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 -最后一課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需要掌握的字的讀音:
踱來踱去 挾 郝叟 捂 懊悔 懲罰 賺錢
鑰匙 祈禱 哽 督學 膝頭 小弗朗士 氣氛
2.掌握下列詞語的意思:
懲罰 征發(fā) 祈禱 詫異 宛轉(zhuǎn) 哽咽 慘白
3.掌握下列多音多義字:
和 結(jié) 寧 匙 帖 強 背
二、能力目標
1.了解小說的背景
2.了解小說的作用
3.掌握小說塑造人物的幾種方法:學習通過心理、語言、行動和外貌描寫塑造人物性格,表現(xiàn)人物情感的方法。
4.了解小說的特點,理清小說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
5.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
三、情感目標
領會小說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教學建議
一、主題思想
本文作者把故事安排在淪陷區(qū)里的一個小鎮(zhèn)上,寫的是一個學校的一堂課,主人公是一個平平常常的老師和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他們最能代表法國的廣大人民群眾,他們的情感是全體法國人民,乃至全世界被侵略國家的人民的共同情感。因此文章所反映出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顯得更加真實和深厚,文章也更富有感染力,以致成為不朽的世界名著。
小說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淪陷區(qū)的法國人民慘遭異族統(tǒng)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tǒng)一的堅定意志,集中地表現(xiàn)了法國人民崇高地愛國主義精神。
文章的題目是“最后一課”,意思是,亡了國的阿爾薩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語課。這標題不僅指出了文章的內(nèi)容,而且蘊含著悲愴的氣氛和悲憤的情緒,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
二、思路結(jié)構(gòu)
文章以“我”——小弗朗士的所見、所聞、所感來串聯(lián)故事情節(jié)。按情節(jié)發(fā)展可把文章分為:
第一部分(1-6段),描述了小弗朗士在上學的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
第二部分(7-23段),寫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在“最后一課”中表現(xiàn)出的愛國熱情。
第三部分(24-29段),寫韓麥爾先生在“最后一課”結(jié)束時的悲壯和不屈精神。
三、.寫作特點
1.采用第一人稱的寫法,使讀者倍感親切、逼真,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在運筆行文上,全文20多個自然段中以“我”為起始展示敘述的共有9段,文字占將近全篇的一半。課文除了以“我”的所見所聞所感受為結(jié)構(gòu)線索外,還別具匠心地“在情節(jié)的發(fā)展中具體入微地展示了小弗郎士的思想活動,把他的感情變化與情節(jié)的推進緊緊地交織在一起”。隨著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至高潮,小弗郎士的感情也揚至高峰,而悲劇性的故事結(jié)局,卻又把他的感情收至谷底。隨著由第一人稱出發(fā)的結(jié)構(gòu)線索,課文的情節(jié)發(fā)展便有了依托,主題的展現(xiàn)也便有了載體。
2.采用白描手法,文章的思想感情從場面和情節(jié)中自然而然流露出來,沒有絲毫的夸張和矯揉造作的痕跡。文中的肖像描寫(如韓麥爾先生的穿戴、郝叟老人的面容)、景物描寫(如開篇的天氣、鳥鳴等)、場面描寫(看布告牌、拼音練習、習字等)都使用白描的手法,不作濃墨渲染。以白描手法將韓麥爾先生深沉的愛國情感和盤托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以白描手法滲透各種.寫作手段(肖像、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等)來塑造人物形象,倍顯真切自然。
3.心理描寫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主題。
小說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的,本篇小說成功地塑造了兩個人物——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作者準確的抓住了一個小學生的年齡特這和性格特點,成功地運用心理描寫,塑造了小弗朗士這個藝術形象。從他貪玩不愛學習到為沒有學好法語而感到難過懊悔,到專心認真學習的心理變化,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
課文中的心理描寫有兩種。一種是與景物描寫、細節(jié)描寫、人物行動描寫緊密融為一體,這樣小弗郎士所見到的人物、景色都被罩上了一層感情色彩,如:“天氣那么暖和,那么晴朗!……普魯士兵正在操練。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還能管住自己,急忙向?qū)W校跑去!庇秩纭拜喌轿冶硶。天啊 ,如果我能把那條出名難學的分詞用法從頭到尾說出來,……我只好站在那里搖搖晃晃,心理挺難受,頭也不敢抬起來!绷硗庖环N便是大段的心理獨白,有抒情性的,如:“我?guī)缀踹不會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學法語了!難道這樣就算了嗎?我從前沒好好學習,曠了課去找鳥窩,到薩爾河上去溜冰……”也有分析性的,如:“只要想想:40年來,他一直在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學生……可憐的人啊,現(xiàn)在要他跟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傷心呢?何況又聽見他的妹妹在樓上走來走去收拾行李!——他們明天就要永遠離開這個地方了!弊髡邷蚀_地把握住了小弗郎士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取得了很好的表達效果。
