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吹阶魑牡纳碛鞍,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的作文 篇1
聽媽媽說,日照是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暑假里,我們一家背上行囊,一行到盼望已久的青島日照旅行。三天的時間,我不虛此行,結識了兩位摯友——一副藍色行頭的大海和他的鄰居沙灘。大海特別搗蛋,總是捉弄我;沙灘熱情似火;和我玩得可開心了。
你瞧瞧!淘氣的大海又開始捉弄我了。我穿上一身藍色的泳衣,踢踢腿,甩甩胳膊,拿起游泳圈,高喊一聲:“我來也!”只聽撲通一聲,我便撲進大海的懷抱中了。起先大海溫柔極了,我得意洋洋地享受著大海的廣闊,呼吸著大海特有的腥味,可剛過一會兒,它的頑皮勁兒就上來了。它激起一米多高的海浪,遠望一條條海浪就像一條條白線,白線的速度逐漸加快,過了一會兒,那好似千萬匹白馬的浪潮加速度沖向我的頭頂,真是“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 ”呀!這個浪頭讓我喝了一肚子海水,你說,大海淘氣不淘氣?我真是拿他沒有辦法,我去找沙灘,不理這個“搗蛋鬼”了。我興致勃勃地來到大海的鄰居——沙灘那里,我要在沙灘上堆起了一座“金字塔”, 這時,弟弟也加入了我的“建筑隊”,我們不停地淘沙,沙灘好像故意逗我玩,像個孩子似的,源源不斷地從滑梯上滑下,我對弟弟說:“古埃及人在沒有任何先進工具的情況下,建造了一座又一座宏偉的工程,我們遇到的這點困難怕啥,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小弟,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加油!”我和弟弟擊掌之后繼續(xù)投入戰(zhàn)斗,“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我們的金字塔終于要完工了,可是淘氣的大海偏偏派出它的“精兵強將”來毀滅我們建造的`“金字塔”,瞬間,我們的勞動成果就化為烏有,只留下一灘爛泥,氣得我火冒三丈,眼冒金星,我打算好好教訓它一頓。全副武裝之后,我怒氣沖沖地找他去了。誰料想,我剛坐上游泳圈,它就先發(fā)制人,我又被它的“大將”——大波浪,連人帶游泳圈掀了個底朝天,我呀,最慘,一頭栽進水里又咽得喘不過氣來,我再淹淹就成“咸人” 了。到了中午,天空又來了位“不速之客”——太陽,熱得冒汗的它把我的皮膚曬得火辣辣得疼。
紅日西沉,天色逐漸暗了下來。西邊,燒起了一片火紅的晚霞……我們在海邊度過了美好的一天,而這一天也給我留下了記號——你瞧,我那白雪公主似的皮膚,如今竟變成墨汁一般。直到現在,每當我望著自己被曬得黝黑黝黑、蛻了
皮的皮膚還會想起那在我的心里安家住下來的,日照淘氣的大海,那熱情的沙灘,那些歡聲笑語……為了它們而變成黑公主,值了!
小學生的作文 篇2
你是要問我:“小學時哪一件事讓你最難忘!蔽視敛华q豫地回答:“辯論賽!”
那次我們辯論賽的題目是:科技發(fā)展是利還是弊。我是正方的肛表,我們的觀點是科技發(fā)展是利。邵佳欣是反方代表,她們的觀點是科技發(fā)展是弊。當我們說完規(guī)則后,我們便開媽了激烈的“戰(zhàn)斗”。首先我派出我的好閨蜜----袁夢“打頭陣”,對方派出的是一名男生——董麒。接著他倆便“打”了起來:袁夢說:“如果沒有科技的'發(fā)展,我們怎么會坐在這教室里上課?”董麒一邊用起了他的招牌動作----右手捶打著左手主,說道:“對方辯友,我反對你的觀點,雖然科技的發(fā)展讓我們能在這教室里上課,但由于科技的發(fā)展,地球正走向滅約!”大家都被他的話怔住了,隨后,他又解釋道:“由于科技的發(fā)展,一些工廠不停向水里排放污水,向空中放煙霧使得環(huán)境受到污染!”頓時,對方辯友們拍起了巴掌。袁夢立即說:“但是由于科技更好的發(fā)展,現在這種現象正在慢慢的減少,地球將不再受到污染!”接著,對方又重新派出了一名同學——何潔。何潔說:“正因為科技的發(fā)展,才會引起戰(zhàn)爭,就是因為戰(zhàn)爭,死了好多百姓!”我站起來說:“對方辯友,我反對你的觀點,首先,不是我們要打別的國家,然是別的國家要打我們中國,要是沒有科技的發(fā)展,我們用什么保衛(wèi)自己,保衛(wèi)國家?這樣一來,就會死更多的人!焙苓^一節(jié)課就過去了,我們還是沒有達成一致。
最后徐老師說:“其實科技發(fā)展既有利,又有弊。這次的辯論賽很激烈,大家都很涌躍,這點我要表揚大家…”那次的辯論賽將成為我永遠抹不去的記憶!
