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登嘉州凌云寺作 岑參》詩歌鑒賞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詩歌吧,詩歌富于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jié)構(gòu)形式的美。詩歌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詩歌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登嘉州凌云寺作 岑參》詩歌鑒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登嘉州凌云寺作
岑參
寺出飛鳥外,青峰戴朱樓。
搏壁躋半空,喜得登上頭。
殆知宇宙闊,下看三江流。
天晴見峨眉,如向波上浮。
迥曠煙景豁,陰森棕楠稠。
愿割區(qū)中緣,永從塵外游。
回風吹虎穴,片雨當龍湫。
僧房云蒙蒙,夏月寒颼颼。
回合俯近郭,寥落見行舟。
勝概無端倪,天宮可淹留。
一官詎足道,欲去令人愁。
岑參詩鑒賞
嘉州,在今四川省樂山市。凌云寺在樂山城郊,正對大渡河口的岷江東岸的凌云山上。安史亂后,岑參入蜀任嘉州刺史,登寺觀景,有感而作此詩。
這時,詩人已屆暮年,雖然歷經(jīng)坎坷但壯志未酬,歌行雄健之風依稀可見。開頭兩句,寺出飛鳥外,青峰戴朱樓。仍保留盛年時的風格。寫凌云寺高聳之貌,借飛鳥青峰映襯,突出了凌云寺的高峻壯麗。
飛鳥與青峰,從地面上看,都是高空之物,但在詩人筆下凌云寺卻高出飛鳥,躍出青峰。起筆遒勁,形象傳神。把寺上紅樓比喻為戴帽,凌云寺儼然成了頂天立地的巨人。佛寺如此奇?zhèn),現(xiàn)在得以于半山腰攀援登臨,自然是喜得之事。
然而,喜得登上頭的喜悅,主要不在登寺本身,而在于憑高遠眺,開闊眼界,拓寬胸襟。因而在詠寺之高以后,緊接著語氣一轉(zhuǎn),抒發(fā)出殆知宇宙闊,下看三江流的情思。如此,從寫寺過渡到寫寺外的宇宙三江,峨眉煙景,就顯得合乎自然了。
身登高寺,峨眉山景,盡收眼底。寫峨眉山,一詠一嘆,用了六句。天晴見峨眉,如向波上浮。迥煙景豁,陰森棕楠稠。今日天晴氣朗,得以看清楚了峨眉山的狀貌:山嶺蜿蜒起伏,如波濤滾滾;遼遠的云霧似裊裊青煙,使山景空曠浩茫;棕樹楠樹漫山遍野,蓊郁陰森,一派肅穆。以上四句勾勒峨眉山景,接著直抒胸臆,發(fā)出慨嘆:愿割區(qū)中緣,永從塵外游。詩人眼界高遠空闊,觸景生情,故有此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詩人看破凡塵,對紛擾的世俗產(chǎn)生了厭倦情緒,希望超凡脫俗,云游塵外。有了這番念頭,才把眼光轉(zhuǎn)向佛寺內(nèi)部和佛寺的周圍環(huán)境。
回風吹虎穴,片雨當龍湫;⒀ǘ、龍湫潭都在附近,山風回旋,細雨濛濛,這是寺上的氣象;僧房云蒙蒙,夏月寒颼颼。間間僧舍,如蒙蒙云朵,若水月光,寒氣襲人,這是寺中氣氛;嘉州府城,坐落山下,片片風帆,撒于江面,這是寺下景象。
寫罷諸景,又是一番慨嘆:勝概無端倪,天宮可淹留。佛寺美景無邊,詩人很想在這寶剎天宮之中長留久住。然而,雖然一官詎足道,是欲去令人愁,最終只落得滿腹憂愁。
此時詩人的情緒,顯得有些消沉、悲觀,寫作手法上也與先前不同,不是一氣寫景,高調(diào)抒情,而是邊詠邊嘆,一詠三嘆,錯綜起伏。這大約與安史亂后唐朝江山頹敗、詩人壯志未酬的心境有關(guān)聯(lián)。
【《登嘉州凌云寺作 岑參》詩歌鑒賞】相關(guān)文章:
岑參的詩歌11-22
岑參的邊塞詩歌作品岑參的邊塞詩05-17
詩歌的鑒賞02-18
詩歌鑒賞06-24
詩歌鑒賞范文02-24
(必備)詩歌鑒賞07-11
《塞下曲》詩歌鑒賞05-08
【集合】詩歌鑒賞07-11
[精]詩歌鑒賞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