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教學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實用】作文教學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作文教學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看圖作文《勝似親人》。
一、說教材
《勝似親人》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的習作訓練之一。
愛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本單元 "人間真情"專題要在孩子們的心田上撒上愛的陽光,盛開愛的花朵,淌過愛的溪流,點燃愛的烈火。書上這幅《勝似親人》的圖畫就描繪了一首愛的贊歌,通過習作讓學生們進一步感受體會到人與人之間因為有了互相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畫面上的一位苗族老奶奶懷里摟著一位小姑娘,用手撫摸著小姑娘的臉,似乎在說著什么;旁邊有只木盆,周圍晾著已經洗好的衣服;墻角靠著一根拐杖。由此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觀察《勝似親人》這幅圖,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展開合理想象。
。2)組織語言,嘗試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感。習作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
(3)感受情感表達的方法,在互幫互助的人際常情教育中體會人間真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仔細看圖,發(fā)揮想象,嘗試習作
教學難點:理解圖意,進行合理想象。
二、說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寫話能力。進行獨立寫作文是可以實現(xiàn)的,但是,由于孩子們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或是留守兒童,再加上生活條件的優(yōu)越,很多孩子對愛的體驗不是很深刻,不少學生往往畏懼習作,甚至無話可寫,習作語言干巴枯燥,內容空洞不豐滿,一篇文章就像一具"木頭人",缺乏個性和生命的靈性,作文中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常常令我們讀起來索然無味。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設計上把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出來,讓他們用心靈去感悟。
三、說教法、學法
看圖習作,主要通過大膽想象、猜測來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從而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激發(fā)學生說的愿望、寫的興趣。新課標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本節(jié)課上,我設計了以下教法和學法:
1.創(chuàng)設情景,為學生提供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給學生以想象的空間。
2.問題交流法。引導學生從圖畫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進入問題情境,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找到可能性的答案。學生在各抒己見、暢說欲言的氛圍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拓寬寫作思路,為自由而有創(chuàng)意的習作豐富材料。
3.指導點撥法。在學生討論和發(fā)言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有爭議的問題和語言上需要及時修改的地方,老師要適當點撥引導。
4.點評、借鑒法。引導學生用自評、他評等方法在小組內共同探討,進一步修改習作。欣賞范文,逐步提高鑒賞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播放音樂《愛的奉獻》,請學生用一個字或一句話來說說聽音樂后的感受,引出"愛"的主題。
接著讓學生自由說說生活中體會到的愛,老師加于引導,逐步明白有親人的愛,也有別人給我們的愛。
至此,我已經引出了本課的課題。用音樂來渲染氣氛,用生活中的事例來加深學生對愛的體會,引導學生進入人間真情的情感氛圍,為學生的真情流露做好鋪墊,相信孩子們心中一定會受到深深地觸動。
2.明確目的,導入主題: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時時暖人心。下面,我們來觀察一幅圖畫,看看畫里面表達的又是誰對誰的愛。
3.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要求,體現(xiàn)目標導學理念。
。1)認真觀察圖畫,注意圖中畫了哪些內容。
。2)從圖中信息猜測老奶奶和小姑娘之間的關系,想象她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3)補充完整畫面之外的內容。
。4)發(fā)揮想象,將畫中看到的內容和畫外想象到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完成一篇習作。
。ǘ┯^察圖畫,感知內容。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圖畫,看圖畫上有什么。根據學生的匯報逐步歸納畫中的內容:畫面上的一位苗族老奶奶懷里摟著一位小姑娘,用手撫摸著小姑娘的臉,似乎在說著什么;旁邊有只木盆,周圍晾著已經洗好的衣服;墻角靠著一根拐杖。
2.討論:她們的服飾各有什么特點?想想這反映了什么?小姑娘與老奶奶是什么關系呢?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她們之間的關系:老奶奶是少數(shù)民族,小姑娘卻是漢族人,她們不是親人。這時出示本課的題目——勝似親人
仔細觀察畫面,老奶奶為什么要摟抱、撫摸著小姑娘?這一環(huán)節(jié)應該能讓學生明白畫中反映的事情:小姑娘幫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感謝小姑娘,為寫作奠定基礎。
(三)拓展思維,豐富內容
1. 發(fā)揮想象:小姑娘是怎樣幫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
要求學生動筆寫寫:
①用上"先……再……然后……接著……最后……"等表示先后順序的關聯(lián)詞把小姑娘洗衣服的經過寫清楚。
②把小姑娘洗衣服的動作、聲音和心理活動等寫具體。
根據學生情況,相機出示參考詞匯:
動作描寫: 系 背 蹲 浸 擦 搓洗 捶打 刷 漂 擰 展開 搭
聲音描寫:嘩嘩嘩 嚓嚓嚓 唰唰唰
心理活動:呀,這些衣服可真沉。老奶奶年紀這么大了,洗衣服多累呀!可我年紀輕,有的是力氣。
細節(jié)描寫:細細的汗珠滲滿了額頭 溪水濺濕了小姑娘的布鞋
2.當小姑娘洗好了衣服,把衣服和床單晾曬好后,老奶奶回來了,看到此情此景,老奶奶會怎么感謝小姑娘呢?小姑娘又會有哪些表現(xiàn)呢?發(fā)揮想象,把當時她們的動作、語言和表情寫下來。
3.討論思考以下問題:
。1)老奶奶為什么是孤身一人呢?她沒有親人照顧嗎?
(2)老奶奶身邊沒有親人,生活遇到了困難,樂于助人的小姑娘平常還可能會幫她做些什么事情呢?
。3)這么一位美麗、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愛心讓老奶奶得到了比親人還好的照顧,你有什么想法?
。ㄋ模┥罨黝},擬訂題目
在合理想象充分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到小姑娘與老奶奶之間的愛,更加明確"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主題,并確定文章的中心,圍繞中心去選材;在擬定題目時,引導學生可以用"勝似親人"做題目,也可以根據習作的具體內容自擬題目,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自主作文,又能讓學生抓住重點,把重點寫詳細,寫具體。
指導學生列好習作提綱,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給學生介紹如何寫好開頭和結尾
自主作文,教師巡視,相互點評。
板書設計:
看圖習作《勝似親人》
人物的衣著、外貌、動作、表情
仔細觀察 周圍的環(huán)境
判斷她們的身份、年齡
可能是什么關系
展開想象 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時間、地點、
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總之,只要我們努力激發(fā)每一個孩子的寫作內動力,就能使學生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使作文變成一件充滿樂趣的事兒,從而迎來一個收獲的冬天。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作文教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教學說課稿01-31
作文教學說課稿08-06
致橡樹教學說課稿10-18
古人談讀書評課說課稿教學反思08-23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學說課稿03-27
比尾巴說課稿02-15
《橋》說課稿11-26
《鯨》說課稿01-16
美術說課稿01-17
《村居》說課稿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