小學生的作文 篇3
奶奶家門前有一棵小樹,這棵小樹教給我一個做人的道理。
那是一棵普通的小樹,它雖然不太惹人喜愛,雖然沒有什么動聽的名字,雖然只是一棵孤獨的樹,但是它把它的一切都獻給我奶奶家。
春天,春風姑娘吹著它,春雨姐姐澆著它,小樹抽出新的.枝條,慢慢長出了嫩綠的葉子。每當我去奶奶家,它就隨風搖擺,好像向我招手。有時,奶奶剪下幾枝,用它做——鞭子。
夏天,天氣非常炎熱,每當生爐子做飯的時候就更熱了,奶奶讓爺爺把爐臺移到小樹陰下,這樣就不會覺得熱了。
秋天,小樹的葉子漸漸黃了,一片片葉子像一只只黃蝴蝶一樣飄落下來,真美麗呀!每到這時,我都揀起一些落葉夾在書里做書簽。
冬天,小樹枝上堆滿了雪。有時,中午溫度高一點,于是,雪化成了水,流到下面的樹枝上,流到樹干上,漸漸地又結成了冰溜子,變成了“鐘乳石”,我高興地叫爺爺、奶奶來看……
雖然這棵小樹很普通,但是,它無私地奉獻自己,為別人提供方便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
小學生的作文 篇4
海灣小學自20xx年成立了民族重點寄宿制班級以來,平均每年都在全縣范圍內招收了近200名少數民族寄宿制學生,這些來自偏遠山區(qū)的農村孩子在我校收到了3年良好的教育后,無論是知識結構還是自身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都得到了極大的改觀。海灣小學全體教師的努力得到多方肯定,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的少數民族學生到我校插班就讀。我校現在拋開民族班不算,普通班民族學生人數達到了班級人數的三分之一,有的班級甚至達到了一半。
絕大多數民族班新生剛到我校就讀時,漢語表達能力不強,少部分來自一類體制學;蚱h校點的學生根本連漢語都不會說,四年級的學生連基本的寫話都不會,學習底子薄,語文基礎差。大部分作文學生出現語句不通、內容乏味、中心不明、記流水賬等情況。究其原因,是少數民族學生從呀呀學語起,說的是本民族語言,大部分上學后才開始學習漢語,漢語表達起步晚、基礎差,加之受到本民族語言的影響,平時交談習慣用本民族語言,不善于用漢語表達;甚至有些學生膽子小,怕說錯話,不敢用漢語表達。這種不良的語言環(huán)境導致學生在寫作文時出現語序混亂,語句不通順。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小學生相對于城市里的學生而言,他們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鮮事物比較少、可供閱讀的書籍匱乏、現代教育信息相對閉塞,造成他們見識少,知識面窄,使作文表達成了無水之源,無木之本。家庭教育較差,大部分家長文化知識有限,缺乏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識,既無經驗也無意識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有些家長整日忙于生計,很少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溝通,久而久之,形成了“只養(yǎng)不育”的局面。有些家長外出打工,將孩子寄托給其他親屬照管,這些留守兒童更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
針對這些困境和現狀,我在這些年探索并總結出一條適應我校民族小學生寫作提高的教學策略,為今后對少數民族學生的作文教學提供出可借鑒的思路和方法。
一、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個性特征和身心發(fā)展來看,他們的知識幾乎完全是靠興趣獲取的。因此,我在面對民族班新生糟糕透頂的作文時,我沒有批評和責怪他們,盡量地挖掘閃光點并加以修改充實,將細心修改后的文章當成學生自己的文章在作文評講課上朗讀并點評。在班上創(chuàng)辦作文園地,把學生有進步的作文讓他們自習謄抄以后張貼在作文園地里。張貼的范圍不局限于優(yōu)秀作文,有進步的作文同樣張貼。這樣,逐漸消除培養(yǎng)了學生對作文的恐懼感,并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自習觀察的習慣
為了讓學生寫好作文,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比較重視教學生仔細觀察,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作文。四年級下期有篇課文《爬山虎的腳》,在教學的時候我就重點讓學生學會觀察,有目的的觀察,在課后,我又帶學生觀察了校園內的植物,并要求學生仿寫,交上來的作文普遍有進步。在教學生寫關于春天的景物的文章時,我向學校申請,帶學生去春游落水湖,在春游之前,我就布置了觀察任務,學生的春游的時候,我有意識地引導他們男一定的順序有條理的觀察,并且將觀察到的記錄了下來。回來以后,我發(fā)現學生在作文時不再顯得無話可說了,交上來的作文也不再是千篇一律了。學生體會到了觀察成功的快樂,逐步養(yǎng)成了觀察的習慣,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也增強了。
