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動手試一試
動手試一試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3個新偏旁,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明白、通順地復述課文。
3.認識認真思考、親自嘗試的重要,初步懂得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復述。
難點:理解"有些問題只有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教學具準備:詞卡、小黑板。
主要板書.計劃:
8 動手試一試
錯誤 正確
科學家:"如果……就……" "只有……才能……"
動手試一試2
學生是學習和創(chuàng)造的主體,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有賴于教師創(chuàng)設相應的探究情境。首先,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誘發(fā)問題的過程,而且問題應來自于學生自己。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教材,走向自然,走向社會,走向網(wǎng)絡。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的過程。富有創(chuàng)意的課堂教學應該讓學生始終處于疑問的狀態(tài)中,處于求知若渴的狀態(tài)中。其次,課堂教學的過程應該是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上述教例中教師以讀書質疑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始終處在饒有興趣的自主探究的狀態(tài)中。長此以往,學生的探究精神將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并將最終發(fā)展成為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人格。 以往的課堂教學教師教得一本正經(jīng),學生學得一本正經(jīng),課堂生活沉悶,缺乏生機情趣,缺乏創(chuàng)新的火花。課堂教學應最大限度的接近日常生活。課堂教學方式應最大限度的接近日常生活方式。葉瀾教授《新基礎教育理論》中提出:課堂教學本身是師生生命活動的`一部分,這是活生生的生命活動,而不是游離在生活以外的認識活動。學生喜歡玩,喜歡游戲,喜歡表演,這是他們的主要生活方式。教例1中教師巧借文本資源創(chuàng)設了生活化的口語交際 的表演情境,為學生提供了自由主動的學習空間,保證了學生活動的“面”和“量”。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自主興致勃勃地去感受、去體驗、去自主建構、自由快樂表達、創(chuàng)造。 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中實現(xiàn)了學生、教師、教材、作者的多維對話,學生個性化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師生情感的交流是那么自然,那么和諧。整個教學進程洋溢著濃濃的人情味和生活的氣息。 我在備課時,剛一讀完課文《動手試一試》,就進行了一下反思。 我是按課文內(nèi)容順著講下去呢?還是要提出一些質疑,做出一些否定的解釋?孩子們可都是天真爛漫的,認真好奇的,如果我教給他們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也許會有危險出現(xiàn)呢。如:水壺燒水時,你能打開蓋,親眼去看一看冒泡了嗎?說火能燙傷人,你不信,能親自把手放火上試一試嗎?……不能、不能,絕對不能。因此,在教學時,我一定要強調課文中的一句話:“有些問題只有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弊⒁馐恰坝行,而且還要強調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動手試一試。要在老師或家長的允許下才能去試。 對課文的`理解中出現(xiàn)的問題,自己釋懷后,我才坦然地走上講臺,辯證的去引領孩子讀課文,理解課文,并使孩子們明白一個道理:科學求真求實的品質,是我們可與科學家平等比肩的重要基礎。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人云亦云,要積極動腦思考,多動手親自試驗。只有這樣,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要有選擇性的試驗)。 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我認為教師先吃透課文,理解課文,非常重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導向,更是至關重要。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會15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0個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偏旁,理解生詞。 