙。
教學難點:.寫作背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復習已學過的魯迅作品入手)
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朝花夕拾》
小說:《社戲》 ——《吶喊》
《朝花夕拾》這本散文集,是魯迅在北京至廈門這段時間寫的,在廣州編定。其實正是魯迅生活中最輾轉(zhuǎn)流徙,心情最苦悶的時候。為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魯迅只能借回憶舊時的美好的事物,來排除目前的苦悶,尋一點“閑靜”,寄一絲安慰!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正是在廈門大學的圖書館樓上寫的,當時他“是被學者們擠出了集團之后”,只好借這樣一朵兒時的“小花”,來排遣寂寞。這是一。第二,《小引》還說明,原來集名是《舊事重提》,編定時,“我還替它改了一個名稱:《朝花夕拾》”。這一改動,是為了更符合散文的內(nèi)容實際。因為,在苦悶失望中的魯迅,當時常常回憶起兒時的故鄉(xiāng)的瓜果。這組散文,正是浸透著兒時故鄉(xiāng)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魯迅書桌上那盆“水橫枝”,樹葉青蔥得可愛。所以魯迅把這美好的回憶散文,比作一組晨光里綻開的花朵。拾來自賞,自慰,而并不是直接為了戰(zhàn)斗?梢哉f,《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時代生活的戀歌,而不是投向敵人的投槍和匕首!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是其中的一篇,它的創(chuàng)作思想不可能游離于《朝花夕拾》之外。
二、題解:
1、魯迅:原名周樹人,現(xiàn)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文選自《朝花夕拾》。
2、.寫作背景:
(1)魯迅留學日本情況
本文記敘的是作者1902年赴日本留學時的生活片段,當時的中國由于受到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已經(jīng)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其中就有日本對中國的侵略。
1902年4月魯迅去日本留學,入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積極參加反清愛國活動,在《自題小像》一詩中發(fā)出“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
1904年入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學醫(yī)。兩年后棄醫(yī)從文,想從改變國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26年10月12日寫此文于廈門大學。
(2)清國留學生的情況
都是一些紈绔子弟,只為享樂。
三、生字:
yīng fēi màn jiàn wǎn jì
櫻 緋 爛 熳 鑒 宛 髻
yì yàn lú huì yù gěng yì yang dùn cuò
驛 咽 蘆 薈 芋 ! 抑 揚 頓 挫
pōu jī xùn nì lòu jié
剖 畸 遜 匿 漏 詰
qī yǎo huì piē wù tòng jí
凄 杳 誨 瞥 深 惡 痛 疾
四、解詞:
油光可鑒 標致 精通時事
抑揚頓挫 掌故 模胡
落第不遜 匿名 詰責
托辭 凄然 杳
正人君子 深惡痛疾
五、自讀課文初步了解內(nèi)容
六、布置作業(yè)
預(yù)習與思考:一、二
生字詞各寫三遍
第二課時
理解賞析課
教學目的及重點:
1、精讀課文,了解作者是如何圍繞中心選材的。
2、理清結(jié)構(gòu)線索,分析理解以時間為序、以作者思想變化為線索、結(jié)構(gòu)全文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生字
2、解詞
二、精讀課文
三、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第一部分:寫見到藤野先生之前,在東京的所見所感,交代離開東京到別的地方去看看的原因。
第二部分:寫在仙臺與藤野先生從相識到相處到離別,通過典型事件表現(xiàn)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zhì)。
第一層:寫往仙臺途中受到的“優(yōu)待”。(這一層.寫作者在仙臺的表現(xiàn),與上文清國留學生在東京的表現(xiàn)形成鮮明對比)
第二層:記敘與藤野先生相識和相處的幾件事,多方面的表現(xiàn)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zhì)。
第三層:.寫作者棄醫(yī)學文的原因。(兩個事件各有側(cè)重:前者寫弱國國民受人歧視,后者寫中國老百姓的不覺悟,但都激發(fā)作者立志報國。)
第四層:與藤野先生告別。
第三部分:寫離開仙臺后懷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動。
四、自讀課文完成作業(yè)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分析課文內(nèi)容,通過對本篇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的分析,了解文章圍繞中心意思選擇和組織材料,并以時間為順序,以作者思想變化為線索,結(jié)構(gòu)全文的方法。
2、進一步體會作者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從而培養(yǎng)學生以使祖國強盛為己任的愛國情操。
教學重點:
學習文章圍繞中心意思選擇和組織材料,并以時間為順序,以作者思想變化為線索,結(jié)構(gòu)全文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二、分析第一部分:
1、朗讀
2、分析:
1)本文開頭一句有何作用?
——表明對東京的失望之情!盁o非”是“只不過”的意思,由“這樣”
二字引出下文的描寫。
2)作者是怎樣詳細描寫“清國留學生”的生活的?
——用比喻、反語等修辭,辛辣的嘲諷“清國留學生”,抓住人物特征來描寫其丑態(tài)。
3)作者這樣描寫有何作用?
——作者以及其厭惡的情緒和辛辣諷刺的筆觸,描寫了東京中國留學生渾渾噩噩、糜爛庸俗的生活。他們白天迷戀櫻花,并把象征種族壓迫的辮子弄成各種花樣,不以為丑,反以為美;晚上則學跳舞,震得地板咚咚響,造成“滿房煙塵斗亂”。通過這些描寫,清楚的表現(xiàn)了這批“清國留學生到日本留學的目的。他們是屬于“速成班”,根本不想學什么本領(lǐng),純粹是為了鍍金,回國后可以求得一官半職。這種人的生活態(tài)度與魯迅正好相反。魯迅到日本留學,是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革命真理,他以“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表示要把自己的生命和熱血獻給祖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
3、小結(jié):
這也是作者要離開東京的原因。同時,這部分通過對東京的失望,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反映了作者的愛國思想,也間接的反映了藤野先生可尊敬、可懷念的原因,而這種辛酸與隱痛,正是他憂國憂民的反映。
三、分析第二部分(理清線索):
本文的內(nèi)容是多方面的,既寫了若干人,又敘述了幾件事,那么,作者是按照怎樣的方法把這些材料組織、貫串在一起的呢?這就是文章的線索。(附板書)
板書:
本文的線索——明暗兩條線索融合(暗線是明線的基礎(chǔ),是與藤野先生交往的感情基礎(chǔ))
明線(時間順序) &
【《藤野先生》6】相關(guān)文章:
《藤野先生》說課稿08-22
藤野先生縮寫08-22
藤野先生教學反思08-25
藤野先生閱讀心得08-24
《藤野先生》教學反思02-26
藤野先生教學反思02-04
《藤野先生》教案(精選9篇)07-16
《藤野先生》寫作技巧08-12
《藤野先生》說課稿范文(精選10篇)03-08
藤野先生教學反思14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