4.細節(jié)描寫起到了烘托氣氛,刻畫人物,揭示主題的作用。
5.環(huán)境描寫烘托了人物形象,社會環(huán)境交代了時代背景。
《最后一課》在情節(jié)開端部分寫了兩處場景。一是上學路上,天氣暖和、晴朗,畫眉鳥在樹林邊宛轉(zhuǎn)的唱歌,鋸木場后面的草地上,普魯士兵在操練;。草地上自然景象輕松、明快,反映了小弗朗士無憂無慮的幼稚、天真心態(tài);普魯士兵在操練,暗示美好的國土已被侵略者控制。一是鎮(zhèn)公所傳來壞消息的布告牌前站著許多人的社會環(huán)境,形象而簡練地交代了這里已被異國軍隊所占領,創(chuàng)造出民族不幸的悲劇氣氛。這兩處景雖然只有寥寥數(shù)筆,卻起到了牽掣全篇的作用,充分體現(xiàn)了作品的典型環(huán)境。課文的字里行間渲染出莊嚴、肅穆、悲憤、沉痛的氣氛,如:“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靜靜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樣”;“最使我吃驚的,后邊幾排一向空著的板凳上坐著好些鎮(zhèn)上的人,他們也跟我們一樣肅靜”氣氛的渲染烘托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主題。對上課前教室里不尋常氣氛的描寫,上習字課教室里異常安靜又使人難受的氣氛,說明這“最后一課”多么重要,人們對這堂課多么重視,人們多么熱愛自己的語言,起到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6.對比手法運用巧妙,不留痕跡地為主題服務。
課文中運用了一系列的對比,如上學路上明快的景色與教室里凝重的氣氛、往日的喧鬧與今天的安靜、服飾樸素與漂亮、態(tài)度嚴厲與溫和、空座與滿座、懵懂與逐漸成熟、宣布散學時的有聲(鐘聲、普魯士兵的號聲)與無聲(韓麥爾先生哽住、寫字與手勢)之對比,以對立的兩極突出了特定的歷史關頭阿薩斯人的沉痛表現(xiàn)與深厚的民族感情。小說的主題借此也得到了鮮明深刻的烘托。
7.抒情含蓄。
本文具有歷久不衰的藝術感染力,與其抒情寫意的含蓄委婉分不開。這里以稱呼的改換為例說明之!巴瑢W們”——“我的孩子們”——“我的朋友們”,其間蘊含著多么深沉、豐富的思想情感!在馬上就要改教德語的時候,韓麥爾先生不是泛稱“同學們”,而是稱呼“我的孩子們”,真實地反映了老師對即將淪為異族奴隸的學生的痛惜、憐憫和依依不舍之情,反映了師生同呼吸、共命運的骨肉情。從上課之始稱呼“我的孩子們”到課畢稱呼“我的朋友們”反映了師生關系的被迫解除,反映了韓麥爾先生呼喚所有的同胞朋友奮起抗爭、拯救祖國的衷腸。稱呼的改換,體現(xiàn)著抒情的含蓄。
四、背景介紹教學建議
這是一篇外國小說,又是十九世紀的作品,學生不了解小說背景,很難進入小說的情境中去。而要講好背景,僅靠自讀提示的那些內(nèi)容是不夠的。建議了解有關背景資料。講課之前,先把這個環(huán)節(jié)搞扎實了。
五、課文朗讀教學建議
課文通俗易懂,很少難解的語句,又是從兒童心理寫的,朗讀教學抓好了,能為學生理解課文打下較好的基礎。放好課文錄音帶,也可以組織同學分角色朗讀。注意糾正學生朗讀中出現(xiàn)的毛病,使朗讀較好的傳達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六、全方位閱讀教學建議
這篇小說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時,成功地把景物描寫、細節(jié)描寫、人物行動描寫與直接心理描寫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把小弗朗士的所見、所聞、所為、所感融為一體。閱讀時,應當啟發(fā)學生注意把不同的方法結(jié)合起來看。如上學路上一段,將景物描寫與直接寫心理活動緊密結(jié)合,生動地表現(xiàn)了小弗朗士怕遲到急于到學校,被路旁景物吸引又不敢停下觀賞的復雜心理,運用此法,可以更準確地把握小弗朗士的性格特征。
學習本文,還可以啟發(fā)學生把“最后一課”和平時課堂的情形細細比較。兩相對比,有多處不一樣:氣氛不同,人員構(gòu)成不同,老師的表現(xiàn)不同,學生的表現(xiàn)不同。如此多的不同,都是源自這是最后一堂法語課。國土淪喪,不能再學祖國的語言,失去的倍覺珍貴。通過對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語言行動所蘊含的感情,這樣就抓住了重點。
學習本文,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做法,就是要緊緊抓住重點詞句,揣摩關鍵語句的含義。
教學設計示例
設計思想:
發(fā)揮傳統(tǒng)教學的魅力,通過課堂討論,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體會.寫作特點。
要注意朗讀的訓練。
重點:1.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愛國感情,小弗郎士變化中表現(xiàn)的愛國感情是本文教學的重點。
2.第一人稱寫法的作用,也是本文教學的重點。
難點
文章中
【語文 -最后一課】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最后一課02-12
最后一課語文教案01-22
《最后一課》語文教學反思04-14
最后一課語文教案15篇01-22
最后一課語文教案(15篇)01-22
最后一課08-31
《最后一課》該不該退出語文教科書08-18
最后一課作文09-01
最后的一課作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