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蘇教版六年級十二冊全冊 (上)
蘇教版六年級十二冊全冊.教案(上)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十二冊)
一、任教班級學生現(xiàn)狀分析
本班學生通過近六年的學習,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比較感興趣,基礎(chǔ)知識掌握比較扎實,平時能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開展一些語文課外實踐活動,但班級中也有個別學生由于低年級時的基礎(chǔ)不扎實,以致于現(xiàn)在的成績很不理想。本學期將教給學生合理的學習與復習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語文基礎(chǔ),使他們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二、教學任務、目的和要求
1、進一步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2、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積累習慣;
4、通過語文課外實踐活動,培養(yǎng)多方面的語文能力,拓寬知識面,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5、會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
三、教材重點難點
1、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從精讀課文的學習中積累語文學習的方法。
2、針對教材中的習作訓練,開展一些語文課外實踐活動,提供.寫作的素材。
3、注重課內(nèi)知識向課外的延伸,力爭使課內(nèi)外的知識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
四、主要教學措施
1、加強訓練,方法多樣,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2、持之以恒,不斷地加強積累。
3、注重實踐,培養(yǎng)能力。
4、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理解能力。
5、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學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在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五、教改設想和教研專題
教改設想:
在教學生習作時,鼓勵學生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說真話、實話、心理話、表達真情實感。
教研專題:
農(nóng)村小學語言積累訓練的探索。
六、教學進度
第1~3周:①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二)
②第一單元(第1課至練習1)
第4~5周:第二單元(第4課至練習2)
第6~7周:第三單元(第8課至練習3)
第8~9周:第四單元(第12課至練習4)
第10~11周:①期中復習
②期中測試
③期中分析、.總結(jié)
第12~13周:第五單元(第16課至練習5)
第14~15周:第六單元(第19課至練習6)
第16~17周:第七單元(第23課至練習7)
第18~21周:①期終系統(tǒng)復習
②畢業(yè)測試
六年級習作教學.計劃
一、學生習作基礎(chǔ)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經(jīng)過幾年的習作訓練,大部分學生能寫較通順的語句,字數(shù)能達到要求,有一定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部分學生能用一定的.寫作技巧進行.寫作,內(nèi)容新穎,有獨創(chuàng)性。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學生寫的內(nèi)容中,錯別字現(xiàn)象較嚴重,個別學生的字數(shù)達不到要求,習作時寫自己想的話較少,缺乏想像能力。
二、習作訓練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作習慣。
2、繼續(xù)訓練學生觀察、想像的能力。
3、通過多實踐,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三、習作訓練措施及教改打算:
⑴訓練措施
沒有嚴格的訓練,就很難做好事情,本學期將從實要求學生做好每一次習作,采用看圖講圖意、課堂講解指導、提供習作情境、表演內(nèi)容后練筆及實踐活動等形式措施,開放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學得輕松。
⑵教改打算
①注重方法的指導,按要求訓練。
②教給學生“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對于習作的作用。
③指導學生參加語文社會實踐活動。
④用參觀、外出旅游等形式,調(diào)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
⑤借助電教手段或圖畫,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以便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
⑥規(guī)范訓練學生習作時的內(nèi)容。
⑦嚴格抓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字、詞等基礎(chǔ)下手。
四、輔助活動安排:
1、回憶寒假生活。
2、學習好古詩《村居》,讓學生改寫《村居》。
3、實踐活動:了解家鄉(xiāng)的一種產(chǎn)品。
4、參觀一個地方,指導觀察方法。
5、學生準備幾張反映個性的照片。
五、習作教學進度:
第一周:寫一段話,用上幾個成語。
第二周:介紹我國的一個民族。
第三周:漫話寒假生活。
第四周:改寫《宿新市徐公店》。
第五周:當一回小導游,介紹一下某一季節(jié)煙臺的海。
第六周:改寫《村居》。
第七周:觀察馬路上來往的行人或車輛,抓住特點寫一段話。
第八周:讀《真情的回報》有感。
第九周:看圖寫話。
第十周:說說三味書屋的陳設。
第十二周:現(xiàn)場目擊報告。
第十三周:“我寫我”練習。
第十四周:學采訪。
第十五周:介紹家鄉(xiāng)的一種產(chǎn)品。
第十六周:暢想未來。
第十七周:參觀記或旅游記。
第十八周:畢業(yè)贈言。
第十九周:以《話別——寫給×××》為題寫一篇習作。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二)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掛圖,結(jié)合有關(guān)事例,使學生明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道理,逐步養(yǎng)成深入社會學習語文、投身自然增長知識的學習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掛圖,結(jié)合有關(guān)事例,使學生懂得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道理,逐步養(yǎng)成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明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和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道理,在今后學習中進行實踐,逐步養(yǎng)成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
1、投影片。
2、課前搜集的資料、圖片等。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二) 第一教時 總第1教時
一、導入新課
二、指導看圖,學習該怎樣“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1、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指導觀察第1頁的三幅插圖。
⑴觀察第一幅圖。
①圖上的同學看到這些古代的天文儀,會想些什么?