3、初步明白認真思考,親自嘗試的重要性,初步懂得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重點:讀通課文。 生字詞的朗讀書寫。 教學難點:初步明白認真思考,親身嘗試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思考: 1、課文主要講了有關誰的故事? 2、為什么要用這樣的課題? 3、作者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二、讀一讀。 一杯水魚鱗哎呀 往外漫他倆答案 實驗科學家試一試 三、回答問題,初步理解課文。 四、指導讀通讀順。 五、生字指導書寫。 六、作業(yè)。 課本上描紅。 七、課堂練習。 《習字冊》上相應部分仿影、描紅、臨寫。 八、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細讀課文。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5個生字,理解生詞。 3、明白認真思考,親身嘗試的道理重要,初步懂得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明白認真思考,親身嘗試的重要。 初步復述課文。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思考: 科學家給小學生做了個什么實驗。 二、學習1—4自然段。 1、朗讀如果放進去的`是金魚,水就不會往外漫。這是為什么呢? 看圖,一個同學說了什么?另一個同學呢? 請學生分角色朗讀。 2、指導朗讀。 三、學習5—6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思考: 瑪麗亞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樣做的? 2、學生回答。 3、有感情朗讀。 4、分角色朗讀。 反復誦讀,深刻體會。 四、學習第七自然段。 瑪利亞到底是誰呢?請學生介紹一下。 五、學習生字。 學生自形分析字形,分別組詞。 六、課堂作業(yè)。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把它抄在自己的本子上。 2、課本上描紅。 3、《習字冊》上相應的生字仿寫、臨寫。 七、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鞏固小結。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明白、通順的復述課文。 2、復習鞏固生字,能用有關詞語進行說話練習。 3、明白認真思考,親身嘗試的重要,初步懂得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重點:復述課文;生字詞的書寫與朗讀。 教學難點:初步懂得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指導復述。 科學家做實驗,提問題 兩個同學的回答 科學家的回答 三、同桌互相嘗試復述。 四、請學生復述。 五、分角色朗讀。 六、學生生字,學生分析字形,并口頭組詞。 七、課堂練習。 1、用如果就只有才造句。 2、聽寫。 3、課本上描紅。 4、《習字冊》上的仿影、臨寫。 八、課堂小結。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3個新偏旁,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明白、通順地復述課文。 3.認識認真思考、親自嘗試的重要,初步懂得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復述。 難點:理解有些問題只有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教學具準備: 詞卡、小黑板。 主要板書計劃: 8 動手試一試 錯誤 正確 科學家:如果就 只有才能 覺得不對 瑪麗亞 (試驗) 奇怪 問 說不明白 作業(yè)設計安排: 課內(nèi):描紅、寫字、復述課文 課外:把課文復述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揭示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8 動手試一試 2、解釋題意 動手試一試里的試,意思是嘗試、試驗的意思;試一試是嘗試一下;動手試一試是動手做一做,看結果是什么樣的意思。動手做和動腦子想應當結合起來,但有時要強調動腦子想,而有時就要強調親自動手做。這篇課文就是強調要親自動手做。 三、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標好節(jié)號。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或不理解的詞語。 。2)會讀本課的生字,能識記田字格里的生字的字形。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實驗覺得漫問題正確科學家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卡。 另麗夫試一試如果只有著名 。2)指名讀生字詞,注意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等。