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草 教學 示例
草 教學教案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離、枯、榮、野、燒、盡”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草》這首詩原題為《賦得古原草送別》,作者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原詩為: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共8行4句,課文摘用其前4行,詩題改為《草》。這4行詩句的意思是:原野上長滿了茂盛的野草,這些草年年都是秋冬枯萎了,春夏又茂密地生長,野火只能燒掉草的莖、葉,它的根還在,來年春天,草兒又重新發(fā)芽生長。課文概述了野草的特點,贊頌了它頑強的生命力。
教學重點是學會本課的5個生字和背誦課文。
教法建議:
1.導入新課:可以從學生身邊常見的事物引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進入新課。
2.理解詩意:可以利用課件,演示草的生長過程,然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
3.熟讀成誦: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體味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最后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4.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起穿針引線的作用。
教學設計示例
1 草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離、枯、榮、野、燒、盡”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教師手拿一棵小草提問:這是什么?你們知道它有什么特點嗎?你對什么季節(jié)的草最感興趣?為什么呢?(學生可結合查找資料。)
2.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所寫的古詩《草》,看看詩中寫了小草的什么特點?
二、范讀課文,學生領會。
三、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讀課文。
2.指名讀(1)注意兩個“一”的讀法,前一個“一”讀yí,后一個“一”讀y@(2)注意糾正錯音。(3)注意讀出節(jié)奏。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四、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放課件,整體感知詩的意境。
先出現(xiàn)生長著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再出現(xiàn)草葉枯黃的秋景,在烈烈勁風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現(xiàn)春回大地,小草鉆出灰燼,一派勃勃生機的畫面。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談談對詩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師做重點指導。
離離:形容野草茂盛的樣子。
歲:年。
盡:完。
生:生長。
榮:茂盛。
4.質疑問難,深入理解詩句。
提問: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為什么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呢,
議答:野火只能燒掉草的莖葉,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燒不掉的,所以來年春天,草還會重新長出來,從而體會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生:白居易為什么要寫草呢?
議答:白居易贊賞小草頑強的生命力。告訴人們要學習草頑強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學生邊想象詩意,邊練習背誦。
五、自學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內(nèi)交流。
3.指導書寫。
六、板書設計
1 草
【草 教學 示例】相關文章:
拼音教學隨感示例05-31
草教學反思08-24
《草》教學反思03-23
《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08-18
可愛的草塘教學反思03-01
提案范文示例05-31
新郎致詞示例08-24
吉他作文示例06-15
識字學詞學句(二)2 教學示例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