三、加強聽說訓練
對民族小學生而言,加強聽說訓練顯得更為重要。我在語文教學時會隨時即興給學生講故事,故事內容大多與課文內容相關,我講完后,總會抽學生談體會和感受,有時還開展討論。長此以往,學生不光學會了聽人說話要專心,并且養(yǎng)成了邊聽邊思考的習慣。在上口語交際課時,對于部分膽子小,怕說錯話,不敢用漢語表達的學生,鼓勵他們先從說句子到能用漢語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并鼓勵他們把口頭表達的東西加以梳理,寫成作文。這樣訓練一段時間以后,學生交上來的作文語句通順并有條理多了,篇幅也增加了不少。
四、加強閱讀積累,豐富學生的作文知識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是寫的根本,沒有了閱讀,寫作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民族地區(qū)的學生閱讀量少,知識面窄,詞匯量少,寫出的作文干巴巴的。為了使學生增加知識面,讓學生腹中有物,寫作文時得心應手,我就非常重視引導學生閱讀課外讀物。一是帶領學生到學校圖書室里,讓學生自行挑選自己喜歡的讀書,進行閱讀,并引導學生學習理解內容,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收集作者好的詞匯和句子;二是鼓勵學生相互借閱書籍,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三是引導學生對收集的.詞匯和句子加與理解、進行分類、靈活運用,分析作者怎樣圍繞中心立意謀篇的。通過琢磨咀嚼,收到心領神會、潛移默化的效果,從而逐步解決“怎樣寫”的問題。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四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將一些對自己作文有用的材料摘錄下來,歸類整理,經常翻閱,力爭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五是靈活運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使之變成自己的閱讀儲備,進而豐富自己的寫作內容。
五、聯系實際,拓展題材
進入高年級后,引導學生寫身邊的人和事、寫家鄉(xiāng)的景色、寫家鄉(xiāng)的變化、寫民族生活、寫民族文化、寫民族風情等成篇的文章。隨著教育改革的發(fā)展,教材內容逐漸傾向于城市化,我嘗試讓學生寫一些想象及時事題材的作文,交上來的文章卻不盡人意。為了拓展學生的寫作題材,我會利用晚自習的時間帶學生到多媒體教室去觀看我精心收集的專題片以及影片,利用班會課和課外活動時間開展主題演講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視野。慢慢的,學生們也能寫出熱點時事作文了。
總之,作文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名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對癥下藥,從而找出一種適應自己教育對象的方法。這就是我一直以來努力探索的民族寄宿制小學生作文教學的策略。
小學生的作文 篇5
星期一上科學課的時候,陳老師對我們說:“這節(jié)課老師教你們了解一下我們平時用的紙是怎么造出來的,你們可不要小瞧它,它可是我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喲!如果沒有造紙術的話,我們現在還像古人一樣,把字刻在竹板上,那我們可要推著車,馱著書來上學了!苯又蠋熡謫栁覀儯骸澳銈冎朗钦l發(fā)明造紙術的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蔡倫。”“那么你們知道蔡倫是怎么造紙的嗎?”聽了老師的話,我們議論紛紛,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說知道,有的說不知道,陳老師見了,笑著對我們說:“那就讓老師來教你們怎么造紙的吧!”
說完,只見陳老師先拿來一個杯子,在里面灌上清水,接著拿來一大把紙屑,然后把紙屑放入杯子中,將它攪拌成稀漿狀,再把它撈出來,放在毛巾上攤開壓平,就這樣,一張“紙”就造成了!只是這張“紙”很粗糙,和我們平時用的紙大不一樣,但造紙的原理和方法卻是一樣的。
陳老師拿著這張剛剛造出來的“紙”對我們說:“老師剛才給你們演示的只是一個造紙的原理,要經過很多很復雜的工藝,才能造出一張光潔、平整的紙!甭犃死蠋煹脑,我們知道了:以后要節(jié)約用紙。
科學課真有趣呀!
指導老師:XXX
……
【小學生的作文】相關文章:
難忘的小學生活小學生作文05-06
美好的小學生活小學生作文07-05
難忘的小學生活小學生作文11-13
小學生作文:我的小學生活11-13
小學生的作文08-07
小學生作文08-13
等小學生作文06-13
小學生的作文05-30
小學生作文06-09
讓小學生作文12-10