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理解下列詞語: 另:另外。 問題:要解決的疑問。 覺得:感覺到。 正確:對。 科學家:作科學研究工作有成就的人。 。4)抽詞卡讓學生讀, 3、個人練讀課文。 四、寫字指導,教認新偏旁 1、指導要點。 。1)須按筆順描紅的字,逐字講解 另:上部口扁,下部是刀。 試:斜鉤上不能加撇。 驗:學會新偏旁馬字旁;右部三點,左中兩點是側點,右點是撇點。 確:學會新偏旁石字旁,右部第三筆是撇不是豎。 (2)其他要描紅的字。 如:右部口位偏上不偏下。 麗:下部半框中只有一點。 科:右部兩點需上下排列。 哈:左部口形定位應略高些。 2、書上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五、布置讀課文,思考問題。 1、科學家做了什么實驗?提了什么問題?兩個同學怎么回答的? 2、瑪利亞作了什么是實驗?提了什么問題?科學家怎么回答的? 3、瑪利亞后來成了什么樣的人?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提問上節(jié)課留的思考題,依次指名回答。 二、精讀訓練 1、把課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四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五六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 2、依次進行講讀。 第一部分: 。1)指名讀 。2)問:第一段講了什么? 。3)第二段有幾句話?每一句分別說了什么?這是為什么會產(chǎn)生什么結果呢? 。4)第三四段說了什么? 。5)看圖回答問題。 圖上畫有幾個人?他們是哪些人?桌子上擺著什么?科學家的`手勢說明他在說什么? 。6)小結:這部分講科學家做實驗、提問題,兩個同學分別作了回答。 第二部分: (1)指名讀 。2)第五段有幾句話?分別說了什么?瑪利亞是畫上哪個人?她是怎么動手做試驗的?結果她看到了什么?哎呀是什么意思? (3)第六段有幾句話?分別說了什么?從什么地方看出科學家提出的問題是錯誤的?科學家有什么反應?只有才能這句話強調什么? (4)小結:這一部分講的是瑪利亞作了試驗,向科學家提出問題,科學家作了回答。 。5)齊讀第二部分。 三、布置再讀課文 1、思考:讀了這篇課文有什么體會、收獲? 2、照課文習題三的要求抄寫詞語。 第三課時 一、聽寫詞語 二、繼續(xù)精講訓練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說了什么? 3、簡介居里夫人。 4、為什么這篇課文最后要寫這一句話? 三、總結 這篇課文說的是居里夫人小時侯學習有疑問就親自做試驗,得到正確的答案。說明了有些問題只有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這個道理。 你們學了這篇課文以后,有什么收獲和體會,可以自由談談。 四、朗讀指導 1、第一部分要抓住重點詞語,讀時要強調語氣,如丟進小石子水漫放進金魚水不會漫,以引起注意,理解意思。 2、第2部分描寫瑪利亞心理活動的詞覺得不對說不明白奇怪問要讀得清晰,掌握好語氣和語速;嘆詞哎呀要讀出驚奇的語氣;反問句您為什么錯誤的問題要讀出有禮貌而自信的語氣。 3、第三部分的就是要重讀,顯示后面詞語意思的分量,以引起重視。 五、復述指導 1、揭示復述提綱以啟示學生復述的順序。 2、利用板書,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串連。 3、指名復述,師生評議。 4、同座二人交替復述,互提意見。 六、作業(yè)練習 1、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科()如()另() 種()和()只() 2、用如果就、只有才能各說一句話。 3、聽寫:有些問題正確的答案 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教學內(nèi)容: 《動手試一試》 教材分析: 對于成長中的兒童來說,科學家頭上總是籠罩著一層圣潔的光環(huán)。這光環(huán)是學識之光,是智慧之光,照耀著孩子們求知的眼睛。《動手試一試》這篇文章,通過一個錯誤問題的提出、求證,告訴我們一個這樣的道理:科學求真、求實的品質是我們可與科學家平等比肩的重要基礎。 教學理念: 小學生往往對大人的話不加懷疑,本文就是一個例子,在教學中教師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先提問再讓學生讀書理解,再而做實驗,使學生明白本課告訴我們的道理:有些問題只有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教學重、難點: 1、會寫本課7個生字,會讀文中15個生字。 2、從不同人對科學家提出的問題的態(tài)度和做法中受到啟迪。 學習目標: 1、會寫本課7個生字,會讀文中1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幫助學生樹立不迷信盲從“權威”說法,實事求是。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生字頭飾、實驗材料(每組提供一套:玻璃杯、金魚、石子若干塊、抹布)、活動記錄單。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準備這些東西嗎?因為我們今天要做一個有趣的實驗。