②教師小結(jié)。
⑵觀察第二幅圖。
①指名學生說說圖片上的內(nèi)容。
②討論:同學們應怎樣才能揭開宇宙的奧秘呢?
③教師小結(jié)。
⑶觀察第三幅圖。
①說說圖上畫了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圖上的同學這時會怎么想,會說些什么呢?
③你欣賞過哪些碑刻?學到了哪些知識?
2、指導學生觀察第2~3頁的插圖。
⑴逐幅觀察第一行的四幅圖。
①說說圖上畫了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什么感受?
②同學們會什么收獲?
組織討論,匯報交流。
⑵觀察第二行插圖。
①說說圖上海面是什么景象。并指導說話。
②討論:同學們游覽了這些名勝會說些什么?
組織討論、交流。
⑶觀察第三行的插圖。
結(jié)合課外的積累,引導學生說話。
⑷教師小結(jié),引導學生說說感受。
三、.總結(jié)
1、通過觀察圖片,你知道了什么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嗎?該怎樣“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呢?
2、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談談準備怎樣“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四、作業(yè)
1、進行課外閱讀。
2、深入大自然和社會,寫觀察日記。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二) 第二教時 總第2教時
一、導入新課
二、指導看圖,教學生學會運用語文。
1、觀察第4、5頁第一行的兩幅插圖。
①討論:圖上的幾位小朋友是怎樣工作的?
②指名學生說一說。
③相互評價。
2、觀察第二行插圖。
①討論1:圖上的同學在干什么,寫字的同學是用什么姿勢寫字的?他們是怎樣握筆的,字寫得怎樣?別的同學的表情怎樣?
②討論2:說說圖上畫的是一次什么活動,參賽的同學什么樣,神態(tài)怎樣?
③交流并小結(jié)。
3、觀察第三行的插圖。
①討論:圖上的同學正在開展什么活動,大家分別在干什么?
②討論:古詩文課外活動形式很多,還可以安排哪些?
③交流、匯報。
4、觀察第4頁上的插圖。
①討論:圖是有誰在干什么,小報的質(zhì)量怎樣?
②同學們對出好小報有什么建議?
③交流、匯報。
5、觀察第5頁的插圖。
①教師介紹:這是一個學校的學生在表演課本劇《母親的恩情》,圖中的兩個同學分別扮演孟效和他的母親。
②圖上的同學表演得怎么樣?
③小結(jié):參加課本劇演出,可以鍛煉自己運用語文的能力,陶冶藝術(shù)情操,培養(yǎng)自己各方面的情感。
三、.總結(jié)
1、交流同學們在課前搜集的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例子。
2、課堂小結(jié)。
四、作業(yè)
1、分組編輯出版小報。
2、練習排演課本劇。
3、多參加語文課外活動。
1、我們愛你啊,中國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fā)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兩教時
教學過程:
第1課 第一教時 總第3教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歌唱祖國的詩歌,揭題,范讀。說一說詩中展示了祖國的哪些可愛之處。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音,畫出生字組成的詞或不理解的詞。
2、檢查自讀情況。
①出示生字,讀準音,識記形。
②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提出不
【六年級十二冊全冊 (上)】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第七冊全冊教案(精選11篇)05-23
六年級語文全冊教案03-12
六年級美術(shù)全冊教學反思08-24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05-06
六年級上冊美術(shù)全冊教案02-01
畢業(yè)冊上的自我鑒定10-22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教案02-17
六年級語文全冊教案15篇03-12
六年級語文全冊教案(15篇)03-12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全冊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