在做實驗之前,我想問你們一個問題,為什么往一個盛滿水的杯子里放入一顆石子水就溢出來,而放入一條金魚水就不往外溢呢? 生自由發(fā)言。 師:到底你們誰說的對呢?老師希望你們自己動手試一試。(教師板書課題)不過不是現(xiàn)在,只有將課文讀流利的同學才可以,因為只有將課文理解才能將實驗做成功,F(xiàn)在就請你們讀書吧! 生自讀。 。ㄇ榫呈屈c燃求知欲、創(chuàng)造欲的火把,創(chuàng)設的懸念促使學生自身產(chǎn)生強烈的內(nèi)部驅力,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同時,又不能分散學生課上注意力,不能影響其它環(huán)節(jié)(如識字、閱讀)的有效落實。) 二、初步感知課文,讀中認字。 1、學生自由初讀,整體感知全文內(nèi)容,圈點出自己不識的字,認為難認的'字。然后在小組中交流認字(小組長檢查認字利用字卡互幫互學,交流記字的好辦法,選出發(fā)言代表。) 。ㄗ鹬貙W生已有的認知基礎,自主識字方法的積累,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自主思考、合作交流)。 2、交流學字。 師:為了檢驗同學們的學習情況,老師可是出了很多難題考你們,來比一比誰學的最好。(采取游戲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拧拔艺J你演他猜”鞏固動詞“端、丟、放、提”的認讀; 、啤罢遗笥选被顒又,學生根據(jù)頭飾上的字組詞結友鞏固認讀“試驗、另外、正確”; ⑶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 一位科學家給小朋友做了一個實驗。 科學家哈哈大笑,說:“我就是要讓你們知道,有些問題只有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 (通過游戲式的檢查,師生相互評價,符合小學生喜歡做游戲的天性,達到了寓教于樂,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讀做結合,品文悟理: 1、師:同學們記生字真是又快又準,那么下面哪位同學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能力。 指名讀,待學生讀熟練時,宣布實驗準備就緒。 師:下面就讓我們來做實驗吧!老師希望小組成員合作,協(xié)作分工。(教師分工“讀文、操作、對照指正、記錄、匯報”;學生可能聯(lián)系文中詞句匯報,也可以用自己的表達,加入自己新的發(fā)現(xiàn)和理解。) 2、生匯報實驗結果。 3、教師點拔:“除了伊倫娜的實驗,文中另兩個同學怎么想,怎么說?結合分角色讀,討論:他們?yōu)槭裁绰犘趴茖W家的話?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你們有過類似的想法嗎?比如聽了老師、父母的話,自己又半信半疑時,怎么辦?’相應地再讀文末科學家的一段話,深化理解句子,談個人感受,讀出個性的理解!痹诖,教師還可以把課堂學習引向生活,拓展生活資源,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在日常生活中,你自己嘗試做過一些小實驗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互相交流。 。ù谁h(huán)節(jié)激勵孩子們真正在童年生活中不時閃爍出實踐,探索,開放與創(chuàng)造的火花。) 第二課時 一、復習 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組詞說話。 二、寫字指導 學生已初步具備了自主觀察字形結構、筆畫占格位置的學習能力(本課要求會寫的7個生字中有4個是左右結構,可歸類觀察集中比較;另3個生字自主觀察)。 在本單元寫字指導中側重“點”的書寫。本單元要求會寫的25個字中帶點的有15個,本課7個生字中帶點的是4個,包括短點、長點、上下排列的點;指導時教師范寫與學生書寫、描紅相結合,生評、師評相結合。 教學目標 學會8個生字,認讀6個字。 在田字格中寫字,注意寫端正。 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和寫字能力。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寫字 教學準備 教師:實物投影 學生: 生字本、課前生字的預習 教學過程 一、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語氣。 這課文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2.學生讀課文,做填空練習: 。 )說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有些問題要( ),才能( )。 二、新授。 1.字音。 出示卡片檢查學生讀字音的`情況。 杯子 進出 但是 如果 因為 另外 車把 讓路 指生讀。齊讀。搶讀。 2.字型。 請你觀察這些生字,我們把這些生字按結構分類。 3.寫字。 請你按筆順描紅 學生描紅注意一筆到位 獨立書寫一個字,和范字對照修改,然后再寫下一個字。 學生獨立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三、拓展練習。 學生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用所學習的生字組詞。 用你喜歡的詞語說句子。 四、練習 抄寫詞語。 五、 板書設計 4 動手試一試 媽媽說:“不能光想,要做做看! 朗志萬說:“科學家說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有些問題要動手試一 試,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教材分析】 課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記敘了居里夫人小時候不迷信權威,通過動手試一試來尋求問題正確答案的事,贊揚了她肯動腦、善思考、重實踐、敢發(fā)問的優(yōu)良品質和可貴精神,揭示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課文按照事物發(fā)展的順序,依循“設疑--探疑--釋疑”的線索,一步一步地揭示全文的中心--“有些問題只有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課文言近旨遠,極富人生啟迪意義。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明白、通順地復述課文。 2、學會20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0個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明白認真思考,親身嘗試的重要,初步懂得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有些問題只有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一句。 【課前準備】小黑板、詞卡、課文錄音、投影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解題。 1、今天我們學習關于科學家居里夫人小時候的一篇課文,板書:8、動手試一試。 2、動手試一試就是動手做一做,看結果怎樣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 1、朗讀課文,找出生字。 2、教學生字。 生字讀音部首筆畫組詞筆順 試考試筆試 實實驗實在 驗實驗試驗 另另外另類 題試題題目 確確實正確 麗美麗壯麗 3、理解詞語。 另:另外的,別的。 問題:要解決的疑惑。 正確:對。 科學家:指做科學研究有成就的人。 4、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師正音。強調:試、另、鱗、倆的讀音。 三、指導書寫,記憶字形。 試:右部第四筆是提,不是橫。 實:上部占三分之一。 驗:右部三占中,中、左兩點是側點,右點是撇點。 科:右部兩點是上下排列,不能左右排列或斜向排列。 四、當堂鞏固。 完成《字冊上》課的練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比一比,組詞。 科()如()另()種()和()只() 2、書空下列字的筆順,并說出它們的偏旁。 試驗實確題 二、分析理解。 第1--4節(jié) 1、自由讀1-4節(jié)。 2、科學家給小朋友們做了什么實驗?結果怎樣? 3、“漫了出來”是什么意思? 4、你認為兩個同學的回答有道理嗎? 5、齊讀1-4節(jié), 6、瑪麗亞的想法是什么呢? 第5、6節(jié) 1、指名讀。 2、瑪麗亞是怎樣做實驗的?結果又怎樣?(她就找來一條金魚,……水也漫出來了。) 3、她得出的結果與科學家的不一磁,這時她是怎樣做的呢? 4、齊讀科學家說的話。 5、談談自己對科學家的話的理解。 第7節(jié) 1、指名讀。 2、簡介居里夫人。 三、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寫的是居里夫人小時候的故事遇到問題就自己動手親自試驗,得到正確答案的故事,告訴我們“有些問題只有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到正確答案”這樣一個道理。 四、當堂鞏固。 1、用“如果……就……”和“只有……才能……”各說一句話。 2、擴詞。 試()()()實()()() 題()()()確()()() 第三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聽寫詞語。 二、指導復述課文。 1、出示投影片,邊看圖邊聽錄音。 2、根據(jù)板書,理清課文脈絡。 3、試述。 4、指名復述。 三、當堂鞏固。 1、復述課文。 2、聽寫“有些問題只有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答案。” 3、她很奇怪,就去問科學家:“提供了一個錯誤的?”科學家,說:“我就是讓你們知道有些問題,! 四、作業(yè)。 1、比一比,再組詞。 臉()實()題()麗() 驗()頭()提()力() 2、造句。 如果……就…… 只有……才能…… 3、完成語文練習冊。 【動手試一試】相關文章: 試一試作文05-10 自己試一試教學反思03-14 動手的快樂作文02-04 自己動手作文03-14 [推薦]試一試作文14篇11-18 動手制作作文03-21 以試一試為話題的作文800字08-16 動手做教學反思04-05 動手做的教學反思04-05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作文02-04動手試一試3
動手試一試4
動手試一試5
動手試一試6
動手試一試7
動手試一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